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仔細觀察畫面,幼兒能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能用完整的句式來表達。
2.通過理解故事了解動物通過保護色來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3.在活動中感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教學PPT、視頻“神奇的變色龍”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引出故事,激發(fā)幼兒好奇心
1.體驗捉迷藏的游戲玩法
。1)小朋友,你們玩過捉迷藏的游戲嗎?誰來說一說是怎么玩的?
。2)小結:捉迷藏就是要有人躲起來,其他人蒙起眼睛找的。
。3)請幼兒玩捉迷藏的游戲。
2.出示封面,引出故事
。1)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也來玩捉迷藏的游戲了,看看它是誰?(出示封面)
。2)這是一頭特別的大象,它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大象有什么不同?
。3)小結:這是一頭花格子大象,它的名字叫艾瑪。今天我們講的'故事名字叫《艾瑪捉迷藏》。
二、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
1.出示PPT1:
。1)看看艾瑪是和誰玩捉迷藏的?它們誰是找的?誰是躲的?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ōh(huán)節(jié)分析: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是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觀察能力。)
2.出示PPT2:
。1)小鳥來到小樹林,這里可能藏著艾瑪噢!你們發(fā)現(xiàn)它在哪兒了嗎?
。2)小鳥為什么會把太陽傘看成是艾瑪呢?
。ōh(huán)節(jié)分析: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是為了讓孩子們能觀察出太陽傘身上的圖案和艾瑪很相似。)
3.出示PPT3:
。1)小鳥繼續(xù)找呀找,來到了灌木叢,這里會藏著艾瑪嗎?仔細找找它在哪兒?
4.出示PPT4:
。1)小鳥繼續(xù)往前飛,來到了小山坡,仔細看看艾瑪在這里嗎?它在哪兒呢?
(環(huán)節(jié)分析: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是為了讓孩子能根據(jù)艾瑪身上的圖案觀察到艾瑪可能躲在那里。)
5.出示PPT5:
(1)在這個地方藏著艾瑪噢!仔細找找它在哪兒?
6.出示PPT6:
。1)艾瑪?shù)暮门笥岩蚕胪孀矫圆氐挠螒颍纯此暮门笥延姓l?
7.出示PPT7圖片:
。1)小動物們都躲起來了,大家快點來把它們找出來。你們找找看,它們藏在哪里?
(2)為什么它們要躲在那里呢?
(環(huán)節(jié)分析: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是為了讓孩子們能觀察出動物們可以找和自己顏色一樣的地方藏起來。)
三、了解其他動物自我保護的本領
1.出示PPT(8—10)
。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動物?你們認識它嗎?它們藏在哪里?
。2)小結:在我們自然世界里有很多動物它們?yōu)榱吮Wo自己都會找和自己顏色一樣的地方藏起來,這種自我保護的方法就叫做保護色。
活動延伸:
師:在自然界還有許多小動物都有保護自己的本領,你們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一找他們分別是用什么辦法保護自己的,下次再來告訴你的同伴,好嗎?
中班教案 篇2
繪本導讀:
很喜歡這個繪本,一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老鼠和一只大大的強悍威武的老虎居然成了好朋友,這對很不相稱的好朋友之間因為一些小小的問題波瀾迭起,這些小小的問題其實也是存在于小朋友的生活當中的,比如故意踢翻朋友的玩具、和朋友一起分享的時候自己可能會多留一點的小心眼,這些都會讓孩子感覺到繪本故事的`親近,他們在閱讀中可以經(jīng)歷著相同的情感變化。而小老鼠大膽地和大老虎絕交,大老虎想盡辦法贏回小老鼠的友誼,最終獲得小老鼠的諒解的比較完美的結局會讓幼兒雀躍,從中也能學到和朋友友好相處的一些方法。我想這就是繪本的價值所在吧。
整個繪本還采用對比的方式把喜劇氣氛渲染到了極致,從玩游戲時投降的“小老鼠”到角色互換后投降的“大老虎”,從“小老鼠”身上的創(chuàng)口貼到“大老虎”身上的創(chuàng)口貼……富有趣味的設計,一種頑童的幽默跳躍在字里畫間,讓人自始至終忍俊不禁。
活動設計:
針對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把整個繪本分成兩部分進行學習,第一部分是精讀,重點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幼兒在閱讀圖片中了解小老鼠和大老虎兩個好朋友之間出現(xiàn)的一些小問題,從中體驗小老鼠的心理感受,并能夠判斷大老虎的行為對錯。第二部分從兩個好朋友分開,大老虎想挽回小老鼠的友誼開始,通過幼兒為大老虎提建議、自主選擇圖片講述大老虎為小老鼠做的事,最后集體傾聽故事的后半部分達到**,體驗朋友之間和睦相處的快樂。
在一些細節(jié)的處理以及情感的體驗上我并沒有特別的深入,只是適當?shù)狞c到,社會性情感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通過一個故事、一本繪本就可以馬上實現(xiàn);谥邪嗪⒆拥哪挲g特點,讓他們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做出一些行為判斷,什么是錯?什么是對?應該怎么做?就夠了。
活動目標:
1.知道朋友相處時不欺負別人,也不允許別人欺負自己。
2.懂得要友好地與同伴相處。
活動準備:
PPT《小老鼠和大老虎》、繪本小書《小老鼠和大老虎》
活動過程:
1.以歌表演《拉拉勾》導入,談話激發(fā)幼兒原有生活經(jīng)驗。幼兒兩兩結伴進行歌表演《拉拉勾》并說說自己的朋友
2.播放PPT書的封面,教師提問:封面上的大老虎長得怎么樣?小老鼠長得怎么樣呢?小老鼠和大老虎是什么關系呢?你從哪看出來的?
3.教師播放PPT講述故事(到13頁),師幼一起討論
(1)大老虎做的對不對?為什么?
。2)小老鼠會怎么做,如果你是小老鼠會怎么做?
(3)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沒有人像大老虎一樣欺負你?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師播放PPT講述故事(到19頁),師幼一起討論
請你猜一猜大老虎會怎么做?如果你是大老虎你會怎么做?
5.教師播放PPT講述故事(到27頁),師幼一起討論
你認為小老鼠會和大老虎繼續(xù)做朋友嗎?他們在一起怎樣玩才能繼續(xù)做朋友?
大老虎會一直這樣讓著小老鼠嗎?為什么?你認為他們應該怎樣做?
6、觀察圖片,關注細節(jié)
請小朋友拿出椅子后面的書,找一找小老鼠和大老虎家里的秘密,看看他們的照片是怎么掛的?(老虎的掛在上面,老鼠的掛在下面)看看封底他們的照片又是怎么掛的?(并排掛的)說明他們現(xiàn)在怎么樣了?(關系平等了)
活動延伸:
出示PPT最后一頁: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問題解決了,可是又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是什么呢?誰來了?(犀牛)在平時的生活中和比自己高大強壯的朋友在一起應該怎么相處呢?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我們生活的關系,積累有關數(shù)的感性經(jīng)驗。
2、知道數(shù)字在不同的場合代表不同的含義,幼兒對其形狀感興趣,幷樂意產(chǎn)生想象。
活動準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大屏幕中出示格子,提問:數(shù)一數(shù),一共看到了幾個格子?
幼兒:10個格子師:每個格子中都有一個不同的數(shù)字,請你找一找,猜一猜分別是數(shù)字幾?
2、大屏幕中出示不完整數(shù)字,讓幼兒觀察,提問:
師 :找到了數(shù)字幾?在哪個顏色里面?
幼兒:我找到了數(shù)字1,在黑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數(shù)字8,在黃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數(shù)字3和2,3在橘色的格子里,2在紅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數(shù)字4,在紫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數(shù)字0,在粉紅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數(shù)字8,在黃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數(shù)字9,在白色的格子里灰色的格子里藏著數(shù)字6
二:數(shù)字的用途提問:經(jīng)常在哪里看見過這些數(shù)字?
幼兒:車的車牌上、鬧鐘上、電梯里、電話機師:車牌在車的哪里?
幼兒:車的前面和后面
三:結合生活中的數(shù)字,讓幼兒理解這些數(shù)字 所表示的意義,教師展示PPT中不同的物體
(1)日歷師:日歷上面的數(shù)字有什么作用?
幼兒:幾日幾日、禮拜一、禮拜二……
(2)遙控器師:遙控器有什么用?
幼兒:遙控器可以幫我們找到想要看的電視。
(3)體溫計師:體溫計有什么作用?
幼兒:量一量身體的`體溫,有沒有發(fā)燒師:人的正常體溫在36度--37度之間小:生活中到處有數(shù)字,有的是告訴我們數(shù)量的多少(比如:藥水瓶上的數(shù)字),有的是告訴我們順序(比如:年歷上的數(shù)字、門牌號碼),有的是告訴我們方位(比如:書上的頁碼),所以數(shù)字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四:大屏幕中出示0123456789,把這些數(shù)字合起來,讓幼兒觀察有什么變化?
(1)出示第一幅有數(shù)字組成的--雞,由數(shù)字0、3、2師:數(shù)字3放中間變成小雞的翅數(shù)字3縮一縮變成小雞的腳數(shù)字3倒過來變成小雞的嘴數(shù)字3拉拉長,倒過來變成小雞的頭和背
(2)出示數(shù)字組成的冰激凌,由數(shù)字3、6、
活動延伸:
參照大屏幕中的數(shù)字圖畫,喜歡哪一幅數(shù)字圖畫,然后畫一畫,也可以創(chuàng)新,挑選自己喜歡的數(shù)字,動手畫一畫。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結合生活實際,了解不同的鈴聲的不同作用。
2、 欣賞并朗誦兒歌《鈴兒在說話》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事先錄好各種鈴聲(如門鈴聲、電話鈴聲、鬧鐘鈴聲、風鈴聲、車鈴聲等)
2、 鬧鐘、風鈴、自行車鈴、電話、門鈴等圖片或事物。
3、 大字卡一套(門鈴、電話鈴、鬧鈴、風鈴、車鈴),小字卡人手一套,(放在盤子中)
4、兒歌《鈴兒會說話》的大海報一張,上面寫有兒歌內(nèi)容,但在什么丁零響處留白。以便于填寫各種鈴聲。
重點與難點
了解鈴聲傳遞信息的作用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老師最近聽到了一些有趣的說話聲,我把它們都錄了下來呢,大家想不想聽!
2、引導幼兒傾聽鈴聲錄音,是誰在說話,猜猜它們在說什么話?(幼兒可自由回答)
二、理解鈴聲
1、我這里有好多鈴聲,我們再來聽一聽,
聽辨各種鈴聲,并用問答歌的形式來說說是什么鈴兒響了
——“小朋友猜一猜,什么鈴兒在說話?”
引導幼兒認讀漢字“門鈴、鬧鈴、電話鈴、車鈴、風鈴”
教師用兒歌小結每種鈴聲的意思。
2、我們把這些好聽的鈴聲放在一起就能變成一首兒歌《鈴兒在說話》(出示兒歌海報)
三、欣賞兒歌
1、幼兒根據(jù)圖片兒歌。
——我拿一張圖片,你們來說說是什么鈴在響,它要告訴我們什么。如:出示鬧鐘:鬧鐘丁零響,媽 媽快上班。
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兒歌。
2、幼兒分組練習:選出一位組長出示圖片。
3、比比哪組念得最棒。價值分析:
從鈴聲導入,突出活動主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結合生活中的鈴聲,調(diào)動幼兒的經(jīng)驗來了解鈴聲的'不同作用,能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
利用不同的練習形式,讓幼兒學會有韻律地念兒歌。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目測和自然測量的方法,識別物體的長、寬、高。
2.激發(fā)幼兒進行測量活動的興趣。
3.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1只空紙盒、1把自制多用尺(見圖7―12)。圖7―12自制多用尺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
(1)教師以空紙盒、桌子、教室為直觀演示教具,讓幼兒分別感知它們的長、寬、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們的長、寬、高?
在幼兒議論后教師歸納:用測量的方法。
目測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較,但不精確。
測量法:用尺子來量一量。
幼兒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師提醒幼兒數(shù)一下,多用尺上有幾個小格子,幼兒數(shù)后發(fā)現(xiàn)多用尺由10個彩色小方格組成:紅一黃一藍一綠一橙五色相間。教師再提示幼兒,這把多用尺可用來量物體的長、寬、高。
2.演示
(1)教師用鋼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長、寬、高。
(2)個別幼兒用多用尺量空紙盒的長、寬、高,說出長、寬、高分別是幾個小方格。
3.操作
(1)幼兒用各自的多用尺測量空紙盒,分別量出空紙盒的'長、寬、高各是幾個小方格,并記錄在紙上。
(2)幼兒合作用多用尺測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長、寬、高是幾尺(10個小格為1尺)或幾尺零幾個小方格,并記錄在紙上。
(3)幼兒嘗試進行自然測量,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活動建議:
1.啟發(fā)幼兒在使用多用尺測量時,可以1個小方格作單位,也可以1尺作單位(10個小方格為1尺)。量同樣長的物體,單位小,測量的數(shù)大;單位大,測量的數(shù)小。例如,空紙盒的長可以說是2尺長,也可以說是20個小方格長。
2.可再讓幼兒想想,除了用多用尺測量外,還可以用什么作為度量工具?(小棍、繩子、筷子、腳步、手等)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互相謙讓,知道人多時要排隊,不擁擠。
2、從小培養(yǎng)幼兒講次序的文明行為。
3、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知道生活中許多事情需要排隊。
難點:培養(yǎng)幼兒自覺遵守次序的習慣。
活動準備
玩具一筐。
活動過程
一、教師把一筐好玩的玩具放在桌上,請全班幼兒同時上來拿,教師不提任何要求,觀察幼兒是如何拿玩具的,并記住被擠的幼兒。
。1)提問:,剛才你們拿玩具時覺得怎樣?(教師有意提問被擠的幼兒)
(2)討論:
1、應該怎樣拿玩具才能又快又不擁擠?
2、你知道生活中什么時候需要排隊呢?為什么?
3、教師歸納:比如,看病要排隊,買東西、玩滑梯要排隊,就餐要排好隊領飯。
二、請幼兒排隊拿玩具到室外玩。
。1)指導幼兒有秩序地拿玩具。
(2)教師及時制止個別幼兒還搶、擠的現(xiàn)象,并請他重新排隊。
三、小結:
在生活中,因為想做同一件事的.人很多,每個人都能謙讓一點,都能自覺講秩序,自覺排隊,不擠也不搶,我們的心情就會很愉快,做事情就會又快又好。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參與意識很好,課堂氣氛活躍,并且認識到排隊、謙讓的必要性。不過謙讓行為不是一朝一夕,甚至是一次教學活動就能使幼兒自發(fā)產(chǎn)生的,需要老師、家長在以后的生活、活動中不斷強化,才能使幼兒養(yǎng)成自覺遵守次序的習慣。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方法,初步培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意識。
2.知道購物袋的用途。
3.培養(yǎng)少用塑料袋,自備購物袋的習慣。
活動重點:
培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活動難點:
知道購物袋的用途。
活動準備:
購物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出示地球模型,表示地球先生生病了。
二、基本部分
向幼兒講述故事《地球先生肚子脹》。
與幼兒討論:
1.地球先生為什么肚子脹?
2.我們應該幫助地球先生嗎?
3.你會怎么幫助地球先生?
與幼兒一起觀看宣傳減少使用塑料袋的短片,請幼兒說一說,怎樣做才能減少使用塑料袋。
出示幼兒用書,請幼兒看圖講故事。
三、結束部分
幼兒展示自己帶來的購物袋,然后兩人一組,到娃娃家使用購物袋玩購物游戲。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主體作用,教師的引導作用;顒又,幼兒都是按自己的意愿進活動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討論袋子的做法,獨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購物?傊變簩Ρ敬位顒颖憩F(xiàn)出很大的興趣,情緒一直非常飽滿。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主題,懂得要愛護樹木。
2、知道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并要尊重對方。
3、初步了解樹木的用處。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教具:圖片(小羊、小牛、小猴、小鳥、娃娃),小樹背景圖、
2、實物:筷子、椅子、木鋼琴、筆筒、積木、
3、愛護樹木標記卡若干、
活動重點:
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并要尊重別人、
活動過程:
一、引題、(引起幼兒興趣并導入主題)
1、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客人,你們看是誰呀?
幼兒辨認一一回答、
2、師:那這么多的東西到底用什么做的呢?
幼:小樹/木頭
3、師:小朋友你們真棒!今天我就給大家一個有關小樹的故事、
有一棵小樹她想找朋友,它會找誰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二、出示背景圖,邊操作邊講述故事,并提問、
1、先講第一段和第二段,提問:
師:誰來了?它是怎么做的?小樹喜歡它嗎?
2、再講第三段,提問:
師:誰來了?它是怎么做的?小樹喜歡小牛這樣嗎?為什么?
3、然后講第四段,提問:
師:小猴是怎么做的?小樹喜歡和小猴做朋友嗎?
4、最后講第五段,提問:
師:誰來了?她是怎么做的?
5、小結:
師:他們做的對嗎?為什么?
師:那小樹到底有沒有找到朋友呢?
6、請小朋友仔細聽我把故事講完,提問:
師: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
三、完整講述故事、
1、師幼一起講述故事一遍、
2、師:大家是怎么向小鳥學習的?
3、師:那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小樹?
4、歸納故事題目、
師:請小朋友為故事想個好聽的題目
四、總結、
師:樹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它不但能做好多東西,而且還能保護我們,如果樹排成一排,能擋住風沙,樹還能吸塵吸噪音美化環(huán)境的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樹木!
五、活動延伸
師:為了防止別人去傷害樹木,我們一起為小樹掛上標記吧!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中班教案 篇9
教學根本目的:
1、了解各種水果,制作水果拼盤,品嘗水果的滋味,培育孩子觸碰覺、嗅覺、味覺的綜合能力,
2、孩子體會秋季水果成熟的.欣喜心情。
教學預備:
1、教學前觀摩果園
2、蘋果、梨子、甘蕉(即指:香蕉)、柑橘(又稱橘子)、柚子、石榴等水果數(shù)個
。场⑺芰媳P子五個,塑料小刀子每個人一把
過程:
一、引進:
今日,農(nóng)村老百姓伯伯給我們送來了很多的水果,我們一塊兒來瞅瞅均有哪一些水果?
二、了解水果
1、分組觀測和察看水果(啟發(fā)孩子通過看看、摸摸、聞聞來體會水果的色、香、)
2、集合溝通探討。勉勵孩子勇敢把自個兒看見、摸到、聞見的體會告知別人。
三、水果拼盤比賽
1、孩子分組探討:例如何制作水果拼盤
2、孩子分組制作水果拼盤(叮囑孩子用小刀時要小心)
3、欣賞各組的水果拼盤,孩子開展點評
四、品嘗水果拼盤大會
啟發(fā)孩子品嘗自個兒
做的水果拼盤,且說一說吃到的滋味怎么樣
五、教學游戲“運水果”完結。
[講評]:創(chuàng)建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一個孩子均有機會參加探索研究教學,開展嘗試,體會參加的快樂,且能勉勵孩子勇敢提出問題表達自個兒的看法。全過程通過孩子分組溝通探究的結果,分組協(xié)作制作水果拼盤,一同分享一致協(xié)作的過程與結果,培育了孩子協(xié)作學習的觀念與能力。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