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選)中班科學教案4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的動腦筋的能力,能發(fā)現(xiàn)物體“站不穩(wěn)”的原因。
2.幼兒能嘗試在操作中找出讓物體“站得穩(wěn)”的方法。
3.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探索精神。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毛巾、卡紙等站不穩(wěn)的物品,積木、紙盒、橡皮泥等站得穩(wěn)的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以情景引入課題,引起幼兒對問題思考的興趣。
師:今天寶寶商店請小朋友去幫忙整理各種物品,要求我們想辦法使所有的物品都能穩(wěn)穩(wěn)當當?shù)亍罢尽痹谪浖苌稀?/p>
2.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物品“站”不穩(wěn)的原因。
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物品“站”不起來或“站”不穩(wěn),并找出原因。如:布木偶因材料太軟而站不起來。
3.指導幼兒探索使物體站得穩(wěn)的方法。
。1)幼兒自由結伴,自選材料進行探索。
。2)互相介紹和演示探索結果。
。3)師生共同歸納物體“站”得穩(wěn)的.方法:
、 增大接觸面的方法:如筷子用橡皮筋扎一頭,另一頭撐成三 角形。
、 加重的方法:如把站不穩(wěn)的空瓶子加水。
活動反思:
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的積極投入、享受探究的過程,并樂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結果。整個活動實現(xiàn)了“玩中學、”“做中學”以幼兒自由發(fā)現(xiàn)、自主探索為活動核心,基本做到孩子在前,教師在后;嘗試在前,指導在后;操作在前,結論在后。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門是幼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之一,它的制作材料是多種多樣的,開關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一般大家總是從材料入手對幼兒進行這方面的教學,活動比較枯燥,對孩子的吸引力不是很大。因此,我嘗試從門的開關方式入手,設計了此次活動,讓孩子在學一學、玩一玩的游戲中了解生活中門的開關方式的多樣性。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門的開關方式的多樣性。
2.運用說、唱和身體動作等形式,來表現(xiàn)門的開關方式。
3.在游戲過程中充分享受模仿表演帶來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有關門的圖片、錄像。
經(jīng)驗準備:幼兒熟悉歌曲《紅蘋果》的旋律。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謎面:進來一推,出去一拉,關上一聲響,誰也進不來。
謎底--門。
(二)了解開門的不同方式。
1.你見過什么門?我們能怎樣開、關?
(推拉門,真有趣,推過去它就開、拉過來它就關。)
游戲:推拉門。
2.除了一推一拉就打開的推拉門,你還見過什么門?它們又是怎樣打開的?幼兒討論交流。
3.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與幼兒一起整理相關經(jīng)驗。出示相應的圖片,同時分別逐個介紹幾種常見的門。
(1)手移門
、儆變赫f說并介紹。
、诮處煶鍪緢D片并整理成兒歌。
、塾螒颍菏忠崎T。
(2)感應門
①觀看錄象,幼兒介紹教師補充。
、谡沓蓛焊。
、塾螒颍焊袘T。
(3)旋轉門
、儆^看錄象,幼兒介紹教師補充。
、谡沓蓛焊。
、塾螒颍盒D門。
4.幼兒分別模擬各種門玩游戲,加深對開關門方式的了解。
(三)說說唱唱,提升經(jīng)驗。
1.這些門真有趣,里面還藏著一首兒歌呢,一起來說說。
推拉門,真有趣,推過去,它就開,拉過來,它就關;
手移門,真有趣,移過去,它就開,移過來,它就關;
感應門,真有趣,靠近它,它就開,離開它,它就關;
旋轉門,真有趣,轉過去,我進去,轉過來,我出來;……
2.用《紅蘋果》的旋律來唱一唱。
3.幼兒配樂邊唱邊做開關門的游戲。
活動延伸:
1.看錄象,了解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門。
2.找找周圍的門,看看它能怎樣打開,唱唱、說說、做做。
活動建議:
生活中還有其它幾種特殊的門,如伸縮門,卷簾門等,它們的'開關方式也是很特別的,也可替換進活動中讓孩子了解。
★活動點評:
本次活動中教師注重了活動內容的兒歌化和組織方式的游戲化,如教師將各種門的開、關特征編成了朗朗上口的兒歌,根據(jù)門的開關方式讓幼兒運用身體動作來模仿表演等,通過多種手段,使孩子更好地感受了各種門的推、拉、感應、卷、旋轉等開關方式,趣味性很濃,幼兒興趣高。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媽媽懷孕的過程和感受。
2.體驗媽媽懷孕的辛苦,萌發(fā)更愛媽媽的情感。
3.感受媽媽對寶寶的那種愛,激發(fā)幼兒對媽媽的愛。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向媽媽了解懷孕時的過程和感受,收集一些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書籍、資料。
2.媽媽懷孕時的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欣賞媽媽懷孕時的ppt
2.說一說媽媽懷孕時是怎樣的'。
二、了解生長過程
1.了解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生長的過程(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通過臍帶進行呼吸并吸收營養(yǎng)逐漸長大,9個月后,寶寶就出生了。)
2.小結:我們都是從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在媽媽肚子里住了9個月,并且慢慢長大。
三、 模仿體驗
1.幼兒在自己的衣服里面塞上枕頭,步行、爬樓梯、奔跑等。
2.小結:我們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媽媽很辛苦,現(xiàn)在我們長大了,懂得了要更愛媽媽。
拓展延伸:
寶寶會在媽媽肚子里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兒在紙上畫下來,并說一說。
活動建議:
1.家園互動,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孩子了解媽媽懷孕的過程和感受。
2.可以借鑒“長高”的詩歌,讓幼兒更好地了解媽媽、爸爸把我們帶大很艱辛。
3.在語言區(qū)里提供有關書籍,了解媽媽的生育過程和寶寶的生長過程。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名稱:科學——怎么會有聲音活動目標:
1、使幼兒獲取震動物體會產(chǎn)生聲音的具體經(jīng)驗,知道不同物體震動產(chǎn)生的聲音各不同。
2、教育幼兒注意保護聽力,激發(fā)幼兒探索聲音的興趣。
3、教會幼兒分辨不同物體德爾聲音,發(fā)展幼兒聽覺分辨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能震動并產(chǎn)生聲音的物體:橡皮筋、紙、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探索聲音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現(xiàn)在你們能聽到什么聲音?這些聲音是哪里來的?(汽車喇叭、風聲、鳥叫聲、琴聲、講話聲等)那小朋友,我們自己能不能發(fā)出一些聲音來呢?你能夠發(fā)出什么聲音來?(拍手聲、跺腳聲、口哨聲…)
二、引導幼兒探索聲音的產(chǎn)生。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聲音是從哪里來的嗎?它們怎么會有聲音
呢?(幼兒討論、猜測)現(xiàn)在請你們自己來試一試,你用桌子上的東西怎么能發(fā)出聲音?知道幼兒用各種材料發(fā)出聲音,如用手輕輕撥拉橡皮筋,或者用手抖動紙張等。你們發(fā)出了什么聲音?你們在做試驗的時候還發(fā)現(xiàn)了身?(有東西動就會有聲音)請你們再來試一試,看看聲音出來的時候,還會產(chǎn)生什么現(xiàn)象?(振動現(xiàn)象)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探索并感知物體的振動,可用手輕輕觸放在物體上(打擊大鼓)剛才你們把手放到鼓上的'時候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振動的感覺,鼓不振動,聲音也就會停止。)幼兒表達、討論。
三、引導幼兒探索自己講話的聲音。
教師:是不是所有的聲音都是有東西在振動而產(chǎn)生的呢?(是的)我們
在講話的時候哪里在振動的呢?(喉部聲帶)引導幼兒討論并做發(fā)聲試驗,啟發(fā)幼兒把手放到喉部感知聲帶的振動。
四、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知道了聲音產(chǎn)生的秘密,我們在振動的物體的時候,就
會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你們喜歡聽什么樣的聲音?(好聽的聲音)如果聽到了很響的、很刺耳的聲音時應該怎樣做?(捂住耳朵,保護好耳朵。)
活動延伸
1、玩發(fā)出各種聲音的游戲。
2、組織幼兒討論哪些是好聽的聲音,哪些是噪音?
3、組織幼兒到大自然聽各種的聲音。效果分析: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蝌蚪_中班科學教案07-01
中班科學教案11-14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3-10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7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1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02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6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