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科學《大與小》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大與小》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科學《大與小》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會通過目測法、重疊法比較大小不同的兩個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
2.通過游戲使幼兒初步體會到生活中大與小的運用,初步發(fā)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fā)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yǎng)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大貓和小貓模具、大小不同的模型皮球、盤子、汽車、一些常見的物品如扣子、瓶子等。
活動過程:
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大貓小貓來小朋友家做客了,(出示背景圖片與模具)哪一只是大貓?哪一只是小貓呢?引導幼兒進行比較。
實際操作,學習常見的比較方法
出示帽子,引導幼兒分別用目測法、重疊法進行比較大小后,按大小分別送給兩只貓。
出示小球,用目測法比較大小后,送給兩只貓。
出示小汽車,用重疊法比較大小后,送給兩只貓
三、鞏固練習
給小兔家的其他物品比較大小(扣子、毛球兒、藥瓶兒)出示實物讓幼兒感知物體的大小。
四、活動延伸:
回家后與爸爸媽媽一起找找“大”和“小”。
幼兒園小班科學《大與小》教案2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在生活中會不斷接觸大小不一的事物,但他們對于事物的大小關系尚未形成清晰的概念。本次從幼兒身邊的事物出發(fā),讓幼兒感受生活中事物的大小關系,引發(fā)幼兒對身邊事物的興趣和探究欲望。
活動目標:
1.學會通過目測法、重疊法比較大小不同兩個物體的大小。
2.能初步比較出生活中簡單常見物體的大小,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積極參與觀察探索。
活動準備:
1.ppt
活動指導:
1.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趣導入
指導語: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兩只熊寶寶,我們先看看是哪兩只熊寶寶吧。一只大熊一只小熊,哪一只是大熊?哪一只是小熊呢?
2.實際操作,學習常見的比較方法
。1)出示圖一:一天兩只小熊起床了。它們需要刷牙,我們通過重疊比較發(fā)現一只牙刷大,一只牙刷小。那我們應該怎么分給兩只小熊呢?
。2)出示圖二:他們刷完牙之后想要坐車出去玩。這兩兩輛車有什么區(qū)別呢?
。3)出示圖三:兩只熊寶寶出門以后想去玩球,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球有什么不一樣呢?
(4)時間不早了,兩只熊寶寶的.肚子都餓的咕咕叫了,它們找到了蜂蜜。我們一起比一比這兩罐蜂蜜有什么不一樣?一個大,一個小。那我們應該把小的蜂蜜送給大貓還是小貓呢?
3.通過鞏固練習,引導幼兒進一步學習
指導語:小朋友們都很棒,學會了比大小,現在老師要來考一考小朋友們,看看你們都學會又快又正確的分辨事物的大小了嗎?
活動延伸:
回家后與爸爸媽媽一起找找“大”和“小”。
【幼兒園小班科學《大與小》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與大01-31
小班教案 | 小班科學:小烏龜03-20
小班《大與小》優(yōu)秀教案04-01
小班科學小實驗教案08-29
小班大茶壺、小茶杯教案10-12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11-02
小班數學教案:大的和小的01-08
小班數學大與小教案(精選13篇)10-31
幼兒園小班小蝸牛教案03-01
幼兒園小班《小幫手》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