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shù)教案匯總[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shù)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shù)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在同伴原有繪畫基礎上大膽想象,為同伴的作品添畫。
2、感受同伴的不同思維方式和表現(xiàn)形式,體驗交換作品作畫的趣味性。
3、在游戲情境中,鍛煉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活動準備:
圖片、黑板、音樂、錄音機、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想象。
“你覺得它看上去象什么?”
二、引導幼兒在已有的畫面上大膽想象并表述。
教師在畫面上添畫,讓幼兒想象。
“你們看,現(xiàn)在它又象什么?”
“你想把它變成什么?”
三、教師交代游戲規(guī)則,讓幼兒進行操作
提醒幼兒變換紙張的`不同方向,大膽想象,在別人的基礎上作畫。
四、作品評價
請幼兒回到第一次坐的位子上,“你原來想畫什么的?現(xiàn)在變成什么?”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與我都很投入,但在評價時孩子中出現(xiàn)了一些負面的情緒,這時作為老師應該及時作好反饋。例如在展示評價作品時,可以先去評價教師自己的作品,驚嘆自己作品的變化,并將這種積極的情緒傳遞給幼兒,讓孩子們真切體驗到這種作畫方式的喜悅與樂趣。同時,在今后的活動中可以多關注、培養(yǎng)幼兒學會接納。
美術(shù)教案 篇2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Windows畫圖板中各種工具的綜合使用。2、"復制、粘貼"命令和對稱圖案的關系。
3、試用Windows畫圖板上各種上具當畫筆,設計多種形式的圖案,并發(fā)展成多樣對稱圖案。
4、用Windows畫圖板繪制對稱圖案,感受電腦繪畫便捷、有趣的特點,探索電腦美術(shù)學習的多樣表現(xiàn)形式。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用Windows畫圖板制作形式多樣的對稱圖案。 2、多樣工具表現(xiàn)多種樣式的圖案。
教具學具:電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演示導入:運用課本中的對稱圖案制作簡易的動畫表演,激發(fā)學生學習電腦繪畫的興趣。
2、欣賞導入用各種電腦軟件制作的電腦平面設計作品中的對稱圖案。讓學生初步了解學習電腦美術(shù)的意義。
3、探索切入:出示一對稱圖案,要求用電腦繪制。方法不限。
師歸納小結(jié),引出"復制、粘貼"命令。
4、熟悉工具箱里的`各種工具,特別是筆刷工具的使用,因為它是windows
畫圖板里唯一的線條有變化的手繪工具,需要用鼠標反復熟練運用。并懂得改變它的筆畫特點、粗細樣式。
5、熟悉各項菜單下的各種命令。特別是編輯菜單下的"復制、粘貼"選項,圖像菜單下"旋轉(zhuǎn)、反轉(zhuǎn)"、"拉伸、扭曲"選項。
6、制作對稱圖案:
(1)用鉛筆工具設計圖案的一半。 (2)嘗試用形狀工具、線條工具或筆刷工具繪制半個圖案。
(3)用筆刷工具或油漆桶工具為圖案上色。 (4)用選擇工具選中畫好的半個圖案,在編輯菜單下執(zhí)行"復制、粘貼"命令,在圖像菜單下執(zhí)行"旋轉(zhuǎn)、反轉(zhuǎn)"命令,組合成對稱圖案(選擇工具要在透明粘貼的狀態(tài)下)。
7、對稱圖案的組合:把繪制好的一個對稱圖案進行組合,使它有一定的空間和主題。
要使圖畫有變化,應注意:
(1)對稱圖案不僅是左右對稱,也可以是上下對稱。 (2)復制的對稱圖案可以做放大、縮小、拉伸、扭曲等處理后再組合成新畫面。
三、學生練習,教師輔導。
四、課后拓展:
1、把對稱圖案作連續(xù)圖案或構(gòu)成設計練習。2、鼓勵用其他軟件制作對稱圖案。為自己設計的圖畫添加文字或照片,作封面或其他平面作品設計。
美術(shù)教案 篇3
《多彩多姿的民族服飾》美術(shù)教學案例分析
《多彩多姿的民族服飾》這是嶺南版小學《美術(shù)》第十一冊中的一節(jié)造型·表現(xiàn)課,教學對象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通過這節(jié)課教學,要求學生對我國的民族服飾的多樣性和獨特性有所了解,并且能初步掌握民族服飾的簡易畫法。民族服飾相關知識面廣,六年級的孩子表現(xiàn)能力差異大,學生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懼怕動筆,加上民族服飾本身多樣與繁雜加重了學生的畏難情緒等等,諸多因素給本節(jié)課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
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學生極有無從下手的可能。這樣一來即使完成教學任務,學生也未必真正掌握學習方法。因此我思考過后將教材處理,確定其教學重點為民族服飾的簡易畫法;難點為真實、生動地表現(xiàn)某民族服飾藝術(shù)的'特點。教學過程設計為以“挑戰(zhàn)游戲”貫穿于整個課堂的形式,使學生在驚心動魄的競賽中,主動的接受本課知識學習。而我作為知識的傳授者,通過這次的教學實踐,我體會到學生主動學習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過程片斷回顧:
片斷一:課前準備活動。(迅速組織課堂)
戰(zhàn)前熱身:涂出三組對比色,兩組鄰近色。(設計意圖:利用1分鐘時間,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自主復習舊知,為后面環(huán)節(jié)做一定鋪墊)
片斷二:宣布挑戰(zhàn)規(guī)則和挑戰(zhàn)宣言,組織挑戰(zhàn)游戲。(以游戲貫穿于整節(jié)課堂,讓學生自己主動的進入課程學習,在玩中學)
首先,宣布挑戰(zhàn)規(guī)則:1.每次挑戰(zhàn)過程中只能動眼、動腦,不能動口。違者取消小組競賽資格。2.小組長負責記錄,獲勝集體或個人可得到老師的神秘獎勵。(設計意圖:強調(diào)紀律,突出小組團隊性、指導小組開展競賽活動,自主管理、控制比賽秩序)
接著,提出挑戰(zhàn)宣言:你強,我比你更強。(設計意圖:提升競爭意識,掀起競賽氛圍)
然后,組織挑戰(zhàn)游戲。游戲過程分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挑戰(zhàn)難度遞進,學生玩得刺激,玩得自信)
美術(shù)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賞和比較,讓學生理解美術(shù)與社會,美術(shù)與歷史,美術(shù)與文化的關系。
2.并對“美術(shù)作品以它獨特的方式承載,展示人類文化”這一觀點有初步的理解和認識。
3.通過欣賞美術(shù)作品,認識美術(shù)是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從而更加喜愛美術(shù),更加珍惜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理解:美術(shù)是人類造型文化的載體“這一基本認識。
2.美術(shù)作品與特定時代文化的聯(lián)系。
教具:
幻燈片,教材,白紙,筆
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
上課,同學們好!
今天我們的學習內(nèi)容是《美術(shù)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我們要來欣賞美術(shù)作品帶給我們那些感受?并來分析美術(shù)與政治,經(jīng)濟,歷史,社會生活,社會生產(chǎn)有哪些聯(lián)系?
青銅文化
唐代人物畫
建筑文化
服飾文化
新授設計:
一,青銅文化
在欣賞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思考如下三個問題:
1.為什么稱商周為青銅時代?
2.青銅器是實用品嗎?
3.青銅器帶給我們什么樣的美感?
。ㄔO計意圖):
如何來理解“美術(shù)是人類造型文化的載體”這句話,讓學生帶著問題從如下幾個方面進入學習。
a司母戊方鼎
商代后期祭祀用的青銅方鼎,因其腹內(nèi)刻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現(xiàn)藏于國家博物院,是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最重的青銅器,上豎兩只直耳,發(fā)現(xiàn)時已缺損一個,后來根據(jù)原有的又補上,耳部外側(cè)雕刻著2只相對的猛虎,張著大口銜著人頭,充滿了神秘色彩。
b人面紋銅鉞
這件銅鉞體型巨大,兩面都雕刻著五官都突起,極力夸張猙獰可怕,令人望而生畏,據(jù)史書記載,鉞是一種古代兵器,青銅制圓刃或平刃,安裝木柄用來砍殺。
c虎食人卣
食人卣是青銅器珍品,造型取自虎與人相抱的姿態(tài),虎的后腿和虎尾支撐地面,構(gòu)成卣的三足,虎前抓抱一人,人面朝虎胸蹲坐,虎口大張,齒牙森列,虎身有各種紋飾,以人獸為題材,表現(xiàn)了怪異的,虎是奴隸主的象征,人是奴隸的象征。
d蓮鶴方壺
一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館,壺蓋呈雙層盛開的蓮花形,中間立一展翅欲飛的仙鶴,胡耳是兩只龍型怪獸,通體雕有蟠螭紋,四角各立一小獸,構(gòu)思新穎,設計巧妙,被譽為時代的象征,壺是古代酒具的一種,也是禮器的重要種類之一,《詩經(jīng)》中有記載“清酒百壺”,指的就是這類器物。
回到問題:
1、為什么稱其為青銅時代?
公元前八世紀的商代和西周初期,青銅工藝發(fā)展到了鼎盛時期。顯示冶銅鑄器工藝階段的到來,標志著人類文明歷程的一個新時代。
2、青銅器是實用品嗎?
是,實用美術(shù),顧名思義,一是實用,二是美觀,現(xiàn)在因為年代久遠,成為古董文物。
3、從下面選項中選擇一詞概括青銅器帶給我們什
么樣的美感?
①柔美②優(yōu)美③壯美④凄美⑤獰厲美
因為青銅器是生活用品,同時又是兵器或禮器,所以
它具有一定的震懾作用,所以他是一種獰厲美。
(設計意圖):
通過對青銅文化的學習,了解這一古老器物的造型特點,造型題材以及它的多種作用,學生對于這一陌生又古老的青銅器物有了更新更準確地理解,同時也了解了商周時期的社會審美,社會發(fā)展程度。
二,唐代人物畫
接下來我們進入唐代人物畫階段,同樣的,邊看邊思考:
1.你從唐代的繪畫作品中看到那些信息?
2.唐代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3.唐代社會崇尚什么樣的審美觀念?
有一首詩,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蠶婦,宋,張俞)
這里的羅綺者,羅綺人物指的就是:身穿綾羅綢緞的宮廷貴族
a簪花仕女圖
畫面描繪的是五個宮廷貴婦在庭院中游樂的場景,全卷共分為:采花,賞花,漫步,戲犬
b搗練圖
這幅畫的名字大家再熟悉不過了,“練”是一種絲織品,剛織成的時候質(zhì)地堅硬,需要經(jīng)過沸煮,漂白,再用杵搗,才會變得柔軟潔白,全卷按照勞動工序分為:搗練,縫制,熨練。
第一幅描繪的是四個人用木杵搗練的場景,第二幅中一個人坐在地氈上線,另一人坐在木凳上縫制,第三幅是幾人熨燙的場景,還有一個頑皮的小女孩,在布下面竄來竄去。畫家采用“散點式”構(gòu)圖,不僅生動地圖解了這一勞動場景和工序,還注重了細節(jié)的刻畫,比如搗練時上挽的衣袖,扯練時為了用力的微微的后傾,幾個小孩的穿插,還有唐朝熨斗的受熱過程,使整個畫面人物與場景都真實生動,充滿了生活的情趣。
一個是隋代人物造像,一個是唐代人物造像,不同時代的審美標準。
回答問題:
1你從唐代的繪畫作品中看到那些信息?
色彩鮮艷,線條流暢,構(gòu)圖講究,顯示了唐代高超的繪畫藝術(shù)水平,同時生動地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高度繁榮發(fā)達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染織技術(shù)等,是封建文化燦爛光輝的時代
2唐代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是我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其影響之大,以至于現(xiàn)在華人在國外居住的地方還叫做“唐人街”
3唐代社會崇尚什么樣的審美觀念?
以胖為美,代表人物——楊玉環(huán)
。ㄔO計意圖):
以最典型的唐朝人物畫,引申出畫面表現(xiàn)出的多種文化內(nèi)涵,比如政治,經(jīng)濟,繪畫,紡織技術(shù),審美水平等,再聯(lián)系學習過的歷史知識,就能夠非常直觀和準確地從畫面上看出整個的唐代社會。從而達到了解“美術(shù)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這一主題。
三,建筑文化
不同地域,不同國家體現(xiàn)出的人文內(nèi)涵也是不同的。
問題:
1.說一說這些建筑是哪個國家的?說一說他們不同的建筑風格。
2.這些建筑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文化與?強調(diào)了什么?
a白云觀
道教是的本土宗教,道觀更是對佛寺的模仿,以磚木結(jié)構(gòu)為主,建于山林之中,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融合的哲學。白云觀有“全真第一叢林”的美稱,是北京最大的道觀,也是古代北方道教的中心。
b倫敦圣保羅天主教堂
建于城市,采用的是石料和水泥,并沿用了古希臘的的立柱和羅馬穹隆頂,高聳的尖頂將人的意識引入導入天國,當你站在這樣的一個地方,陽光透過玻璃窗,投射到你面前的是五彩斑斕的光芒,你會有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ㄔO計意圖):
通過中西方建筑的對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審美標準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藝術(shù)主題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審美標準和理想形象。
四,服飾文化
郭沫若說:衣裳是文化的象征,是的形象。
請思考:
1.你從服裝的演變中看到什么?
2.服裝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欣賞中提問和解答問題
a晚清女裝:中式,布料,纏足,反映了當時傳統(tǒng)文化的強烈影響
b民國女裝:中西式,小皮包,燙發(fā),反映出當時社會已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從家庭走向社會
猜一猜哪個時期的照片?
三十年代:剪發(fā)盛行,發(fā)式多變,旗袍更是進入盛時,稱為女裝的代表
c時尚女裝:現(xiàn)代社會,生活質(zhì)量被提到首位,品味和格調(diào)使得我們的著裝更加多元化,個性化
從服裝的演變,我們能夠看到社會的大變革
。ㄔO計意圖):
服裝體現(xiàn)了一個社會的審美標準,從服裝能看到清末民初,到現(xiàn)在現(xiàn)代社會一路服裝的變革,以及女性所展現(xiàn)出來不同的風貌,都能使學生感受到文化影響了服飾,服飾代表了文化。
從青銅文化,唐代人物畫,建筑文化和服裝文化四個部分來分析美術(shù)作品通過不同的載體來體現(xiàn)和表達出不同的歷史文化和社會信息.
感受與實踐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張擇端存世的唯一一幅珍品,被稱為“活化石”,它生動地展現(xiàn)了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描繪了清明時節(jié)汴京的繁榮景象,是當年汴京繁榮景象的見證。通過這幅畫我們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昨天對于今天來說,就是今天的歷史,《清明上河圖》就是一幅看得見的歷史,現(xiàn)在請你表現(xiàn)現(xiàn)代都市,你將采用哪些元素?一些提示,街道的景象,建筑,人的面貌……等等
(設計意圖):
清明上河圖就是一個典型直觀的描繪了社會生活的藝術(shù)作品,學生會按照清明上河圖的指引,用構(gòu)思繪畫的方式來表現(xiàn)現(xiàn)在的都市生活,用實踐的方式來理解“美術(shù)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課后:
通過學習,大家是不是了解了“美術(shù)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這句話的含義,在人類沒有創(chuàng)造文字之前,我們對歷史的了解就是通過一些造型實物,比如:雕塑,繪畫,工藝品等,即便是有了文字之后呢,我們?nèi)匀恍枰ㄟ^造型實物來給與直觀的印證,所以,一件美術(shù)作品不僅具有美學價值和實用性,它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同時向我們了一個地域,一段時期社會的文化及諸多方面。
(設計意圖):
告訴學生美術(shù)與人類文化的傳承關系,使學生善于觀察,并且體會不同的造型實物能夠表現(xiàn)不同的文化特征,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和聯(lián)系多學科的思考能力,形成一種良好的美術(shù)欣賞習慣和發(fā)現(xiàn)各種關系的綜合思維能力。課后反思:通過對一些作品的欣賞、比較,學生理解美術(shù)與社會、美術(shù)與歷史、美術(shù)與文化的關系,對《美術(shù)作品以他獨特的方式承載、展示人類文化的觀點》有初步的理解和認識。
美術(shù)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 了解大象的造型特點。
2、 使學生學會通過簡單的'創(chuàng)意和繪畫,表現(xiàn)自己乘著大象時的情形和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學會通過簡單的創(chuàng)意和繪畫,表現(xiàn)自己乘著大象時的情形和感受。
教具、學具準備:
圖片、彩筆、畫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
二、 新授
1師出示掛圖,學生觀察,思考。
2、討論乘著大象時的感受。(快樂、興奮、緊張、害怕…的感覺)
3、 學生作畫,教師巡視輔導。
。ㄖ灰笃鸩荩
4、講評
學生自評、 教師選有特色的講評。
第二課時
一、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
二、 小組討論該如何上色。
三、 繼續(xù)完成新作品。教師巡視輔導。
板書設計:
略
美術(shù)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不同切割分層法,并能積極運用點、線、面重新組合的裝飾方法。
2、能主動自己和同伴的作品,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黑色大中小記號筆每人3支,穿著線描服裝的鳥輕音樂慶賀舞曲。
活動過程
一、以穿著線條花衣裳的鳥兒來到古田”引出課題。(演示文稿1、2、3)
提問:鳥兒今天穿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樣?我們來看看鳥兒身上都有些什么線條和花紋呢?請小朋友幫樹兒穿上線條花衣。
二、以欣賞、對比的形式引導幼兒學習用切割分層的方法進行裝飾。(演示文稿4、5、6)
1、出示一棵樹:這棵樹我們可以怎么裝飾呢?
2、學習切割分層法進行裝飾:就像把一個大蛋糕切割成幾小塊,切割方法有很多,可以怎樣切呢?切割時除了用直線還可以用什么線條?
3、引用欣賞對比的形式引導幼兒運用點線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裝飾。(演示文稿7、8)
提問:你覺得哪棵樹漂亮,為什么?
三、提出作畫要求。
聽聽樹兒怎么說:
1、我們的花衣裳要與別人不一樣,也就是切割的時侯切的方法和線條要有變化。
2、裝飾的時候線條要豐富整齊,注意點、線面的結(jié)合。
四、幼兒作畫,教師有針對的指導。(播放悠揚的鋼琴曲)
有針對性地挑出個別幼兒的作品,以贊賞的口氣向全班幼兒介紹。
五、欣賞作品,體驗成功
提問:你覺得哪棵樹漂亮?為什么?(引導幼兒根據(jù)切割的方法和點線結(jié)合的效果來)
邀請大家一起跳:《歡樂舞》。
美術(shù)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使用畫筆的正確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shù)游戲的興趣。
3、練習畫封閉的圓形。
活動準備
1、大白紙若干張,上面用線條勾畫出太陽公公。
2、幼兒用水彩筆每人一盒。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太陽公公”,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太陽公公的年紀很大了,每天都在天上看著小朋友做游戲,今天他想吃一種天上沒有的好東西。
這種好東西的名字叫糖葫蘆,太陽公公沒有見過,小朋友知道它是什么樣子的嗎?
2、這就是圓圓的糖葫蘆。
二、請幼兒給太陽公公畫糖葫蘆
1、教師:太陽公公把穿糖葫蘆的`工具都準備好了,請小朋友把糖葫蘆一個一個地穿在太陽公公的光芒上吧。
糖葫蘆上裹了一層厚厚的糖,可甜了,小朋友畫糖葫蘆的時候一定要用糖包住里面的水果,如果沒有裹住,里面好吃的水果就會跑出來。
2、引導幼兒畫封閉的圓
三、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制作各種口味的糖葫蘆
1、教師:小朋友都吃過什么味道的糖葫蘆呀?太陽公公愛吃各種口味的糖葫蘆,我們讓他嘗一嘗各種好吃的糖葫蘆吧!
2、引導幼兒吧畫好的糖葫蘆涂上各種水果的顏色。
美術(shù)教案 篇8
目 的 要 求1、了解雞蛋的形狀,并知道雞蛋是橢圓型的。
2、初步嘗試做撕貼畫感受活動的快樂。
準 備1、幼兒人手一張白紙。
2、幼兒活動材料《美術(shù)》第4頁,油畫棒。
內(nèi) 容 與 指 導1、教師引導幼兒說說雞蛋的形狀。
(1)教師出示雞蛋,請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們,老師手中的是什么?(雞蛋)那它是什么形狀的?(橢圓形的.)2、教師引導幼兒說說雞蛋都可以用來怎么煮,做什么菜!而導入出今天要畫荷包蛋!
3、教師與幼兒一起打開美術(shù)活動材料《荷包蛋》。進行操作。
師:小朋友們,書上是不是都有一個鍋啊!那我們把荷包蛋都畫上去吧!那眼怎么畫呢?(幼兒討論)4、教師講解畫荷包蛋的步驟。
(1)用白紙撕一個不規(guī)則圓形當?shù)鞍住?/p>
。2)將"蛋白"貼在黑色的鍋底中。
。3)用黃色油畫棒在"蛋白"上畫一個橢圓形當?shù)包S。
。4)用彩色筆在荷包蛋上面畫上彩色點,當蔥蒜等。
可口的荷包蛋就畫好!
5、幼兒自由畫畫,教師在旁指導,重點知道幼兒不要將蛋白撕得太大,蛋黃的顏色均勻。添加彩色點的位置和多少。
6、比比誰的蛋最香最漂亮。
教師引導幼兒把自己的畫給同伴看。一起討論自己的畫。
并挑選出畫得棒的小朋友進行點評。
7、活動結(jié)束。
美術(shù)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用粘貼的方法造出漂亮的房子。
2、幼兒能給房子進行添畫。。
活動準備:
漿糊、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記號筆、蠟筆。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
聽故事,提問:誰來告訴我你聽到故事里的房子長的是什么樣的?
2、幼兒學習粘貼房子
“今天,陸老師也想造一座漂亮的房子,看看陸老師是怎么造的?”
“造房子的.時候先造房子的墻,用什么圖形寶寶來貼房子的墻呢?對了,用正方形寶寶,小朋友看仔細,貼的時候,先在背面涂上漿糊,漿糊少抹一點,每個地方都要抹到,然后把它貼端正,不然房子會倒的。
好,我們再給房子貼上屋頂,用什么圖形寶寶呢?
對了,用三角形寶寶,也要在寶寶的背面均勻的涂上漿糊,把他貼在墻的上面,也要貼端正,不然房子會塌的,然后再給房子貼上窗戶,用什么圖形寶寶?(小正方形),窗應該貼在墻的上面一點,最后給房子貼上門,用什么圖形寶寶?(長方形),門要貼在墻的下面,不然就走不進去了,門和窗也要貼端正,不然會打不開的。
房子造好了,如果在房子的周圍再添上點什么就更漂亮了呢?好,那我們就來添畫上小花和小草吧,呀,房子就象造在了花園里!
3、幼兒操作
可是,森林里還有好多的小動物沒有新房子呢,你們想不想幫助小動物呀?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圖形寶寶,等一會兒造房子的時候你一定要把圖形寶寶貼端正了,漿糊少抹一點,每個地方都要抹到,那么記住了嗎?好的,現(xiàn)在,請小朋友去造房子吧。
4、評價
你覺的哪一座房子最最漂亮,為什么?
【美術(shù)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美術(shù)教案08-27
[精選]美術(shù)教案08-16
【精選】美術(shù)教案08-26
美術(shù)教案[經(jīng)典]08-24
美術(shù)教案【精選】07-20
美術(shù)教案[精選]07-20
(經(jīng)典)美術(shù)教案07-21
美術(shù)教案【經(jīng)典】07-22
【經(jīng)典】美術(shù)教案09-02
美術(shù)教案(經(jīng)典)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