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優(yōu)秀(8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總課時:2課時
本課時: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語文與生活:走進孔子,積累《論語》的孔子關于學習的論述。
技能:誦讀與積累:了解孔子教育教學的精髓。
能力:培育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
情意: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及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難點:
細細品味,賽誦讀直至背誦。
對策:指導學生讀悟結合。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部分。
。薄⒔裉,我們與生活的主題是孔子關于學習的經(jīng)典論述。
2、自讀課題,借助資料進行思考。
。、匯報自學情況
。ǎ保┳x準句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ǎ玻┙榻B《論語》和孔子。
二、學習第二部分。
。薄⑦@6句均是《論語》中孔子關于學習的論述,借助工具書自由讀一讀,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2、指讀句子,正音。
修改交流理解句意。
。、細品味、賽誦讀直至會誦讀。
三、學習第三部分。
。薄忣}。
修改:回憶老師講過的哪句話對自己最有啟發(fā),并把這句話寫下來。
。、在全班交流,重點說清楚對自己的啟發(fā)是什么。
。、。
課題:練習7總課時:2課時本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讀讀與積累成語,豐富文化知識。
技能: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能力:練習口語交際:離別贈言。
情意:不斷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練習口語交際:臨別贈言。
對策:收集益料,組織語言。
教學過程:
一.誦讀與積累。
1.審題
2.自由讀,借助字典讀準字音。
正音:詣(yǐ)倚(yī)誨(hui)
修改:借助工具書弄懂成語的意思。
二.寫好鋼筆字:
1.審題
2.仔細觀察字形,注意運筆的'過程。
3.描寫,注意行款整齊。
4.反饋。
三.口語交際:
1.導入。
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快結束了,我們即將離開母校和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一定有許多話要對同學.老師.母校說,那么就讓我們留下臨別贈言,互相勉勵,并表達美好的祝愿吧!
2.指名讀要求:
請根據(jù)不同的對象,先寫好贈言的內(nèi)容,再向他(她)真誠地說出來。也可以把贈言寫在自制的書簽或卡片上,互相贈送。
修改:指導學生寫贈言。
3.相互交流,互相贈送。
四.學寫毛筆字:
1.審題,明確要求。
2.觀察字形特點,指導寫法:
修改:“趕”字“走之底”的捺要求寫長一些,托住“干”的兩橫不宜寫長!邦}”字“是”的捺要寫的舒展一些,托住“頁”最后一筆點的呈收勢。
。.練習臨寫。
(1)自由說
。ǎ玻┲该f。
。ǎ常┩扑]說
4.反饋評議
板書設計:
臨別贈言
表達情感 交流
展示個性 展示才情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積累文言詞語和成語,理解寓言的寓意;
過程方法目標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問題,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充滿睿智之光的我國古代寓言,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教學重難點: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及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教學設想:
先讀通原文,整體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領悟故事的寓意,這是閱讀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最后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談談寓言給予自己的啟示,并進行語言積累,這是閱讀目標。朗讀貫穿始終,自主、合作、探究為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故事導入)
一天,小王在上班途中,無意中看到前面一人掉了皮包。他很是欣喜,急忙上前撿起來,一看,一疊厚厚的,看上去全是100元大鈔,便趕緊揣入懷中。就在他準備走的時候,被后面的人叫住,且以“見者有份”為理由也要分一份。這時的小王已經(jīng)沉浸在意外之財?shù)南矏傊校瑹o暇細想,就給他點吧,堵他的嘴。于是將自己身上僅有的幾百塊給了那人,便急忙回家。一到家便急忙打開一看,拆開來,除上下幾張是錢外,其余全部是白紙,那僅有的幾張也全是偽鈔。
其實,撿到錢本是件高興的事,但是對于小王來說是不是件好事呢?那么我們看一件事是好事還是壞事是否能絕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塞翁失馬》里那個邊塞的老頭兒丟失了馬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二、初讀課文,讀準確、通暢
學習文言文,同學們可能感到有些困難。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誦讀是學文言文的重要途徑。
自由讀課文(2分鐘),圈出不會讀的生字,和容易讀錯的.字并把握節(jié)奏聽錄音,劃分節(jié)奏。正音。
塞(sài)其馬將(jiāng)胡駿馬歸 墮(duò)而折(shé)其髀(bì)遽(jù)好(hào)騎跛(bǒ)
學生齊讀一遍課文。要求字正腔圓,即要求字音準確,發(fā)音飽滿。
三、再讀課文,析情節(jié)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須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
1.通文意:對照注釋,在自讀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疏通文意。
翻譯并解釋文中重要詞語的意思、古今異義、一詞多義。
亡:逃跑吊:安慰居:經(jīng)過將:帶領好:喜歡。
十九:十分之九,絕大部分。
2.析情節(jié):此故事情節(jié)可分為幾個部分,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情節(jié)各部分的內(nèi)容: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四、研讀――提問題,探寓意
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分組合作討論、探究寓言的寓意。
師:這篇古代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塞翁失馬得馬、兒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文章中哪些是禍事,哪些是福事?禍事和福事是如何相互轉化的?
1.從寓言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來看。
“馬無故亡而入胡”是(禍),待到”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就轉化為(福)了;后來,其子騎此駿馬,“墮而折其髀”,(福)又轉化為(禍);最后,塞上丁壯再同入侵胡人作戰(zhàn)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禍)再次轉化為(福)。如此循環(huán)往復,互相轉化。
2.從塞翁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來看:你認為塞翁“善術”是本文故事情節(jié)變化的根本原因嗎?塞翁真正高明之處在哪里?(緊緊抓住“塞翁”那三句話來思考。讓學生讀讀那三句反問句,通過揣摩語氣來達到目的。)
(不是。塞翁的高明之處是不悲觀,辯證地看待問題,換角度思考問題,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3.在塞翁看來,壞事能變成好事,好事能變成壞事,難道就不需要一定的條件就可以轉化嗎?
轉化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jīng)]有馬,壞事能變成好事嗎?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歡騎馬,好事能變成壞事嗎?如果胡人不入侵邊境,壞事能變成好事嗎?“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馬”,“塞翁之子喜歡騎馬“,”胡人入侵邊境“。這些正是好事和壞事相互轉化的條件。
4.合作研討,全班交流。
(1)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有一個成語出自本文,你知道是什么嗎?
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師:由此我們可知:這則寓言通過假托“塞翁失馬”的故事,寄托了這樣一個寓意――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老師可以順勢點撥:這就是“塞翁失馬”這個成語的意思。與此相關的有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還有俗語“塞翁失馬,焉(安)知非福”。
五、拓展延伸
你是否也有過類似“塞翁失馬”的經(jīng)歷?請你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這則寓言還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示。
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zhèn)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現(xiàn)實生活中,身處順境時,我們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憂患,居安思危;身處逆境時,我們不要氣餒,要處之泰然,遇事不驚。
六、小結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發(fā)展變化的,我們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應學會辯證的看問題。
2.對待生活,我們應當積極樂觀,不應消極悲觀,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因為好壞、福禍、利害是相互轉化的,在考慮問題時,我們應當考慮周全,處事要謹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勢利導,變禍為福;要創(chuàng)造條件,把壞事變成好事。
5.現(xiàn)實生活中,身處順境時,我們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憂患,居安思危;身處逆境時,我們不要氣餒。
板書設計:
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失馬 得馬 折髀 相保
(禍) (福) (禍) (福)
寓意
福禍得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語文教案 篇3
高爾基的《海燕》是一篇有著巨大影響的著名散文詩,描繪了海燕在面臨狂風暴雨,波濤翻騰的大海的壯麗圖畫。下面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海燕的形象,學習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的寫作特點。
2、過程與方法:在朗讀的.基礎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內(nèi)涵;體會、揣摩和學習抒情性語言和多種手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海燕不懼怕困難的戰(zhàn)斗精神,體驗和培養(yǎng)樂觀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賞析海燕形象,領會作品的象征內(nèi)涵。
2、在反復誦讀中,揣摩作品的語言和手法。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教學法,師生合作探究。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整體感悟,賞析海燕形象。
一、導入美文。
介紹《海燕》的深遠影響,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它是俄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導師高爾基所寫的一首散文詩。它是無產(chǎn)階級文學的開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時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書。自問世以來,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銳利的鋒芒和激越的詩情贏得眾多讀者的喜愛。它的讀者,超越國界、超越時代,超越年齡、性別、種族。它屬于過去、屬于未來、屬于全世界。它是美的典范之作。
二、整體感悟。
1、 教師配樂范讀課文,或者播放課文錄音。
要求:學生聽讀時不看書,凝神細聽。
2、學生交流聽后感受,談自己在聽讀時候的所感所想。
3、學生再進一步自由朗讀課文,并思考和討論:這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散文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節(jié)律和流動感的畫。以時間為序,文章著重刻畫了幾個場面?在不同的場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樣的表現(xiàn)?
討論明確:(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出示三幅場景畫面以及相關文字)
課文以暴風雨漸次逼近為線索,按海面景象的.發(fā)展變化可分為三個大的場景畫面:暴風雨“將來”——“逼近”——“即臨”。
暴風雨將要來臨,海燕“高傲地飛翔”,渴望著暴風雨的到來。
暴風雨逼近之時,海燕搏風擊浪,迎接暴風雨。
暴風雨即臨之時,海燕以勝利的預言家姿態(tài)呼喚暴風雨的到來。
三、品味探究,賞析海燕形象。
1、 自主品味,進行個性化解讀。
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讀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樣的形象?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讓學生深入接觸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
2、 聯(lián)系時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內(nèi)涵。師生共同明確:海燕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常在海面上飛翔,這本是自然現(xiàn)象。因此“海燕”一詞在俄文中含有 “暴風雨的預言者”之意。高爾基在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這個“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精靈”般的藝術形象,旨在呼喚即將到來的革命風暴,為登高一呼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先驅者高唱贊歌。
3、 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讀、勾畫、體會和品味其形象給人帶來的美感。師生共同評析。
預期成果示例一: “黑色的閃電”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給人一種足以體現(xiàn)海燕的矯健、勇猛之美,“閃電”使人眼前閃出亮光,看到光明。
示例二:“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擲地有聲,這是海燕的戰(zhàn)斗宣言,體現(xiàn)一種豪情與力量之美,是全詩豪壯之美的最高點。
示例三:海鷗的“呻吟、飛竄、恐懼、掩藏”、海鴨的“呻吟、嚇壞”、企鵝的“膽怯、躲藏”與文中海燕的“高傲的飛翔、歡樂的叫喊”形成鮮明對比,突出海燕的英勇樂觀之美;寫大海,寫風、云、雷、電,是渲染一種激烈的斗爭環(huán)境,烘托出海燕形象的高大之美。
4、學生齊讀課文,深入體會。
四、布置作業(yè)。
1、反復誦讀課文,體會文中形象和作者感情。
2、寫話“海燕的宣言”(結合練習三)。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朗讀課文,揣摩和學習抒情性語言和寫作手法。
教學步驟:
一、學生交流
“海燕的宣言”,深入領會海燕的內(nèi)心活動。(師生共同評點,充分肯定學生的個性化見解,肯定學生的合理想象。)
二、朗讀課文,揣摩和學習抒情性語言和寫作手法。
1、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類總結自己在文中所勾畫的關鍵詞語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征手法在文中的運用。
討論明確:關鍵詞句的使用,使大自然人格化了,各種景物具有不同人的動作、感情,也就是說,擬人化使象征體具備了被象征體的特點?偟膩碚f,“海燕”象征英勇善戰(zhàn)、大智大勇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先驅者;“暴風雨”象征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一觸即發(fā)的革命形勢,一場醞釀中的推翻沙皇獨裁統(tǒng)治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大!毕笳鲝V大人民群眾的力量。“海鷗”、“海鴨”、“企鵝”這一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會破壞他們的安樂窩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不革命者。
2、精讀第三個場面,探究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
著重啟發(fā)學生理解和體會比喻、擬人、反復等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增強文章語言抒情性色彩方面的作用。挑出典型例句反復品讀、深入分析,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預期成果示例:“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庇脭M人的手法,“抓住”、“熄滅”突出了大海巨大的聲勢和強大的力量!啊╋L雨!暴風雨就要來啦!”用反復的手法,以強烈的感情表現(xiàn)了海燕對暴風雨的渴望和呼喚,強調(diào)了革命暴風雨已近在眼前,歷史潮流已不可逆轉。
3、朗讀課文。
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朗誦語調(diào)的處理,共同編注朗讀腳本。教師要尊重學生對課文的`獨特理解與編注,善加引導。
腳本示例一:“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表示很短的停頓,不換氣。“·”表示語氣加強。 )
腳本示例二:“——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是全文之高潮所在,全詩的最強音,應蓄積力量以最豪壯的語氣,最強烈的感情,一字一頓讀完這個感情十分強烈的祈使句,并嘎然而止。)
然后,學生用個人表情朗讀、小組讀和全班齊讀等方式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品感情及抒情性色彩。同時,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朗讀評點。
三、拓展延伸。
結合練習四,以“面臨生活的暴風雨”為話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探討。
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意見,充分肯定“與困難作斗爭,其樂無窮”的勇于斗爭、敢于勝利的樂觀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鼓勵學生積極追求勇者風范。
四、小結:
我們在美的享受中解讀了作品,感受到作者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tài)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時空的壯美。作品運用多種手法,使全詩集詩情、畫意、理趣為一體,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瑰麗明珠,其產(chǎn)生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意義是無比巨大的。同學們,讓我們在生活的暴風雨中也做那勇敢飛翔、搏擊長空的海燕吧!
五、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誦讀課文,為參加本單元散文詩朗誦表演比賽作準備。
2、 模仿本文象征手法的運用,寫一首散文詩,字數(shù)不定。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了解散文虛實相生的表現(xiàn)技巧
2、 把握這篇散文的主旨
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1的達成
1、沒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即文學知識,不少散文即使人們仔細閱讀了,內(nèi)容皆知了,也不一定能把握住其主旨,這是為什么?
明確:不知道散文以小見大的特點,不了解其表現(xiàn)手法。
2、剛剛學過的兩篇散文《寒風吹徹》《春意掛上了樹梢》分別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明確:虛實相生的手法和對比手法。
3、什么是虛實相生,有何作用?
明確:所謂“虛”,就是指超越文中具體事物內(nèi)容,有時指想像聯(lián)想的東西,有時指象征的東西。《寒風吹徹》中,作者經(jīng)過想像聯(lián)想,“寒風”“寒冷”“雪花”“烤火”已不單單指自然的東西,而是指社會的人間的人生的東西了!皩崱笔侵妇唧w的東西。散文必須有“實”,“實”使散文才真切可感;散文也不能停留在“實”層面,“虛”使散文立意深刻。
4、《大海和吹拂的風》一文也是用虛實相生的表現(xiàn)手法,“船、風、大海”等皆有象征義,這是讀懂該文的關鍵。
教學目標2的達成
5、美國作家埃爾文?懷特是散文大家,被譽為美國20世紀最出色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思想深刻。這里單舉一例:懷特對紐約始終一往情深,稱這座城市為“鋼鐵和石頭里的一個謎”,他在20世紀40年作的長文《這就是紐約》中,提出民族和解,指出美國做法一直這樣下去,“一個小小的飛行器就能讓紐約這樣的大城市遭滅頂之災”,此話不幸應驗于9?11事件。
6、請同學們閱讀文章的開頭兩節(jié),思考:這兩節(jié)寫什么內(nèi)容?如何理解該段內(nèi)容?
明確:“我”人生50余年總夢想到船、帆與航海。
“實”的角度看,“我”有點臆想病,讀來讓人感受真切;
“虛”的角度看,告訴讀者,人生總要有夢想的道理。
7、文章的3至5節(jié)寫了哪幾種船,“船”象征什么?有何作用?
明確:“小船”“機動游艇”“大帆船”!按毕笳髦松幕孟、夢想、理想。在人生中她富有魅力(3節(jié)),給人生以慰藉(4節(jié)),使人生充滿生機(3節(jié)),她是與生俱來的(4節(jié))。
8、第5節(jié)中的“冒牌貨”“替代品”實指什么,虛指什么?
明確:假冒偽劣的.船;人生的一些幻想、妄想。
9、作者筆下的大海及海水寫得很真切,但我們必須從虛的方面來理解,“大海”象征什么?為什么“我”對她“既害怕又鐘愛”?
明確:“大!毕笳魃鐣,人生之路。生活總有黑暗、困難,人生總有荊棘,故而“我”害怕她;但生活人生又有美好的一面,人必須要去生活,總要踏上人生征途,所以“我”又鐘愛她。
10、“風”象征什么?第6節(jié)總結了“我”什么?
明確:“風”象征實現(xiàn)夢想驅動人生前進的動力?偨Y自己實現(xiàn)人生夢想的艱辛、經(jīng)驗和教訓。
11、閱讀文章的第8至10節(jié),思考:如何理解“晚年的我”對待“風、船、船塢、航!钡膽B(tài)度?
明確:(略)
12、這篇文章表現(xiàn)什么主題?
大海和吹拂著的風
標簽:人教版高二語文教案,高二語文選修教案,高中語文教案, 大海和吹拂著的風,
明確:人生需要夢想,有夢想的人生便是天堂。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13、該主題通過什么手法形象真切地表現(xiàn)出來的?
明確:虛實相生的手法。
14、你最喜歡文章的哪些語句,為什么?能否背誦出來?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倭私馇G軻刺秦王的歷史背景和過程,整體感知課文。
、谡莆瘴难晕闹兄匾淖、詞、句解釋,提高翻譯能力。
、蹖W會從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tài)描寫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情感與態(tài)度:正確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學會歷史而辯證地評價人物。
重點難點:評價歷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課時安排: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時間:
一、導入:詠 荊 軻
風蕭蕭兮易水寒,秦王縱橫平趙燕。
男兒有志紓國難,太子無奈求圣賢。
家國重任擎一身,樊首輿圖封兩函。
始皇幸存統(tǒng)四海,荊軻忠勇高云天。
二、背景介紹:《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tǒng)一中國之前的6年。當時,秦已于公元前230年滅韓,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趙(秦滅趙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統(tǒng)一六國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喜為了結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為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或者刺殺秦王嬴政,使秦“內(nèi)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后聯(lián)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fā)生的。
但事與愿違,荊軻刺秦王失敗,秦大舉進攻燕,公元前222年滅燕。
荊軻,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后遷居衛(wèi)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后,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的擊筑的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自殺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課文記敘的情況。
復習關于《戰(zhàn)國策》的知識:課文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稇(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國策》《國事》《短長》等名稱,經(jīng)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zhàn)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東周一篇,西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wèi)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和社會面貌,著重記載了策土謀臣的策略和言論,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勇于斗爭的行為。這部書記事寫人十分生動,語言犀利流暢,既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又有很高的丈學價值。原書沒有標題,課文題目都是后加的。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①根據(jù)“思考和練習”一的提示,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段:自“秦將王翦破趙”至“遂發(fā)”寫行刺準備;
第二段:自“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至“終已不顧”,寫易水訣別;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寫秦廷行刺。
、趧澇鲆呻y詞句。
第二課時
教學時間:一課時
1、 聽錄音,正音正字
徵(zhǐ) 卒(cù) 提(dǐ) 樊於(wū)期 夏無且(jū)
拜謁(yè) 濡(rú)縷 變徵(zhǐ) 淬(cuì)火 忤(wǔ)視
圖窮匕(bì) 見(xiàn) 八創(chuàng)(chuāng) 箕(jī)踞 揕(chèn)之
偏袒(tǎn) 陛(bì)下 拊(fǔ)心 瞋(chēn)目 怒叱(chì)
2、學生自讀課文。
二、找學生讀,討論第一、二、三自然段疑難詞句。
三、翻譯下列句子。
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秦王必說見臣:說,同“悅”。說見:高興地接見。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窮:走投無路,猶如“追窮寇”之“窮”。古代缺少衣物錢財一般叫貧,不得志、無出路叫窮。困,困窘。樊將軍“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可見“窮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為。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不忍心因為自己的事情而傷害了長者的心意。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將奈何,為之奈何?
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被陵辱。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乃,語氣副詞,表轉折。教:指教。全句意為:而今才聽到(您的)指教。
第三課時
教學時間:
一、 找學生讀,糾正讀音。
二、 討論“行刺準備”剩余部分。
三、翻譯下列句子。
函封之:函,盒子。這里名詞作狀語,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來。
乃為裝遣荊軻:于是整理行裝,派遣荊軻(上路)。
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現(xiàn)在(是)拿著一把匕首進入兇險難測的的秦國,我之所以停留,是因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第四課時
教學時間:
一、找學生讀“易水訣別”部分,糾正讀音。并討論“易水訣別”部分。
二、 找學生讀“秦廷行刺”部分,糾正讀音。并討論“秦廷行刺”部分。
語文教案 篇6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K軾
【鑒賞】人可以像秋鴻般有信息,年年重回舊地;而那些早已過去的往 事,卻猶如春夢一般,未曾留下一絲痕跡!笆氯绱簤袅藷o痕”通常用來感嘆往事的飄渺,難以尋覓,留下的只是無盡的眷戀與縈懷,若用來代表失去
的戀情,則在追憶、懷念中,還蘊蓄著一份苦痛遇見迷惘。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K軾《洗兒》
【鑒賞】這首“洗兒詩”,是蘇軾藉對兒子的期盼,抒發(fā)自己滿腔的激憤。表面是在嘲弄自己聰明一世,失意一生,實際卻是在諷刺那些 “愚且魯”的無能之輩。
【原詩】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基礎積累
一、注音(開始積累吧。
軫( )甌( )隍( )懿( )梓( )襜( )騑( )鳧( )闥( ) 甍( )浦( )舸( )軸( )霽( )鶩( )蠡( ) 遏( )眄( ) 閽( ) 迥( )舛( )筵( )愨( ) 簪( )笏( )渚( ) 睇( ) 袂( )
二、詞類活用找出并寫出意義和用法
1、襟三江而帶五湖
2、徐孺下陳蕃之榻
3、騰蛟起鳳
4、屈賈誼于長沙
5、竄梁鴻于海曲
6、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7、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
8、賓主盡東南之美
四、古今異義 找出并寫出古義和今義
、徘Ю锓暧
、苾膀夠W于上路
、歉F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五、一詞多義(實詞)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
②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
、刍负罟适谷藛栔
④既克,公問其故
2、盡:
、儋e主盡東南之美
、诹仕M而寒潭清
、蹌t智者盡其謀
3、屬:
、贂r維九月,序屬三秋
、谟辛继锩莱厣V裰畬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屬
4、即:
、夙椨鸺慈找蛄襞婀
、诤彀嗽录达w雪
、矍覊咽坎凰兰匆眩兰磁e大名耳
5、引:
①控蠻荊而引甌越
、诠瓒桃
、鬯抉R懿引二十萬軍
④乃設九賓之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
6、窮:
、俑F島嶼之縈回
、诟F且益堅
③日暮途窮
7、數(shù):
A、shù ①識盈虛之有數(shù)
、谝磺t綃不知數(shù)
B、shǔ 數(shù)呂師孟叔侄為逆
C、shuò 而公子親數(shù)存之
8、趨:
、偎遮呁
、谌攵熠
③今背本而趨末
六、重點虛詞
9、且:
、俑F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诒庇薰,年且九十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艹妓狼也槐,卮酒安足辭哉
⑤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10、矣:
、偬m亭已矣,梓澤丘墟
、谇叭酥鰝湟
、厶笤唬骸本粗Z,年幾何矣?”
七、完成下列名言警句
、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煙光凝而暮山紫。
、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長天一色。
、蹪O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
⑤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北海雖賒,扶搖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十旬休假,勝友如云 ;
8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趣味閱讀
螳 螂 捕 蟬
【原文】
吳王欲伐荊(1),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3)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4)。吳王曰:“子(5)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6),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7),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8)得其前利(9),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眳峭踉唬骸吧圃!”乃罷其兵。(選自劉向《說苑·正諫》)
【注釋】(1)[吳王欲伐荊]吳王,指吳王闔閭;荊,楚國。(2)[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國王的侍從官;少孺子,年輕人。(3)[懷丸操彈]藏著子彈拿著彈弓。 (4)[旦]早晨。 (5)[子]你。 (6)[委身曲附]彎曲著身體,屈著前肢!案健蓖磅啤,腳背骨。 (7)[延頸]伸長頭頸。 (8) [務欲]一心想要。 (9) [前利]眼前的利益。
【簡析】本文通過年輕的侍從官給吳王講的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凡事須瞻前顧后,全面權衡,千萬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卻身后的禍患。
【譯文】吳王闔閭準備進攻楚國,告誡他身邊的大臣說:“膽敢向我進諫的人就處死!彼氖虖墓僦杏袀年輕人,想向吳王闔閭進諫,勸阻他不要進攻楚國,但是有不敢,就藏著子彈拿著彈弓來到吳王闔閭的后園走來走去,露水浸濕了他的衣服,象這樣經(jīng)過了三個早晨。吳王闔閭說:“你來,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濕到這個地步!”那年輕的'侍從官說:“園子里有棵樹,樹上有只知了,知了在高處鳴叫,它吸著露水,卻不知道螳螂在它后面;螳螂彎著身子,屈著前肢,想要逮住蟬,卻不知道有一只黃雀在他的旁邊;黃雀伸長了頭頸,想要啄螳螂,卻不知道拿著彈弓和子彈的人在他的下面。知了、螳螂、黃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卻不顧它們身后的禍患。” 吳王闔閭聽了說:“對!”于是停止了用兵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生字5個。
2、 能正確朗讀詞語7個,并積累這些詞語。
3、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 學習按照要求摘抄詞語。
5、 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說說含羞草早上和傍晚葉子的變化。
6、 了解含羞草葉子能夠垂下合攏的特征。
7、 懂得做人要誠實、善良、謙虛、守信。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按照要求摘抄詞語。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
分層目標:
1、能正確認識本課生字、詞語,能正確地朗讀課文。(后)
2、在正確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按照要求摘抄詞語。(中)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按照要求摘抄詞語。初步了解含羞草葉子能夠垂下合攏的特征。(優(yōu))
教學過程:
一、 認知沖突
1、 在植物界中有一種有趣的植物名叫:含羞草
2、 出示課題:41含羞草 (讀)
3、 出示實物,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教學生字:含
4、 含羞草以前可不叫這個名字,那叫什么呢?
二、 主動探究
。ㄒ唬┏踝x課文
1、 自學課文 要求: 讀準字音,記住字形,讀通課文,標上小節(jié)號。
2、 檢查
。1)讀詞語:精致 婀娜多姿 庭園 寒磣 不畏嚴寒 自鳴得意
。2)教學生字:婀 磣 畏
。3)接龍讀課文(及時正音)
。ǘ┥钊雽W習課文
1、 自由讀課文,思考:含羞草原本叫什么名字?為什么叫它這個名字?
2、 交流
3、 出示句子:因為它覺得自己的神態(tài)婀娜多姿,是世界上最俊的.。
(讀出自鳴得意的語氣)
4、 用“因為它覺得``````”練習說話
5、 有感情朗讀課文1---------5小節(jié)
6、 為什么這么自鳴得意的得意草會改名為含羞草的呢?它為什么不得意了呢?
自讀課文6-13節(jié)。
7、 交流
8、 分組比賽朗讀6-------9節(jié)
9、 合作小組完成表格
10、請小朋友摘錄幾個描寫花草的詞語。
11、齊讀6------9節(jié),試著背一背。
12、讀10--13節(jié),找找含羞草樣子的特別之處。
。ㄈ藗円慌龅靡獠,它就羞愧地收攏葉子,低下頭來。)
13、小結
三、 實踐運用
1、 游戲鞏固生字、新詞。
2、試背6------9節(jié)。
四、 拓展延伸
你看見過含羞草嗎?如果你見過,請你說一說:用手碰一下含羞草,它的葉子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小組交流
語文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鞏固復習所學的生字新詞,積累“勉強”等詞語,積累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并能恰當?shù)剡\用。
2、了解漢字形旁表義的特點以及中國漢字一字多義的特點。
3、閱讀《橘園》一文,以“如何面對困難”為題,組織一次討論會。
4、習作:寫自己一次克服困難的經(jīng)歷。
。ǘ┻^程與方法:
以練習為主,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說一說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積累語言的習慣。
2、學習橘園主人的淳樸、善良,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面對困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漢字一字多義的特點,并能夠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字詞的意思。
2、寫困難的過程中,能夠恰當?shù)乇磉_出自己的心理感受,過程要描寫具體、清楚。
三、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語文樂園四。
四、教學課時。
4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語超市。
1、學生自由讀“詞語超市”中的詞語。
2、教師出示詞語卡片,全班一起讀一讀。
3、教師出示詞語卡片,開火車檢查個別讀。教師適當糾正個別字的讀音。
4、指名說一說應該怎樣記住字。
5、再讀要求書寫的詞語。
6、引導學生觀察要求書寫的詞語中各個字的書寫要求。
7、集體反饋,教師強調(diào)。
8、學生動筆抄寫要求寫一寫的詞語,教師巡視指導。
。ǘ┙痂匙。
1、全班齊讀文章中相關語句。
2、教師出示“一瞬間”“一剎那間”的詞語卡片,學生一起讀一讀。
3、指名說說這兩個詞語的意思。
4、教師小結。
。ㄈ┮慕雷。
。ㄋ模┳灾鏖喿x。
。ㄎ澹┎贾米鳂I(yè)。
1、抄寫詞語超市中要求抄寫的詞語。
2、讀一讀咬文嚼字中的詞語。
3、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第二課時
。ㄒ唬┱勗挘沂净顒拥闹黝}。
。ǘ┮孕〗M為單位進行交流。
1、分小組,明確要求。
2、小組內(nèi)交流。
。ㄈ┘w反饋。
。ㄋ模┙處熜〗Y,激勵學生敢于面對困難。
。ㄎ澹┎贾米鳂I(yè)。
1、積累和克服困難有關的名言。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第三課時
。ㄒ唬┗貞洠せ钏季S。
1、談話:
在上節(jié)課的語文生活中,我們了解到了每個人在生活和學習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你對誰所說的什么經(jīng)歷印象最深?(學生說一說)
2、教師導入:
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我們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一次困難的經(jīng)歷。
。ǘ┲笇懽。
1、教師導入:
通過語文生活中活動,相信大家已經(jīng)有了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了。那么,怎樣寫好這篇習作呢?先請大家閱讀一篇范文,一邊讀一遍想,這篇習作好在哪里?
2、學生閱讀范文,(范文略)思考問題。
3、指名反饋,教師小結:這篇習作好在哪里?
。1)克服困難的過程寫得清楚、具體。
。2)寫出了自己在這一過程中心理感受的變化。
。3)文章立意高,篇末點明了習作的主題思想。
4、指名說說怎樣把克服困難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引導學生結合范文,談談自己的感想)
5、教師總結:
同學們,要想把克服困難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首先要想一想自己克服困難的經(jīng)過,然后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寫下來,為了過程具體、生動,大家要像放電影一樣,在自己的腦海里再現(xiàn)自己當時的情形,把自己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如實地寫下來。
(三)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ㄋ模┘w評議,修改習作。
(五)布置作業(yè)。
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古詩教案11-07
語文《掌聲》教案11-19
語文《風箏》教案11-23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小學教案01-03
有關語文的教案03-07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下冊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