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10篇(經(jīng)典)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大膽講述,并進行合理想象,猜測故事情節(jié)。
2.學說故事中狼大叔的話,并能進行簡單的情景模仿,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理解狼大叔前后的轉變,從中領悟到友善待人能夠化敵為友。
二、活動準備
1.PPT《狼大叔的紅燜雞》
2.圖片三幅(煎餅、甜甜圈、蛋糕)、一盤小餅干。
三、活動過程
。ㄒ唬┓謩e出示封面中“狼”、“雞”的文字和圖片形象,引發(fā)幼兒思考猜測。
1.出示文字“狼”。師:這是什么字?在你的印象中,狼是個怎樣的動物?
2.出示“狼”的圖片。師:你們看,這只狼是做什么的?(廚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呢?(頭戴廚師帽,手拿烹飪大全)請你猜猜它是一只怎樣的狼呢?(喜歡美食)
3.出示文字“雞”。師:剛才看見了狼,現(xiàn)在又來了一只雞,你會想到些什么?
4.出示“狼”的圖片。師:這只雞媽媽看見狼的表情是怎樣的?(臉上有笑容)它有沒有害怕,逃走呢?猜猜這是為什么呢?
師:到底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我們就來講《狼大叔的紅燜雞》這個有趣的故事。
(二)觀看ppt第1-4幅圖,分析畫面,猜測故事情節(jié)。
1.出示ppt一。分析:狼大叔在干什么?(吃東西)從哪里看出東西已經(jīng)吃完了?(盤子空了,魚只剩骨頭了)它現(xiàn)在的樣子是在干什么?(想事情)想什么事情呢?(請幼兒模仿狼下頓想吃什么,說說喜歡的美食)
2.出示ppt二。講解畫面內容:這只狼最想吃的就是紅燜雞,有一天,他在森林里真的發(fā)現(xiàn)了一只雞,它想,這只雞紅燒正合適。
3.出示ppt三。分析:狼大叔在干嗎?(抓雞)雞媽媽又沒有發(fā)現(xiàn)呢?(沒有)狼大叔是怎么做的雞媽媽沒有發(fā)現(xiàn)它。(狼大叔躡手躡腳跟在雞媽媽后面)情景表演:教師扮演雞媽媽,幼兒模仿狼大叔躡手躡腳的跟在母雞后面不被雞媽媽發(fā)現(xiàn)。
4.出示ppt四。分析畫面,狼大叔有沒有抓雞媽媽?(沒有)為什么把到手的母雞放走了,它在想什么呢?(播放錄音——如果有什么辦法,能讓這只雞長的再胖一點,我就能多吃幾口肉了)
(三)看ppt第5-8幅圖,了解故事發(fā)展,學說老狼的話。
1.幼兒觀看畫面,傾聽老狼的話。
2.提煉畫面內容,學說老狼的話。
師:狼大叔為了讓母雞長胖一點,做了哪些東西送給母雞?去送東西的時候,還說了什么話?一起學一學。
師:此時狼大叔做了這么多好吃的東西是好心送給母雞吃嗎?(惡意的行為)
3.情景表演:幼兒模仿狼大叔送東西的樣子,并學用狼大叔的語氣說說。
。ㄋ模┯^看ppt第9-13幅圖,觀察分析畫面,引導幼兒進行講述,了解故事情節(jié)。
1.出示ppt9。師:狼大叔去哪里了?它想干什么?(請幼兒完整地說一說)猜猜它此時的表情怎樣?
2.出示ppt10。師:狼大叔來到誰的`家(母雞家)門上寫著什么(小雞之家)猜猜家里還會有誰?(雞寶寶)狼大叔它在干嗎?(偷看)你從哪里看出來?他有時怎么想的呢?(播放錄音——這只雞現(xiàn)在一定肥的像個氣球了)
3.出示ppt11。師:這時,門突然打開了,發(fā)生了什么事?(狼沒有馬上去吃雞,反而很吃驚,母雞拍著翅膀好像在歡迎狼大叔)母雞會說什么呢?幼兒猜一猜。(播放錄音——親愛的狼大叔,原來是您呀,孩子們,孩子們!快來看哪,煎餅、甜甜圈和那個香甜的大蛋糕,不是圣誕老公公送來的,那些都是狼大叔送給我們的禮物!)
4.出示ppt12。師:小雞們聽了媽媽的話,他們會怎么說呢?你們看,它們是怎么做的?(小雞親狼:這些親吻凝聚成一股愛的力量,讓狼大叔暈陶陶的,心中想吃雞的惡念瞬間消失)狼大叔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你看它的表情是不是有點不知所措,因為他本來壞心,是要去吃掉母雞的,卻沒想到受到了母雞一家的歡迎和感謝,有些意外,有些不好意思。)
5.情景表演:狼大叔來到雞媽媽家后發(fā)生的事情。
(五)了解故事的結局,理解狼大叔的轉變。
出示ppt13、14。講解故事的結局。
師:狼后來有沒有吃到紅燜雞?為什么沒有吃它們?(因為母雞一家友好地對待,把他當成了朋友,狼大叔也從心里喜歡上了這些小雞,改變了一開始的想法。)后來它又是怎么做的?(送小餅干給小雞吃)你覺得它這次是真心想送餅干給小雞們吃嗎?
。┢穱L餅干。
師:孩子們,狼大叔被你們感動了,真心送餅干來了,快來嘗嘗狼大叔的手藝。
。ㄆ撸┰u一評故事中的狼大叔和雞媽媽。
1.你喜歡故事里的狼大叔嗎?為什么?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狼?
。▽Π,這是一只廚藝高超,可愛有親切的狼,所以會稱呼它為狼大叔,而且它很善良)
2.我們還要向故事中的誰學習?學什么?(向雞媽媽學習,遇到壞人很冷靜,不害怕,很聰明很會動腦筋,用它的方法改變了狼大叔的吃它們的想法,讓狼大叔愛上了它們。)
3.另外,這個故事中有沒有聞到一股什么味道?(愛的味道:小雞們用它的愛感化了狼大叔,狼大叔才沒有吃它們,狼大叔最后也愛上了小雞,給小雞們做了香噴噴的餅干)
四、活動延伸語言區(qū)提供圖書讓幼兒完整的閱讀故事,簡單的進行故事表演。
活動反思:
《狼大叔的紅燜雞》這個故事從文本和圖畫來看都非常具有趣味性,也有一定的懸念。文本突破了傳統(tǒng)觀念里大灰狼的形象,主要描寫了大灰狼從想吃紅燜雞到最后沒有吃到紅燜雞反而要給小雞們做好吃的這一違反“常規(guī)”的轉變過程。繪本中淡化了大灰狼原來的惡形惡狀,隨著他的各種豐富表情、一舉一動,使幼兒對于大灰狼由初始認定的“大壞蛋”,慢慢改變了印象,成了現(xiàn)在可愛善良的狼大叔,從而讓幼兒領悟到友善待人能夠化敵為友這一理念。
整個活動我試教了兩回,第一次試教中我所設計的問題比較廣且自己說的也很多,主要是以我講述,幼兒回答的形式開展,這樣活動就比較單一、枯燥,而且重點也不夠突出,經(jīng)過修改我又進行了一次試教,在這一次的活動過程中,我對教材的熟悉度不夠,信心也隨之下降,圖片引導不夠深入。經(jīng)過梳理我又從新修改了教案,下面是我第三次的課后反思。
活動過程我從觀察封面導入,引導幼兒觀察狼大叔的一些特征:頭戴廚師帽,手拿《烹飪大全》然后留下懸念性的問題:狼大叔會吃到紅燜雞嗎?為下文做好鋪墊。通過動作體驗角色的行為體會狼大叔天天偷偷給母雞送美味佳肴時的滿懷希望。這里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挑戰(zhàn),三個畫面其實是一個重復的畫面,狼大叔做了煎餅、甜甜圈、蛋糕送給母雞家,心理描述也是相同的。但我在引導讓幼兒學說狼大叔的心理描述時語氣過于平?jīng)]有遞進,“狼大叔天天偷偷給母雞送美味佳肴時的情景是一次比一次興奮一次比一次急切”這一點因由淺入深,但是由于我的引導不夠到位使孩子們沒有更好地表現(xiàn)出來。在狼大叔以為時機成熟,準備捉母雞下鍋時,母雞開門尖叫起來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一個轉折點,雖然我進行了一系列啟發(fā)式的提問:“猜猜,母雞會叫什么?她為什么會尖叫?以及母雞為什么對狼大叔這么友善?稱他為“親愛的狼大叔”?”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顯這張圖片也可以再深入的引導下。小雞們聽了雞媽媽的話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呢?如果你是狼大叔,有那么多小雞親你,你感覺怎么樣?你還想吃這些小雞嗎?這一部分孩子們能隨著我的提問引導去大膽想象、猜測、討論。最后我又與幼兒一同梳理了繪本故事的中心點從狼大叔原本想把雞養(yǎng)肥了吃紅燜雞,還特地做了100個煎餅,100個甜甜圈,一個又香又甜的蛋糕到當她以為雞養(yǎng)肥了,想吃時卻發(fā)現(xiàn)母雞一家這么愛他,喜歡他,他被感動了。
這一次的開課活動讓我了解了我自身的優(yōu)缺點,活動中肢體語言較豐富,教態(tài)親切,問題的設置掌握的比較好但對于每一幅圖片里隱含的教育點要有所取舍,做到收放自如,與幼兒的回應也要更加積極一點。我的成長離不開幼兒園老師們的指導與幫助,在此我衷心的感謝所有幫助指導我的老師們,謝謝!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感知秋天艷麗的色彩和果園豐收的景象。
2、探索學習用多種方法表現(xiàn)樹冠,嘗試用紅黃和黃綠色系表現(xiàn)秋天的樹的色彩。
3、學會與同伴合作作畫,感知集體作畫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秋天的景色相關圖片。
2、油畫棒每組若干盒。
3、每組一張大的長方形白紙。
三、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小樹葉。
教師帶領幼兒有表情地隨著音樂演唱歌曲《小樹葉》,感知秋天的氛圍。
2、欣賞《秋天的樹》,感知秋天的色彩。
。1)引導幼兒觀察用實物展示儀放大的示范圖或閱讀幼兒用書《秋天的樹》畫面。
。2)你知道這是什么季節(jié)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畫面上有什么?樹是什么顏色的?
3、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感知樹木的形象和結構。
(1)樹是什么樣子的?它由哪幾部分組成?你看到的樹冠是什么樣子?
。2)教師在黑板上畫出樹干,請個別幼兒上來畫出不同的樹冠、(圓圓的、高高的、三角狀、花瓣形的、多個三角形狀)
。3)啟發(fā)幼兒想一想:還可以怎樣畫樹冠?
4、探索用紅黃色系和黃綠色系表現(xiàn)秋天的色彩。
(1)你看見的秋天的樹是什么顏色?
(2)教師在黑板上用黃、橙、紅三種顏色給大樹涂色。
涂色方法:先用筆畫出一個涂色的區(qū)域,然后,一筆接一筆來回涂色,幫助幼兒把握均勻涂色的要領。
5、引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商量在紙上畫出大地和樹。
6、作品展示:活動前收集各種關于秋天的樹圖片資料,讓幼兒觀察感知,并在此基礎上,學習描繪秋天的樹。
四、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繪畫的同時,感受到美術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五、活動反思:
今天的繪畫活動幼兒都很認真,因有以前的各種關于秋天的活動,幼兒對秋天已有了較深的印象,所以畫的樹的形象比較的好,用的顏色也比較的逼真。
六、活動延伸:
教師把幼兒的作品收集好,選一些比較好的作品,一起在幼兒園門口進行展示,讓幼兒感受到成功感。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辦園剛開始,園內玩具種類少,室外內外體育活動材料缺乏,活動課沒器材很難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自己就想辦法能不能自制些體育器材。
活動目標
幼兒們通過積極參與活動,在運動中身體得到鍛煉。培養(yǎng)投擲的初步技能。使幼兒們感受到合作與規(guī)則大概是怎么回事。
活動準備
沙包20個,塑料桶2個
活動過程
一、領取上課所需材料。
1、分工。
2、講要求,有序領取。
3、材料整理
二、交流玩法
1、由幼兒介紹玩法。
2、統(tǒng)計結果
3、老師對這些玩法提建議
三、玩孩子們提出的玩法
1、玩
2、說出自己的感受
四、老師介紹不同的玩法(若以上已經(jīng)玩過則省略)
投擲比賽
1、分兩組比距離劃分遠近幾個區(qū)域,越遠得到的紙板越多。
2、比賽---統(tǒng)計結果
3、兩組比精度,在同樣的距離依次向筒內投擲。
4、結果統(tǒng)計
五、活動結束
由孩子們分別選出本組在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的兩個小朋友,四個人幫老師歸還器材。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幼兒及家長的.共同參與,完成了基本教具沙包的準備工作,即彌補了園內玩具不足的現(xiàn)狀,又在某種程度上讓家長了解到孩子在園的一些活動,有助于促進家園交流。
活動一開始,材料的投放工作(在安全有序的條件下)也讓孩子參與,,符合“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到活動結束的“打掃戰(zhàn)場 ”也都有孩子參與其中,他們愿意干而且快樂著。
教育工作也是一份良心工作,與能力有多高關系不很大,只要你愿意去做,沒有做不好的事。
大班教案 篇4
動作建議:
第2-4小節(jié):雙手握成大拇指狀做神氣擺動的動作:
第5小節(jié):做眺望狀的造型
第6-8小節(jié)同第2-4小節(jié);第9小節(jié)同第5小節(jié)。)
第11-12小節(jié):雙手向外劃一個圈:
第13-16小節(jié):雙手高舉作尖尖山頂狀的動作:
第17-18小節(jié):雙手從上向外劃圈:
第19-20小節(jié):雙手做神氣地拿武器狀的動作:
第21-22小節(jié):有力的抖動雙手:
第23小節(jié):雙手握拳做打斗狀準備動作
第24-26小節(jié):作打斗動作:
第27-28小節(jié):邊打斗嘴里邊喊:“加油、吼嘿!”:
第29小節(jié):雙手握拳做躲閃狀準備動作
第30-32小節(jié):作躲閃動作:
第33-34小節(jié):邊躲閃嘴里邊喊:“加油、吼嘿!”:
第35小節(jié):兩人雙手對拍準備動作:
第36-38小節(jié):兩人雙手對拍:
第39-42小節(jié):兩人邊拍手邊說:“我是真的美猴王”
第43小節(jié):自由創(chuàng)編美猴王變出不同造型的動作:
第44-45Ax節(jié):原地跑假裝追趕狀的動作:
第46-47小節(jié):真猴王高高舉起金箍棒把假猴王打暈在地。
游戲玩法:
先商議好誰是“真猴王”,誰是“假猴王”,真假猴王打斗、變造型,在音樂結柬“金箍棒”后,真猴王高舉金箍棒打假猴王,假猴王快速倒地做裝死的動作造型。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段的起止,合拍地做動作表現(xiàn)樂曲的結構。
2、在“打斗”的'互動情境中,嘗試通過兩兩合作一對一“揮棒擊打”、“快速躲閃”、“對打”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B段樂曲的三段樂句。
3、假猴王迅速倒地造型堅持不動,真猴王檢查時要用對方舒服的力度。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剪輯好的《金箍棒》音樂。
2、經(jīng)驗準備:了解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活動過程:
1、根據(jù)故事,嘗試創(chuàng)編簡單的動作。
(l)美猴王家住哪里7花果山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7
。2)美猴王得到了如意寶貝是什么7金箍棒怎么拿7
(3)美猴王有哪些本領7如果你是美猴王你想變什么7
2、完整跟著教師邊做動作邊感知音樂。
3、進一步感知B段音樂,嘗試用打斗、躲閃、對打動作表現(xiàn)B段樂曲。
。╨)教師哼唱,嘗試用打斗、躲閃、對打動作表現(xiàn)B段樂曲。
。2)師幼隨B段慢速音樂嘗試表現(xiàn)打斗、躲閃、對打動作。
(3)師幼隨B段原速音樂嘗試表現(xiàn)打斗、躲閃、對打動作。
4、教師和全體幼兒共同扮演真猴王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
5、教師扮演假猴王,全體幼兒扮演真猴王,互動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
6、教師扮演真猴王,全體幼兒扮演假猴王,互動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
7、教師與一位幼兒商量好選擇的角色,兩兩互動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
8、幼兒和幼兒兩兩商量好選擇的角色,坐在位置上兩兩合作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
9、幼兒交換角色,站在位置邊上兩兩合作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
10、幼兒嘗試表現(xiàn)最后假猴王暈倒的樣子。
。1)一位幼兒嘗試表現(xiàn)假猴王暈倒的樣子。
。2)集體嘗試表覡假猴王暈倒的樣子。
11、幼兒和幼兒再次商量好選擇的角色,找到空位置兩兩合作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暈倒在地。
12、幼兒邀請客人老師,并商量好選擇的角色,在空位置上兩兩合作完整表現(xiàn)音樂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暈倒在地。
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最近,我們的主題是”我是中國人”,現(xiàn)在進行的是第一個站點“北京天安門”,通過開學來這段時間的活動,孩子們對北京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渡虾J袑W前教育課程指南》指出:讓孩子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性,了解一些接觸到的多元文化,讓孩子了解本地、本市及全國著名的人文景觀。在“北京天安門”站點中,孩子們了解了中國的國旗、首都北京,在觀看了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萬里長城等北京著名景觀的圖片、錄像后,孩子們對長城卻情有獨鐘。于是本周我們進入了“看長城”這一小站點,當孩子們知道在月球上看地球只能看到中國的長城時他們的心中也感到興奮和自豪,對長城也有了極大的興趣;當聽到錄象中說到以前建長城是為了抵御敵人,而如今長城成了世界著名的景點,許多人來北京都會去爬長城時,孩子們對爬長城更是充滿了好奇: “老師,你有沒有爬過長城?” “爬長城累不累?” “我們也想去爬長城?” “……”。
于是,我預設了這樣一個活動“爬長城”。一方面如課程指南中所說的:讓孩子借助各種材料和器械進行活動,嘗試新的內容和玩法,獲得身體運動的經(jīng)驗;另一方面也是有機的結合了我園《鄉(xiāng)土游戲的運用與開發(fā)》課題。利用我們農村常見的梯子、長凳、紙盒、輪胎等材料讓孩子自主選擇、自由搭建長城,滿足孩子“爬長城”的愿望的同時讓孩子從中感受到合作的樂趣并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材料,自主搭建長城,體驗合作的'樂趣。
2、鼓勵幼兒大膽的嘗試爬長城。
活動準備:
輪胎,梯子、凳子、桌子、紙盒等,長城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說長城:經(jīng)驗回憶,知道長城是中國人的驕傲
1. 你喜歡長城嗎?為什么?
2. 教師小結: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在古代人們?yōu)榱说钟鶖橙说那致孕藿ㄩL城,如今它成了世界人民觀光旅游的景點。它像中國的一條巨龍,有一萬多里,長長的身體躺在沙漠草原、高山峻嶺上,它是人類的奇跡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二、搭長城:運用多種材料,自主搭建長城,體驗合作的樂趣。
1.你們有沒有爬過長城?想不想爬長城?
2.幼兒用輪胎,梯子、凳子等自由搭建長城
3.檢查長城是否牢固?
三、爬長城:鼓勵幼兒大膽的嘗試爬長城
1.說說爬長城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2.幼兒爬長城
3.說說爬長城的感受?
4.結束:我們中國有北京天安門、長城,還有許多名勝古跡,我們回去問問爸爸媽媽中國還有哪些有名的地方,我們再到電腦上、書上去找找這些美麗的地方,好嗎?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
2、能根據(jù)簡單的各種線條(波浪線、弧線、鋸齒線、直線等)結合生活經(jīng)驗編述故事;
活動準備:
1、一開畫紙1張、畫上兩個點的紙若干張、線條課件;
2、幼兒操作:A4紙每人一張、勾線筆1支,地上畫有各種線條的迷宮。
活動過程:
一、感受線條的流暢。
l今天老師帶你們去走迷宮好不好!好小朋友們看這迷宮里都是各種各樣的線條,你們可以自己選擇一種線條的路線從起點到終點,趙老師在終點等你們,出發(fā)吧。
幼兒自由選擇路線走迷宮。
l小朋友們真棒都走出迷宮了,請你告訴大家你是走什么線條的路線走出迷宮的呢?
l你是從哪種線條過來的?
l你呢?
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課件。
l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線條,除了這些線條以外你還知道什么線條呢?
l來我們的小手畫一畫吧!
l這些線條可能干了,它們很愛幫助別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會幫助誰呢?
二、能根據(jù)各種線發(fā)揮想象力線條象什么。
1、出示一張畫有兩個點的紙
l你們看,今天這兩個小點點吵架了,你能用什么辦法讓它們手拉手和好嗎?(幼兒自由發(fā)揮回答)
l現(xiàn)在我就請能干的線條來幫助它們手拉手和好吧。ń處熯呎f邊畫出線條)
l你覺得他們手拉手后象什么呢?
l 你們看這里還有很多的小點點也吵架了,請你們用線條把它們手拉手和好吧!
請全體幼兒上來繪畫。
l你看它們象什么呢?
l這個你覺得是什么呢?
l這個你覺得象什么呢?
2、用多種線條連接展開想象
l剛才是用一種線條來幫助小點點,現(xiàn)在有很多的線條都說要一起幫助小點點,(教師邊說邊畫)現(xiàn)在你覺得它象什么呢?
l請你們也用多種線條幫助小點點手拉手和好吧!
請全體上來繪畫。
l你看到這對小點點手拉手后你想到了什么?
l你覺得它們象什么?
三、利用線條創(chuàng)編故事
我這還有很多的小點點需要幫助,老師一邊用線條把它們手拉手一邊編成了一個故事,想聽嗎?
1、教師邊畫邊講述故事。
2、擴散幼兒思維,用各種線條表示不同的事物。
l我用兩條弧線表示小兔子耳朵,用鋸齒線表示大灰狼尖尖的牙齒,用長折線表示長頸鹿長長的脖子,我們可以用各種線表示各種東西。
l現(xiàn)在你們也請各種線條一邊幫助小點點手拉手一邊編成一個好聽的故事吧!
2、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傾聽。
l好了,畫好的小朋友請你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一聽。呆會兒請你上來講。
3、請幼兒拿著自己的畫一個一個上來講述。
師:小朋友編的真好,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線條想幫助小點點,現(xiàn)在你們回去用不一樣的線條來幫助它編個新故事,說給爸爸媽媽,別的老師聽好嗎?(結束)
附故事:
一只兔子要出門去采蘑菇,它穿過一條小路,翻過兩座小山,來到了草地上,草地上有好多好多的蘑菇,小兔子可高興了,它采了滿滿一籃子,這時有一只大灰狼露出尖尖地牙齒要吃掉小兔子,小兔子趕緊跑,它穿過了樹林來到了小河邊,怎么辦呢?突然它看見一只長頸鹿在河邊喝水,就大聲地叫起來:“長頸鹿快救救我,后面有一只大灰狼要吃我。”長頸鹿伸出脖子在小河上架起了一座橋,小兔子得救了高興地打起了滾,它滾下了山坡。
大班教案 篇7
一、主題的產(chǎn)生:
幼兒天生就具有和自然親近的本能,能夠以自身的感受體驗自然的喜怒哀樂。因此對老師來說,能夠和孩子分享自然界是一件非常令人興奮的事情,但是幼兒所能學到的關于自然界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識自然界是充滿美好和神奇的。說到了神奇,孩子們在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就表現(xiàn)出了他們對神奇的自然的向往.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在這個季節(jié)里,我們放風箏,去春游,孩子們別提有多高興了。春天,我班的自然角里一片盎然,孩子們對自然角中的動物、植物、種子發(fā)芽變化等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有不少幼兒擠在一起觀察,并爭論著它們的變化情況。因為春天,讓他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美麗,更重要的是;春天充滿了生機盎然的樂趣。于是,我們就在班上組織幼兒展開討論--世界上的事物都在變化嗎?它們是怎樣變化的呢?發(fā)動師生共同收集事物變化的'材料,由此而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活動。本主題通過觀察、勞動及各種游戲活動,發(fā)現(xiàn)春天的變化,引發(fā)幼兒有良好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二、主題目標:
1、知道春天是種植的季節(jié),知道春天氣溫逐漸增高,雨水增多,有利于植物生長。
2、通過觀察活動,進一步加強對春天的認識,發(fā)現(xiàn)動、植物都在不斷地變化,體驗春天的美麗。提高講述、繪畫、表演的能力。
3、在主動參與活動中感知和體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在活動能中表現(xiàn)一定的獨立性,形成主動、互助、合作的態(tài)度和行為。
4、在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多元智能,特別是觀察、比較、語言等關鍵智能。
活動附錄(一):尋找春天
活動目標:
1、通過分組活動,仔細觀察,找出春天的特征,體會到春天是美好的。
2、運用春天的知識和觀察結果,訓練有層次、有順序說話的能力。
活動表現(xiàn):
設計意圖
幼兒活動表現(xiàn)教師指導與策略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春天來了。認識春天,對于大班幼兒來說,較合適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們置身于大自然中。生動直觀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兒的觀察和認知。本設計,通過感受春天,表現(xiàn)春天的活動,使幼兒進一步了解一些春天的明顯特征,引導幼兒觀察自然,觀察生活,從而激發(fā)和發(fā)展對自然美的感受力表現(xiàn)力。
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思路:通過把幼兒感興趣的,人會飛好,還是不會飛好的爭論活動,轉化成一個讓幼兒充分展示語言才華,培養(yǎng)逆向思維能力,想象力,樹立自信心的有目的的辯論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語言環(huán)境,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發(fā)展。在活動中充分迸發(fā)幼兒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自由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顒有问酵黄屏藗鹘y(tǒng)的.語言教學模式,為幼兒提供了展現(xiàn)自我的空間。
創(chuàng)新點:本次活動完全以幼兒為主體,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清晰性,語言表達的流暢性,發(fā)展幼兒逆向思維能力,口語辯駁能力及想象、聯(lián)想能力。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活動場地布置:將活動室一分為二,一邊為“正”論臺,一邊為“反”論臺;顒邮液竺嬖O置為觀眾席。
2、材料提供:貼絨教具、獎品(鉛筆)。
過程:
一、老師唱“誰會飛”的歌曲引入課題。
1、師:提問,剛才老師唱的歌里面都有誰?(有魚、有鳥、有馬、有人、有兔)
2、剛才小動物們作的走、跑、跳、游這些動作,我們人會作哪些?(人會走,會跑,會游泳,會跳,但人不會飛。)人為什么不會飛?(沒有翅膀)小朋友想一想人是有翅膀會飛好呢?還是不會飛好?請個別幼兒發(fā)言(最好正、反各一名)。
3、師:剛才有小朋友已經(jīng)說了人會飛好還是不會飛好的理由,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請你們和小伙伴們相互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幼兒自由展開討論,老師到幼兒中聆聽幼兒的想法),剛才小朋友都相互談了自己的想法,現(xiàn)在請贊成人不會飛好的小朋友舉手,按順序坐在老師的右手邊(“正”論臺貼有人物標志);請贊成人會飛好的小朋友,坐在老師的左手邊(“反”論臺貼有小鳥的標志)。
二、老師以主持人方式出現(xiàn),正式開始辯論賽。引導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各抒己見,展示自己的才華。
1、師:今天我們開一個小小辯論會,辯論的題目是:人會飛好還是不會飛好?辯論之前老師要提一個要求,辯論賽是有順序的發(fā)言,老師請右手邊的一個小朋友發(fā)言后,再請左手邊的一個小朋友發(fā)言,F(xiàn)在請小選手們陳述自己的觀點。
2、幼兒自由舉手發(fā)言,找出充分的理由表達自己的觀點。老師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鼓勵幼兒的奇思妙想,營造一種輕松、積極的活動氣氛。
3、為了符合辯論賽的程序,也為了訓練幼兒語言的完整性和邏輯性,要求幼兒在回答時先講明自己的觀點,再陳述理由。如:我覺得人會飛好,因為……或我認為人不會飛好,因為……
三、評獎活動
在小朋友回答問題的過程當中,對回答得好的小朋友給予當場獎勵,最好保證每位幼兒都能通過積極發(fā)言得到一個獎品,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獎項設置:A最佳表現(xiàn)獎B最佳口才獎C奇怪想法獎D最多答案獎E進步獎F堅持獎G發(fā)笑獎
四、小結
今天的辯論會,小朋友積極發(fā)言,不管是贊成人會飛好還是贊成不會飛好的小朋友都說出了自己的觀點,老師認為都非常好。我們人類雖然沒有翅膀,但是我們已發(fā)明了飛機、火箭等航天運輸工具。那么,想飛的小朋友就可以坐上這些運輸工具飛上天,實現(xiàn)你們想飛上天的愿望。
大班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通過肢體的動作、樂器的演奏來感應快慢。
2、通過接力游戲的形式,讓幼兒感應節(jié)奏的快慢。
3、通過游戲,讓幼兒獲得勝利的喜悅和自豪感。
二、活動準備:
1、鈴鼓、三角鐵。
2、烏龜、兔子的胸貼,龜兔賽跑圖。
3、兩支記號筆。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肢體的動作,感受快慢。
1、聽曲子“龜兔賽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動物世界里有兩個小動物在比賽,誰在走路時特別慢?誰在走路時特別快?
3、烏龜和兔子在比賽,聽音樂學做烏龜、兔子的動作。
。ǘ┩ㄟ^樂器的'伴奏感受快慢。
1、讓幼兒仔細聽音樂中還有什么聲音?
2、用三角鐵、鈴鼓分別為烏龜、兔子伴奏。
。ㄈ┩ㄟ^接力游戲“龜兔賽跑”,感應節(jié)奏的快慢。
1、介紹游戲的玩法:烏龜音樂用短線表示,兔子音樂用點來表示
2、分組分成烏龜組和兔子組,排成兩路縱隊進行接力
3、游戲開始,幼兒開始聽音樂進行接力畫,是誰的音樂就誰畫,直到音樂結束。誰先到終點誰勝利。
4、給勝利者頒獎。
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名稱:哪些東西有生命(大班)
設計思路:
在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的物體:貓、狗、馬、兔、鳥等飛禽走獸;向日葵、花草、大樹等交通工具;還有我們眼睛看不到的很多的微生物,比如細菌······那么,這些物品,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是沒有生命的?它們的概念是如何界定的?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有生命和沒有生命的物體?設計這次活動,是想讓幼兒能正確地了解和區(qū)分生物與非生物,獲得相關的科學知識,并做到愛惜生物,不做傷害小動物和植物的事情。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生命物和非生命物,初步理解生命的概念。
2、在活動中,幫助幼兒學習觀察、探索、實踐、表達對生命現(xiàn)象的認識和感受。
3、培養(yǎng)幼兒探索生命現(xiàn)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常見的動植物、交通工具的卡片若干。
2、周圍環(huán)境布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3、幼兒從小到大各個階段的照片。
4、錄有“蝌蚪生長過程“的錄像;”細菌繁殖生長“的錄像。
5、師生一起播種種子,記錄發(fā)芽及生長的情況。
活動過程:
活動一:我們長大了
1、幼兒觀看自己和小伙伴從小到大的照片,說說有什么變化?以后會是什么樣子?
2、引導幼兒說出人的生長過程:嬰兒——>幼兒——>學生——>成人——>老人。
3、啟發(fā)幼兒討論還有什么東西在生長?
活動二:動物、植物也在長。
1、觀看蝌蚪生長過程的錄像,了解其生長過程;卵——>蝌蚪——>長后腿——>長前腿——>尾巴縮短——>變成青蛙。
2、討論:你知道還有什么動物也是這樣由小到大地在生長?
3、觀看種植的'植物,說說它的變化:種子——>發(fā)芽——>長出葉子。
4、小結:動物和植物也和我們一樣,它們也會由小變大,它們也是有生命的。
活動三:它們有生命嗎?
1、出示交通工具及建筑物等卡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討論:它們有生命嗎?
小結:車、船、飛機等交通工具雖然能動,但不能生長,它們是沒有生命的。
2、觀看有關細菌的錄像,討論:它們有生命嗎?
小結:細菌也是有生命的,它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因為它很微小,所以簡稱微生物。
3、討論: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有生命的物體?
小結:我們要愛護生物,不做傷害小動物和植物的事情。
活動四:游戲《長長長》
教師說出一種動物或植物,幼兒就起立模仿動物動作或雙手上舉做生長的樣子,邊做邊說:“長、長、長!比绻處熣f出一種沒有生命的物體或自然現(xiàn)象(如桌、云彩),幼兒就坐著不動,并說:“不長、不長、不長!蹦康淖層變簠^(qū)分生物與非生物。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3-27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5
[精選]大班教案07-30
(精選)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30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31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3
大班教案【精選】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