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小班教案4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第一周
常規(guī)教育
第二周
1課時
一、活動內(nèi)容:
我是兔子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兔子的外型特征,生活習性及用途。
2、培養(yǎng)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3、
豐富詞語:毛茸茸、三瓣嘴、蹦蹦跳跳。
三、活動準備:
小兔玩具一個、一個蘿卜、一棵青菜、一把青草。
四、活動過程:
1、認識兔子的外形特征:
。1)教師:我們以前做過很多小兔子的游戲,今天老師把真的小兔子帶來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大家高興嗎?
(2)教師出示實物兔子,讓幼兒觀察一會。提問:①、小白兔的頭上都有什么?②、它的嘴是怎樣的?嘴邊還長著什么?(豐富詞語:三瓣嘴)③、
小白兔的身上有什么?毛是什么顏色的?誰來摸一摸小白兔的毛是怎樣的?(豐富詞語:毛茸茸)④、小白兔的身體后面有什么?小白兔的身體下面有什么?⑤教師把小白兔抱起來讓幼兒觀察提問:小白兔四條腿一樣長嗎?⑥教師把小白兔放在地上讓幼兒觀察提問:小白兔走起路來是什么樣子的?(豐富詞語;蹦蹦跳跳)。
。3)教師小結(jié);兔子的頭上有兩只長長的耳朵、白兔還有紅紅的眼睛、上嘴唇中央有條裂縫、所以我們叫它三瓣嘴,嘴邊還有胡須。兔子身上有毛,毛是白色的,也有黑色的和灰色的,身體后面有條短尾巴,下面有四條腿,前腿短、后腿長,走起路來蹦蹦跳跳的.。
2、讓幼兒知道兔子的生活習性及用途:
教師提問:誰知道小白兔愛吃什么?誰來喂喂小白兔?請幾位幼兒給小白兔喂青菜、青草、蘿卜。
兔子長大了有什么用呢?教師出示兔毛制品讓幼兒認識。讓幼兒知道兔子是一種對人類有用的小動物,從而教育幼兒要愛護小兔子。
3、教師說:小白兔是一種很可愛的小動物,如果我們念首兒歌給它聽,它一定會很高興的。教師先念一遍,然后教幼兒念。(小白兔,真可愛,兩只耳朵豎起來。紅眼睛,毛兒白,愛吃蘿卜和青菜。后腿長,前腿短,蹦蹦跳跳跑得快。)從而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小兔的認識。
4、教師說:今天我們和小白兔在一起真高興。下邊我們學小白兔跳好不好?幼兒隨教師學小白兔跳出教室,去外面草地上吃青草,結(jié)束活動。
2課時
一、活動內(nèi)容:
我是哺乳動物
二、活動目標:
1、了解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2、豐富幼兒對哺乳動物的了解。
三、活動準備:
兔子、狗、貓、養(yǎng)、牛、老鼠、大象等動物圖片,幼兒用書
四、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找出相同點
教師總結(jié):哺乳動物就是大部分身上有皮毛,都是吃媽媽的奶長大的。
2、幼兒觀察圖片,進一步體會。
3、還知道哪些動物世界哺乳動物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幾種常見的哺乳動物名稱。
4、提問:人是不是哺乳動物?
教師提示:人類是特殊的也是最高等的哺乳動物。
5、復習回顧,讓幼兒知道常見的哺乳動物名稱。
第三周
1課時
一、活動名稱:
我的家
二、活動目標:
1、了解兔子的家是什么樣子的。
2、通過觀察知道小兔子的可愛,學會愛護小兔子。
三、活動準備:
兔子玩具,一副兔子的家圖畫,幼兒用書
四、活動過程:
1、通過觀看圖畫直觀的了解兔子家的樣子。
2、教師將兔子的家用圖畫的形式形象的展現(xiàn)給幼兒。
3、模擬小兔子的家,讓幼兒動手為小兔子“蓋新家”。
4、教師總結(jié):要愛護小動物。
2課時
一、活動內(nèi)容:
紅眼睛、黑眼睛
二、活動目標:
1、知道兔子眼睛的顏色和皮毛的顏色是一致的。
2、了解白兔的眼睛是紅色的。
三、活動準備
小白兔覓食的片段,小白兔一只
四、活動過程:
1、播放多媒體,觀察兔子眼睛的顏色。
教師總結(jié):兔子眼睛的顏色和皮毛的顏色是一致的。
2、讓幼兒抱一抱、摸一摸、看一看,具體的感受小白兔眼睛的顏色
教師總結(jié):小白兔眼睛為什么是紅色的。因為身體里沒有色素,眼睛是透明的,紅色是外界光線通過血絲反射出來的。
3、近距離觀察小白兔,加深對小白兔的認識。
五、活動延伸
可以回家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飼養(yǎng)小白兔,加深對小白兔的感情。
小班教案 篇2
歌曲:蘋果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歌詞,熟悉曲調(diào),會聽前奏并整齊地開始唱。
2.用各種水果替換原歌詞,能按歌詞內(nèi)容做相應的動作;顒訙蕚洌阂颜J識蘋果,知道其特征。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我們每天午點都會吃蘋果?小朋友們喜歡吃蘋果嗎?
2.出示蘋果圖片,讓幼兒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做摘蘋果的動作。
師:今天李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顆蘋果樹,上面有好多蘋果呀,我們一起摘一摘吧。ㄔ谝魳钒樽嘞,老師邊朗誦歌詞,邊做摘蘋果的動作。)
師:李老師剛才邊說歌詞邊摘蘋果,摘了好多呀!你們也來試試吧!
師:現(xiàn)在這些歌詞要變成一首好聽的歌了,小朋友們注意聽哦!師:這首歌好聽嗎?里面唱的是我們剛才念的歌詞嗎?我們一起學一學吧!
3.放聲唱與默唱交替。
師:我們邊唱歌邊拍手。
師:現(xiàn)在我們嘴巴休息,不唱歌曲,在鋼琴的`伴奏下拍手。師:我們換一個唱法,唱一句,拍手一句。
4.創(chuàng)編新歌詞。
師:我們除了見過蘋果,還見過哪些水果?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呢?還有其他特征嗎?
師:我們把你們說的水果,帶到歌里唱一唱吧!
5.即興歌表演。
師: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有小朋友邊做動作邊唱歌,唱得非常好聽,我們請他上來表演一下。
師:現(xiàn)在小朋友去找你的好朋友一起邊唱邊表演吧!
6.小結(jié)。
蘋果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水的形態(tài),通過變魔術的游戲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興趣
2.復習并鞏固紅、黃、藍色,根據(jù)色彩標記匹配相應的瓶子。
3.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后變出新顏色的現(xiàn)象,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1個、瓶蓋2個,在瓶蓋里面分別涂有紅黃藍顏料。
2.紅黃藍顏色標記分別固定在塑料筐上,顏色標記20份。
活動重難點
知道水的形態(tài),了解顏料被水溶解變色的小秘密。
通過變魔術的游戲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后變出新顏色的現(xiàn)象,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導入游戲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瞧,是什么呀?瓶子里有什么?水是什么樣子的?(無色透明、會流動、沒氣味)
教師小結(jié):水是透明的',無色,無味,會流動。
2.師:水寶寶可好玩了,F(xiàn)在它要和我們玩變魔術的游戲,但我們要一起念一句好聽的話“水寶寶,變變變,水寶寶,變變變”他才會變的。我們來試試?
(教師先橫著搖動瓶身,據(jù)幼兒情況而定,讓水接觸瓶蓋里的顏料)
師(語氣的神秘感):哇,水寶寶怎樣了?會變色呢!變出了什么顏色?你們想玩嗎?
(二)探索激趣
師:老師準備了好多瓶子,聽好,每個小朋友拿一個瓶子,我們一起來變魔術,一定要說水寶寶,變變變哦。
1.幼兒自行取一個瓶子,輕搖瓶身,使其變色。(老師指導鼓勵孩子)
提問:你們的水寶寶變了嗎?變出了什么顏色?(幼兒交流討論)
給你們的水寶寶貼一個顏色標記吧。(教師邊說邊操作后幼兒操作)
2.顏色對應
師:水寶寶玩累了想休息了,我?guī)退覀家,紅色的水寶寶住紅標記的家,請小朋友們看著標記給你們的水寶寶也找個家吧。(與筐子對應放)
(三)解讀秘密
師:好奇怪呀,水寶寶怎么會變顏色呢?(幼兒猜測)肯定有秘密,我們快來找找(教師同時搖動沒有顏料的瓶子和有顏料的瓶子,再次試驗)
提問:
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這瓶怎么沒變出來,而另外一瓶卻變出來了?(幼兒猜想)
教師小結(jié):哈哈,其實老師把一個秘密放在了瓶蓋里。(同時打開瓶蓋讓幼兒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教師小結(jié):原來蓋子里的顏料被水溶解就變成了有顏色的水,而蓋子里沒有顏料當然就變不出來了。(詞:溶解)
3.把你們蓋子打開看看,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蓋子里還有顏料呢?
(師幼再次搖晃,鼓勵幼兒用點力)
(四)交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的變化
1.師:看看老師的瓶蓋里還有顏料嗎?現(xiàn)在我要請另一個顏色(黃)和它做好朋友,兩種顏色在一起會怎么樣,你們想知道嗎?這個奇跡就交給小朋友們?nèi)ネ瓿砂?(教師邊說邊操作,但不顯示結(jié)果,給幼兒留個懸念)記住一定要擰緊,要不然調(diào)皮的水寶寶會跑出來的。
2.幼兒交換瓶蓋,嘗試將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
提問:瓶子里的水有變化嗎?變成什么顏色了?
提問:你的水原來是什么顏色,后來又拿了什么顏色,最后變出了什么顏色?(幼兒講述)
總結(jié):哇,顏色可真有趣,原來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還會變成另一種新的顏色呢!讓我們把這個秘密帶到區(qū)域里再玩一玩,變出更多不同的顏色吧!
反思:
在活動預設時,考慮到科學領域的特點,也結(jié)合本班幼兒的情況,更結(ji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一節(jié)科學活動《顏色變變變》。一個活動下來,自我感覺幼兒對此活動非常得感興趣,教師帶動起幼兒,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很濃厚,這是非常開心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也初步達到預設的目標。但也有不足之處:最后環(huán)節(jié)沒有達到一個提升,只有讓幼兒通過用兩種顏色進行配色變色,在幼兒嘗試配色,體驗色的變化時只問了個別幼兒,沒有一起來總結(jié)顏色是怎樣變出來的。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1、仔細觀察圖片上人物的動作,學習運用新詞:“和”,能用完整句表達圖意。
2、通過對日常生活中“我能做到……”的討論、講述。
3、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yǎng)自我服務能力。
活動準備1、圖片三張,有關文字卡。
2、請幼兒練習拿兩件玩具或做兩件事情,并學說:拿了××和××。。
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幼兒自由觀察,講述圖片。教師提出觀察講述要求:圖上有誰?在干什么?
二、幼兒交流、講述經(jīng)驗。1.教師:你看見圖片上有什么?他們在干什么?
2.幼兒講述交流
討論:你覺得他們講得怎樣?
3.鼓勵幼兒進行具體講述。
4.幼兒完整講述圖片。
引導幼兒完整講述圖片:
小欣會穿衣服和穿鞋子,
小花會自己疊被子和刷牙,
小豐在家里會掃地和擺筷子。
三、結(jié)合日常生活討論、講述。
1、教師:小明、小欣、小豐都會做事情。你會干什么?
2、幼兒自由討論:
要求幼兒運用連詞“和”講述會干的'事情。
3、個別講述。
四、講評:討論小結(jié),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精選)10-0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2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08
小班教案01-07
小班教案01-07
小班教案01-07
小班教案01-05
小班教案12-23
小班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