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明亮的眼睛”這一主題。
2、通過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使幼兒萌發(fā)大膽表現的愿望。
活動準備
1、圖片-燈塔,夜晚背景圖一幅。
2、四重不同的工具材料:單色版畫,鉛筆淺描,印刻畫,點彩。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感受詩歌優(yōu)美意境,教師邊念詩歌邊出示教具。
教師:夜晚來了,眼睛要閉上了。一個一個夢會從你的枕邊甜甜地升起。
如果睡不著,你睜開眼睛望出去,呀!有好多好多的眼睛和你一樣睜著!
出示夜晚背景圖
你看見了哪些眼睛?
我看見了星星的眼睛,月亮的眼睛,小朋友躺在床上睜著眼睛。
2、教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念首詩歌,詩歌的名字叫“明亮的眼睛”,
聽完后,請你告訴大家詩歌中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3、教師朗誦
夜里的風微微地吹著……
漆黑的大海上,航標燈睜著眼睛,輪船就不會撞上暗礁!
遙遠的大森林里,虎媽媽睜著眼睛,虎寶寶就能安心地、甜甜地進入夢鄉(xiāng)!
夜里的'風微微地吹著……夜風里還有好多好多的眼睛睜著,但你看不見它們:
衛(wèi)星的眼睛睜著,在傳送電波;
雷達的眼睛睜著,在保衛(wèi)和平。
夜里的風微微地吹著……
你瞧那夜空里,有好多好多星星眨著眼,它們正悄悄地望著你。
原來,它們也沒睡著,正調皮地睜著眼睛。
4、提問:你聽見這首詩歌中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二、討論作畫方法
1、你想一想,在我們生活周圍,在朗朗的星空中,在遙遠的大森林里,
還有哪些明亮的眼睛也正悄悄地看著你。
2、幼兒發(fā)散思維。
路燈的眼睛,高樓的眼睛,飛機的眼睛,貓頭鷹的眼睛,高架橋上的眼睛。
三、幼兒作畫
1、嘗試運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明亮的眼睛”。
通過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使幼兒萌發(fā)大膽表現的愿望。
2、你想選用哪一張工具材料畫畫呢?
幼兒自由選擇。
3、指導幼兒較合理地安排畫面。
及時發(fā)現幼兒與眾不同的想象,給予鼓勵。
指導幼兒用鮮艷的色彩點出明亮的眼睛。
四、講評
1、展示幼兒作品
2、教師:小朋友發(fā)現了許多“明亮的眼睛”,除了老師找到的外,我們來看看還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大班教案 篇2
預設教育目標:
1、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增強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欲望。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思考、操作實驗、分類歸納的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電的安全意識,了解電與人類的關系。
預設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電的簡單原理,知道電需要電源、電線等。
2、知道電對人類的巨大作用,但用電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3、能積極的參加探索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發(fā)現,愛思考,多動腦。
4、提供實驗材料,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5、能合理布置畫面,獨立設計繪畫內容。
6、能夠比較準確的按音樂的節(jié)奏做各種稍復雜的基本動作。
7、認識幾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學習等分實物或圖形。
8、能手腳交替的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家長工作: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電的知識,學習正確使用常見的家用電器。
2、向幼兒介紹一些安全用電方面的知識,教育孩子節(jié)約用電、安全用電。
3、請家長協(xié)助收集有關電器和安全用電的圖片、VCD影片和書籍
學習范疇:
1、日常生活:安全用電、了解電器、愛護電器。
2、科學:燈為什么會發(fā)亮?電池的用途、電路的三要素、誰能讓電流通過、串聯和并聯電路、有趣的摩擦生電
3、美術:手工制作:花燈、電器、繪畫:美麗的燈、我喜歡的小動物、線描畫:樹林、
4、音樂:歌曲:值日生、胡說歌、勤快人和懶惰人,小樹葉
5、社會:各種各樣的'燈、發(fā)電廠發(fā)電的方法、電的本領大、我家的電器、電是怎樣傳到家里的,電的本領大、我認識的電器
6、語言:詩歌:“落葉”、散文欣賞:秋天的雨、談話:最喜歡的燈、“發(fā)明大王”—愛迪生
7、數學:5以內數的組成、學習解答口報加法應用題、看圖學習2的加法、數學智力卡活動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和感知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歌曲。
2、嘗試用肢體動作和語言表現對音樂的理解。
3、樂于與同伴合作表現,體驗參與音樂活動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3難點:2
[活動準備]
圖片、頭飾、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花轎圖片,引起課題。
師:看,這是什么?在哪見過?
二、欣賞圖片,熟悉理解歌詞
師:老師今天帶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要講給小朋友
們聽,小朋友們要豎起小耳朵仔細聽,待會兒老師要問小朋友問題噢!教師邊放圖片,邊講故事。
師:有幾只小動物抬呢?(八只小狗抬花轎)
師:花轎里坐著誰?心情怎樣?從哪里看出來呢?(老虎坐轎把扇搖)
師:“哎呦”?咦,好像是小狗的`聲音,怎么了呀?我們現在去看看?
觀察圖片,請幼兒說說小狗怎么了?(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狠狠踢一腳)
原來,小狗不小心跌了一跤,差點弄翻了轎子,老虎很生氣,踢了小狗一腳,小狗生傷心。
三、請幼兒幫小狗想一個方法戰(zhàn)勝老虎。
四、在傾聽、理解的基本上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幼兒欣賞。
2、隨音樂師生同唱。
3、邊看圖片邊唱,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4、幼兒隨音樂唱,并跟隨老師做動作。
六、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學了一首兒歌,小朋友們都特別棒,并且還幫小狗想了好多辦法戰(zhàn)勝老虎,小狗特別高興,讓老師帶小朋友們到樓下做游戲。幼兒們邊唱兒歌邊“開小火車”走出活動室。
附:小狗抬花轎
八只小狗抬花轎,老虎坐轎把扇搖。
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對它踢一腳。
小狗氣的汪汪叫,老虎卻在睡大覺。
小狗抬轎到山腰,想個辦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拋。
老虎摔了一大跤。
大班教案 篇4
教案目的:
1、運用已有經驗感知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學習用不同方法進行7元人民幣的等價兌換。
教案準備:
1、活動課件《自動取款機》。
2、復印1元、2元、5元面值的紙幣若干。
3、記錄單,鉛筆若干。 教案流程:
一、認識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1、出示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的錢幣,我們叫它人民幣。
3、你們認識這些錢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4、錢有什么用?
5、你會用錢買東西嗎?
二、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探索取7元錢的不同策略。
1、出示活動課件《自動取款機》。這個取款機有許多的1元、2元、5元的錢。
2、出示鞭炮。這個鞭炮需要7元錢,如果你能在這個自動取款機中取7元錢,鞭炮就會響起來。
3、個別幼兒說,教師操作并做記錄。
4、幼兒操作、探索取7元錢的不同策略,并把它記錄下來。
5、交流記錄結果,教師匯總。
三、買票到游樂場。
以上講述了《幼兒園中班優(yōu)質課數學:自助銀行7元錢的兌換》的詳細內容,主要描述幼兒園中班優(yōu)質課數學,希望對大家有用,大家的工作經驗可以在下面進行留言討論,還有相關的幾篇同樣優(yōu)秀的教案例文推薦給你,幼兒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教案及反思,幼兒園數學測量教案反思,更多的相關內容可以參閱小班數學教案。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意圖:
在以往對幼兒實施科學教育中,我們常常把某一具體事物作為一個教學活動的內容,盡管我們也強調讓幼兒自己動手去操作,讓他們去感受并獲得有關事物特征的經驗,但是我們關注的是教學活動的結果,而不是過程。科、藝整合教育是以素質教育思想為宗旨,把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諸要素實施整合,以達到科學與藝術教育內容相互滲透、有機結合,通過科學與藝術啟蒙教育整合,讓幼兒了解淺顯的科學知識、簡單的藝術表達基本技能;通過科學與藝術啟蒙教育整合,全面開發(fā)幼兒的智力,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提高幼兒在實際的科學與藝術整合教育活動中遇到問題的解決能力。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在生活中孩子們經常見到蠟燭,例如:過生日的生日蛋糕上、停電的時候應急……我問孩子們想不想知道我們常見的蠟燭還有什么其它的作用時,孩子們的反應十分強烈,對我的問題很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于是我設計了本節(jié)活動,通過對比實驗與藝術創(chuàng)作,讓幼兒發(fā)現"水蠟不溶"的`科學原理,引導幼兒對蠟燭的特點有進一步的認知。
活動預設目標:
1、結合生活中對蠟燭的了解,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自己操作探究和利用蠟燭藝術創(chuàng)作,觀察發(fā)現蠟不溶于水的簡單科學道理。
2、幼兒能夠在活動中主動探究,積極思考,大膽表達和創(chuàng)作自己的想法和作品。
3、滲透嚴謹的科學認知態(tài)度,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藝術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理解"蠟不溶于水"的科學現象。
2、難點: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利用"蠟不溶于水"的科學現象解決問題和藝術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幼兒生活中對蠟燭有初步認識;
2、蠟燭若干、打火機一個、透明果凍盒若干、食鹽、水粉、毛筆、畫紙(以上物品每名幼兒一套);
3、水、容器一個;
4、幼兒分成5組進行活動。
教、學法:
教法:談話法、提問法、演示法;學法:對比式指導法、操作探究法、小組合作法觀察法、藝術表現法等。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欣賞燭光,引起興趣。
。、教師帶領孩子伴著音樂進入活動室,在感受美麗又溫馨的燭光中進入教學活動。
2、引導幼兒觀察點燃的蠟燭,請幼兒說說自己看到的有趣現象,如:滴下來的蠟燭油像眼淚;小火苗會隨風"跳舞"……(同時進行安全教育提示)3、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掌握的蠟燭的用途,談談自己在什么時候用過蠟燭?(如:停電的時候、過生日的時候、打燈籠的時候……)
二、小組形式進行探究實驗,從中發(fā)現問題,總結原理。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把融化的蠟油滴到殼子里,你們看看會怎么樣?"(教師邊說邊把蠟燭滴在每組幼兒的殼子里讓幼兒進行觀察、討論。)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關于蠟燭的小實驗!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鹽塊、蠟片、裝有水的小殼子、攪拌棒。"--實驗開始。
師:"現在請每組貼蘋果的小朋友把鹽塊放進每個小朋友的殼子里,小朋友請你們用攪拌棒和老師一起攪拌水,看看有什么發(fā)現?"總結:鹽和水溶在一起了"請貼蘋果的小朋友把蠟滴每個小朋友的殼子里,還是用攪拌棒和老師一起攪拌,你發(fā)現了什么?"總結:蠟和水不能溶在一起
三、教師引導,現場示范,自由發(fā)揮。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看魔術嗎?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變個魔術好不好?(出示用蠟畫的畫紙)你們看,上面有什么?
幼:什么都沒有。
師:這張紙上什么都沒有,老師用一支毛筆蘸點兒水彩,在這張紙上轉幾圈,跳個舞,這張紙上出現什么了?
幼:……師:小朋友想不想也來試一試?(請一名幼兒到前面在另外一張紙上畫)師:小朋友,我們看XX小朋友畫出什么了?為什么老師能在一張空白紙上畫出奇妙的畫兒,而小朋友卻不能呢?你們想不想知道這個小秘密?
2、(教師邊講邊示范)先用蠟在紙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圖畫,然后再用毛筆蘸著水彩涂到紙上,奇妙的畫就會出現了。誰能告訴我,這是為什么嗎?
幼:因為蠟不溶于水。
師:因為蠟不溶于水,在往紙上涂水彩的時候,用蠟畫過的地方不容易被水沾濕,就像穿上了小雨衣一樣,而旁邊沒有蠟的地方容易吸水,吸住了水彩,所以老師就會畫出這樣奇妙的畫。你們想不想也畫一張這樣的畫?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紙、筆、蠟和水彩,小朋友在作畫的時候每次都少蘸水彩,以免蘸多了滴得到處都是。
3、"小朋友,你們也用蠟燭變一幅美麗的畫吧!"幼兒進行蠟燭畫創(chuàng)作,并展出作品。
四、延展性實驗"小朋友們看!老師畫的水上出現了什么?我們看看老師的紙船能不能在真的水上行駛呢。"布置任務:請你和你的爸爸媽媽或者你的好朋友一起動動手動動腦想想怎么能讓蠟燭幫助小紙船在真正的水上也可以行駛!
五、幼兒在音樂中把自己的畫送給喜歡的老師,并走出教室。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節(jié)藝術的科學啟蒙教育活動。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其目的在于培植幼兒的好奇心、認知興趣和探究欲望,將科學教育滲透在美術活動中,有利于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構建科學經驗,形成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與情感。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索欲望;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索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的樂趣。""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huán)節(jié),減少和消除消極等待現象。"所以我在活動設計時,盡量讓幼兒多進行操作活動,在活動中探索發(fā)現。通過孩子的玩和說,來培養(yǎng)他們的認識興趣和探索欲望。這一活動,目的是想通過讓幼兒觀察、動手操作,理解蠟不溶于水的簡單科學道理,從而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再以變魔術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變"出一幅美麗的水蠟畫,使幼兒感到很神奇,然后請一名幼兒到前面在另一張白紙上涂色,引導幼兒發(fā)現什么也沒有,接著我又示范了一次,從而使幼兒了解了"奇妙的畫"的秘密是水蠟不溶。最后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創(chuàng)作自己喜歡的"蠟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深深地抓住幼兒的眼球,我相信會有許多幼兒能畫出非常優(yōu)秀的水蠟畫。這個繪畫活動再一次讓幼兒感知"水蠟不溶"的原理,實現了科學與藝術雙重教育的價值。
在活動結束之前我布置了一個延展性的實驗,讓幼兒和家長一起通過動手操作解決"怎么讓蠟燭幫助小紙船不沉"的問題。
大班教案 篇6
目的:
豐富幼兒的`詞匯,能使幼兒能把一句話說完整,學會如何去組織語言。
準備:
1.各種卡片,內容可包括:太陽,卡車,桌子,消防車,衣服,床,皮球,自行車,樹,房子,小女孩,小男孩,月亮,手套,窗,花,椅子,汽車,襪子,救護車,書,傘,生病,郵遞員等。
2.將幼兒分成兩人一組。
游戲規(guī)則:
1、每個小朋友拿出一張卡片,根據卡片上的圖案講一句話,如果講不出就換一個小朋友講,如果講的好就可以再拿另一張卡片繼續(xù)講,手中的卡片最快沒有的為贏家。
2、給每個小朋友每人5-6張卡片,兩人一組進行游戲。如:小朋友甲出有太陽的卡片,小朋友乙出有花的圖片,甲可以說"太陽公公把花照"就可以過關,然后可以繼續(xù)換卡片造句。
注意:教師巡回觀察,必要時可進行幫助與輔導。
在游戲進行一段時間后,要對卡片內容進行必要的更新。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尋找、比較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線,了解其功用。
2.認讀各種線的名稱,鞏固對“長短粗細”漢字的認識。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增強認讀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陪著孩子在家中尋找線并了解線名、功用,帶到幼兒園和同伴交流。
2.紙膠帶,各種各樣的線(如毛線,中國結線,棉線,塑膠線,釣魚線,電線,尼龍線。吉他線等),大小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1. 展示各種各樣的線,引導幼兒說說它們的名稱或作用。同時貼出線的名稱字卡,如:毛線,中國結線,塑膠線,電線,尼龍線,吉他線,棉紗線,釣魚線等常見的幾種線,再認讀名稱,并讓幼兒按線名進行歸類擺放。
2. 請幼兒找找看,活動室里或大家的身上,哪里會有這些線呢?
如:毛線——身上的毛衣, 中國結線——掛件,
塑膠線——跳繩, 尼龍線——穿線板等,
請小朋友找各種線,并把事先準備好的字卡牌發(fā)給幼兒,讓幼兒分別貼在找到的線上。
3. 和幼兒一同數一數,認一認找到的字卡牌,要求幼兒根據線的長短作出排列,并討論:哪種線最長?哪種線最短?哪種線最粗?哪種線最細?哪種線顏色最多?拉一拉,哪種最容易斷?哪種不易斷?再請幼兒貼出字卡擺成一句話。如:棉線長,橡膠線短,等。
4. 將各種各樣的線、字卡,擺在展示區(qū),讓幼兒欣賞擺弄。
活動反思
玩線活動開展得比較成功,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在組織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線的同時,給予了孩子們充足的想象空間和時間。把玩線活動放入固定區(qū)域中和主題活動結合起來進行活動,讓孩子們自主創(chuàng)新多種玩法,并把作品用來布置環(huán)境,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得到了發(fā)展,起到了學以致用的作用。通過游戲,有效的促進了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發(fā)展,而且幼兒造型能力、布局能力、做事能力、手眼協(xié)調以及小肌肉精細動作方面都有了顯著提高。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01-10
大班教案03-27
(經典)大班教案08-05
大班教案[精選]09-27
(精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精選)08-10
[精選]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經典)07-30
【精選】大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