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大班數學教案6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對已知圖形特征進行復習與鞏固;
2、初步學會將圖形折疊、分割、拼擺,使其圖形發(fā)生變化;
3、引導幼兒在幾何圖形上,通過聯(lián)想畫成簡單的物體,并表現出其主要特征。
教學準備:魔術袋一只(內裝圖形寶寶卡片)、幾何圖形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魔術袋里找圖形寶寶
1、有個魔術師非常粗心,他掉了一個魔術袋,被老師我撿到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里面到底藏著什么秘密?
2、依次出示袋中的物品(幾何圖形),讓幼兒說說它們的名稱和特征;
3、講講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
二、變魔術
1、想一想正方形能不能變成三角形、小正方形、長方形;
2、幼兒討論將紙折疊,剪開變?yōu)楦鞣N圖形,將剪開的圖形再拼成其他圖形;
3、正方形可以變,那其他圖形也能變嗎?(鼓勵幼兒開動腦筋,將剪出來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進行重新組合,變成新的圖形,并能用語言進行大膽表述。
三、超級魔術師
1、出示一張圓形圖片,“變變變,變出不同的什么呀?”(兔子),提問:“咦,剛才老師把什么變成了什么?是怎么變成的?”(引導幼兒學會添畫,變成另外的圖形)
2、引導幼兒自己想象創(chuàng)新,將老師準備的一些圖形進行設計、創(chuàng)造,并進行評析。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夠掌握基本的測量方法,知道測量時應首尾相接。
2.會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
3.能夠合作測量,完成任務。
【活動準備】《一天天長大的小樹》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樹苗的圖片,引起幼兒的注意。
T:親愛的小朋友,我們要一起來聽一個好聽的故事,它的名字是《一天天長大的小樹》,故事里有一顆小樹苗(出示小樹苗的圖片),大家看,這是一顆怎樣的小樹苗呢?
T:是的,這是一顆長得小小的、黃黃的小樹苗,它有一個大大的夢想,就是變成一顆什么呢?是的可以讓我們小朋友玩耍、休息的大樹。可是要變成這棵大樹那得變得有多高呢?小樹苗現在又有多高呢,那個孩子可以幫助他想個辦法。
T:我們平時會用到哪些工具進行測量?
T:如果要測量一個物體的高度或者長度,我們都會用到一些測量工具?纯丛谖覀兊纳钪,會用到哪些工具,這些工具你都見過嗎?
欣賞PPT
教師:那我們故事中的小樹苗會用什么工具來進行測量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二、了解故事內容,理解故事
教師開始講述故事,欣賞故事內容的第一頁
T:在故事中,小樹苗是用什么來測量的(手掌)
T:那等會,老師就請小朋友不但用故事里的手掌進行測量,還給你們準備了另外的一些工具,有毛線、積木、吸管、紙條,小朋友們可以選擇其中的一種進行測量,如果我拿到了一根吸管,這要怎么來測量呢?(教師先演示一下)等會請大家測量好了,要告訴我們你是怎么來測量的,結果是什么!
。◤牡撞窟M行測量)
幼兒自由測量。
T:哪個孩子可以告訴我們大家你的測量結果,同時來演示一下?
T:孩子們,你們有沒有發(fā)現咋們的'操作結果一樣嗎?小樹苗有不同答案的身高,那你覺得哪種記錄起來比較方便、比較好呢,那接下來,就請小朋友用你喜歡的測量工具來給大樹進行測量。
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測量
三、自由選擇、測量
T:通過測量,我們知道了小樹苗有多高,長成一棵大樹又必須有多高!原來我們通過測量工具就可以知道這些。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的長度是你想知道的?
T:小朋友們,就用你手中的工具去量量他們吧!
幼兒自由選擇教師里的物品進行測量。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用大小不同的工具來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少,小工具運的次數多。
2.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正確的記錄方法。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記錄單、筷子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這里有一盤沙,我想知道有多少沙,你們有什么辦法嗎?
2.幼兒第一次糧沙并進行統(tǒng)計記錄。
。1)怎樣讓別人知道這堆沙有多少呢?(記錄)
。2)出示統(tǒng)計表格并觀察:這是一張統(tǒng)計表,橫排的格子里畫上你使用的工具,豎排的`格子里記錄你使用這個工具量沙的次數。
。3)明確運沙的具體操作規(guī)則(滿杯后用工具刮平)
。4)幼兒操作
。5)引導觀察數據,表揚會想辦法記錄的小朋友。
3.幼兒第二次用不同工具運沙。
。1)幼兒預測大工具來運剛才的一堆沙,運的次數會怎么樣?
。2)幼兒操作
。3)統(tǒng)計數據
。4)幼兒通過觀察數據得出:運的次數不一樣;大杯子那一排的數據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數據大……
教師小結:用大小不同的工具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少,小工具運的次數多。
延伸游戲
請小朋友想想,如果用桶來量沙,量的結果又會怎么樣?讓我們帶著沙到教室試一下吧。
活動反思:
沙子由于平時接觸的機會較少,所以孩子們玩沙子時非常興奮。將難點設置為選擇合適大小的工具裝沙子,幫助小班幼兒提高游戲的趣味性。從幼兒的操作情況來看,參與游戲的幼兒均能有目的的選擇大的沙鏟以達到裝的快的目的,活動目標基本完成。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該故事是一個很有趣的童話,講述的是青蛙一家有五口人,他們長得都很像,但各有各的特點。通過這個繪本的閱讀和理解,能讓孩子們較好地辨識小青蛙一家五口人的不同特征;青蛙一家人出門購買的不同種類的東西;以及每個家族成員購買東西的數量的不相同;培養(yǎng)孩子細心觀察的能力以及做事情有條理,并愿意幫助別人的品質。
融入的數學元素
從認知角度,一是可以讓孩子們了解青蛙一家每個成員的不同特征,引導孩子學會觀察比較的方法;二是讓孩子們將青蛙一家每個成員購買的物品和數量互相匹配對應,在幫助青蛙一家請客為朋友準備食物的情景中融入5以內的數數,數量匹配以及數的形成的學習。
活動的設計
年齡段:中班上學期
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情節(jié),幫助幼兒感知、理解5以內數的形成。
2.喜歡聽故事,在幫助小鴨子和小青蛙的過程中,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增強對家人的區(qū)分辨別能力;了解和分析幼兒對數形成的認知水平。
環(huán)境準備:PPT、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操作底板、青蛙一家各個人物的頭像、每個人物購買的食物、1-5數字)
活動過程
一、看看全家!嬲J青蛙一家人
1.今天我?guī)砹艘粡堈掌麄兪乔嗤艿囊患摇?/p>
重點提問:照片上有幾只青蛙?他們長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辨認5個不同的角色。
青蛙爺爺,頭戴小帽、手拿煙斗、胡子翹翹;
青蛙奶奶,皺紋多多、頭發(fā)白白、拄著拐杖;
青蛙爸爸,戴著領結、架付眼睛、愛看書報;
青蛙媽媽,頭戴花巾、喜歡打扮、最愛漂亮;
青蛙寶寶,穿個圍兜、梳起小辮、戴上小花。
2.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青蛙一家》的故事吧!
二、聽聽故事——解決故事中小鴨的疑問
。ㄒ唬┝私馇嗤芤患屹徺I東西的順序和物品
1,講述故事:啊呀,青蛙一家有這么多人來買東西,小鴨子忙得記不清了。
重點提問: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想想,青蛙一家人是誰先來買,誰后來買?
2.青蛙一家在小鴨店里買了很多東西,小鴨實在記不住了。
重點提問:他們都買了些什么?買了多少呢?讓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吧。(教師再歡播放PPT)
3.你們記住了嗎?青蛙一家在小鴨店里買了些什么?買了多少?請你們排一排。要邊排邊告訴小鴨。(鼓勵幼兒邊排邊表達)
。ǘ┙鉀Q青蛙一家請客的問題(學習5以內數的形成)
1.小鴨覺得很奇怪,問:“你們一家買這么多東西,吃得完嗎?”青蛙寶寶說:“今天我們家請客,買的東西是請客人吃的`!
——爺爺請來1只小雞,請它吃1條毛毛蟲,毛毛蟲是小雞最喜歡吃的;奶奶請來2只熊,請它們吃什么呢?
重點提問:為什么請它們吃蜂蜜?吃多少?夠吃嗎?不夠怎么辦?幼兒介紹方法。
(追問:再買幾罐?)
小結
1罐蜂蜜再買l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再買就是“添上”。追問,什么叫“添上”?原來
1罐蜂蜜添上1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1添上1就是2。
2.看看你們的計算板上:原來有幾罐蜂蜜?夠嗎?要添上幾罐?
——三只烏龜是爸爸請來的客人,請它們吃什么呢?
重點提問:青蛙爸爸買了幾只蝦?客人有幾位?夠吃嗎?不夠怎么辦?
小結
2只蝦再買1只蝦就是3只蝦,再買就是“添上”。追問,什么叫“添上”?原來2只蝦添上1只蝦就是3只蝦,2添上1就是3。
3.看看你們的計算板上:原來有幾只蝦?夠嗎?要添上幾只?
——媽媽和青蛙寶寶也請來了客人,它們請來了誰(同時出示)?媽媽請來幾位客
人?青蛙寶寶請來幾位客人?請他們吃什么?
重點提問:媽媽和小青蛙買的食物夠不夠?請你們來幫忙!
——操作后,幼兒介紹解決方法。(你是怎么幫忙的?)引導幼兒說:3添上1就是4,4添上1就是5。
三、操作講述——知曉故事結尾
原來,青蛙一家不僅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也是好客的一家。
小結
你們看,在你們的幫助之下他們吃得多開心!小鴨子和青蛙都要謝謝我們小朋友,幫助它們解決了問題。
附故事內容
青蛙一家有五口,他們非?鞓返刈≡谝黄。
一天早上,青蛙爺爺出門去散步,他在小鴨店里買了一條毛毛蟲,送給小雞。
青蛙奶奶要到花園里去,看看她前幾天種的小花開了沒有,她在小鴨店里買了兩桶花蜜,送給勤勞的小蜜蜂。
青蛙爸爸出門去上班,他在小鴨店里買了三只小蝦,送給他的烏龜兄弟。
青蛙媽媽要到河邊去看她的小蝌蚪寶寶,她在小鴨店里買了四根水草,去喂她的小寶寶。
小青蛙要上幼兒園去,他在小鴨店里買了五只小飛蟲,送給他的好朋友。
小鴨子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小青蛙說:“小青蛙,今天一早你已經買了好多西了,一條毛毛蟲、兩桶花蜜、三只蝦、四根水草、五只小飛蟲!毙∏嗤苊嗣X袋說:“沒有啊,我什么時候買過這么多東西呀?”小鴨子說:“那我就搞糊涂了!
小朋友,你們來告訴小鴨子這到底是怎幺一回事,好嗎?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并體驗遠近的含義,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學習用目測、工具等方法測量遠近,并用表格的形式進行記錄。
3、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使用的測相對量工具不同,測得數量也不同,訓練思維性。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探究測量遠近的多重方法。
2、難點:理解測量的數量越多路線越遠,測量的數量越少路線越近.
活動準備
水彩筆,表格每人一份。測量工具:硬紙條、繩子。線路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感知物體的遠近。
1、師:動物王國里即將舉行一場盛大的運動會,小動物們都在加緊練習比賽項目,準備在比賽的`時候大顯身手。小兔、小猴、小貓、小狗將要參加的比賽項目是立定跳遠。立定跳遠你們會嗎?誰愿意來試一試?
。1)每組請一名幼兒代表比賽立定跳遠,下面的小朋友當裁判。
(2)勝利的幼兒跟勝利的幼兒再比一次。宣布冠軍是×隊的小朋友。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物體,知道它們距離小朋友的遠近是不同的。
。1)以自身為中心辨別遠近。
(2)以客體為中心辨別遠近。
(3)教師小結:剛才我們都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物體離我們的遠和近呢?(引導幼兒說出用眼睛看到的)這種用眼睛看,可以比較出物體的遠近的方法我們叫做目測法。
二、學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路線的遠近。
師:運動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小動物們也想邀請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去觀看比賽,F在請小朋友坐好,我們要準備出發(fā)了。
1、(引導幼兒觀察桌面上的路線圖)師:去體育館的路有幾條路,
2、請幼兒觀察比較,哪一隊去體育館的路最近?哪一隊去體育館的路最遠?你是怎么知道的?這種方法準確嗎?
3、(1)師:用眼睛看比較不出來的,我們還能用什么方法來判斷路線的遠近呢?(請幼兒講講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繩子、積木等)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兩種測量工具,你們看看老師都帶來了什么東西?(出示紙條和繩子)
(2)回顧測量方法:那我們用工具應該怎樣測量東西呢?(幼兒講述)先找準起點,沿邊線測量,用粉筆在工具的末尾做一個記號,然后再從這個記號接著量,中間不能留空隙 ,量一次數一次記住量了多少次。
。3)幼兒自選測量工具。
。4)教師提出要求。
。5)幼兒自選工具測量,老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要把結果記錄下來。
。6)請幼兒坐好,檢驗幼兒測量的結果,教師小結。
(7)換測量工具做好記錄。
(8)檢驗幼兒測量的結果。教師小結。
5、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都用了哪些方法比較物體和路線的遠近呢?(目測、工具測量的方法)我們生活周圍還有許多離我們遠近不同的東西,回去以后,小朋友可以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試一試。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序數,初步學習的方向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會用序數詞較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傾聽別人的發(fā)言,關注和學習同伴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磁性板,上面縱向畫有10條跑道。
2、教學掛圖(四)中的10種動物,(卡片),木偶大象,1~10大小數卡各一套(小數卡用于記錄最后動物比賽的結果,大數卡用于記錄跑道的位置)。
3、幼兒用書第22頁《認識序數》的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運動場上有什么。(將動物隨意散放在跑道上,不與跑道對應)#引導幼兒觀察跑道,確認各條跑道的序號。
教師:數一數,一共有幾條跑道?(請個別幼兒說一說,然后在集體點數)教師:哪條跑道是第一條?你是怎么知道的?(從左邊開始數,依次指其右邊相鄰的跑道,問這是第幾條跑道,再依次一直到第10條跑道)#引導幼兒用數字標出跑道的位置。
教師:誰會用數字給每條跑道做個標記呢?(請一位幼兒來操作)教師手指跑道上的數字5:"5"放在這里表示什么意思?我們平時用"5"可以表示什么?現在你知道數字有幾個作用?(有兩個作用:一是表示物體的數量,二是表示物體的位置)
2、幫助小動物做賽前準備。 #教師出示木偶大象,以裁判的身份提出賽道準備的'要求:請運動員站在自己的跑道上,做好比賽準備!第1道,小兔。請個別幼兒上小兔找到自己的跑道并站好,再把其他動物放在不同的跑道上。(不要按順序說,讓幼兒找出對應的跑道)
3、比賽開始后引導幼兒判斷比賽的情況。 #教師移動動物的位置,讓幼兒看看比賽中的的情況。
教師:比賽進行了一半,小朋友看看是誰跑在了第一位?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里重點線最近的是第1位)再看看其他動物個跑在了第幾位?
#再次移動動物的位置,展示比賽結果,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判定每個動物比賽成績。
教師:比賽結束了,誰得了第1名?其他動物各得了第幾名?第幾跑道上的什么動物跑在第幾名?嘗試用數字記錄動物們比賽的結果。
教師:誰能告訴大家參加運動會的小動物,它們各自的了第幾名?(集體說一說動物們比賽的結果)師幼討論:這次比賽,小貓有2個數字朋友(表示跑道位置和比賽結果),它們各是什么意思?(站的道次、比賽所得的名次)
4、集體進行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按提示要求完成幼兒用書第22頁"樓梯上的動物"內容。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02-24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9-24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9-27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17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21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21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3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3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4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