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幷淼拇蟀嘟贪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動物奇特的用餐方式,和探索動物秘密的興趣。
2、嘗試用夸張、詼諧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各種動物用餐的樣子。
活動準備:
1、課件 2、請小朋友事先去了解一些動物們進餐的方式活動準備:
一、教師表演吃東西的樣子,請幼兒猜測,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
師:今天張老師帶來幾樣好吃的,你們來猜猜看我在吃什么?用什么方式吃的?
1、教師做舔冰淇淋、咬漢堡、吸面條的動作。根據(jù)幼兒猜出來的答案,一一出示圖片。
2、幼兒自由表達所了解的各種動物用餐的相關(guān)信息。
師:原來我們吃東西有這么多的方式,那動物們有哪些方式呢?
二、語言表達與肢體表現(xiàn)。
1、看動物們"享用美餐"的圖片,引導幼兒用語言說出牛在咀嚼草、啄木鳥啄蟲子、蟒蛇吞吃老鼠、獅子撕咬獵物。
師:我們小朋友真棒,說了這么多動物的用餐方式,張老師今天要給你們介紹幾種動物吃東西的方式,先來看看牛,你仔細看看它的嘴巴,猜猜它是用什么方式在吃?
2、鼓勵幼兒模仿動物的樣子,用夸張詼諧的肢體動作進行表現(xiàn)。
你們來學一學它吃動西的方式。
你還知道那些動物也是用這個方式吃的?
。涸瓉韯游镉羞@么多的方式,有咀嚼的、啄的.、吞的、撕咬的,其實還有些動物特別的聰明,會利用工具享受美食,我們一看。
三、遷移、想像。
1、繼續(xù)看圖片,觀察黑猩猩利用樹枝掏螞蟻、海獺用石塊敲開貝殼等情景。
黑猩猩利用了什么工具,怎樣享受美食?
。汉谛尚衫脴渲μ臀浵亖硐硎苊朗。
這是誰?你認識嗎?它是怎么吃的?
。汉+H利用石頭敲碎貝殼用餐的。
2、討論,我們?nèi)祟惱媚男┕ぞ邅沓詵|西呢?
師:動物們真聰明,會利用工具來吃東西,那我們?nèi)擞欣媚切┕ぞ邅沓詵|西呢?你知道哪些工具?(筷子、刀叉、吸管、勺子等)師:動物們的用餐方式真有意思,不同的動物他們有不同的用餐方式,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一一看。
四、觀看動物用餐視頻,拓展視野。
:動物世界是在太有意思了,其實動物們除了奇特的用餐方式外,還有許許多多的秘密呢,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我們回到教室后進一步探索他們的秘密吧!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牙醫(yī)的工作,知道牙醫(yī)是治療牙齒疾病的醫(yī)生。
2、知道保護牙齒的'基本方法。
活動準備:
1、"社會萬花筒":《牙醫(yī)阿姨請問你》
2、與小區(qū)內(nèi)牙醫(yī)或從事相關(guān)工作額人士、家長、衛(wèi)生單位聯(lián)系,確定參觀地點。
3、海報紙、兒童記錄本、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與同伴分享自己到醫(yī)院看牙醫(yī)的經(jīng)驗。
1、你到醫(yī)院看過牙齒嗎?為什么要去見牙醫(yī)?
2、在牙醫(yī)診所見到了什么?
3、牙醫(yī)是怎么檢查牙齒的?
4、你見過哪些看牙的工具?猜猜看它們有什么作用?
5、你有什么疑問?
二、討論即將到醫(yī)院拜訪牙醫(yī)時想問的問題。
1、教師協(xié)助幼兒將問題記錄在海報上。
2、告訴幼兒參觀牙醫(yī)診所時的安全及禮貌,不要亂動牙醫(yī)叔叔或阿姨的看診工具。
三、參觀牙醫(yī)診所。
1、請牙醫(yī)介紹各種看牙的工具,說明其功能,并請牙醫(yī)介紹保健牙齒的方法。
2、鼓勵幼兒依之前討論的問題提問,請牙醫(yī)回答幼兒的問題,并記錄下來。(也可以請幼兒當場讓牙醫(yī)進行檢查,用現(xiàn)場示范的形式回答幼兒提問。)
四、回園后分享參觀,交流討論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看看疑問是否得到了解答。
大班教案 篇3
設(shè)計意圖
班上開展《種子食品品嘗會》的活動,配班男老師和小朋友開玩笑說:“可不能隨便亂吃,這些種子吃到肚子里會發(fā)芽長大哦!”結(jié)果不少小朋友信以為真。由此我想起兒子小時候在家吃瓜果也總是特別小心,如果偶爾一次不小心吃了一粒西瓜子,會哭半天,認為種子到肚子里會發(fā)芽長大?嗫谄判牡亟忉尠胩,他仍將信將疑?磥,這個在大人眼中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常識,卻是孩子們心中過不去的“一道坎”。為了及時捕捉這一教育契機,解決孩子當下的困惑,我設(shè)計生成了大班科學活動——《種子精靈》。
活動目標
1.與同伴分享認識的種子,知道種子的主要作用。
2.結(jié)合繪本圖畫討論“肚子里的種子能不能長大”,了解種子的生長條件。
3.在互動小游戲中產(chǎn)生探索種子秘密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胸前貼有寫上名字的胸牌;標有“yes”和“no”的空白展板兩塊。
2.食品及餐盤;PPT及播放設(shè)備;小花盆和魔豆。
活動環(huán)節(jié)
1.品嘗食品,尋找“種子”
(1)交代品嘗要求。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食品給小朋友吃,品嘗的時候魏老師有兩點小要求:第一,注意安全,尤其是使用牙簽的時候。注意衛(wèi)生,吃完將垃圾放在旁邊的空盤子里;第二,在吃東西的時候如果發(fā)現(xiàn)了“種子”,請把種子收集好送給老師。能不能做到?
(2)分組品嘗食品,尋找種子。
2.分享“秘密”,了解種子的作用
(1)說說自己認識的植物種子。
師:你們收集到的是哪種植物的種子?它的子兒就是它的種子嗎?
師:有的人品嘗了火龍果,發(fā)現(xiàn)火龍果的種子了嗎?
師:還有人吃的是什么?它有種子嗎?
師:你們還認識哪些植物的種子呢?請用完整的話向大家介紹。
(2)欣賞老師收集的植物種子圖片。(播放PPT課件。)
師:魏老師也收集了一些種子,這里可能還有一些你沒有見到過的種子哦,我們一起來欣賞。
(3)幼兒討論:植物的種子有什么用?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種子朋友,誰能告訴我,種子有什么用啊?
師:你們說得很棒,種子可以加工成種子食品,用來吃;而種子最大的作用是能長出新的植物。
3.依托繪本,自主選擇
(1)幼兒討論:小胖豬把木瓜的種子吃到了肚子里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師:小胖豬最近就碰到一個問題——它吃瓜的時候不小心把木瓜的種子吃到了肚子里。種子種在泥土里會長出新的植物,那吃到肚子里會怎么樣呢?
師:猜猜小豬幼兒園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師:小胖豬又是怎么想的'呢?
師:(出示小豬頭上有木瓜樹的圖片)小豬希望頭上真的長出一棵木瓜樹。他為什么愿意頭上長樹呢?
(2)玩游戲《yes or no》,了解植物的種子長大需要什么條件。
師:小豬的愿望會不會實現(xiàn)?我們來玩一個“yes or no”的游戲吧,認為小豬愿望會實現(xiàn)的人把你的胸牌貼到“yes”這一邊,認為不會實現(xiàn),就送到“no”這邊。
(集體玩游戲《yes or no》。)
師:你選擇的是什么?請說說自己的理由。
師:到底小豬肚子里的種子有沒有長大呢?
(老師講述《子兒吐吐》的部分故事內(nèi)容:他跑進廚房,喝下他所能喝的最多的水,然后飛快地鉆進被窩里乖乖地躺著。滿心期待頭上長出木瓜樹的胖臉兒,怕樹長不直,連床都換頭睡呢!他所做的這一切,完全都是為了樹好。第二天,胖臉兒起得很早。其實,他迷迷糊糊的根本沒睡好。半夜,他好想知道木瓜樹長多高了,但又不敢用手去摸,怕這一摸,樹反而不長了。天亮了,該可以了吧?他緊張地用手很慢地、很慢地,往頭上摸——?)
師:有沒有長出樹呢?(再次玩游戲《yes or no》。)
師:恭喜你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是呀,一粒植物的種子要發(fā)芽、長大是需要很多條件的?諝、水、溫暖的陽光、植物需要的溫度,有時候長大還需要施肥,所以植物的種子不能在人的肚子里長大。
4.播放動畫,猜想交流
(1)猜想:有沒有一種種子是可以在肚子里長大的呢?
師:植物的種子不能在肚子里長大,那有沒有一種種子是可以在肚子里長大的呢?讓我們再來玩一次《yes or no》的游戲,請你一定要認真想一想,然后作出選擇。
(2)觀看PPT,了解人類的種子——精子和卵子。
師:媽媽肚子里有一!皩殞毞N子”,它是兩粒種子結(jié)合在一起變成的(PPT)。一粒種子叫精子,住在爸爸的身體里面;一粒叫卵子,住在媽媽的身體里面。當精子和卵子在媽媽的肚子里相遇,它們就會成為好朋友,緊緊擁抱,然后發(fā)生奇妙的變化,變成一個小寶寶。
5.種植魔豆,拓展延伸
師:今天我們知道了植物的種子不能在我們肚子里長大,但許多動物的寶寶種子卻是在媽媽肚子里長大的,種子的世界真巧妙。正是因為有了小小的種子,生命才能一代一代相傳下去,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和愛護每一粒種子精靈。
師:今天魏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涣I衿娴姆N子,你們想不想親手種下它,然后看著它慢慢長大?那讓我們趕快行動吧!
案例評析
本節(jié)活動中巧妙利用繪本畫面作為討論的話題,讓繪本成為活動的主線,但是又不失“科學味”,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學技巧的靈活運用讓人耳目一新。
1.繪本巧妙利用
繪本《子兒吐吐》和課題不謀而合,但是,如果把繪本故事全部呈現(xiàn)給孩子,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講述故事,那樣就偏離了科學活動的中心,成為了繪本閱讀。所以,我只抓取了繪本中的典型畫面作為討論的話題,讓繪本成為活動的主線,但又不至于削弱活動中的“科學味”。
2.游戲靈活滲透
本次活動的組織以“談話為主”,感興趣的孩子會一直追隨話題,爭先恐后地發(fā)表建議,但也會有個別孩子因為種種原因,容易游離于話題之外,所以恰當、科學地選用與互動式教學模式相匹配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從學會變?yōu)闀䦟W是活動順利實施的前提。我在活動中滲透了游戲《yes or no》,一方面集中了每個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在“猜想和選擇”中加深了對知識點的印像,巧妙解決了這一難題。
3.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
種子有什么用?植物的種子能在肚子里長大嗎?有沒有一種種子可以在肚子里長大?通過由淺入深的三個話題來貫穿整個活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孩子們的思維不斷得到碰撞,在相互辯論中解決矛盾,拓展知識,讓孩子在科學活動中身心和諧發(fā)展。
縱觀整個活動,老師很好地處理了以下三方面的關(guān)系:(1)當下與長遠的關(guān)系。活動選材第一源于自己的兒子不小心吃了西瓜籽,認為種子到肚子里會發(fā)芽長大;第二源于自己班級的孩子。及時捕捉這一契機,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讓孩子獲得初步感知,對孩子今后長遠的發(fā)展肯定會起到很大的幫助。(2)活動和操作的關(guān)系。在本次活動中雖然沒有給孩子們準備多少操作材料,但是已有經(jīng)驗的積累是活動能順利開展的前提之一。預先讓孩子在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調(diào)查表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從而順利進行了與新知識的對接。(3)語言和思維的關(guān)系。老師跟孩子之間的互動真實而溫暖,讓人聽起來很舒服,毫無做作之感。老師通過由淺人深的三個話題來貫穿整個活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孩子們的思維不斷得到碰撞,在相互辯論中解決矛盾,拓展知識,猜想結(jié)果,陳述理由,孩子們思維活躍,興趣盎然。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掌握故事內(nèi)容,理解遲到的根本原因。
2、能大膽、多元、有邏輯的講述作為小學生會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3、體驗歸咎于別人與改正自我兩種態(tài)度及行為的不同結(jié)果。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清主要情節(jié),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活動知識點:
1、把遲到的原因歸咎與別人:嘟嘟總是遲到,可他把原因歸咎于"媽媽騎自行車太慢,爸爸喊我太晚了'鬧鐘的聲音太輕了",結(jié)果同學們都笑他。
把遲到的原因歸咎與自己:自己早點起來,動作快一點。就不再遲到了。
2、大膽、多元、有邏輯性的講述自身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例:我也會遲到,以后我會快快的穿衣服,這樣就不能遲到了。
以后我會早早的睡覺,也不會遲到了。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PPT一:
家長的畫面:爸爸叫他起床(媽媽煮好飯,叫皮皮吃飯)(鬧鐘響了)。孩子的畫面:穿衣服時慢吞吞,一邊玩一邊穿(皮皮吃飯時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飯)(皮皮不起床,蒙上頭繼續(xù)睡)。結(jié)果:遲到,小朋友都在上課(小朋友捂著嘴巴笑)。
PPT二:
家長的畫面:爸爸叫他起床(媽媽煮好飯,叫皮皮吃飯)(鬧鐘響了)。孩子的畫面:穿衣服速度很快(皮皮吃飯時專注,沒有東張西望)(皮皮很快的起床)。結(jié)果:不遲到,小朋友都在操場上游戲。
課件《總是遲到的嘟嘟》
。2)知識準備--前期了解作為小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
。3)場地準備座位坐成U字型。
活動過程:
。ㄒ唬┩ㄟ^出示PPT"皮皮上學了",引起幼兒--今天早上,小學生皮皮在上學的過程中和他的爸爸媽媽發(fā)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吧!(播放課件1)
。ǘ┩ㄟ^欣賞課件,掌握故事內(nèi)容,理解不要把遲到的原因歸咎與別人的道理1、通過欣賞PPT,將難點進行前置。
。1)通過欣賞課件1,初步了解遲到的'原因--誰愿意說一說故事中皮皮和他的爸爸、媽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結(jié)果怎樣?
爸爸叫他起床。皮皮穿衣服時慢吞吞,一邊玩一邊穿媽媽煮好飯,叫皮皮吃飯。皮皮吃飯時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飯鬧鐘響了:皮皮不起床,蒙上頭繼續(xù)睡。
結(jié)果皮皮遲到了。
--請小朋友完整的說一說,皮皮遲到的原因是什么?
穿衣服時慢吞吞,一邊玩一邊穿吃飯時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飯鬧鐘響了:皮皮不起床,蒙上頭繼續(xù)睡。
(2)通過欣賞課件2,初步了解不遲到的原因--后來,老師告訴皮皮一些不會遲到的好辦法,到底是什么辦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課件2)--誰愿意老師告訴了皮皮什么好辦法?結(jié)果怎樣?
爸爸叫他起床:快速的穿衣服,有順序的穿衣服。
媽媽煮好飯,叫皮皮吃飯:皮皮低頭專心的吃飯,認真的吃飯鬧鐘響了:皮皮趕快起床,也不磨蹭結(jié)果皮皮沒遲到。
--請小朋友完整的說一說,皮皮沒有遲到的原因是什么?
快速的穿衣服,有順序的穿衣服。
皮皮低頭專心的吃飯,認真的吃飯皮皮趕快起床,也不磨蹭(3)通過對比活動,明白遲到的原因是因為自身的原因。
--請小朋友比一比這兩個故事,你發(fā)現(xiàn)了皮皮遲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自己的行為改變了。
2、通過欣賞課件,了解故事內(nèi)容,理解不把遲到的原因歸咎與別人的道理。
--小朋友都知道了皮皮遲到的原因,皮皮還有一個好朋友嘟嘟,他是不是也經(jīng)常遲到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úシ耪n件)
(1)初步整體欣賞故事,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中都有誰?
--故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分段欣賞故事,了解遲到和不遲到的原因--現(xiàn)在我們來聽一聽故事的第一段,聽完以后小朋友告訴我:嘟嘟遲到的原因是什么?
--嘟嘟認為是什么事情導致他上學遲到了?
--現(xiàn)在我們來聽一聽第二段,聽完以后小朋友告訴我:后來嘟嘟遲到了嗎?為什么沒遲到?
。3)整體欣賞故事,理解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
--現(xiàn)在我們再來完整的聽一遍故事,聽完以后小朋友告訴我:通過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從自身找原因,不要總是怪別人。
。ㄈ┠艽竽憽⒍嘣、有邏輯性的講述自身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再過幾個月小朋友也要進入到小學,做一名小學生了,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不遲到?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誰愿意來說一說做一名小學生了,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不遲到?
早睡早起、不睡懶覺、不賴床穿衣服動作快一點,有秩序的穿衣服早上專心的吃飯晚上收拾好書包2、通過講述活動,了解作為一個小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還會遇到哪些問題?怎么解決?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1)作業(yè)、書包忘記拿:晚上自己把書包收拾好,不要讓爸爸媽媽收拾了
。2)和好朋友打架: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死自己做錯了
。3)考試考不好:是不是上課沒認真聽講,老師講的沒聽懂。
(4)遇到不會做的題目:開動腦筋想問題。
。ㄋ模┭由--小朋友剛才學會了故事,等會區(qū)域的時候請小朋友把這個表演出來,請小朋友互相討論一下互相討論一下,下課時把討論的結(jié)果告訴我!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個社會活動《總是遲到的嘟嘟》,故事是幼兒接觸的最多而且也是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愛聽故事是幼兒的天性,故事"總是遲到的嘟嘟"內(nèi)容比較簡單,孩子對于故事內(nèi)容比較容易理解,在活動中利用提問,讓孩子理解故事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的多向思維,逐步引導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大膽猜測,是幼兒很快融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去,在活動中教師充分的調(diào)動了孩子的積極性,為孩子提供了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活動最后,我請每天都能早早來幼兒園的孩子說說,怎么才能不遲到,大家紛紛介紹了自己的經(jīng)驗。而那些經(jīng)常遲到的孩子,他們也說了自己的決心,并且要請爸爸媽媽一起監(jiān)督他們養(yǎng)成這個好習慣。
大班的孩子處在幼小銜接的特殊階段,在這個階段是要為上小學打好基礎(chǔ)的,而幼小銜接的關(guān)鍵不在于教孩子多少知識,而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樣才能為他們的小學學習生活做好準備!犊偸沁t到的嘟嘟》這個故事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孩子們更能領(lǐng)會到故事的意義,也更能幫助孩子找到并且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幼兒開始增強準時上學的意識。解決遲到現(xiàn)象,不僅要從種種具體問題入手,更要從認識和態(tài)度這一根本問題入手。把遲到的原因歸咎于他人或某個具體問題往往是幼兒容易產(chǎn)生的想法。很多次我問孩子為什么會遲到,孩子就會告訴我是媽媽或爸爸的事耽誤的,理由說的一大堆,我經(jīng)常和家長溝通,家長反映孩子吃飯慢,穿衣服磨磨蹭蹭,刷牙都要半個小時。因此,在上課時,我抓住認識和態(tài)度這一關(guān)鍵,通過層層深入的討論,真正使幼兒體會到:要想不遲到,只有改變自己。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梯子上通過障礙的多種動作方式,提高平衡能力和動作協(xié)調(diào)性。
2、敢于挑戰(zhàn)不同難度的活動路徑并積極展示方法。
活動準備:
1、長梯子2個,普通輪胎10個。
2、教師活動前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幼兒跟隨教師進行繞障礙慢跑、變速跑及行進間操節(jié)練習。
2、基本游戲
。1)第一次探索:幼兒依次用不同的方式自主從平放在地上的梯子上通過。教師觀察并邀請個別幼兒展示動作方式。然后組織集體練習不同的動作方法從梯子上通過。如踩在兩邊通過、踩在橫梁上通過、跳過等等。
。2)第二次探索:教師在每個梯子上放上一個輪胎,請幼兒自主嘗試通過障礙。教師觀察,根據(jù)幼兒活動情況組織幼兒探索不同的.動作方式。
(3)挑戰(zhàn)練習:教師利用輪胎將梯子設(shè)置成不同形式和難度的活動路徑,幼兒自主選擇場地練習。要求:從梯子上通過障礙并保持身體平衡。教師根據(jù)幼兒活動情況適當調(diào)整路徑難度并請幼兒自主選擇和練習。
3、放松活動
師幼共同整理場地,并進行放松活動。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復習有關(guān)字詞;
2.鞏固對1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3.增強幼兒競爭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在戶外地面上畫好游戲圖形;每個格子里放一張數(shù)卡(背面寫有字或詞)
活動玩法:
將幼兒分成兩組,游戲開始時,每組各出一名幼兒跳進"①"格中,并撿起數(shù)"1"讀出數(shù)卡背面的字(詞),讀對的就將數(shù)卡拿在手里,按數(shù)字順序2、3、4……10逐格跳,讀錯的就停止游戲,再換同組其他小朋友。比賽結(jié)束時,哪組小朋友手里的卡片多,哪組就是勝利者。
活動反思:
這次數(shù)學活動,我精心設(shè)計了三個實踐環(huán)節(jié),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套,層層遞進。活動開始,我神秘地說要與數(shù)字朋友做游戲,孩子們注意力一下子給吸引住了,通過讓幼兒認認、想想、說說數(shù)字,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擴展性思維.接著讓幼兒進入一個有趣的故事中,有年媽媽帶著孩子住在漂亮蘑菇房子里進行著有趣的游戲,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到了年月日間的關(guān)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然后又開了一個展覽會,孩子們更是樂開了天更重要的是這個情境激發(fā)了孩子人人去探究、人人去發(fā)現(xiàn),自己悟出了年月日之間的關(guān)系。
大班教案 篇7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1、幼兒和教師共同參與“冬天來了”的主題墻面布置,并將幼兒自制的小雪花貼在室內(nèi)玻璃上。
2、布置《寒風中的人》展區(qū),將調(diào)查表、拍攝的照片及繪畫作品張貼在展區(qū)中,供幼兒觀看、交流。
生活活動:
1、指導幼兒洗手后涂抹護手霜,保護自己的小手。
2、觀察冬天人們的取暖方式,并進行統(tǒng)計。
3、了解下雪天戶外活動時的防滑措施,知道自我保護。
4、體驗明顯的`冬天特征。
5、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家園聯(lián)系:
1、請家長幫助幼兒認識并學習使用溫度計,引導幼兒每天用溫度計測量室內(nèi)外溫度,并進行記錄。
2、家長鼓勵幼兒天冷也要堅持早起上幼兒園,堅持和幼兒進行戶外鍛煉,多帶幼兒到陽光下活動。
教學活動:
1、“雪孩子”,讓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雪孩子樂于幫助別人的美德。
2、“寒風中的人”,學習采訪客人,了解他們的工作,并能記錄下來。
3、“怎樣滑不倒”,讓幼兒對摩擦力有好奇心,樂于參與科學小實驗。
4、“雪花飛”,讓幼兒理解歌曲內(nèi)容,感受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抒發(fā)對小雪花的贊美之情。
5、“玩一玩,滾一滾”,讓幼兒能在各種材料中,找到球體和圓柱體。
區(qū)域活動:
1、美工區(qū)“雪山風景”“愛的禮物”“設(shè)計制作冬裝”“包餃子”,讓幼兒利用多種方法進行美工制作。
2、科學區(qū)“溫度測量統(tǒng)計”,讓幼兒認識溫度計,學會記錄溫度。
3、表演區(qū)“雪孩子”,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4、角色區(qū)“冬裝商店”“臘八粥鋪”,讓幼兒體驗角色表演的樂趣。
戶外活動:
1、“玩雪”,幼兒能不怕寒冷,感受在雪天游戲的樂趣。
2、“好玩的跳繩”,樂于探索跳繩的方法,感受跳繩的樂趣。
3、“雪花飄飄”,練習原地向上縱跳拋物,會聽信號按要求活動。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在幼兒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上開展教學活動比較輕松,幼兒也表現(xiàn)得投入、積極,特別是孩子們對動物們的過冬方式非常感興趣,在觀察圖片很認真,能把自己所看到的,觀察到的說出來,表現(xiàn)得很好,對后面學習兒歌起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全都是在孩子理解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出來的。課堂充分發(fā)揮了孩子的主體性,讓孩子做學習活動的主人。課堂效果良好。
大班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聰明的烏龜是一則幽默、風趣的童話故事,講述了小烏龜因救青蛙惹鍋上身,但它運用自己的明才智對付的理,最終成功脫險,用明了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的道理。故事中明的角色形象、生動的對話、有趣的情節(jié),深受大班幼兒的喜愛。故事內(nèi)容豐富,可以引導幼兒先分段欣賞理解故事,然后整體賞,讓幼兒自主理解、自主閱讀、自主表達在前,但不要中斷過多。還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進行角色對話,深刻感受理貌似狡猾、實則愚盒,烏龜表面可憐、實則機智的故事內(nèi)。引導幼兒在聽賞、閱讀、學說、模仿活動中,積極動腦思考、大膽表達,充分體驗故事帶來的愉悅感受。
【活動目標】
1.能認真傾聽、自主閱讀故事,理解烏龜和狐理斗智斗勇的`故事情節(jié)。
2.能自主閱讀并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狐貍把烏龜拐天上、扔火盆、扔水里的故事情節(jié)。
3.體驗故事的樂趣,感受烏龜?shù)穆斆骱秃偟挠藓,懂得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活動準備】
1.狐理和烏龜?shù)膱D片,《幼兒素質(zhì)發(fā)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20“幼兒學習材料”一一《我健康我快樂》
2.幼兒和家長共同搜集的關(guān)于狐理和烏龜?shù)牧曅缘馁Y料。
【活動建議】
1.出示狐貍和烏龜?shù)膱D片,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講述對狐理和烏龜?shù)挠∠,激發(fā)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提問:圖片中有誰?你覺得它們是什么樣的動物?引導幼兒自由講述對狐理和烏龜?shù)挠∠,激發(fā)幼兒認真欣賞故事。
2.引導幼兒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nèi)容和情節(jié),鼓勵幼兒嘗試分角色講述,體驗故事帶來的樂趣。
(1)請幼兒欣賞故事第1-6自然段,理解烏龜救青蛙、狐貍要吃烏龜?shù)墓适虑楣?jié)
提問:當狐理要吃青蛙時,發(fā)生了什么事?理吃不到青蛙,還被烏龜咬住了尾巴,心情是怎樣的?理會吃掉烏色嗎?引導幼兒理解講述
。2)請幼兒繼續(xù)欣賞故事第7自然段
提問:理吃掉烏色了嗎?為什么沒吃掉?引導幼兒模仿小烏龜縮身體的樣子。
(3)請幼兒自主閱讀《我健康我快樂》第22-23頁,理解、講述狐理把烏龜仍天上(扔火盆、扔水里)的故事情節(jié)。提問:吃不到烏色,牙又被略得酸痛,這時狐理心里又會感覺怎樣?啟發(fā)幼幾說一說瓶理生氣的心情。
提問:狐貍是怎樣對付烏色的?引導幼兒說出狐理把烏龜扔天上(扔火盆扔水里)的3個主意。提問:狐理說了什么?烏龜又是怎樣說的?引導幼兒進一步講述故事情節(jié)。
(4)請幼兒觀看課件,分角色學說對話,深入理解故事內(nèi)容。
提問:如果把烏龜扔到天上去會怎樣?為什么烏龜還要這樣說?引導幼兒理解講述狐貍想把烏龜扔到天上去的故事情節(jié),分角色學說對話。
小結(jié):烏龜遇事不慌張,想辦法智斗狐理。
提問:小鳥龜真的不怕火嗎?為什么烏龜還要這樣說?引導幼兒理解講述狐理想把烏龜扔到火盆里的故事情節(jié),分角色學說對話。
小結(jié):看來狐貍已經(jīng)氣急了,オ不會滿足小烏色的要求呢。
提問:當狐貍要把烏龜扔到水里時,烏龜又是怎樣說的?聽了這話,狐理是怎樣做的?引導幼兒理解講述狐貍把烏龜扔到水里的故事情節(jié),分角色學說對話。
小結(jié):狐理氣急敗壞一次次上了當。
請幼兒為課件配音,練習、鞏固角色對話。
。5)請幼兒欣賞故事最后兩個自然段,了解故事結(jié)局。
討論: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狐理?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龜?從哪能看出它很聰明?
3.請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嘗試跟隨課件講述。
提問: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你覺得哪里最有趣?引導幼兒講一講自己的理解與感受,體驗故事帶來的快樂。完整播放課件,幼兒自由跟隨講述。
聰明的小烏龜
一只狐貍肚子餓得咕咕叫,東奔西跑得找東西吃。它看見一只青蛙正在捉害蟲,心想:先拿這只青蛙當點心,墊墊勝子也好
狐貍一步一步輕輕地跑過去,再跑兩步就捉到青蛙了。可是,青蛙正在害蟲,一點兒也不知道。這事讓烏龜看見了,它急忙伸長脖子,一口住了狐貍的尾巴。哎呦哎呦誰咬我的尾巴?”狐貍叫了起來。
烏龜回答了嗎?沒有,它嘴說話不就放了嗎?烏龜不說話,一個勁兒的咬住狐貍尾巴不放。青聽見背后在叫,連帶跳地到池塘,樸通一聲跳到水里去了。沒吃到青蛙,氣急敗壞,回過頭來一看,原來是一只鳥龜,我沒吃到青蛙,吃烏龜也行。烏龜可聰明了,把頭一縮,縮到硬殼里去了。狐貍沒咬到它的頭,就想咬他的腿。烏龜又把四條腿一縮,縮到硬殼里去。沒咬到它的腿,一看還有條小尾巴呢,就去它的小尾已。烏電再把小尾巴一,也縮到硬殼里去了。
狐貍實在餓了,就去咬烏龜?shù)挠矚,嘎嘣嘎嘣,咬的牙齒都酸了,還是咬不動。狐貍說:“烏龜,烏龜,我把你扔到天上去,'啪嗒”一下死你!
烏龜說:“謝謝你,謝謝你,你扔吧,我正想到天上去玩玩呢!”
狐貍說:“烏鳥電,烏龜,我把你切到火盆里去,呼啦’一下燒死你!
烏龜說:“謝謝你,謝謝你,你扔吧,我身上發(fā)冷,正想找個火盆烤烤火呢!狐貍說:“烏龜,烏龜,我把你扔到池塘里去,“撲通’一下淹死你。
烏龜聽狐貍這么一說,哇的一聲哭了:“狐貍,狐貍,你行行好,千萬別把我扔到池塘里去
我最怕水,扔到水里就沒命了!
狐貍才不理它呢,抓起它的硬殼,走到池塘邊,“撲通”一聲把它扔到水里去了。
烏龜下了水,仲出四條腿來,劃呀,劃呀,一直劃到青蛙身邊。兩個好朋友,一邊笑,一邊說:“狐貍,你還想吃我們嗎?說呀,說呀!”
狐貍氣昏了,身子一縱,向青蛙和烏龜撲去,“撲通”一聲,掉到池塘里去了。青蛙和烏龜看見水面上冒了一降子氣泡,再也沒看見狐貍露出水面來。
大班教案 篇9
設(shè)計意圖: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環(huán)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普遍的熱門話題,美化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環(huán)境成為人們共同的責任。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加強對他們的環(huán)保教育,意義重大而深遠。作為一名教師,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是我們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圍繞培養(yǎng)幼兒環(huán)保意識。開展了此次活動《奇妙的商店》。旨在讓幼兒從小就養(yǎng)成不隨便扔垃圾的社會公德意識和良好行為習慣,激發(fā)幼兒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廢物的外形特征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大膽想象,并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2、培養(yǎng)小朋友從小樹立環(huán)保意識,做個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活動準備:
1、將幼兒用書中《奇妙的商店》故事畫面一一繪畫成八幅圖,故事磁帶。
2、故事中各種小動物頭飾若干。
3、廢舊物品若干。
活動過程:
1、以“奇妙的商店”導入活動。
師:老師不小心把廢物弄了一地,小朋友你們看見地上有了廢物,該怎樣做呢?
生:撿起來,仍進垃圾桶里。
師:這幾天,森林里的地面很臟很臟,小動物們把廢物仍的到處都是,可是有一位大象伯伯可能干了,它決定在森林里開一家“
商店”,宗旨是“奇妙商店真奇妙,能把廢物變成寶”。它把小動物們?nèi)缘舻膹U物都變成一件件漂亮的禮物送給它們。
小朋友們想聽大象伯伯變廢為寶的故事嗎?
生:想聽。
2、請聽故事《奇妙的商店》。
3、邊聽故事邊出示自繪圖畫。
4、教師再次有表情地復述故事內(nèi)容,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5、讓幼兒觀察畫面上小動物們出場的順序。
提問:
師:小朋友們聽了一個什么故事?
生:“奇妙的商店”。
師:為什么說商店是“奇妙”的呢?
生:因為它能把廢物變成寶。
師:“奇妙的商店”是誰開的?
生:大象伯伯開的。
師: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
生:大象伯伯、小猴、小豬、小貓、狐貍、小雞小馬。
師:誰第一個來到大象伯伯的商店的?它對大象伯伯說了什么?
生:活潑頑皮的小猴第一個來到了大象伯伯的商店里,說大象伯伯我的桃核能變成什么禮物?
師:接著又有誰來到了大象伯伯的商店里?它又是怎樣和大象伯伯說的?
生:胖嘟嘟的小豬又來到了大象伯伯的商店里,說“大象伯伯我的西瓜皮能變成禮物嗎?”
大象伯伯說:“我能給你變成一頂漂亮的西瓜帽”。
緊接著小貓把吃剩下的魚骨頭、狐貍拿來了葡萄籽、小雞也拿來了廢紙來到了大象伯伯的商店里,要大象伯伯幫它們變漂亮的禮物。
師: 小馬是怎樣問大象伯伯的`?
生:它不解的問:“大象伯伯你為什么開不賺錢的商店?你用漂亮禮物換取一堆廢物值得嗎?”
師:大象伯伯的是怎樣對小馬說的?
生:大象伯伯說:“我只不過動動手罷了,在說亂扔廢物不但污染環(huán)境,影響交通,還會傳播病菌,給大家?guī)硗纯,我這樣做,不是做了件大好事嗎?
師:你喜歡大象伯伯嗎?為什么?
生:喜歡。因為大象伯伯很能干,既講清潔,又講衛(wèi)生,還能把廢物變成漂亮的禮物。
師:那接下來我們來做個大象伯伯開”商店“的游戲好嗎?
生:好呀,太好了。
師:老師來扮演大象伯伯,誰來當活潑的小猴、胖嘟嘟的小豬、可愛的小花貓、還有聰明的狐貍誰來演、還有小雞小馬、各請一位小朋友來演。表演完畢老師及時鼓勵。
總結(jié):在生活中,我們只要肯動腦筋,都可以把廢物變成有用的東西,還做個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老師展示用廢物做成的物品,請小朋友觀察。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廢紙,讓小朋友們自己動手做一做,把他做好的作品送給他最愛的人。
活動延伸:
1、在語言角提供各種小動物頭飾,讓幼兒盡情表演。
2、讓幼兒把自己設(shè)計的故事情節(jié)添加進去,創(chuàng)編新的“奇妙的商店”。
教學分析: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讓幼兒對故事的內(nèi)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有了一定的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了孩子們在熟悉故事的基礎(chǔ)上,用完整連貫的語句進行講述,故事創(chuàng)編新內(nèi)容。
通過學習。使小朋友們懂得了,在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就可以把可利用的廢物變成有用的東西,還可以做個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教學反思:
幼兒有義務(wù)成為美好環(huán)境的締造者和維護者。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大部分是通過環(huán)境的潛移墨化作用和影響獲得的。因而,從幼兒開始,實施環(huán)保教育,使他們具備環(huán)保的意識與習慣是十分必要的。
活動中幼兒對故事的內(nèi)容及情節(jié)都已掌握的很好,但在自己動手去操作時做的還不夠熟練,以后在教學中要多給孩子留些空間,要讓他們多想、多動惱,尤其是幼兒的“環(huán)!币庾R還不夠強,還不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注意“環(huán)保”。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強化孩子們的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孩子們保護環(huán)境,熱愛大自然的情懷,低碳生活。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3-27
大班的教案01-10
大班教案【精選】09-01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1
(精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精選)08-28
大班教案[精選]09-27
大班教案01-06
大班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