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夠大膽想象各種飛行的方向,掌握畫飛行中的人物技能,激發(fā)對想象畫的興趣。
2。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對畫進行合理的添畫。
活動重點:
讓幼兒掌握飛行人的動作特征,并且畫出飛行中的人。
活動難點:
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對畫面進行合理的添畫。
活動準備:
1。Ppt2。白紙、勾線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聽歌曲,(兩只小蜜蜂)并引導幼兒想象各種會飛的物體和人物。
師:今天啊,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師:這首歌曲中有誰?幼:小蜜蜂師:噢!對,剛才我們聽到歌曲中的小蜜蜂會怎么樣啊?(飛),為什么呢?
幼:自由回答師:那小朋友們,除了小蜜蜂會飛,還有什么東西會飛呢?
幼:自由回答師:小結(……)
二、引導幼兒觀察飛行人的動作特征師:好,那現(xiàn)在呢!小朋友看老師這里有兩張圖片,圖片中會飛的可不是這些小動物哦!認真觀察,看看他們有什么不同?(提問個別幼兒)
教師小結:飛著的人整個身體是橫著的,而站著的人則是直立的。
師:那現(xiàn)在老師來模仿一下飛行人,你們認真看一看,就算我們身體橫著,卻還是飛不起來,這是為什么呢?
幼:討論回答。
師:對了,因為我們沒有飛行的工具,所以要把飛行人加上起飛的工具!才能夠自由飛翔!才能夠飛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三、引導幼兒觀察飛行在天空中看到的事物,豐富幼兒繪畫背景經(jīng)驗師:哦!我有飛行的工具咯!我現(xiàn)在要飛到我最想去的地方了!小朋友認真看看我飛到了什么地方?飛呀飛呀!!咦!我看到了一棵樹和座房子,可是為什么看起來這么矮小呢?有誰知道能告訴老師嗎?
幼兒回答。
小結:原來!因為我們飛到天空上看下來,離得遠,所以才變小了。
四、幼兒繪畫
1。師:小朋友你們想飛嗎?那哪個小朋友來告訴我,你會用什么辦法飛上天,又想飛去哪里呢?飛到了以后又會看到什么東西?
2。師:那今天我們就來畫一幅畫,畫的主題叫做《我想飛》,(鼓勵幼兒想一些不一樣的方法飛上天,飛到不同的地方)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
五、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通過對教材深入地理解,我通過談話導入活動:“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想過要飛啊?為什么想飛?”隨著簡單的導入,孩子們的思維被緊緊地吸引到課題上來。孩子們的回答讓我敏感到這個教材的特點:寫出了孩子的心愿。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象小鳥一樣自由自在地在藍天上飛翔。因此,孩子們理解小紙人的心愿和行動;谶@樣的發(fā)現(xiàn),我在課中引用了第一人稱進行教學,我讓孩子們把自己想象成那個小紙人,當伙伴們諷刺嘲笑你時,你會怎么說?當遇到困難時,你會怎么想?怎么做?當你飛上藍天時,你的心情怎樣……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學很快地使孩子將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以自己的經(jīng)驗理解著角色的心理變化,仿佛是訴說著自己的故事。當看到斌斌張?zhí)祀p臂,仰著頭喊著:“我想飛、想飛、想飛!”時,當看到胤胤表演著一頭載到地上時的'情境,當鑫瑜和淼淼說著對白時,我發(fā)現(xiàn),這已經(jīng)不是書本上的故事,而是孩子們自己的故事。在這樣的教學中,書本上文本中的語言、詞匯已經(jīng)顯得不精彩也不重要了,更多的是孩子們用自己的思維組織著語言,用自己的語言抒發(fā)著情感。
所有的孩子都參與到了活動中,孩子們在講述、表演、討論中表達著自己的感受,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反思這節(jié)課之所以能成功,我想主要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一、教材的把握正確。我很好地將孩子的愿望與小紙人的愿望融合在一起,直接提取了幼兒的情感體驗通過讓幼兒自己觀察圖片來想象講述小紙人的想法,用表演來再現(xiàn)這樣的場景,讓幼兒有感而說,有感而發(fā)。
二、教師的激情投入。我在引導幼兒表現(xiàn)小紙人時,用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和肢體,表達了小紙人真切的愿望和情感,孩子們深受感染,并由此激發(fā)了他們表達的欲望。孩子們不僅加入自己的想法,并能有感情地進行表演。
三、教學策略的適當運用。第一人稱式的講述,并不適用于每一個故事。只有能令孩子身在其中,深有體會,才能成功實現(xiàn)角色轉換。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思路】
幼兒非常喜歡玩撲克牌,這種材料又簡單易取。而且幼兒對撲克牌百玩不厭,于是我設計了本節(jié)課,把數(shù)學教育融入其中,通過玩游戲,能使幼兒掌握初步的數(shù)學知識,發(fā)展幼兒智力,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活動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按特征分類的能力
2、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玩法】
兩人各拿牌若干,數(shù)量盡量相同,若按數(shù)字分類,則分別把1—10分開放。若按花色分類,則把方塊、梅花、紅桃、黑桃分開放。兩人同時開始,分的又快又對者為勝。
【活動規(guī)則】
兩人的牌單獨放,以備檢查對錯。
【活動反思】
數(shù)學活動是比較抽象的,教師能把抽象的數(shù)學生活化并讓幼兒在玩中學數(shù)學,在生活中體驗數(shù)學的快樂這是非常難得的`。撲克牌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能有這么多的數(shù)學的奧秘,是教師注意觀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數(shù)學提升到課堂,幼兒在這種趣味數(shù)學活動中不僅學到到數(shù)學知識,也會自覺地的尋找生活中數(shù)學發(fā)現(xiàn),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體驗。撲克牌簡便輕巧,玩起來千變?nèi)f化,引人入勝,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通過操作撲克,來玩數(shù)學游戲,幼兒能在撲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數(shù)學游戲和數(shù)學奧秘。教師通過撲克游戲,將枯燥、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生活化、游戲化,使孩子玩得輕松,學得愉快。
小百科:撲克,代指兩種含義:一是指紙牌(playing cards);二是泛指以用紙牌這種游戲道具來玩的游戲,稱為撲克游戲,如德州撲克。
大班教案 篇3
目標:
1、在非式活動積累經(jīng)驗的基礎上,能根據(jù)模式排序,并能根據(jù)大小、顏色、名稱表述排序的方法。
2、通過活動初步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準備:卡車若干、蘋果、生梨等水果若干、各種蔬菜、食品等、貨架若干。
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
1 、小兔開了一家超市,貨架上擺滿了各種物品,可是超市里沒有水果怎么辦呢?(幼兒議論)請小朋友幫忙去運水果。
2、運水果時要仔細的看一看卡車上的水果寶寶是怎么排隊的?
。ǘ﹪L試操作
每位幼兒自選一輛汽車裝運水果。
老師進行個別指導。
。ㄈw納小結
1、請幼兒把汽車開到停車場。
2、幼兒和老師一起驗證
(1)看一看紅汽車上的水果是怎么排隊的?
小結:一個蘋果一個生梨……是一個隔一個排的。
。2)看一看綠汽車上的水果是怎么排隊的?
小結:二個蘋果二個生梨……是二個隔二個排的。
(3)比較
紅汽車上的水果排隊與綠汽車上的水果排隊有什么不一樣?
。ㄋ模┯螒颍ㄕ义e)
小兔給物品排隊,一不小心,有的地方忘了、漏了,請小朋友把漏的'地方找出來、說一說,然后補上去。
1、幼兒在貨架上找錯,找到了說一說,再補上去。
2、請幼兒找個朋友講一講這些物品是怎么排隊的?
3、請個別幼兒說說找到哪里錯了?這些物品是怎么排隊的?
。ㄎ澹┻w移
出示ABC模式,讓幼兒看看,這些水果是怎么排隊的?請幼兒下次在角落活動時再去試一試。
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培養(yǎng)觀察思考能力,了解空氣污染的危害。
2、萌發(fā)環(huán)保意識。
準備:
幼兒分2組,每人一個紙盒(里面抹一層雪花膏)、顯微鏡
過程:
一)分組活動
幼兒分成2組,分別在校外馬路上、園內(nèi)小公園進行活動:
1、打開小盒子。
2、引導幼兒感受這個地方空氣是怎樣的?讓人覺得怎么樣?
3、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人、植物等的狀況。
二)觀察分析、交流
1、你喜歡你去的'地方嗎?那里的空氣讓你覺得怎么樣?
2、觀察比較:
1)用眼睛看看2組幼兒小盒子里的雪花膏的變化。
2)用顯微鏡看看,那些灰塵、小黑點是怎么樣的。
3、分析、討論
1)為什么在馬路上的雪花膏變灰了、有黑點了?
2)空氣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三)討論
你喜歡哪里的空氣?
怎樣使空氣保持干凈、清新?
設計意圖:
空氣無所不在,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墩J識空氣》是大班經(jīng)常進行的一個課題內(nèi)容,在很多的活動中,教師都把空氣的性質(zhì)空氣的重要性放在突出的位置。我所設計的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小實驗,直面的感知比較、了解空氣污染的狀況,激發(fā)幼兒去形成積極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的學習意識,產(chǎn)生觀察、比較、思考的自覺行為,并且滲透環(huán)保意識。
大班教案 篇5
游戲目標:
1、游戲中單腿追逐跑,發(fā)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
2、鼓勵幼兒自由分組制作游戲道具、創(chuàng)新游戲玩法,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游戲準備:
紗巾、紅綠燈、易拉罐、積木若干。
游戲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游戲興趣。
1、引導幼兒用易拉罐或積木自由限定游戲場地。
2、師生玩游戲《瞎子摸拐子》一次。
二、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創(chuàng)新游戲玩法。
1、提問:在游戲中,你們都碰到了哪些問題?(引導幼兒自由回答)
2、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想,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啟示幼兒由瞎子控制游戲節(jié)奏。(與紅、綠燈游戲融合)
三、再次游戲,感受新游戲的樂趣。
1、幼兒自由分組嘗試新游戲1-2次。
2、幼兒互動交流,選出實用的'紅綠燈。
3、師生共同玩游戲一次。
四、游戲分享活動。
1、提問:誰能來說一說今天自己玩了什么?游戲中是怎么玩的?
2、幼兒相互交流后,請個別幼兒講述,共同分享游戲的快樂。
3、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幫助殘疾人。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感知物體間的空隙。
2、感受科學探索活動的快樂。
3、遷移生活,探索利用空隙合理有序的擺放大小不同的物品。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材料幼兒每人一份大記錄表小卡片演示文稿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活動
今天,楊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做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先來看看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哪些東西?(在一個透明的杯子里裝滿核桃、花生豆、小米)這三樣東西大小有什么不同呢?引導幼兒觀察后說一說。
二、自由猜想操作驗證
請小朋友把自己面前的東西到在盤子里。
1、剛才小朋友把杯子里的東西全倒出來了,小朋友能不能再把他們都裝進去呢?先來猜想一下先放什么?再放什么?最后放什么?(幼兒自由猜想,個別回答。)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猜想做記錄。
2、到底哪種方法最好呢?現(xiàn)在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先來試一試,好嗎?(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提醒幼兒一種東西放完后再放另一種東西;操作時要輕拿輕放)
3、說一說自己是按哪種順序放的?引導幼兒觀察為什么有的把全部放進去,有的已經(jīng)放不進去了?
4、xxx、xxx、xxx把東西都放進去了,他們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來放的呢?我們都來試一試吧!
(教師引導幼兒分步邊操作邊觀察,得出結論:幾個物體放在同一個容器中,物體越大,空隙越大,物體越小,空隙越小。先放大的物體后放小的物體,就會節(jié)省空間,放的東西會更多。)
5、小朋友一起往這看!(引導幼兒觀看演示文稿,強化認識)
三、遷移生活解決問題
剛才小朋友發(fā)現(xiàn)放東西時先放大的后放小的,就能放更多的東西。那我們就把這種好方法帶到我們的生活中,來解決一些小問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后,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理玩具、廚房里的盆)
四、鞏固認識結束活動
小朋友快來看!這有這么多的玩具,想玩嗎?(引導幼兒觀察籃子里的.物品是整齊擺放的,然后進行分組活動。)
時間不早了,我們把東西收拾一下吧。ㄒ龑в變簩⒋騺y物品利用空隙整理擺放。)
我們用這種好方法去整理我們教室里的玩具吧!帶幼兒離開活動室,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空隙的概念對于幼兒來說比較抽象,因此說比較適合大班幼兒,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反復的操作,使幼兒認識到,物體和物體之間的距離就是空隙,物體和物體之間都會有空隙,而且通過操作讓幼兒明白,幾個物體放在同一個容器中,物體越大,空隙越大,物體越小,空隙越小。先放大的物體后放小的物體,就會節(jié)省空間,放的東西會更多的道理,然后,將其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這正和《指南》精神相吻合,即孩子的學習來源于生活,且要運用與生活。
活動中,幼兒自始至終在操作,因此,孩子們都非常的感興趣,活動結束后,我在科學區(qū)投放了更加豐富的東西,讓孩子進行操作、實驗,更主要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導孩子運用空隙的知識來收拾書包、盒裝的玩具、碗筷等等。
大班教案 篇7
目的:
1、利用器具練習助跑跨跳等動作,發(fā)展幼兒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靈敏性。
2、引導幼兒積極動腦,積極探索新玩法,提高幼兒克服困難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準備:
長短不一的竹編布道人手各一,木樁若干,竹梯,舊輪胎,果子,籃子等。
設計思路:
中班幼兒,在身體發(fā)育上已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在動作技能上也有了較大的發(fā)展?jié)撃,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增強,體力明顯增強,活潑好動,喜歡嘗試一些新奇、富有挑戰(zhàn)性的動作、玩法的活動。與同伴也開始出現(xiàn)一些合作關系,來獲得對身體運動的經(jīng)驗,也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識。跳躍是中班孩子較喜歡做的`動作,助跑跨跳過一定障礙物能使他們獲得對自己身體發(fā)展的自信心等。為孩子們制定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以及本班幼兒實際發(fā)展情況的活動內(nèi)容,通過嘗試、模仿、練習,可以讓他們動作更輕松、自然、協(xié)調(diào),從而提高他們的身體綜合素質(zhì)。
利用竹編布道不同的長短,讓幼兒對自己的動作發(fā)展有自主的調(diào)節(jié),有了讓孩子自己設計一些挑戰(zhàn)自己的機會,也可在活動中讓發(fā)展水平不一的孩子得到各自最大的助跑跨跳的能力發(fā)展。同時,也符合本園科研課題“利用農(nóng)村自然材料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應用的研究”的精神,大量利用具有自然風格的器具,讓幼兒在玩中學。
流程:
準備活動(律動)——幼兒主動探索(探索與練習助跑跨跳)——游戲:運果子——放松運動(簡單律動)
重點:助跑跨跳的能力
過程:
1、(師生開小車進場)讓我們一起做運動(律動)音樂《誰的小車最最快》2—3分鐘。
2、今天我們一起來練一練跨過大石頭的本領。
幼兒自己選擇合適的竹編布道,嘗試、模仿、練習助跑跨跳的動作。(分散練習)(教師啟發(fā)并參與:鼓勵敢于嘗試難度大的幼兒,并且讓幼兒可以小小組進行模仿,以便啟發(fā)更多更好的可以發(fā)展他們動作的玩法;幫助膽小的幼兒能跳過20厘米的距離)教師:注重觀察幼兒活動的過程,在其需要的時候,給予適時適度地幫助,促使幼兒對自己選擇的難度能堅持完成。幫助幼兒對竹編布道更熟悉,能探索出更多的練習方法。
提問:怎樣使自己跳得更遠?
3、“你們的本領練得怎樣了?”集中魚貫練習,一個跟著一個。(可分成三組進行)
4、游戲:運果子
對面有許多果子,我們一起把果子運回來吧。(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難度、內(nèi)容的路徑運果子)游戲分兩遍(第一遍自由練習,第二遍在第一遍的基礎上調(diào)整難度以及強調(diào)規(guī)則,幼兒在進行第二遍時還可再選擇路徑)
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運果子?
場地布置:第一組:輪胎架起竹梯平放一個布道一堆果子
第二組:走木樁平放兩個小布道一堆果子
第三組:輪胎堆成的小山豎放小布道一堆果子
5、結束:放松運動,音樂(聽)
今天,你們的本領真正大,能跨過很大的石頭把那么多的果子搬了過來,我真為你們高興。聽——,你聽到了什么?(舒緩動作)坐下互相捶捶腿,放松自己。教師簡單總結,表揚孩子的表現(xiàn)。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要能原諒朋友的過錯,感知朋友多的快樂。
2、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3、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了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教學掛圖《我們都是好朋友》。
活動過程:
1、聽故事錄音:
(1)教師播放故事錄音: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想問的問題嗎?”
。2)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教師出示教學掛圖《我們都是好朋友》,再次播放故事錄音。
2、討論交流:
——“你覺得這個故事好聽在哪里?為什么?”
。1)告知幼兒可以和身旁的小朋友一起商量討論。
。2)教師在各小組之間傾聽幼兒的.討論,了解幼兒的想法。
(3)請各組幼兒推選代表表達自己的觀點,其他小朋友可以補充。
。4)教師對各組幼兒的觀點進行總結。
3、感知遷移:
——“如果是你碰到這種事情,你會怎么做?”
。1)幼兒各自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2)幼兒閱讀圖書《我們都是好朋友》。
活動反思:
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交往環(huán)境,指導幼兒學習正確的交往方法,為幼兒創(chuàng)設與他人合作、分享的機會。把交往能力的五個方面——合作、謙讓、幫助、遵守規(guī)則、分享等滲透到課堂教學、游戲活動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環(huán)節(jié),促進幼兒積極與同伴合作,與同伴交往。只有在實際情境中,幼兒通過交往技能的訓練,才能真正積累交往的經(jīng)驗。為此,教師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強化幼兒的交往技能。使幼兒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同時,也對他們的已有經(jīng)驗進行梳理和整理。
大班教案 篇9
一、 活動目的:
1、 學習歸納分類的方法,嘗試按大小、用途、內(nèi)容、色彩、質(zhì)地等途徑為報紙分類。
2、 能在保留自己看法的同時,根據(jù)需要服從于通過商討得出的統(tǒng)一意見。
二、 活動準備:
(一) 材料準備:各種各樣的報紙、筆、紙、剪刀、膠水等。
。ǘ┲R經(jīng)驗準備:參觀過圖書館,有分類的相關經(jīng)驗。
三、 指導策略:
1、 通過回憶圖書館有關圖書的分類擺放及分類標志等有關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的遷移思維。
2、 幼兒分組給報紙分類,討論分類理由及標志,并由代表記錄討論結果。
3、 每組推選代表交流報紙分類的'做法和原因,分享策略。
4、 讓幼兒知道可以在保留自己原有看法的同時吸取他人的意見,但是如果要制訂班級讀報區(qū)的分類標準就得得出并服從于統(tǒng)一的意見。
5、 全班商討出統(tǒng)一的報紙分類方法、分類標志及分工方法。
6、 幼兒分工合作,開辟“班級讀報區(qū)”,并定期收集意見進行完善。
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復習7的組成,練習用數(shù)的組成、分解知識進行7的加減運算。
2、學習7的加減,能根據(jù)推理列算式,進一步理解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活動準備7以內(nèi)的數(shù)字卡片、課件、幼兒用書第1冊第47頁、鉛筆。
活動過程
1、復習7的組成,列出7的分合式。
。1)拍手對數(shù):教師拍手和幼兒拍手合起來是7下。
。2)填數(shù)活動。給7的組成填上合適的數(shù)。
2、新授7的`加減法:
。1)教師演示課件出題,請幼兒列算式。先列加法,再列減法。
①"樹上飛來了1只小鳥,后來又飛來了6只小鳥,請問,現(xiàn)在書上一共有幾只小鳥?"引導幼兒列出加法算式1+6=7."如果是先飛來了6只小鳥,有飛來了1只小鳥呢?"怎么列算式?6+1=7,讓幼兒發(fā)現(xiàn)將加號兩邊的數(shù)互換位置以后,總數(shù)不變。
、谝龑в變焊鶕(jù)推理的方法,列出7的第一組減法算式:7-1=6 7-6=1(2)請幼兒根據(jù)7的分合式,自己探索將7的其它幾組算式列出來,教師指導。
。3)利用快問快答的形式,反復練習7的加減法運算。
3、組織幼兒翻開幼兒用書,觀察圖意,填寫正確的數(shù)字或算式,鞏固7的加減法。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練習7的加減法,學習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數(shù)字問題。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16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3
大班教案【精選】09-01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5
大班教案[精選]09-27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31
(精選)大班教案07-30
[精選]大班教案07-30
【精選】大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