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1
教學目的:
知識和能力:會認會寫7個一類字,會認5個二類字。熟讀并背誦古詩,了解古詩的大概內(nèi)容。
過程和方法:通過指導朗讀,使學生感悟詩的意境,想象小娃采白蓮的情景,達到識字、表達與感悟詩意的.統(tǒng)一。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無比熱愛之情,讓學生去貼近自然。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對平時身邊的小事勤于觀察,體會童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7個一類字。
2.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并進一步學會結(jié)合詩中的語句來理解詩意的方法。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音樂磁帶、詞語頭飾。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熟讀并背誦古詩,理解詩意。認讀一、二類字,識記一類字。完成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我們以前學習過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你還記得嗎?你能背誦給大家聽嗎?(《暮江吟》、《草》、《池上》)。
今天,我們要共同進一步學習《池上》
二、指導朗讀古詩:
1.聽教師配樂范讀古詩。
2.自己練習讀或在小組內(nèi)讀一讀。
3.指名讀,(配樂)。
三、感悟詩意:
1、讀過古詩后,你能說一說你的腦海里浮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嗎?
如果要給這首詩配上一幅畫,應該畫些什么呢?為什么呢?也就是說,你是根據(jù)哪句詩這樣畫的呢?
(老師或?qū)W生在黑板上為詩配畫)
結(jié)合圖講詩的大意:小孩劃船把篙撐,自以為很聰明,偷偷去摘白蓮而歸,但離去時不知道,分開的浮萍還沒有合攏,留下了他的痕跡。
2、再讀古詩,試著背誦下來。
3、認讀一、二類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四、學習生字。
五、指導書寫一類生字,完成課后練習:
1.讀詞語:
小艇,汽艇,浮萍,萍水相逢,漂浮,浮力,跟蹤,無影無蹤。
2.讀詩句,想詩意。
小學語文教案2
一、導入課題
1、今天,老師要帶著小朋友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讀題。
2、通過預習,你知道“過”和“入”的意思嗎?經(jīng)過、進入。
什么是“三過家門而不入”?
課文講了誰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學生回答,教師板貼(禹)。
3、教師總結(jié):這是個歷史故事,就寫了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看,這就是禹。(課件出示禹的圖片)
并配有文字介紹(禹是距今有4千多年歷史的夏朝的一位帝王,他曾帶領(lǐng)群眾治理了滔天洪水,是一位治水英雄。)
二、初讀課文,檢查字詞句。
1、翻開課文,用手勢告訴老師一共有多少小節(jié)?
2、自讀課文,提出要求(課件)
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禹為什么三過家門而不入?
3、自己讀讀生字詞。
學習這些生詞:制服治水家事
鄭重洪水終于更足
嚴重要緊勁頭因為
(1)個讀、齊讀。
(2)齊讀前提要求:這三行詞語小朋友讀得都非常棒!想想老師為什么這樣排成三行?你能猜猜我的心思嗎?
總結(jié):第一行都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且都是翹舌音;第二行的韻母都是后鼻音;第三行的都是前鼻音。(小朋友們真是擁有了一雙火眼金睛,和一個聰明的大腦,猜出了老師的心思,下面我們來讀讀這些詞語)
(3)老師要給小朋友增加難度,有勇氣挑戰(zhàn)嗎?去拼音并打亂。開火車讀。
4、課件出示:呱呱
(1)讀讀這個詞。
(2) gū表示小孩的哭聲;它還有g(shù)uā這個讀音,原來這個字是個多音字。像這樣的多音字課文中還有一個呢,讀一讀:同行
三、精讀課文,剖析關(guān)鍵詞句。
精讀第一段。
1、過渡:小朋友們,你知道什么樣的水叫洪水呢?你們看——(視頻)
2、這樣的洪水給你怎樣的感覺?(學生說一說)
3、是呀,洪水給我們?nèi)祟悗砹司薮蟮臑碾y,讓我們讀讀第一段。(課件)
第二自然段
過渡:為了制服洪水,讓洪水聽話,后來……課件出示第二小節(jié)。學生接讀。
精讀第三自然段。
1、課文第三小節(jié)就寫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情,請一個小朋友我們讀讀這個故事。(課件)
2、禹第一次路過家門,正巧聽到了什么聲音?
當時同行的人是怎么說的?(課件兩句話)
(1)指導朗讀。朗讀點評:通過你的朗讀,讓大家知道了同行的人為什么勸說禹回家去看一看了。原來是因為(),誰來說說看。
(2)請你帶著這樣的理解和感受,讀讀同行人說的話,好嗎?
(3)我們現(xiàn)在就是同行的人,一起來勸勸禹好嗎?
3、禹為什么不進家門去看看,難道是不想不愛自己的孩子嗎?讓我們再來找找禹所說的話。(課件2句話)(1)從大禹的'話里,你知道了什么?帶著這樣的感受讀讀禹所說的話,好嗎?
(2)在大禹眼中,家事和治水誰更重要?禹把老百姓的事裝在心里,心里想的全是治水的事。
(3)讓我們一起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好禹說的話。
4、下面我們來進行分角色朗讀,再現(xiàn)禹第一次路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好嗎?(師生、生生朗讀)
5、(1)過了幾年,禹又一次路過家門,正好聽到妻子和孩子的說話聲,同行的都放慢了腳步,……再讀這段話(說的話)。(師生配合)
(2)又過了幾年,禹再次路過家門,孩子長高了,可他一面也沒見過,同行的人……(師生配合)
過渡:就這樣,讀——最后一節(jié)。
1、13年的治水容易嗎?你從哪個詞知道的?(終于)是呀!為了制服兇猛的洪水,禹吃盡了很多的辛苦。
2、小朋友,你瞧!自從禹帶領(lǐng)的治水大軍制服了兇猛的洪水,黃河一帶再也沒有發(fā)過洪水,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黃河兩岸到處是綠油油的一片。(課件)
3、老百姓這樣幸福的生活應該感謝誰?(禹)所以后人尊稱他為大禹。(板:大)
4、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代代相傳,一直流傳到今天。
四、總結(jié)升華。
千百年來人們?yōu)榱思o念禹的功績,建了禹陵,修了禹王宮,還筑了禹王碑(課件)
五、生字教學。
課文中的一些生字不僅要讀準字音,記字形,還要寫好它。今天我們要共同學習的第一個生字是“行”(課件)
1、先來讀準它。
2、它是一個什么結(jié)構(gòu)的字(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左邊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部首“雙人旁”,它比單人旁多了一筆——“撇”,但這兩撇是不一樣的,第一筆撇短,第二筆撇長。這兩撇的起筆位置是在一條直線上。(課件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撇——在同一條直線上)
3、小眼睛看老師是怎樣寫好這個字的。注意教師寫字姿勢的示范。
投影(描一個,寫一個),并寫邊講解關(guān)鍵筆畫。
請小朋友描一個,寫一個。(姿勢糾正)教師巡視指導并挑選投影。
學習第二個生字“更”
1、讀準字音。
2、它是一個獨體字。要想把這個字寫好,關(guān)鍵是要寫好撇畫,這是一個豎撇,豎一半,撇一半。(課件:其余的撇——豎撇)
3、教師范寫,學生描一個寫一個,并反饋。
還有一些生字要麻煩你們的語文老師帶著小朋友一起學習了。
結(jié)束語:
15年后,洪水被制服了。禹回到了家,和妻子、兒子見面時的情景會怎樣呢?
小學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設計
1、學生通過教師引導、小組自主合作,能根據(jù)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并用自己的話講講。
2、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jié)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復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
3、學生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學生能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進一步了解體會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積累成語,文言文成語故事,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教學方法設計
教法:運用以讀代講法、情境感悟法和點撥引導法。
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滲透讀、思、議、悟等學法。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組塊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文言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篇融知識性、趣味性與哲理性于一體的文言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成語導入:“專心致志”這個成語你熟悉嗎?誰能講講它的意思。
3.釋題:“弈”指什么?“學弈”又是什么意思呢?
4.引導學生就課題質(zhì)疑,及時歸納整理并
寓言兩則
寓言兩則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正確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講這兩個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兩則寓言的含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誰還記得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教師小結(jié):寓言故事中都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教師舉例說明)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則寓言故事。首先我們學習第一則寓言故事《揠苗助長》。
二、學習新課
1、自讀《揠苗助長》,學習生字
。、檢查自學生字的效果。
。、讓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讀生字。
4、再讀課文,了解寓言的大致意思。
。ㄔ谛〗M里說一說,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怠⒏鶕(jù)寓言內(nèi)容,思考問題,讀懂課文。
。1)種田人見到自己田里的莊稼總是不長,他的心情怎樣?在文中畫出最能表現(xiàn)心情的詞語(焦急)引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要把種田人的焦急的心情表現(xiàn)出來)
(2)種田人怎樣做的?指名朗讀課文的相關(guān)段落。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的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小組討論:種田人覺得這種做法怎樣?你覺的他這種做法怎樣?
從“總算”“一大截”理解種田人的心情。
。、這則寓言最后的.結(jié)果怎樣?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ㄐ〗M交流,指名在班上說一說)
三、拓展學習
你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像故事中種田人那樣的人?你想對那個種田人說點什么?
。ㄏ仍谛〗M里說說,再在全班交流。)
四、小結(jié)課文
引導學生總結(jié)這則語言的含義。
。ǚ彩露加兴淖陨戆l(fā)展的規(guī)律,如果違反了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辦事,就會把事情弄糟。)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薄⒂米约旱脑捴v一講《揠苗助長》這個成語故事。
。、說說《揠苗助長》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二、學習第二則寓言《亡羊補牢》
1、自由讀課文。
根據(jù)題目大致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理解“亡”丟失!袄巍边@里指羊圈。
2、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出示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
。、朗讀課文,探究學習。
那個養(yǎng)羊人為什么丟了兩次羊?后來為什么沒再丟羊?
同桌互相說——全班交流。
。础⒃u一評:你對這個牧羊人有何評價?
。、感情讀故事。這個故事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接下來讓我們有感情地讀讀這個故事。
養(yǎng)羊人丟了羊他什么態(tài)度?我們在朗讀時怎樣把他滿不在乎的樣子讀出來?第二次丟了羊他非常后悔,并意識到了自己所犯的錯誤,決定改正過來,怎樣把他這種后悔的心情讀出來?
。▽W生自己體會,教師加以點撥)
三、用自己的話講一講《亡羊補牢》的故事。
可以先在小組里講,再派代表在全班講。
四、拓展活動
結(jié)合實際,談談自己在學習生活中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是怎樣想、怎樣做的。
。ㄐ〗M內(nèi)展開交流,把自己所遇到的情況講給小組同學聽,并提出改進設想。
五、總結(jié)
我們主張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包括時間、空間和鍛煉的機會等。具體到語文課堂上,包括讀的權(quán)利,寫的權(quán)利,交流的權(quán)利、討論的權(quán)利、評價的權(quán)利等。在這節(jié)課上,我讓學生評價那個牧羊人,學生談得頭頭是道,對寓意的理解水到渠成。這種效果遠比問學生:你懂得了什么學生感興趣得多。教育的方式很多,我們要做的是:站在學生的角度選擇最佳方案,保證教學扎實有效。
小學語文教案4
一、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并唱一唱這首歌.
2、重點理解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3、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
二、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
三、教學準備:
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漿》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可以制作課件,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對美好童年的向往.
(二)學習課文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讀課文
3、學生范讀課文
4、學生質(zhì)疑
5、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在優(yōu)美舒緩的旋律中,邊讀課文邊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學習生字
本文出現(xiàn)了兩個生字,教學時注意字型的寫法,可采用換部首的方法記字。
如:獎漿愉偷,通過換部首,使學生區(qū)分行近字;漿的右上角是夕,不要多寫一點。
補充詞語:迎面愉快歡樂幸福安排.
注意:涼爽的爽的寫法.
(四)學唱歌曲
在學習課文時,可以與音樂課整和,讓學生先欣賞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漿,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使學生了解著首個的基調(diào)是歡快的,表達一種愉快的心情。
采用小聲跟唱,教師領(lǐng)唱,學生領(lǐng)唱等多種形式,最后進行表演唱,小合唱,獨唱等形式的競賽,以達到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詩歌感情的目的。
(五)活動
可事先布置收集各類學生活動的照片,如:大隊會春游比賽等。通過補充,加深理解童年生活是多么幸福,快樂。
小學語文教案5
教學要求:
1、繼續(xù)學習默讀課文,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2、體會有問號的句子的語氣,并讀一讀。
3、開展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要全面的看待問題,不能只看外表。
教學重點:繼續(xù)學習默讀課文,指導讀出問號的句子的語氣;
難點:開展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一、課題導入
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課文——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嗎什么是勞動模范?讀完課題,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課題就是一個完整的句子。
現(xiàn)在我們再來讀讀,讀出疑問句的語氣(指名——范讀——齊讀)
二、初讀感知課文
1、圍繞這個問題發(fā)生了一個小故事,自己打開書讀一讀,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還記得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個鳥類朋友?
出示鳳凰貓頭鷹烏鴉麻雀誰愿意叫叫它們的名字?
出示推薦勞動模范調(diào)查這還有一些詞語朋友?指名讀。
用推薦、調(diào)查說一句話理解詞義。
3、用上這幾個詞語說一說這個故事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品味
師:小動物們認為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嗎,為什么?(自己默讀課文)
師:小鳥認為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嗎?從課文中找找讀讀。“許多小鳥推薦貓頭鷹,說它是田園衛(wèi)士,捕鼠能手,應該當勞動模范”
讓學生點評:捕鼠能手,田園衛(wèi)士,真能干。
師:就讓貓頭鷹當勞動模范,結(jié)果怎樣呢?(鳳凰派烏鴉、麻雀去調(diào)查)請你默讀課文2、3自然段,邊讀書邊想一想它們是怎樣調(diào)查的?
師:誰和大家說說烏鴉是怎樣調(diào)查的?
烏鴉
師:誰來說說烏鴉是怎樣匯報的?(生讀原句。)
想想:烏鴉同意貓頭鷹當勞動模范嗎?為什么不同意?
學生匯報:貓頭鷹太懶了師追問: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課件出示句子:大王,我大白天查看時,貓頭鷹還在睡懶覺。我又向周圍鄰居了解情況,大家都說貓頭鷹一年四季總是白天睡大覺。
師:能不能讓貓頭鷹當勞動模范?怎么讀讓我們聽出來不能讓貓頭鷹當拉動模范?可以把“都”、“總是”變紅。烏鴉是不是就和一個人調(diào)查了?(不是)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大家都說)那你該怎么讀?
師: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烏鴉?(認真、負責)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貓頭鷹太懶了,所以說?(課件出示句子)這樣一個懶漢,怎么能當勞動模范呢?
師:大家看,這句話后邊是什么號?(隨著學生說問號變成紅色)你們都來讀讀這句話,想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誰來說說這句話什么意思?指名說,師注意評價(課件出示句子)
這樣一個懶漢,不能當勞動模范。
師:這是怎樣的一個懶漢?
師:現(xiàn)在你們就是烏鴉,你們特別不同意貓頭鷹當勞動模范,所以,你們就向鳳凰大王匯報。
(創(chuàng)設情境:小動物們都說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我派小麻雀、烏鴉去調(diào)查,也不知道怎么樣了?哎,小烏鴉回來了,我得問問去,烏鴉你調(diào)查的結(jié)果怎么樣?快向大王我匯報匯報。
麻雀
師:也不知道麻雀調(diào)查的怎么樣?哪只小麻雀向我匯報匯報。
課件出示句子:大王,貓頭鷹的相貌又兇又丑,叫聲難聽,非常嚇人。如果讓它當勞動模范,會損害我們鳥國的形象,讓外國恥笑。
師:它相貌什么樣?叫聲怎么樣?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貓頭鷹的圖片)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師:烏鴉和麻雀都認為貓頭鷹不能當勞動模范,鳳凰聽了他倆的.匯報怎么說的?自己讀一讀第四自然段。
師:鳳凰是怎么說的?你能試著填填嗎?(出示填空)烏鴉,貓頭鷹在()干什么,你()了嗎?麻雀,你怎么能()呢?你們再去()。
師:小烏鴉你們只調(diào)查了夜晚,調(diào)查白天了嗎?你們的調(diào)查怎么樣?小麻雀你以貌取人。什么叫“以貌取人”?你能不能聯(lián)系上文說一說。(指生說)這就叫以貌取人。
師:那怎么辦?再去調(diào)查。
師:貓頭鷹到底能不能當勞動模范呢?我們也和烏鴉、麻雀一起去調(diào)查調(diào)查。
師:貓頭鷹也來了,你們趕快去和它打聽打聽情況吧?(師扮演貓頭鷹)
師:這只是貓頭鷹自己的說法,光聽它一個人說行嗎?(向他的鄰居打聽打聽)這次,它們是夜里去調(diào)查的。它們在樹林里看到了黃鶯、喜鵲,就和它們了解情況。
師:百聞不如一見,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教師補充資料:一個夏天里貓頭鷹起碼要捕食野鼠一千只,假使一只野鼠在一個夏天吃掉二斤糧食,一個夏天就為人們搶救下成噸的糧食。)不愧是“田園衛(wèi)士捕鼠能手”
師:哦。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嗎?學生說(教師板書:擦掉“嗎”)
師:貓頭鷹能為人類保護許多糧食,我們認為它能當勞動模范。還有什么模范?那“模范”這兩個字怎么寫?
師:誰來說說你怎么記這兩個字?(卡片)
師:怎么才能把這兩個字寫漂亮呢?我們來看一看這兩個字的結(jié)構(gòu),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先描,體會(擺好寫字姿勢)
師:板書(范)
生展示,再寫一個
四、拓展延伸
其實,在大自然中還有很多能干的鳥,它們也能當勞動模范,還有誰能當勞動模范,說一說理由?梢赃@樣提醒孩子:()能(),怎么不能當勞動模范呢?
小學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會認“絕、鳴、柳、嶺、泊、吳、含、窗、鷺”,會寫“絕、鳴、柳、嶺、泊、吳、含、窗”。
★理解詩意,感受詩中贊美大自然美景。
教學難點
★理解“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兩句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會認、會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春景圖動畫,學生欣賞后,談談自己的感受。板書題目,學生書空“絕”,在生字本上書寫一遍。
2、出示課件,了解“絕句”含義!督^句》屬于七絕。3、出示課件,了解杜甫。
二、朗讀并感悟古詩
1、認讀生字:鳴、柳、嶺、泊、吳、含、窗、鷺
學生認讀,老師指導;說說你記住哪些字,如何記住的;給生字組詞。
2、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3、指導讀詩出詩的節(jié)奏:
出示課件中劃出節(jié)奏的古詩,老師打著節(jié)拍范讀;學生試著打節(jié)拍讀詩;個別學生打節(jié)拍讀詩;齊讀,讀出詩的節(jié)奏。
4、理解詩意后熟讀:
出示課件第一幅圖,你理解了哪句詩?用自己的話說說含義。出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齊讀這兩句詩。出示課件第二幅圖,你理解了哪句詩?用自己的.話說說含義。出示“窗含西嶺千秋雪”,釋義“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積雪)。齊讀這句詩。
出示課件第三幅圖,你理解了哪句詩?用自己的話說說含義。出示”門泊東吳萬里船”,釋義“泊”(停泊)。齊讀這句詩。
5、感悟詩境,背誦古詩:
(1)老師從第一句詩中找出兩種事物“黃鸝,翠柳”,學生在二、三、四句詩中劃出“白鷺、青天、西嶺、千秋雪、船”。
(2)指出表示顏色的詞語“黃、翠、白、青”,體會顏色美。
(3)出示課件“配樂詩朗誦”,個別學生讀詩,其他學生閉眼想象,交流腦海中的畫面。
(4)小結(jié):你們腦海中呈現(xiàn)出一幅幅美妙的畫面,這是哪個季節(jié)?(春季,因為出現(xiàn)了翠柳)。當作者看到這么美的春景時,
寫下了膾炙人口的《絕句》,當我們被這首詩所吸引時我們禁不住要背下來這首詩。
6、拓展環(huán)節(jié):
欣賞《絕句·遲日江山麗》,背誦這首詩。
7、總結(jié):
今天學習了杜甫的《絕句》,欣賞了《絕句·遲日江山麗》,感受到詩歌給我們帶來的美妙,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我們?nèi)シe累更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吧!
三、家庭作業(yè)
1、給家長背一背《絕句》、《絕句·遲日江山麗》。
2、喜歡畫畫的同學,給《絕句》畫一幅畫。
教學板書
《絕句》
杜甫黃鸝翠柳白鷺青天西嶺千秋雪萬里船美
小學語文教案7
學習目的知識與能力
1、憑借漢語拼音和插圖讀懂課文內(nèi)容,懂得做什么事,不應該盲目地跟別人跑,而要問個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 2、朗讀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學習時間:2課時。學習重點:
1、讀懂課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學習難點:
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學習準備:
4幅插圖。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設疑。
今天我們學習第24課咕咚,這是一篇閱讀課。隨后板書課題。咕咚是什么東西?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你們想不想知道?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課文就會知道了。
二、指導朗讀課文,按整體——部分——整體三步來指導。
。ㄒ唬⿵恼w指導讀課文。
1、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一遍課文,標出自然段。
2、對照插圖讀一遍課文,找出課文共講了幾種小動物,能按出場順序說出來。
3、同桌共讀一遍課文,讀后互相討論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指導讀課文?蓭еn后問題讀,讀后再回答。
1、指名讀第1~2段。
。1)師問: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答:咕咚是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
。2)師問:木瓜掉進湖里的聲音怎樣?從哪可以看出來?生答:這聲音很大很重。因為木瓜熟了,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的。
。3)師問:兔子為什么跑?(課后第1題)
生答:兔子聽見這又大又響的咕咚聲很害怕,嚇跑了。
。4)指導看第一幅插圖。說說圖意。
舉例: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還沒有沉到湖底,濺起的水花還沒有落下來,兔子已經(jīng)撒腿跑了。它很害怕,一邊跑還一邊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
2、指名讀3~4段。
(1)師問:小猴子為什么也跟著跑?他還說了什么?(課后第2題)
生答:小猴子聽了兔子的話也跟著跑起來。他說:“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呀!”
(2)師問:還有誰都跟著跑起來?(課后第3題)他們又喊叫什么?
生答:聽了猴子的.話,狐貍、山羊、小鹿都跟著跑起來。他們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3)請三個同學分別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話讀一讀,并說說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不同?最后一問比較難,老師可做提示。
生答:有很多話都是越傳越走樣。因為他們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說的,而他們的理解不一定對。他們不是有意造謠來嚇唬人的。
。4)指導看插圖
(二)。說出圖意。
舉例:很多野獸都跟著跑起來,它們?nèi)珡堉旌敖校鎺@慌的表情。
3、指名讀第5段。
。1)師問:獅子為什么沒有跑?他是怎樣做的?結(jié)果怎樣?(課后第4題)
生答:因為獅子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沒有跑。
獅子攔住小兔和其他動物,追問誰看見“咕咚”了。結(jié)果誰都沒看見“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說它聽見的,“咕咚”在那邊的湖里。
。3)指導看插圖
。ㄈ,并說說圖意。
舉例:獅子在前面,非常沉著冷靜地攔住大家,追問誰看見“咕咚”了。
4、指導朗讀6~7段。
(1)師問:他們來到湖邊看見什么?聽到什么?生答:他們來到湖邊看見正好又有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聽見“咕咚”的聲音。
。2)師問:最后大伙兒為什么都笑了?(課后第5題。)生答:因為大伙都明白“咕咚”是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們感到自己的行動十分的可笑。
。3)指導看插圖
。ㄋ模,并說說圖意。
舉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獅子在嚴肅地講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么了,不再驚慌,變得不好意思了。
。ㄈ┳寣W生讀全篇課文,并回答問題。
1、大家齊讀一遍課文。
2、師問:你讀了這篇童話,懂得了什么?
生答:我懂得做什么事,不應該盲目的跟別人跑,聽信謠傳,而要問個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
第二課時指導作業(yè):
一、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課后第2題。)
(一)分段讀課文。1~2、3~4、5、6~7段。
。ǘ┳寣W生看著插圖試著說說這個故事。(自己準備)。
。ㄈ┌凑照n后第1題的5個小問題的順序同桌互說,互相幫助講故事。
(四)指名講故事,大家評論講得如何。
(五)請1~2人到前面給大家講這個故事。
二、讓同學回到家里講給爸爸媽媽聽;或講給同院的小朋友聽。
小學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賞析文中重點語句的表達特點,體味文章悲壯激越、肅穆深沉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指導朗讀,讀中品,讀中悟。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理解和認識為了諦造我們幸福生活,中華民族所付出了的巨大代價,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奉獻社會的使命感。
重難點
1、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品析中體味文章悲壯激越、肅穆深沉的情感。
2、體會作者是如何從理性認識升華到內(nèi)心的情感認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使命感。
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
2、學生品讀,體味情感。
3、學生解讀,理解內(nèi)涵。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文本
二、初次析題,整體感知
【學情預設1】
1.作者讀碑,讀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紀念碑、九龍泉烈士紀念碑)
2.這兩座碑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試從文中找一個句子來表達。
【學情預設2】
1.作者讀碑,讀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紀念碑)
2.作者讀了幾次人民英雄紀念碑?為什么第一次沒讀懂?
3.這兩座碑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試從文中找一個句子來表達。
三、品讀文本,體味情感
1.學生找出文中能表達作者第一次讀人民英雄紀念碑情感的句子并分析。
2.學生齊讀,了解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的內(nèi)容。
3.學生從描寫九龍泉烈士紀念碑的語段中找出最能打動自己的'語句進行朗讀。
4.教師引導學生品讀重點語句,體味作者的情感。
5.教師導入情景,再讀碑文。
四、再次析題,升華情感
1.再讀人民英雄紀念碑時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2.悲壯感從何而來?使命感是什么?
3.作者心中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還象征了什么?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生談使命感。
五、拓展延伸,課后練習
小學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自由地說和教師的有機指導,使學生拓展思路、善于表達,為寫好秋天奠定基礎。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說,有條理地寫。
教學難點:
把文章寫具體。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讓學生觀察秋天,并畫或者選一幅秋天的圖畫。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你們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畫了美麗的畫,那你們能說說秋天的特征嗎?
2、你們能把畫面上的內(nèi)容寫下來嗎?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二、寫前指導
1、指導學生讀語文書習作的要求。(小黑板出示)
這次習作的要求是:
、、寫前要先向同學介紹圖畫的內(nèi)容;
、、寫時要用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
、、寫好后交流,修改自己的'習作;
、、展示和欣賞。
2、學生展示自己的畫。并請一學生將畫的內(nèi)容描述出來,教師指導寫作的方法。
⑴、在學生敘述時,教師相機指導敘述的順序。
⑵、請同學們評價他說的內(nèi)容。并指導學生正確地評價。
、、有意指導學生學會一些觀察方法。如: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先中間后四周,先整體后部分等等。
、、指導學生在寫作時也跟在敘述圖畫時的順序一樣,將自己敘述的內(nèi)容按順序?qū)懴聛怼?/p>
⑸、教師抓住一學生敘述時的色彩、聲音、想象的句子指導學生寫作時可以有聲有色,有動有靜。
、省⒊鍪痉段闹笇в新曈猩,有動有靜。
、恕⒃僦笇W生想想剛才一學生敘述時有哪些是圖畫上沒有的。然后指導學生在寫看圖作文時可以加上自己符合實際的想象。
、、教師再抓住剛才學生發(fā)言時的好詞佳句,先表揚他們,然后指導學生在寫作時用上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句。
、、交流自己收集的好詞佳句。
、、讓他們說說哪些可以用進自己的習作。
⑾、教師說一詞讓學生進行造句練習,然后將幾個詞板書后讓學生說一段話,在說話時能用幾個詞就用幾個。
、、這時教師再讓剛才敘述的同學將自己的圖畫再講述一遍,并讓所有的學生當老師,提出修改意見。
3、交流。
、拧⑿〗M交流,把自己的畫的內(nèi)容跟同桌學生講講,互相提示、修改。
、、集體交流,評價并修改。
、恰⒔處煾鶕(jù)學生的評價,相機指導。教師抓住學生發(fā)言。在習作的內(nèi)容上繼續(xù)給予指導。
4、教師小結(jié)。
三、學生寫作。
學生開始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板書設計: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1、看圖知中心
2、觀察有順序
3、寫作有條理
4、用上好詞句
小學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教材中段落的對照解讀,設境體驗,感知種子生命力的強大
2.品味重點句子的深刻內(nèi)涵,領(lǐng)悟課文主旨,學習小草那種面對困難奮發(fā)向上的頑強精神
教學重點:
品味重點句子的深刻內(nèi)涵,領(lǐng)悟課文主旨。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作家夏衍的散文名篇文章先通過兩個故事說明世界上氣力大的事物是種子,它們“以可怕的力量,將一切機械力所不能分開的骨骼,完整地分開了”,突出種子超越一切的力量接著,又通過人們常見的竹筍的成長、被壓在瓦礫和石塊下面的小草頑強不屈的生長現(xiàn)象,進一步突出不可抗拒的種子力量之巨大,從而揭示這種力量的真諦——頑強的生命的力,“長期抗戰(zhàn)”的力,能屈能伸、不畏艱辛、無比堅韌的力。
教法與學法:
教法
閱讀法、情景教學法、合作教學法。
學法
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草是一種最平凡不過的植物,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卻寫了很多詩文來贊美它,你能說出哪些與草有關(guān)的詩句?小草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在不同的人眼中、在不同的背景下,野草的`形象是不同的今天我們來學習我國現(xiàn)代作家夏衍寫的一篇文章《野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打開書,用你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語句要通順然后告訴我,你讀懂了什么?
(我知道了種子的力超越一切,它能把人的頭蓋骨完整地分開,這是一種可怕的力量,它為了鉆出地面,克服了很多困難,這是一種頑強的生命力,這種力是一種“長期抗戰(zhàn)”的力)你們真會讀書你還有什么疑問?(種子的力為什么這么大?小草的生命力為什么這么強?)
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帶著問題走進課文和夏衍進行對話。
三、聚焦重點,深入悟讀
(一)聚焦種子的力大
1、請同學們以最快的速度瀏覽課文15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文中哪個句子最能體現(xiàn)種子力大?
2、交流匯報,板書力大。
品讀重點句(一)出示:一粒種子所可以顯現(xiàn)出來的力,簡直是超越一切
師:你覺得哪一個詞最能體現(xiàn)種子的力大?
生:超越一切(板書超越一切)
師:文中種子的力超越了、、你想一想,它還超越了(石頭、瓦礫、野火、獅子)
誰能讀出這個句子的力量大
生1.讀生2讀
師:讀過這個句子,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嗎?
生:究竟小草是怎樣超越一切?它為什么要超越一切?
師:同學們真善于提出問題
(二)聚焦“不可抗”讀出精神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六自然段,從文中找出答案
師:究竟小草是怎樣超越一切?
生:自讀匯報交流。
出示:它為著向往陽光,為著達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塊如何重,石塊與石塊之間如何狹,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頑強不屈地透到地面上來它,的根往土壤里鉆,它的芽往地面上挺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塊,結(jié)果也被它掀翻。
師:一種什么力能使種子超越一切?
生:不可抗。
師:你能找出表現(xiàn)小草不可抗的力的動作詞嗎?
生:從“透”、“鉆”、“挺”、“掀翻”看出來!這些詞能看出:小草被壓在石塊下面,沖破重重阻力,從狹窄的石縫里,掀翻壓在它身上的石塊,曲曲折折地生長出來,所以說種子的力是一種“不可抗的力”,外力無法阻止的力(板書不可抗)
師:誰能讀出種子的力是不可抗的?
生1讀。
師:誰比他讀得更不可抗。
生2讀。
師范讀。
師:老師把這3動作詞換了,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樣換了好嗎?為什么?
生:不好!“透、鉆、挺更能讓我們體會到小草那不可抗的力。
師:讓我們再來齊讀這段話。
師小結(jié):可見用詞好壞對文章起著很大的作用,我們以后在作文中也要注意詞語的用法。
師:小草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抗爭、直到挺出地面,請同學們認真看一段視頻(搜索百度視頻“種子發(fā)芽過程”
師小結(jié):一粒種子的力量居然能把石塊掀翻,力量之大,真是不可抗啊。
師:小草在生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再想象一下,除了這些,還會遇到哪些困難?結(jié)果如何?(冰冷的土地、寒冷的冰層、缺少水分、黑暗、路人的踩踏、大火的燃燒……)
師:(評價學生的回答)
師:是的,請同學們接著我的話反復讀讀這段話:作為一棵小草不管大雪紛飛,它必定要讀。
生:曲曲折折地,但是頑強不屈地透到地面上來它的根往土壤里鉆,它的芽往地面上挺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塊,結(jié)果也被它掀翻。
師:不管電閃雷鳴,它必定要讀;
生:曲曲折折地,但是頑強不屈地透到地面上來它的根往土壤里鉆,它的芽往地面上挺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塊,結(jié)果也被它掀翻。
師:不管狂風呼嘯,它必定要讀。
生:曲曲折折地,但是頑強不屈地透到地面上來它的根往土壤里鉆,它的芽往地面上挺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塊,結(jié)果也被它掀翻。
師小結(jié):作者寫的這段文字讓我們感受到小草這么柔嫩的外表在生長過程卻能超越一切,這種不可抗的力,到底是一種什么力?
(三)聚焦“生命力”情感升華
師: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第7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這到底是一種什么力?
生:頑強的生命力;長期抗戰(zhàn)的力;能屈能伸的力;不達目的不止的力;(邊講學生邊板書)
這種力,是一般人看不見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這種力就要顯現(xiàn),上面的石塊,絲毫不足以阻擋因為它是一種“長期抗戰(zhàn)”的力,有彈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韌性,不達目的不止的力。
誰能把它概括出來,到底是的力、的力、的力。
師:讓我們自由讀這一段話,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
生:“長期抗戰(zhàn)”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加引號?
師:我們了解一下作者的寫作背景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學生介紹資料。
師:誰明白抗戰(zhàn)的意思?(抗日戰(zhàn)爭)
師:文中是不是在寫小草在長期抗戰(zhàn)?
生:不是指的是廣大抗日民眾(板書人)
師:讓我們齊讀第七自然段,想想還會是一種什么力?
生:無比堅韌的力,不畏艱辛的力……。
師:是的,作者借種子超越一切的力來說明生命力是不可抗的,以此來啟發(fā)和鼓勵人們要看到和相信自己的力量,堅持抗戰(zhàn),爭取最后的勝利
四、課外拓展
師: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我們也會像小草那樣遇到很多困難與、挫折與失敗,這時我會
五、總結(jié)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必須要用野草頑強不屈、不可抗、能屈能伸的進取精神鼓舞著我們不畏艱辛、奮然向上,爭取更大的成績不僅文學家贊美小草,就連音樂家也來贊美小草,最后,讓我們一起唱《小草》這首歌。
布置作業(yè):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了解更多不畏艱辛、奮然向上的人的故事。
板書設計:
野草(人)
頑強的生命力
超越一切“長期抗戰(zhàn)”的力
的力是一種能屈能伸的力
不可抗不達目的不止的力
……
小學語文教案11
教材分析:
本文是蘇教版語文教材第十二冊的第三單元的第八課。本單元的主題是“詩文精粹”,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詞兩首〈漁歌子〉〈如夢令〉》《螳螂捕蟬》《讀書要有選擇》,旨在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選擇上要占領(lǐng)詩文經(jīng)典這一制高點。它節(jié)選自我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的《西游記》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這篇課文寫孫悟空三次識破妖魔,卻被唐僧認為濫殺無辜。三打白骨精是取經(jīng)路上最精彩的故事,不僅表現(xiàn)了白骨精的狡詐多變,也塑造了孫悟空除惡務盡的戰(zhàn)斗精神。第五冊的《三顧茅廬》、第九冊的的《林沖棒打洪教頭》這兩篇課文分別根據(jù)我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的有關(guān)章節(jié)改寫而成,它們和本文一起共同擔負著引領(lǐng)學生閱讀經(jīng)典的使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是用什么辦法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的,引領(lǐng)孩子通過對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一棵“樹”的觸摸,走進詩文精粹的“森林”。
教學難點:
課文具有古典白話小說的語言風格,與今天我們小學生的表達習慣不同,這給閱讀理解帶來一定的障礙。教學中,指導學生多閱讀,在閱讀中明確故事情節(jié),體會人物形象,感受經(jīng)典的魅力。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記》,體會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
3.感受名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閱讀經(jīng)典的興趣。
教學理念:
1.落實《語文教學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圍繞張慶老師提的“扣讀導悟,讀中見悟”的語文課程改革意見組織教學。
2.借鑒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的“五重教學”(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組織課堂教學。
教學策略:
把讀書思考作為閱讀教學的有力武器,讓學生充分地讀,利用插圖、多媒體助讀,使之在讀中領(lǐng)悟,在讀中感受經(jīng)典的魅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小說《西游記》,把原作中描寫環(huán)境以及寫白骨精變成的村姑、老婦人外貌的精彩段落制作成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孫悟空、豬八戒、唐僧各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分別用一個詞語概括。
2.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們一讀就懂,甚至還沒學習這一課,我們早已通過影視、畫報了解了情節(jié),那為什么還要在語文課上專門學習呢?
【設計意圖】
這是為了讓學生明確這一節(jié)課學習的目的——體會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一篇課文,不行百里者半九十。學生了解課文“寫什么”,這僅僅是學習的“中點”,而知道,“為什么寫”以及“怎樣寫”才是閱讀的“終點”。
(二)了解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山前,只見山勢險峻,峰巖重疊!闭n文一開始不寫怎么打白骨精,為什么寫山呢?
原作中寫道“看不盡:峰巖重疊,澗壑灣環(huán);⒗浅申囎,麂鹿作群行。無數(shù)獐豝鉆簇簇,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
【設計意圖】
環(huán)境描寫有渲染烘托的作用,為下文做鋪墊,暗示這里險惡,必定有妖精。這是做一點滲透。
(三)學習“一打”
1.白骨精為了達到吃唐僧肉長生不老的貪婪目的是怎樣做的呢?課文是用哪些詞語寫孫悟空識破詭計棒打白骨精的?結(jié)果怎樣?讀第三節(jié)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來。
2.明的畫家也畫不出最美的美人像,美人的形象在讀者心里。你心中美麗的村姑是什么樣的由村姑的美貌,你想到了哪些成語?
原文是怎么寫的?“好妖精,停下陰風,在那山凹里,搖身一變,變做個月貌花容的'女兒,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唇紅,左手提著一個青砂罐兒,右手提著一個綠磁瓶兒,從西向東,徑奔唐僧。圣僧歇馬在山巖,忽見裙釵女近前。翠袖輕搖籠玉筍,湘裙斜拽顯金蓮。汗流粉面花含露,塵拂峨眉柳帶煙!
作者把村姑寫得這樣美,用意是什么?(作者是為了表現(xiàn)白骨精的貪婪狡詐。)
3.豬八戒見到村姑拎的齋飯,有怎樣的表現(xiàn)?哪個字把八戒的形象刻畫出來了?用這個詞的好處是什么?
4.男生齊讀悟空識破詭計棒打白骨精的部分,女生讀寫結(jié)果的部分。
5.通過讀書交流,我們知道作者通過描寫人物動作、語言,按照“變——識——打——結(jié)果”的順序,寫出了“一打”的經(jīng)過。
【設計意圖】
授人以漁,教給學法;感受原作語言的魅力與趣味。
(四)學習
1.白骨精的美人計被識破,只好走為上。貪婪狡詐的白骨精肯善罷甘休嗎?在“二打、三打”部分課文用哪些詞句寫白骨精的變和孫悟空的識與打的?結(jié)果怎樣?
2.你能用哪些詞語形容八旬的老婦人?
原作是怎樣寫的呢?出示:“走近前觀看,那怪物:假變一婆婆,兩鬢如冰雪。走路慢騰騰,行步虛怯怯。弱體瘦伶仃,臉如枯菜葉。顴骨望上翹,嘴唇往下別。老年不比少年時,滿臉都是荷葉摺!
老婦人兩鬢如冰雪、臉如枯菜葉、滿臉都是荷葉褶,她竟然能“閃”出來!伴W”字對表現(xiàn)人物有什么好處?
男生齊讀寫悟空的部分,女生齊讀寫白骨精的部分。
3.“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了下來!庇谩八ぁ弊钟惺裁春锰?
4.分角色讀師徒的對話。
5.“三變”變成了——悟空在斗爭中增長了智慧,三識三打中,他是這樣做的——他為什么笑?
(五)指導復述
1.自己看板書,逐個部分復述課文。
2.指名復述。
(六)總結(jié)
1.你現(xiàn)在想用什么成語稱贊孫悟空?投影出示語文課本第61頁的成語,學生自由讀。
齊天大圣大鬧天空不避艱險西天取經(jīng)騰云駕霧來去無蹤
千變?nèi)f化大顯神通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惡務盡天下太平
2.這些成語中,哪幾條跟本課中孫悟空的形象相吻合呢?讀一讀,畫下來。
【設計意圖】
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運用,這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之一。這里,把誦讀成語,感悟意思,遷移運用,相結(jié)合;把閱讀課文與單元練習中的誦讀與積累相整合。學生讀悟的基礎上,在六組把成語中挑選適當?shù)膸讞l與課文對號入座,既積累了成語,又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
(七)布置作業(yè)
我讀書,我快樂
《西游記》是明代四大奇書之一,《大英百科全書》說它是中國一部最珍貴的神奇小說。課后找來《西游記》這部小說的原著或改編本,讀一讀,體驗閱讀的樂趣。
【設計意圖】
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guān)于“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及“能初步理解、借鑒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結(jié)合本課教學,為《練習3》口語交際《漫話三國英雄》做準備,所以推薦學生課外閱讀古典名著《西游記》。
小學語文教案12
問:小學語文教案怎么寫?
答:一個完整的教案之中,以下這幾點內(nèi)容缺一不可。初學寫教案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堅持寫一段時間就會得心應手了。
一、確立教學目標
一篇完整的教案必須要有教學目標,所謂的教學目標就是你這一課要達到什么程度。在寫教案之前這一點一定要考慮清楚,確立目標之后才能往下進行下一步。
二、確定重難點
教學重點就是你本節(jié)課必須完成的目標,而教學難點就是相對來說不容易達到但又要求達到的目標。這兩點一定要區(qū)分開,以便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有所側(cè)重。
三、設計導課
導課指的是你如何導入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之中,導課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激趣性導入法、直接導入法、復習舊知識導入法等等。我們可以選擇適合課文內(nèi)容的導入形式來進行導課。
四、講授新知識
導入新課之后就開始講課啦!這也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點睛部分,我們必須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的特點好好設計這一部分。
五、進行總結(jié)
課文講完之后就要收尾了,這時我們需要用一段話來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做一個總結(jié),這個總結(jié)稱之為小結(jié)!
小學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會讀復韻母ai、ei、ui及其四聲,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會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jié),能正確拼讀。
3.掌握ai、ei、ui標調(diào)的方法。
教學重點:
學會三個復韻母和他們的四聲,能正確地讀音和書寫。
教學難點:
讀準復韻母的音。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孩子們,這一個月的時間呀,咱們一直在拼音王國里和拼音交朋友,請動腦筋想一想,學習過哪些單韻母寶寶?它們分別是誰?(生答,齊讀)
師:大家讀的又整齊又響亮,我們一起做拍手操吧。(張大嘴巴aaa,圓圓嘴巴ooo,扁扁嘴巴eee,牙齒對齊iii,嘴巴突突uuu,小魚吐泡)
大家單韻母學的真不錯。孩子們,你們見過把兩個單韻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嗎?我們今天就來認識這樣的字母。
。ò鍟篴ieiui)
師:這里的韻母都是由幾個字母合成的?
師:像這樣由兩個或三個字母組成的韻母就叫復韻母。(板書:復韻母)
二、新課講授:
1、看圖學習復韻母ai
同學們,咱們都相處快一個月了,彼此都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簡單介紹一下,你的前前后后都挨著誰嗎?(如:我的左邊挨著××,我的右邊挨著××,我的前邊挨著××,我的后邊挨著××),自己先練習說一說。
師:誰能勇敢地給老師介紹?請你。
師:大家挨在一起學習,多好!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一個復韻母就念ai。請同學們打開自己的語文課本,翻到第26頁。咱們一起觀察左上角的第一幅圖,誰能用完整的話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圖上畫著誰?他們在干什么呢?(生:圖上畫著一個姐姐和弟弟,他們挨在一起比高矮)誰的個子高?誰的個子矮?(姐姐的個子高,弟弟的個子矮)
教師講解:ai發(fā)音要先發(fā)a的音,開口度大,聲音響亮,然后迅速向i滑動,i的發(fā)音輕短,合起來一口氣讀成ai
教師范讀ai,學生學讀ai。
師:標調(diào)在哪里標呢?(生:有a不放過,沒a找oe,iu并列標在后)
2、看圖學習復韻母ei
師問:圖上的小孩兒在砍樹枝,他嘴里會發(fā)出什么音呢?講解:ei的發(fā)音方法和ai的一樣,要先發(fā)e的音,舌尖逐漸向上抬,最后發(fā)i的音,就成了ei的音。
教師范讀ei,學生學讀ei。(四個聲調(diào)的多種方法練習讀)
師:ei的標調(diào)在哪里標呢?(生:有a不放過,沒a找oe,iu并列標在后)
3、看圖學習復韻母ui
問:圖上的小女孩脖子上是什么?
講:圍巾的`“圍”發(fā)一聲就是ui的音,要先發(fā)u的音,然后迅速向i滑動就是ui的音。
學生練習讀準ui的音。板書四聲進行練習。
問:怎樣來記ui的形呢?(圖中小女孩脖子上的圍巾與帽子上的絨球構(gòu)成的形狀很像ui的樣子)
師:ui的標調(diào)誰會?師錯誤示范,生指正。(iu并列的時候聲調(diào)要標在后面)
三、鞏固練習:
1、看板書采用多種形式讀準音(個別讀,男女賽讀,開火車讀)
2、復習標調(diào)歌:有a不放過,沒a找oe,iu并列標在后。
四、指導書寫:
兩個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學的一樣。
小學語文教案14
上學時,讀到“陌頭楊柳黃金色”這樣的詩句,總覺得不可理解,以后經(jīng)過細細觀察,才終于明白楊柳剛萌出的葉芽,遠望過去真是一片金黃。因此,我也更深地理解了“觀察,觀察,再觀察”(巴甫洛夫語)的含義。人教版國標本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主題是:春天里的發(fā)現(xiàn)。因此,教學在本單元應盡力讓學生學會觀察,在觀察中有所發(fā)現(xiàn)。在語文園地之一,除了“讀讀認認”外,其他的環(huán)節(jié)都是緊緊圍繞著單元主題的。在教學設計中,我自然地圍繞主題把“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寬帶網(wǎng)”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串聯(lián)起來(展示臺已分解穿插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牽引學生去探尋春的秘密,去領(lǐng)略春的絕世姿容。“讀讀認認”的設計看似為了扣上主題,拔高難度,但識用結(jié)合,既可以鞏固字詞,又可以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同時也升華了本次學習的主題──春天無處不在!
二、學習目標
1.積極地走進春天,尋找春天,領(lǐng)略春景,快樂地和同學交流對春天的新發(fā)現(xiàn)。
2.用上優(yōu)美的詞語和有關(guān)句式贊美春天,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賞春聯(lián)、背春聯(lián),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4.收集、展示與春天有關(guān)的信息資料,與同學共享快樂。
三、課前準備
1.:有相似特點的春天景物和春天美景音像(可自拍)以及有關(guān)春天的歌曲。
2.信息資料:春天的古詩、對聯(lián),有關(guān)春的名著,關(guān)于春的成語以及有關(guān)花的詞語、詩詞、故事等。
3.把收集到的資料在教室里提前展示,欣賞名著,例《春日》(威廉·柯貝特)、《春日序曲》(陳敬容)、《春天吹著口哨》(劉湛秋)、《春》(朱自清)等。
4.了解春天里有哪些花。
5.組織春游,提醒學生要有所發(fā)現(xiàn)。
四、教學過程
。ㄒ唬┨みM春的大門
“冬天即將過去,春天還會遙遠嗎?”春天是一個多么令人神往的季節(jié)!每當春天到來的時候,“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今天就讓我們睜大眼睛,敞開心扉,和春天來個約會。(出示課題)──搜索春的姿容。
那么,這春天的“一切”都悄悄地藏在哪里呢?
出示:春天在( )。
(校園里、人們臉上、公園里、山上、天空、田野、枝頭、教室里、水中……)
春天真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呀!
。ǘ┬蕾p春的美景
1.“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春天里萬物復蘇了,你在春天里發(fā)現(xiàn)了哪些景物在不斷變化著呢?
“出示:春天里,我發(fā)現(xiàn)( )在悄悄地變化著。
。1)自主思考。
(2)學生反饋,教師有選擇地板書。
。柟狻⑿∠、樹枝、天空、田野、小草、春雨、花朵、春雷、人們的著裝、風箏……)
注:當學生思維枯竭時,可啟發(fā)學生從植物、動物、天氣變化以及人們的活動等方面來表述,教師也應分類板書。
2.是呀,春天的美景真如天上的星星,看不夠,說不完。春天就是一位大魔術(shù)師,把大地打扮得五彩繽紛。出示(春景音像)。
你瞧,所有的這些美景從冬天里走來,脫掉冬裝,悄悄換上了新衣裳,哪個小朋友有雙孫悟空的眼睛,已經(jīng)觀察到它們變了。
出示:在( ),我發(fā)現(xiàn)( )在悄悄地變化著:( )。
。ǹ蓮淖匀蝗f物的顏色變化、形狀變化、姿態(tài)變化以及活動變化等方面說。要特別表揚留心觀察,又有新發(fā)現(xiàn)的學生。)
3.觀察多仔細呀!把春天這個愛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害羞小姑娘給準確地找出來了。誰能用上優(yōu)美的詞語來贊美春天的景物?
例:__________的陽光 __________的樹枝
。1)自主試填(口頭)。
。2)交流:(表揚用詞豐富、優(yōu)美的學生,以帶動其他學生)
。3)讀一讀,再完成書中的“我會說”。
。4)自主選擇試說。例:春天來了,__________是__________的。
春天來了,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呀!
4.知道嗎?春天里,缺少的不是美的事物,而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出示)
。1)你看清了嗎?這些景物中,分別可以和誰成為好朋友。說說。(先出示燕子、銀杏葉、小河、蜻蜓等春景,再出示其相似物)
。2)再用上句式表達:__________像__________。
例:教師引說──春天來了,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小燕子靈巧的尾巴在空中飛翔時像一把剪刀。
。3)觀察是創(chuàng)作的前提,善于觀察,我們就可以把兩種相似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用特殊的語句──比喻句來表達。你還能從學過的課文中或日常生活中找出來,用這種方式表達嗎?
小草像__________ 松鼠的尾巴像__________
柳條像__________ 泉水的聲音像__________
。ㄈ┪沾禾斓酿B(yǎng)分
確實,在一年四季中,春天是最美好的。她如一位艷麗、嫵媚的女神,充滿誘人的魅力。千百年來,多少人為她寫過無數(shù)華章,留下過不少千古名句。
1.賞對聯(lián),背對聯(lián)。
剛才我們說,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在空中飛翔時這把張開的剪刀就是在自由地裁剪著溫和的春風呢!
。1)出示:“紫燕剪春風”。
(2)再出示:“黃鶯鳴翠柳!”讀一讀。
。3)簡介對聯(lián)特色:例──紫燕對黃鶯、剪對鳴、春風對翠柳。
(4)出示:“讀讀背背”中另外三幅對聯(lián)。
(5)試說__________對__________。
(6)解釋對聯(lián):學生試解,教師再補充。
(7)對對聯(lián),填對聯(lián),背對聯(lián)。
2.文人墨客們不僅用對聯(lián)贊美春天,還喜歡用簡練的詩歌來描寫、贊美春天。
(1)我們學過的春天的古詩有:《春曉》、《草》、《絕句》兩首、《住新市徐公店》等。
。2)你還知道哪些古詩也是描寫春景的?能試背幾首嗎?
。ā对伭、《春夜喜雨》、《江畔獨步尋花》、《憶江南》、《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春日》……)
3.春天還藏在許多的名人名著中,你可以去找?guī)拙渥约合矚g的句子摘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四)聚焦春的靈魂
花是春天的靈魂。如果說一派生機的春天少了千姿百態(tài)、姹紫嫣紅的鮮花,還能叫春天嗎?赤橙黃綠青藍紫,鮮花以其絢麗嫵媚的色彩裝點著美好的春天,所以我們尋找春天時,一定要給鮮花一個大大的特寫鏡頭。
1.播放學生帶來的花卉光碟和圖片。
2.交流城市的市花:主要城市和學生想了解的城市。
3.簡單交流花的用處:饋贈、藥用、欣賞等。
4.欣賞有關(guān)花的詩詞(《江畔獨步尋花》等)、美文(節(jié)選)。
。ㄎ澹┟枘〈旱淖巳
面對著千姿百態(tài)、色彩紛呈的春天美景,欣賞著作家們?nèi)绱藘?yōu)美的詩句,我發(fā)現(xiàn)許多同學都想躍躍欲試:我也要用筆寫下我對春天的發(fā)現(xiàn)。不過,在寫之前要闖一下關(guān)。
1.出示“讀讀認認”。
。1)自主識字:①書中利用什么規(guī)律教我們識字?
、谀阌檬裁捶椒ㄓ涀∵@些字?
、劢o新字組更多的詞。
(2)交流反饋,教師板書擴詞。
。3)用各種方式鞏固生字。
。4)選其中的`一個或兩個詞語說一句話,要和春天有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
2.多能干呀!一個個僵硬、呆板的詞語,經(jīng)過同學們的創(chuàng)作,變成了一句句鮮活、精彩的話語。我們不僅要會用嘴巴說春天,還要把我們可愛的春姑娘用筆給“畫”出來。不是美術(shù)課的“畫畫”,而是在作文里“畫”出春姑娘。
。1)寫前簡單指導。
出示第一課《找春天》第八自然段的第二句話:
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
、倌憧梢詫懴卵劬吹降拇禾欤夯ㄩ_了,草長了,水清了,人們出來活動了……
、谀憧梢詫懴露渎牭降拇禾欤喝《嗤芙辛,雷聲響了……還有各種動植物們在悄悄地講著春天的故事呢!只要用心聽。
、勰憧梢詫懴侣劦降拇禾欤夯ǖ南阄、泥土的芬芳、小草的清香、雨后空氣的清新、田野里農(nóng)民伯伯汗水的味道……
、苣憧梢詫懴掠蒙眢w觸摸到的春天:風暖了,水涼涼的,放飛風箏,葉子嫩嫩的,雨是柔柔的?.
、菽氵可以用大腦想象春天:如你可以把周圍的景物想象成我們身邊的伙伴,讓它們一樣會哭會笑、會唱會跳……
(2)學生執(zhí)筆描繪,教師傾情指導。
(3)賞析佳作,展示佳作。
。⿷獙Υ旱目简
師生集體討論設計本次的課后作業(yè)題,任選一至兩題完成。例:
1.寫出10個以上有關(guān)春的成語。
2.背誦一至兩首有關(guān)春的課外古詩。
3.收集、背誦春聯(lián)。
4.根據(jù)自己的作文畫一幅插圖。
5.收集有關(guān)城市市花的資料。
板書
搜索春的姿容
植物──( )的柳枝( )的小草( )的花朵……
動物──( )的青蛙( )的小鳥( )的松鼠……
天氣變化──( )的春雷( )的天空( )的陽光……
人們的活動──放風箏、春游、忙農(nóng)活、采野菜
……
小學語文教案15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通過欣賞,能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使兒童體會濃濃的母愛之情。
3.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和嘗試精神。[活動準備]1.畫有藍天、白云、星星,大海、浪花、魚兒,花園、風兒、花朵,媽媽、嬰兒等大幅背景圖。
2.制作好的藍天、星星、大海、魚兒、花園,花朵、媽媽的手、嬰兒等的貼紙若干。
3.錄音機一臺,抒情音樂磁帶一盤。[設計思路]著名兒童文學家陳伯吹曾贊美《搖籃》是“一支美妙的搖籃曲”,“是歌也是詩”。它以悅耳動聽的音韻展現(xiàn)了“藍天”、“大!、“花園”以及“媽媽的手”這一幅幅開闊兒絢麗的畫面,運用擬人、比喻等藝術(shù)手法將它們和諧地聯(lián)結(jié)在一起,形成一個溫馨、寧謐的環(huán)境,可以使孩子們陶醉在這種優(yōu)美的意境中安然入睡。[活動流程]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完整欣賞詩歌,反復聆聽——→朗誦詩歌,啟發(fā)設問,集體討論――→遷移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階段
1.出示“搖籃”的背景圖,嘗試討論:圖上有哪些景物?它們都有什么關(guān)系?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整首詩歌。
3.讓幼兒嘗試一下媽媽搖著搖籃哄寶寶入睡的動作。
4.教師指圖朗誦,幼兒輕聲跟念。5.傾聽配樂詩朗誦《搖籃》,要求幼兒傾聽時想象詩歌的畫面,也可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反復聆聽作品階段
幼兒在午睡前躺著聆聽配樂詩歌錄音,每次聽兩遍,4天左右,幼兒就能流暢背誦詩歌。
三、交流討論、表演
1.集體朗誦并交流討論
a。詩歌里講了哪些搖籃?(幼兒回答后,教帥出示背景圖)b。詩歌里說的這些搖籃,分別是哪個寶寶睡覺用的呢?(幼兒回答后,師生共同粘貼,把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小朋友寶寶分別送入各自的搖籃)c。提出嘗試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你最喜歡誰的家?d。教師讓幼兒充分發(fā)表看法后發(fā)表白己的看法,同時讓幼兒知道,媽媽的手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搖籃,每個小朋友要感謝媽媽對我們的關(guān)愛。2.表演游戲
教師放錄音,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自由表演,通過嘗試自身的動作表演,提高幼兒對詩歌的感受力。例:當詩歌里說“藍天是星寶寶的'搖籃”時,扮演藍天的幼兒便可想像抱著星星,搖它入睡的動作,白云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
四、遷移階段
1、教師出示嘗試題,引導幼兒仿編詩歌。詩歌里說:“藍天是搖籃,搖著星寶寶,白云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那么,藍天除了是星星的搖籃,還可以是誰的搖籃?大海又可以是誰的搖籃?(幼兒自由發(fā)言后,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并把詩歌念給小朋友欣賞)例:藍天是搖籃,搖著月寶寶,白云輕輕飄,月寶寶睡著了。大海是搖籃,搖著船寶寶,浪花輕輕翻,船寶寶睡著了;▓@是搖籃,搖著鳥寶寶,風兒輕輕吹,鳥寶寶睡著了。媽媽的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寶寶睡著了。
2、教師引導幼兒嘗試著把仿編內(nèi)容畫下來,再交流仿編的詩句。
[活動評價]
為了便于兒童記憶吟唱,全詩采用重復的詞語、相同的句式,造成一種聲音的回環(huán)。韻腳選用了“遙條”韻,烘托出一種甜美柔婉的氣氛,使得美好的情致與音樂的旋律自然地統(tǒng)一在一體。《綱要》中提出,要讓幼兒接觸社會,初步了解人與環(huán)境的相互依存關(guān)系。“搖籃”這首詩歌,從環(huán)保的角度向幼兒展示了當今大城市中存在的問題,取材現(xiàn)實,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整個活動,以小猴生病為線索,把大城市的污染以圖片的形式展現(xiàn)在幼兒面前,使幼兒深深感受到空氣污染的危害性,從而一起為凈化城市出謀劃策。于是,“種樹、種花、改制摩托車”等方法應蘊而生,充分寄托了孩子們的美好設想和愿望。
有人說,環(huán)保教育對于幼兒來說較難滲入,而本活動,老師的成功在于以情激情,從而激發(fā)起幼兒真正的言行。語文教案-詩《搖籃》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觀潮》教案10-11
小學語文的優(yōu)秀教案10-17
小學語文教案11-06
小學語文窮人教案11-17
小學語文太陽的教案11-16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02-07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2-27
小學語文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