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幼兒天生就具有主動探索的精神,科學對幼兒來講是他們?yōu)橹信d趣的東西。各種各樣的氣球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也是他們最喜歡的玩具。在這節(jié)活動中,我利用幼兒自由玩氣球,讓幼兒從中發(fā)現(xiàn)氣球的各種秘密,比如“氣球的特性,氣球里面有什么?為什么有的氣球能飛上天?普通氣球和氫氣球有什么不同?”等等,我引導幼兒一步步去發(fā)現(xiàn)氣球的秘密,讓幼兒在玩中學。我還利用幼兒喜歡動手操作的特點,將本節(jié)活動與快樂詩畫巧妙結合,讓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解開身邊科學的秘密,讓探索的樂趣存在于他們的生活中。
【活動目標】
1.喜歡玩氣球,了解并說出氣球的用途與主要特性。
2.探索發(fā)現(xiàn)使氫氣球留在身邊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氣球若干。
2.氫氣球或氫氣玩具。
3.素描紙、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圓圓的身體皮兒薄,有紅有綠顏色好。
栓在線上隨風舞,撒手高飛天上飄。
二、組織幼兒了解氣球的用處。
1.引導幼兒回憶說出,你在哪里見過氣球?氣球都能用來干什么?
2.引導幼兒說出氣球的用途:裝飾作用、烘托作用、娛樂作用、熱氣球、氣球廣告等。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氣球,氣球是我們的好朋友。
三、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氣球的特性。
1.幼兒自由玩氣球,探索發(fā)現(xiàn)氣球與其它的球有什么不同,它的特征是什么?
2.請幼兒觀察:用氣球撒的`氣能吹起小朋友的頭發(fā),發(fā)現(xiàn)里面有空氣。
3.請幼兒玩踩氣球的游戲,感受氣球易破的特點。
四、引導幼兒認識氫氣球,探索如何讓氫氣球留在身邊。
1.出示氫氣球,提問:這個氣球與剛才的氣球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它會飄起來?
2.請幼兒來拉一拉氫氣球,松開手,發(fā)現(xiàn)氣球飄到屋頂夠不到了。引導幼兒思考:怎樣讓氣球留在我們身邊,還不妨礙我們的手做事情?
五、詩畫《氣球》。
氣球好玩不好玩?請每個小朋友畫一個氣球送給我們的爸爸媽媽。
大大的圓,
三角連,
一根線兒牽,
氣球飛上天。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孩子積極參與探索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了解蠟不吸水的特性比較發(fā)現(xiàn)經(jīng)特殊加工后紙杯功用。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三個大水盆裝滿水,紙、筆若干。每組一個一次性紙杯裝上水。
2、幼兒每人事先折好一個小船。
活動過程:
。1)玩紙船。“請小朋友看看教室里有什么?”(水盆,水盆里有水)“你們想玩嗎?想想你要怎么玩。”幼兒討論后自由選擇地方玩。!提問:A你是怎么玩紙船的?B你的紙船怎么了?C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結:蠟不喝水,蠟涂在紙上就好像給紙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護紙的
。2)折紙杯。教師出示一個紙折的杯子,讓幼兒觀察。提問:A你覺得這個紙杯能裝水嗎?B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紙杯不漏水。幼兒自由討論后進行操作。小結:蠟涂的厚薄均勻與否會影響效果,涂的厚均勻的.不會漏水反之就要漏水。
。3)發(fā)現(xiàn)紙杯的秘密。教師出示另一種一次性紙杯,讓幼兒比較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不同,然后揭曉紙杯的秘密。
(4)延伸。生活中這樣的現(xiàn)象還有很多,請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我們下次再來做實驗。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信號燈的作用。
2、知道在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紅、黃、綠燈,創(chuàng)設馬路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
(設計意圖:活動一開始,我就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來觀看動畫,為下面的講述作鋪墊。)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三顆星星》,要求:聽一聽,故事里有哪三顆星星?他們有什么本領?
幼兒聽故事。
二、提問。
。ㄔO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問、討論、再提問,利用層層深入的形式, 讓幼兒清楚地了解故事內(nèi)容,引出紅綠燈。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創(chuàng)設性的`運用語言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1、故事里有哪三顆星星?
學了什么本領?(幼兒相互交流:把你聽到的告訴旁邊的朋友。)
2、師提問:紅星星有什么本領?(黃、綠燈)太陽媽媽為什么要送他們下來?
它們在地球上做了什么事情?(變成了馬路上的紅綠燈,還有一個新的名字:交通信號燈。)探索:信號燈是什么意思?你還知道哪些是交通信號燈?
3、紅綠燈裝在什么地方?(馬路上,十字路口)
4、如果沒有紅綠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會發(fā)生交通事故,交通阻塞)小結:所以在生活中,紅綠燈很重要,它是交通信號燈,告訴我們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三、兒歌:(紅綠燈)
。ㄔO計意圖:運用情境表演法讓幼兒學一學怎樣過馬路?同時提升生活經(jīng)驗:遵守交通規(guī)則。)
1、你和爸爸媽媽是怎么過馬路的?(紅燈停、綠燈行。你們真是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人。)
2、聽聽兒歌里的小朋友是怎么過馬路的?一起念一念、學一學。
活動反思:
其實怎樣過馬路對多數(shù)幼兒來說是比較熟悉的,一般出門家長也會提醒,但是到底這三個燈有什么作用?幼兒還是一知半解的。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們對紅綠燈、交通信號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運用了動畫講述故事,大家很感興趣,而且一下子就了解了故事內(nèi)容,本來黃燈的作用大家都不知道,現(xiàn)在了解了。也從這次活動豐富了信號燈、交通規(guī)則這些方面的知識。
"還知道哪些是交通信號燈"這個問題幼兒一下子說不上來,我應該在課前準備一些圖片資料,讓幼兒觀察,這方面的知識還需要豐富。也可以放到下次的活動再開展。
小百科:星星是天文學上指宇宙間能發(fā)光的或反射光的天體;一般指夜間天空中發(fā)光的天體。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中班科學《神奇的紙》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驗,探索發(fā)現(xiàn)紙的對折次數(shù)與承受積木重量的關系;(知識)
2、能用記錄單記錄自己的操作過程,并嘗試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能力)
3、在活動中較專注的操作,并體驗探索操作的樂趣;(情感)
活動準備:
A4紙幼兒每人一張、玩具積木若干、記錄單、筆
活動過程:
一、設置問題情境,引出“讓紙站起來的”的話題
1、出示紙,了解幼兒生活經(jīng)驗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神奇的東西,看!是什么?(紙)它可以用來做什么呢?(畫畫、剪紙、折紙等)”
2、引出問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這張紙的用處特別的多,它的神奇之處你一會兒也會慢慢的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你先想辦法讓它在桌子上站起來,試一試!保ㄓ變好咳艘粡埣,自由探索)
3、初步嘗試發(fā)現(xiàn)紙可以承重
(1)“小朋友用的方法不太一樣,但是都能讓紙站起來,那這張神奇的紙上能不能放東西呢?”(能或不能)
。2)“有人說能有人說不能,那請你拿一個玩具先來試一試”(幼兒動手嘗試)
(3)“剛剛我發(fā)現(xiàn)這個小朋友的站的特別穩(wěn),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他是怎么放的?”(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放玩具時要靠近角會更穩(wěn))
二、幼兒探索記錄,發(fā)現(xiàn)紙的對折次數(shù)與承受重量的關系
1、“沒放穩(wěn)的小朋友趕快調(diào)整一下,現(xiàn)在都能放好一塊兒積木。那還能再繼續(xù)放嗎?”(幼兒猜測)
2、幼兒嘗試用記錄單記錄在操作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
。1)“這個還得小朋友自己來嘗試,F(xiàn)在我這里有一張記錄單,看這是這1次的意思,這是折2次的意思,這是折3次的意思。請你嘗試完之后,數(shù)一數(shù)你折一次時能放幾塊積木,在記錄單上畫出來(用○表示)”(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2)“我發(fā)現(xiàn)這個小朋友放了?塊(最多的)請他來說一說是怎么放的(個別幼兒介紹經(jīng)驗)“那如果把這張紙再對折一下,能不能放更多呢?請你來試一試,別忘了記錄”(幼兒再次嘗試)
。3)“我發(fā)現(xiàn)你們放的積木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穩(wěn)了。如果再對折一次,折3次的時候,你覺得你能放幾塊積木呢?”(幼兒猜測)
。4)“好,那你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放的像你說的那么多”(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提醒幼兒記錄)
3、教師小結
。1)“現(xiàn)在來觀察一下你的操作單,折幾次時放的積木最多(3次)為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在前面桌子上出示分別折1次、2次、3次時的`造型,請幼兒觀察“看,這張紙變得越來越小了,但是它每條邊的厚度都增加了,所以站的也就更穩(wěn)了。”
三、延伸活動
1、發(fā)現(xiàn)紙的不同折法
“今天我們用的都是對折的方法來試驗,那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這張紙站起來呢?(幼兒說,教師出示折扇子的方法和卷筒)看它們是用什么方法站起來的?上面能放東西嗎?”(可回家和父母一起嘗試)
2、環(huán)保
“那這張紙和我們做了游戲之后,它還可以用來(畫畫、剪紙等)我們平時用的紙都是用樹木來做成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節(jié)約用紙,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觀察野草、野花,比較它們的顏色、形狀、氣味等,感受大自然的美。
活動準備
選擇附近野花盛開的草地作為活動的場所。
活動過程
活動(一) 采野花
帶幼兒到草地上玩。讓幼兒自由地采集野花、野草。教師啟發(fā)幼兒觀察比較:
草地上都有什么花?什么草?
哪些花兒大?哪些花兒?
草地上的花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
聞一聞,你采的花香不香?
你最喜歡什么花?
活動(二) 做花環(huán)
教幼兒用野草、野花做花環(huán),并把做好的花環(huán)戴在頭上、脖子上,比一比誰最美?
活動(三) 插花展覽
指導幼兒在小瓶子、小杯子里放上一些沙土,插上采來的野花、野草,制做插花,擺放在展覽桌上,比一比誰插的花最美。
活動(四) 制作標本
指導幼兒將采來的野草、野花制成標本(方法見“制作標本”活動)。將標本裝訂成畫冊,或制成裝飾畫,供幼兒欣賞。
建議
此活動也可在郊游時進行;顒又薪處熞⒁庖龑в變盒蕾p大自然的美。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洗餐具的方法。
2、有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事先請幼兒在家觀察大人洗碗,了解洗碗的過程和方法。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說一說:
1、吃過飯菜后,你的.碗和盤子干凈嗎?
2、碗和盤子臟了怎么辦?怎樣才能把碗和盤子洗干凈?
3、爸爸媽媽是怎樣做的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閱讀幼兒用書《清潔小妙方》。
1、向幼兒介紹畫面內(nèi)容,讓幼兒看圖比較:用清水洗盤子還是用洗米洗盤子干凈?
2、向幼兒介紹畫面上洗盤子的各種小妙方,讓幼兒觀察比較洗滌后的神奇效果。
三、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1、覺得那種洗碗的方法比較節(jié)約水?
2、你喜歡哪種洗碗的方法?為什么?
3、你還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小妙方?
四、進一步擴展經(jīng)驗:
在我們?nèi)粘-h(huán)境中,還有許多地方要大家關注,需要大家維護。生活中很多就像洗米水一樣,有不同的用處,你還知道哪些很有用處的東西。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太陽的外形特征,了解太陽與人類、動物、植物的關系。
2、通過欣賞兒歌,了解太陽的重要性。
3、對大自然中的現(xiàn)象有興趣,有探索欲望。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活動準備】
1、每一位幼兒一副太陽鏡。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聽謎面,猜謎語,引出主題。
教師念謎面:早上從東出,晚上從西下,照亮了大地,溫暖了萬家。
2、引導幼兒去戶外觀察太陽的活動。
選擇一個清朗的天氣,教師引導幼兒來到戶外,提醒幼兒每人都帶上墨鏡,觀察太陽。
啟發(fā)幼兒想一想:為什么要帶著墨鏡看太陽?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太陽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3、組織幼兒圍繞太陽進行討論,了解太陽的主要特征。
(1)剛才你帶著墨鏡干什么?你喜歡太陽嗎?
(2)你發(fā)現(xiàn)太陽時什么樣子的?太陽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
(3)你知道太陽有什么本領嗎?太陽照到身上有什么感覺?你是怎么知道的?
4、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說說:畫上有什么?太陽的陽光照到那里,那里的植物生長的怎樣?還有什么也需要太陽?
5、幼兒欣賞兒歌《紅紅的太陽》,了解太陽的作用。
說說:太陽對人類、動物、植物有什么好處?帶領幼兒一起閱讀畫面念兒歌《紅紅的`太陽》,進一步了解太陽的作用。
6、組織幼兒討論。
(1)太陽對我們?nèi)祟愡有哪些作用?
(2)假如沒有太陽,會怎樣呢?
活動反思:
活動的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收獲也很多。只是幼兒在做實驗中急于想動手操作,沒聽清老師的注意事項,活動紀律比較混亂?梢娪變旱奶剿骱桶l(fā)現(xiàn)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以尊重和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所以,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定的環(huán)境來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小百科:太陽目前正在穿越銀河系內(nèi)部邊緣獵戶臂的本地泡區(qū)中的本星際云。在距離地球17光年的距離內(nèi)有50顆最鄰近的恒星系(與太陽距離最近的恒星是稱作比鄰星的紅矮星,大約4.2光年)。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對滾動的物體產(chǎn)生興趣,在操作過程中喜歡積極地觀察和比較。
2.探索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以及物體滾動路線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籮筐若干、會滾動的物體:海洋球、皮球、薯片桶、一次性紙杯等;不會滾動的物體:各種形狀紙盒、各種形狀積木等。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自由探索,發(fā)現(xiàn)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1.教師出示一皮球,問:這是什么?它可以怎么玩?引出皮球的滾動(教師操作)。
2.除了球可以滾動以外,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滾?幼兒自由回答。
。ń處煾鶕(jù)幼兒的回答進行分類,如果提到球類的,教師抓住突出點“除了球類還有什么東西可以滾?”,如果提到自己,“是的,我們自己借助自身的力量也可以滾”等)
3.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的玩具,有一些是會滾動的,有一些是不會滾動的,我們一起去玩玩,試試哪些東西可以滾動,桌子上有兩個籮筐,你玩好后,請會滾動的放在打勾的籮筐里,不會滾動的放在打叉的籮筐里。
提出操作要求:桌上的每樣東西都要玩一玩,大家輪流玩,玩的時候請到桌子后面空的地方玩,不要到前面來,注意安全,可以嗎?玩好后告訴老師你的發(fā)現(xiàn)。
4.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并且在快結束的時候提醒幼兒將會滾動的和不會滾動的'物體分放在兩個籮筐內(nèi)。
5.第一次分享交流:
提問:
(1)你剛才玩了什么?你發(fā)現(xiàn)哪些物體可以滾動,哪些物體不可以滾動?為什么?(幼兒回答,教師拿這個物體進行滾動,驗證此物體是否可以滾動)
。2)教師拿皮球和方形積木讓幼兒進行形狀上的比較,從而得出物體滾動的條件,教師小結:會滾動的物體,每個邊摸起來都是圓圓的,沒有角。(當幼兒回答不出答案時,教師請幼兒用手摸一摸,初步感知“角”的概念)
二、幼兒第二次自由操作,發(fā)現(xiàn)物體的形狀與滾動的路線之間的關系(教師將不會滾動的物體拿走,每桌放2個海洋球、2個杯子、2個薯片桶)。
1.師:這些都是會滾動的東西,如果我們輕輕的一推,它們滾動的路線一樣嗎?幼兒自由回答,F(xiàn)在請你去試一試,待會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我。
2.幼兒自由去探索,教師指導。
。1)提問:你剛才玩了什么?它是怎么滾動的?它的滾動路線是什么樣子的?(直線、繞圈、方向不定)請回答的幼兒上來驗證自己的說法。
。2)每說到一種形狀的物體,教師小結:像杯子這樣,有一邊大一邊小的圓形的物體叫做圓錐型,圓錐型的物體不管你往哪邊推,它的滾動路線都是繞圓。像薯片桶這樣上下兩個一樣大的圓形的物體,我們叫做圓柱體,它的滾動路線和球型的是一樣的,都是直線。
三、延伸活動:
師:剛剛我們發(fā)現(xiàn)了那么多的物體都會滾動,那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會滾動呢?滾動有什么作用?滾動讓我們生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回家去找一找,試一試吧!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知道使熱水變涼的一些簡單方法,在生活中我們要用熱水泡東西。
2. 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到哪杯是熱水,并嘗試通過觀察討論熱水、冷水泡咖啡的現(xiàn)象,明白熱水的溶解能力比冷水強。
3. 喜歡參見科學探究活動,在觀察、發(fā)現(xiàn)、交流中體會熱水的秘密。
活動重點:
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到哪杯是熱水;在活動中能積極主動地交流或?qū)W習使熱水變涼的一些簡單方法。
活動難點:
嘗試通過觀察討論熱水、冷水泡咖啡的現(xiàn)象,明白生活中我們要用熱水泡東西的原因——熱水的'溶解能力比冷水強。
活動準備:
1. 知識經(jīng)驗準備:中班幼兒對熱水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用摸的方法可以辨別出哪杯是熱水,知道用嘴吹可以使熱水慢慢變涼。
2. 材料準備:每組兩個透明杯子,一個裝有冷水、一個裝有熱水;裝有熱水的杯子若干,裝水的大容器一個、空杯子若干、冰塊若干;兩個大一點的透明杯子,一個裝有冷水、一個裝有熱水,兩包咖啡。
活動過程:
一、哪杯是熱水——感知熱水、冷水的區(qū)別
1. 引導語:你們的桌子上放了兩杯水,哪杯是熱水、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看到:熱水冒熱氣、杯子上有小水珠;摸到:一杯燙燙的、一杯涼涼的)
2. 小結:我們小朋友用小眼睛看的方法可以知道,冒著熱氣、有小水珠的杯子里裝的是熱水;用小手摸的方法可以知道,摸起來燙燙的杯子里裝的是熱水。
二、熱水變涼——交流使熱水降溫的方法
1. 引導語:口渴了,想喝水,我們喝熱水?冷水?(我們喝溫水)那么你知道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熱水很快變涼,變成溫水呢?(交流原有知識經(jīng)驗)
2. 教師操作并補充簡單的方法:活動結束我們還可以看看哪種辦法可以使熱水涼得更快。á俜磐L口②熱水里放冰塊③熱水分裝幾個杯子④熱水連同杯子放進裝冷水的容器內(nèi))
3. 小結:原來有這么多好辦法可以讓熱水變涼,這些方法都是我們小朋友、老師看到、聽到的,以后,我們也要多多留心生活中的小事,碰到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多問問、多想想。
三、熱水泡東西——探索咖啡在熱水、冷水中的溶解情況
1. 引導語:現(xiàn)在老師要泡杯咖啡,要用什么水好呢?這是為什么呢?
2. 小實驗——熱水、冷水泡咖啡
引導幼兒觀察用熱水、用冷水泡的兩杯咖啡,討論現(xiàn)象:在熱水里咖啡泡得開、溶化了(溶解了);在冷水了咖啡泡不開,很難熔化(溶解)。
3. 小結:我們剛剛做小實驗發(fā)現(xiàn),在熱水里咖啡很快溶解了,所以我們一般用熱水泡奶粉、果珍、豆?jié){粉。
四、活動小結及延伸。
1. 幼兒講講自己在活動中學到的知識,教師總結。
2. 延伸:我們從小小的一杯熱水中就可以學到這么多的知識,關于熱水還有很多秘密,以后我們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再一起來學習。
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秋天樹葉變黃了從樹上飄落下來非常的美,有紅的爬山虎葉,蠟黃的楊樹葉,金黃的梧桐葉,半綠半黃的小草等,非常的美。于是利用這些美麗的樹葉設計了一節(jié)科學活動《樹葉探秘》。感受到樹葉的美,初步了解落葉樹,知道不同種的樹的樹葉是不一樣的,同時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提高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探究樹葉的大小、形狀、顏色等方面的特點,初步了解葉脈。
2、了解樹葉的用途,激發(fā)對樹葉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3、感受樹葉的美。
教學準備:
在回家的路上欣賞了美麗的樹葉,收集各種樹葉(形狀、大小、顏色不同),柔和的音樂。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受秋天樹葉的美麗。
教師(播放輕音樂)秋天到了,一片片小樹葉離開了大樹媽媽落到了地上。(教師邊講訴邊往空中拋樹葉。)
二、探索樹葉的特點。
1、觀察比較,了解樹葉的特點。
教師:請你挑選幾片樹葉,看一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請幼兒挑選幾片樹葉,引導他們在樹葉大小、形狀顏色等方面的特點,并與同伴輕聲交談。)--請個別幼兒描述樹葉的外形特點。
教師小結:樹葉有不同的大小、形狀和顏色。
2、摸摸樹葉,發(fā)現(xiàn)正反面的不同。
請你挑選幾片樹葉,看一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樹葉有不同的大小、形狀和顏色。
請你看一看、摸一摸,葉子的兩面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小結:顏色比較深,摸上去比較光滑的一面是正面;顏色比較淺,摸上去比較粗糙的一面是背面。
3、觀察、發(fā)現(xiàn)葉脈的秘密。
請你拿起一片樹葉,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這個細細的、像線一樣的東西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葉脈”。
請你觀察一下,自己手里樹葉的葉脈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和其他小朋友的葉脈長得一樣嗎?
教師小結:葉脈也有不同的樣子。
4、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落葉的其他秘密?(例如:落葉有什么不同的氣味。)
請你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的?
教師小結:原來落葉里還藏著這么多的秘密,每個小朋友的發(fā)現(xiàn)都不一樣!
三、說說樹葉的用途。
教師:樹葉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請幼兒想象、討論。(引導幼兒討論樹葉的用途和玩法,如樹葉拼貼畫,在樹葉上畫畫、把樹葉做成藝術品等。)
教師小結:除了你們想到的,樹葉還有許多其他的作用,比如:它可以作為動物的飼料;落下來的樹葉能給土壤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讓明年的樹葉長的更茂盛。
四、愛心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作品,應該感謝樹媽媽,怎樣感謝樹媽媽?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做法。唱歌《小樹葉》,加深對樹媽媽的親情感,教育幼兒保護樹木。
活動延伸:
1、把樹葉放在科學區(qū),供幼兒進一步探究樹葉的特點,并互相交流新發(fā)現(xiàn)。
2、在美術區(qū)引導幼兒用樹葉制作粘貼畫。
3、運用幼兒用書3~5頁的互動游戲,引導幼兒看圖說說樹葉的大小、形狀、顏色、葉脈等的特點認識幾種常見的樹葉。
4、利用戶外活動時間帶幼兒到公園撿樹葉。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和比較能力,增進了幼兒對樹葉的認識,了解樹葉最常見的幾種顏色、形狀,簡單地知道樹葉的一些用途。同時提高了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我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蝌蚪_中班科學教案07-01
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3-10
中班科學教案11-14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02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8-24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27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6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