- 相關推薦
《噸的認識》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噸的認識》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噸的認識》教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P11、12《噸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知道1噸=1000千克,能進行噸和千克間的簡單換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計重量的能力。
3.學生能在數(shù)學實踐活動中,積極主動地與同學合作交流,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并通過學習滲透節(jié)約用水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會對噸和千克進行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若干只裝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可容納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課前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體重,并組織每個學生提一提裝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熊老弟、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參加森林運動會,走到一座小橋前發(fā)現(xiàn)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限重1噸”。這是什么意思?它們能過橋嗎?該怎樣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出示課題,板書。)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直觀感受一噸水的重量。
。1)估計:剛才每個同學都提了這樣的一桶水,你估計這桶水有多重?為什么?(10千克)
(2)經歷:現(xiàn)在我把這樣的4桶水倒入這只桶內,這只桶中的水大約有多少千克?誰認為自己能提起這40千克的水?
(3)學生排隊嘗試。
(4)這樣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這樣的水是40千克,100桶這樣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噸。
(5)誰聽清楚了1噸就是( )千克?(板書1噸=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裝了1噸的一桶水讓你提,你能提得起來嗎?
2.直觀感受學生體重,加深對1噸的印象。
(1)找個喜歡的同學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戲,了解對方有多重。
。2)匯報:你背的是誰?有多重?
(3)如果按每個同學25千克計算,4個同學有( )千克,( )個同學就有1000千克重,也就是1噸。
。4)讓40個學生站立,相互觀望,感受40名學生的群體。
3.聯(lián)系生活,強化對“噸”的認識。
。1)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重量用“噸“作單位。下面這些物體的重量都是1噸,你能用噸來說一句話嗎?
一頭牛重500千克,2頭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000千克,就是1噸。
一頭豬重100千克,10頭豬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2)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用“噸”來作單位?
。3)老師也搜集了一些用“噸”作單位的東西。
課件出示:
藍鯨、大象、大型機床、萬噸貨輪、一車皮的煤、一大堆木材。
出示:計量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時,一般用“噸”來作單位名稱。
4.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匯報交流。
。3)總結單位名稱的換算方法。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讓學生說一說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獨立完成練習三的第1題和第2題。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的第2題和練習三中的第3題和第4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說說這節(jié)課你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如何,你有什么收獲?
《噸的認識》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質量單位的簡單換算。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猜測、推理及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3、情感目標:使學生真正感知數(shù)學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學會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重點:
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三、教學難點:
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四、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老師的體重。教師讓學生猜一猜老師的體重,猜完后教師提問:剛才同學們在猜老師的體重時都用了同一個質量單位——千克,你們?yōu)槭裁床挥谩翱恕弊鲉挝唬?/p>
2、師:你們知道世界上體重最大的動物是什么嗎?它的體重大約是多少?(掛圖出示藍鯨及有關資料的介紹。)
師:藍鯨的質量要用“噸”來作單位,今天我們就要來認識這個新的質量單位(板書:噸的認識)。你能舉例說說生活中用噸作單位的物體嗎?
3、掛圖出示一些以“噸”為單位的物體及其相應質量。
教師提問:以噸為單位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教師指出: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計量比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噸作單位。噸可以用符號“t”表示。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認識噸。
教師用掛圖出示課本第31頁主題圖。
。1)提問:從圖中我們獲得了哪些信息?(集裝箱的貨物重2噸,貨物列車載重60噸)
。2)思考:我們知道“噸”是用來計量較重物體的質量單位,那么1噸有多重呢?“噸”和“千克”有什么關系?》
。3)談話:在了解1噸有多重之前,我們先來解決一個問題,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列式:100×10=1000(千克)
1000千克是一個很重的質量,數(shù)學上規(guī)定用1噸來表示1000千克,即1噸=1000千克。
。4)提問:1噸里面有幾個1千克?噸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體驗1噸有多重。
。1)學生嘗試抬起教師事先準備好的一袋重10千克的豆子感受1噸。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用力提一提豆子,感受10千克豆子有多重,力氣小的同學也可以兩個人一起提。
學生操作后匯報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豆子重10千克,這樣的豆子多少袋重1噸?(100袋)
演示:每次呈現(xiàn)10袋豆子(因為10袋豆子為100千克),學生一邊看一遍數(shù):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1000千克。當100袋數(shù)完了,學生會感嘆:哇!1噸這么重呀!
(2)談話:課前你們都自己測量了自己的體重,互相說一說你的體重是多少千克。再相互背一背,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三年級學生的體重差不多25千克左右,如果一名學生的體重是25千克,算一算,10名這樣重的同學大約重多少千克?40名這樣重的同學呢?
。3)舉例: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
教師可以用掛圖出示各種例子,如“兩頭牛大約重1噸”,“兩匹馬與1只熊合起來大約重1噸”,“一般電梯的載重量是1噸”……
3、感受1噸水的重量。
。1)學生匯報自己家上個月或幾個月用水數(shù)量。(由學生課前去了解)
。2)師:1噸水到底有多少呢?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噸水裝在一個正方體的水箱里,這個正方體該有多大?
(3)出示一個邊長是1米的正方體:在這個正方體里裝滿水,水的質量就是1噸。
(4)談話:想一想,如果要把這個正方體水箱注滿,大約需要多少時間?(掛圖出示流水速度)
4、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師出示例8。
4噸=( )千克 3000千克=( )噸
先讓學生獨立填寫,再讓學生組內交流,班內集體交流、說方法。
5、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32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1)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一頭大象重6000千克,大象重多少噸?一輛卡車質量5噸,是多少千克?
。ㄈ╈柟叹毩,拓展提高
1、完成“練習七”中的第1、2題。
第1題,是一組連線題,通過此題的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質量單位千克、噸的感受。先獨立連線,再交流。
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集體反饋,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完成“練習七”第3題。
這題不僅要會根據千克與噸之間的進率進行換算,還要掌握不同單位之間的加減計算,明確在計算前要統(tǒng)一單位。
。ㄋ模┱n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ㄎ澹┩卣棺鳂I(yè)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節(jié)水方法?
《噸的認識》教案3
教學目標:
1、鞏固質量單位“克”“千克”,并能進行兩個單位間的轉化。
2、能結合生活嘗試估計出物品的大體質量。
3、能運用所學的克、千克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教學重難點:
能結合生活嘗試估計出物品的大體質量。
教具準備:
體秤、生活實物。
教學構想:
通過克和千克的大小比較、適當重量單位的填寫,以及結合所學質量單位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加深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增強與生活的聯(lián)系性。
教學過程:
一、導課復習
1、師:同學們,你們想知道自己的體重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知道我們的體重呢?
2、認識體秤,簡單介紹。
3、小組合作稱一稱組中成員的體重 (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實際生活)
4、你還知道哪些秤?(知識拓展,激發(fā)興趣)
二、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P8—10 部分內容 練習比較克與千克之間的大小。
2、補充:填合適的單位。
(1) 小蘭體重32( )。
。2) 一個雞蛋重50( ) 。
。3) 2瓶礦泉水重約( )。
。4) 7粒黃豆約重( )。
3、自主練習P8—11。
(1)引導學生看圖,明確“2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
。2)仔細觀察圖中所提供的信息“每千克1元,每人限買1千克”——同位合作解答(2)問,集體交流。
4、自主練習P8—8 獨立完成,注意質量單位的字母表示。
三、作業(yè)布置
找一找周圍還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約是1千克?
《噸的認識》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 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方法:展示,講授,交流。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同學們學過哪些重量單位?具體描述一下 1克與 1千克有多重。(可以舉例說明)
一筐蘋果約重20( )小蘭體重約25( )
一個雞蛋約重50( )一輛大卡車能裝貨約8( )
。ㄗ詈笠活}填單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有的學生說出用“噸”做單位,問問他是如何知道的,說不出也不用詳問,教師導入新課。)
卡車的載重量很大,上面一題用千克做單位不合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重量單位家族的一個新成員——噸。(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互動合作
二、初步認識“噸”
噸是什么意思?到底有多重?
逐漸展示大約重是1噸的物品,讓學生從常見的物品重量比較中,對1噸的重量的初步認識。
1噸到底有多重呢?其實1噸=1000千克,噸用“t”表示。
板書:1噸= 1000千克,1t= 1000kg。
今天同學們帶來了許多重量已知的物體,請向大家介紹一下。那有沒有同學帶來以“噸”做單位的物體呢?說明原因。
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過可以用“噸”做單位的物體,能簡單的說一說嗎?學生舉例
請你仔細觀察這些物體與你所認識的物體,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學生討論后得出:以噸為單位的物體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通常計量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噸”來做單位。
初步認識了噸之后,老師這里有一些物品,請你們?yōu)樗麄冞x擇一種合適的單位。
舉例:讓學生舉出重量大約是1噸的物品。
三、千克與噸的換算。
1.出示: 3噸=( )千克8000千克=( )噸
讓學生任選一題解答,并說出是怎樣想的。
2.師強調:因為1噸是 1000千克,3噸是3個 1000千克,3個 1000千克就是 3000千克,所以3噸= 3000千克。因為 1000千克是1噸, 8000千克里有8個1000千 克,所以 8000千克是8噸。
3.出示一幅電梯照片,上標注限重量1噸,十三個成人,出示問題
a、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幾人?
b、如果全班同學都要乘電梯,至少要坐幾次?(根據本班的人數(shù))
展示交流
用一輛載重6噸的卡車運輸建筑材料如下。
要使運輸次數(shù)最少,該怎樣運?小組同學合作,看哪一個小組的同學設計的方案最好。
品種 水泥 黃沙 石子 磚頭 鋼材
重量 2500千克 4噸 6噸 9噸 2500千克
四、鞏固拓展
1、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哪些本領?
2、討論:“每兩個重量單位間的進率都是 1000”這句話對嗎?
明確:“每相鄰兩個重量單位”與“每兩個重量單位”的不同。使學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單位間的基本進率關系式有兩個,即: l噸= 1000千克,l千克= 1000克。擴展出的關系式有一個,即:1噸= 1000000克。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三:2、3
板書設計:
噸的認識
1噸= 1000千克 1t= 1000kg。
3噸=( )千克 8000千克=( )噸
《噸的認識》教案5
教學內容:
我學會了嗎和綜合練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噸、千克、克的含義,能熟練地進行簡單的換算。
2.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重量單位。3.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重點難點:
能運用質量單位之間的關系解決情境問題。
教具準備:
情境圖、實物
教學過程:
一、引導復習
這兩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哪幾個質量單位?
一看到噸,你的第一感覺是什么?千克呢?克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噸、千克和克。
。ㄕ垖W生來當一當小老師:講一講有關噸、千克、克的知識。)
學生回答后,教師看學生的把握情況進行講解。 回顧交流匯報關于克、千克、噸的.有關知識。
二、情境導入
1. 學習了這么多的和質量有關的知識,讓我們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誰是超市大贏家。
2. 出示情境圖,指導看圖
多少根香蕉大約1千克?為什么?
。ㄒ龑W生以黃瓜為參照物“6根黃瓜大約重1千克”)
一棵白菜大約有多重?
。▽W生可結合生活實際,只要合理就正確)
你喜歡的小食品有多重?和你的同位說一說。
一個西瓜大約重5千克,10個、20個、30個呢?多少個就是1噸了?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自由提問,集體交流解決
小組合作交流、提出問題,并合作解疑。
三、總結評價
1、談談你學習這一單元的收獲
2、評價一下你的小伙伴
《噸的認識》教案6
教學目標:
1.加強對千米和噸的認識,能利用它們之間的進率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2.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掌握單位間的換算
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運用千米和噸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和光盤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xiàn)
1.提問: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長度和質量單位?(板書:千米 噸)
2.舉例說明,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千米?什么情況下使用噸?
3.小馬虎寫了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件出示)
周末,我和小精明約好上動物園參觀。我一起床就沖到衛(wèi)生間,在牙刷上擠上2千克的牙膏開始刷牙,并洗了臉。媽媽給我準備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個400 千克的面包。我吃完早餐,來到動物園。動物園里的動物可真多呀!有重45噸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貓,真可愛!我們還看見一輛滿載約4克糧食的大貨車正在動物園門口卸貨呢!
引導:說一說,你覺得這篇日記可笑的地方在哪里?應該怎么改?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24頁練習三第1題。
出示題目,讓學生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填完后讓學生讀一讀,最后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24頁練習三第2題。
。1)說一說:米和千米、千克與噸之間的進率。
師歸納:米和千米、千克與噸之間的進率都是1000。
板書:1000米=1千米
1000千克=1噸
(2)填一填:讓學生將結果填入括號內。
3.完成教材第24頁練習三第3題。
。1)讓學生看圖,讀題。提問: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2)讓學生依次解決教材上的.問題。
4.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4題。
先出示圖,讓學生讀題,并了解題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讓學生列式,并說明列式的理由。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5題。
先讓學生讀題,然后指名口答,并讓學生說說解題依據。
2.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6題。
先讓學生看懂題意,了解題中所提供的信息,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然后讓學生列式解答,再組織交流。
3.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7題。
先讓學生讀題,重點理解動車從上海出發(fā)經過南京開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再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最后組織交流,并讓學生說出解決問題的過程。
4.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8題。
先讓學生同桌之間交流課前了解到的黑龍江、黃河、長江和珠江的長度,并填寫表格,再指名匯報。
5.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思考題。
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最后指名匯報結果。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噸的認識》教案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ǘ┻^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體驗、歸納推理等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ㄈ┣楦、態(tài)度、價值觀:
1、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shù)學活動。
2、能克服在數(shù)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二、教學流程
。ㄒ唬┙虒W模式、方法和策略
本節(jié)課采用雙主合作教學模式,教師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體驗,掌握新知,并且把所學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與語文學習聯(lián)系起來,讓數(shù)學與語文,與生活真正地整合。
(二)具體內容
1、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首先觀看投影《恐龍》,談話:這是什么動物?你熟悉它們嗎?
你能跟大家簡單介紹一種你熟悉的恐龍嗎?再出示1只恐龍,問:這只恐龍的體重是多少?(1噸)然后問:對于1噸你想了解多少?
(由投影導入,創(chuàng)設了情境。再讓學生自己談想要了解的內容,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了他們探索新知的欲望。)
2、感受體驗,探究新知。
(1)電腦出示噸的形象,并且賦予噸生命,以噸的語氣展示50千克1袋的大米,20袋。揭示噸在生活中的應用,明確1噸=1000千克。
。ń柚庇^演示,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學,生活中的噸,調動學生探索新知的興趣。)
。2)讓兩名學生搬50千克1袋的大米,并且提問:如果1噸大米得搬幾次?
。▽W生親自體驗,再次直觀演示,充分調動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
。3)讓學生出示課前調查,即金班同學的體重表。從中選一位體重接近25千克的學生為例,看看金班誰的體重接近25千克。問:有多少個這樣的同學約為一噸?(讓學生估一估,答出40)然后請40個同學出來,手挽手,一起跳一下,感受1噸的東西掉下來的聲音。
。ㄟ@些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在這一實踐中,不但學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情感體驗也得到了和諧發(fā)展。)
。4)學生自讀,小組交流對噸的認識。
(5)學生質疑,釋疑。
。6)小組合作,用各種方法找找噸和千克的關系。
(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人人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7)用“……是……千克,……為1噸”的形式造句。
。ㄗ寣W生積極動腦思考。挖掘生活中噸的問題,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開拓學生的思路。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
3、拓展認識。加深印象。
。ㄏ胍幌,在下面每幅圖旁的括號里填上什么數(shù),它的重量是 1噸。)
。2)電腦出示兩幅卡車圖,小卡車的載重量約是1000千克,大卡車的載重量約是5噸。
問:這兩句你能換個說法,使它意思不變嗎?
(3)出示兩幅動物圖,大象體重4噸,鯨魚的體重是大象的3倍。你能提個數(shù)學問題考考大家嗎?
。ㄔO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因材施教,先基礎,后拓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都有獲得成功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的機會,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都得到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4、請看小馬虎日記。
5月30日 星期五 睛
明天是六一兒童節(jié),媽媽給了我50元錢,讓我買一些好吃的。我來到超市,1噸重的巧克力,我買了兩塊,250噸l袋的薯片,我買了兩袋,500噸的飲料我買了兩瓶,我還買了1噸的桔子,2噸的香蕉。購物完畢,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
問:這個小馬虎的日記質量單位用得一塌糊涂,你們能幫他改正嗎?
質量王國因為來了噸,他們之間的關系糊涂了,你有辦法用形象的方法來整理一下學過的質量單位嗎?
要求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序正確反映他們之間的關系。
學生整理,交流,實物投影展示。
。ㄍㄟ^出示日記,讓學生知道正確使用質量單位的.重要性。如果疏忽就會出錯,鬧出笑話,甚至會釀成大錯。又通過交流,整理,使學生既掌握了新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了新知識,又復習了舊知。還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和實踐能力,使他們體會到生活中有數(shù)學,語文中有數(shù)學,使數(shù)學、語文、生活有機地進行了整合。)
5、質量王國里的三兄妹要感謝我們三年級的小朋友,是你們把他們整理得這樣清晰。你們能夠走出課堂,在生活中找到他們的影子嗎?找到五處并記錄下來。
。ㄗ⒅卣n外延伸,把所學知識用于實踐,讓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
6、師生共同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
三、教學手段
在本課教學中,為了揭示噸的概念,用實物投影儀、電腦演示,既直觀又形象。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認識噸,了解噸。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板書設計:噸的認識
1000千克是1噸
1噸=1000千克
點評
新《課程標準》強調讓“人人學有用的數(shù)學”,“把數(shù)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shù)學和理解數(shù)學!
我上的《噸的認識》一課,是按照教育部新課程標準進行的一次教學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注重聯(lián)系學生們的生活實際,善于用學生身邊的實際事實為背景,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興趣中學,學得有趣,學得高興。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通過直觀演示調動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在本課中,首先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使本課一開始就氣氛熱烈,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探求新知架起了橋梁。然后再通過電腦,以新穎的教學形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對新知有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
。2)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感體驗的空間,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在體驗中掌握。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在課堂上,我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積極參與,最大限度給學生以自主實踐、體驗的機會。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自學、思考、討論、合作實踐、體驗交流等活動,發(fā)現(xiàn)噸與千克的關系,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理解新知。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并且使數(shù)學、語文、生活有機的進行整合。
。3)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發(fā)展學生思維,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勇于探索。
數(shù)學教學要重視對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和信心的培養(yǎng),提倡“讓每個學生都學好數(shù)學”,“不同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數(shù)學”,“允許學生以不同速度學習數(shù)學”。為此,我有意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因材施教,先基礎,后拓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人人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這堂課深刻的揭示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與語文密切聯(lián)系。在教學中,我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以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與學生在一起,平等的參與到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
《噸的認識》教案8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1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1噸的概念,并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了解自己的體重。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體重?同學們,你們以前學過計量物體的質量用什么做單位?(板書:千克?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板書:1千克=1000克)
你估計老師的體重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2、創(chuàng)設情景
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水果市場逛一逛。看,這里到處可見一箱箱的水果,真熱鬧啊!讓我們拿一個大蘋果看看能有多重吧。鄢鍪荆阂粋蘋果重200(克)]
那一箱蘋果呢?[出示:一箱蘋果重10(千克)]
。鄢鍪荆阂豢ㄜ囂O果重3()]一卡車蘋果的重量是3克,還是3千克?都不恰當,是吧?因此,人們就又規(guī)定了一個新的,比克和千克都大的重量單位——噸。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噸”。噸也是一個質量單位,那么1噸有多重呢?噸與千克有什么關系呢?
二、講授新知,解決問題
1、1噸有多重
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讓學生相互背一背,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
1個同學的體重約是25千克,4個這樣的同學約重多少千克?(約100千克)
40個這樣的同學大約重多少千克?(約10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聯(lián)系班中40個體重約是25千克的同學,讓學生感悟1噸的重量。
2、哪些東西大約有1噸
。1)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幾袋大米重1噸?
。2)一頭牛約重500千克,幾頭牛約重1噸?
(3)你能說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嗎?請在小組內相互說說。
(4)你認為什么樣的物體要用噸作單位呢?
小結:我們在計量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質量時,常用噸作單位。
。5)你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噸作單位的嗎?
。ㄘ涇嚨妮d重量、電梯的載重量、橋的載重量等)
。6)完成32頁的做一做,集體訂正。
3、單位換算
剛才我們認識了噸,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學過了哪些質量單位?請大家把這些學過的質量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理一理。
反饋后,提問:“噸和千克有什么關系?”“千克和克呢?”
通過剛才的整理,哪個單位最重?最輕的是?
4噸=____千克
3000千克=____噸
學生嘗試完成,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課件演示)
4噸=4000千克,因為1噸=1000千克,4噸就是4個1000千克,就是4000千克。?3000千克=3噸,因為1000千克就是1噸,3000千克有3個1000千克,也就是3個1噸,就是3噸。
完成32頁做一做,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學以致用
1、估一估,連一連
大象 鯨 山羊
50噸 60千克 4噸
2、在一輛載重是2噸的貨車上,裝6臺重300千克的機器,超載了嗎?為什么?
3、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卡車載重4()。
(2)小明體重35()。
(3)一塊橡皮的質量是8()。
。4)碼頭停泊的貨輪能載貨10()。
4、13頁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介紹方法
四、課外延伸,加深理解
1、日記一則。
大家好!我叫小馬虎。星期日旱晨我從2分米的床上起來,洗刷完畢,就去吃旱飯。我吃了一個50噸重的肉包,喝了一杯牛奶,然后開始做作業(yè)。我做的`幾道題是這樣的:
5噸=(5000)千克
4020千克=(4)噸(200)千克
3噸400千克=3400(克)
下午我去逛公園,看見公園里有一只大象重7千克,晚上8小時30分我睡覺了。
2、你知道嗎?講曹沖稱象的故事,學生談談感受
。ㄎ澹┱n堂小結
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反思:
在學習噸這個質量單位前,學生已經對克和千克有了感性的認識。知道了1千克=1000克。較輕物體的質量常用可作單位,而一般的物體用千克作單位。這樣一來學生就知道了測量較重的物體或者是大型物體時常用噸作單位。但是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沒有直觀的認識。也不可能像認識克和千克那樣讓學生通過掂一掂一個2分硬幣或者是兩袋鹽的重量來建立感性的認識。所以,對于噸這個質量單位要想建立噸的觀念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本節(jié)課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過程中,我是先讓學生用所學噸的知識解決小動物的過橋問題、貨車、電梯的載重量、多少物體的重量約1噸、哪些物體的質量要用噸作單位、估計一些大動物的質量等,使學生體驗到噸的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學習噸的知識能解決許多生活實際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為了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我首先課堂上利用10袋100千克大米的質量就是1噸,讓學生感受1噸到底有多重。再利用班上孩子們的體重,從數(shù)量上體會。
我找了班上體重正好是25千克的一個同學,這樣學生可以想象大約四十個學生的體重就是1噸。然后告訴孩子們,我的體重是50千克。20個老師的體重就是1噸,同時課本上也提供了兩頭牛的體重也大約是1噸。讓學生在對比的數(shù)字中感受1噸之大。
但在教學時發(fā)現(xiàn)三年級的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較差,讓學生推算多少個物體重約1噸比較難算;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體能幫助學生建立1噸的表現(xiàn);雖讓學生進行較充分的體驗,但畢竟是三年級的學生,噸離他們的。生活實際太遠,有的學生對千克、克的質量的表象還不清晰,對以噸為單位的物體質量的估計就有些離譜。有一位學生說一幢教學樓一棵樹的重約1噸。教學時要讓學生在估計時與1噸重的表象,如2頭牛、40位同學進行比較。由于噸是用來計量較大的物體質量,所以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很少出錯。但實際上學生對于這個單位的掌握還不是很好。
《噸的認識》教案9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P11、12噸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知道1噸=1000千克,能進行噸和千克間的簡單換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計重量的能力。
3.學生能在數(shù)學實踐活動中,積極主動地與同學合作交流,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并通過學習滲透節(jié)約用水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會對噸和千克進行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若干只裝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可容納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課前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體重,并組織每個學生提一提裝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學過程:
。ㄒ唬┮耄
1.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4個動物過橋圖: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們來到一條小河邊,發(fā)現(xiàn)小橋邊有一個標志,是什么呀?(限重1噸)
師:“限重1噸”表示什么意思?
師:你對“噸”有什么了解?
2.同學們說得對不對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出示課題,板書)
(二)新授:
1.直觀感受一噸水的重量
。1)估計:剛才每個同學都提了這樣的一桶水,你估計這桶水有多重?為什么?(10千克)
。2)經歷:現(xiàn)在我把這樣的4桶水倒入這只桶內,這只桶中的水大約有多少千克?誰認為自己能提起這40千克的水?
。3)學生排隊嘗試
。4)這樣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這樣的水是40千克,100桶這樣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噸。
。5)誰聽清楚了1噸就是()千克?(板書1噸=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裝了1噸的一桶水讓你提,你能提得起來嗎?
2.直觀感受學生體重,加深對1噸的印象。
(1)找個喜歡的同學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戲,了解對方有多重。
。2)匯報:你背的是誰?有多重?
。3)如果按每個同學25千克計算,4個同學有()千克,()個同學就有1000千克重,也就是1噸。
。4)讓40個學生站立,相互觀望,感受40名學生的群體。
3.聯(lián)系生活,強化對“噸”的認識
。1)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重量用“噸“作單位。下面這些物體的重量都是1噸,你能用噸來說一句話嗎?
一頭牛重500千克,2頭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000千克,就是1噸。
一頭豬重100千克,10頭豬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2)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用噸來作單位?
。3)老師也搜集了一些用噸作單位的東西。課件出示:
藍鯨大象大型機床
萬噸貨輪一車皮的'煤一大堆木材
出示:計量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時,一般用噸來作單位名稱。
4.在具體情景中進行單位化聚(注意讓學生說出推理過程)
。1)常見的拖拉機載重2噸,也就是()千克。
。2)T是“噸”的國際單位制符號。有段路路口有一個限載重5T的標志,這個路口最多能讓一輛載重()千克的車通過。
。3)當年曹沖稱得大象是6000千克,也就是()噸。
。4)(課件出示地磅、車輛衡圖片)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達,我們現(xiàn)在可以用地磅、車輛衡直接稱出一些很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再也不用向曹沖當年那么麻煩了。
。ㄈ┙鉀Q問題
1.我們一共學了幾個質量單位?他們分別怎樣使用?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1)一塊橡皮重約10()
(2)1頭豬重約120()
。3)1袋水泥重約50(),1拖拉機水泥約重2()
(4)中國舉重運動員張國政在雅典奧運會上將160()的杠鈴舉過了頭頂。
2.課件出示情境圖:“還記得熊老弟、牛大哥、小鹿和小馬一同來到了一座小橋邊想過橋的事嗎?他們能同時過橋嗎?怎么過橋?”
3.課堂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4.如果我們全班同學每人每天節(jié)約1千克水,大約多少天就能節(jié)約1噸水?
5.節(jié)水教育:在我國西北地區(qū),是嚴重缺水的地區(qū),出示圖片。倡導學生“節(jié)約用水。”
。ㄋ模┱n堂作業(yè)
《噸的認識》教案10
教學目標
通過不同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學生建立對噸的認識,認識噸與其他重量單位間的關系,并能比較熟練到進行簡單的化聚的計算。
過程方法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利用遷移和對比來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并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相應問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立志建設家鄉(xiāng)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 使學生建立對噸的認識,認識噸與其他重量單位間的關系,并能比較熟練到進行簡單的化聚的計算。
2、 培養(yǎng)學生利用遷移和對比來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并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相應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設備一套,CAI課件,學生自帶實物若干。
學情分析:
“噸”這個質量單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為了幫助學生對質量單位“噸”有具體感性的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結合生活實踐進行學習;噸與千克的單位換算同千米與米的.換算推理過程相同,這部分知識主要由學生自己嘗試完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清凈,引入新課
1、 展示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曹沖稱象”的故事吧?(媒體出示曹沖稱象的照片)曹沖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他稱出了大象的重量之后卻遇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媒體播放曹沖的問題:同學們,我是曹沖,我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后,發(fā)現(xiàn)二年級學過的重量單位用起來很麻煩,你能幫幫我嗎?
生討論應該使用什么來做單位。
師:看來噸與我們平常所使用的重量單位有所不同,它和我們以往學過的千克和克有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噸。
2、 出示課題:噸的認識
二、 通過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共同認識重量單位“噸”
(一) 直觀感知,使學生初步認識“噸”
師:今天同學們帶來了許多重量已知的物體,請向大家介紹一下。(學生交流)
師:那有沒有同學帶來以“噸”做單位的物體呢?說明原因。
師: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過可以用“噸”做單位的。物體,能簡單的說一說嗎?學生舉例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些物體與你所認識的物體,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
學生討論后得出:以噸為單位的物體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
多媒體出示:通常計量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噸”來做單位。
師:初步認識了噸之后,老師這里有一些物品,請你們?yōu)樗麄冞x擇一種合適的單位。
多媒體出示:報紙、信封、河馬、鯨、白菜、蘋果等,學生進行判斷。
。◤膶W生熟悉的曹沖稱象的故事自然引入新課,并運用多媒體展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物體,初步感知:以噸為重量單位的物體都比較大,并且非常重。)
。ǘ 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感知“噸”
師:“噸”是我們新認識的重量單位,那么它究竟有多大呢?為了更好的了解它,老師特意制作了一把電子秤。
多媒體出示:一把電子秤,十袋100千克重的大米,每次稱一袋大米,同時,在電子秤左面的屏幕上顯示出綠燈,右面的屏幕顯示100千克字樣,每稱一袋,相應遞加,直到第十袋時,左面的屏幕上顯示出紅燈,同時在右面的屏幕顯示出1噸的字樣。
師:你看到了什么,請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來。
師:在你認識到1噸有1000千克后,你能告訴老師,現(xiàn)在你有辦法將1噸的物體帶進教室嗎?
小組進行討論
師:如果有一些體重為25千克的同學,要多少個同學才能達到1噸呢?
生經過計算后得出結論
師:現(xiàn)在每一位同學手中都有一件知道重量的物體,如果也將它放在電子秤中,那么一噸中究竟有多少個你這樣的物體呢?
學生利用學過的除法估算知識進行估算,同時進行交流反饋。
(三) 以生活情境,加深對重量單位間關系的認識。
師:用一些較輕的物體聚少成多,也能達到一噸的重量,因此,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對重量進行了限制,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
生舉例:大橋的載重量,卡車的載重量等。
師:現(xiàn)在老師想找你幫個忙。這里有一輛卡車和一堆貨物,你能不能告訴老師,這堆貨物能不能全部裝上卡車。
多媒體出示圖片,一輛卡車上標注限載重6噸,旁邊有一堆貨物,標注6000千克,學生進行討論,得出這堆貨物可以一次性的裝上卡車。
師:你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ㄔ诔醪秸J識重量單位噸的基礎上,采用多媒體生動、直觀地顯示千克與噸的關系,并聯(lián)系學生自身的重量,讓學生估算,加深對噸的認識。教師巧妙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深切感受數(shù)學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四) 進行單名數(shù)與復名數(shù)互化的教學。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重量單位“噸”,老師還為大家?guī)砹艘粋特制的天平,這個天平可以稱十分重的物體。
媒體出示:一架天平,六個標有重量的砝碼。
生可根據自己的喜愛,任意選擇兩個砝碼放在天平的一端,天平便會向一方傾斜,例如,選擇3噸與30千克。
師:要使這個天平平衡,應在天平的一端放上多重的物體呢?你是怎樣思考的?
師:請你任選兩個重量,和你的同桌一起來完成這個任務,好嗎?
生討論并完成。
師:現(xiàn)在在天平的右邊出現(xiàn)了2450千克這樣的重量。
《噸的認識》教案11
一、教學內容
噸的認識。(教材第31~32頁例7、例8)
二、教學目標
1、認識質量單位噸,通過積極的探索活動建立噸的概念。
2、理解噸與千克之間的關系,知道1噸=1000千克,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通過實踐操作、觀察比較、猜測推算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難點:“噸”與“千克”之間的單位換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說說我們學過哪些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并舉例說明它們在生活中的'應用。
2、填空。
1千克=( )克
4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6000克=( )千克
師:你們知道世界上最重的動物是什么嗎?它的體重大約是多少呢?(課件出示藍鯨資料,以千克標記體重)
師:克、千克是我們已經學過的質量單位,剛剛同學們也舉了一些生活中用克、千克為單位的物品的例子,想想看,藍鯨的體重用千克作單位合適嗎?
師:的確,像藍鯨這種比較重的物品再用千克來計量就不太合適了。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種更大的質量單位——噸。 (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師: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板書)
二、學習新課
1、教學教材第31頁例7。
(1)認識噸。
師:楊叔叔有一批貨物要運送,可以選擇集裝箱和火車運送兩種方式,你知道它們分別能裝多少噸貨物嗎?(課件出示教材第31頁例7上圖,點名學生回答)
(2)噸與千克之間的關系。
師:剛才這個問題讓我們對噸在生活中的應用有了初步的認識,究竟1噸有多重我們還不太清楚。那么,現(xiàn)在就讓這堆大米告訴我們答案吧!
師:說說看,你是如何計算的。(課件出示教材第31頁例7中圖,點名學生回答)
師:10袋大米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因此我們有1噸=1000千克。(板書)
(3)體會1噸有多重。
師:如果同學們對用10袋100千克裝大米計量1噸感知還不夠清晰,我們再舉一個身邊的例子體會下。
師:同學們都有量過體重吧,你知道自己的體重嗎?(學生小組交流)
師:圖片中的這名同學體重是25千克,你能算出10名這樣重的同學大約重多少千克嗎?40名呢?(課件出示教材第31頁例7下圖,點名學生回答)
師:還記得千克和噸的關系嗎?1噸等于多少千克呢?(學生齊答)
師:40名這樣重的學生大約等于幾噸呢?(學生齊答)
師:正確,就是1噸。大家算一算,多少個和你一樣重的同學體重等于1噸呢?(學生小組交流)
2、教學教材第32頁例8。
師:我們已經知道1噸就是1000千克,那噸與千克這兩種質量單位如何換算呢?我們來看下面這道例題。(點名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師: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一樣,噸與千克之間的進率是1000,將噸轉換成千克,數(shù)字末尾添上3個0;將千克轉換成噸,數(shù)字末尾去掉3個0。(板書)
三、鞏固反饋
完成教材第32頁上方“做一做”,下方“做一做”。 (點名學生回答)
上方做一做第1題:①很重物體的質量,如:大象,鯨魚……②運輸工具的載質量,如汽車,輪船,火車……
上方做一做第2題:2 10 20 4
下方做一做:6 5000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質量單位噸有哪些認識?
板書設計
噸的認識
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教學反思
1、利用生活情境,建立直觀認識。
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了解了1噸有多重。教材用了四個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并感知,教師用課件加以呈現(xiàn),使學生有了直觀、形象的認識。
2、知識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學習興趣。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3、我的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噸的認識》教案1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
2、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準備:投影儀,學具、稱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1、[投影出示蜂鳥、袋鼠、鯨魚三種動物]
師:看到這三個動物,你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引導從體重上進行比較]
那么我們在描述它們的體重時,所用的單位一樣嗎?分別用什么?
2、提出問題:我們知道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它的`體重達到150噸,那么1噸究竟有多重呢?
二、合作交流
1、根據你的經驗,你能說一說嗎?
。蹖W生交流:如一車煤約重4噸、40個25千克的學生合起來是1噸、100袋大米約重1噸等]
2、師:1000千克是1噸,計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作單位。噸用”t“表示。
[板書:1噸=1000千克]
3、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噸“?
。蹖W生交流,如車的載重量、電梯的承重量等]
三、小常識
課本第5頁:生活中常見的秤,你認識哪些,是在什么地方見過的?
[學生交流]
四、自主練習
課本第4、5、6、7題,先獨立解答,再集體交流。
五、課后實踐:
找一找,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質量分別是用什么作單位來計量的?把它們記下來。
《噸的認識》教案1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2.在實踐活動中,學會積累與查找資料,繼續(xù)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進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提問: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常用的長度單位?
學生互相比劃并說說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2.出示:給下面的物體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鉛筆長18()
一枚1元硬幣厚約3()
學校跑道一圈長250()
課桌長約10()
3.課件出示教材第20頁例1。
提問:這是滬杭鐵路,它的全長是180()?
追問:為什么滬杭鐵路的長度要用千米作單位?
4.舉例: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說過千米?
5.教師出示教材第20頁的圖片:你知道每幅圖片上的數(shù)字表示什么含義嗎?
說明: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體驗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1)師:1千米到底有多長,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課前的活動。(出示照片)
我們學校的跑道從()——()大約是100米,你怎么記住它的?
明確:像這樣的100米,我們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1000米)
教師指導學生讀出這個算式時,要注意前面的數(shù)和后面的單位之間需停頓一下。
提問:1千米里面有幾個100米嗎?(10個)
追問:走100米你花了多長時間?如果讓你走1000米要多長時間?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樣嗎?
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由發(fā)言。
。2)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組織交流,說說是怎樣思考的。
(3)提問:課前我們做過調查,我們學校的環(huán)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幾圈是1千米?
學生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回答。
回答預測:
、僖蝗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說一說:你感覺1千米長嗎?自由交流。
2.強化概念。
引導思考:我們剛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個環(huán)形的,如果我們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會有多長?想一想,從學校門口往南走到哪兒是1千米?向北?向東?向西呢?你可以選擇一個熟悉的地方想象,現(xiàn)在腦海里想象從學校門口走到哪兒大約是100米,要走10個100米,該從學校門口走到哪兒?
談話: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從學校門口到哪兒是1千米,你能說一說從自己家到學校有1千米遠嗎?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圖片并提問:小轎車、步行、動車、自行車每小時各行多少千米?
學生練習并說說理由。
追問:老師家離學校約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師,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請簡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是怎樣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4題。
引導學生看圖,并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題組織學生直接計算,第(2)題先讓學生討論,再組織交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噸的概念,培養(yǎng)用噸這個單位估計物體質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噸=1000千克,學會噸和千克之間的換算方法。
教學重點:
認識質量單位噸,知道1噸=1000千克,學會噸與千克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提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質量單位?(克、千克)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師板書:1千克=1000克
2.談話:同學們,課前老師請大家去觀察和了解貨車的載重量,誰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與大家交流?
課件出示教材第22頁圖片,提問:老師也搜集了一些這樣的圖片,碼頭上這些集裝箱,火車皮所運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單位呢?(噸)明確:噸可以用字母“t”表示。
指出:計量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單位。今天我們就一塊學習另一個比千克還大的質量單位——噸。
二、交流共享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
(1)課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
談話: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見過這樣的一袋大米嗎?提過它嗎?提過的說說感受。
學生回答,交流感受。
課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學生跟著100千克、200千克地數(shù),貼滿10張。提問: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書:1000千克)
《噸的認識》教案14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上冊p11噸的認識
二、教學準備
學生:感受1千克物體的質量;了解自己的體重;了解在什么地方見過噸。
教師:5袋每袋10千克的大米;多媒體課件等。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的選擇
(一)、目標確定
"噸的認識"是在學生學習了質量單位"千克"、"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物體的質量已經有一定的體驗與感受,然而"噸"是個非常大的質量單位,遠遠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怎樣將抽象的"1噸"以具體的、可感知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建立1噸的概念。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根據以上的分析本課時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在親身體驗和經歷中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
2)知道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3)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數(shù)學興趣。
。ǘ、教學策略選擇
《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shù)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體驗。"為了讓學生感受和體驗遠離學生生活實際的質量單位"噸",通過讓學生"搬一搬"、"抱一抱"、"算一算"、"跳一跳"等體驗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噸的概念。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數(shù)學。應用所學"噸"的知識解決"小動物過橋"、"貨車、電梯的載重量"等生活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中創(chuàng)設"小動物過橋"的情境,在"搬一搬"、"抱一抱"等活動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一、引人
1、創(chuàng)設情境(課件)
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情境:一天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相約要去森林公園玩。路上有座橋,上面寫著:限重1噸。(根據教師的描述逐步出示課件)。從而引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噸"是什么?限重1噸是什么意思?小動物們能過橋嗎?……
2、了解學習起點
師:關于"噸"的知識,同學們已經有哪些了解?
。ǜ鶕䦷讉班的教學實踐,每班都有少數(shù)學生知道: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在貨車的車門上、有的.電梯上看到"噸";還知道1噸等于1000千克!
3、談話揭題
師:同學們對"噸"的知識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噸"到底有多重?噸與千克又有什么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
二、展開
。ㄒ唬、親身體驗,建立"1噸"的概念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師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學生介紹。
。2)每組發(fā)給1袋10千克的大米,從前往后傳一輪,并說說感受。
。ㄓ械膶W生說輕,有的說重)
。3)讓學生選出一名"大力士"來搬大米。
。▽W生站著,教師一袋一袋的遞加,直到搬不動。要求其他學生喊"加油",并認真觀察"大力士"的表現(xiàn)。搬后請"大力士"說說感受。)
。4)想象推算。
。ㄗ寣W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覺如何?引導推算100袋共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體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個人、3個人有什么感覺?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計算,小組4個人共重多少千克?"老師,老師,那我們全班同學加在一起有沒有1噸重?"一位高個的男生喊道。這時我抓住時機,先引導推算出40位同學約1噸重,再請全班同學起立(全班只36人),還請一位聽課的英語老師加上我自己(共約1噸),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噸物體落地的感覺)
3、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約1噸呢?介紹用字母"T"來表示。
4、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要用"噸"作單位?為什么?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噸做單位呢?
。1)很多物體重量的總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2)很重的物體的重量;(如大象的體重,鯨的體重;坊門街的銅像,斗潭公園的石頭等)
(3)交通工具的載重量;
師:猜一猜,什么叫載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
如:電梯的載重量大約是1噸;(大約20個大人)一輛卡車的載重量大約是10噸。如果超過這個重量,就是超載,極有可能出危險。汽車超載不僅毀壞地面,還威脅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殺手"。因此我們平時坐車是要千萬小心,不要擠車或電梯,萬一超載很危險
《噸的認識》教案1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P11噸的認識。
教學準備
課前調查噸的有關信息,并摘錄下來;搬一搬一袋水泥或一袋大米,并看一看它有多重。
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目標確定
“噸的認識”是人教版課程標準教科書第五冊的教學內容,教學的對象是第一學段的三年級學生,他們的思維正處于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然而“噸”這個非常大的質量單位,遠遠的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怎樣將“1噸”這個抽象的事物,以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從而拉近1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是我進行教學設計時思考的主要問題,也是這堂課的重點與難點;谝陨险J識,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噸的觀念,知道1噸是1000千克,并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化聚及學會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課前收集信息、課中匯報、提一提、算一算、估一估、理一理等方法來探索“噸”的有關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使學生感悟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策略選擇
本節(jié)課我力圖讓學生通過互動交流、自主體驗的方法,逐步建立1噸的觀念。為此,我采取如下教學策略:
1、溝通“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內容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因此,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聯(lián)系生活,貼近生活,從而縮短了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距離。通過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課中的體驗活動、解決實際問題及舉例等活動,讓學生自己從中發(fā)現(xiàn)生活與噸的密切聯(lián)系。即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注重讓學生經歷“體驗——感悟”的過程
根據課改精神,現(xiàn)在比較提倡的學習方式是自主探索、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所以在本節(jié)課中,我打算讓學生通過提一提、算一算的方式初步感受1噸。接著我又讓學生通過估一估、算一算、說一說的方式進一步感受1噸的重量。最后通過理一理、說一說的方式讓學生溝通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在各環(huán)節(jié)中,我將重視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促進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他們經歷“體驗——感悟”的過程。
3、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構建“展示自我成就”的舞臺
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合作互動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整個課堂成了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設計意圖
一、引入
。ㄒ唬﹨R報收集到的信息
1、學生匯報;
2、教師補充:
800瓶大可樂重1噸
一只大象重7噸
一艘大貨輪可以運貨4800噸
火車車皮載重量是60噸
3、剛才我們匯報的這些物體有什么共同特點?揭示:通常計量較重或大宗的物體的質量可以用噸作單位(板書:噸)
(二)噸在國際上,我們用“t”來表示,比如(出示橋梁圖片),問:在這幅圖中,你能找到噸嗎?如果這輛卡車加上貨物一共重13噸,能開過去嗎?
。ㄈ╆P于噸,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展開
(一)試探學生的已有基礎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適時板書)
。ǘ┨嵋惶
1、讓全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提一大桶礦泉水。
2、完畢后,問:“你們覺得這桶水怎么樣?”“再給你加一桶,怎么樣?”“如果再加10桶呢?”“50桶呢?”
3、學生猜這桶水的重量(猜后,教師出示精確的重量:20千克)。
。ㄈ┧阋凰
1、50桶這樣的水重多少千克?(板書:1000千克)
師:那也就是說這50桶水重1噸。
2、形成關系式1噸=1000千克
。1)讀關系式;
。2)那也就是說:1000千克=1噸
。ㄋ模┕酪还溃
1、師:下面請大家放松一下,我們一起做個游戲,這個游戲要小組合作,要求:
(1)問問你的同桌有多重;
。2)同桌之間互相背一背;
(3)估計一下幾個同桌合起來大約重1噸?
、賹W生活動;②匯報;
2、師:昨天同學們回去之后,都稱了體重,老師算了一下,你們的平均體重大約是25千克,幾個同學合起來大約是1噸?我們班有多少個同學,再加幾個同學大約重1噸?
。ㄎ澹┡e一舉
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質量合起來大約是1噸呢?(學生舉例)
假如學生有困難,教師出示下述材料讓學生從中任選一題進行計算。
1、一袋水泥重50千克,()袋水泥的重量是1噸。
2、一頭黃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頭黃牛的重量是1噸。
3、2袋食鹽重1千克,()袋食鹽重1噸。
。1)學生獨立計算
。2)小組里交流,并校對。
。3)全班交流,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4)回顧:哪些物體的重量大約是1噸?
。├硪焕
1、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噸,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學過了哪些質量單位?請大家把這些學過的質量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理一理。
反饋之后,教師問:“噸和千克有什么關系?”“千克和克呢?”
2、師:通過剛才的整理,哪個單位最重?最輕的是____。
。ㄆ撸┨钜惶
1、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卡車載重4()。
(2)小明體重35()。
。3)一塊橡皮的質量是8()。
【《噸的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噸的認識》教案03-05
噸的認識教案02-12
噸的認識教案04-12
噸的認識教學教案04-02
噸的認識教案經典(8篇)07-10
噸的認識教案(15篇)02-23
噸的認識教案15篇02-23
噸的認識教案14篇02-24
《噸的認識》教案15篇03-27
噸的認識教案(通用15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