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河蚌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河蚌,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目標:
1、認識河蚌,了解河蚌的生活習性和形態(tài)特征。
2、了解河蚌與人類的關系,激發(fā)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準備:
1、河蚌實物若干,飼養(yǎng)在自然角,供幼兒實際觀察,河蚌的生活掛圖。
2、珍珠的形成過程圖片或視頻。
過程:
1、導入:小朋友們,前幾天我們班的自然角里來了幾位新客人,它們就是河蚌寶寶,我們把它們請出來吧!
2、教師出示河蚌,請幼兒觸摸觀察。提問:
。1)河蚌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
。2)河蚌貝殼前端和后端是否一樣,貝殼的外面有什么?
。3)看一下蚌的兩片貝殼的背面是由什么連接的?
。4)河蚌在安靜狀態(tài)下和受到觸動時,表現有什么不同?
教師結合河蚌實物總結介紹:
河蚌是生活在淡水水底的動物,2片對稱的貝殼保護柔軟的身體,貝殼的前端鈍圓,后端稍尖。貝殼的外層有一條條以殼頂(靠近前端上方的突出部分)為中心的同心環(huán)紋,寬窄和顏色深淺相間,叫生長線,它的形成受環(huán)境條件影響,但不代表年齡。兩片貝殼的背面由韌帶連接,韌帶有彈性,能使兩片貝殼張開。在安靜狀態(tài)下,貝殼能微微張開,露出斧足,由于斧足的伸縮使身體前進;當遇到刺激時,斧足收回,兩片貝殼就緊緊合在一起。
3、結合河蚌的結構圖,讓幼兒邊觀察邊猜測思考問題:
。1)河蚌的口在哪里?它吃什么東西,是怎樣吃東西的?
。2)河蚌有用嗎?它對于我們人類來說有什么用?
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回答。
4、結合幼兒的回答和珍珠形成圖,介紹河蚌的作用。
1)適合燒、烹、燉,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之功效。
2)河蚌渾身是寶:河蚌是珍珠的搖籃,不僅可以形成天然珍珠,也可人工養(yǎng)育珍珠。除育珠外,蚌殼可提制珍珠層粉和珍珠核,珍珠層粉有人體所需要的15種氨基酸,與珍珠的成份和作用大致相同,具有清熱解毒、明目益陰、鎮(zhèn)心安神、消炎生肌、止咳化痰、止痢消積等功能。將蚌肉和蚌殼分別加工、蒸煮消毒和機械粉碎,即可制成廉價的動物性高蛋白飼料,喂養(yǎng)動物。
5、觀看珍珠的形成過程圖片或視頻,加深對河蚌的認識。
教師提問:
1)珍珠是在那種小動物的肚子里長出來的?
2)你喜歡珍珠嗎?為什么?
3)我們如何來保護它?
6、教師小結。
提醒幼兒要愛護環(huán)境,減少環(huán)境污染,讓小動物們都能快樂地生活、生長。
活動延伸:
教師講故事,請幼兒欣賞,進一步加深對河蚌的認識,同時思考:如果自己是那只貪玩的小河蚌,應該怎樣做。
附:故事:
《小河蚌的故事》
一群河蚌在一只老河蚌帶領下,在清亮的河水中歡快的散步。那是一群年輕的河蚌,他們光潔鮮亮,朝氣蓬勃,充滿了青春的歡樂。
忽然,在一道河灣里,老河蚌停下來語重心長對小河蚌說:孩子們,你們不能光顧著玩,應該去撿一些沙子了!
小河蚌們按照老河蚌的要求去做了,它們紛紛撿了一些沙子,深埋進體內,就像種下一粒種子。虔誠地等待它發(fā)芽、開花、結果。
可是一只貪玩的小河蚌沒有按照老河蚌的要求去做,蒙混過關了。歲月像那條河水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地溜走了。小河蚌們長大了,他們紛紛打開自己的蚌殼,那里面竟然藏著一顆顆珍珠,他們發(fā)著亮、放著光。那些小小的沙子在心血和汗水長年累月的灌溉下竟然變成美麗晶瑩的珍珠!
河蚌們相互擁抱著、歡笑著,慶賀著自己的成果。就在大家慶賀的時候,那只曾因貪玩而沒有撿沙子的河蚌,悄悄地溜走了。沒有沙子,它的殼中就沒有珍珠,它用什么去慶賀呢?它流淚了,它很后悔?墒撬呀浝狭,一切都晚了!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河蚌】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小蜘蛛03-06
認識蘿卜科學教案01-09
小學科學教案:認識夏天08-25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聲音04-02
小班科學教案《認識菠蘿》01-24
小班科學教案認識春筍11-21
小班科學教案:認識馬鈴薯03-16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水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