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4-01 08:01:3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數概念的形成和發(fā)展是兒童思維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計數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是幼兒數概念發(fā)展的重要方面。小班幼兒在點數時經常會出現重數、漏數、亂數等手口不一致的現象,這都是由于他們不理解數的實際意義而造成的。

        小班幼兒的學習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所以此次活動我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整個活動。我選擇了幼兒既熟悉又喜歡的童謠——采蘑菇的小姑娘,抓住其中“她采的蘑菇最多,多的像那星星數不清”這一句,引導幼兒在念念童謠——數數蘑菇——采蘑菇的情景游戲中手口一致地進行 5 以內的點數。為了讓整個活動層層遞進,我在設計 PPT 時改變了 5 個蘑菇的擺放方式:從豎著一排放→橫著一排放→隨意放,希望吸引幼兒多次點數的興趣、積累點數的經驗、拓展點數的方法等等,為之后進行不同方向點數也做了簡單的鋪墊。

        幼兒前期經驗:幼兒喜歡唱童謠,特別是采蘑菇的小姑娘這一童謠,他們有時一邊唱一邊扮演小姑娘進行表演。幼兒有簡單的點數經驗,但經常會出現重數、漏數、亂數等手口不一致的現象,有時也不知道說出點數后的總數。

        活動目標

        1、嘗試進行 5 以內手口一致點數,并說出總數。

        2、在童謠游戲中體驗數數的快樂,感知數學游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進行 5 以內手口一致點數,并說出總數;顒与y點:數的過程中不漏數、不跳數。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經會唱采蘑菇的小姑娘童謠;

        2、物質材料準備:PPT(擺放方式不同的蘑菇),小姑娘娃娃、音樂、小竹簍、蘑菇若干、小籃子等等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地上鋪上綠色的地毯表示一大片草地,上面貼上很多的蘑菇。

        活動過程

        一、唱一唱(集體回憶童謠并唱唱童謠,引起幼兒興趣,為之后游戲鋪墊) 過渡語:還記得你們最喜歡的童謠——采蘑菇的小姑娘嗎?今天我把她一起請

        了,我們跟著她一起唱唱童謠吧!

       。ń處熣埑鲂」媚铮⒉シ磐{歌曲,集體一起唱童謠)

        二、數一數(唱童謠,分三次數數小姑娘采的蘑菇,進行 5 以內手口一致點數) 過渡語:今天小姑娘要去奶奶家、外婆家、阿姨家做客,準備采點蘑菇作為禮物,

        她出發(fā)啦。ń處煵シ磐{音樂,邀請幼兒一起唱唱童謠看小姑娘采蘑菇。)

        1、第一次數蘑菇游戲

        過渡語:蘑菇采好嘍,看看,這個小姑娘采的多不多?

       。ǔ鍪 PPT1,5 個蘑菇放成豎的一排)

        重點提問:①數數看,她采了幾個蘑菇?(幼兒集體自由點數,教師傾聽)

       、谀銛党鰜硭闪藥讉蘑菇?你是怎么數的?(邀請個別數錯的幼兒回答)

        ③你數出來是幾個?你是怎么數的?(邀請數對的幼兒回答)

        過渡語:他們數的不一樣,我們一起來數數看。(教師帶著幼兒一起手口一致點數,注意幼兒的手指和數數是否一致)

        小結:原來小姑娘總共采了 5 個蘑菇,我們用手指點一個數一個,數到最后一個就是蘑菇的總數。

        2、第二次數蘑菇游戲

        過渡語:小姑娘說,這些蘑菇就送給奶奶吧!我還要再去采點蘑菇送給外婆。(教師播放童謠音樂,邀請幼兒一起唱唱童謠看小姑娘采蘑菇。)

       。ǔ鍪 PPT2,5 個蘑菇放成橫的一排,幼兒自由點數) 重點提問:①數數看,這次她要給外婆送幾個蘑菇?

       、谀闶窃趺磾档模

       、圻有別的方法數的嗎?

        小結:小姑娘給外婆總共采了 5 個蘑菇,我們從不同的方向點數,都是 5 個。

        3、第三次數蘑菇游戲

        過渡語:哎呀呀,快點馬上要天黑拉,還有送給阿姨的蘑菇沒采呢!一起去吧!。

       。ń處煵シ磐{音樂,邀請幼兒一起唱唱童謠看小姑娘采蘑菇。)

        (出示 PPT3,5 個蘑菇隨意地擺放)

        重點提問:①她要給阿姨帶幾個蘑菇去呢?和朋友一起數數看。(引導幼兒和朋友之間相互數一數蘑菇的'數量)

       、谀阌檬裁崔k法數的?

       、墼趺磾挡粫⿺担

        小結:數的時候要記住哪些是數過的不要再數就不會數錯了,原來小姑娘給阿姨也采了 5 個蘑菇。

        三、采一采(唱唱童謠,一邊采蘑菇一邊進行 5 以內手口一致點數,并說出總數)

        過渡語:小姑娘采好了蘑菇去看望家人了。草地上還有好多好多的蘑菇,我們也

        去采蘑菇吧!記住哦,一邊采可以一邊數數自己采了幾個蘑菇。

        (教師播放童謠音樂,給幼兒帶著籃子一起去采蘑菇。)

        游戲:采蘑菇

        教師觀察要點:①幼兒能否手口一致地點數采到的蘑菇。

       、谟變耗芊癫宦⿺怠⒉欢鄶、不錯數。

        ③幼兒能否說出自己采了幾個蘑菇。交流分享:你今天采了幾個蘑菇?幼兒自由交流

        附童謠: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竹筐。清晨光著小腳丫,走遍樹林和山崗。

        她采的蘑菇最大,大的像那小傘落滿筐。她采的蘑菇最多,多的向那星星數不清。

        活動總結

        本活動為幼兒提供游戲情景,以童謠為本,設計了“唱童謠一數蘑菇一采蘑菇”等游戲情節(jié)貫穿整個活動始末,旨在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練習數數, 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形象化,將實物和點數之間的對應變得更加簡單易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游戲活動一開始就介紹了熟悉的人物——采蘑菇的小姑娘,并讓幼兒唱童謠,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游戲“數一數”的教學內容就是嘗試手口一致的進行5以內的點數并說出總數,為了讓幼兒循序漸進地逐步掌握點數的方法,總共進行了三次游戲。第一次數,關注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方法;第二次數,關注幼兒點數的不同方法;第三次數,關注幼兒是漏數、錯數。當幼兒出現問題時,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來解決。

        游戲“采一采”的教學內容是為了讓幼兒鞏固手口一致點數的方法,并且數的準確。當幼兒出現數錯時,以提示鼓勵的方式為主,給予一定的時間等待幼兒。同時,鼓勵同伴之間互相幫助,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手指點畫活動的興趣。

        2、注意用食指在指定的顏料盤中蘸顏料,保持手指和畫面的干凈。

        3、引導幼兒初步學習用食指在指定的范圍內點畫圓點,表現斑點狗身上的.花紋。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黑色顏料、抹布若干。小狗實物一個。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教師出示小狗玩具,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出示小狗玩具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它是誰呢?(出示玩具狗,引導幼兒和小狗打招呼。)

        2、引出幫小狗印衣服教師:小狗和我們小朋友打招呼的時候為什么不高興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幼兒猜測)教師:我們一起來幫它做一件衣服吧!

        二、教師示范

        用食指點畫圓點,表現斑點狗身上的花紋。

        1、教師伸出食指,啟發(fā)幼兒用食指蘸上黑色的顏料在小狗的身上點黑色的斑點。激發(fā)幼兒操作的欲望。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在小狗身上點畫圓點時要注意點畫均勻。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在輪廓線內畫黑斑點,注意畫面整潔。點畫完畢后將食指在抹布上擦干凈。

        四、展示幼兒作品,表揚畫面整潔的幼兒

        活動延伸:利用其他形式練習手指點畫。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的發(fā)型,愿意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發(fā)型的認識。

        2、學習用卷、粘貼等技能來制作卷發(fā)。

        3、體驗自制發(fā)套的快樂。

        活動準備:

        發(fā)型圖(短發(fā)、長直發(fā)、短卷發(fā)、長卷發(fā))課件,音樂(恰。∶比耸忠粋,彩紙,膠棒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五官”,引出發(fā)型。

        師:小朋友,伸出你的手,我說什么,你做什么?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頭發(fā)師:你的頭發(fā)是怎樣的?我的頭發(fā)呢?

        小結:對呀,每個人的頭發(fā)都不一樣,有的長,有的短,還有的人扎辮子。老師這兒還有幾種發(fā)型圖,看看,這些頭發(fā)是怎樣的?

        二、欣賞四種發(fā)型(課件媽媽的發(fā)型)。

        1、短發(fā)師:這是誰的媽媽?她的頭發(fā)是怎樣的?——短短的,短發(fā)。

        還有誰的媽媽也是短發(fā)?請幼兒說說:我的媽媽也是短發(fā)。

        2、長直發(fā)師:這是誰的媽媽?她的頭發(fā)是怎樣的?——長長的、直直的、順順的,長長的直發(fā)。

        還有誰的媽媽也是長長的直發(fā)?請幼兒說說:我的媽媽也是長長的直發(fā)。

        3、短卷發(fā)、長卷發(fā)師:這兩位媽媽的發(fā)型有什么不一樣?——一個頭發(fā)長,一個頭發(fā)短它們的頭發(fā)都是怎樣的?——卷起來的、彎彎曲曲的'、卷發(fā)請幼兒說說:我的媽媽也是長長的卷發(fā)或短短的卷發(fā)。

        4、你最喜歡哪個媽媽的發(fā)型,為什么?

        三、學習制作卷發(fā)。

        1、出示自制卷發(fā),漂亮嗎?教師戴在頭上讓幼兒欣賞,引起幼兒的興趣。

        2、看看這頂漂亮的卷發(f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浴帽和彩條3、教師示范制作的方法。

        彩帶如何變成彎彎的卷發(fā)?學習卷的技能怎樣做成短卷發(fā)和長卷發(fā)?彩條全部卷起來成短卷發(fā),彩條卷一半成長卷發(fā)。

        4、你想制作一頂漂亮的卷發(fā)送給媽媽嗎?幼兒園小班藝術優(yōu)秀教案

        5、幼兒制作媽媽的卷發(fā)。

        四、展示評價體驗快樂。

        1、播放音樂幼兒頭戴自制的卷發(fā)展示。

        2、說一說:你最喜歡哪頂卷發(fā),為什么?

        3、把制作的漂亮的卷發(fā)回家送給媽媽,并對媽媽說句甜甜的話。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愿意和大家一起玩玩具,體驗與同伴玩玩具的快樂和情趣。

        2、初步學會與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圖片:一起玩玩具

        2、好玩的玩具活動過程

        一、出示新玩具,導入活動。

        1、讓幼兒知道玩具大家玩,不獨占、不爭奪。

        2、引導幼兒討論,大家一起玩玩具帶來的愉快。

        二、鼓勵幼兒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1、啟發(fā)幼兒想辦法:一種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興,可以怎樣玩?

        (1)輪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

       。2)交換玩

        (3)進一步感受輪流玩,能讓大家都快樂的情緒體驗。

        2大家都開心。

        三、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1、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大家說說,畫面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樣玩玩具的'?

        2、爭搶玩具的孩子

        畫面上的兩個小朋友爭搶玩具,這樣做對嗎?

        你喜歡誰?為什么?

        四、幼兒玩玩具

        反思:通過教學,讓幼兒知道玩具要大家一起玩,不能一個人玩,要學會謙讓,在活動中,發(fā)現原來矮墻玩具的宋浩澤也不搶了,把自己當玩具讓給大家玩,效果很好。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簡單講述圖片內容,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學習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臉”、“自己吃飯”等,初步培養(yǎng)幼兒發(fā)散性思維。

        3.通過疊被子比賽,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能做的事,鼓勵幼兒自己做。

        2.環(huán)境準備: 把活動室布置成娃娃家。

        3.材料準備:小豬拉拉手偶 圖文傳送器、圖片。幼兒人手一套圖片。

        活動過程

       。ㄒ唬┏鍪臼峙迹鹩變旱腵注意。

        師: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她叫小豬拉拉,她可能干了?矗齺砹。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中說的是什么時候?你是怎么知道的?有誰?她在做什么。(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

        (二)讓幼兒根據問題仔細觀察圖片的內容,并說一說。

        1.出示圖片一、二:“拉拉在干什么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說些

        什么,我們猜一猜!(我會自己穿衣服)(我會自己疊被子)(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并勇敢地說出來)。

        2.出示圖片三:“拉拉可講衛(wèi)生了,你看,她在干什么?”(自己刷牙、自己洗臉)

        3.出示圖片四:拉拉去哪里?(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你是怎么知道的?

        4.出示圖片五:“拉拉多能干,會自己做這么多的事情。看,她現在在干什么?”(自己吃早餐)“她自己吃飯吃得真干凈!”

        (三)引入新的講述經驗,老師完整講述故事。

       。ㄋ模┬∨笥迅髯圆僮鲗W具,自由講述。教師巡回指導。

       。ㄎ澹﹩l(fā)幼兒用“我會自己……”的句子說說自己會做些什么。

        1.“小豬拉拉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們會自己做什么呀?”(我會自己洗手,我會自己上幼兒園等,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

        2.游戲:“疊被子比賽”。

        “原來小班的小朋友也這么能干。好,現在我們來比賽疊被子,看誰疊得又快又好。

        四、各領域滲透

        健康:通過理解圖片內容,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形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藝術:通過兒歌表演《小小手》,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五、生活中滲透

        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鼓勵幼兒自己做。

        六、環(huán)境中滲透

        在活動區(qū)放置布娃娃、衣服、鞋子等,在分區(qū)活動時,進行游戲“幫布娃娃穿衣比賽”。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配合,幼兒在家時,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中設紅花表,由家長給予表揚

      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首先要培養(yǎng)的是他們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這是由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所決定的,只有興趣才能帶動他們進行技能的練習,因此我使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是游戲法。我設計了“寶寶真能干”的游戲,把熱身活動、動作示范、重點練習、難點解決全部放在游戲中進行,讓幼兒在不斷展開的游戲中快樂、自主地掌握活動技能。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2、能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線中走。

        3、學習收放玩具,熟悉集體生活的常規(guī)。

        4、行走時,學習兩臂自然側平舉,保持身體平衡。

        活動準備

        1、場地兩端分別放置塑料筐5—6個,玩具是幼兒人數的2—3倍。

        2、在場地中間畫4—5條長3—5米寬25厘米的小路,路邊以綠色代表小草,小路間有一定的間隔距離。

        3、節(jié)奏鮮明的樂曲《玩具進行曲》。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選用節(jié)奏鮮明的樂曲,帶孩子們進行小動物模仿操的練習,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用游戲《大風來了》讓幼兒練習平衡。

        1、“孩子們,你們喜歡小風車嗎?(喜歡)我們一起來學小風車吧,讓我們一起來轉一轉!蔽艺f游戲兒歌:“轉轉轉,轉轉轉,小風來了慢慢轉,大風來了快快轉,風兒停了我就站。”幼兒隨兒歌快樂旋轉,老師可以利用兒歌來不斷調整活動強度,保持幼兒最佳的活動狀態(tài)。

        2、師:“剛才,小朋友在學小風車轉的時候,老師聽到一個聲音,老師找呀找,發(fā)現地上有玩具在哭,玩具為什么哭呢?原來有些小朋友把玩過的玩具忘到了外面,玩具回不了家,急得要哭了,我們一起來找到它們,送他們回家吧!”

        3、在找玩具的過程中,老師帶領幼兒練習在平行線中行走。先請幼兒集體在25厘米的平行線中行走,也就是走小路,讓孩子們自己試一試后,并討論怎樣走才能有快又穩(wěn),還不能踩到路邊的小草。

        4、然后請幾名做得好的幼兒示范在平行線中走小路的方法,教師講清動作要點,再次請幼兒一起來試一試在25厘米的.平行線上走小路,幫助幼兒掌握平衡的要點。

        5、做游戲《送玩具回家》,讓幼兒在25厘米的平行線中走小路,走到老師指定地點撿起玩具,再從另一條小路走回去把玩具送回家

        6、分組游戲,送玩具回家。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將幼兒分為幾組,送玩具回家,鞏固在平行線中行走的技能。老師要不斷提醒幼兒要走在路中間,不要踩線。

        7、找一找還有哪些玩具,把他們也送回家。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增加了游戲的難度,設置不同的小路,請孩子們在上面行走。有彎曲的小路,高20厘米的平衡板,22厘米左右的小路等。

        8、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都很聰明,都為玩具找到了家,下次玩具還要來和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做朋友,小朋友以后玩完玩具,一定要讓玩具回家,不能亂放亂扔,玩具會生氣的。現在玩具回到家可高興了,來我們一起慶祝一下,讓幼兒在《玩具進行曲》的音樂聲中,進行放松練習。

      小班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學習做音樂游戲《小小雞》。

        二、活動準備

        1、情景課件。

        2、區(qū)域活動中,幼兒自由聽賞過歌曲的旋律。

        3、創(chuàng)設在游戲中學習的氛圍。

        4、準備雞媽媽頭飾一只,音帶,錄音機。

        三、活動流程

        1、引出課題:聽小雞叫,問"誰來了?"幼兒回答,打開課件引出小雞及音樂。

        2、看小雞、聽節(jié)奏、做動作。

        ①引導幼兒看小雞,模仿學做各種小雞的動作,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谝龑в變盒蕾p音樂,并學做小小雞。

        四、聽歌曲,講解游戲規(guī)則。

        1、教師聽音樂,表演小小雞,讓幼兒模仿。

        2、引出雞媽媽。教師表演雞媽媽找小雞。(初步感知游戲規(guī)則)

        3、告訴幼兒這是一個音樂游戲,游戲是有規(guī)則的。(幼兒表演小小雞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種動作,雞媽媽來找小雞,按音樂旋律進行游戲)

        五、幼兒游戲

        1、邊聽音樂,邊哼唱歌曲進行游戲,再次激發(fā)幼兒愛小雞的情感,強化游戲規(guī)則,以此來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2、在游戲中結束本次活動。

        六、活動反思

        《小小雞》是我們根據外國樂曲創(chuàng)編的一首幼兒歌曲。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游戲情景中學習。因此,設計小小雞到草地上玩和允許媽媽找小雞的`游戲情節(jié)。在游戲中讓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小雞,在唱唱玩玩中,反復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從看小雞、做小雞,一直到唱小雞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自然地產生了愛小小雞、愛雞媽媽的情感。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了玩中樂,玩中學。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12-08

      小班教案12-08

      小班教案01-07

      小班教案01-07

      小班教案01-07

      小班教案03-04

      小班教案03-04

      小班教案03-04

      小班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