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二年級上冊教案

      二年級上冊教案

      時間:2024-05-31 17:57:38 教案 我要投稿

      (熱)二年級上冊教案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上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熱)二年級上冊教案15篇

      二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向日葵的形狀、色彩、大小等特征。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并能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

        3、激發(fā)學生熱愛花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能養(yǎng)成認真、仔細地觀察生活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抓住向日葵的特點(形色),畫一幅有關向日葵的作品。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向日葵的特征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認識結構。

       。1)教師出示向日葵,并結合圖片,讓學生把觀察到的形象描述出來。

       。2)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3)教師小結,肯定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欣賞范作,共同評價。

       。1)教師出示向日葵,并結合范作以及書本中凡高和伍必端的作品,提出諸如:看了這些畫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歡哪幅畫,請講出原因;如果你是畫家,你準備怎么畫向日葵等問題。

       。2)師生共同結合圖片與作品談談美術創(chuàng)作與現(xiàn)實的區(qū)別。

        三、創(chuàng)作作品,提供建議。

        (1)提出主題:好大的向日葵。

       。2)創(chuàng)作建議:要求突出向日葵的特點,并結合圖片、范作等對向日葵進行適當?shù)南胂,合理地?chuàng)造出新形象;表達自己的觀察感受,可以運用擬人、夸張、想象等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

        (3)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四、實踐:做心中作品。

        (1)學生創(chuàng)作,用繪畫或拼貼的形式均可。根據(jù)字母的外形特點,大膽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適的內容,也可以編寫字母故事等。

        (2)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

      二年級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shù)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shù)出數(shù)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shù)。

        2、掌握100以內的數(shù)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弄清數(shù)的組成,理解計數(shù)單位。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課件出示問題,回答問題:

        1個十和2個一組成()20是()個十組成的

        5個一和1個十組成()()個十和()個一組成17

        2、課件出示第33頁圖。提出問題:

       。1)圖上有幾個小朋友?

       。2)他們在干什么?(數(shù)一共有幾只羊)

        (3)他們都說了些什么?(有的說大概有100只,有的說比20只多得多……)

        教師:他們回答對嗎?這些羊大概有幾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shù)數(shù)、數(shù)的組成。

        二、新授課。

        1、教學例1。

       。1)教師: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shù),數(shù)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學生動手操作)。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xù)數(shù)出10根捆一捆。

        教師:你們如果再接著數(shù)出9根,現(xiàn)在一共是幾根?(29根)

        教師:大家數(shù)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這10根又要捆一捆,現(xiàn)在一共有幾捆?(3捆)

        (2)排木塊,全班同學數(shù)一數(shù)有幾塊?(10塊)拿3排木塊是多少塊?(30塊)再加2塊呢?(32塊)接著再加3塊現(xiàn)在一共是幾塊?(35塊)

       。3)教師:剛才我們已數(shù)出30根小棒是幾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現(xiàn)在一共是幾捆?(10捆)10捆是幾根小棒呢?(100根)10個一是一百。(板書)

        在教學中要注意每數(shù)到接近整十時,再數(shù)一個是幾十要停頓強調。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時每數(shù)完整十數(shù)就問同學們怎么辦?(捆成一捆)

        教師:數(shù)物體的個數(shù)可以1個1個地數(shù),還可以10個10個地數(shù),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

        2、教學例2。

       。1)70是7個十組成的,46是4個十加6個1組成的。

       。3)做課本第35頁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做,先從五十七根小棒數(shù)到六十三根,再接著數(shù)到七十二根,有些學生可能對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數(shù)是什么有困難,老師要給予輔導。

        3、教學例3。

        教師出示課件。(數(shù)紐扣)

        大家數(shù)一數(shù)黃色的紐扣有多少粒,紅色的紐扣有多少粒。綠色的紐扣有多少粒。

        大家知道怎么寫這些數(shù)嗎?我們先在計數(shù)器上表示這些數(shù),再寫一寫。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第37頁的“做一做”。

        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形,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獨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的同學。

        2、兩人一組,互相說數(shù)字,再說出它的組成。

        甲:我是15。十五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乙:我是50。五十是由5個十組成的。

        丙:我是32。三十二是由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數(shù),在生活當中仔細觀察一下,看看哪里有我們今天學習的數(shù)。

      二年級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習能活動的紙工作品的制作過程和制作方法。

        2.能比較完整的敘述“狐貍與烏鴉”的故事,并體會這則寓言的故事含義。

        3.通過“狐貍與烏鴉”紙工作品的制作,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活動準備:材料:32開彩印卡紙一張,膠水,細線。

        工具:剪刀,刻刀,針。

        活動過程:

        1.仔細觀察彩印卡紙上的各部分彩圖,弄清楚各個部分在作品中得位置和作用。

        2.將彩印卡紙上有“刻空”符號的地方用刻刀小心的刻空。

        3.分別把彩印卡紙上的各圖沿邊緣線剪下。

        4.在剪下各部分的虛線或點劃線處用用小刀輕輕劃出痕跡,然后分別沿虛線正折,沿點劃線反折。

        5.將“狐貍”上半身插片插入黃色的紙片的刻空槽中;然后把安裝“狐貍”上半身的黃色紙條從印有狐貍下半身彩圖的`反面兩個刻空槽中插入,再把“狐貍”的上下兩個半身用針線連接起來。

        6.把第5步連接好的“站在草坪上的狐貍”,按粘貼符號粘到印有烏鴉的卡紙上。

        7.抽動黃色紙條,花言巧語的狡猾的“狐貍”就活靈活現(xiàn)地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

        8.比比看,誰的作品做的又干凈,又漂亮。

        注意事項:

        1.在制作活動紙工作品時,要學生體會到做事要有耐心,同時要認真,細致,按照制作順序一步一步地完成,不可操之過急。

        2.注意使用刀具的安全同時要用墊板,以免刻壞了桌面。

        注意事項:

        1.鼓勵學生從不同思路作圖形分類;鼓勵學生搭拼各式各樣的“建筑物”平面圖。

        2.組織學生交流、拼比,做到相互啟發(fā)。

      二年級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會認14個二類字

        2、了解文章主要寫了什么事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7個生字,會認14個二類字

        教學難點:

        了解文章主要寫了什么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在板畫“雪人”這是什么?什么時候可以堆雪人?冬天雪后還可以做什么?今天我們共同走進銀白的世界,去體會雪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二、隨文識字:

        1 ⑴范讀,正音,生初讀感知。

       、祁I讀,注意感情。

        (3)自由讀標出自然段,并圈畫生字

        2、指讀第一自然段

       、耪页龅诙湓捦篱g互讀,認識“世界、窗戶”

        ⑵集中出示“先、涌、樂、仗、抬、塊、分”

       。3)回顧在樂園中玩的游戲

       。4)指讀(齊讀)第三自然段識字

        3、讀全文定位識字

        三、鞏固訓練:

        1、識字練習(認字卡、認詞、應用)

        2、完成課后1題

        3、朗讀全文

        四、作業(yè)、小結:

        1、師啟發(fā)總結

        2、識字、讀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文章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了解文章主要寫了什么事,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了解文章主要寫了什么事,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文章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概括《雪趣》一文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2、認識字詞

        二、寫字教學:

        1、有困難的字指導書寫“世、樂、快”特別是筆順的書寫示范

        2、生按筆順及書寫規(guī)則書寫其余的字

        三、鞏固訓練:

        1、完成課后練習

        2、聽寫生字(同桌間、師生間)

        3、聽寫生詞

        4、有感情第朗讀課文

        四、總結、作業(yè)

        1、師對學生的寫字情況做總結

        2、寫字作業(yè)。

        3、搜集關于冬天和雪的故事或成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ㄒ唬┙處煶鍪旧瞎(jié)課認識的生字“六、七、八、九、十”。

       。ǘ┲该x,開火車讀,分男女讀,小組賽讀,齊讀。

        二、和大人一起讀

       。ㄒ唬⿲W生觀看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插圖的內容。

       。ǘ┙處煼蹲x兒歌《小兔子乖乖》。

       。ㄈ┙處熞痪湟痪鋷ёx,同時示范做相應的動作。

        (四)師生一起配樂表演讀。

       。ㄎ澹┙虒W小結:小兔子做得對,當陌生人敲門時,千萬別開門。

        三、書寫提示

        (一)復習田字格中橫中線、豎中線及各小格的名稱。

       。ǘ⿴熒R讀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ㄈ┙處煟寒斘覀冊跁鴮憹h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1、學生在“寫漢字”軟件里再次觀看“二、三、十、禾”的書寫順序,以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在田字格里認真描紅,臨寫。

        3、組內評議,寫得好的獎勵一顆小星星。

        四、課堂小結

       。ㄒ唬┱f一說: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什么?

       。ǘ⿲W生暢所欲言。

        教后反思

        優(yōu)點:本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就是字謎的講解,作為教師能夠感受到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也適時地進行了其他字謎的拓展,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高漲。

        不足:本節(jié)課在書寫方面“八”字的掌握仍有待提高和加強,在撇低捺高和中間兩筆不相連方面有部分同學做的還不夠好,甚至有的同學寫成了“入”字。教師會利用課下時間繼續(xù)進行指導。

        快樂讀書吧

        教學目標:

        1、介紹課外閱讀的方法。

        2、學會閱讀,體會課外閱讀的樂趣。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愛讀書的興趣。

        教學難點:

        全班同學對讀書感興趣。

        教學準備:

        教學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ㄒ唬┙處熥x故事給學生聽,如《白雪公主》。

        (二)教師:你們喜歡讀書嗎?都讀過什么書?有什么收獲?(學生匯報交流)

       。ㄈ┙處煟和瑢W們,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閱讀可以讓我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可以讓我們越來越聰明。

        二、圖文結合,體會閱讀的快樂。

        (一)教學第一幅圖。

        1、出示第一幅圖,學生觀察后說說圖意。

        2、提問:在家里,除了和媽媽一起看書,還可以和誰一起看書?除了讀故事書,還可以讀什么書?你是怎么讀書的?和家人一起看書,快樂嗎?

        (二)教學第二幅圖。

        1、出示第二幅插圖,全班說圖意。

        2、教師:這位同學講的故事精彩嗎?從哪里可以看出?為什么這位同學會被評為“故事大王”?

        學生自由想象匯報。

       。ㄈ┙虒W第三幅圖。

        1、出示第三幅圖,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圖意。

        2、教師:在書店里如何看書?

        教師在學生回報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行為教育。

       。ㄋ模┙虒W第四幅圖。

        1、出示第四幅插圖,學生觀察后說說圖意。

        2、教師小結:在家里,我們主要是看圖聽家人讀書,上學了,我們學會了漢語拼音,認識了很多生字,就可以讀更多的書了。

        三、講故事比賽。

       。ㄒ唬┬〗M推薦一位學生上臺講故事。

       。ǘ⿴熒c評,評出“故事大王”。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今后我們班每個月都要舉行講故事比賽。你們要利用課外時間多看書、多讀書,為下一次的講故事比賽作準備。

        教后反思

        優(yōu)點:本節(jié)課我利用ppt直觀的。引入了童話故事《白雪公主》《賣火柴的小女孩》等名篇,讓學生試著復述故事內容,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和學習興趣。

        不足:對于開展比賽的方案自己還沒有完全想好,正在思索如何行之有效的讓學愛上閱讀而并非硬性的去要求、去逼迫。

      二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內容:

        湘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第12課《地球清潔師》。

        教材分析:

        這是湘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故事講述了地球環(huán)境保護局要招收一批清潔師,眾多小動物紛紛去報名應聘的故事。情節(jié)淺顯易懂,語言生動鮮活,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其中課文以小動物的對話為主,所以我盡量通過引導學生反復揣摩朗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形式,讓學生懂得大自然中生物對環(huán)境保護的奇妙功能。課時設計為兩課時,本節(jié)課上的是第二課時。

        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課面對的是才剛剛由一年級升入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認知能力、傾聽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都比較欠缺。所以教學本課時,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

        文本教材與信息技術整合點分析:

        本篇課文是采用第一人稱的形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動物的生存方式。讓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了解各種動物的生活方式和它們對地球的貢獻,激發(fā)學生愛護小動物和保護地球的意識。在這一課中,采用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了解各種動物的`生活方式和它們對地球的貢獻。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們愛護小動物和保護地球的意識。

        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分析:

        1、情景教學法。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情景,由地球的臟、亂圖片,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chuàng)設練說情境。教學中,通過相關的練習,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

        3、賞識教學法。根據(jù)小學生特別喜歡得到老師表揚的心理特點,教師在課堂上除了形式多樣的表揚手段外,其語言評價更要富有激勵性,且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幫助學生掃除練說上心理的障礙。

        教學目標:

       。保首x課文,學習仿寫句子。

       。玻私獾厍蚯鍧崕熡心男,滲透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本課的生字。

       。病W習仿寫句子。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中地球清潔師的作用。

        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資源準備: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網(wǎng)絡教學已經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走進了課堂。本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境就是網(wǎng)絡教學模式,教學準備是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想去地球媽媽家做客嗎?(學生回答)老師也很想去,那我們就一起去好嗎?下面就跟老師出發(fā)吧。(出示環(huán)境污染的圖片)

        2、同學們,剛剛看了地球媽媽的家,你們覺得地球媽媽的家怎么樣啊?(很臟很臭)地球媽媽的家是這個樣子的,那地球媽媽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難過)(課件出示地球難過的圖片)

        3、為了讓地球媽媽的家變得干凈美麗,今天,地球環(huán)境保護局要招收一批清潔師,來報名的可真多。那么,都有哪些來報名了呢?你們想知道嗎?

        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2課《地球清潔師》(板書課題)

        5、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內容,整體感知課文

        過渡語:下面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2課,聽聽課文朗讀。邊聽邊想:課文里寫了哪些地球清潔師?(課件出示朗讀課文及課文內容)

        1、聽課文錄音,學生思考有哪些地球清潔師?

        過渡語:同學們,聽了課文朗讀后,你知道課文里寫了哪些地球清潔師嗎?誰來說說?

        2、交流匯報:學生找出文中有哪些清潔師,。(課件出示清潔師的圖片,并板書:魚、烏鴉、屎殼郎、大樹)

        過渡語:同學們,魚、烏鴉、屎殼郎、大樹它們來報名,主考官大猩猩是是怎么問它們的?我們來看看大猩猩說的話。

        3、課件出示大猩猩的話,并伴有朗讀(指名讀,齊讀。)

        4、這些清潔師們到底都有些什么本領呢?接下來我們先看看魚是怎么說的。

        三、具體學習課文內容

        (一)、學習清潔師魚的這部分。

       。1)、指名讀魚說的話。

       。2)、教師問:魚有什么本領呢?誰來說說?

       。ㄖ该f:魚能清除那些破壞水質的微生物,沒有魚,江河湖海就會變成臭水。)

        師:魚的本領可真大。那魚做哪里的清潔師最合適呀?指名回答(課件出示:水中清潔師)

       。3)、課件出示小結:魚是水中清潔師,師板書:水中清潔師。

        (4)、進行課堂練習:

        因為有了小魚,所以————。

        假如————————,就————————。

        過渡語:同學們做得真不錯,下面我們來看看烏鴉又有什么本領。

       。ǘW習清潔師烏鴉這部分。

        (1)、女讀烏鴉說的話。

       。2)、教師問:烏鴉有什么本領?

        (指名說:烏鴉能吃蒼蠅的蛹、腐爛的肉,做地面清潔師最合適)

       。3)、課件出示小結:地面清潔師,并板書:地面清潔師。

        過渡語: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屎殼郎又有什么本領。

       。ㄈ、學習屎殼郎部分

       。1)、男生讀屎殼郎說的話。

        (2)、教師問:屎殼郎有什么本領?誰來說說?

       。ㄖ该f:屎殼郎用牛糞馬糞當點心,還把牛糞馬糞滾成球兒,埋到地底下,如果沒有屎殼郎,草原就會出現(xiàn)糞山,牧場也會變得很臟。)

        教師又問:屎殼郎做哪里的清潔師最合適呀?(草原清潔師)

       。3)、課件出示小結:草原清潔師,并板書:草原清潔師。

        過渡語:最后我們來看看大樹有什么本領。

       。ㄋ模、學習大樹這部分

        (1)、全班齊讀大樹說的話。

        (2)、教師問:大樹有什么本領?誰來說說?

        (大樹給大家提供清潔的空氣)

        教師又問:大樹做哪里的清潔師最合適呢?(空氣清潔師)

        (3)、課件出示小結的話:空氣清潔師,并板書:空氣清潔師。

        過渡語:魚、烏鴉、屎殼郎、大樹它們都有自己的本領,那主考官大猩猩讓它們當上清潔師了嗎?我們來看看大猩猩又是怎樣說的?

       。ㄎ澹、學習大猩猩最后說的話。

       。1)、課件出示錄音:大猩猩最后說的話。

       。2)、聽錄音。

        (3)、朗讀這段話。

       。4)、指名說:魚、烏鴉、屎殼郎、大樹它們都當上地球清潔師了嗎?(當上了)

       。5)、小結:魚、烏鴉、屎殼郎、大樹它們都當上了地球清潔師,地球有了這些清潔師,才會變得更更干凈,更美麗。(師板書:地球更干凈,更美麗)

        過渡語:現(xiàn)在我們來做做這道題。

       。6)、課件出示練習:用“有了————,————才————”說話。

       。7)、現(xiàn)在地球媽媽的家變得干凈美麗了,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還愿意和老師去地球媽媽家做客嗎?(出示伴有配音的干凈美麗的地球圖片)

       。8)、同學們,地球媽媽的家因為有了地球清潔師而變得非常干凈非常美麗了。現(xiàn)在地球媽媽的心情又會是什么樣的呢?(出示地球開心的圖片)

        三、拓展延伸

        1、教師提問:同學們,除了“魚、烏鴉、屎殼郎、大樹”它們是地球清潔師以外,請你們想一想,地球上還有哪些清潔師呢?它們又有什么本領呢?(指名說,引入人類也是地球清潔師)

        過渡語: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人類也是地球清潔師。這里,有位叫佳佳的小朋友,為了做好地球的環(huán)保工作,他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出示一組配有聲音的佳佳的環(huán)保圖,)

        2、由欣賞佳佳的環(huán)保生活圖,引出讓學生爭當?shù)厍蚯鍧崕煛?/p>

        3、同學們,看了佳佳的做法以后,你們有什么想法呢?你們也想當?shù)厍蚯鍧崕焼幔咳绻闶且幻厍蚯鍧崕,你打算怎樣做呢?(課件出示問題,指名說)

        4、教師小結:地球上的清潔師還有很多很多,請同學們課后查找一些關于動物和地球的關系的資料讀一讀。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我們幾十億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為了使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更干凈,更美麗,我們要珍惜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每個人都獻出自己的愛心,自覺地保護環(huán)境,熱愛地球,爭做一名地球清潔師,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吧!(出示配樂課件)。

      二年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結合自主識字方法,識記字形,規(guī)范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主人公的情感變化,領會課文中所要傳達的美好友情。課前準備生字卡片

        課件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第一版塊:初讀感知

        感受情趣

        一、巧設懸念,導入新課。

        引發(fā)學生好奇心,激發(fā)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感知。

        1.教師范讀。

        1.認真傾聽,標出自然段序號。理思路,明線索。

        2.引導學生自讀。

        3.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4.檢查識字情況,指導寫字。

        5.重點指導“病”字寫法。

        2.同桌互讀。

        3.小組合作,認讀生字,討論生字的識記方法。

        4.交流識字方法。

        5.認識病字頭,練寫“病”字。

        給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生字的空間、時間,讓他們自己突破生字難關。

        生字的認讀和練寫相結合。

        教學過程預設及解決措施:

        1.二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讀書方法,教師在巡視過程中要繼續(xù)加以指導,發(fā)現(xiàn)好的讀書方法及時肯定總結,讓學生習得方法。

        2.要留給學生練讀和練寫生字充分的時間。

        點評: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張老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能正確處理好“教師指導”和“學生自學”的關系,識和寫的訓練扎實而有效。

        第二版塊:創(chuàng)設氛圍

        入境入情

        三、聯(lián)系實際,對比體會。

        1.找到文中含有“病”字的詞語。

        2.找到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細細體會。

        3.引讀重點句段,體會科利亞的感受——“真沒意思”。

        1.學生圈畫,理解詞語。

        (病床 病房傳染病 病了)

        2.暢所欲言,想象科利亞的“不能”和“只能”,體會科利亞的孤獨和寂寞。

        3.再次整體感受科利亞的'心情。

        4.齊讀1、2兩段。

        由詞語為切入口,自然恰當。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放飛想象,思考、發(fā)現(xiàn)、討論。

        抓住重點詞語,在讀中體會,將心中的情感化為有聲的朗讀。

        教學過程預設及解決措施:

        健康的孩子不一定能體會病床上的科利亞的孤單與寂寞。因而,可能會出現(xiàn)學生對這一部分課文領會不深、掌握不牢的情況。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應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角色轉換,讓學生與科利亞融為一體。這樣才能真正進入科利亞的內心世界,達到進入文本的目的。

        點評:教師從文本中的詞句入手,引領學生入境生情,集中全部的心智與文本對話,去感受體驗科利亞的無奈,教學效果頗佳。

        第三版塊:多樣練讀

        領悟情感

        四、多樣練讀,升華情感。

        1.指名讀。

        2.指導學生自由讀。

        3.引導學生匯報朗讀。

        重點指導訓練以下句子:

       。1)科利亞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

       。2)科利亞仔細一看,氣球上畫著一張可愛的小臉。

        1.一邊讀一邊在自己讀得好的句子旁畫五角星。

        2.自由交流、朗讀。

        3.學生試讀,展示不同的讀法。

        4.創(chuàng)設情境,圖文結合,理解“可愛的”一詞,體會朗讀。

        訓練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增強學生表現(xiàn)欲。

        不同的讀法呈現(xiàn)在課堂中,充滿個性之彩。

        在情境中訓練學生的朗讀,加深學生對情感的領悟。

        教學過程預設及解決措施:

        在這段訓練中,多樣化的朗讀豐富了課堂,但本段中有一句特別長的句子,學生在展示朗讀時,如遇到困難,教師要范讀或帶領學生逐個分句讀,確保學生讀通、讀順、讀好。

      二年級上冊教案7

        《鏡像對稱》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三課時(第69、7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 知道鏡像對稱圖形的特點。

        2. 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3.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教、學具準備

        鏡子、教科書第71頁的開放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玩一玩鏡子,創(chuàng)設情境

        1.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玩一玩鏡子,好嗎?(每人一面小鏡子)

        師:你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書;我看到了黑板……

        師:這是怎么回事?

        二、引導探索,體驗鏡像對稱的特點

        1. 出示教科書第69頁的主題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這幅圖畫中,怎么會出現(xiàn)兩棟房子、六只天鵝?怎么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2)生:下面的房子、天鵝、樹是水里的影子。

        師:(放大房子圖)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嗎?它們的方向怎樣?

        生:樣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師:其實這也是數(shù)學知識,是一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2. 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游戲。

        (1)發(fā)給學生只有半邊圖象的卡片,請他們想辦法猜出另半邊圖象是什么?(小組活動)

        小組匯報:用鏡子照;把卡片對折……

        (2)用鏡子照自己的臉并做各種面部表情,同時觀察鏡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變化。

        (3)出示教科書中第69頁的小朋友照鏡子圖(例3)

        師: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鏡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3.師說:“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照照鏡子吧,好嗎?”出示三面穿衣鏡,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里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小組活動,教師參與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鏡子里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筆。

        我往左走,走鏡子里的我往右走。

        學生任意做動作……

        三、運用拓展

        1. 判斷。哪個是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樣子?圈出來。(教科書第71頁第5題)

        2. 找朋友。

        3. 思考題:第71頁第1題、2題。

        (1)看鏡子寫數(shù)

        (2)看鏡子寫時間

        四、小結評價

        師:看,照鏡子、水面倒影等等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數(shù)學知識,你知道了嗎?

      二年級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會認16個漢字,學會其中的11個漢字。

        2、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語言環(huán)境理解“孤獨”、“撲閃”、“躲風避雨”等詞。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倡導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學會合作的思想。

        教學重點:

        1、會認16個漢字,學會其中的11個漢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語言環(huán)境理解“孤獨”、“撲閃”、“躲風避雨”等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倡導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學會合作的思想。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6個漢字,學會其中的“園主棄歪冷”這5個漢字。

        2、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語言環(huán)境理解“孤獨”、“撲閃”、“躲風避雨”等詞。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會認16個漢字,學會其中的“園主棄歪冷”這5個漢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語言環(huán)境理解“孤獨”、“撲閃”、“躲風避雨”等詞。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花園里地草地上,有一個被主人丟棄的凳子,他感到有孤獨有害怕,可后來,他卻非常的開心,你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那就讀讀第4課“花園里的凳子”吧。

        2、板書課題,指名讀,全班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找出藏在課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不會認的字做上記號。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1)自由認讀。

        (2)同座檢查讀音。

        (3)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讀,打亂順序分組讀。

        (4)去掉拼音,隨機抽讀。

        3、記憶生字。

        你記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還沒有記住的字,可以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繼續(xù)識記。

        4、自由讀課文,看看有幾個自然段?標出序號。

        5、手勢表示有幾個自然段。(6)

        6、把生字帶到課文中去讀。讀完后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三、導讀課文。

        1、討論:凳子為什么感到又孤獨又害怕呢?

        相機導讀這一段:學生自讀,自己體會。

        指名讀,請讀得好的學生范讀。

        2、思考:凳子為什么會開心的笑了?

        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兩只小鳥在講著悄悄話。

        蝴蝶在輕輕的煽動翅膀。

        小螞蟻們在你追我趕地做游戲。

        指導讀3.4段。

        3、朗讀全文,思考:凳子開心地笑了,他會想些什么呢?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園、主、棄、歪、冷”,學生認讀。

        2、學生獨自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關鍵筆畫。

        3、看范寫。

        4、學生臨寫。注意強調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5、對比觀察,品字。

        要求學生寫完后仔細端詳,與田宇格中的字比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品味字的筆畫美,結構美。

        6、評析。

        你的哪一個字寫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思考課后習題二。

        凳子開心地笑了,他會想寫什么呢?

        3、讀熟課后的.句子。

        板書設計:

        4、花園里的凳子

        丟棄 孤獨 害怕

        開心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本課生字,學寫“獨、撲、閃、廈、毫、留”6個生字。

        2、倡導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學會合作的思想。

        教學重點:

        熟讀課文,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難點:

        倡導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學會合作的思想。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課后習題三:讀一讀。

        (1)自由朗讀。

        (2)指名讀。

        (2)全班齊讀。

        3、朗讀課文:

        指名學生讀,每人讀一段。

        分小組讀,每一組讀一段。

        齊讀。

        二、討論。

        1、在小組內討論:學了這篇課文,你懂了些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到大家互相關心,學會合作,生活會更美好。

        2、全班交流。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獨、撲、閃、廈、毫、留”,學生認讀。

        2、學生獨自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關鍵筆畫。重點指導記“廈留”:

        廈:外面的“廠”要把“夏”字包住。

        留:上面的左半部的筆畫是:短撇、豎提、點。

        3、看范寫。

        4、學生臨寫,注意強調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5、對比觀察,品字。

        要求學生寫完后仔細端詳,與田宇格中的字比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品味字的筆畫美,結構美。

        6、評析。

        你的哪一個字寫得最好?好在哪里?

        四、作業(yè)設計。

        1、感情朗讀課文。

        2、書寫課后生字。

        板書設計:

        4、花園里的凳子

        丟棄 孤獨 害怕

        開心

      二年級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是技本課7個會寫的字,13個要求認的字。

        2、正確規(guī)范的書寫生字,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3、練習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愛迪生能孵出小雞來么?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人物,揭示課題設計意圖

        1、展示愛迪生的照片此環(huán)節(jié)重點是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2、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讀書

        聽了你們的介紹,老師覺得愛迪生真是個偉大的'人啊!可我又想起了愛迪生小時候的一件事,而且還是一件傻事,你們想聽嗎?

        (二)初學課文,學習字詞

        1、學生試讀課文

        2、小組合作,認讀生字

        3、認讀檢查利用學生愛動手、愛做游戲的特點,

        教師出示一棵“智慧樹”,學生從樹上摘下帶有生字的果子,并把果子貼在寫有不同拼音的葉子上。讓學生在游戲中再次識記生字,讓學生對難記的字有深刻的印象。

        4、重點詞語講解掃除詞語障礙

        (三)精讀課文,理解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提問學生故事說的是一件什么事?(愛迪生想孵小雞)

        2、品滋咂味重點詞句抓住重點詞句,以點帶面深入理解課文

        3、創(chuàng)設情景,感受課文

        學生讀課文,整體感知故事情節(jié)。

        教師:爸爸奇怪什么?練讀爸爸“奇怪地問”的語句(給學生貼上胡子后練讀此句)

        學生通過親身經歷、親身體會,才能真正理解其含義。

        愛迪生認真的回答了,他為什么會如此學生通過練讀

        認真地說?(學生練讀,體會愛迪生的認真和自信。)理解課文、感悟課文、升華課文。

        聽到愛迪生的回答,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說出自己的理由。當時的愛迪生知道自己不能孵出小雞嗎?因此他對爸爸的話表示懷疑,不太相信。你會怎樣向爸爸發(fā)問呢?

        (給學生分發(fā)雞蛋,在模仿愛迪生孵蛋的情境中練讀此句。)用精美的動畫使課文整體再現(xiàn).

        4、學生分角色配音朗讀。

        (四)延伸課文

        討論:愛迪生是什么樣的人,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什么精神?

        板書設計:

        孵蛋

        (思考的圖片) 觀察事物

        思考問題

      二年級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

        2、正確認讀16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海、洋、樣、妹、兩、粗、提”。

        3、感受雨后兄妹倆嬉戲的快樂情境,體會哥哥對妹妹的關愛之情。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下雨嗎?下完雨你喜歡做什么啊?我們來看看別的小朋友在雨后做什么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請同桌幫忙。

        2、指名讀。

        3、出示生字,在課文中找出來大聲讀一讀。

        4、小組內學習生字。

        5、老師檢查。

        6、全班交流擴充詞語。

        三、理解課文

        1、自己朗讀課文,遇到問題做記號。

        2、讀課文,自己讀明白了哪些?

        3、小組交流讀懂的地方。

        4、指名說。

        5、感情朗讀。

        四、拓展延伸

        雨給你帶來過開心嗎?把你開心說一說。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卡片出示生字,開火車檢查。

        二、學習寫字

        1、出示要會寫的字,指名讀。

        2、小組內識記生字。

        3、全班匯報。

        4、給生字組詞。

        5、觀察田字格里字的位置,想想怎么寫好看。

        6、描紅,試寫。

        7、小組內互評,誰寫得好,好在哪兒。

        3、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問題導入:自主探究)呼風喚雨的世紀(第二課時)

        學校:班級:科目:語文授課人:時間:年月日目標:

        1、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感受。

        2、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培養(yǎng)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教學重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教學難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課型要素組合方式

        課時標準課

        教學環(huán)節(jié)

        操作流程1、聽+想+講

        a、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聽寫本課詞語,同桌相互批改。

        b、20世紀的科學發(fā)明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同時又告訴我們什么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1、看+想+講

        a、指名讀第一段。

        b、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還可以說成20世紀是個怎樣的世紀?

        ( (約定)

        2、看+聽+講

        a、指名讀第二段。思考這一段講了幾層意思。

        b、讀第一句話,體會其含義。

        c、讀二、三句,結合工具書和自己的理解體會“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改觀”與“改變”的區(qū)別。

        d、指導朗讀,讀出個人的體會。

        (小動) 2、想+講

        a、默讀課文,思考“20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

        b、小組討論,交流。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c、引導學生理解“農耕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神話中的“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是什么樣的本領?“愿望、幻想”是什么意思?猜想一下古時候的人們還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

        2、想+講

        a、依照自己搜集的資料,說說在近一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變成了現(xiàn)實。

        b、作者在第三段引用古人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有什么作用,說明什么問題。

        作業(yè)布置

        1、搜集20世紀以來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2、完成小練筆

      二年級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有關心他人、關愛環(huán)境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初步認識四個的特點,學寫詩歌。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二、 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

        2.采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

        3.鞏固運用所學的'生字。

        (1)給生字組詞

        (2)說話應用:用繩子自己編一段話,用上生字。

        1.指導寫字。

        三、 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

        1.自由讀課文

        2.教師范讀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大致內容。

        二、朗讀感悟

        1.“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神筆”在詩中出現(xiàn)幾次?

        2.每一次出現(xiàn)都是為了畫什么?

        3.“畫一個紅紅的太陽”、“畫許多好吃的谷!薄ⅰ爱嬕浑p好腿”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應該怎樣讀?

        4.教師范讀、學生復讀、背誦課文。

        2.朗誦比賽

        四、 實踐活動。

      二年級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弓字旁,會在田字格中規(guī)范書寫彈這個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能結合課文內容,了解黃山奇石的樣子。

        3、能夠結合語言文字和自己的想象體會出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學習 25自然段,了解黃山奇石的樣子。

        教學難點:能夠結合語言文字和自己的想象體會出黃山奇石的有趣。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解釋課題,檢測易錯生字:

        1、學生齊讀課題,初步理解奇的意思:

        (1)出示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26課黃山奇石。(教師板書學生跟寫)注意:奇中間的一長橫要托住上面的大字,這樣這個字才能寫穩(wěn)。

        (2)學生讀課題,用組詞的方法理解奇的意思:

        咱們一起讀讀課題,同學們誰能用奇組個詞啊?學生說,教師副板書:奇怪、奇形怪狀。

        教師解題:從這些詞看,奇的意思是,不常見的,特別的,與眾不同的。那課題的意思就是:黃山有特別的,少見的的石頭。帶著對奇的理解再讀讀課題。

        (設計意圖:題目的理解重點是對奇的意思理解。但讓低年級的學生直接解釋奇的意思很難,所以我就采用讓學生組詞和教師講解結合起來的方法理解課題,在組詞過程中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2、復習第一自然段和易錯生字,利用課件反饋:

        (1)用填空的形式復習第一自然段內容。

        教師導語: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一自然段,并認識了一些生字詞,老師考考你記住了多少?(填空復習第一自然段)(自己讀指名填空)

        (2)聽寫易錯字詞(南、尤)

        教師導語:填空中有2個詞是我們上節(jié)課重點講解的易錯生字詞,快認真地寫寫,注意筆順。(學生寫完和教師大屏幕對一對,錯的改正過來。)

        教師小結:同學們上節(jié)課的學習都很認真,都抓住了第一遍記憶生字的最佳時機,牢牢地把生字記住了。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主要是復習,利用這個填空一個目的是復習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另一目的是鞏固本課的四字詞語,幫助學生積累;最后一目的是檢測本課易錯生字詞學生的掌握情況。)

        二、初讀課文,帶著問題讀書,整體感受:

        教師要求:請同學們輕聲讀書,找一找文中都介紹了哪些奇石?讀完后在書中圈出它們的名字。

        學生匯報:文中介紹的奇石有( )(都的讀音)教師隨學生的匯報進行板貼。

        教師導語:同學們黃山石頭不僅樣子奇特,連它們的名字都充滿了神奇色彩,所以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就說了,那些怪石學生接(有趣極了教師板書)換個詞(有意思、好玩)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讓孩子從整體上知道我們都要學習哪些奇石,并從讀書中初步感受這些奇石是有趣的。)

        過渡:黃山的奇石有趣極了,到底怎樣有趣呢,哪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

        三、了解奇石的樣子,體會奇石的有趣:

        (一)默讀課文,整體感受有趣:

        教師要求: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5自然段,邊讀邊想象奇石的樣子,用筆劃一劃你認為有趣的地方?再讀一讀。

        學生默讀,教師檢查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不動唇)

        過渡:作者先介紹的仙桃石,我們就先來看看仙桃石吧。

        (二)具體學習奇石樣子,隨機指導朗讀:

        仙桃石:

        1、自己出聲讀讀仙桃石這段,說說哪里有趣。

        2、教師指導(大,飛來)。

        (1)我們平時見過的桃多大,想象一下這個桃有多大,用手比一比這個大仙桃。

        (2)生活中你見過嗎?這么大的桃子哪來的?不是長出來的,是飛下來的。師述:看來此桃只應天上有,人間只在黃山見。

        3、學生練習朗讀,教師指導。(自己讀指名讀)

        4、觀察寫作順序:

        (1)觀察介紹順序:同學們看看這個自然段,小作者是怎樣介紹的,先介紹了奇石的學生接(名字),再介紹了學生接(奇石的樣子)

        (2)找相同介紹順序的奇石:細心的同學們找一找,書中還有哪一塊奇石是先介紹名字,再介紹樣子的呢?(齊說:仙人指路)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讓孩子在自己讀的基礎上,說說有趣的地方,教師采用抓住重點字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合文字進行想象的方法幫助學生感受仙桃石的有趣。最后進行朗讀的指導,使學生在體會有趣的基礎上帶著感情進行朗讀)

        仙人指路:

        1、鞏固作者的介紹順序。

        教師導語:這塊其實是怎樣介紹的啊?也是先介紹學生接(奇石的名字)再介紹了學生接(奇石的樣子)。

        2、自己讀文,介紹樣子。

        教師導語:讀讀這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塊奇石的樣子。

        3、邊做動作邊朗讀。

        4、練習朗讀兩個自然段。

        朗讀練習:自己試著想奇石的樣子,讀一讀這兩個自然段男、女生分讀這兩段。

        過渡:我們先欣賞的兩塊奇石都是先介紹奇石的名字再介紹奇石的樣子,另外的兩種奇石介紹的順序可不一樣,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是學生接(先介紹奇石的樣子再介紹奇石的名字。)

        師述:剩下的奇石,你們想先看哪一塊?(隨學生選擇學習)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是略處理的,主要是在學生了解樣子的基礎上,用邊讀邊做動作的方法體會奇石的有趣。)

        猴子觀海:

        1、自己讀讀這個自然段,說一說你覺得哪兒有趣?

        2、隨學生發(fā)言指導體會奇石的有趣:

        (1) 體會一動不動:

        【1】 學生自己先說

        【2】 教師引導:對比平時猴子好動的特點,想象說說為什么會一動不動?(觀云海)小石猴看著這翻滾的云海,都看得出神了,會想什么呢?

        教師導語:通過一動不動這個詞就把小猴認真觀云海的的神態(tài)和樣子寫出來。這樣的詞語真神奇啊。

        (2) 體會表示樣子的句子。(兩只胳膊抱著腿)

        【1】生說自己覺得有趣的詞語,說感受。

        【2】對比句子:情景設置:老師也看著奇石寫了一句話,你們感覺哪句更有意思?

        猴子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

        猴子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

        【3】教師引導:這兩句話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加上兩只胳膊抱著腿你就覺得有意思了呢?(學生回答)

        【4】教師總結:通過這些詞使我們看到奇石不只外形像猴子,連它的胳膊和腿都那么清楚,那么逼真。不是人工雕刻,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真是太有趣啦。

        【5】訓練朗讀:這么神奇,有趣的語言,讓我們多讀讀,記在腦子里。

        (3)體會翻滾的云海:

        【1】 自己說說你認為云海什么樣啊?

        【2】 觀看云海的圖片。感受云海的美麗:看完黃山四絕之一的云海,你有什么感受?

        教師連接語:這么美麗的云海,難怪小石猴會看得入迷呢?

        (4)體會望字的準確性:

        【1】細心的同學,快幫老師挑一挑,老師打錯了一個字。(望)有什么不一樣?這個字用得太準確了。

        【2】文中也有一個字表示看這個意思觀。你還知道哪些表示看的字(瞧、盯、瞥等)

        3、訓練朗讀:通過同學們的講解,我覺得猴子觀海太有趣了,這只小石猴太可愛啦!,你們能用讀的方式,讓更多的同學感受到猴子觀海這塊奇石的有趣嗎?(同桌互讀推薦讀)

        過渡:金雞叫天都和前幾塊奇石不一樣,是由幾塊巨石組成的。那我們去看看吧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在學生讀文基礎上,說出自己覺得有趣的地方,教師采用比較句子、比較字、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想象畫面、利用視頻理解詞語等方法幫助學生體會奇石的有趣,同時采用不同讀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

        金雞叫天都:

        1、自己讀書,用讀告訴大家金雞叫天都很有趣。

        2、教師范讀,學生想象畫面。

        教師導語:這么有趣的奇石,你們想把它畫下來嗎?我們每個同學的腦海里都有一只神奇的畫筆,它可以畫出各種事物,各種顏色,F(xiàn)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神奇的小畫筆要開始畫了教師朗讀

        學生匯報:睜開眼,你在腦海中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

        3、對比寫作順序:

        教師導語:我們學習的后兩塊奇石,都是先介紹學生接(先介紹樣子,再介紹名字)

        如果我們都把奇石的名字放在前面寫,樣子放在后面寫,(課件出示名字放前)你讀起來有什么感覺?對,寫同一種東西,在順序上有變化,別人在讀的時候就不會覺得重復和單調。

        過渡:除了具體介紹的四塊奇石外,課文還介紹了學生接(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利用學生的再造想象,幫助學生理解奇石的樣子,教師范讀指導學生朗讀)

        (三)學習另三種奇石,同時練習說話。

        1、教師導語:雖然先介紹什么后介紹什么順序不一樣,但我們都能通過奇石的名字,想象到奇石的樣子,而且介紹的非常有趣。

        2、學生選擇介紹順序,介紹奇石樣子。

        教師要求:課文中有三種奇石,只說了名字,你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奇石的樣子嗎?

        3、指導生字:

        介紹到仙女彈琴時:這里邊有一個生字,給我們帶來一個新偏旁,這個字念彈。

        教師導語:仙女這么美,我們也要把生字寫美啊!

        (1)復習弓筆順。

        (2)對比獨立的字和偏旁的不同觀察生字結構(左窄右寬)

        (3)重點指導:寫好哪筆 這個就很好看了。(橫平豎直,該壓線要壓線)

        (4)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5)學生描一個寫一個

        (6)學生評寫,鞏固要點。

        四、整體回顧,帶著感情讀書:

        黃山奇石不僅形狀奇特,還引起我們神奇的想象。黃山的奇石真是太有趣啦!請同學們再美美地讀一下課文,體會一下黃山石的神奇和有趣。

        追問:奇石這么有意思,為什么只重點介紹4種,另3種也這樣介紹不好嗎?

        五、作業(yè):

        1、利用老師的句式,進行說話練習。(先說再把它寫下來)

        2、選你最喜歡的奇石一兩塊,介紹給你的父母聽。

        板書設計:

        26、 黃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 有趣

        天狗望月 獅子搶球 仙女彈琴

      二年級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掌握左右結構的字中左窄右寬的字的書寫要領。

        2、練習書寫左窄右寬的字。

        教學重點:

        根據(jù)左右結構的字中筆畫的特點處理好左右筆畫的.關系德育滲透:使學生熱愛祖國文字。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雙姿,做好準備

        1、復習坐姿:身正、肩平、臂開、足安。

        2、復習執(zhí)姿:一尺、一拳、一寸(三個一)。

        3、齊唱《寫字歌》。

        二、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的字(2)。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個字。

        三、指導書寫“悄、膽”

        1、出示“悄、膽”,請學生觀察字形。

        可以用加一加、熟字換偏旁等方法來識記字形

        2、接下來請同學們交流“悄、膽”的書寫規(guī)律

        悄:左窄右寬,上平下平(左右一般高)。

        膽:左窄右寬,左長右短。

       。1)教師范寫“悄、膽”

       。2)分析常見病因

        (3)學生練習書寫。

        4、全班交流,講評。

        四、同樣方法學習書寫“伙、伴“

        學生觀察這兩個字的結構規(guī)律,了解書寫要領,教師范寫,學生練習書寫,全班交流反饋。

        伙:上伸下平

        伴:左短右長

        五、小結

        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

      二年級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復習11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了解植物、葉子與果實之間的聯(lián)系,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一個葫蘆

        學生:課前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收集有關蚜蟲的資料。

        教學課時:第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生字,詞語,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

        2、齊讀課題:我要的`是葫蘆

        二、自由讀課文,了解大意。

        1、。小葫蘆長得怎么樣?

        2、種葫蘆的人喜歡小葫蘆?

       。骸凹氶L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ㄖx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蓖ㄟ^觀察讓學生知道綠葉蔥蘢,小葫蘆可愛;再出示畫面:“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個都落了”。

        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2、3句話,讀出喜愛之情。(個別讀、齊讀)

        3、老師聽出了同學們對葫蘆的喜愛,但是有人比我們更喜歡小葫蘆,是誰呢?(種葫蘆的人)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4、種葫蘆的人是怎么看葫蘆的?(盯著),他盯著小葫蘆都說了什么呢?

        “我的小葫蘆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對著小葫蘆也來說說這句話吧!

        5、提問學生在對誰說話?理解自言自語,并用自言自語說一句話。

        三、

        1、最后,種葫蘆的人收到葫蘆了嗎?請看最后一自然段,指導朗讀,讀出惋惜的語氣。

        2、為什么小葫蘆開始長得那么可愛?后來卻落了呢?請同學們做小偵探,小組討論為什么葫蘆落了。

        3、匯報討論成果。

        四、熟讀課文,了解文中的道理

        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誰認識蚜蟲?學生分享有關蚜蟲的資料,教師補充,了解蚜蟲。

        2、出示課件(插圖二)觀察后問:葫蘆上生了蚜蟲,種葫蘆的人為什么不給葫蘆治蚜蟲,他是怎么想的?

        (1)出示句子:有幾個蟲子怕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2)讀句子,注意讀出反問的語氣。

       。3)猜猜他在想什么,引出陳述句。

       。4)出示句子:有幾個蟲子不怕。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5)再讀句子,注意加強肯定。

        3、出示三個反問句,將反問句變成陳述句。

        4、蚜蟲可怕嗎?蚜蟲需要治嗎?出示圖片,了解葉子和葫蘆的關系。

        小葫蘆和綠葉的對話——葫蘆藤每天向葉子輸送養(yǎng)料,葉子再將養(yǎng)料輸送給小葫蘆。蚜蟲吃綠葉,使它無法輸送養(yǎng)料。小葫蘆因沒有養(yǎng)料供給,隨即變黃落下。

        (3)一個鄰居看見了……快治一治吧!

        勸告的語氣,體會鄰居著急的心情。

        6、學生分角色表演讀。

        8、說說你對種葫蘆人的看法。你想對他說點什么?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嗎?

        五、啟發(fā)想像,拓展學習

        1、討論: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心情怎么樣?會想些什么呢?

        2、如果你是種葫蘆的人,葫蘆上生了蚜蟲,你會怎么做?

        3、學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編故事:“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葉子上爬著一些蚜蟲……”那個人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比一比,誰的故事編得好。

        六、作業(yè)布置:

        講故事講給爸媽聽。

        板書設計:

      二年級上冊教案15

        一. 教學目的與要點

        1.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坐井觀天”的比喻義,使學生明白目光狹小,見識少,就會把事情弄錯的道理。

        2.了解,理解詞語可用不同的方法。

        3.了解寓言的特點,培養(yǎng)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

        二. 指導學習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

        1.培養(yǎng)學生讀懂課外讀物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2.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抓住重點詞句,讀懂寓言故事。

        難點:

        1.使學生知道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要理解故事含著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題,提出要求

        平時同學們很喜歡看寓言故事類的書,讀寓言故事不但要了解故事內容,還要明白故事含著的含義!蹲^天》就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學懂文章就要求做到;會讀故事,會講故事,還能明白道理。

        (二)讀文章,讀準字詞,把文章讀正確,讀流利,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

       。ㄈ┒x文章,質疑問難

        提出不懂的`問題,和弄不明白的詞語

       。ㄋ模┤x文章,自主釋疑

        重點:指導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如:“井沿”可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畫來理解

        “大話”可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

        “無邊無際”可聯(lián)系句子和上下文來理解

        “坐井觀天”可放在深入理解課文的過程中了解。

        (五)四讀課文,理解內容

        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再讀課文,并講講這個故事

       。┪遄x課文,明確寓意

       。◣е鴨栴}讀課文,理解寓意)

        1.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么事爭論起來?它們的看法是什么?

        2.它倆誰說得對?替它倆找一找原因,引出寓意。

        3.結合自身談想法,進一步受到教育。

       。ㄆ撸┱归_想象,升華中心,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從中有什么感受?

       。ò耍┎贾米鳂I(yè)

        用同樣的方法讀懂《螳螂捕蟬》

      【二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教案02-19

      二年級上冊教案05-27

      二年級上冊品德教案11-17

      二年級上冊《1》教案12-26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2-14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0-12

      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教案08-26

      小學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教案08-26

      小學二年級美術上冊教案08-25

      雪孩子二年級上冊教案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