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了解序言的內(nèi)容、特點和要求。
2、懂得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培養(yǎng)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
【重點難點】
懂得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培養(yǎng)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
【自主導學】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是( )
A.通行證(xíng) 蓬勃(pén) 提倡(chàng) 幻想(huàn)
B.遨游(áo) 獼猴(mí) 翅膀(bǎng) 網(wǎng)絡(lu)
C.拓寬(tu) 羨慕(xiàn) 受益匪淺(fěi) 閉幕(mù)
D.編撰(zhuàn) 克。╨óng) 如火如荼(chá) 綿羊(mián)
2.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
A.電惱 慶幸 流傳 圖文并茂 B.提供 繁植 眼界 科教興國
C.查閱 閉幕 決策 通俗易懂 D.熱朝 簡潔 精英 基本國策
3.序言,是 的文章。作者自己寫的叫“ ”,內(nèi)容多說明寫作緣
由、經(jīng)過、特點等。也有別人寫的,多介紹或評論本書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
4.讀課文,試就下面內(nèi)容篩選出相關語句。
科學的意義:。
科學飛躍發(fā)展的形勢:。
對青少年的殷切希望:。
【自主合作探究】
5.梳理脈絡。
科技知識的意義和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成就}——編撰的背景、目的.
從小就要愛科學 (1) ——介紹、評價
。2) ——提出希望
6.《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全書》的特點是什么?
7.你是如何理解科技知識的意義的?(請用文中語句回答)
8.⑴從一定角度上看,這句話確實沒有錯,因為在他的背后,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那就是“知識就是力量”,科技知識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立身之本。(句中“從一定角度上看”能不能刪去?為什么?)
、泼鎸θ缁鹑巛钡母母铩㈤_放熱潮,耳聞時代列車高歌猛進的轟鳴,我相信少年朋友們定會……(這里的“面對……轟鳴”能否刪去?為什么?)
、侨绻f,在20世紀50年代初,掃除“文盲”一度成為我們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那么,今天掃除“科盲”,也成為國家著力提倡之舉……(在這兩個句子中,“如果……那么……”表示的是什么關系?試作簡要分析。)
9.文盲,是不識字的成年人;科盲,是缺乏科學常識的成年人。請就“文盲與科盲”的問題發(fā)表你的看法。
10.在生活中,我們中學生應該怎樣使自己具備科學素質呢?談談自己的看法。
【反饋檢測】(14分)
10.填字組詞.(4分)
圖文并( ) 高( )猛進 如火如( ) 受益( )淺
11.下列句中橫線上所填詞語最恰當?shù)氖?( ) (4分)
、俳裉靇_______“科盲”,也應成為國家著力提倡之舉,這也是迎接新世紀對我
們的迫切要求。
、谶@些新成就,既為廣大少年朋友________奔向新世紀的理想翅膀,也為他們
________了眼界和思路。
、畚蚁嘈派倌昱笥褌兌〞越ㄔO祖國為己任,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將來長大了為
偉大的祖國________新發(fā)明,作出新成就。
A.排除 提供 拓展 創(chuàng)作 B.排除 提倡 拓展 創(chuàng)造
C.掃除 提供 拓寬 創(chuàng)造 D.掃除 提倡 拓寬 創(chuàng)作.
12.結合語境,解釋下面加點詞語的意思。(6分)
、琶鎸θ缁鹑巛钡母母、開放熱潮,耳聞時代列車高歌猛進的轟鳴……該書文字簡介
、圃摃淖趾啙崱∽x者們閱讀后會受益匪淺。
科學教案 篇2
▲識記 1、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
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
3、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4、把教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
5、深化教育改革
▲理解 1、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
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
3、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4、把教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
5、深化教育改革
▲運用 1、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
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
3、把教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
▲重點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
2、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難點 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教具 投影機(片)、
▲教法 讀-問-導-練
▲導入新課
閱讀下列圖表,分析、討論它所反映的問題:
表1:1998年部分國家科技實力的名次比較
國家 分數(shù) 名次 科技貢獻率
美國 100 1 66%
日本 89。3 2 58%
法國 69。35 4 54%
中國 58。57 13 -
表2:部分國家符合科學素養(yǎng)條件的人口比例
國家(地區(qū)) 美國 歐盟 中國
占總人口的比例 6。9 4。4 0。3
提示:圖表反映出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科技人才占全國人口的比重也較小。
認識:當前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高度重視科技實力的提高和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為此,我國要大力發(fā)展科學、教育和文化事業(yè),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
▲學習新課
◆讀
1、 學生快速閱讀教材P123-126,要求:時間為3分鐘,尋找本課的知識點,理清知識體系。
2、提問學生,歸納本課的知識體系。
◆問
1、學生再細讀課文5分鐘,思考有關思考題。
2、投影出示思考題:
1)發(fā)展科學技術有什么重要性?
2)如何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
3)發(fā)展教育事業(yè)有什么重要性?
4)為什么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忣的戰(zhàn)略地位?
5)我國教育的現(xiàn)狀如何?
6)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7)我國為什么要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
3、教師提問,學生依次回答,對于不會的學生,讓其再讀再思考,讓已會的學生糾正,實在難懂的問題,由教師點拔。
4、由學生提問,師生共同解決。
◆導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
生產(chǎn)力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在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chǎn)力的集中表現(xiàn)和主要標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思想觀念的變化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科技進步和創(chuàng)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2、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而且是先進生產(chǎn)力的集中表現(xiàn)和主要標志;
2)科技進步和創(chuàng)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3)世界范圍內(nèi)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
4)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3、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
因為,當今世界范圍內(nèi)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茖W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培養(yǎng),基礎在教育。教育對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具有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培養(yǎng)同現(xiàn)代化要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是關系到21世紀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全局。建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yè)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當前仍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制約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所以,必須把教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通過大力發(fā)展教育事來,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與現(xiàn)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為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服務。
〖創(chuàng)新問題〗
選擇: 我國之所以重視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是因為它:( )
A、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首要條件
B、是提高公民道德建設水平重要因素
C、是公民應遵循的行為準則
D、決定著精神文明的性質和發(fā)展方向
答案:B
〖課堂小結〗
著重理解:①教育和科技的地位;懂得為什么要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②認清科技與教育之間的關系:國與國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科技的競爭實質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yǎng),靠的是教育。③要聯(lián)系實際談談怎樣培養(yǎng)科技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如何改變思想觀念、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
◆練
1、 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的科技創(chuàng)新
、趴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
、瓶茖W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2、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虐呀逃旁趦(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
、粕罨逃母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速讀課文,把握課文內(nèi)容,體會阿基米德愛動腦筋、熱愛科學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家的敬仰和對科學的熱愛。
3.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事件,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 4認識5個生字,正確書寫8個生字。
重難點:體會阿基米德熱愛科學的精神,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大家熟悉哪些科學家并講講他的事例。學生自由談自己所了解的科學家事跡。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科學家,課件出示阿基米德的畫像,他的名字叫阿基米德,板書課題,自由讀課文來認識一下這位科學家。
二、初讀課文。
1.自由地朗讀課文,圈畫本課的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對不理解的詞語結合語句可通過反復讀、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或借助工具書弄懂意義。把喜歡的詞語抄在自選詞句欄中。
2.通讀全文標段弄清段意,畫出文章的中心句,說說文章寫了幾件事。
三、深入精讀。
1.再讀文,從每件事中可以體會出阿基米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阿基米德是個愛動腦筋的'人。
師: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愛動腦筋?
學生找3到14段有關語句回答,師追問從阿基米德的言行中看出他遇事怎樣?
學生:阿基米德沉著、冷靜、果斷。
師:怎樣才能讀出他的沉著、冷靜、果斷?怎樣讀才能體會到人們戰(zhàn)勝羅馬軍隊的喜悅?
學生:練讀,匯報讀。
師:為什么阿基米德說是太陽幫的忙?讓學生結合收集的資料或課前實驗談談。
師:在這里你明白了阿基米德是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他善于觀察思考,并利用科學原理戰(zhàn)勝了敵人。
2. 讀15到20段,說說這部分寫了什么。
學生讀完匯報:羅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阿基米德。
畫出最使自己感動的地方并談你的感受。
學生:“阿基米德那么專心??抬起頭來??”從他的行為中感受到他全身心地投入鉆研的狀態(tài)。
學生:“等一下??沒完呢!”面對死亡他毫無畏懼,還關心自己的幾何定理,可見他熱愛科學勝過自己的生命呀!
學生:羅馬士兵太殘忍了,阿基米德求他等一下都不行,竟讓璀璨的科學巨星帶著遺憾隕落在他的利劍下。
四、回歸全文。
再讀全文,說說從阿基米德的身上你得到什么啟示?
五、推薦閱讀阿基米德的其他故事。課件出示:
1.金冠之迷 2阿基米德的成就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操作嘗試過程中感知方便與省力的多種方法。
2.通過自身探索與實踐,知道輪子會滾動,是最省力的工具。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思考和細心觀察的好習慣,激發(fā)探索問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四個裝有重物的大箱子。
2.繩子、滑板、圓木棍、木板、積木、鎖鏈、大塊布、梯子、圓木桶、竹子、鼓棒、扁擔、竹梯。
3.涂色
活動過程
一、出現(xiàn)問題,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1.教師:你們看,這是什么。浚ㄏ渥樱
放在這里太不合適了,誰愿意來把它搬開?
。ㄕ堃挥變簢L試、搬不動)
2.提問:你為什么搬不動?有什么感覺?那怎么辦呢?(樂幼教)
。ㄎ覀円黄饋韼椭
幼兒與教師共同搬箱子。
3.組織幼兒集中交談:剛才我們是怎樣把箱子搬開的?
。ㄌ、推、拉、轉……)
4.教師:你們在移動箱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
。ㄏ渥犹亓耍哿,太吃力了。)
5.教師:老師也和小朋友也有一樣的感覺!
那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輕松點,有沒有什么什么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呢?
。ㄕ埩獯蟮拇笕藖韼兔,大家一起抬。)
教師:這里也有些工具的,有繩子、木棍、布塊、滑板……他們能不能派上用場,
讓我們輕松的把箱子移到更遠的地方去呢?
。ㄓ校變鹤杂刹聹y方法。)
6.讓幼兒嘗試各種辦法是否可行。
二、通過嘗試比較,明白輪子能省力。
1.教師與幼兒共同嘗試。
2.小結:你們覺得我們剛才用的方法,那種方法最省力?(滑板)
為什么滑板又方便又省力?
三、聯(lián)系生活進行知識經(jīng)驗的遷移
1.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裝有輪子,輪子的用處真大。
你還在哪里見過有輪子的東西?它有什么用處?
(啟發(fā)幼兒講述生活中所見的一些有輪子的東西。教師還可以介紹幾種,如大吊車、壓路機、挖土機等)
2.欣賞圖片(餐車、汽車、自行車、旅行箱、大吊車、壓路機、挖土機、溜冰鞋、滑板車、黑板、鋼琴……)
3.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裝有輪子,輪子的用處真大。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發(fā)明一些有輪子的東西呢?
四、發(fā)明創(chuàng)造有輪子的東西有多種方式供幼兒選擇:
。1)畫: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
。2)做:用多種材料制作。
。3)說: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伴和其他人聽。
科學教案 篇5
教材簡析:
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既可以造福于我們,也可以毀壞我們的家園。一般來說人們總認為風既看不見也摸不著。通過一系列的聽風、體驗感覺風、畫風、說風的活動,讓學生比較全面地了解風。使孩子們更親近大自然,主動觀察、探索風起時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初步了解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什么是風?風從哪里來?空氣流動而成風。我們感覺到風,其實是我們感到附近的空氣在流動。我們用扇子使空氣流動,會感到陣陣涼風。刮風時,是什么使空氣流動而產(chǎn)生風呢?由于不同地方受熱情況不一樣使空氣溫度有分別,較熱的空氣膨脹,空氣密度及氣壓減低,周圍的較涼空氣就會流過去填補空缺,而形成風。
學習目標:
1. 通過學生學習活動,指導學生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度對自然界中的風提出問題,并能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能對提出的有關風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
2. 指導學生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風的成因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簡單的器材作簡單的風的成因模擬實驗,提高動手能力,通過探究實驗,理解自然界中風的成因;
3.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參與學習中做到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想象;愿意合作交流,進而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
學習重點:
學生用簡單的器材作風的成因模擬實驗,從而風的成因;
學習難點:
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風的成因作假設性解釋;用簡單器材設計操作風的成因模擬實驗學習活動。
學習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關于風的`文字及圖片資料,大可樂瓶、小刀、火柴、抹布、紙條、蚊香、蠟燭等物品。
教師準備:關于風的文字及圖片資料,大可樂瓶、小刀、火柴、抹布、紙條、蚊香、蠟燭等物品。
學習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二次修改
一、導入新課:
教師與學生談話,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交流風從哪兒來這一科學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加強交流,做一做、擺事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本課學習內(nèi)容。
二、學習新課:
指導學生交流對風的認識,引導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探討,并將交流討論后自己的感受和認識填寫到科學記錄卡上,進而積極思考產(chǎn)生探究性問題。
教師指導學生思考認識風的形成原因。
教師指導學生小組學習,引導學生充分猜想、假設,通過交流初步達成共識,根據(jù)準備的實驗材料設計方案驗證猜想。
教師指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實驗學習活動,指導學生按照事先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模擬實驗驗證。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加強交流、相互合作,從模擬實驗結果推想到自然界里風是如何形成的。
教師指導學生匯報交流小組實驗結果,匯總學生的發(fā)言,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產(chǎn)生新的問題。
三、拓展延伸:
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交流在學習中產(chǎn)生新的關于風的科學探究問題。以“地球高層大氣中有沒有風”為切入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課后學習活動:進一步思考問題,搜集關于風的科學知識,延伸課后學習活動。
1、學生與教師談話,交流風從哪兒來這一科學問題。學生之間相互說一說、,做一做、擺事實,激發(fā)自身學習興趣,了解本課學習內(nèi)容。
2、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交流對風的認識,小組內(nèi)交流探討,并將交流討論后自己的感受和認識填寫到科學記錄卡上,積極思考產(chǎn)生探究性問題。
學生思考認識風的形成原因,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猜想、假設,通過交流初步達成共識并根據(jù)準備的實驗材料設計方案驗證猜想。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實驗學習活動,按照事先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模擬實驗驗證。小組學習活動中交流、討論并從模擬實驗結果推想到自然界里風是如何形成的。
學生匯報交流小組實驗結果,進一步思考產(chǎn)生新的問題。
3、學生與教師一起討論交流在學習中產(chǎn)生新的關于風的科學探究問題。以“地球高層大氣中有沒有風”為切入點,積極進行課后延伸拓展學習活動。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開放的活動空間,自由展開制造風、描述風的活動,使學生在說一說、做一做、擺事實、講道理、提問題的過程中體驗科學課的無限樂趣,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深入探究的動機和熱情。
在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養(yǎng)成想知道、愛提問、愿意合作交流的情感態(tài)度。
課標要求中“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所觀察的現(xiàn)象作假設性解釋”這一科學探究目標,通過學習活動,學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設,培養(yǎng)學生大膽想象、善于思考的科學品質。
學生在對風的成因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并嘗試通過各種途徑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保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本活動的設計充分強調每個學生都應是學習的主人、問題的主人,只要有充足的、開放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就能夠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實現(xiàn)生生互動的效果。
板書設計 風從哪里來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8
(精選)科學教案07-29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4
[精選]科學教案08-04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9-09
科學教案[精選]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