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共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能根據(jù)汽車的顏色、大小和功能進行分類,加深對汽車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各種玩具汽車、汽車圖卡1套。
2.自備不同汽車聲音的錄音。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4.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收集各種玩具汽車,建立共享區(qū)域,讓幼兒互相交換汽車玩具玩。
2.引導幼兒從汽車的名稱、顏色、功能等方面介紹自己的車。
3.請幼兒根據(jù)汽車卡片中汽車的顏色、大小和功能進行分類,說說是按照什么分類的。
4.以“我的車開來了”的游戲形式,讓幼兒為汽車玩具進行分類。
(1)啟發(fā)幼兒根據(jù)汽車玩具的顏色、大小和功能等進行分類,將車停在不同的停車場里,如按照車的功能不同分別將客車、貨車以及特殊用途車開進不同的.停車場里。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分類方法。,引導幼兒說一說是按照什么進行分類的。
(3)請全體幼兒一起檢查一下這些車停得是否正確,說說為什么。
活動延伸
1.請幼兒聽錄音,辨別特殊汽車發(fā)出的不同聲音,可根據(jù)聲音的不同開進不同的停車場。如根據(jù)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發(fā)出的不同聲音將車開進不同的停車場里。
2.請幼兒將各種玩具汽車放在科學區(qū)中,引導其進一步探索,加深對車的認識。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感知初夏常見的水果。
2、嘗試用味覺去發(fā)現(xiàn)水果味道的不一樣。
3、大膽跟同伴、教師交流自己的體驗與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材料:各種水果,彩色筆
經(jīng)驗:嘗過酸甜苦辣等不同的味道。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兒興趣。
1、以小猴請小朋友去它家做客引入。
2、帶小朋友到小猴家。
二、品嘗小猴為大家準備的水果,嘗試說出水果的味道和名稱。
1、幼兒品嘗各種初夏的水果。
2、交流討論:
。1)、你吃的是什么水果?什么味道?
(2)、這些水果酸酸甜甜的味道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3)、你還吃過哪些水果?是什么味道?是身體的哪個器官讓我們嘗到了各種各樣的味道?
三、幼兒看操作圖卡
1、幼兒看操作圖卡,說說你認識的'卡上的水果。
2、幼兒看操作圖卡,觀察卡上人物的表情,猜猜他們嘗到了什么味道?請幼兒將人物表情與嘗到的東西連在一起。讓他們建立對應聯(lián)系,學習連線的方法。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探索玻璃杯倒扣入水而手絹不濕的方法,感知空氣存在并占據(jù)著空間。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探索的過程和結果,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第一次探究材料:小手絹、可封口塑料袋、不封口塑料袋、有蓋的盒子、沒蓋的盒子、有蓋的瓶子、沒蓋的瓶子、塑料包裝 紙、皮筋、剪刀、透明膠帶、清水一盆、干抹布若干。
第二次探究材料:玻璃杯人手一只,小手絹、干抹布若干、裝滿水的水盆每組兩個。
其他材料:可樂瓶、小紙球、透明水盆、彩色乒乓球,玻璃杯。
2.幼兒經(jīng)驗準備:
了解水的特性及有關空氣的'知識,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一只用小手絹疊成的小老鼠)“小手絹可以折出小朋友喜歡的許多物品,小手絹還可以做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小手絹不怕水的游戲。
二、第一次探究活動:使用封閉的、半封閉的材料,探索讓小手絹到水里也不會濕的辦法,感知和發(fā)現(xiàn)“密封”能使小手絹不濕。
1.熟悉材料,尋找探究的方向:我們先來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想想看,怎樣做能讓小手絹到了水里而手絹不濕。
2. 幼兒分組嘗試,教師交代實驗要求:試完一種方法,可以再試一種。但必須用抹布把材料和手擦干,這樣才能保證第二次實驗的成功。
3.組織幼兒集中討論:“你是用什么方法成功的?”“有誰沒有成功的,讓我們大家來幫你解決解決?”
4.第一次遞進,教師小結:成功的幼兒做實驗時材料封緊了,沒有縫隙,水進不去,手絹就不會濕;沒有成功的小朋友也知道失敗的原因了,是因為材料有縫隙,水進去了,手絹也就濕了。小朋友明白了用密封的辦法能讓小手絹不濕。
三、第二次探究活動,加深難度,解決“用一只玻璃杯讓小手絹不濕”的問題,感知空氣的存在和空氣占據(jù)空間的特點。
1.設置新問題:“只用一只玻璃杯,能不能讓小手絹到了水里也不濕呢?幼兒自由嘗試。
2.教師適時提示:“將玻璃杯杯口朝下壓入水底,再把杯子提出水面,試試看,杯子里的手絹會怎么樣?”
3.教師指導并請個別幼兒講述成功的方法: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穩(wěn)、直。
4.幼兒集中討論:“剛才我們把手絹嚴嚴實實密封起來才不會濕,而玻璃杯口這么大,手絹也不會濕,這是為什么呢?”思考: (1)杯子里有什么?杯里除了手絹還有別的東西嗎?(2)這種東西能看得見、摸得著嗎?(3)在杯口斜著浸入水中的時候,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東西從杯子里跑出來吹泡泡的?
5.第二次遞進,小結:玻璃杯里裝滿了空氣,是空氣把杯子嚴嚴實實地密封起來,水流不進杯子里,所以杯子里的手絹不會濕。
四、第三次探究活動,體驗驗證空氣是占據(jù)空間的。
1.動手操作,加深理解:一個彩色乒乓球,一個玻璃杯,一盆水,想想怎樣能使乒乓球“沉”到水底呢?一個小紙球、一個可樂瓶,想想不用手扔,不用腳踢,怎樣讓紙球飛上天?
2. 第三次遞進,小結:我們周圍充滿著空氣,而且空氣是要占據(jù)空間的。
五、拓展延伸:
空氣還有很多的秘密,我們要多動手、多思考,努力去發(fā)現(xiàn)它們。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判斷、比較手的大小。
2.能說出爸爸大手的本領,為爸爸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
1.爸爸和幼兒在家里一起準備好材料(在紙上畫爸爸一只手的輪廓),帶到班上。
2.《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判斷比較手的大小。
難點是讓幼兒說出爸爸的本領,為爸爸感到自豪。
活動過程
1.手指律動,引起興趣。
老師與幼兒圍坐在一起,做拍手動作,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引導幼兒認識大手印。
教師出示一個大手印。
“老師這里有一個手印,誰來猜猜手印是誰的?有什么本領?”
大家一起討論交流。
3.啟發(fā)幼兒說說爸爸大手的本領。
。1)請幼兒將自己的小手放到爸爸的手印上,比比大小。
“幼兒和爸爸誰的.手大,誰的手小?”
。2)鼓勵幼兒講講自己爸爸大手的本領。
“爸爸的大手會做什么事情呢?”
“爸爸的大手能做這么多事情,可真厲害啊!
“你們的爸爸棒不棒啊,你們的小手什么時候能像爸爸一樣呢!
4、大手拉小手。
“幼兒喜歡爸爸的大手嗎?我們怎樣才能和爸爸拉拉手呢?”
“咱們在爸爸手旁邊放上自己的小手!
播放音樂《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引導幼兒做拉手動作。
活動延伸
幫助幼兒將爸爸一只手的輪廓作品貼到墻上,引導幼兒講講自己和爸爸的事。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比較葉子間不同及其與其他物體間相同的過程中,激發(fā)觀察興趣,提高觀察能力。
2.體驗與感受葉子的趣與美(獨特性、豐富性)。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一些關于樹、葉子的圖片PPT、春天葉子萌芽視頻
2.紙船、蘋果、羽毛球拍、糖果紙袋、鏟子、刷子、紙巾等
3.電腦、電視機
活動過程:
一、樹圖片,引起幼兒注意
師:今天跟楊老師來上一節(jié)有趣的課,看看,圖上有什么?(樹)
師:我們幼兒園有樹嗎?這棵樹是什么顏色的?可是現(xiàn)在,我們幼兒園的樹是什么顏色的?
師:看什么掉下來了?(落葉)
師:那你們覺得同一棵樹上的落葉長得一樣嗎?
二、依次出示PPT圖片
讓幼兒根據(jù)老師出示的雙胞胎葉子圖片做比較,找出5個不同點
三、出示梨子和樹葉對比圖,讓幼兒仔細觀察
讓幼兒找出梨子和樹葉的相同點,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
四、教師講操作要求,幼兒開始操作
師:2種不同的東西,都能找出很多一樣的地方,現(xiàn)在后面2張桌子上放著許多不一樣的東西,楊老師請你們等會仔細去看一看、摸一摸、聽一聽,然后去為我們的葉子找一個朋友,只要找一個朋友,只要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就可以做朋友,好不好,找到了就坐到位置上。
五、幼兒開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六、講評幼兒為葉子找到的朋友
請個別幼兒上前講述和葉子的相同點。
七、播放春天葉子萌芽的視頻
總結:現(xiàn)在,我們是什么季節(jié)?冬天到了冬天過去了,春天還會再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20xx年的年尾了,20xx年過去了,馬上又會迎來20xx年,葉子掉落了,到了春天,葉子還會再長出來,這就是循環(huán),在我們美麗的大自然,只要你用眼睛去看,去發(fā)現(xiàn),去尋找,去感受,還能發(fā)現(xiàn)我們大自然的小秘密,你們說對嗎?下次我們再去找一找,好不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一開始我先出示樹的圖片,引起幼兒的注意,然后再慢慢引導落葉,讓幼兒在兩片雙胞胎葉子中找不同點,幼兒找得還是很仔細的',有很多幼兒都能說出兩片葉子的不同點,但在幼兒在找梨和葉子的相同點的時候,有點困難,但經(jīng)過老師的引導,幼兒幼兒能說出幾個,所以老師的引導還是很重要的,最后讓幼兒觀看了春天葉子萌芽的視頻,讓幼兒充分的感受到了大自然循環(huán)的規(guī)律。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2、嘗試用各種方法感知,判斷“有”和“沒有”,愿意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講述。
3、發(fā)展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口語表達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透明類、不透明類的各種食品包裝若干、有的裝東西,有的不裝東西。
活動過程:
一、觀察激趣
觀察空貨架,激發(fā)幼兒做理貨員的欲望
二、嘗試操作
1、介紹操作要求:旁邊有吃的,有用的,還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東西,有的里面是空的。每人進一樣東西,空的東西不要的。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斷“有”和“沒有”。
3、交流小結你進的是什么?里面有東西嗎?你怎么知道的?
三、再次操作
1、鼓勵幼兒去試試看,用和剛才不一樣的辦法再進許多貨。指導:能力弱的幼兒用直接的方法感知。能力強的幼兒各種方法判斷。詢問個別幼兒:里面有東西嗎?你是用什么辦法知道的?
2、相互介紹。
四、開超市。
活動反思:
在了解了本班幼兒的發(fā)展情況的基礎上,我將活動目標就寓于活動之中,寓于生成之中,寓于師生的互動之中。在活動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請幼兒收集了許多各種各樣的超市商品;顒又校灾鬟x擇的活動誘發(fā)幼兒的'興趣,增加了他們參與互動的興趣
在活動中,我一方面,引導孩子觀察,引發(fā)其他孩子去探索;另一方面,孩子們在合作探索、購買品嘗的過程中,獲得自我認同或發(fā)現(xiàn)矛盾、沖突,進而重新評價或改變自己的認識。。如:購買了商品后,孩子們互相談論自己共買了幾次?用去多少錢?還剩多少錢?在討論與爭執(zhí)中,孩子們對數(shù)的運用有了初步的理解。
在活動中我不斷調整自己的角色,在與兒童共同探討問題時,是一位學習者和合作者,而不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顒又校瑢τ變憾喙膭、多表揚、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認、多接納、多欣賞,給幼兒創(chuàng)造的寬松、自由的氣氛,使幼兒樂。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8
(精選)科學教案07-29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6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4
科學教案【精選】08-09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