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合集[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在申奧勝利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
3、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規(guī)范書寫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人們在申奧勝利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一、談話導入
1、每個人都有勝利的經歷,請大家簡單地用一兩句話說說自身做什么事勝利了,勝利后感覺如何?指名述說。
2、大家說的都屬于個人勝利,有沒有什么勝利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幾千、幾萬人努力的結果呢?指名述說。
二、創(chuàng)設情境
1、講述北京申辦奧運勝利那神圣時刻的畫面。
2、記得這情景嗎?誰看了,這是什么時刻?
3、看過的同學當時心情怎樣?
三、初讀課文
1、激趣: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就非常生動地描述了那感人的情景,請大家打開書,自由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畫面一樣。不認的字可以借助課文下邊小禮物里的拼音,也可以互相請教。
2、同學讀書,教師巡視指導。要求同學邊讀邊劃出難讀的詞、句,并把這些詞、句認真讀一讀。
四、識字寫字。
1、出示帶生字的詞語,指會讀的同學先示范讀一讀,然后同學每個詞讀兩遍,檢查同學認讀情況,可讓同學單個讀、指名領讀、小組讀來鞏固。
2、在朗讀重點詞句中進一步指導認讀生字。如,第一段中的“喜訊傳來……”一句,第二段中的“人們揮舞……”一句,第三段中的“人們相第……”一句,都包括了較多的生字,可重點指導讀正確。
3、出示單字同學認讀,給這些生字找朋友,組成詞語。
4、說說記字的方法,結合舊字識字,反復重現鞏固識字。
5、寫字指導:
引導同學發(fā)現:擁、抱、揚三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寬的.字;淚、洋都有三點水,也是左窄右寬的字。
提醒同學注意:1)、京的上橫、互的下橫是長橫;
2)申、洋二字的豎為主筆。
3)互字中豎折的豎和橫折的折筆應該向左邊斜。
4)匹字的筆順是:橫、撇、豎彎鉤、豎折;
5)、淚是從眼睛里流出來的,所以右邊是“眼目”不是“日”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1)初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yǎng)觀察力、判斷力、記憶自力、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及合作精神,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小魚的夢》教案1。
。2)熱愛小動物,培養(yǎng)同情心、愛心。
。3)會讀課文,認識15個字,通過合作學習會寫“魚、巴、把”字。
二、拓展想象:
創(chuàng)設氛圍展開想象:小魚做了個甜甜的夢,它會夢見什么呢?!
三、課前準備:
CIA課件字卡錄音帶游戲
四、教學過程:
閱讀部分
。1)激趣
小朋友們,在池塘里生活著許多活潑、快樂的小魚。當月亮公公睜開眼睛,星星也醒來了,像珍珠一樣一閃一閃的真美麗。小魚睡著了,它做了個甜甜的夢,你們聽……
點評: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進入有趣的學習氛圍,教師充滿情趣的語言,給學生關的熏陶、感染。
。2)聽讀課文
你聽到了什么?(學生一邊說句子,老師一邊展示CIA活動畫面,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小魚的.夢》教案1》。)
點評:培養(yǎng)一年級學生聽的習慣,語言表達能力。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聽到什么,說什么,初步了解課文。
。3)采取多種形式讀課文。
小聲跟讀
大聲看書指讀(跟課件)
各自看書讀
同位互幫讀。
點評:采用“多讀少講”的策略,引導學生隨文識字。讀的訓練方法有原則性,要求明晰。①小聲跟讀,讀準字音;②指讀(跟課件)引導學生學習生字;③各自看書讀,讀中思考;④同位互幫讀,合作學習讀準生字。
(4)檢查讀書情況:
你最喜歡讀哪句話?
(讓學生通過讀體會:把星星比作“珍珠被”。)
有喜歡相同句子的同學都可以一起讀一讀。
點評:經過學生反復幾次不同方式的閱讀、體驗,了解學生是否將課文讀順了,讀懂了,初步掌握了生字的讀音,教師的提問充分體現尊重學生個性,讓學生很愿意在同學中展示自己,相機在讀中突破對難點句“天上星星落下來,為他蓋床珍珠被”的理解。
這一部分地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教師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從小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讀的次數多,練的密度大,參與的面廣,從量中讀出質來,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充分讀;讀中悟,語中知,充滿情趣。
。5)齊讀課文。
(6)展開想象。
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充分激情地說:小魚蓋床“珍珠被”,風兒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搖籃推,小魚做了個甜甜的夢,它會夢見什么呢?假如你是小魚,你會夢見什么呢?鼓勵學生大膽想像。為了不限制學生的思維想像,采取先個別說出后,再在小組內把自己的想像說給同學們聽,愿意和好朋友、老師交流也行。
點評:激發(fā)鼓勵學生想像,給第一位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空間,讓每一位學生能發(fā)展自己的想象,從小培養(yǎng)學生求異能力,敢于說與別人不同的話。
識字部分
點評:采用“多讀、少寫”的策略。本課要求認識15個生字,其有6個生字要求學會,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方式,采用了不同的方法體現,從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摘星星”的游戲檢查生字,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愉悅、寬松、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特別關注沒有發(fā)言的學生,給予他們勇氣,全體學生都得到了練習的機會。
。1)看拼音,抽讀要求會讀的字。(重點:睡、床、嘴)
。2)以合作方式,學習要求學會的字。
。3)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幫助讀準,讀會6個生字。(為激發(fā)興趣,課件演示,6個生字飛到了每組的抽屜里,在抽屜里準備了字卡)
(4)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挑戰(zhàn)賽。檢查生字。(強調讓沒有發(fā)言的同學到前面來)
。5)記字:(本節(jié)課要求記:“魚、巴、把”)
現游戲“摘星星”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認識本文生字,學會14個。正確讀寫啟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領會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按事情發(fā)展順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閱讀,抓住主要內容,讀懂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釣過魚嗎?能說一說當你釣到大魚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嗎?
。、假如你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很大的魚,別人卻讓你放回去,你會怎樣想?怎樣做?
。场⑷淌яR,焉知非福,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釣魚的啟示。
二、感知全文
1、自讀全文,讀準字音。
2、指名學生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
。、默讀全文,想想我回憶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1~9節(jié))得意→急切→哭出聲→乞求→依依不舍。
。、簡要理解(10~11節(jié))寫的是我從中得到的啟示。
三、理解中心,總結擴展
1、反復誦讀第10節(jié),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2、重點句: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
、 討論:
這魚指的是什么?
、 你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是怎樣做的?
。、理解: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這句話。
四、布置作業(yè)
把你遇到的與本文相類似的情況寫成一篇小短文,或寫這篇文章的讀后感。
【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
急切 道德:是與非
哭出聲
乞求 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
依依不舍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會用“---聽到了---聽到了---聽到了---”句式說話。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大膽想象,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受到心靈的教育。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領悟到沒有噪音的生活是美好的,減少生活中噪音是文明行為,會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
教學重點:
會用“---聽到了---聽到了---聽到了---”句式說話。
教學難點:
領悟到沒有噪音的生活是美好的。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聯(lián)想、合作探究、自讀自悟
教學準備:
PPT,多種音效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鞏固詞語。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復習完了生字,咱們就繼續(xù)走進噼里啪啦城,去聽一聽世界上最響的聲音。
三、品讀課文,體會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對我們的生活、學習的好處。
問題一:從前,有一座城市叫:“噼里啪啦城”,為什么這樣叫?誰能在課文中找出最能說明這個問題語句來讀一讀。(播放音效)
問題二:世界上最響的聲音,他聽到了嗎?為什么?(引導學生從小男孩想的`辦法來理解)
問題三:結果,這位王子得到的是什么禮物?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安靜”的?(播放音效讓學生感受) 學會用“聽到了……. 聽到了…… 聽到了……”聯(lián)想說話。
問題四:“安靜”多好啊!它使得這個噼里啪啦城變成了 ?使得這個城里的居民也變得 ? 所以,我們在上課的時候,要 ? 我們在做作業(yè)的時候,要 ? 在大人們說話的時候,我們也要 ?
四、總結: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 明白:噼里啪啦城里的響聲是生活中的噪音,減少生活中的噪音是文明行為,會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板書設計 14.世界上最響的聲音 小鳥歌唱 大自然的聲音 微風低語 美妙 溪水潺潺 作業(yè)設計
1.完成以下練習:
①傍晚,我漫步在小溪邊。聽到了 ,聽到了 ,聽到了 。
②清晨,我走在田野里,聽到了 ,聽到了 ,聽到了 。
2.把這篇童話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2、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想象,與課文形成共鳴。
3、初步感受作品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及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薄⒔裉炖蠋熞鲆粋謎語考考大家,咱們比一比,看誰最聰明!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坐在綠船上。打一植物
。ê苫ǎ
。病,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看荷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薄ⅲǔ鍪緬靾D)說說你對荷花的印象。
。、(配樂)師范讀課文,思考: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句話?把它有感情的讀出來。(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指出這句話講的是什么,歸納作者的觀察順序:聞到清香觀察形狀欣賞姿勢想象情景回到現實)
3、小組內交流,各組派代表全班交流。
三、研讀課文,體會感情
1、第一自然段
、僮杂勺x課文,思考: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未見其形,先聞其香;荷花清香誘人使作者迫不及待的來到荷花池看荷花)
②看圖,想象荷花誘人的`清香,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
作者循著荷花的清香,來到了荷花池旁,他看到了什么?
、倌x第二自然段,結合圖畫。思考:請你用我看到了······又看到了······還看到了·····把荷花池的景色說出來。
、谶M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邊看到什么樣的荷葉,什么樣的荷花,什么樣的花骨朵。(進一步啟發(fā)學生在上述荷葉、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語,把句子說得更好、更美一些。)
、蹘熆偨Y:碧綠的荷葉、白荷花、嫩黃色的小蓮蓬,這些都表現了荷花的(色彩美板書)
挨挨擠擠、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表現出荷花非常(茂盛板書)
④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菰谶@一個自然段里,有兩個字用的特別好,你看出來了嗎?(冒、露)
冒寫出荷花的活力的樣子。露本來是躲在下面的,而現在顯露出來了,好像把頭探出來了,露出來了,這個露把小蓮蓬寫得可愛極了。
、摭R讀冒、露兩句。注意重音。
2、第三自然段
、龠@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那么你能想象一下嗎?他們都有哪些姿勢?(小組內交流,互相啟發(fā),派代表全班交流)
②同學們說了那么多種姿勢,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么說的?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壑攸c句: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指點:(板書活)一個活字,寫出了多少種姿勢呀!它是活的,它隨時在活動,它隨時在跳舞。作者把它比作一幅活的畫,感嘆道: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這個畫家指的是誰呢?(大自然板書)我要說,這個作家也真了不起,寥寥數語,給我們勾勒出了一幅活的畫。你來找找,課文中那些地方寫出了荷花池的活?(挨挨擠擠、冒、露、飽漲、馬上要破裂······)
你來想象一下,荷花的活還能表現在哪兒?(放錄像啟發(fā))
、茏屛覀冊賮砜匆豢催@大自然的畫兒吧!齊讀課文二、三自然段。(配樂)
3、第四、五自然段
、僬驹谶@么美的畫兒前,我忽然覺得······(范讀課文第四自然段)這是作者看荷花的感受。(板書化為荷花)
、谌绻F在你就是作者,化成了這荷花池中的一朵荷花,身臨其境,你想想一下,當微風吹來的時候,你會怎樣?當風過了之后你又會怎樣?蜻蜓會告訴你清早飛行的那些快樂?小魚會告訴你它的什么好夢?還有那些小動物來告訴你什么?(小組內交流、派代表全班交流)
、圩屛覀冊舷胂蟮某岚颍黄鹱x一讀這一自然段,咱們看看誰讀的最好!自己練習一分鐘。
、茏髡弑缓苫ǖ拿捞兆砹耍^了好一會兒才會過神來,才記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
四、體會課文,抒發(fā)情感
1、學了《荷花》這篇課文,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2、齊讀課文,把你對荷花的感情融進去(配樂)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認識“針、忠、盞、稠”四個生字,會寫“忠、導”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有進一步尋找辨別方向方法的興趣。
【課前準備】
。、指南針。
。病⒄n件:天然的指南針。(樹影、北極星、樹葉稠稀、積雪)
3、生字、詞卡片。
。、查找辨別方向的其他方法。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故事導入。(故事主要內容是去野外游玩,不知怎么與同學們走散,迷了路。)
2、設疑:這時你怎么辦?(請學生想各種可能。)
3、揭示課題,教師板書。
二、初讀課文,隨機識字
。、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檢查自學,隨機識字:
先讓學生了解詩歌特殊的分節(jié)方式,再指名分節(jié)讀,在讀中正音。
忠(后鼻音) 盞(翹舌音) 碰(后鼻音) 稠(翹舌音)
3、再讀課文,思考課文里介紹了幾種辨別方向的方法,用筆做上記號。
4、討論交流。(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
三、細讀課文,自主學習
。薄⒃冢病倒(jié)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jié)進行研究。(四人小組學習)
讀一讀 想一想 說一說 問一問
。、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結合學生的回答,理解“忠實、向導、稠稀、分辨”等詞語。并用課件演示文中四種辨別方向的方法。同時,了解能辨別方向的原因。
。、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指導書寫
1、齊讀課文。
。病㈧柟躺郑海◤纳挚ㄆ姓易值挠螒颍
、 我有一顆中國心。(忠)
⑵ 左右結構的字。(積、稠、稀、針、碰、慌)
⑶ 找找偏旁一樣的字。(積、稠、稀)
、 一( )燈
3、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盞、稀、碰、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指導背誦
1、組與組之間進行朗讀比賽,教師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再次隨機進行朗讀指導。
。、指名說說書中介紹的辨別方向的方法。同時指出這些方法所應用的特殊環(huán)境。(有些白天適用,有些黑夜適用……)
。场⒔處熡靡x法,引導學生背誦課文。
二、表演課文,深化主題
。、師生配合表演:
迷路的.小孩(哭):怎么都是樹呀,怎么沒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
太陽:孩子別哭別哭,我來幫助你,F在是中午,你看我照著大樹,大樹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
北極星:別哭別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里了。
大樹:我也能來幫助你,你看我的樹葉,一面陽光充足,枝葉茂盛,一面很少見到陽光,樹葉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
積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陽光強,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同樣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
迷路的小孩(擦干眼淚):哦!我明白了,謝謝你們,再見!
。、小組合作表演。
。、選擇小組匯報。
三、總結全文,拓展練習
。、齊背全文。
。、說說你在課外找到的辨別方向的方法,進行交流,并說明理由。
。、仿照2~5節(jié)的寫法,說說你找到的辨別方向的方法。
4、總結:大自然不光有很多的天然指南針,他還有許許多多的奧秘等著我們去發(fā)現。
四、課外作業(yè)
課外閱讀《十萬個為什么》等書,了解大自然的奧秘。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設計思路
神秘的“恐龍”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之一。如何借助這篇極具吸引力的課文,讓二年級的學生通過學文,理解、積累詞語和句子,同時,了解恐龍滅絕的有關知識,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究恐龍滅絕之謎的欲望呢?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yōu)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
因此,本文的教學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積累詞句、內化語言,適當練習有條理地說話。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5個字,2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其他的種種說法”這類詞,有條理地說話。
3、對恐龍滅絕之謎產生興趣,并有繼續(xù)探究的渴望。
三、教時安排:兩課時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ㄒ唬┱勗捈とぃ牧目铸。
1、課件出示恐龍圖。
師:小朋友,認識這些動物嗎?你都知道有關恐龍的哪些知識呀?
2、學生交流有關恐龍的知識。識記“恐”。同時,結合恐龍圖理解“龐大”。
2、揭題“恐龍的滅絕”,讀讀課題。
(二)讀好課文,提取信息。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朗讀中的難點(字音或長句),師生共同練讀。
2、同桌互讀,讀通句子。
3、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讀了課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學生隨意說自己對課文的初次認識。
4、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隨機的引導。
師:剛才有些小朋友了解到了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有些小朋友知道了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都很好。現在,我們先來看看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
5、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出示第一句,讀句子。說說你了解到哪些知識?
知識點:“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
對3000000、200000000等數據比較陌生,教師板書成阿拉伯數字,讓學生與年齡10歲、100歲比較,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
。2)朗讀指導,練習。
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學生就能讀好“兩億年”、“短多了”等詞、句。
。3)教師引讀,讀好問句。“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滅絕了呢?”
(三)以讀代答,理解詞句。
1、再次自由讀課文,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比第一次讀要有所進步。
2、朗讀反饋,以讀代答:
(1)教師引讀: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請一名學生: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借冬眠來躲避寒冷耐不住嚴寒)
師繼續(xù)引讀:另一種說法是什么?請一組學生讀:另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長句:那些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地死去了。)
師引讀:還有其他的說法嗎?請全體學生讀:還有其他的種種說法……
。ㄔ陂喿x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充分體現了這一的點。先由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獲取直覺信息;再讓學生帶著“恐龍為什么會滅絕?”這個問題朗讀,邊讀邊思考;最后,教師以問引讀,學生以讀代答,既反饋檢查了學生的朗讀情況,又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而且形式新,學生興趣高。)
。ㄋ模┳x中促悟,悟中積累詞句。
師:恐龍滅絕的說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重點來研究一下第一種和第二種說法。
“一種說法”
1、自由讀,有幾句?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充分尊重學生的朗讀感悟。教師起好引導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詞。說明恐龍還來不及反應。
第二句了解“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第三句了解“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
師:因為以上的幾點原因,恐龍耐不住嚴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嚴寒”。
2、連起來說說“恐龍為什么耐不住嚴寒?”
3、出示本段出現的詞語,借助詞語介紹恐龍滅絕的說法。(詞語: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嚴寒消失)
。ㄐ抡n標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能進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為了避免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教,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重在讓學生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教師適時點撥。在學生自我感悟的基礎上,提供與本小節(jié)相關的詞語,進行語言的內化和表述。既進行了隱性的識字教學,又積累運用了詞句,了解了恐龍滅絕的一種說法。)
“另一種說法”
1、讀讀“另一種說法”,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這節(jié)有幾句話,再讀讀,說說這些句子前后有聯(lián)系嗎?
學生自由讀后,談自己的感受。
3、師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間的關系,了解這種說法中恐龍滅絕的過程。
4、小研究。
為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
課件出示:
。ǎ┲参锎罅靠菸⑺劳
。ǎ┯钪嫘行亲采系厍
()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死去
。ǎ┑厍蛞黄诎
。ǎ┦橙饪铸垵u漸滅絕
讀一讀,請四人小組合作研究,該如何排序?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解釋。
。ㄐ抡n標指出,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研究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就是營造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打破傳統(tǒng)的單一而又乏味的學習方式,通過這一研究,既能理清與認識事物之間的關系,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合作意識、提高探究能力。)
。ㄎ澹╈柟套衷~,書寫生字。
1、出示本課要學寫的4個生字:“亡、肉、耐、類”。
2、學生用編字謎等形式識記。(如“類”:“一種大米”或“一堆大米”。)
3、學生認為難寫的字,教師范寫指導。(如:“類”書寫時要注意:米的最后一筆。教師范寫,學生書寫,點評。)
4、學生練寫,展示佳作。
第二課時
。ㄒ唬⿵土暬仡
1、借助詞語用自己的話說說恐龍滅絕的一、二兩種說法。
(二)其他說法
1、自由讀讀第4小節(jié),說說介紹了幾種說法。(學生可能產生分歧)
2、根據學生回答,再次認識“分號”。
3、分別請3位學生讀讀三種說法。
4、說說你又知道了哪些恐龍滅絕的說法。
。1)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
(2)突然流行傳染病
。3)全球氣溫下降,恐龍蛋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龍。
(4)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還有其他種種說法”有條理地介紹課文中有關恐龍滅絕的五種說法。
。ㄈ┩卣怪R。
1、除了課文介紹的幾種說法外,還有其他的說法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借助“省略號”知道還有很多說法。
2、先讓學生說說自己了解到的說法。
3、教師提供四種其他說法(詳見資料袋),請學生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還有其他種種說法”有條理地介紹這幾種說法。
4、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探究興趣。
采訪:XX博士,聽說您對恐龍很有研究,請您談談,目前,人類對恐龍滅絕之謎都有哪些說法?您認為這些說法有道理嗎?您打算繼續(xù)這方面的研究嗎?
5、介紹相關網站、資料。
。▽W生帶入更為廣闊的網絡世界,在網絡世界里了解更多的有關恐龍以及恐龍滅絕的知識,激發(fā)繼續(xù)探究的興趣與欲望。)
。ㄋ模┳R字、書寫其他幾個生字。(略)
四、資料袋
。ㄒ唬┛铸垳缃^的其他說法:
1、恐龍放出的屁造成恐龍的滅絕?铸埛N類眾多、體形龐大,每天不斷放屁,污染空氣,最后使自己滅絕。
2、恐龍食用的植物有毒。龐大的恐龍吃入大量植物中的毒素,終于被毒死了。
3、有一段時間,可能下過酸雨,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亡。
4、海底火山爆發(fā),使地球氣溫發(fā)生變化,造成恐龍的滅絕。
。ǘ┛铸埬軓突顔?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研究活動越來越深入,有些人就幻想讓恐龍復活。這可能嗎?科學家告訴我們,這并非絕無可能,但希望只能寄托于珍貴的琥珀。我們知道,有些生物,它們在生活過程中落入了松樹一類植物所分泌的樹脂中,這些樹脂包裹著它們經歷了幾百萬幾千萬年的變化后,形成了琥珀。由于生物被密封后產生了脫水,而樹脂具有很強的抗生素作用,因此,琥珀中的化石可以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中保存生物的一部分結構組成。這就是恐龍復活的希望所在。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只中生代的蚊子,它剛剛吸完恐龍身上的血液,就恰巧被樹上滴下的樹脂包住了。過了幾千萬年,我們又碰巧發(fā)現了這樣一枚琥珀,那么,機會來了。如果我們能夠從那只倒霉的蚊子身上獲取恐龍血液的一點點DNxx片段,就可以得到恐龍的遺傳密碼,然后一步步獲得整個恐龍的全部遺傳基因,從而為克隆出一個恐龍打下基礎。這是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為我們描繪的一幅美麗的藍圖。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教案11-06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11-06
小學語文教案03-29
小學語文教案(經典)10-23
小學語文教案【經典】10-19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8-07
[經典]小學語文教案08-13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8-14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