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美術教案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使用樹葉粘貼及拓印。
2、通過活動促進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組合造型的能力。
3、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撿各種形狀的樹葉,人手一份操作紙(上面一層薄的白紙,下面一層鉛畫紙),抹布,牙簽(抹白膠),白膠,蠟筆等。
2、幼兒已嘗試過用樹葉拼貼。
【活動過程】
一、根據(jù)活動前撿的各類樹葉導入課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請幼兒觀察各種各樣的樹葉,提問:
1、今天,我們教室中間的椅子上放了許多的什么啊?(和老師一起在幼兒園撿的各式各樣的樹葉)
2、這些樹葉可以組合成些什么?(幼兒講述自己想拼的東西)
二、介紹拓印
1、教師提出疑問:這里怎么有兩張紙?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總結:兩張紙用來印樹葉的,上面一層薄的白紙,下面一層鉛畫紙,樹葉粘貼在鉛畫紙上,拓印在薄的白紙上,薄紙印更加清楚、方便等。
2、引導幼兒討論如何拓印
。1)幼兒討論、講述。
(2)教師總結:將樹葉拼貼好,將薄的白紙印在上面,用蠟筆躺著來回壓著涂,進行拓印。
3、組織幼兒用各類樹葉進行拓印。
。1)教師提出操作時的要求,如,制作時要輕輕的,廢舊材料入筐等。
。2)請幼兒挑選樹葉
(3)幼兒用樹葉進行拼貼和拓印。
制作時教師做適宜的提醒和指導,如,想好了再進行拼貼;幼兒粘貼樹葉時可以多使用一些白膠,將大的樹葉粘貼;拓印時兩只手要協(xié)調(diào),一只手拿蠟筆,一只手壓著紙等。
4、組織幼兒將完成的作品展示在墻面上,幼兒欣賞、評價,也可請幼兒和自己的作品留影留念。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有趣的面具
活動目標:
1、 知道表情的含義,嘗試表現(xiàn)滑稽的表情。
2、有嘗試獨立設計并拼擺面具圖樣的愿望,體驗并欣賞自己活動的表現(xiàn)。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誰的面具最有趣”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介紹操作材料及活動規(guī)則。
。1)出示面具,引起幼兒興趣。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新朋友,你們想不想看看他們是誰?
你們覺得他們長的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滑稽、有趣等詞。
那你們想不想和滑稽的面具娃娃做朋友,想不想自己來做一個滑稽的'面具娃娃?
(2)出示面具配件。教師:老師這里有很多小東西,我們來一起做一個面具娃娃好嗎?
。3)逐一出示各種配件,與幼兒討論各自的用途,可以擺放在什么部位?例如:你看,這像什么,可以放在哪里?與幼兒一同完成一副面具。
(4)改變配件。讓幼兒體驗只要改變一種配件就可以變換出不同的表情。
。5)請個別幼兒表演面具上的表情。
你們覺得這幾個面具娃娃有趣嗎?那誰能把這個有趣的表情表演出來?
2、幼兒拼擺各種面具。
(1)請幼兒自己操作。
。2)教師鼓勵幼兒獨立設計、拼擺出各種各樣的滑稽人。對有困難的孩子可適當提供面具范例讓他們模仿拼擺。
。3)幼兒拼擺后,可讓他們邀請同伴欣賞自己擺出的滑稽人。
3、集體展示面具。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滑稽面具,說說他在干什么?并模仿他的表情。
美術教案 篇2
一、說教材
《幼兒園課程指南》中指出大班階段的幼兒能夠初步理解周圍世界中比較隱蔽的關系,如冬季下雪是為了肥沃土壤,以讓來年的收成更好。這些關系在表象上不是顯而易見的,孩子只知道冬天天氣會變冷,而下了雪就會更冷,所以有必要引導幼兒去深入的理解。
簡單的說教會讓幼兒覺得沉悶而是去興趣,而《冬姑娘的禮物》通過擬人化的藝術處理,能夠讓孩子們在深動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感受冬天的美,了解寒冷的冬天下雪也可以帶來這么多美好的事情,從而讓幼兒內(nèi)化。
通過聆聽和對故事的回憶,引發(fā)幼兒的想象,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用繪畫的形式來展現(xiàn)冬天的美景,從而萌發(fā)對冬天的喜愛。
二、說意圖
班上的孩子很喜歡畫畫,有繪畫創(chuàng)作來記錄的欲望。最近,班里有孩子帶來了一塊小黑板,孩子們喜歡拿著粉筆在黑板上進行隨意的涂畫,他們覺得用粉筆在黑板上畫畫有趣極了。為了滿足孩子用粉筆進行創(chuàng)作的好奇心,我設計了用粉筆和黑色卡紙進行繪畫來表現(xiàn)冬天美麗的雪景這樣一個活動活動。
同時,近階段氣溫下降天氣轉冷,戶外運動時,孩子們往往不愿意把手拿出來活動,而是插在口袋里取暖。這樣,一方面達不到運動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存在著活動時的不安全因素。此外,當和孩子們聊起冬天怎樣時,有部分孩子認為,冬天太冷了,把植物都凍死了,動物也冬眠了??考慮到以上的情況,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旨在萌發(fā)幼兒對冬天的喜愛,發(fā)現(xiàn)冬天的美好。
三、說目標
目標設定滿足既有技能目標,又有情感目標。分別設定為:
1、初步嘗試用粉筆畫出冬天里的雪景。
2、感受冬天的美麗,萌發(fā)對冬季的喜愛。
四、說重難點
1、活動重點:嘗試用粉筆畫出冬天里的雪景。
2、活動難點:能畫出冬天里雪景的景物特征。
五、說準備
黑色卡紙、白色粉筆和彩色粉筆、故事PPT《冬姑娘的禮物》、范畫、抹布。
六、說過程
一、故事導入:1、說禮物;2、猜禮物。
環(huán)節(jié)一,利用故事欣賞,吸引孩子的興趣,萌發(fā)幼兒對冬天的喜愛。這里我對原本的散文故事做了一些處理。原本故事中是直接告訴大家冬姑娘的禮物就是雪花,而我把這個給隱去了。鼓勵幼兒通過聽到的故事內(nèi)容去分析、猜測這個禮物可能會是什么,而隨著故事的升入和遞進,線索也漸漸明朗化,答案就呼之欲出。這樣的處理,是為了讓幼兒能夠在猜和分析的過程中記住故事內(nèi)容,為之后的環(huán)節(jié)服務,而不是簡單的單純的停留在欣賞故事上。
原文:(冬姑娘來了。帶著她的禮物,潔白的'雪花在空中飄呀飄呀!她先把潔白的雪花送給了大地媽媽,大地媽媽高興地說:“冬姑娘帶來的雪花真好呀!”小麥也高興地拍拍小手:“哈哈!我有雪花當被子,就能美美地過冬了。”大地媽媽把潔白的雪花分給了小朋友,看,他們堆起了雪人、打起了雪杖,可帶勁了。冬姑娘把潔白的雪花送給了大樹,大樹說:“哇!我穿上白色的新衣服啦!”冬姑娘飄呀飄,還把雪花送給了屋頂,屋頂戴上了白色的小帽子,一下子變得精神起來了!冬姑娘把她的禮物送給了許許多多的朋友,一下子他們都變了模樣,裹上了一件潔白的衣裳。)
修改后:(冬姑娘來了,帶著她的禮物在空中飄呀飄!她先禮物大地媽媽,大地媽媽高興的說:“哈哈!我有白白的、厚厚的被子蓋著,就能美美地過冬了!倍媚锇讯Y物送給了大樹,大樹說:“哇!我穿上白色的新衣服啦!”冬姑娘飄呀飄,還把禮物送給了屋頂,屋頂戴上了白色的小帽子,一下子變得精神起來了!冬姑娘給小朋友送去了禮物?,他們堆起了雪人、打起了雪杖,可帶勁了。冬姑娘把她的禮物送給了許許多多的朋友,一下子他們都變了模樣,裹上了一件潔白的衣裳。冬天可真美。。
二、教師示范,故事在現(xiàn)
環(huán)節(jié)二,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引導幼兒故事在現(xiàn),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回憶,一步一步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跟著故事的先后順序慢慢作畫,并鼓勵個別幼兒進行嘗試,并且在演示時,就有意的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作,不要單一的模仿。
三、幼兒創(chuàng)作,發(fā)揮想象
環(huán)節(jié)三,交代要求(粉筆畫的線條容易擦掉,我們畫的時候要注意:把手抬起來,別弄花了畫,別弄臟了衣服。畫出自己想留住的冬天里的雪景,要和別人畫的不一樣。畫好后擦干凈小手。)鼓勵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并進行指導,兼顧集體與個別,啟發(fā)幼兒豐富畫面,指導幼兒對作品進行互相欣賞。
四、分享交流
環(huán)節(jié)四,請幼兒大膽描述,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引出新的繪畫材料(水彩顏料),進一步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美術教案 篇3
一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經(jīng)過去年美術學習,對美術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美術不止是畫畫,還包括制作、欣賞。學生對美術有一定的興趣,學生比較活躍。由于學生的年齡小耐性較差,因此對待作業(yè)的態(tài)度不夠仔細。
二、教學內(nèi)容分析:
第四冊美術教材分造型與表現(xiàn)、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等課型,其中造型與表現(xiàn)課比重較大,主要來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和繪畫、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三、任務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輕松的教學游戲,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畫方法;認識和了解繪畫基礎知識。
2、智力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造型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標: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用美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本冊的重點在于促進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fā)揮和個性的張揚。難點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兼顧學生個性發(fā)展和知識技能兩方面的需要,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參與并親身經(jīng)歷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尋找各種材料,表達自己豐富多彩的想象。
四、方法措施:
1、應將學習內(nèi)容與生活經(jīng)驗緊密聯(lián)系起來,強調(diào)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xiàn)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獻。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采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fā)展,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具有將創(chuàng)新意識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fā)現(xiàn),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的評價要體現(xiàn)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1課——三原色 三間色(2課時)
第2課——好朋友(2課時)
第3課—— 神奇的瓦楞紙(2課時)
第4課——動物朋友(一)(2課時)
第5課——動物朋友(二)(2課時)
第6課——花兒朵朵(一)(2課時)
第7課——花兒朵朵(二)(2課時)
第8課——水墨畫花(2課時)
第9課——樹上樹下(一)(1課時)
第10課——樹上樹下(二)(1課時)
第11課——水墨畫樹(2課時)
第12課——點線面(2課時)
第13課——會變的花、樹、葉(2課時)
第14課——蟲蟲蟲(一)(1課時)
第15課——蟲蟲蟲(二)(1課時)
第16課——你會設計郵票嗎(2課時)
第17課——標志(2課時)
第18課——各式各樣的椅子(一)(1課時)
第19課——各式各樣的椅子(二)(1課時)
第20課——玉石文化 (2課時)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秋葉飄”是小班針對季節(jié)特征而生成的一個藝術主題,主題的內(nèi)容都來自于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而《大樹媽媽和小樹葉》是主題中的一個美術活動。整個活動的設計過程來源于組內(nèi)老師的一句話,大致意思是“玩顏料、玩樹葉”,在她的啟發(fā)下,我們就產(chǎn)生了這樣一個活動?紤]到幼兒對于用顏料作畫還比較陌生,所以我們把整個活動定位在一個“玩”字上,玩什么?玩顏料、玩樹葉,合作的玩。由此而產(chǎn)生的活動目標是“自由選擇不同的樹葉,嘗試運用敲、繞、壓的方式裝扮大樹;對色彩感興趣,體驗用顏料作畫的樂趣,欣賞畫面的整體美感!蔽覀冊谠O計過程時,注重給幼兒一個寬松的、愉快的氛圍,自由走動、任意選擇不同的樹葉玩一玩(跳一跳、繞一繞、抱一抱),使幼兒產(chǎn)生對色彩乃至以后美術活動的興趣。
一研后的調(diào)整與反思:
1、一開始的情境創(chuàng)設十分有效,將幼兒帶入活動主題,并在教師富有情景性的語言引導中了解三種玩樹葉玩顏料的方法,但是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不能 脫離情境,因始終在情境中帶領幼兒感受、體驗、操作。例如在活動中增加的問題,“他們會跳什么舞?”“你最喜歡小樹葉跳哪一個舞?為什么?”
2、從目標的表述上來說,進行略微的調(diào)整,將“欣賞畫面的整體美感”,放到第二條后面,使一二兩條的目標分別側重于技能和情感。
3.集體活動中的三種示范操作應遵循從易到難,逐層遞進的原則,所以要將示范的后兩個步驟交換,先跳“圓圈舞”,再跳“抱抱舞”,同時把音樂進行重新的切割連接,分別是“兔子舞”“圓圈舞”“抱抱舞”,出場跳的舞蹈也要換一換。
附:二研活動課例
一、活動目標
1.自由選擇不同的樹葉,嘗試運用敲、壓、繞的方式裝扮大樹媽媽。
2.對色彩感興趣,體驗用顏料作畫的樂趣,欣賞畫面的整體美感。
二、活動準備
1、 收集各種樹葉。
2.背景圖、顏料。
3、彩紙做成的大樹輪廓。
三、活動過程
1、情境創(chuàng)設:小樹葉不開心。
2、教師示范作畫:小樹葉和大樹媽媽跳舞。
3、幼兒分組操作:小樹葉跳舞。(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4、整體展示:美麗的小樹林。
活動反思:
1.組織活動過程中,教師沒有脫離創(chuàng)設的情景,始終在一開始營造的這一場景中引導幼兒感受、體驗。(從開始的來到小樹林,然后在樹林里和大樹媽媽跳舞,到最后的感受小樹林經(jīng)過裝扮后的美麗。)因此,大部分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在玩樹葉、玩顏料的過程中很自信、很放松,也很快樂。
2.講評中,教師預設了從個體出發(fā)和整體出發(fā)這兩個大問題
。1)你邀請小樹葉和大樹媽媽跳了什么舞?在哪幾棵樹上跳的?你喜歡小樹葉跳什么舞?為什么?這幾個問題的提出,是為了引導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表達自己心里的想法,也就是從個體來講評。
。2)你最喜歡哪一棵大樹媽媽?為什么?這個問題的提出主要從顏料的運用以及欣賞畫面的整體美來講評。在組織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孩子對自己“玩”的過程很興奮,也十分樂于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所以從個體的講評上來是比較到位的。但是,整體的“喜歡哪一棵?”這個問題,幼兒并不好表述,所以在最后這個問題的講評中讓我產(chǎn)生了疑問?是否需要這個問題?有沒有更好的提問方式更容易讓幼兒表述?
四、活動收獲:
第一,當這個活動在藝術主題中開展后,給我們最大的感觸是,孩子在操作過程中的這種愉悅性和個性化的表現(xiàn),當樹葉寶寶穿上衣服(顏料)在大樹上跳起舞來,他們感受到的是自己操作成功的喜悅;當他們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樹葉操作,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時,他們鮮明的個性特點也得到了凸顯。
第二,活動中大膽的嘗試玩樹葉、玩顏料,使主題目標的價值充分體現(xiàn)在活動目標中,它帶給幼兒的啟示是樹葉原來還可以這么玩:跳一跳、繞一繞、抱一抱就能幫大樹媽媽穿上漂亮的衣服。另外,為何要選擇這三種方式讓幼兒來了解樹葉、顏料的玩法呢?這是在分析了 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基礎上制定的!疤焙芎唵,其實就是用樹葉在玩;“繞”在前幾周的活動中有過經(jīng)驗(繞毛線);“壓”的方式較新,而且有一定的技巧蘊含其中(這也可以說是活動的一個難點)。從上面的分析看,用這三種方法玩顏料裝扮大樹實際是在延續(xù)了幼兒經(jīng)驗的.基礎上,又注重了新經(jīng)驗的提升。
第三,藝術主題實施策略的研究是我們省級課題的第三個子課題,也是我們近幾年來重點研究的內(nèi)容。在組織完《大樹媽媽和小樹葉》后,越發(fā)讓我們體會到針對活動重難點選用的對策必須來源于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是他們易接受,易理解的方法和手段,例如在這個活動中運用的策略就比較有效。
1.情景貫穿始終:
(1)小樹葉不開心引出;
。2)小樹葉跳舞(用樹葉繪畫):兔子舞、圓圈舞、抱抱舞;
(3)小樹葉和大樹媽媽的舞蹈裝扮了整個樹林。
2.巧妙的音樂、語言的運用:
(1)我們常說藝術的各個門類是相互融合、相互貫通的,在引導幼兒掌握這三種方式繪畫的過程中,我們選擇了三段有典型特點的音樂,如《兔子舞》的歡快、跳躍適合幼兒的“敲”(跳);《圓舞曲》的流暢婉轉適合幼兒的“繞”;《鐘聲》的輕盈適合“壓印”(教師的語言提示比較清楚)。這三種音樂的配合使用,幫助幼兒理解了操作中的“敲”“繞”“壓”三種方式,并且起到了提示作用。
。2)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情境性的語言比較容易接受(理解),所以我們的整個活動都運用了情景語言組織、引導。講解繪畫要求和步驟時,也運用了孩子易理解的兒童化語言,如“穿上一件綠衣服”“和大樹媽媽跳一個舞”“小樹葉的舞蹈要跳滿大樹媽媽的身體”等等。
3.分層次示范:
(1)“兔子舞”比較簡單,教師在示范的基礎上,讓幼兒一起徒手試一試;
(2)“圓圈舞”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直接在大樹上示范操作;
。3)“抱抱舞”是新授的內(nèi)容,因此師幼一起示范。從這三個層次的示范中,可以發(fā)現(xiàn)是由易到難,逐層遞進的。
藝術主題的生成,藝術活動的開展,更好的為我們詮釋了《綱要》中的要求:藝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幼兒藝術教育應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事物和現(xiàn)象,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中應有的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xiàn),教師要理解并積極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而不是把藝術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用粘貼、印畫的方法表現(xiàn)毛毛蟲。
2、通過觀察、探索、討論,嘗試表現(xiàn)動態(tài)毛毛蟲。
3、喜歡粘貼、印畫活動并享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色水粉顏料、調(diào)色盤、背景圖片、材料(毛球、礦泉水瓶蓋、玉米粒、紐扣)、色卡畫冊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欣賞《毛毛蟲去散步》
師:小朋友們,上午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好看的書——毛毛蟲去散步。我們一起看看毛毛蟲去散步遇到了誰吧?(碰到一只甲蟲、兩只蝸牛、三只胡蝶、四只小鳥)
小朋友們猜一猜,它還會遇到誰呢?圖書上沒有了,小朋友們你們說說它還會遇到誰呢?
書上沒有了毛毛蟲之后發(fā)生的'故事,但毛毛蟲把它之后發(fā)生的故事告訴了我,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2、傾聽故事延伸
毛毛蟲:之后,我遇到了許多毛毛蟲,我們一起去散步。
來到了草地上,來到了花園里,來到了樹林里。
毛毛蟲來到草地上、花園里、樹林里,它們會干些什么呢?(草地上打滾、在草地上跟同伴游戲、跟花兒聊天、聞聞花香、爬上大樹、把樹葉當小床)
小朋友想把毛毛蟲之后發(fā)生的故事也做成一本書嗎?
二、觀察探索動態(tài)毛毛蟲的外形特征。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運用各種線條有序的組合表現(xiàn)蝴蝶翅膀的深淺變化,感受線條畫帶來的美感。
2、學習用油畫棒、水彩筆、水粉的相近色、對比色的套色運用。
3、有仔細、耐心的良好作畫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zhì)。
5、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教學準備:
供欣賞的示范作品、勾線筆、水粉、油畫棒、紙、水,調(diào)色盤
教學過程:
1、觀察了解線條畫的特點
(1)、找找線條排列有什么規(guī)則?粗細線、排得密顏色深;
(2)、強調(diào)套色的運用。
2、幼兒作畫,講解要求
(1)、用粗細線、排列稀或密體現(xiàn)深或淺;
(2)、可以用圖形組合畫各種蝴蝶的`外形;
(3)、先勾主體,裝飾時線條排列清晰;
(4)、耐心、仔細地作畫。
(5)、套色運用講解
教師指導,幫助個別幼兒合理運用線條,中途若發(fā)現(xiàn)問提可請幼兒互相觀擦發(fā)現(xiàn),同時鑒借別人的好的方法.
3、展示幼兒作品
(1)、看一看、說一說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2)、有序地整理用具
教學反思:
孩子們第一次接觸了線描畫,對于有的線條寶寶的繪畫掌握的不是很熟練,有的畫的歪歪扭扭的,所以這一次的作品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不是很好,下次有空還是要先單獨練習幾次線條的練習。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02-17
(精選)美術教案09-29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9-10
美術教案02-04
美術教案02-04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2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31
(經(jīng)典)美術教案10-19
美術的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