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8篇[優(yōu)]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思考:新中班幼兒的運動經(jīng)驗比較匱乏,為了幫助幼兒豐富跳和爬的運動經(jīng)驗,同時發(fā)展幼兒的動作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于是我在跑跳區(qū)設計了本次活動,利用運動器材圈、梅花樁、竹梯、大滾桶等搭成小路,并以”快樂游樂園”的名稱激發(fā)活動的興慮到我班幼兒的動作發(fā)展水平的差異性,創(chuàng)設的障礙物難度也差別,以符合幼兒個體的發(fā)展水平.
活動目標:1.能夠動腦筋想出各種跳和爬的方法.
2.克服困難、勇于挑戰(zhàn),體驗成功和集體運動的快樂.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運動區(qū)域:跑跳區(qū)
活動器材:輪胎圈梅花樁竹梯大滾桶海洋球
休息區(qū)域:長凳
生活用具:毛巾衣筐(把生活用具作為標志,放在休息區(qū)域提示孩子自主保育)
活動流程:熱身運動→幼兒自主活動→分享交流→再次探索→游戲→整理場地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今天,羅老師帶我們小朋友到游樂園去玩,游樂園里有輪胎、 圈、竹梯、梅花樁、大滾桶搭成的路,一會我們小朋友可以到這幾條路上去玩一玩,跳一跳、爬一爬,看看誰的本領大!
“你們覺得我們在游樂場玩的'時候,應該怎么樣才不會傷到自己和別人?”
“當兩個小朋友撞在一起怎么辦?”(引導幼兒從一個方向開始,不可以插隊的。”
“要是玩累了就在長凳上休息一下,擦擦汗!
思考:在活動前向幼兒講清活動 要求,因為在前幾次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他們走竹梯、輪胎時沒有秩序,插隊的幼兒很多,這樣幼兒就會影響幼兒活動的質量。
二.幼兒分散活動,教師觀察指導。
1.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投入程度。
2.材料的選擇情況、擺放情況、合適性如何?(作適當?shù)恼{整)
3.個別幼兒的活動情況并以玩伴的身份參與游戲。
4.提示運動量強、易出汗的幼兒檫汗休息,用語言鼓勵內向、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的幼兒。
思考:我班幼兒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的幼兒比較多,所以在活動進行中教師必須要關注這些幼兒,給他們以鼓勵和表揚,讓他們盡快加入到集體活動中來,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三.集中交流。
“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我們太陽寶寶的本領都很大的,誰愿意告訴羅老師你剛才是怎么玩的。”
“做給小朋友和老師看看,好不好!
觀察中發(fā)現(xiàn)得比較有新意、有挑戰(zhàn)性的玩法的幼兒做示范。
思考:通過交流,讓幼兒分享不一樣的玩法,把一個幼兒的或教師的運動經(jīng)驗教給其他幼兒,以此來豐富全體幼兒的運動經(jīng)驗。
四.幼兒再次分散活動。
交代要求
“現(xiàn)在,我們小朋友可以去試一試,你沒有玩過的地方,記住是還是練習爬和跳的本領!
思考:在再次的分散活動前,教師要向幼兒講清活動要求,在觀察中指導幼兒。
五.游戲 :給彩蛋寶寶找朋友
“羅老師這里有很多的彩蛋寶寶,小朋友們可以看一看這些蛋寶寶都是什么顏色的?”
“這些彩蛋寶寶想找和自己一樣顏色的大滾桶去玩,我們小朋友帶著彩蛋寶寶去找一找,好不好?”
“小朋友自己想辦法,你在爬和跳的過程中,怎樣讓彩蛋寶寶不掉下來。如果掉下來,彩蛋寶寶就會摔痛的。”
思考:通過這個游戲,讓幼兒明白做游戲也要有規(guī)則的,同時,要幼兒自己動腦筋想辦法來解決活動中所遇到的困難,體驗成功的喜悅。
六.整理場地
1.“玩具寶寶要休息了,我們把他們送回家。”
2.整隊散步,回教室。
思考:幼兒分組收拾活動器材,使幼兒明白自己玩過的玩具要送回家,做事情有始有終。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學習用兒歌句有節(jié)律的進行表述。
2、 樂意積極大膽地用完整的語句來表述自己對符號的理解。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進行:
一、 激發(fā)興趣、導入主題
1、 聽老師的口令,熟悉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
2、 復習對腳的認識
3、 激發(fā)興趣:腳還可以有哪些走路的樣子?大家來試著走走
二、 理解圖意、學習講述
1、 出示圖片:能看懂嗎?什么意思?(幫助幼兒分析理解)
2、 試試把四張圖片連起來進行講述
3、 快想快說:出示一張圖,幼兒快速講出完整的句子
三、 理解符號的意義,學習用語言進行完整講述
1、 出示符號卡,理解其意義,并用語言進行講述
2、 完整地進行連貫講述
四、 活動延伸
我們念的`這些朗朗上口,有節(jié)奏的句子配上音樂,就是一首好聽的歌曲,以后我們就來試著聽著音樂,唱一唱。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長短等,培養(yǎng)幼兒觀察力,比較判斷能力及迅速排序的能力。
2、學習按商品的`標價付款。
3、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主動學習。
4、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帽子、手套、圍巾大中小若干,數(shù)字、圓點標簽若干。 三個紙盒做成的取款機
活動過程:
一、準備開商店
早上你們到幼兒園來的時候感覺怎么樣?(早晨很冷!)
今天你帶來了哪些可以讓我們暖和起來的東西?(圍巾,手套,帽子,...)
圍巾可以讓我們哪里暖和起來?(脖子)我來的時候頭覺得好冷,你們建議我?guī)裁?(帽子)手很冷呢?(手套)
我們今天來開一家《暖洋洋》商店好嗎?(師拿出一筐圍巾、帽子、手套等倒在桌上)
因為冬天很冷,這些物品可以讓我們暖和起來。
二、整理商店物品
1、 請三個幼兒把亂成一堆的圍巾、帽子、手套分類整理好。
2、 師講:可是我覺得這樣還是不能開張,為什么?(引導幼兒按大小、長短來排列)
3、 教師把幼兒分成三組,分別整理圍巾、帽子、手套。引導幼兒給商品貼上價錢標簽。師出示4個圓點、5個圓點、6個圓點標簽,告訴幼兒帽子分別要賣4元、5元、6元。
4、 師拿最小一頂帽子問幼兒:“這頂帽子賣多少錢?”再拿中號和大號分別問幼兒賣多少錢?師示范給最大的帽子貼上價錢標簽。
5、 師以經(jīng)理的口吻給圍巾、手套定了價格。圍巾3元、4元、5元,手套2元、3元、4元。
6、 請幼兒給每件商品貼上價錢標簽。
三、商店開張了
1、 商店開張,老師做經(jīng)理,幼兒做顧客。要求顧客先去取錢,不能亂哄哄。
2、 請一個幼兒先示范買東西。先一次買一件商品。
3、 幼兒取錢買東西,教師在店門口收錢檢查幼兒。
4、試著買多件商品。買兩頂帽子和一條圍巾共多少錢?(或者其它搭配著買,買一件或多件,幫助幼兒學計算)
5、對計算錯誤的幼兒進行講解,或買一件或少件,使幼兒計算能力逐步提高。
四、游戲結束。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探索瓶、罐等裝上不同東西所發(fā)出聲音的不同。
2.體驗科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給每位幼兒提供經(jīng)過裝飾的紅瓶子、綠瓶子(一個內有黃豆、米,一個沒有;兩個瓶子都有蓋并蓋好);黃豆、沙、米、紙等若干,勺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發(fā)現(xiàn)兩個瓶子的不同之處。
1.引導幼兒觀察兩個瓶子,提問:它們一樣嗎?
2.引導幼兒在玩中比較自己手中的瓶子,發(fā)現(xiàn):一個瓶寶寶會發(fā)出聲音,一個瓶寶寶不會發(fā)出聲音。
3.集中家里:為什么一個瓶子會發(fā)出聲音,而另一個卻不會發(fā)出聲音呢?
引導幼兒打開瓶蓋觀察,了解裝有東西的瓶子會發(fā)出聲音,而沒有裝東西的.瓶子不會發(fā)出聲音。
二、做一做:嘗試讓瓶寶寶發(fā)出聲音。
1.提問:有什么辦法能讓不會發(fā)出聲音的瓶子也能“唱歌”(發(fā)出聲音)?
2.出示黃豆、米、沙和小勺子,與幼兒一起協(xié)商如何讓空瓶子“唱歌”:擰開瓶蓋→用勺子舀豆、米、沙→輕輕放進瓶內→擰緊瓶蓋。
3.幼兒探索、操作:幼兒自由選擇蠶豆、米等,用勺子“喂”瓶寶寶吃豆、米、沙,然后擰上瓶蓋。
4.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使用勺子把材料放進瓶子里后搖一搖,試一試是否能發(fā)出聲音。
5.交流分享:你在瓶子里放了什么?瓶子發(fā)出聲音了嗎?
三、猜一猜:探索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寶寶中,然后搖動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1.幼兒再次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瓶子里發(fā)出的聲音不同。
引導幼兒嘗試把另一種東西放在瓶中,搖一搖、聽一聽,比較前后兩次操作時瓶子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2.指導幼兒分辨不同的聲音:
引導幼兒感知不同物體在瓶中發(fā)出聲音的不同:第一次在瓶子里放了什么?這一次又在瓶子里放了什么?它們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
分別請放入不同材料的幼兒上來并讓其他幼兒聽聽、猜猜。
協(xié)助幼兒把兩個瓶子中東西分別倒出來,集體驗證。
四、唱一唱:體驗成功的樂趣。
1.引導幼兒根據(jù)《大雨和小雨》的音樂嘗試改變搖動瓶子的力度。
2.幼兒跟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并搖動瓶子為音樂伴奏。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隨意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給陌生人開門、不跟陌生人走。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圖片1幅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圖片內容,
1.這是誰?你熟悉他嗎?我們把自己不熟悉、不熟習的人稱為陌生人。
2.觀看課件,發(fā)問幼兒:一畫面中都有誰?他們在干甚么?小姐姐為何擺手?
3.教師進行小結: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東西,她怕陌生人會傷害她。
二、學習童謠《陌生人》
1.告知幼兒老師有一首關于《陌生人》的童謠,請大家一起欣賞。
2.教幼兒學習這首童謠,鼓勵小朋友把這首童謠說給小弟弟、小mm聽。
三、引導幼兒討論:陌生人為何會送禮物個小朋友?我們?yōu)楹尾灰吧说臇|西?
引導幼兒展開討論,讓幼兒知道陌生人給小朋友禮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騙小朋友離開媽媽、爸爸;有的想騙小朋友到他家里往偷他家的東西。教育幼兒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禮物迷惑,而上當受騙。
附:童謠: 陌生人
陌生人給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領我走,我不往,
陌生人送禮物,我不要,
陌生人來敲們,我不開。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知道遇到陌生人時,可以求救老師、家長。有的幼兒還知道大聲喊叫。在超市里還知道廣播、打電話等。幼兒都能掌握許多應付陌生人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懂得,不能憑自己力氣大就欺負弱小者,無論什么人都要禮貌謙讓。
2.提高判斷是非的能力。
3.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4.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
1.看故事封面導入故事;
2.看看圖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二)回顧日常
1.在日常生活中你欺負過小朋友嗎?
2.你如果被欺負了你會怎么做?
(三)再次聽故事提問
1.活動課時,大眼貓在干嘛?皮皮猴過來后發(fā)生了什么?
2.皮皮猴在輕輕草地上做什么?大野渚來后發(fā)生了什么事?
3.皮皮猴的'耳朵被誰揪紅了?為什么要揪皮皮猴?
大象老師對大狼狗說了些什么?
(四)總結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應該保護好自己,在自己不被欺負的情況下,也不能去欺負其他小朋友,同學之間應該相親相愛的。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樂曲的旋律和結構,體驗樂曲親切柔和的意境。
2、借助觀察的經(jīng)驗,嘗試用夸張的手法創(chuàng)編不同的下雨動作和青蛙的各種有趣動態(tài)。
3、結合幼兒生活,教育幼兒團結友愛,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光盤、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律動入場,談話導入。
二、學習創(chuàng)編小雨點和小青蛙的動作。
。1)學習小雨點動作,欣賞A段音樂
1、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做小雨點動作。
2、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同伴分享。
3、集體完整表演小雨點的.動作。
。2)學習創(chuàng)編小青蛙動作。
猜謎引入:闊嘴巴呱呱叫,會游泳會跳高,不吃米不吃草,我們莊稼它來保。
1、觀看視頻,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青蛙的動作。
2、欣賞B段音樂,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做青蛙的動作。
3、集體完整表演小青蛙的動作。
。3)創(chuàng)編表演。
幼兒分角色扮演小雨點和青蛙,聽音樂進行表演。
三、擴展活動.
結合幼兒的生活,教育幼兒團結友愛,分享快樂。
四、結束活動。
幼兒聽音樂做律動退場。
中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幼兒時期的主要學習資源是玩具,幼兒認識一些事物主要途徑和重要學習方式是玩具的玩耍和操作,通過操作得到一些制作靈感,一個不起眼的小盒小罐等廢舊物品也同樣能使幼兒從中找到樂趣,激發(fā)他們心靈的窗口,通常我們都把廢舊材料當做無用的垃圾丟掉。其實,有些廢舊材料對幼兒來說,具有我們意想不到的教育價值。利用這些廢舊材料制作不僅鍛煉了幼兒動手,動腦,手眼協(xié)調能力,還能擴展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1、合理利用廢舊物品,初步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2、使用拼插粘貼裝飾廢舊材料制作出好看物品,培養(yǎng)幼兒對動手制作的興趣。
3、提高手部肌肉動作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對廢舊物品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初步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利用廢舊材料拼插粘貼制作,提高手部肌肉動作的靈活性。
教學難點:
對于中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偏向直接性的思維,雖然有老師的引導,但是利用廢舊物品自己動手,動腦操作,還是比較困難。
活動準備:
1、一次性泡沫飯盒和筷子,勺子,塑料吸管,廢舊光盤,果凍殼,飲料瓶蓋等
2、ppt圖片已經(jīng)制作好的作品:椅子、小動物,陀螺等
3、勾線筆、泡沫膠,自粘紙。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圖片,討論師:瞧,老師給寶貝們帶來了一只大螃蟹,大螃蟹的鉗子是用什么做的?(勺子)
師:除了大鉗子還有什么是勺子做的?
師:"身體"是用什么做的?(一次性碗)能做出螃蟹還能做什么想想?(教師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師:老師還帶來了一個好東西想看看嗎?(直接出示實物陀螺轉)這是什么?老師手里的陀螺和你們見過的有什么不同?什么做的?(光盤)它的底部是用什么做的呢?(果凍殼)小手轉動的地方呢?(瓶蓋):一次性泡沫碗和不用的光盤可以做成好多東西,今天呀老師和寶貝們來學習一下螃蟹和陀螺是怎樣做成的。
二、展示制作過程師:這就是我們吃飯經(jīng)常用到的'一次性碗,它很輕很薄,我們用它來做螃蟹的身體,我要把螃蟹打扮的漂亮一些,老師準備各種各樣貼花螃蟹還有大鉗子,用勺子插進去做鉗子,千萬別忘記螃蟹還有許多的小腿畫上好看的眼睛,(邊講邊演示)
師:我們在一起再來看看怎么制作出好玩的陀螺廢舊的光盤光滑的一面向上粘上瓶蓋,向下這一面粘上果凍殼,在光滑一面粘上好看的圖案(邊講邊演示)
三、幼兒操作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好多的東西,寶貝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做大膽的動手試一試,做好后,請放在"一次性飯盒和陀螺"手工藝展中,等一下,我們要拿到外面去展覽。
分組制作:出示圖片,播放音樂,進行制作(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四、
師:寶貝們玩的開心嗎?告訴你們一個秘密,生活中有許多不用的東西都可以利用起來,做成漂亮的裝飾品和好玩的東西,現(xiàn)在我們去邀請其他班級的小朋友欣賞我們的作品。分享我們的快樂。
教學反思:
其實本次活動只是用了一次性的飯盒和廢舊的光盤制作的"螃蟹"和"陀螺"多多少少還是干擾到幼兒自己發(fā)揮的空間,因為考慮到中班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還是相對直觀只會一些簡單的操作,我有強調幼兒可以用自己喜歡的色彩和材料,所以多準備材料是有原因的,我把所有的操作材料都放在了一起,并且讓幼兒們相互幫助,其實也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一種合作的意識,也知道這些廢舊材料不用扔掉,也可以做成一些好看好玩的東西,從而激發(fā)幼兒對廢品制作的興趣,提高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對不足的對方我會加以改進,進一步體會廢品收集制作給幼兒帶來的快樂。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8
[精選]中班教案08-01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2
中班教案(精選)07-30
中班教案[精選]07-29
(精選)中班教案08-03
中班教案12-21
中班教案12-21
中班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