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8篇(推薦)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簡析】
在人們眼中,灰塵通常是污染環(huán)境、傳播病菌、危害人類健康的罪魁禍首。然而,這篇課文卻向我們介紹了灰塵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將使人無法睜開眼睛;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天空將變成白茫茫的一片;假如空中沒有灰塵,地面上的萬物都將是濕漉漉的,更為嚴重的是,地球上的水就會越來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假如沒有灰塵,大自然也將會變得非常單調(diào)。作者正是通過灰塵的作用,揭示出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全文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shù)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重要關系。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繼續(xù)引導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二是讓學生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設計理念】
重視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將學生的自讀自悟與教師的點撥引導、領悟方法與感知特點、獲取知識與啟迪思維有機地融在一起,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學習語文,習得方法,懂得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記然而、面臨、顆粒、來源、分裂、飄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穩(wěn)定、朝暉、單調(diào)、古往今來、龐然大物、氣象萬千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3、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明白灰塵與人類的關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兩面性。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收集資料了解灰塵與人類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詩句:
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讀一讀,談談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拂拭是指撣掉或擦掉灰塵,勿是不要的意思,塵埃就是塵土。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從古代到現(xiàn)在,人們總是經(jīng)常擦拭灰塵,使(物品)不沾染塵土。)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灰塵有哪些危害?
3、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怎樣?
二、默讀課文,印證設想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想想: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nèi)容是不是一樣?有哪些異同點?
2、出示生字新詞,引導學生讀準字音:
模樣(mú) 朝(zhāo)暉 直徑(jìng) 削弱(xuē)
散射(sǎn) 較(jiào)短 可惡(wù) 干涸(hé)
單調(diào)(diào) 削(xuē)弱 塵埃(āi) 調(diào)(tiáo)節(jié)氣候
3、交流:
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nèi)容是不是一樣?有哪些異同點?
將生活與課文對比聯(lián)系,將自己的大膽設想與課文內(nèi)容之間進行比較,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撼。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的鋪墊。
三、精讀課文,自主學習
1、默讀課文,看看灰塵有什么特點?用畫出來;覊m有什么作用?用~~畫出來。
2、與同組同學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⑴ 灰塵的特點:
、 小,從哪兒感受到?
課件出示: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這句話是怎樣寫出灰塵小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龐然大物是指龐大的東西。這段話首先運用列舉數(shù)字的方法介紹了灰塵的大小,接著又運用對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塵非常細小的特點。這兩種說明方法的運用,使說明的事物更加具體、真實、生動。)
朗讀體會。
、 來源于土壤和巖石。
③ 在空中飄浮。
⑵ 灰塵的作用:
、 反射光線。
、 反射光波較短的光線,吸收光波較長的光線。
、 灰塵具有吸濕性能。
、 通過學習我們對灰塵的特點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
出示句式: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_________。
、 填寫課文內(nèi)容。
、 讀一讀,說一說從這幾句話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句式相似,都強調(diào)了灰塵的作用大,但強調(diào)的角度不同。這三個句子都采用假設的說明方法寫的。)
根據(jù)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放手讓學生自己來。通過自主閱讀,發(fā)現(xiàn)特點和作用,并通過句式訓練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和寫作特點。達到自讀自悟的目的。
、 補充課外資料:除了書上寫的這些作用外,你還知道灰塵有哪些作用?
四、再讀課文,習得方法
1、從第4~6自然段中任選一段,細細品讀,用因為大氣中有了灰塵,所以___________。這個句式來說說灰塵的作用大。
2、交流匯報:
第四自然段通過削弱、變得柔和等詞語的理解來突出灰塵的重要作用。
第五自然段抓住怪脾氣喜歡這兩個詞語,明白作者將灰塵賦予人的性格特征,把灰塵的特點寫得非常生動傳神。
第六自然段引導學生明白作者采用層層推進的寫作方法,突出灰塵的重要作用。
3、讀了這篇課文,你學會了哪些說明方法?
五、明白道理,拓展思維
1、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使學生懂得: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huán)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
2、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塵一樣,具有兩面性,舉例說明。(如鳥糞、電視、網(wǎng)絡)
3、小練筆:
根據(jù)課文和自己搜集的資料,以《我是灰塵》為題,寫一篇短文。
4、推薦閱讀高士其的《灰塵的旅行》。
【板書設計】
12、假如沒有灰塵
大小及來源 列數(shù)字
使陽光變?nèi)岷?/p>
作用 使天空呈蔚藍 對 比
形成氣象萬千的景色 假 設
保持良性循環(huán) (說明方法)
【練習設計】
1、抄寫下面詞語:
惡劣 狼狽 擦拭 塵埃 削弱 朝暉 裂開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 如果沒有灰塵,陽光將____,天空將____大自然____,地球上的水將_____。因此,_______。
、 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被人們稱為廢物的東西,往往有_____;覊m雖然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們不注意保護環(huán)境,_____,則又令_____。這對當今世界來說,是個_____。
3、生活中還有很多事物像灰塵一樣,具有兩面性。如鳥糞、網(wǎng)絡、電視請選擇其中的一項仿照《假如沒有灰塵》這篇課文的寫法寫一寫。
【教學建議】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周元桂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灰塵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作者通過灰塵的作用,揭示出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關,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廣泛交流。
教學時可按閱讀提示,先自讀自悟,把握主要內(nèi)容,說說灰塵有哪些特點和作用,并把感受最深的'、最重要的部分多讀幾遍,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精讀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明白作者采用怎樣的說明方法來表達這些特點和作用,并認真體會這些說明方法的作用。最后,引導學生思考,從灰塵的作用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教學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討論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具有兩重面性,請學生運用掌握的說明方法仿寫一個事物,從而實現(xiàn)讀寫的有效遷移。
【資料鏈接】
高士其《灰塵的旅行》
灰塵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隨著空氣而漂流,可以說是無孔不入。
我們周圍的空間,從室內(nèi)到室外,從城市到野外,從平原到山區(qū),從沙漠到海洋,幾乎處處都有灰塵的行蹤。真正沒有灰塵的空間,只有在實驗室里才能制造出來。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塵是看不見的,只有在太陽的光線射進黑暗的房間的時候,才能夠看到無數(shù)的灰塵在空中飄舞。大的灰塵肉眼可以看見,小的灰塵比細菌還小,用顯微鏡也觀察不到。
根據(jù)檢驗的結果,在干燥的日子里,田野和高山的空氣里,每一立方厘米只有幾十;覊m;在海洋上空的空氣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約有一千多;覊m;在城市街道上的空氣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約有十萬粒以上的灰塵;在住宅區(qū)的空氣里,灰塵還要多得多。
這樣多的灰塵在空中旅行,對氣象變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原來灰塵還是制造云霧和雨點的小工程師,他們會幫助空氣中的水分凝結成云霧和雨點。沒有它們,就沒有白云,也沒有大雨和小雨了;沒有它們,在夏天,強烈的日光將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氣溫無法降低。這是灰塵在自然界中的功用。
如果我們追問一下,灰塵都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呢?到底是些什么東西呢?我們可以得出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來自山地巖石的碎末,有的是來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來自海面的由浪花蒸發(fā)后生成的食鹽粉末,有的是來自火山灰,還有的是來自星際空間的宇宙塵。這些都是天然的灰塵。
還有人為的灰塵,主要來自煙囪的灰塵,此外還有水泥廠、冶金廠、化工廠、陶瓷廠、紡織廠、面粉廠、石灰窯等,這些都是灰塵的制造場所。還有些灰塵來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種子等;有的來自動物之家,如糞便、鳥羽、蟲卵等。
有許多灰塵對人類的生活是有危害的。它們不但把新鮮空氣弄臟,還會弄臟我們的汽車、房屋、墻壁、家具、衣服以及皮膚。灰塵里面還夾雜著病菌和病毒,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
灰塵是呼吸道的破壞者,它們會使鼻孔不通、氣管發(fā)炎、肺部受損而引起傷風、流行性感冒、肺炎等傳染病。此外,金屬的灰塵特別是鉛會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塵,會損害我們的肺,又會腐蝕我們的皮膚。在這些情況下,為了抵抗灰塵的進攻,我們必須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塵還會引起爆炸,造成嚴重事故。
因此,灰塵必須受人類的監(jiān)督,不能讓它們亂飛亂竄。
我們要給馬路鋪上柏油,讓灑水汽車噴灑街道;我們要把城市和工業(yè)區(qū)變成花園,讓每一個工廠都有通風設備和吸塵設備,讓處于一切生產(chǎn)過程中的工人都受到嚴格的保護,F(xiàn)在全人類正在努力控制灰塵的旅行,使它們不再危害人類,而為人類造福。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熱愛春、贊美春的感情作為線索,描繪出了一幅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景圖。作者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滿活力”的特點來描寫景物,贊美、抒唱春的創(chuàng)造力和帶給人們以無限希望,從而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勞作、奮然向前。
學習目標:
、僦R與能力目標:讀準字音,疏通字詞和了解課文內(nèi)容。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語言,以達到提高語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矍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的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反復朗讀,感知內(nèi)容,揣摩詞語,品味語言。要解決好這兩個教學難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幫助學生領會(包括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講析)。
學情分析:
學生仍較多地沿襲了小學保留下來的喜愛誦讀的習慣,這是本課加強誦讀教學的一個便利條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準備:
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課前布置學生去搜集關于春的詩文、成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
同學們,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捎浀妹虾迫坏摹洞簳浴罚ǚ乓魳罚赐队,生背詩文);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著聽音樂、看投影,背詩文)。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yōu)美的散文《春》。
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讀準下列加點的詞語
醞釀(yùn niàng)黃暈(yùn)應和(hè) 嘹亮(liáo) 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báo) 披著蓑(suō)戴著笠(lì) 靜默(m) 抖擻(sǒu)
水漲(zhǎng) 捉迷藏(cáng) 暈(yùn) 巢(cháo)
2、詞語教學:學習“讀一讀、寫一寫”結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 朗潤:明朗潤澤 賣弄:炫耀
醞釀:文中是說各種氣息在空氣里,像發(fā)酵似的,越來越濃。
繁花:密密的開著的花
趕趟兒:文中是各種果樹也爭先恐后地開花。舒活:舒展,活動。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 宛轉:形容聲音圓潤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tài)優(yōu)美。招展,迎風擺動。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步誦讀課文。閱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
1、課文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請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2、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各段描寫之間有何關聯(lián)?請用簡潔的語言,盡量完整的說出本文的行文脈絡。
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nèi)容,并且依照課文的脈絡,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大師筆下春天的主要內(nèi)容。
勾勒輪廓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盼春——繪春{春風圖——風唱春}——頌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鑒賞創(chuàng)新。
[問題探究] [問題組]
a.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
b.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賞析好詞好句)
c、讀一讀,讀出情。
學生四人小組設疑,可小組內(nèi)互問互答,教師巡視引導、點撥、補充,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回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別。
“說說你為什么喜歡”一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感悟,可以是一個詞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話寫得形象、生動。學生還可以找出多處去理解、品味、鑒賞、朗讀。
[明確]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鉆”字用得好,“鉆”表現(xiàn)了生命力頑強,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巴低档亍睂懗隽瞬唤(jīng)意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這樣寫賦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識,富有情趣,惹人喜愛!巴低档亍币p讀,將“鉆”換成“長”或“躥”就平淡了,既沒有了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語言也不生動形象了。
“嫩嫩的,綠綠的”本該在“小草”的前面,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單獨從句子中拿出來,主要是為了強調(diào),突出了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使句子生動活潑,富有生氣。讀時第一個字重讀,后兩字要輕。將“嫩嫩的,綠綠的”放回原來應在的位置,作比較朗讀,體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撫摸是一種溫暖、親切、慈愛、春天是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覺。
課文最后三段的三個比喻句,總寫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潑生動;春天是健壯的,她充滿了力量。
“盼望著,盼望著”——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東風來了——報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腳步近了——賦予春以人的動作,表現(xiàn)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悅的心情。
春風是無形的,是難以描繪的。作者嫻熟地從觸覺、聽覺、嗅覺的角度,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
朱自清先生將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筆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無不充盈著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以至于也撩撥起我們的喜愛之情。
五、課堂總結。
在這一堂課里,我們又積累了不少的詞語,從整體上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在朗讀聲中,我聽得出大家既愛春天,也愛這篇如詩如畫如歌的散文。
六、布置作業(yè)。
、僬莆兆衷~。
②熟讀課文,背誦1-5段,鼓勵背誦全文。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所復習的課文,記敘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xiàn)了一位口技人的高超技藝,令人感受到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魅力。七年級也需要運用靈活新穎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等,都可以使文言文教學變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新奇,變被動為主動,激起學生濃厚的情趣。
復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積累詞語,掌握易讀錯、寫錯的字詞的音形義。
2、品味精彩語句,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文的積累、認讀、理解、鑒賞與評價等能力,力求從“文言”和“文章”兩個層面復習文言文,提高閱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演示法、討論法、點撥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驚嘆我國古代口技藝術的成就,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點積累詞語,掌握易讀錯、寫錯的字詞的音形義。
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品味精彩語句。
難點體會作者從多方面表現(xiàn)表演者的高超技藝的寫法,力求從“文言”和“文章”兩個層面學習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好授課內(nèi)容及媒體課件,學生做好自主復習,為更好地理解復習內(nèi)容做準備。
授課過程
準備行囊(字詞復習)
導語: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乘著時空的列車,穿越時空的'隧道,來一次驚險的的旅游。一場大火災突然而至,一家人還在睡夢中,這一危急時刻,是真是假呢?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背起行囊出發(fā)一起體驗一下吧!哦,對了,出發(fā)前檢查一下自己的行李,看看有沒有疏漏的地方
自我檢查
(1)給下列劃橫線字注音。 囈yì語齁 hōu聲? 中間jiàn力拉崩倒之聲
曳yè屋許hǔ許聲? 幾jī欲先走
點撥:注意多音宇“幾”的讀音。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 ①會賓客大宴? 會:適逢,正趕上。 ② 施八尺屏障? 施:設置,安放。
、凵夙暎阂粫䞍。 ④ 既而:不久,緊接著。
?⑤幾欲先走? 幾:幾乎。 ⑥眾妙畢備? 畢:全、都。
? ⑦未幾:不久。 ⑧意少舒? 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
? ⑨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間:夾雜。 ?⑩雖人有百手? 雖:即使。
翻譯句子
滿座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4、劃分節(jié)奏
會|賓客大宴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老師強調(diào) 文言翻譯的要求“信”“達”“雅”,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盡量保持原文的風格。 沂水縣西片區(qū)聯(lián)研學校校級教學能手評選
教學設計比賽
姓名: 單位: 學科:
------密------封------線------
2、互相檢查
(1)、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滿坐寂然坐通座
(2)詞類活用:宴(舉行宴會)
婦撫兒乳(喂奶)、名(說出)
會賓客(舉行宴會)
(3)、一詞多義乳 婦撫兒乳
兒含乳啼
妙 眾妙畢備
以為妙絕
絕 以為妙絕
群響畢絕
呼 忽一人大呼
呼呼風聲
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檢查,有些同學準備的十分充足,也有的同學在同學的幫助下剛剛整理完畢,希望你平時細心些,夯實基礎方能前行。生活總會把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加油!
拜訪老朋友(作家作品)
一縷輕盈的風,一曲優(yōu)美的歌,讓我們心靈得到一絲欣慰,幾分充實。更讓我們高興的是途中遇見了一位老朋友,然后我們一起拜訪一下。
1、《口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作者林嗣環(huán),字鐵崖,清代人。
文章選自《虞初新志》,這是清代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寫景物的記敘文。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邊陲天山風景的喜愛之情。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著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后作者抒發(fā)了對天山美景的贊美之情。
學情分析:
學生對天山不了解,只能通過圖片向學生展示天山優(yōu)美的景色,并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積累好詞好句。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借助字典,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
3、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
天山景色圖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痹娙斯P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自讀自悟
1、我能把課文讀流利
2、我能讀準下列詞語
戈壁灘白緞山澗飛瀉洄水渦俯視五彩斑瀾
飲馬無限生機白皚皚撐開枝丫馬蹄濺起
重重疊疊幽靜縈繞五彩繽紛綿延矯健馬鞍
3、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我還知道作者是按什么方法來介紹天山哪些景物的。
三、合作、探究
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2、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a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
b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寫的?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主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
四、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板書設計:
4七月的天山
走進天山:雪峰溪流
游覽的順序再往前走森林
感受大自然的美熱愛祖國壯麗河山
再往前走:野花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設想
1、課文內(nèi)容分析
《憶讀書》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同學講述有關讀書的問題。通常在這一類的文章中我們看到的多是理論性的說教。如:讀書會給我們帶來的各方面的好處等等,讓同學讀來索然無味,自然也就無法激發(fā)同學對于讀書的興趣。而冰心先生這篇文章卻另辟蹊徑。首先文章開篇一句“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讓人聽來很親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與自身談活,一下子抓住了同學的心。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對自身親身經(jīng)歷的講述,讓同學在讀的過程中跟隨冰心奶奶生長,直到文章結尾得出結論:“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娓娓道來之語,如心底之泉水,綴緩流進了同學的心中,讓他終身難忘。
2、要達到的課標要求
通過學習這一課,我們的目的是:
、偌ぐl(fā)同學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培養(yǎng)同學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法。
、谂囵B(yǎng)同學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③鍛煉同學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表達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
3、教學方式采用座談的形式較好,可以給同學更大的想像、發(fā)揮空間,培養(yǎng)同學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為老師提供創(chuàng)新,靈活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可由與書相關的名人名言、俗語或謎語導入。
例如:
謎語
千層寶典一翻開,
黑白縱橫一排排,
歷代住事它記載,
知識沒它傳不開。
名言:
1、書是傳達知識的工具。
2、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二)閱讀理解課文
1、請同學們朗讀文章,遇到生字生詞可查字典或在小組內(nèi)商討解決。(約7分鐘)
活動目的:
讓同學了解文章內(nèi)容,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接受最大的信息量。培養(yǎng)同學快速閱讀的能力。
2、問題搶答。(可以小組為單位,優(yōu)勝組給予褒揚)
。1)冰心奶奶讀書的體會是什么?
(2)哪些內(nèi)容可以說明“讀書好”?
設計說明:此環(huán)節(jié)可以培養(yǎng)同學的團隊精神,調(diào)動同學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同學快速篩選信息的能力。
參考答案:
。1)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
、僮x書可以獲得美的享受。
、谧x書可以擴大知識面。
、圩x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協(xié)助。
、茏x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三)師生座談
設計說明:(因為這是一個比較輕松的話題,課堂形式可以采用圓桌會議來安排,這樣不只有利于同學陳說自身的見解,也有利于在開學之初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相互的親近感)
1、為了活躍氣氛,教師可先帶頭講一下自身的讀書體會。
2、同學之間交流發(fā)言。(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恰當引導)
和課堂發(fā)言實例:
同學1:看了冰心奶奶寫的《憶讀書》后,我也有了自身看法。我想說一說小時候看的'第一本連環(huán)畫《三國演義》,剛一看馬上就被里面的英雄人物吸引了,關羽、諸葛亮……。我最佩服諸葛亮足智多謀、運籌帷幄,三氣周瑜,借東風大敗曹操,真是讓人佩服不已,從那以后,我就經(jīng)?礆v史故事,對我國的歷史也就略有了解。
同學2:我也認為看書比看電視好,書里面寫的優(yōu)美的句子、情節(jié),在電視中是無法表示出來的。只有自身體會。我還記得,老師給我們朗誦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那一段景物的描寫“月光灑在那一片葉子和花上……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倍嗝赖拿鑼懷!我覺得我的欣賞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學3:就是,多讀書對寫作也有很大的協(xié)助。我上小學時,媽媽經(jīng)常給我買各種書籍,比方:《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還有《小同學作文》,各種報紙雜志,我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五年級時,我的作文還獲得全國小同學征文競賽優(yōu)秀獎呢。
語文教案 篇6
知識要點與學習要求
1、知識目標
、琶鞔_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屏私庹x與非正義的含義。
、橇私夤脚c正義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让鞔_做有正義感的.人的具體目標。
2、能力目標
、爬斫庹x要求處于每一個人都遵守制度規(guī)則和程序,能辨別正義和非正義行為。
、谱杂X維護正義,自覺遵守社會規(guī)則和程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艠淞⒁宰杂X遵守各項社會制度和規(guī)則為榮的意識,培養(yǎng)正義感。
、谱鲆粋有正義感的人,勇于同非正義行為作斗爭。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第一框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
一、設計理念
1.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以人為本,淡化學科體系,注重學生的感受、經(jīng)驗、體驗、學習、升華的過程,變接受性學習為探究性學習,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因此,教師應學會“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幫助學生進行自主的道德學習,積極引導學生自己認識、自己體驗、自己踐行,重視學生的參與和思考;注重教學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實踐的聯(lián)系,注重課內(nèi)課外相結合,力求做到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觀點,在比較鑒別中辨認觀點,在價值沖突的辨析中澄清觀點,在自主探究中提煉觀點,讓教材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實際,營造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共同幫助、共同發(fā)展的課堂教學。
2.按照課程標準的理念,八年級教學內(nèi)容要從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來安排相關教學內(nèi)容。這一階段學生生理、心理特點表現(xiàn)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獨立意識也逐漸加強,但受年齡的限制,是非觀念還處于學習和培養(yǎng)階段;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更多的是享受家人及社會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很少知道回報,付出;即使知道什么是正義,也不知道如何維護正義,做一個正義的人。因此,教學應適應學生逐漸擴展的生活內(nèi)容。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地朗讀第1~3自然段。
過渡語:丑小鴨的命運怎樣?
二、學習第4自然段。
1.丑小鴨為什么會挨欺負呢?為什么大家都不喜歡它?
2.讀讀課文,說說大家是怎樣對待它的?它為什么離開了家?當時的心情怎樣?
3.品析詞句,你讀懂了哪些詞語和句子?
4.丑小鴨被迫離開了家,你們有什么感想?
小結:丑小鴨很可憐,大家都很同情它,也想幫助它,說明你們都很富有愛心。
5.指導朗讀,用同情、關心、無可奈何的語氣讀第4自然段。
過渡語:丑小鴨離開家以后,它又遇到了哪些事情?
三、學習第5自然段。
1.自由讀一讀第5自然段問:丑小鴨離開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難?
2.體會詞語。
3.用悲涼、同情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
過渡語:丑小鴨在外面怎樣過日子呢?
四、學習第6、7自然段。
1.在熟讀的`基礎上體會:丑小鴨為什么“自個兒在水中鉆來鉆去”?
這時它看見了誰?心里怎樣想?你覺得哪些詞語用得好?
著重體會“晾奇”、“羨慕”。丑小鴨驚奇的是發(fā)現(xiàn)世界上競有這么美麗的鳥;它羨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鵝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飛翔。
2.伴隨著天氣的變化,丑小鴨找到自己的家了嗎?它是怎樣過冬的?丑小鴨遇到困難以后都是怎樣做的?
體會“凍僵”、“幸虧”說明丑小鴨冬天無處藏身,處境悲慘,險些凍死。
3.有感情地讀6、7自然段,要讀出丑小鴨命運的悲慘。
五、學習第8自然段。(熟讀)
1.天氣暖了,丑小鴨出來散步,它突然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丑小鴨怎么發(fā)現(xiàn)自己是一只天鵝的?
3.通過多讀來理解內(nèi)容,理清課文先講什么,再講什么?弄懂句意。
4.訓練朗讀:從“忽然”開始,要用驚奇、欣喜的語氣朗讀,表達出丑
小鴨為自己命運的改變,愿望能夠實現(xiàn)而十分高興的心情。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有關天氣、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畫下來,并說
說隨著天氣、環(huán)境的變化,它的命運如何變化。
七、總結、擴展。
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結: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我們要勇敢的面對挫折和困難,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八、作業(yè):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板書設計
26丑小鴨
又大又丑
毛灰灰的丑難受出走漂亮的天鵝
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
語文教案 篇8
1.學習本課的生字,理解“不遺余力、微不足道、不可思議”等詞語的意思。
2.指導學生默讀課文,在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魯濱孫敢于戰(zhàn)勝困難的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3.激發(fā)學生閱讀原著的欲望。
多媒體
一 談話入題
1.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名家筆下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勇敢機智的藺相如,熱愛自由的“奴隸英雄”,足智多謀的周瑜,頑強勇敢的老漁夫……也正是他們這些鮮活的形象,豐富了我們的“名著之旅”。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傳奇人物。(板書:魯濱孫)
關于這個人,你們對他有哪些了解?
2.(再板書:造船)學生齊讀課文題目。
讀了課文題目,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二 初讀感知,學習生字詞
1.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本文是寫魯濱孫在荒島上造獨木舟這一故事情節(jié)。)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1)“謬”讀作iù,不要讀成ià。
(2)比較下面的字再組詞:
挺( ) 杠( )
艇( ) 扛( )
(3)理解詞語的意思。
擱淺:(船只)進入水淺的地方,不能行駛。
杠桿:一種簡單機械,是一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桿。
不遺余力:毫無保留地用盡全部力量。遺,留下。余,剩余。
微不足道:渺小得不值得一談。足,值得。道,說。
荒謬:極端錯誤;非常不合情理。
一言難盡:幾句話是說不完的。
不可思議:不可想象,不可理解。
3.帶著問題默讀課文,思考:故事圍繞“造船”寫了哪些內(nèi)容?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
寫魯濱孫先修船不成,后決心造船直至成功,是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敘述的。
三 細讀領悟,體會態(tài)度
1.再讀全文,邊讀邊畫出你感受深刻的句子,想想魯濱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四人小組交流。(小組內(nèi)互相讀讀畫出的句子,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3.全班匯報交流。(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投影出示相關句子)
(1)我不遺余力去干這件工作,結果白費心思和力氣,浪費了我整整三四個星期的時間。
①“不遺余力”是什么意思?
、趶摹鞍踪M”“浪費”“三四個星期”這些詞語你體會出什么了?有什么問題要問嗎?(既然課文要寫魯濱孫造船,為什么還要寫他花大力氣去修船呢?)
、廴嘟涣鳌
寫魯濱孫先修船不成,后決心造船直至成功,這樣的情節(jié)變化和曲折經(jīng)歷有力地表現(xiàn)了魯濱孫雖然身處逆境卻不退縮、不逃避,而是敢于正視并勇于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2)但是,我要去海島對面大陸上的愿望不但沒有減退,反而因為難以實現(xiàn)而更加強烈。
①指名朗讀句子。
②你覺得魯濱孫是個什么樣的人?從哪些詞語看出來?
、廴嘟涣。(“不但……反而……”表現(xiàn)了魯濱孫面對困難敢想敢做,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也表現(xiàn)了他并不盲目瞎干,而是能夠審時度勢,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
(3)我費盡辛苦才把樹砍倒……這種勞動之艱辛真是一言難盡。
、俾(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一言難盡”。
、趶倪@句話你體會出了什么?
這些語句都生動地表現(xiàn)出魯濱孫身上吃苦耐勞的品質以及勇于戰(zhàn)勝困難去爭取成功的驚人毅力和頑強意志。
、塾^察書中插圖,想象魯濱孫造船時的勞動場景。
、芫毩曈懈星榈乩首x這句話。
4.交流感受。
讀了這故事,哪個地方最令你感動?為什么?(相機指導朗讀)
5.感興趣的同學把《魯濱孫漂流記》的原著找來讀一讀,同學之間交流讀后的體會。
1.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如下情境:同學們,假如你意外地來到了一個荒島上,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了起來。
2.教師組織學生談談從魯濱孫的經(jīng)歷中想到什么,從魯濱孫的身上學到什么。進而討論一下,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應該如何“學會生存”,學會競爭。
3.要求學生課外閱讀《魯濱孫漂流記》的原著,這項課外訓練能夠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又能開闊學生的視野。
1.選字組詞。
非(洲) [洲 州] 杠(桿) [稈 桿] 不(遺)余力 [遺 遣]
砍(削) [銷 削] 不可思(議) [義 議]
2.魯濱孫明知道沒有人幫忙,他無法讓獨木舟下水,為什么他還要做呢?
3.你覺得魯濱孫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什么?
丹尼爾笛福(1660~1731) 英國小說家。生于商人家庭。他在西方文學發(fā)展史上占據(jù)著一個特殊的位置,被稱為“英國與歐洲小說之父”。其作品主要以個人通過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戰(zhàn)勝困難為題材。18世紀,長篇小說興起,笛福作為西方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代言人,他的創(chuàng)作開辟了以寫實為風格,追求逼真效果的現(xiàn)代長篇小說發(fā)展的道路。他的小說情節(jié)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讀性強。作品表現(xiàn)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斗的社會風氣。代表作《魯濱孫漂流記》反映了資產(chǎn)階級上升時期要求“個性自由”,發(fā)揮個人才智,強調(diào)個人應具有冒險精神的現(xiàn)實。其他小說有《辛格頓船長》《摩爾弗蘭德斯》《大疫年日記》等,均受讀者歡迎。
《魯濱孫漂流記》 1719年出版,是18世紀英國四大著名小說家之一的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是笛福文學創(chuàng)作的里程碑,同時也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現(xiàn)實主義小說。這部小說一問世就風靡英國,情節(jié)真實具體、親切自然,讓人不忍釋卷,至今仍是雅俗共賞的世界名著。小說從出版至今,已出了幾百版,幾乎譯成了世界上所有的文字。據(jù)說,除了《圣經(jīng)》之外,《魯濱孫漂流記》是出版最多的一本書。該書被譽為英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成了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部不朽的名著。該書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敘事語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好作品。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園地教案04-11
語文《掌聲》教案11-19
語文《風箏》教案11-23
語文古詩教案11-07
語文小學教案01-03
語文下冊教案01-31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04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