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中班教案(范例8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清楚講述畫面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是本次教學的重點)
2、讓幼兒從故事中接受和體驗到環(huán)保意識,從小學會愛護環(huán)境,并做到廢物利用。(這是本次教學的難點)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四幅,幼兒人手一套圖片,空罐頭做成的手式藝品(若干個)
活動過程:
根據(jù)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和注意不穩(wěn)定性,我主要采用以下四種教法:
a、興趣激勵法;
b、語言提示法;
c、直觀教學法;
d、視聽結合法等多教學方式進行,以此來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說學動程序:
根據(jù)中班幼兒學習語言的特點及此次教材的特殊性,我設計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作品展示,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出示罐頭制成的手工藝品,導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漂亮的東西,大家想看嗎?(說明: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創(chuàng)設了一種寬松的氛圍,在活動室的展臺上擺放了不同類型的空罐子做成的手工藝品。如:這個罐頭小博士、這個坦克大炮,還有這架航天小飛機等,來吸引幼兒對空罐子的注意和興趣。)
2、通過提問導入下一環(huán)節(jié):“你們知道嗎,這些漂亮的東西都是什么東西做出來的.呢?”對,是空罐頭。老師能把這些空罐頭做成許多好看、好玩的東西。那么小動物們能把空罐頭做成什么呢?大家想不想看看。”讓幼兒帶著好奇和疑問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第二環(huán)節(jié):出示掛圖,大膽想象畫面內(nèi)容。
出示圖一:呀!發(fā)生了什么事?空罐子砸到了誰呀?它疼嗎?你從哪看出來?我們來學學小豬被砸后的感覺。(教師可提示幼兒從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去表現(xiàn))
出示圖三:空罐子又被誰看到了?它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它這樣做對嗎?
出示圖四:最后空罐頭被誰看到了?它們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它們這樣做對嗎?
(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師一系列開放性的提問,大大開闊了幼兒的思路引導幼兒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都表達出來。這也正符合了《綱要》所反映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案的環(huán)境)
第三環(huán)節(jié):完整欣賞做事,動手操作小圖片。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通過視、聽、操作三者結合,讓幼兒更好的理解畫面內(nèi)容,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另外,在幼兒欣賞故事的基礎上,教師還可提出疑問:如果是你看見了草地上的空罐頭,你會怎么做?從而讓幼兒明白“愛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的道理”在幼兒的暢所欲言中完成了此教學活動的難點。
第四環(huán)節(jié):制作“我用空罐頭做什么xx?”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此次教學活到的延伸。像罐頭這類一次性的物品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這些物品的隨意丟棄又會造成成環(huán)境的污染。根據(jù)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為指導思想。在此次活動中我讓幼兒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制作,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幼兒真正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到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的提高。本次活動的延伸通過讓幼兒自己動手,直接參與操作活動的過程,使幼兒對廢舊物品的利用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中班教案 篇2
一、適宜性行為 :
1、 整合的意識很強。
2、 環(huán)節(jié)設計不錯。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回顧已學的內(nèi)容,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圖形 符號的刺激進一步感知歸納 。
3、 幼兒的`興趣很高,能積極地參與,撕出的作品效果還不錯。
二、不適宜性行為:
1、 目標不夠確切,目標太單一。
2、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要出示實物,才能讓幼兒感知體驗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 。
3、 太注重結果 ,不注重過程。
4、 要贊美孩子,要非常欣賞孩子,要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通過欣賞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鼓勵幼兒運用形容詞(例:可憐的、悲慘的、又冷又餓的、衣衫襤褸的),把自己的感受連貫、完整地述說出來,借助幼兒思維的跨躍性,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發(fā)散性、流暢性和求異性。
(二)情感目標
通過感受童話故事中小女孩悲慘的經(jīng)歷,激發(fā)幼兒的同情心、樂于助人的愛心,懂得珍惜美好生活。
(三)人格目標
通過幼兒自由想像,并鼓勵他們將發(fā)生的事大膽地講述出來,培養(yǎng)幼兒的獨創(chuàng)性。
二、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jīng)驗準備 感知圣誕節(jié)是開心、快樂的節(jié)日。
(二)環(huán)境準備 布置有圣誕氣氛的環(huán)境。
(三)物質(zhì)準備 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電視機、VCD機、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一)整體欣賞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初步感受故事中的悲慘氣氛。
1.師:圣誕夜到了,你知道,有一位可憐的小女孩是怎樣度過圣誕夜的`,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2.出示書面漢字:可憐的、悲慘的、又冷又餓的等形容詞,營造氣氛,幫助幼兒理解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內(nèi)容。
師:你覺得她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呢?
(二)分段欣賞,感受小女孩擦亮火柴時的心情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1.師:小女孩擦亮第一根火柴時看到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呢?
師:如果擦亮一根火柴可以讓你幫助小女孩實現(xiàn)愿望,你會怎樣幫她呢?
2.師:擦亮第二、三、四根火柴后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如果是你,那你又會怎樣幫助她呢?
3.師:小朋友,想想你們是怎樣熱熱鬧鬧過春節(jié)的?
4.師:小朋友們,請你們想想可憐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是怎樣過圣誕夜的?
(三)整體欣賞,激發(fā)幼兒感情的升華。
師:小女孩這么可憐,如果你能幫助她,你會怎樣幫助她呢?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
讓幼兒在欣賞這一童話故事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對小女孩的祝福與希望畫出來。
五、生活中滲透 在生活中,鼓勵幼兒多幫助有困難的同伴,培養(yǎng)豐富的情感。
六、環(huán)境中滲透
1.將故事制成圖片,讓幼兒進行排圖講述。
2.設置小小舞臺,放置道具,讓幼兒嘗試表演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七、家庭中滲透 建議家長讓幼兒多欣賞同一體裁的童話故事,深化幼兒對美好生活的情感,并懂得珍惜。
八、活動評價
略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為種子捉蟲子的維護行為,讓幼兒感知do,re,mi,sol,la的不同音高,培養(yǎng)幼兒的分辨力、自控力。
2.能夠說出認識的蔬菜的名稱,激發(fā)幼兒參與音樂游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
代表各個音高的五彩蟲子(能夠人手一條)、蔬菜模型或圖片。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演唱歌曲《春雨》
師:前幾天我們看到奶奶在地里播了很多種子對嗎?種子說奶奶這幾天太忙了,忘了給我澆水了,沒有水種子會怎么樣?我們能幫他想想方法嗎?好,那我們來幫種子嬰幼兒下一場春雨吧,讓我們的種子快快發(fā)芽好嗎?
2.聽音游戲《捉蟲子》
師:昨天陳老師到地里去看了看,我聽到種子真的在說話,你們知道他在說什么嗎?陳老師把他說的話錄下來了,我們一起來聽聽,他遇到了什么困難好嗎?
游戲:《捉蟲子》
師:那我們來幫種子捉掉他身邊的蟲子好嗎?但他說不是每條蟲子都是壞的,有些蟲子會幫他松土的,所以一定要用小耳朵聽仔細要捉哪條蟲子,這樣才干抓得最正確。
玩法:教師彈奏一段五聲音階的音樂,幼兒作小雞狀來找蟲子。當彈到結尾時,教師彈123561235655555,幼兒根據(jù)最后的連續(xù)音,找尋相應顏色的蟲子。把找到的'蟲子翻過來,這樣就不能做壞事了。
3.節(jié)奏練習《小小運輸員》
師:今天陳老師上網(wǎng)收到了一封郵件,郵件是孫橋農(nóng)場的叔叔阿姨發(fā)過來的,里面有許多的圖片,他們說想請小朋友幫助運這些蔬菜去超市,你們誰認識他們我就請誰來幫助好嗎?
要求:聽四拍子音樂做動作。
請一名幼兒做小司機,并示范開車的動作。
小司機聽音樂邀請蔬菜嬰幼兒上車,要求能夠將蔬菜名稱講進說唱中,并能夠跟著小司機一起做動作。
也可根據(jù)情況要求司機同時請2名幼兒。
將小汽車停進停車場,數(shù)一數(shù)有哪些蔬菜?
4.小結:
今天我們忙到現(xiàn)在了,累不累呀?所以呀那些種菜運菜的叔叔阿姨一定比我們更辛苦,我們應該怎么做,才會讓他們高興呀?
中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幼兒進入中班,獨立性萌發(fā)意識逐步增強,在與他人交往中也逐步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如今幼兒都獨生子女,禮貌教育尤為重要,而且都處于自私自我的階段,因此做客禮儀有待引導。故事《風娃娃做客》,通過非常平凡的一個生日會展開,讓幼兒明白做客的禮儀,遷移到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內(nèi)化禮儀。讓幼兒知道一些基本的做客禮儀,知道做客時懂禮貌才受歡迎。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做客的基本禮儀。
2、知道做客時懂禮貌才受人歡迎。
活動準備:
1、《風娃娃做客》故事視頻。
2、 掛圖。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公雞要過生日了,它想邀請好朋友來家里做客,它會邀請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邀請了誰,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二、播放故事視頻,理解大意。
教師分段播放故事視頻,并提問。
。ㄒ唬┙處煵シ殴适聫拈_始至“但雞媽媽的門還是關得緊緊的”。提問:
1、誰來小公雞家里做客?
2、風娃娃是怎么到小公雞家做客的?
3、小公雞讓風娃娃進門了嗎?為什么?
4、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呢?
。ǘ┙處煵シ殴适轮痢靶」u非常熱情的把小白鵝也請了進去”。提問:
1、小黃鴨是怎么到小公雞家做客的'?
2、小公雞讓它進門了嗎?為什么?
3、小白鵝又是怎么到小公雞家做客的?
4、猜測:風娃娃看到了,你覺得風娃娃接下來會怎么做呢?
。ㄈ┙處煵シ殴适伦詈笠徊糠帧L釂枺
1、這一次風娃娃是怎樣做的?
2、最后小公雞為什么讓風娃娃進門呢?
。ㄋ模┛磼靾D學講故事。
教師逐一出示掛圖,請小朋友一起來回憶并試著講述故事。
三、遷移練習,鞏固行為。
1、你是講禮貌的小朋友嗎?你是怎么到朋友家做客的?你會怎么敲門呢?
2、到朋友家做客,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3、教師總結做客禮儀。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散文詩的優(yōu)美意境
2、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有感情的朗誦
3、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與花色相應的夢,激發(fā)幼兒想象力與創(chuàng)編能力。
活動準備
花籃一個、花、鋼琴曲《卡農(nóng)》、課件活動重點 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活動難點 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激發(fā)幼兒想象力與創(chuàng)編能力。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回憶經(jīng)驗直接導入
1、你們做過夢嗎?都夢到了什么
2、是誰讓你們做夢了嗎?
3、教師小結基本部分
欣賞散文
1、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欣賞一首散文詩,聽一聽,都是誰做夢了
2、它們都夢到了什么呢?讓我們再來聽一聽
3、它們的'夢可真美啊,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吧
4、這么美的散文詩,讓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吧
創(chuàng)編散文
1、夢可真美呀,老師也想來當一回夢姐姐,送花給你們,讓你們也做很美的夢好嗎?
2、播放音樂,"夢姐姐"為每個幼兒放一個小禮物,幼兒自由討論,大膽構思自己彩色的夢。
3、那請小朋友看看夢姐姐送了你一朵什么顏色的花,想一想你會做什么顏色的夢,會夢到什么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看看誰的夢最美,待會兒請你來給夢姐姐說一說。
4、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與花色相應的夢,激發(fā)幼兒想象與他們不同的內(nèi)容。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回答。
結束部分 小朋友做的夢可真美呀,我們把你的夢講給別的小朋友聽一聽。
中班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父親是孩子游戲的重要伙伴,父親幫助孩子形成積極個性品質(zhì),父親能提高孩子社交技能,父親能促進孩子認知發(fā)展。父親也是很忙碌的,我們把父親請到課堂,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們在說說、看看、比比、抱抱、親親、玩玩的過程中增進爸爸和孩子的感情,孩子們了解爸爸的能干和辛苦,爸爸們也知道孩子的想法和個性,兩全其美!
活動準備
聯(lián)系班上孩子的爸爸,特別是經(jīng)常不在家的爸爸。
游戲材料每家一份
活動目標
了解自己的爸爸,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
快樂地和爸爸做游戲,默契配合,開動腦筋爭取贏得第一。
培養(yǎng)爸爸和孩子之間的情感,增進父親和孩子的親情。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爸爸爸爸全都藏在寢室,不讓孩子們知道今天爸爸來了。
舞蹈“好爸爸壞爸爸”,大家一起跳跳唱唱。
你家爸爸是好爸爸還是壞爸爸,為什么?
你知道爸爸長的樣子嗎?知道爸爸的工作嗎?你了解你的爸爸嗎?
下面孩子們做個小記者,采訪你的爸爸后,再回答老師。
(給孩子一點驚喜,讓孩子有點興奮,能和爸爸好好配合,培養(yǎng)父子的感情)
二、比一比爸爸請爸爸們都出來吧,大家鼓掌歡迎!
孩子們和爸爸說說悄悄話,剛才老師的問題問問爸爸。
比比爸爸的手,扳扳手腕,比比力氣。
游戲:幾個孩子和一個爸爸拔河比賽。
摸摸爸爸的手,感覺和媽媽有什么不同。
游戲:大手拉小手聞聞爸爸的味道,是溫暖的香香的嗎。
游戲:找爸爸,把孩子的眼睛蒙起來,找自己的爸爸。
(了解爸爸, 爸爸對孩子的愛和媽媽的愛不同。)
三、學一學爸爸爸爸的工作是什么呢?請爸爸講講,有的爸爸是玩電腦的,動腦筋;有的爸爸是交警 ,學一學爸爸做交警的樣子,指揮車輛;有的爸爸是老師一天要上課多少;有的爸爸是醫(yī)生,怎么給大家看病的;等等。通過聽聽,學學孩子對自己的爸爸又多了一份喜愛。
(知道爸爸的工作也是辛苦的,知道爸爸的心里還是想著我們孩子的,理解爸爸的時間,多陪爸爸說說話。)四, 抱一抱爸爸孩子和爸爸做一起,大家聊聊孩子的心愿,說說爸爸的'想法,有些孩子把自己的心里話都說出來了,爸爸也把對孩子的希望聊出來了。
游戲:爸爸抱我抓尾巴。讓爸爸們抱抱孩子,快樂的游戲。
(多種游戲,增加孩子和爸爸的親情,讓孩子也享受這樣的快樂時光,讓爸爸也能時;叵脒@樣的美好時光)五, 我和爸爸玩玩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我記得小時候我最想做的就是騎在爸爸的肩膀上,快樂啊!今天我們也請爸爸把自己的孩子馱在肩膀上,讓孩子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孩子們也能知道自己是站在爸爸媽媽的肩膀上成長的,爸爸媽媽都對你們給予很大的希望,爸爸也是很愛你們的。
最后游戲,騎在爸爸肩膀上扔沙包。
(讓爸爸知道陪孩子玩是一件快樂的事,是一件簡單的事,是一件隨時都可以做的事,不一定要特意等時間,在家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和自己的寶貝培養(yǎng)感情,塑造人格。)
中班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利用廢舊瓶子和其他材料自制樂器,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2.嘗試與同伴合作用自制樂器表演節(jié)奏樂,并提出自己的建議。
3.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備塑料瓶。
2.老師自制的瓶子樂器。
3.各種美工材料,例如不同大小的豆子、小沙粒、小木棍、彩色橡皮圈、彩紙、顏料等。
活動過程:
1. 請幼兒出示帶到幼兒園的塑料瓶,利用各種美工材料,例如不同大小的豆子、小沙粒、小木棍、彩色橡皮圈等,制作一件樂器。
2. 制作完成后,請幼兒輪流示范怎樣操作自制的樂器。
3. 老師提議大家組成一個樂隊,利用自制的樂器進行表演。請他們選一首最喜歡的歌或兒歌來排練。
4. 老師幫助幼兒寫下歌詞,與幼兒商量在歌詞哪一部分加入節(jié)奏樂。
5. 確定加入節(jié)奏樂的位置后,老師先用自制的樂器敲打拍子,幼兒用心聽,跟著拍子敲打自己的樂器。
6. 待幼兒熟悉后,請他們提出自己的建議,如:歌曲中敲打拍子的次數(shù)和速度。老師向幼兒提問:怎樣才能將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可引導他們用符號表示。
7. 經(jīng)過幾次探索和實踐后,可請幼兒合作表演。
活動評價:
1.能利用廢舊瓶子制作樂器。
2.能跟隨節(jié)奏打拍子。
3.能與同伴合作表演節(jié)奏樂。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24
中班教案12-24
中班教案12-24
中班教案12-24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