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園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針對大班的孩子體育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在熟悉了小馬運糧的這個故事后,老師激發(fā)孩子去嘗試學習小馬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孩子們都想自己去嘗試一番。培養(yǎng)孩子在真正遇到困難時,怎么樣去大膽的克服。所以特設此體育活動《小馬運糧》。
活動目標
1、幼兒練習助跑跨跳過不小于寬50厘米的平行線。
2、發(fā)展幼兒爬、繞障礙物跑、跨跳的能力以及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
3、激發(fā)幼兒游戲活動中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能力。
4、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5、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活動重點
練習助跑跨跳等動作要領,掌握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
平整的場地、軟墊子、障礙物小椅子、繩子、沙袋、平行線、羊角球。
知識準備
熟知故事《小馬運糧》。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老師帶領幼兒兩路縱隊進入活動場地,進行熱身運動:雙臂繞環(huán)手腕、原地跑跨跳、壓腿運動。
2、引出活動主題,介紹場地,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有聽過《小馬運糧的故事》,今天我們也來學學小馬,看看小馬在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
介紹場地:小馬一共經(jīng)過四個地方,第一個森林,它要繞過樹樁走出森林,第二個是跳過一個小土堆,接下來是要爬過一塊草地(軟墊子),最后要跨過一條河(兩根繩子)。
3、穿過障礙,練習助跑跨跳。
。1)情景再現(xiàn):第一天,小馬決定要到奶奶家去,這邊就是通往奶奶的家。先請一匹小馬先前往看看他能不能順利到達奶奶家。
請其中一個小朋友去完成,其他小朋友仔細看,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
老師總結:
到小河跟前千萬不要停下來,這樣會跨不過去掉到河里?绲臅r候,步子要邁大,腿抬高才能跨過去;貋淼臅r候,從隊的兩邊跑回來,排在隊尾。大家要有秩序,前面一個孩子穿過森林后,下一個孩子就開始跑。咱們看看那匹小馬最聽話,表現(xiàn)最勇敢。
——現(xiàn)在我們將分成兩隊,兩隊的小馬們進行比賽,看哪組的小馬最先順利到達奶奶家。
看完后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比賽,比賽完后,老師表揚最先完成任務的小組。
。2)情景再現(xiàn):第二天,小馬媽媽讓小馬背點糧食給奶奶,你們愿意幫忙嗎?
老師總結:
小朋友到小河邊千萬不要停下來,這樣會跨不過去掉到河里?绲臅r候,步子要邁大,腿抬高才能跨過去;貋淼臅r候,從隊的兩邊跑回來,排在隊尾。大家要有秩序,前面一個孩子穿過森林后,下一個孩子就開始跑。咱們看看那匹小馬最聽話,表現(xiàn)最勇敢。
重新提出要求,現(xiàn)在我們將分成兩隊,要求幼兒背上羊角球,在爬過綠草地時,用肘關節(jié)爬過去。幼兒游戲時,老師應始終提醒幼兒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連貫,并及時組織幼兒排好隊,進行第二輪游戲。
教師指揮小馬有秩序的完成運糧任務。
老師小結
小馬們在運糧的時候都非常認真、勇敢不怕困難,個個都很厲害是個勇敢的孩子。
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游戲情況,對認真玩游戲的小馬提出表揚,
。2)放松整理運動。
活動延伸
回家后與爸爸媽媽一起做小馬運糧的游戲活動。
活動反思:
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針對大班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點,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老師作為教育的支持者,在創(chuàng)設了森林、山坡、草地、河流的情景,孩子們會覺得很有趣,也能發(fā)展孩子的爬、繞障礙物跑、跨跳的能力,過程中,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在小馬運糧的活動中,由易到難,培養(yǎng)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fā)展,從而為提高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發(fā)揮重要作用。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剪貼添畫,根據(jù)步驟提示表現(xiàn)出蛇的形態(tài)特征。
2、大膽探索蛇的變臉秘密,正確粘貼蛇的身體和筷子的位置。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大圓形紙片兩張(黃色)、小圓形紙一個(紅色),長條卡紙一張,一次性筷子一副。
【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制作笑臉蛇的步驟。
難點:粘貼長條紙和筷子的位置。
【活動過程】
一、出示變臉蛇、引發(fā)興趣
老師今天帶來的是什么小動物?你從哪里看出來的?(身體長長的,張大嘴巴的.時候很嚇人)
二、老師講解制作步驟
觀察三個圓形的不同之處(顏色不同、大小不同)、黃色的是笑臉蛇的臉,紅色的小圓形是蛇的大嘴巴。
老師演示:
1、把兩個圓錯開粘貼后,攤開
2、把中間貼上紅圓片,在頂上畫上蛇兇狠的眼睛。
3、合上黃色的圓片,再畫上蛇的笑臉。
4、把長條粘貼在蛇臉頂端的背面。
5、另一端粘在衛(wèi)生筷上。
6、將長條紙往下折。
三、幼兒制作,老師巡回指導。
1、重點觀察幼兒將兩圓錯開粘貼時,只粘貼完全重合的部位。
2、觀察幼兒粘貼長條和筷子位置是否正確。
引導完成的小朋友裝飾長條。
三、分享交流
玩玩自己制作的變臉蛇,說說在制作中遇到的困難,你是如何解決的?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音樂《大浪與小浪》,初步感知樂曲的性質和三段體結構,辨別音樂的低潮和**。
2、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能運用肢體動作和借助道具來表現(xiàn)樂曲的變化。
3、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表現(xiàn)力及合作表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大浪與小浪》CD,藍色綢緞若干,大海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1、教師展示大海背景圖,引出課題。
提問:你們見過大海嗎?微風或狂風吹過時,大海是什么樣子?
2、讓幼兒分三段欣賞音樂《大浪和小浪》,感受樂曲ABA三段體結構。
啟發(fā)幼兒用語言表述自己對樂曲的`初步感受;引導幼兒欣賞樂曲前段和后段音樂舒緩、優(yōu)美的意境,感受中段的**部分樂曲的變化。
3、完整播放樂曲一遍,讓幼兒運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樂曲中的大浪和小浪。
4、出示藍綢,啟發(fā)幼兒兩人一組合作用藍綢表現(xiàn)海浪。
5、發(fā)揮幼兒想象,引導幼兒嘗試集體合作表演大浪和小浪出現(xiàn)時的海面情景。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展開合理的想象,大膽地較完整地表達小海螺遠航過程中的經(jīng)歷。
2、感受小海螺執(zhí)著的精神,萌發(fā)喜歡嘗試,做事情專注、堅持的意識。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故事PPT,錄有抒情和驚險的音樂兩段。
2、《小海螺和大鯨魚》圖書。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猜測主角。
1、看故事封面,說說故事的主角是誰。
提問:今天給你們帶來一個故事,看看故事的主角是誰?(讓幼兒關注故事封面上的文字,在不顯眼畫面上找尋到小海螺,并引起幼兒對于故事情節(jié)有一定的期待。)
2、猜猜小海螺的愿望。
提問:故事中的小海螺有個愿望,請你們猜猜它的愿望可能是什么?(猜測小海螺的愿望為后面故事的展開留有鋪墊。)
二、理解故事,分析討論。
1、講述PPT2-5,了解小海螺愿望與決心。
l提問:小海螺的愿望是什么?你們有愿望嗎?(在后一個問題拋出后發(fā)現(xiàn)幼兒的回答很多都是遠大的理想,可能都是不能實現(xiàn)的。由于他們近期的目標意識幾乎沒有,所以教師在通過詢問的過程中可以用語言提示說一些近期內能做的事情,幫助幼兒建立對于大班期間執(zhí)著于切實可行的事情的憧憬。)小結:決定要做一件事情是我們的愿望,小小的海螺和我們都有著大大的夢想。
l 提問:有誰會來幫助它實現(xiàn)出海遠航的愿望?(有的幼兒很聰明結合前面看過的封面上有大鯨魚會一下子猜中答案,這時教師可以迎合幼兒出示PPT5。)小結:的確,這個用黏液寫的廣告還真有效,它可能會吸引許多不同的朋友來幫忙。
2、出示PPT6,說說小海螺在海上的見聞。
提問:小海螺看到了什么?又仿佛聽到了什么?(這兩個問題是并列的,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幼兒回答)小結:它在大海里看見的東西都很大,比巖石大得多的冰山,比碼頭大得多的陸地,連天空也比碼頭那兒的開闊許多!
3、討論PPT7-12,理解小海螺的堅持與勇敢。
l 提問: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插入急促"在山魔的宮中"的音樂與電閃雷鳴以及巨浪的聲音,在幼兒傾聽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想象途中的可能遇到的危險于困難)l
過渡語: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一起來看看。(一起看畫面,教師講述小海螺遇到的危險,以及小海螺的表情、動作。)l 提問:發(fā)生了這樣的事,小海螺的心里會怎么樣?
l 討論:小海螺是繼續(xù)和大鯨魚遠航,還是回家呢?(把意見不一樣的幼兒分成兩組先互動講講自己的想法,然后開展正反兩方的辯論。)小結:小海螺嚇得直哆嗦,但它對自己說一定要堅強、不能放棄、再堅持,危險總會過去的。
4、繼續(xù)講故事PT13-22,說說小海螺救大鯨魚的經(jīng)歷。
提問:大鯨魚擱淺在沙灘上了,小海螺決定要救大鯨魚,如果你是小海螺你將怎樣救大鯨魚?(在這個問題中,幼兒很多的想法就是叫小海螺的同類來幫忙以及找繩子拉大鯨魚等,很多辦法會引起同伴的反對,因此教師要在肯定幼兒的思維后要給與幼兒提出思考點,讓提出反對的幼兒想出更合理的辦法。)小結:只要動腦想辦法,小小的海螺也能救龐大的鯨魚。(放映唯美的音樂,繼續(xù)講故事到結束)
三、回歸故事,經(jīng)驗遷移。
1、說說小海螺的精神,說說自己的感動。
提問: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小小的海螺實現(xiàn)它的愿望,你喜歡它嗎?說說喜歡的理由。
小結:小海螺是勇敢的、堅強的同時又充滿愛心………。
2、討論自己面對困難解決的決心。
提問: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困難?是怎樣解決的?(當幼兒說出自己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后,出示拍攝到的幼兒生活中戰(zhàn)勝困難的PPT,讓幼兒有一個直接的感受與體驗,激活幼兒對于困難的回憶以及面對困難的決心。)小結:面對困難不能退縮,不言失敗,最終會做好一件事情。
活動延伸:
1、出示圖書,引起自主閱讀的興趣。
2、把自己戰(zhàn)勝困難的故事畫下來。
活動反思:
1、選材貼合幼兒的實際:本班幼兒對于故事只關注故事的情節(jié)很忽視故事內涵,以及在生活中幼兒較忽視何為困難,通過這個活動使孩子對于故事內在的一些東西有了思考,從活動中孩子表現(xiàn)出對于困難的理解以及講出自己的一些克服困難的故事等,讓我感受到幼兒的轉變。因此,在這個時間段選擇這樣一個故事開展活動對于孩子的成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2、教學的法引發(fā)幼兒的思維:首先活動中講述故事時的余音繚繞法,讓這個遠航的故事很唯美,讓幼兒聽到故事結尾時有種感嘆"這個故事太感人" 了;其次是聽覺震動法,讓幼兒的思維有了很大的空間,他們聽到了音樂中有水浪、緊張、閃電等。幼兒借助載體的猜測層出不群。第三是分組辨析法,使幼兒各抒己見,經(jīng)過討論幼兒的語言豐富起來。第四是情節(jié)猜測法,整個故事分段講述在關注到小海螺想做一件事情、勇敢、智慧等內容時讓幼兒展開想象,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的空間。最后的經(jīng)驗拓展法是對幼兒生活經(jīng)驗的拓展與引發(fā)新的思考,照片的呈現(xiàn)幫助了幼兒聯(lián)系生活。
3、師幼對話中教師的回應肯定幼兒的思維再起波瀾:在整個活動中,對于幼兒的每個回答我都能用總結、梳理等方法去回應,如"你想得很遠"、"走過去有一片天"等,幼兒在回應中又引發(fā)了新思維。
小百科:海螺屬軟體動物腹足類,軟體動物門。貝類主要分為五大綱,全世界有7萬多種,海生的種類可通稱為海螺。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嘗試仿照句式編詩句。
2、感受媽媽的辛勞,為媽媽的能干而自豪。
3、能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1、觀察和了解媽媽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本領,帶幾張媽媽工作和勞動時間的照片。
2、在活動室設置“媽媽的本領”展示區(qū)。
活動過程:
一、夸夸好媽媽
1、分組交流,幼兒拿著媽媽的照片,在同伴面前介紹自己媽媽的各種本領。
2、教師小結:每個小朋友的媽媽都很能干,有很多了不起的本領,她們的手還會變魔術呢。
二、學詩歌《媽媽的手》
1、聽一聽:教師朗誦詩歌《媽媽的手》
2、議一議:媽媽的手真得會變魔術嗎?媽媽的魔術是什么?變出了哪些東西?要求幼兒盡量用詩歌中的詞句回答,并表演“擺弄、剪、飛針走線”的.動作。
3、編一編
(1) 幼兒圍繞“你的媽媽還會變哪些魔術”展開回憶和想象。
(2) 仿照詩歌的句式特點,說出媽媽變的魔術。
三、謝謝好媽媽感悟媽媽的魔術就是愛,理解媽媽的工作,鼓勵幼兒說出謝謝媽媽的方法。
附詩歌:
媽媽的手媽媽的手,可以用魔法把白凈的米,變成香噴噴的米飯。
媽媽的手,可以用面皮粗糙的雞蛋,變成黃黃的、誘人的雞蛋羹。
媽媽的手,可以把臟兮兮的衣服,變成潔凈的漂亮的衣服。
媽媽的手,可以用小魔棒把一團團彩色的毛線,變成一件令人羨慕不已的彩色毛衣。
媽媽的手,是一雙溫暖的手,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使我心里充滿了安全感。
媽媽的手,是一雙粗糙的手,因為她對我付出了太多。
媽媽的手,是我人生路上的指明燈。使我走上正確的道路。
媽媽的手,是一雙勤勞的手,她用她那勤勞的手,使我家變得美麗、漂亮、整潔。
媽媽的手,是一雙溫暖的手,是一雙奇妙的手,是一雙勤勞的手,是一雙靈巧的手,同時也是一雙充滿母愛的手。
評:媽媽的手孩子很熟悉,但每個孩子都能把媽媽那雙愛溫暖、奇妙、勤勞、靈巧的手付出的愛體會到嗎?《媽媽的手》這首詩描述的是媽媽用雙手在生活中給予了孩子無微不至地關愛,生動形象地把媽媽的辛勞與其蘊涵的母愛具體到我們能感知的件件小事上,所以這一活動選材新穎,貼近幼兒生活,容易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而且目標定位準確,從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提出,有利于幼兒的發(fā)展,過程也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自然流暢,逐次滲透了目標。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3-28
大班教案03-28
大班教案03-29
大班教案03-29
大班教案03-29
大班教案03-29
大班教案03-29
大班教案03-30
大班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