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經(jīng)典6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 篇1
沙子的秘密
設計依據(jù):
通過實驗的形式讓幼兒清楚的看到沙子是不溶于水的一種自然物。豐富感性經(jīng)驗,感知干沙與濕沙的不同。幼兒通過親身實踐,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答案,運用比較法加深對沙的認識。觀察現(xiàn)象會讓幼兒覺得好奇、神秘,在這種心理驅動下幼兒能積極、愉快地掌握知識,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幼兒的主體性得到了體現(xiàn),通過沙路與水泥路面的比較,幼兒能初步了解現(xiàn)象與事物的特征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
幼兒通過親身實踐、師幼之間互相傳授經(jīng)驗這兩條途徑,驗證沙的特性,體驗玩沙的樂趣。分組玩沙的環(huán)節(jié),能讓幼兒進行各種在沙中的操作活動,同時,在教師分組進行指導下,幼兒能更好的玩沙,并得到一定的玩沙經(jīng)驗。通過鼓勵的形式,讓幼兒想出多種除了教師提供的玩沙游戲。最后讓幼兒自己來說一說玩后自己對沙的.親身感受。
活動目標:
1、感知沙子的不溶于水等的特性,說出干沙與濕沙的不同。
2、初步了解沙與建筑物的關系。
活動準備:
水、水桶,磨具、篩子、各種玩沙工具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用比較的方法來了解沙是不溶于水的一種自然物。
T:沙放在水里有什么變化呢?
(小朋友自己做實驗,把水倒進桶里,用小棒攪拌并觀察)
教師小結:沙不溶解于水。并聯(lián)想不溶解于水的物體。
二、探索感知沙子的特性及干沙與濕沙的不同(重點)
1.教師和幼兒一起赤腳分別在干沙和濕沙上自由活動,做一做各種動作。
T:小朋友喜歡干沙還是濕沙?為什么?踩在沙上有什么感覺?
2.讓幼兒兩人一組用篩子篩沙子,邊篩邊觀察。
T:篩子里的沙子哪去了?小石頭會漏下去嗎?沙子是什么樣的?
1、 教師小結
T:沙子是由許多細小的顆粒組成的,沙能流動。
4.請幼兒用力踩踏剛翻的新沙。
T: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
5、小結
T:通過我們的小腳用力踩在沙子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沙粒與沙粒之間有一定的空隙。
6、沙與水泥的結構不同,走在上面的感覺也不相同
T:那么用力踩水泥路面會陷進去嗎?為什么在沙路上騎車費力,在水泥路上騎車省力?
7.談話
T:小朋友喜歡怎樣玩沙?請你來玩一玩!
。ㄕ埥o本幼兒進行玩耍)
8、教師小結
T:沙子有各種各樣的玩法,可以挖、裝、篩,可與水混合玩等。
三、幼兒自由玩沙中的各種游戲,探索玩沙的技能,教師分組指導(難點)
1.用各種深淺不同的模子做蛋糕,看誰做得又快又好。幫助幼兒掌握這樣幾方面的技能:沙的濕度,用手壓沙的力量。
T:做蛋糕的這組小朋友要注意利用好磨具,蛋糕不碎最重要的還是壓,要壓的緊!
2.挖井、造房子等,豐富經(jīng)驗:
T:想做建筑師的小朋友在挖土時要細心、耐心,及時整修,沙土要壓緊。
3.篩沙子
T:篩沙子組的小朋友要將沙放在手指、手心上抖動,觀察手指、手心上會留下什么?沙還可以放在哪些部位抖動?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過程
1、 能根據(jù)一天所需的食物營養(yǎng)設計一日食譜。
2、 能利用圖書、網(wǎng)絡等方式獲取制定“一日食譜”的相關資料。
3、 通過收集資料、與他人交流等形式,制定一份教為科學的“一日食譜”
4、 樂于用所學的知識改善自己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有關膳食結構的資料
教學重點:學生自己設計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譜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引入
問:如果每天都吃一樣或2樣的食物,這樣行嗎?為什么?
學生反饋并揭示課題:設計一日食譜
二、 學生設計一日食譜
。1) 討論:我們怎樣才能設計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譜?
讓學生自由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去考慮設計科學的一日食譜,通過什么渠道,獲取所需要的營養(yǎng),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家庭實際、經(jīng)濟情況等來設計。
。2) 出示課件:有關食物營養(yǎng)的的資料,讓學生進一步的獲取設計一日食譜的信息。為設計食譜提高依據(jù)。
。3) 學生自己設計“一日食譜”。學生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三、 交流設計的'“一日食譜”
。1) 交流設計的食譜,在交流的過程中說出自己設計的理由,以防出現(xiàn)不合理的食譜。
。2) 學生相互評價設計的食譜。 相互比較評價出設計合理的食譜,進行肯定,對不合理的食譜進行完善、修改。
。3) 根據(jù)交流和評價的結果,更加完善自己設計的食譜。
四、 引導學生統(tǒng)計進三天的食物品種,對照設計的一日食譜,改正自己的飲食習慣。
(1) 統(tǒng)計最近三天吃的食物,記錄下來。
。2) 根據(jù)自己統(tǒng)計的結果與設計的一日食譜進行比較,找出要改進的地方。這樣是營養(yǎng)的結構和食物的數(shù)量。
。3) 相互交流,說出改進的理由。特別是自己平時愛挑食偏食的同學改進飲食習慣。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 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xiàn)象。
2. 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3. 激發(fā)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木偶臺、木偶小兔、兔媽媽。
2. 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 投影機
活動目的
1. 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xiàn)象。
2. 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3. 激發(fā)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木偶臺、木偶小兔、兔媽媽。
2. 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 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 教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
教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故事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嗎?”
二、 小朋友做小實驗(幼兒第一次嘗試,分組活動)
1. 幼兒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 教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 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
4. 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fā)”現(xiàn)象嗎?
。òl(fā)散性思維)
三、 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xiàn)象“幼兒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
1. 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 倒熱水在杯里,問:杯子里冒出來的是什么?(水蒸氣)
3. 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xiàn)什么?
為什么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 放幻燈(通過直觀教學,重點理解“為什么會下雨”的科學現(xiàn)象)
1. 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都到哪里去了呢?
2. 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結合幻燈)
3. 請小朋友把“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小秘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 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1. 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好處。
2. 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危害。
3. 總結幼兒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幼兒從小學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用解剖等方法觀察比較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異同,經(jīng)歷不斷改進觀察方法的過程。
2、在對各種果實和種子的觀察研究、統(tǒng)計活動中能產(chǎn)生親近自然的情感體驗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在課后有繼續(xù)探究的興趣。
3、能用多種感官對多種果實進行觀察、比較,知道果實里都有種子,不同的果實果皮的軟硬、厚薄等不同,不同的果實種子的數(shù)量也不同。
4、能自己設計“豌豆莢里的種子數(shù)”圖表,并通過數(shù)學統(tǒng)計的方法知道豌豆種子數(shù)量的分布規(guī)律。
教學重點:觀察比較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異同。
教學難點:了解豌豆莢里的種子數(shù)。
教學準備:
1、小組或個人觀察的油菜和豌豆的花、果實及種子若干,蘋果、板栗、圓椒、花生等果實若干。
2、小組和個人使用的“( )個豌豆莢里的種子數(shù)”統(tǒng)計表。
3、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油菜花和豌豆花,認識它們嗎?能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處?
二、探究過程
1、比較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種子。
提出按從外到內的順序進行觀察比較:先比較花的外部,再用解剖的方法觀察豌豆花的內部構造,與課文中的油菜花構造圖進行比較,描述它們的異同。
按照順序比較兩種植物的果實,再輕輕打開莢殼比較內部的種子,尋找構造上的相似之處。
能全面描述比較后的發(fā)現(xiàn)。得出結論:不同的花結出不同的果實;油菜與豌豆的果實雖然在外部形態(tài)上有很多不同,但它們都有莢,莢里的種子有順序地排列。
2、觀察比較更多的果實與種子。
其他的果實和種子是不是也和它們一樣呢?
蘋果的果實不能掰開,怎么觀察呢?確定觀察的方法:咬、解剖。
進行分組或個人的觀察比較活動。
描述所觀察到的果實與種子的特點:
。1)果實的共同點是什么?
。2)種子外面包著的東西是一樣的嗎?有什么不同?
。3)種子的數(shù)量相同嗎?
種子外面的殼的軟硬厚薄與種子的數(shù)量有關系嗎?為什么?
3、豌豆莢里的種子數(shù)。
不同植物的果實種子數(shù)量不同,那么相同植物的果實種子數(shù)量相同嗎?
猜想:豌豆莢里有幾粒豌豆?
能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
確定用統(tǒng)計豌豆莢內種子數(shù)量的方法。提供統(tǒng)計記錄表,討論該如何填寫。
個人、小組統(tǒng)計記錄。
說說個人的統(tǒng)計圖表與小組的統(tǒng)計圖表有什么變化?
全班設計合作完成“全班()個豌豆莢里的種子數(shù)”統(tǒng)計圖表(可以讓學生蘸紅色印泥表示種子數(shù),會非常有趣)。
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說說應該怎樣來描述豌豆莢里的種子數(shù)量?
人的身高、樹葉的長度也會有這樣的規(guī)律嗎?
為什么豌豆莢里的種子數(shù)會有這樣的分布規(guī)律,與自然界有關系嗎?
三、小結
板書設計:
2.4 豌豆莢里的豌豆
1、比較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種子。
2、觀察比較更多的果實與種子。
3、豌豆莢里的種子數(shù)。
教學后記: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了解兔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2 萌發(fā)喜歡小動物,愿意親近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兔實物,兒歌圖示,蘿卜貼紙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游戲《小手拍拍》
教師:小朋友們,睜開眼睛看看,誰來了?”
二、看一看
1、(出示小兔)
教師有目的的`引導幼兒觀察小兔的特征(如,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看看小兔子是什么顏色的?在小兔子的臉上,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東西呀?著重強調三瓣嘴和紅眼睛的學習。)生活習性(小兔走路的樣子,等等)。同時滲透數(shù)的概念(如,小兔幾只眼睛?幾只耳朵?幾條腿?幾條尾巴?等等)。邊講解邊出示圖片。
2、學習兒歌《可愛的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三瓣嘴,紅眼睛,短尾巴呀毛茸茸,前腿短來后腿長,蹦蹦跳跳真機靈。
3、幼兒說說小白兔的樣子,問幼兒小兔最愛吃什么?啟發(fā)幼兒說出小兔最愛吃蘿卜,接著和幼兒一起去尋找胡蘿卜。
三、延伸活動
我們小兔子都喜歡吃蘿卜,那我們一起去找蘿卜吧.(把蘿卜小貼紙放在客人老師手里,告訴孩子要先和客人老師抱一抱,才會有蘿卜吃哦!讓孩子感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通過讀、聽、辨活動,充分認識青春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時期。
2.在教師的指導下,制訂青春期健康計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2. 關注自己青春期的身體、心理健康。
3. 意識到個人對自身健康負有責任。
科學知識
4. 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發(fā)展特點。
5. 初步掌握一般的青春期保健常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發(fā)展特征。
難點: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辨析。
【教學準備】
有關青春期生理變化特征、青春期保健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課外調查了青春期的有關知識,你知道青春期是怎么回事嗎?
2、關于青春期你還知道一些什么?
。ㄗ寣W生充分匯報自己了解的有關青春期的知識,有的學生可能在匯報的過程中有點羞澀,老師要給學生打氣,告訴學生人體的發(fā)育是科學的事實。)
3、老師對學生的匯報做小結并揭示本節(jié)課的研究內容。
二、閱讀:了解青春期的生理變化特征。
1、進入了請春期我們的生理變化有哪些主要變化呢?請同學們閱讀71面的資料。
。ㄒ部梢越o學生播放一段關于青春期生理發(fā)展特征的視頻)
2、學生自由閱讀書上的資料。
3、通過閱讀,你對青春期有什么新的認識?
(這里,老師要進一步營造安全和諧的氛圍。應該告訴學生,這是每個人都要經(jīng)歷的過程,誰了解得更清楚,更有利于自己擁有健康。)
4、老師進行小結,并說明青春期發(fā)育有早有晚,存在個體之間的差異,進入和沒進入青春期的學生都不要緊張。
三、活動:要有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
1、青春期是我們發(fā)展成成人的重要時期,是我們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時期。擁有一個健康的青春期是我們健康成長的關鍵。首先我們要有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關于這方面,你覺得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學生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發(fā)言,相機指導觀察書上的圖片。)
2、老師就學生沒有注意到的方面做一些補充講解。
3、師生共同梳理小結。
。ㄗ寣W生明確:充足的營養(yǎng)、足夠的睡眠、積極的鍛煉——是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并自覺加以注意。)
三、活動:關注心理健康
1、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注重生理健康的同時,還要注意心理健康。進入青春期后會有哪些心理特征呢?請同學們觀察73面的圖片。
2、青春期的青少年有那些心理特征?
3、能談談你自己某一個方面的心理特點嗎?(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談)
4、告訴學生上面討論到的現(xiàn)象都是成長過程中正常的心理反應,只要我們能正確認識自己,增強分辨是非的能力,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都能順利地度過自己的青春期。
四、拓展活動
布置學生課外討論:進入了青春期我們怎樣保護好自己?我們怎樣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4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4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9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