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12-03 12:10:3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中班教案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中班教案10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欣賞農村的田園風光,了解鄉(xiāng)村生活。

        2 感受農村的變化,萌發(fā)熱愛農村的情感。

        3 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 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如何讓幼兒感受家鄉(xiāng)的美,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幼兒如何感受家鄉(xiāng)的美。

        活動準備

        收集有關農村田園風光錄像片斷,風景圖片:高山溪流、小橋院落、田野果林、魚塘、牛羊、等。收集過去的農村和現在的農村的資料圖片。

        活動過程

        1、把貼有圖片的活動黑板放在教室的黑板的倆旁

        2、投放有關錄像片斷

        3、讓幼兒看了錄像和圖片,教師可以對錄像和圖片做適當的講解,指導幼兒對比觀察圖片,從房屋建筑,農作工具、農民著裝、文化生活等方面感知對比農村的'巨大變化。

        4、教師提問:①稻谷是誰種的?②是誰把農村變得那么美麗富饒?③你生活在農村嗎?

        5、對比感知:通過學生回答問題,激發(fā)幼兒熱愛農村、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引導幼兒尊重農民的勞動果實。

        6、主題談話:讓小朋友講一講自己的所見所聞。

        7、走進鄉(xiāng)村:走一走,看一看,讓孩子親自感受清新的空氣,夏天到小河抓魚蝦;秋天上山上摘果實;玩泥土,玩溪水等,欣賞農村的清山綠水,感受大自然的美,萌發(fā)熱愛農村的情感。

        教學反思

        1、在農村幼兒園中,在一個幼兒教學班里,幼兒的實際年齡常常是有區(qū)別的,這要求我們在備課時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年齡特點來進行備課,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

        2、注重對幼兒進行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的培養(yǎng),能為幼兒提供適宜的空間,提供自主活動的機會,并適當的給予指導,重視對幼兒情感的培養(yǎng)。

        3、幼兒在活動中情緒積極,主動性強,能夠獲得一定的技能。

        4、由于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很好地駕馭教學過程,較好地達成了活動目標。

        5、教態(tài)自然,親切,有情感交流,能理解和尊重幼兒。

        小百科:農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觀和社會經濟條件,指以從事農業(yè)生產為主的勞動者聚居的地方,是不同于城市、城鎮(zhèn)而從事農業(yè)的農民聚居地。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樂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2、學會唱這首歌曲。

        3、初步體會小樹葉和大樹媽媽的情感,并嘗試用連貫、舒緩和斷頓、跳躍的歌聲表達兩段歌詞的不同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有觀察樹葉的經驗。

        2、幼兒用書。

        三、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

        1、律動《學做解放軍》。

        2、《手腕轉動》。

        3、練聲《我上幼兒園》。

        4、《好朋友》。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請幼兒觀察比較用書中不同意境的圖畫,傾聽歌曲旋律感受小樹葉的心情。

       。1)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兩幅圖畫的不同。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仔細觀察兩幅圖中的小樹葉,他們在做什么?心情有什么不同?(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第一幅圖,秋風吹,小樹葉離開了大樹。小樹葉很害怕,緊緊拉住大樹媽媽的手不肯離開,有的.被風吹得在天空翻轉。第二幅圖,大樹發(fā)芽了,好多小樹葉的手緊緊拉住樹媽媽,好開心啊!

       。2)教師用鋼琴分別彈奏兩段旋律(第一段彈的連貫、舒緩,第二段可以彈得斷頓、跳躍),引導幼兒將音樂與圖片匹配。

        教師:小樹葉還在唱歌呢,老師這里有兩段曲子你們聽一聽,分別唱的是哪幅圖上的小樹葉?

        2、引導幼兒熟悉歌詞。

       。1)教師范唱歌曲。

        教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小樹葉,這么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現在小朋友們先聽老師唱一遍。

       。2)教師:歌里說了些什么?秋風起來啦,小樹葉怎么樣了?小樹葉沙沙沙,他們在勇敢的說什么?(幼兒回答)

       。3)教師再次范唱。

        教師:我們來看看是不是這樣的,老師在唱一遍,小朋友們仔細聽哦,可以跟著老師小聲的唱一唱。

       。4)幼兒學唱歌曲。

        教師:好的,這首歌曲有幾段呢?(兩段)對了,那現在我們大聲的一起把這首歌曲唱出來吧,看看誰唱的好。

       。ㄈ┗顒咏Y束。

        復習《好朋友》。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磁性人”被從不同方向的磁力吸附的樂趣。

        2、能聽懂指令按規(guī)則迅速向前、向后、向側移動。

        3、活動中孩子通過向不同方向移動循序漸進的提高控制力和協(xié)調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觀察了解磁鐵的吸附作用,幼兒理解簡單的哨音指令。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進行熱身活動,將向前向后向側移動的方式融入其中

       。1)圍圓,做上肢、下肢、全身的動作,聽哨音變化快速反應。

       。2)聽哨音變化快速反應進行正走、倒走、側走動作練習。

        2、基本部分:進行磁性人的'游戲,逐步讓幼兒熟悉玩法。

        (1)教師扮演大磁鐵引起幼兒興趣:

        = 1 * GB3 ①教師引導幼兒想象模仿磁性人的樣子。

        師:“我說什么小朋友就來變成什么…來變成磁性人,一動不動!

        = 2 * GB3 ②用哨音提示幼兒做磁性人的動作。

        師:“吹三聲哨,你們邊說‘磁性人’三個字邊變成磁性人!

        = 3 * GB3 ③教師站到圓心扮演大磁鐵引導幼兒移動。

       。2)知道在保持身體方向、姿態(tài)不變的狀態(tài)下移動、練習。

        = 1 * GB3 ①練習向前移動,做到又穩(wěn)又快:

        師:“都面向前方,要保持身體方向不變,姿勢也不能變,向前移動!

        = 2 * GB3 ②練習向后移動,保持移動方向不變,向后移動不摔倒。

        = 3 * GB3 ③練習向左側移動,重點解決在偏移些的方向的幼兒同樣能保持動作、方向不變。

        ④練習向右側移動,重點解決在偏移些的方向的幼兒同樣能保持動作、方向不變。

       。3)變化游戲的不同玩法。

        = 1 * GB3 ①打亂方向游戲,提高幼兒反應的速度增加游戲樂趣。

        教師扮演大磁鐵,在幼兒的中間,幼兒根據教師所在的方向進行移動

        = 2 * GB3 ②引導幼兒模仿不同的樣子增加游戲的樂趣。

        3、結束部分:幼兒模仿面條人的樣子做放松活動:

        師:“面條人什么樣子?…軟軟的”。全身、上、下肢的放松活動。

        附加教材

        玩法:

        幼兒四散站立,教師或一位幼兒做磁鐵,全體幼兒都是磁性人。磁鐵在磁性人身后,磁性人倒走;磁鐵在磁性人身前,磁性人正走;磁鐵在磁性人側面,磁性人側走。

        規(guī)則:

        磁性人不能轉身,不管怎么走始終只能面朝一個方向,否則作為磁性喪失。

        磁鐵的位置要不斷變換,且磁性人的動作要隨之變化。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準備

        1、男孩木偶。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

        (1)小朋友們,你們玩過穿珠游戲嗎?

        (2)明明也來玩串珠,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戲時間到了,明明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穿珠游戲。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師:明明玩串珠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你們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3、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繼續(xù)講述故事。

        (1)教師:我們來看看后來怎么樣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來了,老師趕緊把明明送到了哪里?醫(yī)生是怎么做的?

        老師送明明到醫(yī)院,醫(yī)生挖出珠子。醫(yī)生還告訴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樣做耳朵和鼻孔會流血,還有可能會發(fā)生危險。

        (2)教師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聲音說: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兒經驗。

        (1)教師:我們身體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不能把東西塞進這些小孔里。想想看,還有什么東西像小珠子一樣小?什么東西比小珠子還小?它們可千萬不能塞進我們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師總結: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釘,家里的小紐扣、小橡皮都不能塞進我們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進去,一定要馬上去醫(yī)院請醫(yī)生來幫助我們。 家園共育

        家長應將家里的細小物品擺放在幼兒不易接觸到的地方,同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中班教案 篇5

        詩歌《蹦蹦跳》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小詩,符合中班幼兒的理解水平。詩歌語言簡練,富有節(jié)奏,通過簡短的幾句,把小動物的動作形象地描繪了出來。整首詩歌讀來朗朗上口,從中可感受到生動的游戲趣味,帶給幼兒一種活潑美好的精神感受。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感受并理解詩歌,并能用恰當的語言、動作表現自己的理解。

        2. 鼓勵幼兒模仿詩歌句型說一名話,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象。

        3. 培養(yǎng)幼兒樂意傾聽別人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蹦蹦跳》

        課件說明:

        按“開始”按鈕進入主畫面,主畫面四個按鈕內容為:

        “蹦跳”鈕:結合兒歌內容的相關動畫。

        “兒歌”鈕:與兒歌相關的四個動物,借此畫面幫助幼兒記憶兒歌。

        “動物”鈕:引導幼兒根據畫面提供的各種動物進行兒歌仿編。

        “游泳”鈕:以游泳為主要內容的動畫。這是開放性內容,讓幼兒模仿《蹦蹦跳》進行有關“游”的仿編學習。

        2.青蛙、白兔、袋鼠、麻雀頭飾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入課題。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并介紹它形象的動作特征。

        師:“小朋友,聽說你們都很喜歡小動物,是嗎?那請你與好朋友交流交流,你都喜歡哪些小動物?它會做些什么動作?”

        二、欣賞詩歌。結合播放課件,讓幼兒理解、感受詩歌。

        1.播放課件“蹦跳”中“青蛙捉蟲”的一段。

        (1)看!誰來了?在干什么?它是怎樣捉害蟲的?

       。2)啟發(fā)幼兒模仿青蛙蹦蹦跳動作,邊學說“小青蛙,蹦蹦跳,捉害蟲,吃個飽”。

        2.播放課件“蹦跳”中“小兔采蘑菇”的一段。

       。1)師:“小白兔,蹦蹦跳,在干什么呢?”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所觀察到的情景。

       。2)讓幼兒仔細觀察,小白兔跳到山前干什么,跳到山后干什么?

       。3)師幼一起學做小白兔,邊念邊跳“小白兔,蹦蹦跳,跳到山前采蘑菇,跳到山后吃青草。”

        3.師:“看,還有誰也在蹦蹦跳,它們蹦蹦跳在做什么呀?”。播放課件“袋鼠、麻雀蹦蹦跳”的一段。

       。1) 唷,原來是誰在蹦蹦跳?

        (2) 教師模仿小袋鼠頭一伸一縮,讓幼兒說說大袋鼠袋袋里的小寶寶在干什么?

        然后模仿練習“大袋鼠,蹦蹦跳,袋袋里的小寶寶,探頭又探腦!

        (3) 小麻雀,蹦蹦跳在干嗎呢?請個別幼兒模仿練習“小麻雀,跳到枝頭唱個歌,跳到地上做做操”的'動作,然后集體模仿練習。

        4 .播放“兒歌”鈕內容,借與兒歌相關的四個動物畫面,幫助幼兒記憶兒歌。

        引導幼兒邊看動畫邊同老師一起朗誦詩歌。

        三、兒歌表演。請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戴上,說到哪種動物,就請戴該頭飾的幼兒進行表演。根據幼兒興趣,可互換角色頭飾再繼續(xù)詩歌表演。

        四、仿編活動。

        1.會蹦蹦跳的動物還有好多好多,你知道還有誰也會蹦蹦跳呢?在幼兒討論后,播放“動物”鈕的內容,讓幼兒觀看。

        2.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以蹦蹦跳為線索,編一句與該動物有關的話。

        3.請幼兒自由組合四人合作,模仿所學《蹦蹦跳》仿編詩歌,并進行交流。

        四、開放活動。

        1.播放“游泳”鈕的內容,讓幼兒觀看這些動物在干什么,是否可用蹦蹦跳來講它們的動作,讓幼兒思考該用啥恰當的話來描述它們的活動內容。

        2.請幼兒大膽說說自己仿編的有關游泳的詩歌,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五、延伸活動。激發(fā)幼兒繼續(xù)進行仿編的熱情。

        大自然中的動物,它們有的會蹦蹦跳,有的會游呀游,有的會飛,有的會爬,小朋友們可要仔細觀察,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動作,為它們編出好聽的話,相信小朋友都是很能干的。

      中班教案 篇6

        學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并學唱歌曲《如果我是一片云 》。

        2.體驗游戲的樂趣,在游戲中鞏固、練習并仿編歌曲。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教學難點:仿編歌曲。

        活動準備:

        1. 歌曲匹配的圖譜。

        2. 小河、森林、池塘、各動物形象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導入

        我是天上的一片云,我喜歡出去找朋友,我走走走找到了一個好朋友,又走走走,又找到了一個好朋友,我還和他們一起玩了好玩的游戲,那我找到了哪些朋友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 傾聽感受歌曲

        1. 第一遍傾聽

        師:小云找到了誰?(出示圖譜)

        找到小魚、小蝦,做了什么事情呢?

        2. 第二遍傾聽

        你還聽到了什么?(出示相應圖譜)

        3. 第三遍傾聽

        老師來唱,你們來聽,還缺了哪張圖?

        4. 第四遍傾聽

        現在我們看看找到的圖譜擺的`順序對不對,我們一起檢驗好嗎?

        三、 學唱歌曲

        1. 看著圖譜一起學唱。

        2. 撤掉圖片后面部分進行學唱歌曲。

        四、 游戲中學唱歌曲

        1. 第一次“搶椅子游戲”:聽聽我在哪個字上坐下?

        2. 邊唱邊玩“搶椅子”的游戲:找找圖中哪里錯了?

        五、游戲中仿編歌曲

        仿編小云來到森林里、池塘里……

        活動延伸:

        小云還會去哪里呢?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

        附歌曲內容:

        5 3 5 3 | 5 3 1 | 2 4 3 2 | 5 — |

        如 果 我 是 一 片 云 , 我 是 一 片 云。

        5 3 5 3 | 5 3 1 | 2 4 3 2 | 1 — |

        我 要 漂 到 小 河 里, 漂 到 小 河 里,

        2 2 4 4 | 3 1 5 | 2 4 3 2 | 5 — |

        看 見 小 魚 和 小 蝦, 小 魚 和 小 蝦 ,

        5 3 5 3 | 5 3 1 | 2 4 3 2 | 1 — |

        我 們 一 起 做 游 戲, 一 起 做 游 戲

      中班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知道數字0表示沒有,理解數字0的意義。

        能用合適的數量詞來表示物體的數量。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1---10,乒乓球、小棒鉛筆等物品若干。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

        二 、游戲,“看物計數”。

        隨機出示不同數量的物品,讓幼兒說出對應的數字。如,出示三根小棒,幼兒說出“兩根小棒”,并用手勢表示出同一數量。多做幾遍。練習了數的認識還練習了說話。

        三、游戲;“看數取物”

        1、教師隨機出示1—10,讓幼兒從計數袋中取出對應的數量的小棒。如,出示6,幼兒取出6根小棒。多做幾遍,進一步熟悉1---10的數。

        2、教師出示數字0,同時觀察幼兒表示數字0的方式。

        四、這時分組討論:0表示什么?讓幼兒互相講述自己對0的看法。

        五、綜合幼兒的理解,教師向幼兒講解數字0的意義:

        0和1、2、3等數字一樣,也是一個數,強調0表示沒有的意思。

        六、集體大討論;

        1、0像什么?像雞蛋、乒乓球等。

        2、盤子里有三個蘋果,媽媽吃了一個,爸爸吃了一個,你也吃了一個,盤子里還有幾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3、池塘里有鴨子六只,往東游走了三只,往西游走了三只,還有幾只了?

        七、指導幼兒完成數學中的'練習。

        請幼兒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字。

        八、小結今天的課。

        讓幼兒說說他通過今天的學習所認識的零。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認識烏龜和刺猥的生理特征。

       。、讓幼兒認識小刺猥的錯誤行為,并教育幼兒不能欺負別人。

       。、培養(yǎng)幼兒積極參與早期閱讀活動。

        活動準備:

        圖書人手一本《快樂的幼兒園》;

        小兔、刺猥、烏龜、孔雀的頭飾各一個;

        事先排練還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引導幼兒自己看圖書中的畫面。

        師:小朋友看看這些圖畫,請你猜猜圖上的小動物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幼兒討論,說一說在圖畫中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ǎ保┠阍趫D畫中看見了誰?

       。ǎ玻┧鼈冊诟墒裁?

       。ǎ常┬“淄脼槭裁磿弈?

       。ǎ矗┬“淄玫目蘼暟颜l引來了?

       。ǎ担┧鼤f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6)這時候烏龜為什么不高興?它又會干什么呢?

       。ǎ罚┛醋詈蟮膱D畫中有來了誰?它會說些什么呢?這時候的小刺猥怎么樣了?

        3、觀看情景表演,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內容。

        師:剛才小朋友說的很好,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小動物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好嗎?

        小動物們根據老師的'講述進行情景表演。

       。、觀看完表演后提問:

       。ǎ保┬〈题珵槭裁匆“淄?它這樣做對不對?

       。ǎ玻┬觚斒窃趺磶椭“淄玫?三個人一起看書的時候有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刺猥的刺為什么會折斷?

       。ǎ常┛兹咐蠋焷砹耍〈题雷约哄e了,很難為情,如果你是小刺猥你會怎么做呢?

       。、討論:

        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刺猥錯在哪里?它應該怎么改正錯誤?

        幼兒回答后教師做簡單總結,教育幼兒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

       。丁⒁笥變簝蓛煽磮D書,講述熟悉故事內容。

       。、活動延伸:

        帶上頭飾進行故事表演。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春夏秋冬是一個更替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各種不同的變化。為中班幼兒設計《我喜歡的季節(jié)》的談話活動,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四季的不同,區(qū)分和了解各個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同時,讓孩子說出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可以讓孩子明確自己的喜好和正確認識各個季節(jié)在不同時期呈現出的不同景象,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變化,體會大自然的奇妙。

        活動目標

        1、圍繞“我喜歡的季節(jié)”為主題進行談話,學會用“我喜歡夏季(或春季、秋季和冬季),因為…,我不喜歡夏季(或春季、秋季和冬季),因為…”的因果句式來表達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原因,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專注地傾聽同伴談話,輪流交談的習慣,并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對四季的認識。

        3、使幼兒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樂意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地談話。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幼兒專注地傾聽同伴談話,輪流交談的習慣,并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對四季的認識。

        活動準備

        1、事先讓幼兒在家人的幫助下填寫調查表“我喜歡的季節(jié)”。

        2、老師準備好春、夏、秋、冬不同景物的圖片和投影設備。

        活動過程

        1、引出談話主題,激發(fā)幼兒談話興趣。

       。1)老師: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你覺得是什么季節(jié)?(鼓勵幼兒用完整語言回答問題,表達自己對四季的了解、感受)。

       。2)帶領幼兒觀看圖片和投影設備,讓幼兒充分認識四季。教師帶幼兒來到布置好圖片和多媒體投影等物品的`活動角,通過讓幼兒觀察實物、圖片、投影等方式,讓他們認識四季,并選出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

        2、引導幼兒圍繞主題,講述、交流自己的調查表。

       。1)老師引導個別幼兒進行示范性講述:老師:你為什么喜歡…,為什么不喜歡…?(引導幼兒用“我喜歡…,因為…。我不喜歡…,因為…”的句式較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調查結果,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安靜的傾聽別人的講述)。

       。2)幼兒兩兩合作,輪流講述自己的調查表,談談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和喜歡的原因。老師巡回進行指導,注意發(fā)現幼兒問題和講的好的方面,給與針對性指導。(3)集體交流,請部分幼兒在集體面前,圍繞主題進行講述、交流,講述中運用較完整、連貫的語句。

        3、運用交流與提問,拓展談話的范圍,激發(fā)幼兒深層次的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春夏秋冬各有什么特點?它們的聯系與區(qū)別在哪里?啟發(fā)幼兒圍繞主題,有興趣地與旁邊的小朋友進行交流與討論(或集體討論),使幼兒進一步加深對主題的認識。

       。2)教師進行評價與總結。通過交流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后,讓幼兒充分認識四季的,了解它們的變化和不同之處。

        教學反思

        中班孩子的交談和談話能力整體情況來看都具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是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智力水平也處于正在發(fā)展時期,社會實踐經驗基本為零。所以如果能為中班幼兒設計一個感受、體會大自然的變幻,說出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充分認識四節(jié)的談話活動,對幼兒的身心都有很好的發(fā)展和提高,話題也能較好的引起幼兒興趣,為其發(fā)展提供了幫助。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體驗并學習不同的數數方法,提高幼兒的數數能力。

        2、在游戲情境中激發(fā)幼兒關愛家人的情感。

        重點難點:

        體驗并學習不同的數數方法,提高幼兒的數數能力。

        活動準備:

        1、貼有水果圖卡和點卡的籃子、家人頭像貼紙每人一份。

        2、各種水果實物、圖片,貼有水果的記錄紙每組一張。

        活動過程:

        一、交流

        1、討論: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有許多水果都成熟了。你喜歡吃什么水果呢?數一數有幾種水果?

        2、為什么要多吃水果?

        二、游戲:買水果

        1、了解操作方法:①今天老師就要去買水果啦!②出示大籃子,觀察提示卡:

        *看看我想買什么水果?要買幾個?請你數一數,告訴大家。

        *裝水果籃:老師的提示卡上要大家買6個橘子,所以我就到水果店里買6個橘子裝在水果籃里。

       、厶岢霾僮饕螅好總小朋友拿一個籃子,看看你的籃子上要買什么水果,

        2、幼兒操作。

        3、交流驗證:

       、俸屯榛ハ鄼z查。

       、诩w檢驗、交流。

        三、為水果店進貨

        1、水果店的老板看到小朋友們很能干,也想請你們來幫個忙。秋天的水果品種多,他想去進些新貨?墒撬恢滥男┧容^受歡迎,想請你們來幫他調查一下。

        2、你們的`爸爸媽媽喜歡吃什么水果?

        3、(出示統(tǒng)計表)請你們每人拿一份家人貼紙,家里人喜歡吃什么就把他的頭像貼在他喜歡的水果下面,大家都貼好之后數一數每樣水果有幾個人喜歡吃。

        4、哪種水果最受歡迎呢?哪種水果喜歡吃的人比較少呢?我們來數一數。

        5、你們可幫了水果店老板的大忙,這樣他一看就知道哪些水果要多進些了!等下次水果店新貨來了,我們再來買水果嗎?

        談話了解、感受水果的多樣,學習手口一致地數數交流分享不同的數數方式,從中獲得經驗和體驗通過游戲情節(jié)學習按數取物體驗和學習多種數數方法,培養(yǎng)幼兒細心、耐心的良好習慣游戲中滲透"愛的教育",引發(fā)幼兒關愛家人的同時進一步積累數數經驗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