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美術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通過前段時間的學習和區(qū)角練習的鞏固,我們小班幼兒對編織活動有了初步的認識和學習,嘗試在平面進行簡單的編織。
其實編織活動很豐富除了材料的選擇上很廣泛,在形式上也涉及很多。于是我就用打單結的方法嘗試新的編織活動,打破以往在平面上編織的手法,讓幼兒動起小手來為小螃蟹的腳打繩結,打繩結也有很多:如打單結、單套結、雙套結等,這次教學活動我采用最簡單的打單結,通過動物的形象特征來展開教學。
活動目標:
1.學習穿孔用打單結的方法制作小螃蟹的腳。
2.體驗編織活動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習穿孔并套上吸管。
活動難點:
學習打單結的方法制作小螃蟹的腳。
活動準備:
已塑封好打孔好的小螃蟹、中國結繩、已剪好的吸管。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螃蟹,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誰呀?(與小螃蟹打招呼)
2.小螃蟹有幾只腳。
3.教師小結:小螃蟹有八只腳和兩個大鉗子。
4.今天我們用編織的方法中的打單結來制作小螃蟹的`腳。
二、啟發(fā)幼兒做小螃蟹的腳
1.介紹做小螃蟹的腳的材料:繩子、吸管。
2.繩子可以怎么用呢?請幼兒大膽表述。
3.吸管和繩子怎么利用?
4.教師講解制作的方法:用一根繩子穿孔,將繩子對齊后串上吸管后再打個單結。
5.請一位幼兒嘗試打單結。
三、幼兒操作
1.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2.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編織活動。
四、作品展示
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只小螃蟹最開心
活動反思:
在活動前,我琢磨著教案還只是邊講邊示范,之后我思考覺得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打單結,會不會太難?于是在課前我又畫了單結圖譜,用圖譜結合現(xiàn)場操作雙管齊下,效果非常的顯著,幼兒在活動中學習的很開心,樂在其中!拿著自己做的小螃蟹非常有成就感。
美術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民間美術》是湖南美術出版社編著的高中美術教材美術鑒賞模塊中的第三單元的第九課的教學內容。教材圍繞著了解民間美術這一主題展開,通過大量的圖片和一些深入淺出的論述,向我們分析了民間美術的內涵以及一些相關的知識。首先指出的是民間美術植根于人民的具體生活,甚至滲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它與人民對美的要求以及祈求幸福的愿望密切相關。教材就民間美術的種類以及與生活的關系列舉了若干圖片,目的是讓學生對此有直觀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材進一步說明了民間美術的價值。接著,教材又深入的分析了民間美術獨特的表現(xiàn)語言以及它們的內涵,列舉并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實例。最后延伸到對民間美術的繼承和發(fā)揚。
教學理念
為了更好的實施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針對高一學生的特點,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立足于教材,在關注教材的同時以學生為主,嘗試把“搜集資料→閱讀欣賞→討論探索→延伸”的研究型學習方式進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多元發(fā)展。
教學過程中:
1、創(chuàng)設研究型學習的氛圍:教學中提倡師生共同構建一個開放自主、合作互動的教學氛圍。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為學生展示才華的舞臺。學生通過展示研究成果、實踐創(chuàng)作等活動,體驗創(chuàng)造的成就感和自我價值的深化;創(chuàng)設問題為教學主要手段之一,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完善體系:不斷鼓勵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討論。應重解決問題的方法,輕解決問題的結果。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內涵。
3、拓展與延伸:課程內容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與延伸。結合現(xiàn)代生活和社會熱點,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民族文化觀念和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把德育教育融入藝術教學中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什么是民間美術及其類別;認識民間美術在人類活動中所具有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以及民間美術獨特形態(tài)和形式語言及其中深厚的寓意。
2、能力目標
了解民間美術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學會欣賞民間美術,把民間美術運用到現(xiàn)代生活中來。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在和觀念上對民間美術的認同并激發(fā)他們對民間美術的關注和喜愛,從而能夠自覺的保護這一傳統(tǒng)。
教學重點
了解民間美術在人類活動中所具有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以及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及深厚的寓意。
教學難點
解決學生對民間美術在和觀念上的認同,激發(fā)同學對民間美術的關注和喜愛。進行民族民間藝術的教育和承傳。逐步使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進入主流教育。
教學準備
1、教具:制作多媒體課件、有民間美術特征的圖片、民間美術作品實物
2、學具:剪刀、蠟光紙或紅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引出課題(1分鐘)
把中華民族文化比做河流,美術比做是漂在河流上的一根粗大的木頭,浮在水上的是宮廷美術、文人士大夫美術、專業(yè)美術。沉在水底的是民間美術。民間美術以它稚拙的特點支撐著主流藝術。(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比喻使學生大概的了解民間美術的社會地位。通過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激發(fā)學生想了解民間美術的欲望。)
二、了解民間美術
<一>、什么是民間美術 (4分鐘)
1、實物展示、多媒體顯示:通過對民間美術作品鞋墊與現(xiàn)代專業(yè)美術作品《奔馬圖》創(chuàng)作者的比較(為了說明民間美術的創(chuàng)造者是人民群眾)
2、多媒體出示照片:《天安門廣場放風箏》、《農家的灶臺》兩幅圖片,讓學生找出當中的民間美術,并說說民間美術用在這里的目的。(這里是為了通過直觀的圖片說明民間美術與人們的生活關系密切,認識民間美術是用來美化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的。)
3、師生問答: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的民俗節(jié)氣?大量的民間美術在怎樣的場合出現(xiàn)?在這些活動中民間美術起到什么作用?(利用這樣的問題情境來分析和理解民間美術與民俗活動的關系,了解民間美術是用來豐富民俗活動的。根據(jù)以上的方法很自然就引出民間美術的定義。)
用多媒體顯示:什么是民間美術: 傳統(tǒng)的民間美術是相對宮廷美術、文人士大夫美術而言;現(xiàn)代的民間美術是相當專業(yè)美術而言;是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是用以美化生活環(huán)境、豐富民俗文化的美術。
<二>、走進民間美術:(我從民間美術如何貫穿于人民的生活和世界兩個領域來引導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種類和藝術特征)
1、民間美術種類(5分鐘)
A、提問:民間美術怎么貫穿在人民生活中也就是它以什么形式、什么用途、流行什么地域……存在人民的生活中?要求學生從自己身邊熟悉的種類說起。(這里是為了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民間美術的認識找出民間美術的種類。)
B、用實物、多媒體圖片展示民間美術種類并讓學生欣賞、辨認、歸類。如剪紙有哪幾張、玩具是哪些、哪些又是刺繡……(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對新舊知識的梳理及實物的辨認,加深對民間美術種類的認識,鞏固和完善已有的知識。對民間美術種類的了解也就更進了一步)
C、出示民間美術分類羅列表(通過對種類繁多的確認,進一步說明它滲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也就是說民間美術存在人民生活領域中形成了一個很寬的橫向的面)
2、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對民間美術的審美特征和語言表現(xiàn)特點的了解,向學生解釋貫穿于人們領域的民間美術是一個很深邃的縱向的面)
。ㄒ唬、民間美術的審美特點(6分鐘)
a、多媒體展示圖片《喂雞》:分析作品從表現(xiàn)手法上怎樣表達稚拙的表現(xiàn)。讓學生明白不能用專業(yè)的眼光去欣賞民間美術作品。
b、多媒體出示剪紙作品《三魚爭頭》,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作品的表現(xiàn)題材、構圖形式、表達的內容來理解作品所傳達出來的寓意。(這里是為了讓學生理解民間美術并不是簡單、粗淺的東西,而是很有內涵的表意的藝術)
c、提問:民間美術所要表達的是哪些祝福的意愿?引導學生理解人民群眾要表達的是如:平安、富貴、吉祥如意、多子多!T。人民群眾是用什么物體或色彩來表達象征意義的?引導認識如:石榴象征多子、桃子象征多壽、牡丹象征富貴、臉譜中色彩的寓意……(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明白民間美術原來是用有象征意義的東西來表達“吉祥美好”的語言)
多媒體出示民間美術的審美特點:民間美術是表意的藝術之一,所以我們不能用科學的解剖透視法去衡量它,也不能用專業(yè)的美術的標準欣賞它的好壞、美丑,而應通過民間美術特有的“吉祥美好”等情趣及稚拙的表現(xiàn)手法去感受、體會、鑒賞。
。ǘ┟耖g美術語言的表現(xiàn)特征(15分鐘)
根據(jù)民間美術的.審美特征教師直接解釋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1〉、求真——真摯、真實:質樸率真隨意大方 〈2〉、求活——靈活、生命力:熱烈夸張 象征寓意
帶問題欣賞作品:這是一件什么作品?它表達什么寓意?你覺得作品表達的是什么寓意?它追求的是怎樣的藝術特征?你覺得作品里用了什么方法來表達這種特征?……(這里根據(jù)學生對民間美術審美特點理解的基礎上,也根據(jù)學生思維能力較活躍的特點,我提倡師生共建一個開放自主、合作互動的教學氛圍。并致力體現(xiàn)“學生為主”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為學生展示才華的舞臺。我把學生分組對以上的問題進行討論)
經(jīng)過討論教師
a、用作品《坐馬車》、《泥孩兒》、《封侯多壽》和《三顧茅廬》通過分析作品的表現(xiàn)特點和運用的題材。向學生說明人民群眾是在生產勞動之余,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民間諺語、吉語及神話故事自發(fā)的按照自己的直覺和趣味自由的想象發(fā)揮來表達自己的。從而解釋了民間美術有質樸率真、隨意大方的特點。
b、多媒體展示圖片:《公雞》分析作品中表現(xiàn)出活躍的原因:夸張的造型、大膽的裝飾、飽滿的構圖、鮮艷的色彩……
c、多媒體展示圖片《連年有余》、《牡丹》、《民間五毒》、《老鼠娶親》等作品來說明民間美術作品具有寓意從而給作品注入了生命力,并說明民間美術作品是用諧音、象征、比擬、借喻等手法把寓意給表達出來
三、民間美術民間美術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8分鐘)
。ㄍㄟ^對民間美術的理解肯定了它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本環(huán)節(jié)拓展與延伸到對民間美術繼承和發(fā)揚。這一過程結合現(xiàn)代生活和社會熱點,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民族文化觀念和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把德育教育融入藝術教學中。)
說一說:民間美術的現(xiàn)狀(以學生分析討論為主)
看一看:民間美術在現(xiàn)代社會中運用
視頻欣賞:6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節(jié)目《俏夕陽》
多媒體圖片欣賞:欣賞有民間美術元素作品
。ㄍㄟ^直觀的圖片使學生認識的民間美術不是過時的東西,而是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運用到現(xiàn)代的生活中同樣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議一議:如何開展民間美術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活動?
最后引用名言:我們不能把傳統(tǒng)僅僅作為遺產來保護,因為遺產是一種不動產,應該將統(tǒng)作為一種有效的活的資源。
四、動動手(6分鐘)
。ū经h(huán)節(jié)主要為了使學生感受制作民間美術的樂趣,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感情)
1、教師布置課堂作業(yè):剪紙實踐剪“雙喜”,“窗花”用多媒體展示剪紙的制作過程。
2、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在制作的過程中放《喜洋洋》音樂來渲染氣氛)
五、師生再見 (課堂)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兒歌的提示下初步學會畫大象的基本特征。
2、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繪畫小象的電腦課件,白紙、勾線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大象嗎?那誰來告訴我大象長的什么樣子?
教師小結:大象長著胖胖的身體,圓圓的眼睛,大大的耳朵,細細的尾巴,身體下面還長著四條腿呢!
二、個別幼兒示范畫大象。
師:誰會把大象胖胖的身體畫出來?
誰會把大象圓圓的眼睛畫出來?
大象的頭上還長著什么呢?(耳朵)誰會把大象的.耳朵畫出來?大大的耳像什么?(扇子)
我們看看,大象的身上還缺了什么?(鼻子、尾巴、腳)
那他們長的像什么呢?
三、幼兒觀看課件。
你們瞧,我們一起用能干的小手畫出了大象,那他到底是怎么變出來的呢?
教師邊放課件邊念兒歌:
胖胖的身體,
圓圓的眼睛,
大大的耳朵,
長長的鼻子,
細細的尾巴,
腿兒粗粗像柱子。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2
美術教案(精選)08-02
美術教案【精選】07-20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31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31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21
美術教案[精選]07-20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精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