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頂紙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帪榇蠹沂占挠變簣@大班科學教案《頂紙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頂紙板》1
活動設計
《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的目標強調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任何物體都有一個重心,而且只有一個重心,怎樣把這個抽象的科學知識變成孩子能理解的、能親身感知到的、觸手可及的現(xiàn)象呢?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習特點,我設計了《頂紙板》這一科學活動。《頂紙板》活動共分為三個課時,第一課時是頂幾何圖形紙板,第二課時是頂不規(guī)則圖形紙板,第三課時是探究支撐物接觸面的大小與紙板之間的關系,本節(jié)活動是第一課時。
活動目標
1、對探索頂起紙板感興趣。
2、感知紙板只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并積累使幾何圖形平衡的有益經(jīng)驗。
3、提高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探究頂幾何圖形紙板的方法,感知紙板只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
活動難點
幼兒能夠平穩(wěn)的頂起幾何圖形紙板,在能頂起紙板的地方準確的做出標記。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引導幼兒看雜技頂碗。
物質準備:18套規(guī)則圖形紙板,18根新鉛筆,18根記號筆,視頻。
活動過程
一、欣賞《頂碗》雜技表演節(jié)目,引發(fā)幼兒嘗試欲望。
引導語: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雜技表演好不好呀?(好)
師:那老師現(xiàn)在先給小朋友們看下視頻里的雜技演員是怎么表演的好不好?(播放視頻)
師:表演結束了,小朋友們是不是覺得很神奇,視頻里的雜技演員可以頂著碗那么久都不會掉下來。那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也來嘗試當一下雜技表演員呀?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玩頂紙板的雜技表演。
二、引導幼兒初步探究頂圓形紙板的方法,感知紙板只有一個能被頂起來得點。
引導語:瞧!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許多圖形娃娃的紙板,請你們看,這是什么形狀?(圓形)
1、提出問題,幼兒猜想:如果用鉛筆頂圓形紙板,能頂起來嗎?
2、教師介紹材料,提出探究要求。
引導語: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支新的`鉛筆和圓形紙板,請你們動手試一試,用鉛筆能頂起紙板?
提出探究要求:你們看,圓形紙板的身上有好幾個點,小朋友在每個點上都試一試,在能把紙板頂起來的那個點上畫,試好了之后,請你們帶著你的圓形紙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3、幼兒操作探究頂圓形紙板的方法,并記錄,教師巡回指導。
4、結合記錄,師幼分享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引導語:你們都成功了嗎?鉛筆能將圓形紙板頂起來嗎?你是怎么頂?shù)?吸管頂在哪個點上圓形紙板能被頂起來?其他的點能將它頂起來嗎?
5、師幼共同梳理,幼兒獲得有關平衡的經(jīng)驗。
小結:原來,在圓形紙板上只能找到一個能把圓形寶寶頂起來的點,而且這個點就在圓形紙板的中心位置上。
三、遷移經(jīng)驗,幼兒探究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幾何圖形紙板的方法,再次感知發(fā)現(xiàn)紙板只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中心點。
1、介紹材料,提出問題,引發(fā)幼兒猜想。
引導語:今天,老師還準備了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板,如果,也用鉛筆頂,這些紙板有幾個地方能被頂起來?在什么位置?請你們猜一猜,試一試吧!
2、教師提出探究記錄的要求:在能把紙板頂起來的地方用小圓點做個記號。做完之后再用筆頂?shù)侥莻點上試一試驗證一下你做的標記對不對,然后請你們帶著你的紙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3、幼兒探究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板的方法,并記錄。
4、結合記錄,師幼分享交流: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板你們都試成功了嗎?每個圖形有幾個地方能頂起來呢?在圖形的哪個位置上鉛筆能頂起紙板?你又是如何做標記的?
5、師幼共同梳理,幼兒獲得有關使幾何圖形紙板平衡的經(jīng)驗。
四、出示不規(guī)則的圖形,提出問題,引發(fā)拓展活動。
剛才小朋友們都試了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板,知道它們都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那這個點就叫做它的中心點,那這個圖形能被頂起來嗎?請你們下次再試試看吧!
延伸活動:
在科學區(qū)投放幾何圖形引導幼兒繼續(xù)探究頂紙板,探究頂紙板的物體接觸面的大小與頂紙板之間的關系。
反思:
活動層次清晰、目標達到,但是大三班孩子能力較強,本活動沒有挑戰(zhàn)性,孩子興趣不太高,可以適當提高難度。例如:紙板可以做大一些、增加不規(guī)則圖形,目標設定可以加上孩子語言表述能力的提高。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頂紙板》2
一、活動目標
1.探索紙板只有一個能頂起來的點,知道不同形狀的物體其中心點不同。
2.體驗頂起紙板的成功喜悅,并積累使幾何圖形平衡的有益經(jīng)驗。
二、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套幾何圖形紙板、吸管、記號筆、磁鐵、展示板等。
三、活動過程
。ㄒ唬、以介紹材料讓幼兒猜想,引發(fā)探究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圓形”,如果讓你們用吸管頂起圓形紙片,你們猜猜能頂起來嗎?
。ǘ⒂變撼醪教骄繄A形頂紙板方法,感知紙板只有一個點能頂起來的。
1.教師介紹材料,提出探究的要求。
師:“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根吸管和圓形紙片,請你們動手試一試,用吸管怎樣能頂起圓形紙片?”
師:“圓形紙片的身上有好幾個點,小朋友在每個點上都試一試,在能頂起來那個點的地方打‘√’做個記號,不能頂起來的點打‘×’做個記號。試好了,請你們寫上自己的號數(shù)!
2.幼兒操作探究圓形頂紙板的方法,并記錄。
師:做好的小朋友把你的卡片送到黑板上,然后坐下來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那個店能頂起來。
3.結合記錄,師幼分享交流探究過程與結果。
師:“你們都試成功了嗎?吸管能將圓形紙片頂起來嗎?吸管頂在幾號點上圓形紙片能頂起來?還有其他的點能將它頂起來嗎?”
4.師幼共同梳理,幼兒獲得有關平衡的經(jīng)驗。
教師:“原來,在圓形紙片上只有一個地方才能把圓形寶寶頂起來,而且這個地方就在圓形紙片的中心位置上!
。ㄈ、遷移經(jīng)驗,幼兒探究三角形、長方形等幾何圖形頂紙板的方法,再次感知發(fā)現(xiàn)紙板只有一個中心點能頂起來。
1.介紹材料,提出問題,引發(fā)幼兒猜想。
師:“今天,老師還準備了三角形、長方形紙片,如果也用吸管,你們猜猜能將它們頂起來嗎?”“這兩個形狀上也有幾個點,你們猜猜,在幾號點能將紙片頂起來?看看中心點能不能頂起來?”
2.教師提出探究記錄的要求:在紙片能頂起來的地方畫個圓圈做個記號。
3.幼兒操作探究三角形、長方形頂紙板的.方法,并記錄。
4.結合記錄,師幼分享交流。
教師:“三角形、長方形紙片你們都試成功了嗎?每個圖形有幾個地方能頂起來呢?在圖形的哪個位置上吸管能頂起紙片?”
5.師幼共同梳理,幼兒獲得有關使幾何圖形平衡的有益經(jīng)驗。
師:“像三角形、長方形這種規(guī)則的圖形,只要找到它們都有一個中心點就能將紙片頂起來!
(四)、出示不規(guī)則的圖形,提出問題,引發(fā)延伸活動探究。
教師:“是不是所有圖形的中心點都能將紙片頂起來呢?老師今天還準備了很多不規(guī)則的圖形,請你們試一試這些不規(guī)則圖形的中心點能不能將紙片頂起來?請在能將紙片頂起來的點的那個地方,用筆畫個小圓點做上記號!”
四、活動延伸
1.在科學區(qū)中,投放幾何圖形和不規(guī)則圖形,幼兒繼續(xù)探究頂紙板。
2.在后續(xù)活動中,繼續(xù)探究頂紙板物體面的大小與頂紙板的關系。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頂紙板》】相關文章:
大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頂紙板》12-26
大班科學《頂紙板》教案01-11
大班科學頂紙板教案02-20
大班科學頂紙板教案14篇04-02
大班科學頂紙板教案(14篇)04-02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01-21
我和紙板做游戲教案09-20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蚯蚓01-26
大班科學教案:溶解_大班科學教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