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精品7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藝術活動:會唱歌的豆子
生成背景:
科學區(qū)里,放著一些罐子和一些種子,孩子們非常喜歡把不同的種子放在罐子里搖晃,讓罐子發(fā)出聲音來,細心的豆豆說:“我發(fā)現了蠶豆和綠豆放在一樣的罐子里,搖出來的聲音是不一樣的!笔茄,用瓶罐和種子自制樂器來進行音樂活動不是很有新意嗎,于是我和孩子搜集材料,開展了本次富有特色的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感知各種豆子的基礎上,大膽表述豆子的特征。
2、積極探索豆子發(fā)聲的秘密,樂意于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和想法。
3、利用自制的樂器大膽創(chuàng)編節(jié)奏并表演。
活動準備:
1、各色各類豆子(綠豆、赤豆、黃豆)
2、各類瓶罐
3、相關圖示。
活動過程:
(一)觀察各種豆子。
1、引導幼兒看看、說說豆子的名稱、顏色、大小、形狀等。
2、引導幼兒觀察豆子的相同之處:都是圓溜溜的,都有一條細細的線等。
(二)讓豆寶寶發(fā)出聲音。
1、討論:怎樣讓豆子發(fā)出聲音?教師為每組投放一種罐子,幼兒進行嘗試。
2、提出操作要求:選一種最喜歡的豆寶寶試一試。
3、相互聽聽、猜猜是那種豆子發(fā)出的聲音。
4、小結:不同豆寶寶在相同罐子里發(fā)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評析:老師只提供一種罐子,目的是為了排除其它干擾因素,使聲音相對單一而集中,為制作豆子樂器并進行演奏做好鋪墊。
3、討論:相同豆寶寶在不同罐子里發(fā)出的聲音是一樣的嗎?
4、提出操作要求:選和剛才一樣的豆寶寶,選擇不同的罐子試一試。
5、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
6、小結:相同豆寶寶在不同罐子里發(fā)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實錄:上面是不同的豆在一種罐子里,現在是相同的'豆在不同的罐子里,這樣給了幼兒又一個思考,通過親自實驗和探究,結果也在孩子的操作中顯現了。
。ㄈ┒箤殞毘,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節(jié)奏型。
1、引導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節(jié)奏型。
今天豆寶寶見到了這么多的小朋友,心里很高興,它們真想唱歌來表達自己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展示自己創(chuàng)編的節(jié)奏型,大家學一學。
3、集體演奏《巡邏兵進行曲》的片段。
反思:本次活動的亮點就是科學探究和音樂活動的有機結合使活動變得異常精彩,幼兒在活動中顯得忙而不亂,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中心進行了各種操作活動,活動贏得了幼兒的歡迎,也體現了生活的樂趣,原來,豆子還真會唱歌呢。同時讓老師們覺得,音樂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活中的任何東西都會唱歌,而不只是樂器才會發(fā)聲。
延伸活動:
在區(qū)域活動繼續(xù)探索豆子發(fā)聲的秘密,并用自制的豆子樂器進行演奏。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旋律的基礎上 ,初步感受京劇《戲說臉譜》;
2、通過京劇臉譜熟悉歌詞內容,初步學唱京劇《戲說臉譜》學習根據不同的臉譜角色,用合適的力度與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國國粹——京劇藝術,并逐步喜愛京劇藝術。
活動準備:
1、京劇臉譜圖片:藍臉、紅臉、花臉、白臉、黑臉。
2、京劇臉譜實物。
3、欣賞過京劇表演片斷。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京劇臉譜實物,與幼兒進行談話,導入活動。
師:您們見過這些面具嗎?在哪兒見過的?教師簡單介紹這些面具的特定名稱——京劇臉譜的'由來。
二、教師出示京劇臉譜圖,讓幼兒初次欣賞京劇《戲說臉譜》
師:京劇聽上去與我們小朋友平時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樣?(唱起來很有精神;有很長的拖音,聲音有高有低不一樣)
三、幼兒學習歌詞內容
1、教師帶領幼兒認識不同臉譜的代表人物,簡單介紹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姓名。藍臉的竇爾頓在深夜偷偷的盜走了皇帝的御馬;紅臉的關公在戰(zhàn)場殺敵英勇無比;花臉的孫猴非常的神氣、機智;白臉的曹操精明、奸詐;黑臉的張飛俠膽仗義、但脾氣暴躁,生氣發(fā)脾氣時喳喳亂叫,很遠的地方都能聽見。
2、用兒歌的形式將歌詞內容朗誦給幼兒聽,并配上一定的表情聲調及動作。
3、幼兒學習朗誦兒歌,加深對歌詞的印象。
四、幼兒學唱京劇《戲說臉譜》
1、教師表演范唱。
2、幼兒跟隨教師學唱.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理解課程表的作用,嘗試看課程表整理書包。
2. 初步了解小學生的課本內容,激發(fā)幼兒入小學的愿望。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一套小學用書、小書包、卡片)、ppt(小學課程表)
活動過程
一、看小學生的書
1. 老師帶來一套書,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語文、數學、英語、唱游、美術、自然、社會與品德)
2. 這套書是誰用的?(一年級小學生)
3. 九月份,我們就要上一年級了,每天上課都需要帶這么多的'書嗎?
這么多得書全部放進書包,多重呀,你們有沒有好辦法,讓書包變得輕一點。
4. 老師有一個好辦法,只要你每天和他見一次面,它就能告訴你每天需要帶哪些書,它是誰呢?
二、解讀課程表
1. 這張課程表你看的懂嗎?
2. 看了這張表。你有什么想問的問題?
3. 一個星期上幾天課?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4. 這張課程表我們可以橫看也可以豎看,橫看是告訴我們上課的日期,豎看告訴我們什么呢?
5. 星期一要上哪些課?一共有幾節(jié)?這6節(jié)是怎么安排的?
6. 游戲:搶答:星期三的第三節(jié)課是什么?
小結:課程表真有用,上課要帶什么書,看看課程表,心里就知道。
7. 你們會看課程表整理書包嗎?
三、幼兒操作。
1. 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一只模擬小書包和一些書的卡片,我們大家一起來看課程表整理書包,比一比、賽一賽,誰整理得又快又正確,好嗎?
3. 現在是星期一晚上,請你整理書包?(教師觀察幼兒整理情況)
4. 我們打開語文書,看看第一課教我們學什么?
5. 現在是星期三晚上,請你們整理書包?
6. 現在,我們打開英語書,看看英語學什么?
7. 時間過的真快,一眨眼就是星期五晚上,你們覺得星期五晚上要整理書包呢?
三、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就是夸課程表的。教師念兒歌。
附:課程表
小小課程表,
作用真不小,
語文、數學和英語,美術、唱游和勞技,
一本書也不能少,
到底哪本進書包,
仔細看看課程表,課程表。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快速的跑、爬、鉆,提高身體的平衡性及協(xié)調性。
2.有團結合作精神以及勇于挑戰(zhàn)的個性品質。
3.體驗運動樂趣,樂于參與戶外運動。
活動準備:
梯子,墊子,柜子等,錄音機及相關音樂。
活動過程:
熱身運動——自由探索——基本活動——集體游戲——放松活動
一、熱身運動
音樂伴奏,幼兒跟隨老師進行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去消防員訓練營了,首先讓我們鍛煉一下身體吧。
二、基本部分
游戲一:自由闖難關
1. 師:我們利用消防員叔叔的這些器械,用你們能想到的方法自由練習。
2. 幼兒探索各種不同的方法,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和保護。
游戲二:速度搶險
1. 師:想一下,消防員叔叔救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幼:要跑得快,要滅火,要很勇敢。
2. 師:現在我們的面前有兩個大梯子,我們就來嘗試一下用擺臂跑的.方法很快的通過平放在地面的梯子吧。(教師示范手臂擺動腳尖踮起迅速通過梯子)
幼:哇,好快呀。我也可以。
師:怎么樣,覺得有沒有難度?
幼:還好,難不倒我們。
師:那老師要想辦法考考你們,增加難度換成開合跳通過竹梯。(教師示范并講清要點)
幼:這個看著好簡單啊。
師:小朋友們感覺怎么樣?
幼:我的身體一下就跳到前面去了。
3. 教師可以利用加快速度增加難度。
4. 小結:小朋友們真厲害,1.2.1速度真快。
游戲三:平衡合作救人
1. 師:順利通過第二關后,現在我們前方出現了搖擺橋,大家現在要不要來嘗試一下怎么過搖擺橋?
2. 幼:想,我要來試一下。
3. (教師示范:雙腳夾住豎起平放的梯子,一個接一個得夾住梯子不讓其倒下。)
師:為什么梯子沒倒,老師腳放了會怎么樣?
幼:老師的腳夾住了梯子,放了梯子就倒了。
4. 兩組比賽(可請教師一起參與)
幼:我們要打敗老師們。
5. 教師小結:你們真是太勇敢了,齊心協(xié)力通過了搖擺橋。
游戲四:蜘蛛俠
1. 師:消防員叔叔除了跑得快、身體很靈活,還需要什么本領呢?
幼:還要爬。
師:對,攀爬能力。
2. 教師示范,幼兒進行練習。
游戲五:縫隙求生
1. 師:當遇到地震時,消防員叔叔是怎么營救的呢?
2. 幼:我知道,我看到電視上消防員叔叔抬走倒塌的墻壁,抬不走的就鉆到里面去救人。
3. 師:那我們就來嘗試一下,看消防員叔叔救人的時候多辛苦 (教師示范:用側身爬的方式通過縫隙。)
4. 增加難度,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難度挑戰(zhàn)。
5. 教師小結:大家真是太厲害了,今天我們靠自己的能力來完成了所有的訓練。
游戲六:火場救人
所有環(huán)節(jié)串聯起來,模擬演練消防員火場救人。
三、放松運動
傾聽音樂,與老師一起放松身體。
大班教案 篇5
情況分析:
幼兒對動物抱有濃厚的興趣,形態(tài)生動習性各異的動物深深吸引著幼兒,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動物怎樣改變自身以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認識到動物與動物,動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變化,培養(yǎng)幼兒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豐富幼兒的知識。
教育目標與要求:
1、使幼兒了解一些動物具有與環(huán)境相一致的保護色,理解保護色的作用。
2、培養(yǎng)幼兒關心愛護動物的情感。
教學準備:
畫有沙漠森林冰原草原的背景圖,“動物保護色”錄像帶,幼兒操作用塑膠卡紙動物人手1-2個,公雞頭飾,小蟲若干。
教學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在大自然中有許多動物,你知道的有哪些?
2、”小朋友知道很多動物,你知道他們生活在什么地方?“
3、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背景圖
4、小朋友桌上有許多動物請你選一種動物想想它應該住哪幅圖中?(幼兒分組把動物圖片放到背景圖中,在幼兒操作中教師做一些適當的啟發(fā)和引導)
5、提問:住在森林中的動物有哪些?它們的身體是什么顏色和斑紋?住在沙漠中的動物有哪些?他們的身體是什么顏色?北極有哪些動物?它的身體是什么顏色?
6、住在不同地方的動物它身體的顏色都不相同,它們?yōu)槭裁磿羞@種顏色呢?有什么作用?
7、教師通過游戲”小公雞捉蟲“幫助幼兒理解保護色的.作用出示不同顏色的小蟲,放在青草叢中,請幼兒作小公雞捉蟲、提問:為什么綠色的小蟲沒捉到?
8、教師小結:在大自燃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與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十分相近,用來隱敝自己不被敵人發(fā)現,這就是動物的保護色。
9、啟發(fā)幼兒講述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保護色?
10、看錄像“動物的保護色”讓幼兒真實地看一看大自然中的動物是怎樣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的,進一步理解保護色的作用。
11、生活中,人們也很聰明,會使用保護色。你知道是怎樣利用的呢?
。▎l(fā)幼兒講述軍隊的服裝、武器均用綠色,保護軍隊在作戰(zhàn)中不被敵人發(fā)現)。
效果考核:
本次活動從幼兒學科學,幼兒任職的特點出發(fā),教學結構嚴謹,各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投入,發(fā)揮了幼兒的主動性。活動中利用“小公雞捉蟲”游戲解決難點,既符合幼兒游戲的特點,又達到教育目標,并且充分利用了電教手段,易于幼兒理解和記憶。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及圖片了解樂曲的結構,以及連貫流暢的旋律。
2、創(chuàng)編各種形體動作表現音樂內容。
3、學會在游戲時適當調整自己的動作幅度,愉快地和他人協(xié)調交往,避免碰撞。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聽故事,了解樂曲的大致含義。
2、完整欣賞樂曲一遍,感受樂曲連貫流暢的旋律。
3、再次聽音樂,學習歌曲,并邊唱歌邊拍手,一個音符拍一下。
4、歌唱游戲,音樂創(chuàng)編小花狗靈巧活潑的動作。(用身體各部位的旋轉性動作來表現。)(用身體和手臂的動作來表現)
5、帶幼兒多聽幾遍音樂,以便能熟悉樂曲的'結構。
活動反思:
《張家爺爺的小花狗》這首歌曲歌詞比較簡單,幼兒學習起來也比較快;顒右婚_始我在黑板上放了一張《張家爺爺的小花狗》的圖譜,還有五朵小花和兩只小花狗的圖片。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出示了一張小花狗的圖片作為導入活動,孩子們的興趣特別高漲,一下子都吸引過來,齊聲道:這是"小花狗"。接著我在用講述故事的形式講述歌曲內容,幼兒聽得比較認真,我再用歌唱的方式將歌曲演唱出來。幼兒對于"名字叫小花"這個歌詞有多少遍不太清楚,以至于我演唱了3、4遍也還沒有徹底的弄清楚。我就利用圖譜上的小花圖片讓幼兒弄明白到底要唱多少遍,"原來是5遍呀!"孩子們感嘆道。弄清楚之后,孩子們學起來就特別容易了。接下來就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部分了,用默唱或拍手的方式來演唱歌曲。首先我采用了孩子們的想法,用做小花和拍手的手勢來代替歌詞內容。先是"花"不唱,對于孩子來說是簡單的,然后是"小花"不唱,也是比較容易的。在上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時,由于我的緊張我把這兩個順序倒了一下,自己都沒有發(fā)現,還是吳園長給我點評的時候提出來的。再是"叫小花"不唱,最后是"字叫小花"不唱,這兩個演唱是有難度的,孩子們唱的時候最容易把歌詞唱出來。活動最后我和孩子們一同把這首歌曲完整的演唱了一邊。
整個活動流程還是挺順的,但是在活動中我一邊彈琴一邊演唱,不太容易關注到所有的孩子,有時還特別容易彈錯,孩子們的興趣高漲,紀律有點收不住。還有在環(huán)節(jié)的把握上不是特別的清晰。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80%以上的幼兒能前后分腿肩上揮臂投擲,發(fā)展手臂力量和身體協(xié)調性。
2、用觀察同伴動作、游戲情境、模仿練習的方法,感知異側跨步投擲的身體動作。
3、體驗努力投擲到更遠目標的成功快樂,產生想投的更遠的愿望。
活動準備:
1、已有經驗:
·幼兒喜歡向遠處投擲物體。通過前期對本班幼兒的觀察分析,幼兒投擲時手臂經前向上弧形上舉置身體或腦后,有展肩動作,上肢多以肩關節(jié)為軸形成投擲。雙腿向前或者側方分開,通過觀察幼兒在自然投擲中,有的幼兒投擲時腿部動作不明顯或者原地不動,有的幼兒用同側腿向前邁出的`方式進行投擲,有的幼兒能夠用異側腿向前邁出的方式進行投擲!嫱炔康陌翦N、大風沙礫和風婆婆的游戲,觀看過一些熱帶風情的圖片。
2、材料準備:起點線兩組;島嶼標記線六組;三色箭頭若干;沙包、雞毛毽子、紙球各27個;六塊一組的大泡沫墊4塊;小傘18把;幼兒右手畫有小魚的圖樣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游戲 熱身準備
1、聽海濤及風聲進場,感受海島氣息。
2、游戲:大風和沙礫。
小沙礫聽風婆婆說小風、大風、龍卷風、臺風等語言指令在大圓中逆時針做走、跑、扭動身體、劃動手臂等動作。
3、游戲:風婆婆戲耍小沙礫。
4、游戲:包剪錘。
二、引入游戲情境 觀察模仿動作交流討論
1、自由四散練習,感知投遠的動作。
2、集中討論,動作。
3、比較前后與平行分腿的方法,哪個投的更遠。
4、利用游戲情景幫助幼兒感知異側分腿。
5、用異側分腿的方式練習投擲動作。
三、多類材料投擲 鞏固遷移動作
幼兒在大型玩具上進行尋寶的活動,根據不同顏色的箭頭標記找到藏在滑梯不同部位的三種“材料”后到指定地點練習投擲。
教師提醒個別幼兒尋找不同的材料,觀察幼兒的投擲動作,鼓勵異側分腿投擲。
四、放松活動 結束
1、放松活動。
幼兒拿著小傘收拾場地上的毽子沙礫、紙球沙礫和袋袋沙礫。
2、結束。
教師幼兒收拾材料離開場地。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精選】大班教案07-22
[經典]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03-27
大班的教案01-10
大班教案【經典】08-14
大班教案[經典]08-13
大班教案(精選)08-28
(精選)大班教案07-30
[精選]大班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