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班社會教案模板1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社會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毛巾、杯架和晨檢牌上的貼紙標記,并能迅速認出自己的標記。
2、懂得要愛清潔、講衛(wèi)生,會用自己專用的茶杯和毛巾。
3、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wèi)生的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每人四張個人的大頭貼照片(貼于毛巾架、杯架、櫥柜和晨檢牌上)
活動過程:
一、了解標記的作用
向幼兒介紹一日的生活內(nèi)容。重點告訴幼兒每天要吃點心、吃飯、喝水。在吃東西前要洗洗手,洗了手要用自己的毛巾擦干。一樣的毛巾怎么能看出哪條是我的呢?引出標記。
二、選標記,初步認識所選標記。在相應的位置粘貼標記。
1、介紹各種標記圖,并讓幼兒選擇出自己喜歡的一種標記,教師幫助貼在毛巾架上。(在圖上注明幼兒的姓名,避免搞錯)
幼兒拿出自己的大頭貼照片,剝下粘紙,最后粘貼在老師指定的位置上。
提示:有序地排隊;不亂扔紙屑。
2、幼兒掛一條毛巾在自己的.標記圖下。
3、出現(xiàn)第二套標記圖,讓幼兒找出自己選的標記(要與上一個相同),教師幫助貼在茶杯架上。
三、游戲:看誰認得快
1、找物
如老師可以說:“我們要玩游戲《找毛巾》,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念兒歌:毛巾毛巾在哪里,請你快快找出來,123……當說完123,請到的一組小朋友要去找毛巾,找到以后,點點毛巾,并告訴老師,我的毛巾找到了!
游戲的形式:從個別—小組(4-5人為宜,兩位老師分組進行找標記游戲,減少幼兒等待時間)
2、找領(lǐng)居
如老師可說:“看看,你的毛巾旁邊是誰的毛巾,請把小朋友的名字告訴老師或是小朋友!
活動小貼示:
1、在家訪時便可發(fā)放貼紙,這樣幼兒們便能很快地熟悉掌握。此外,貼幼兒的大頭貼也不妨是個好辦法。
2、幼兒粘貼時會忽視圖片的擺放位置,如整齊、對應相應的物品,教師可以做適當?shù)靥嵝鸦蛘呤鞘痉丁?/p>
教學反思:
總觀這堂課,我個人覺得我抓住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對教材內(nèi)容也做了正確處理,教學設(shè)計板塊清晰,發(fā)揮了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但還存在很多細節(jié)問題。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養(yǎng)自我意識和能力
二、活動準備
1.請兩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設(shè)置好情景。
2.小零食,玩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講故事《小猴子和陌生人》
故事大意:一天小猴子和媽媽去公園玩,小猴子特別高興,一個陌生人走到小猴子面前,說帶他去買火車俠,小猴子很開心,就跟著陌生人走了,結(jié)果陌生人把小猴子帶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小猴子再也回不了家,也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了。
2.組織幼兒討論
。1)小猴子跟誰走了?
(2)什么是陌生人?
。3)他怎么會跟陌生人走呢?
。4)結(jié)果怎么樣了?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6)為什么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
小結(jié):陌生人里有的是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朋友,把小朋友拐走,讓小朋友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情景練習:學習一些簡單的`應對陌生人的方法
情景一:一個陌生人的阿姨敲門進來,對莫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來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
<1>你認不認識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3>小朋友都來想一想XX應該對這位陌生人說什么?(讓幼兒練習)
<2>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陌生人說帶你去好玩的地方能不能去?
四、活動結(jié)束
提醒幼兒在外不要離開集體或成人,單獨活動,遇到陌生人
時,不能輕信他們的話,更不能跟他們走。
五.活動延伸
要求幼兒園回家后把今天的故事將給爸爸媽媽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討論或演練情景的情景。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家庭的房間、設(shè)施,以及它們的用途。
2.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喜愛的房間及設(shè)施。
3.進一步體會家的溫馨,萌發(fā)對家庭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帶一張家的照片,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房間或設(shè)施拍照。
2.操作材料。
活動重點:
了解房間的設(shè)施。
活動難點:
各個房間的用途。
審美元素:
家是每個孩子最熟悉,最喜歡的地方,在幫助孩子們了解家庭的房間、設(shè)施,以及它們的用途中讓幼兒進一步體會家的溫馨,萌發(fā)孩子們對家庭的熱愛之情。
活動過程:
1.用家的照片引出活動。
。1)露出家的照片的一角。
師:這是哪里呀?請小朋友來猜一猜?
。2)逐步擴大照片露出的部分,直至幼兒了解家里的環(huán)境布局。
。3)用照片和操作材料,幫助幼兒了解家里的環(huán)境布局。
師:我們每人都帶了家的照片,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喜歡的房間或東西呢?你為什么喜歡他們,請你說說原因。
。ǎ矗┙處熜〗Y(jié):
有的人喜歡臥室,因為回家累了,可以躺在軟軟的'床上休息;有的人喜歡廚房,因為廚房里有噴香的飯菜……
2.欣賞兒歌《我的家》,體會家的溫馨。
師:我們都有一個溫馨的家,家中除了舒適的房間和有用的東西,還有什么人?我們來欣賞兒歌《我的家》;“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媽媽,還有我這個小娃娃,親親熱熱在一起,我們都愛這個家!
3.游戲“建構(gòu)我的家”
師:我們都愛自己的家,現(xiàn)在每人都用小積木來建構(gòu)自己的家吧!
幼兒利用小積木搭建一個“家”,教師提醒幼兒搭建臥室、客廳、廚房、衛(wèi)生間等。對能力強的幼兒,鼓勵他們在房間里搭建一些簡單的家具。
4.教師評價:表揚在建構(gòu)活動中積極動腦動手的幼兒。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目的:
使幼兒明白聯(lián)合互助的主要,造就互助精力。
預備:
種種頭飾、道具、布帶多少。
歷程:
運動(一)
1.講故事《拔蘿卜》。講完后,引誘幼兒明白“聯(lián)合起來力氣大”的主題。
2.故事演出《拔蘿卜》。領(lǐng)會聯(lián)合的`主要性和互助樂成的痛快。
運動(二)
游戲《兩人三足走》。兩人一組并肩站好,將兩人接近的各一只腳用布條捆住,形成“兩人三足”,讓孩子疏散訓練,純熟后,可兩對兩對角逐。
發(fā)起:
1.此類運動可在一樣平常運動中隨時舉行。如構(gòu)造大型積木修建角逐,配合移動重物等。
2.幼兒舉行運動。
如有艱苦,可換其他運動,以免出傷害。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講述故事激發(fā)幼兒樂于與他人分享的愿望。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中小動物分享了“秘密”減少了猜疑,家友好相處。
3、使幼兒懂得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知道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可以分享。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插入教具。
2、背景圖;以森林為背景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
小朋友,你們有秘密嗎?(有)當你有秘密時會怎么做?小動物青蛙呱呱也有一個小秘密,你們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嗎?我們一起來聽一下故事《分享秘密》好嗎?
二、講述故事
教師邊講故事邊與幼兒一起分析故事情節(jié),體驗小動物對“秘密”的`感受。
三、幼兒討論
聽完這個故事請小朋友討論一下:呱呱的秘密沒告訴大家時,大家都是怎樣做的?呱呱怎樣才把秘密告訴大家的?大家知道了呱呱的秘密后呱呱的心情怎樣? 大家的心情怎樣?
通過討論讓幼兒知道:好朋友和伙伴之間要真誠相待、共同分享秘密、分享食物、分享快樂才能友好相處,分享秘密比秘密本身更重要。
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知道擁抱會給人帶來愛和快樂。
2.能和好朋友擁抱并能說出關(guān)心的話。
3.體會與老師、同伴親密擁抱的快樂。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5.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能和好朋友擁抱,體會擁抱的快樂。
難點:知道擁抱能給人帶來快樂和愛,并能說出關(guān)心的話。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音樂《找一個朋友抱一抱》等。
活動過程
(一)手指謠游戲:調(diào)動幼兒對擁抱的已有經(jīng)驗
師: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樓、四小弟、五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誰是心肝寶貝?
你覺得高興嗎?
誰抱過你?什么時候?
(二)播放課件、欣賞故事,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幼兒積極體驗擁抱的快樂
1.通過爸爸媽媽老師擁抱嘟嘟熊的故事情境,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擁抱經(jīng)驗,引導幼兒感受擁抱帶來的快樂。
師:我們一起認識新朋友嘟嘟,分享嘟嘟擁抱的快樂。
(1)媽媽在家里,誰抱過你?什么時候?怎么抱?
小結(ji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愛我們,抱我們感覺很幸福、很溫暖。
(2)老師抱嘟嘟熊,老師抱過你嗎?什么感覺?小結(jié):擁抱讓我們感覺很快樂。
(3)通過嘟嘟給好朋友咪咪和汪汪的擁抱的情景,引導幼兒體驗擁抱別人時的快樂。
(4)嘟嘟抱咪咪。
師:嘟嘟為什么要給咪咪擁抱?
好朋友傷心了,需要安慰我們可以給他擁抱哄一哄朋友。嘟嘟是怎么說的?我們一起學著他們的樣子試一試吧!
(2)嘟嘟抱汪汪、祝賀
師:汪汪沒有哭,嘟嘟為什么也給他擁抱呢?原來好朋友成功了,我們也可以用擁抱表示祝賀的。
總結(jié):擁抱可以送給關(guān)心的.人、喜歡的人、擁抱讓我們感覺和開心、很溫暖、很幸福、很快樂。
(三)玩“抱一抱”音樂游戲,讓幼兒體驗與同伴、老師擁抱的快樂
師:這里沒有你的朋友?我們也找一找好朋友抱一抱吧!
講解游戲玩法:幼兒便跟唱音樂游戲.前兩句唱到“抱一抱”時,每個人要找到一個好朋友抱一抱:唱到“抱抱誰”時大家都抱抱指定的人。
(四)在嘟嘟擁抱的故事情境中,激發(fā)幼兒用擁抱表達自己的情感
師:快樂的一天結(jié)束了,嘟嘟給了老師一個大大擁抱,再見老師!
嘟嘟飛快的往家跑,她要把大大的擁抱送給爸爸媽媽。
活動延伸:
一起去給喜歡的人送擁抱。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得到發(fā)展;顒又,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nèi)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fā)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shè)計的活動目標。
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增強喜歡幼兒園的情感。
2.能看圖講述,初步模仿打電話。
活動準備:
1.材料包:玩偶“丁丁”。掛圖第4號《幼兒園里的一天》。
2.可模擬打電話的物品若干。
活動過程:
1.我在幼兒園的一天
(1)教師出示玩偶“丁丁”:他是丁丁,他可喜歡幼兒園了。誰來告訴丁丁,我們每天來幼兒園都做哪些事情?
。2)幼兒自主發(fā)言,述說“我在幼兒園的一天”。
2.看看說說“幼兒園的一天”
(1)小朋友在幼兒園做的事情拍成照片了,“丁丁”想要和我們一邊看,一邊仔細聽老師講。
。2)幼兒仔細觀察掛圖,教師有序地描述掛圖。
。3)描述掛圖時,教師同時操作玩偶“丁丁”,讓玩偶表現(xiàn)出迫切希望參與幼兒園生活的意愿。
3.幫助丁丁給媽媽打電話
。1)“丁丁”想告訴媽媽,他已經(jīng)知道了幼兒園里的一天是多么豐富多彩。
。2)教師模擬打電話。
。3)教師請個別幼兒邊看掛圖,邊描述。
(4)“丁丁”媽媽知道了幼兒園的'一天是怎么樣的,小朋友回家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講一講“幼兒園的一天”,好嗎?
小班社會教案 篇8
設(shè)計思路:
近階段,我們開展的“我愛我家”的主題進入到了“爸爸本領(lǐng)大”這一階段。在前期活動中,我們進行了“我的爸爸”、“爸爸調(diào)查表”等活動。
在前期活動中,孩子們進一步關(guān)注了自己爸爸的外貌特點、了解了他們的興趣愛好、也感受到了爸爸有許多許多的本領(lǐng)。特別是在“爸爸調(diào)查表”的交流活動中,孩子們在說到爸爸本領(lǐng)時候,都顯得非常的自豪,但是孩子的表達比較簡單。我們分析,爸爸的本領(lǐng)這一內(nèi)容能比較綜合的促進幼兒去關(guān)注自己的爸爸,激發(fā)幼兒愛爸爸的情感。為了幫助孩子能夠比較豐富的進行有關(guān)經(jīng)驗的表達,我們又進行了“爸爸的大手”調(diào)查活動,收集了“爸爸的大手”調(diào)查表,讓孩子聚焦于對爸爸本領(lǐng)的'關(guān)注,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豐富孩子的有關(guān)信息的了解。
從“大手調(diào)查表”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比較多的關(guān)注的、獲得的爸爸本領(lǐng)的信息為一些客觀實在的,如爸爸會修理很多東西、爸爸能拿很重的東西、爸爸會做家務、會燒菜等。但是很少有情感上的表現(xiàn),如爸爸的大手也經(jīng)常在關(guān)心和愛護我們。
在以上的背景基礎(chǔ)和分析中,我根據(jù)新教材中的有關(guān)內(nèi)容設(shè)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中,我首先讓孩子自主的交流“大手調(diào)查表”中的內(nèi)容,可以引導幼兒回歸自身,調(diào)動經(jīng)驗,并在幼兒表述之后適時的進行相關(guān)經(jīng)驗的引發(fā)。隨后,讓孩子們來體驗感受PPT中爸爸大手關(guān)心我們的內(nèi)容,通過對圖片內(nèi)容的觀察理解,讓孩子們的經(jīng)驗獲得在情感上更提升一步。最后用散文的形式來梳理和重現(xiàn)幼兒的表達,讓幼兒感受散文優(yōu)美的意境,激發(fā)幼兒嘗試自己改編散文的興趣。
內(nèi)容與要求:
了解爸爸大手的本領(lǐng),增進對愛爸爸的情感。
感受散文的優(yōu)美,初步嘗試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來完成散文。
活動準備:
調(diào)查表“爸爸的手”PPT背景音樂
活動流程:
[分享交流]——[體驗感知]——[欣賞理解]——[嘗試改編]
活動過程:
一、分享交流
1、引導:誰的小手本領(lǐng)大(對答兒歌)
2、我們的小手本領(lǐng)
很大,還有誰的手本領(lǐng)也很大呀?
3、爸爸的手長的怎樣呀?
4、我們回去都做了爸爸大手本領(lǐng)的調(diào)查表,誰來說說爸爸大手的本領(lǐng)?
5、請幼兒交流
小結(jié):爸爸的大手又大又結(jié)實,真是了不起。剛剛我們都說了自己爸爸大手的本領(lǐng),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小朋友爸爸的大手,我們看看他有什么本領(lǐng)好嗎?
二、體驗感知
1、照片中的小孩怎么了?你怎么知道的?
他的爸爸會怎么做呢?
冬天的時候,我的小手涼涼的,爸爸的大手握著我的小手,小手變的暖暖的。
2、爸爸的照片在做什么?
3、還有呢?
小結(jié):原來,爸爸的大手不僅會做很多事情,還經(jīng)常關(guān)心、愛護和照顧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呢?
三、欣賞理解
1、今天,老師把爸爸大手的本領(lǐng)變成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散文,你們想聽嗎?
2、欣賞散文
四、嘗試改編
1、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爸爸大手的本領(lǐng)也變成好聽的散文呢?
2、個體嘗試、展示。
小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和體驗,初步懂得人多時要排隊。
2、樂意與同伴有序的活動。
活動準備:
1、平衡木、梅花樁
2、布置果園
3、小猴子頭飾、大籃子4、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今天天氣真好,寶寶們一起跟媽媽出去鍛煉身體。
。ń處煄ьI(lǐng)幼兒聽音樂鍛煉身體)
二、幼兒嘗試去果園,摘桃子
。1)春天來了,我們果園里的桃子都熟了,寶寶們一起幫媽媽把桃子摘回來好不好?
我們要過一條獨木橋,踩著石頭才能到蘿卜地再運回一個蘿卜踩著石頭,在獨木橋上走回來。
。2)幼兒運水果,教師注意觀察
。3)幼兒討論:剛才運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應該怎么運?
(4)教師小結(jié):我們?nèi)ス麍@時,擠在一起搶著過,只會誰也過不去,或者掉在河里,只有一個一個排好隊,你不推我不擠,才能有快又有序地到達終點。
三、再次運蘿卜
(1)請幾名幼兒示范
。2)集體運蘿卜這一次,我們一定要記住要一個一個排好隊,你不推,我不擠,慢慢過。
。3)幼兒討論:你覺得哪種方法好?為什么?
四、吃桃子
(1)寶寶們今天真乖,媽媽把這些桃子獎給你,寶寶們每人一個,請寶寶們想一想怎么來拿?
。2)幼兒輪流拿桃子五、結(jié)束活動今天寶寶們真能干,幫媽媽運了這么多蘿卜,累不累?跟媽媽一起回家休息了。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以一個故事貫穿始終,游戲性強,幼兒參與的部分較多,所以整個活動幼兒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活動中,回答問題活躍、積極、課堂紀律良好。
在以后的活動那個中應充分體現(xiàn)幼兒為主,讓幼兒腦、手都動起來,讓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教師只起引導所用。
小班社會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能分辯冬季褲子與前后面,學習自己穿褲子(中低層次的目標);學會自己有序地、整齊地穿著褲子(高層次的目標)。
重點難點:男孩的褲前拉鏈的使用(易將里面內(nèi)褲卡在拉鏈上),以及能整齊地穿上褲,分清不同款式褲子的前后面,用正確的.方法穿褲子。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1、幼兒各自當天所穿的冬季外褲。
2、新奇角或活動區(qū)放置一些娃娃的各款褲子,供幼兒練習。
活動流程:
1、用開“聰明小火車”方式,引導幼兒依次描述自己褲子的前片上有什么。
說明1:這樣有助于幼兒在平行影響中獲得更多的分辨褲子前后片的方法:如看貼花、口袋、拉鏈、扣子等等。
說明2:幼兒講完后,教師應稍稍加以歸納。
2、由1-2名幼兒示范穿褲子的方法與步驟;教師作適當?shù)闹v解。
要點:(1)褲子的前片要向上(或向前方),雙手攔住褲腰,坐在椅子上,逐一將腿伸入褲腿。穿上后站起將褲縫處拉正,并將內(nèi)衣塞入褲腰內(nèi)。有帶、后、鏈者系上。(2)如有內(nèi)褲,應塞入襪筒,以免向上卷縮。
3、幼兒邊看教師念順口溜(或自己念),邊練習穿褲子:拉著褲腰兒,穿進褲腿兒,伸出腿丫兒,自己穿褲兒,真是乖孩兒。
說明1:幼兒穿褲子時,教師可重點指導使用門襟拉鏈有困難的男孩。
說明2:教師也可利用順口溜的最后兩句,對穿好褲子的幼兒作評價和鼓勵。
4、活動的延伸:
幼兒在生活區(qū)為娃娃穿各種褲子。(或在家里自己嘗試穿不同款式的褲子)
建議:
1、此活動可根據(jù)幼兒穿褲子的能力分小組進行。
2、此活動宜在幼兒午睡起床時進行。
【小班社會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社會的教案03-28
小班教案社會教案12-11
小班社會谷雨教案04-12
小班社會教案12-28
小班社會課教案11-16
小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03-10
小班社會主題教案02-24
小班社會《做客》教案05-04
小班社會教案01-19
小班社會春天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