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4—5歲的幼兒已經開始掌握計數活動,并學會按計數活動的要素進行計數,形成了最初的數概念。我班幼兒正處于中班上學期,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已經能夠按順序口頭數數,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7以內的數,并說出總數。但還不能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幼兒計數能力發(fā)展的要求,我設計以下幾個流程:復習數字→數物匹配→操作練習→鞏固數概念。引導幼兒建立數的守恒的觀念,以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數與物體之間的關系。
活動目標:
1、復習數字1—7,能理解數字表示的意義。
2、能按7以內指定數字取出相同數量的物體。
3、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胸飾:熊貓、小猴、小兔、小貓、小狗等,動物的食物圖片
2、音樂磁帶:《小鳥飛》
3、數字1—7,幼兒作業(yè)紙,貼紙:花兒
4、貼有數字的圖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
活動過程:
1、以“小動物作客”復習數字1—7
。1)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幾個小客人。你們看,他們是誰呀?”
(2)小動物們邊做動作邊走進教室。動物與幼兒相互問好。
。3)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來了幾位小客人!庇變簲狄粩。
。4)師:“請小朋友們看看誰是第1,誰是第2,我們一起來給他們排排隊!
。5)小動物們從左到右排成一排。
。6)師:“小動物,你們看看,椅子上是幾,就坐在那里!
幼兒按座位號坐下。
2、給動物送禮物
。1) 老師:“小動物到我們班來作客,老師為它們準備了一些禮物,你們看看,是什么呢?”
。2) 幼兒認識食物,一起數數每種食物的數量。
(3) 幼兒給動物送食物。鼓勵幼兒說出禮貌用語。
師:“小朋友,現在我們來把這些食物送給小動物吃。請你看清楚,并說一句話:我把什么東西送給誰吃!
(4)問:“你為什么把小魚送給貓吃?”“你為什么把肉骨頭送給小狗吃?”……鼓勵幼兒說出完整的話。
3、幼兒操作:按數取物
過渡語:小朋友們和小動物都很聰明,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作業(yè),比比誰做得又對又快。
(1) 老師提出作業(yè)要求:“老師為每個小朋友和小動物準備了一份作業(yè)紙,請你們根據提供的數字到盤子里取出貼紙,把貼紙貼到相應的方框里!
(2) 幼兒操作,老師巡視。
。3) 展示幼兒作業(yè),相互評價同伴作業(yè)。
4、游戲:站圖形
。1) 師:“小朋友,你們看,地上有哪些圖形?圖形里是什么數字?”
。2) 老師講解游戲要求:“請小朋友聽到音樂響起,學小鳥飛,看清圖形里的數字,數字是3,就在圖形里站3個小朋友。”
。3) 音樂響起,幼兒游戲。音樂停,幼兒互相抱一抱。
。4) 游戲進行2—3遍。
教師總結:今天小朋友和小動物在一起學習,一起游戲,開心嗎?(開心)我們一起到教室外做游戲吧。ㄐ∨笥褌兟犚魳穼W小鳥飛到室外游戲。)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按壓方法作原地運球。
2、初步學會手掌粘球的緩沖動作。
3、鍛煉股四頭肌的靜力性。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籃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帶領幼兒排四個縱隊,根據節(jié)奏做熱身運動。
二、活動導入,教師示范。
1、以"和籃球寶寶一起玩"導入活動。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和籃球寶寶做游戲。"
(2)請個別幼兒先上前試著原地運球。要求其他幼兒認真觀察,他們是怎么拍球的,拍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3)組織討論。
2、教師示范原地運球,注意手掌粘球的.動作,幼兒認真觀察。
3、請個別幼兒嘗試運球,教師從旁指導。
注意:
1)用按壓方式運球;
2)注意手掌粘球的緩沖動作。
3)腳要像大樹生了根一樣,在原地不動。
4)幼兒練習原地運球,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幼兒做放松運動。
2、請幼兒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
中班教案 篇3
教學準備:
嬰兒掛圖、嬰兒期使用的小物件、小用品,幼兒期使用的物件,用品,各行各業(yè)工作人員的圖片
教學重點:
1、通過多種方式發(fā)現自己長大了。 2、從多方面討論了解自己學會的新本領。 3,欣賞自己的成長,樹立自信心。 教學難點:在集體面前能夠大膽表現自己的特長。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認真觀察畫面,大膽進行講述的習慣。 2能圍繞自己長大的話題用清楚、連貫的語句表達自己的見解。 3欣賞自己的成長,樹立自信心。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圖片,發(fā)現自己的變化。
1、出示嬰兒圖片,讓幼兒感知剛出生的自己很小很小。
2、嬰兒期的用品展覽,感知自己很小很小。
二、集體分享交流:
1、出示幼兒期的圖片、用品,比較過去與現在自己的變化。(身體上、外貌上、穿著上、吃飯的用具上)
2、說說長大后的自己學會了哪些新本領?
3、你長大了嗎?你能做些什么?
4、出示掛圖,大膽講述圖上的內容。
三、討論交流:
將來小朋友長得像爸爸媽媽那么大的時候還會干什么?
四、帶幼兒觀賞
各行各業(yè)工作的人們的圖片,感知自己每天都在長大,感知不同行業(yè)人們的不同的本領。增加對各行業(yè)的敬佩之情。
五、擴展: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將來自己會做和想做的是表現出來。
六、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我能夠從本班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內容,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由于使用了孩子所熟悉的東西,所以孩子們都很感興趣,教學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能大膽發(fā)言,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但課堂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由于教師的應變能力有些差,沒有積極引導孩子,所以有些拖堂,影響了教學效果。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觸覺,感知物體的形狀特征。
2.幫助幼兒用準確的詞語來描述物體,并說出物體的主要特征。
3.引導幼兒安靜地傾聽別人描述事物,并據此判斷出物體的名稱。
活動準備 手感、質地、形狀不同的物體:磁鐵、石頭、彈子、皮球、易拉罐、玻璃瓶、塑料搓衣板、鈴鼓、長毛絨小熊、塑料小鴨子。每人口袋里放一物品。
活動過程 1.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老師將自己帶來的所有物品放在桌上讓幼兒一一指認,然后將物品按質地、形狀、大小的相同與不同,有次序地先后放入筐內,蒙上布,讓幼兒上來觸摸。如:可以先將磁鐵和長毛絨小熊放在筐內讓幼兒觸摸,然后將玻璃彈子和玻璃瓶放入小筐內讓幼兒觸摸;接著將彈子和皮球放在筐里讓幼兒來觸摸等。在幼兒感知物品時,老師可以設計這樣的提問:這是××,這是××,為什么?如果是××,摸在手上是什么感覺?
2.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請一位幼兒上來觸摸物品,并請他描述這件物品的形狀、特征,集體猜測這位幼兒所摸物品的名稱。在這一活動中老師要引導幼兒仔細傾聽講述者的描述。
(2)結伴觸摸講述。在活動前,每位幼兒口袋里放一件你的同伴不知道的物品,然后相互觸摸,猜測“你口袋里有什么”,并講出桌。在幼兒結伴進行活動時,老師深入到幼兒身邊,引導幼兒不光注意觸摸本身的有趣性,而且要用語言描述出所觸摸物品的形狀、特征。
3.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請兩至三位幼兒共同前來觸摸并描述同一物品,同時,老師引導、啟發(fā)幼兒討論:誰講得最清楚,讓大家一猜就知道他說的物苧是什么?幫助幼兒歸納這樣的講述思路:這個物品是什么樣的.?摸在手中有什么感覺?
4.遷移新的講述經驗。
(1)老師描述一個物體觸摸時的特征,請幼兒上來摸此物體。找到以后,再由幼兒說說它的特征。讓大家仔細聽聽,這位幼兒警到的東西是不是老師所描述的物體。如果不是,就要求其他幼兒說出為什么不對,并幫他改正。
(2)請幼兒仿照上述方式,一人描述,一人上來摸物品。或一一結伴,我描述自己口袋里的物品,你猜猜我口袋里的物品是什么,然后互相調換角色。
中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幼兒園的快樂,與人交往要和睦相處。
2.小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培養(yǎng)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這次活動培養(yǎng)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活動:
一、 談話導入 。
師:小朋友你喜歡幼兒園嗎?你為什么喜歡幼兒園?
生:喜歡。
生1:幼兒園里有許多玩具。
生2:幼兒園里有滑梯。
生3:幼兒園里有許多小朋友,可以做游戲。
師:說一說你在幼兒園里是怎樣與小朋友相處的?
生1:我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
生2:我和小朋友一起擺積木。
師:當小朋友遇到困難時,你是怎么做的?
生1:我會去幫助他。
生2:小朋友摔倒了我去扶他。
師:小朋友做的真好。讓我們去看看這些小朋友《誰做的對》。(出示課件)
二、 根據圖片、理解內容 。
師:看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玩球。
師:你看他玩得高興嗎?為什么?
生:不高興,因為他是一個人玩,沒有朋友。
師: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生:我會去找小朋友玩。
師:看誰來了?聽他們在說什么?(出示圖片)
師:你看他現在高興嗎?
生:高興。
師:小朋友在一起真快樂。讓我們也一起來做游戲吧!
師:請你做一個高興的樣子。(生做高興的樣子)讓我們看下面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出示圖)
生:小朋友要去打球。
師:后來的小女孩要干什么呢?他們是一起去玩嗎?讓我們聽一聽他們是怎么說的?
師:你看這倆位小朋友做得對嗎?
生:不對。
師:這樣小女孩很不高興,會很生氣。請你做個生氣的.樣子。
師:如果你是這倆個小朋友的其中一個,你會怎么做?
生:我會讓小女孩和我們一起玩。
師:你們做得真棒,小朋友之間要團結。讓我們去看看這位小朋友怎么了,站著的小男孩是怎樣做的?(出示圖)
生1:小男孩摔倒了。
生2:小男孩踩到香蕉皮,摔倒了。
生3:小男孩摔倒了,站著的小男孩在笑他。
生4:小男孩摔倒了,站著的小男孩在去扶他。
師:讓我們聽一聽站著的小男孩在說什么?
師:小男孩摔倒了,很疼。可是站著的小男孩還在嘲笑他,你說他做得對嗎?
生:不對。
師:讓我們快來對摔倒的小男孩說些什么吧!
生1:我對他說:“小弟弟,你疼不疼,快起來!
生2:你沒事吧!我?guī)托∧泻⑷嘁蝗唷?/p>
師:小朋友真有愛心。小朋友聽了很高興。他說:“謝謝你們!弊屛覀円煌賮砜纯催@三幅圖里的小朋友誰做的對吧?(出示圖)
生:第一幅圖的小朋友做得對。
活動延伸:
師:讓我們也向第一幅圖里的小朋友一樣一起玩吧!請小朋友同我一起回到班級搭積木去吧!
鼓勵幼兒在日常活動多與小朋友一起玩,體驗幼兒在一起和睦相處、互相幫助的快樂。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精選]07-29
【經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選】07-24
(精選)中班教案07-25
[精選]中班教案08-01
中班教案[經典]08-19
中班教案(經典)08-27
(精選)中班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