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科學教案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洗餐具的方法。
2、有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事先請幼兒在家觀察大人洗碗,了解洗碗的過程和方法。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說一說:
1、吃過飯菜后,你的碗和盤子干凈嗎?
2、碗和盤子臟了怎么辦?怎樣才能把碗和盤子洗干凈?
3、爸爸媽媽是怎樣做的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閱讀幼兒用書《清潔小妙方》。
1、向幼兒介紹畫面內(nèi)容,讓幼兒看圖比較:用清水洗盤子還是用洗米洗盤子干凈?
2、向幼兒介紹畫面上洗盤子的各種小妙方,讓幼兒觀察比較洗滌后的神奇效果。
三、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1、覺得那種洗碗的方法比較節(jié)約水?
2、你喜歡哪種洗碗的'方法?為什么?
3、你還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小妙方?
四、進一步擴展經(jīng)驗:
在我們?nèi)粘-h(huán)境中,還有許多地方要大家關注,需要大家維護。生活中很多就像洗米水一樣,有不同的用處,你還知道哪些很有用處的東西。
教學反思
1.幼兒生活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主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通過這次活動很多小朋友都能積極主動參加進來。使得這個活動很好發(fā)展下去。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知道人人都要愛清潔,講衛(wèi)生。
2.認識很大依賴行動,教師要多點從生活當中以游戲方試教育小朋友,這樣小朋友就容易接受。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對放風箏記錄卡的交流、統(tǒng)計,讓幼兒了解風箏飛上天與風、材料、技能的關系。
2、感受放風箏的愉快情緒。
前期準備:
1、與家人一起放風箏2次(一次有風的時候放,一次沒有風的時候放)并作記錄。
2、實物風箏若干
活動準備:
小記錄卡人手一張、大記錄卡一張、實物風箏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手持小記錄卡交流自己放風箏的感受
1、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卡
2、老師根據(jù)幼兒的介紹匯總在大記錄卡上,成功的用紅色筆打∨,失敗的用綠色筆打╳。
二、交流討論放風箏的三個成敗因素
1、觀察大記錄卡,統(tǒng)計全班幼兒放風箏的成功次數(shù),了解放風箏與風的關系。
(1)討論:有風的日子里和沒有風的日子里放風箏, 成功和失敗有什么不同?
。2)用數(shù)數(shù)方法驗證有風時成功機會多,沒風時成功機會少。
。3)師生共同: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多,沒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比較少,原來風箏飛上天與什么有關?(風)
2、放風箏與風箏構(gòu)造、材料的關系。
(1)討論:沒有風為什么***的風箏也飛上天了?
。2)出示兩只風箏:觀察、比較、討論它們的構(gòu)造、式樣、材料、尾巴等不同之處。
。3)師生共同:原來風箏飛上天還與風箏的樣子有關,與長長的尾巴有關,與制作用的材料有關……。
3、放風箏與放飛技能的關系。
(1)討論:為什么有的風箏用的材料很好,尾巴也又輕又長,風也有,但沒有飛上天呢?
。2)觀察大記錄卡:比較同樣有風或無風的`情況下大人和小孩成功的機會多和少。(驗證大人放風箏的技術(shù)高)
。3)師生共同:原來想要風箏飛上天,不僅和風有關、和選擇的風箏有關,還要掌握一定的放風箏技術(shù),這樣你的風箏就會在天上飛得又高又好。
三、延伸區(qū)角為下次室外放風箏作準備
1、出示幼兒有關放風箏資料及尾巴材料,交待需要的幼兒可以在區(qū)角內(nèi)學習并調(diào)整風箏的結(jié)構(gòu)等。
2、再次嘗試到室外放風箏,并做好記錄。
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沉浮的變化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關注點,而介于沉與浮之間的"懸浮"現(xiàn)象雖然很少被提及,但卻又時常引起孩子們的注意!毒V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注意身邊常見的科學現(xiàn)象,萌發(fā)對科學的興趣。"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nèi)容必須與幼兒的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fā)展區(qū)發(fā)展。為了進一步滿足孩子們的探索欲望,初步感受、理解懸浮現(xiàn)象,激發(fā)他們從小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的鹽后,雞蛋沉浮狀態(tài)的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xiàn)象。
2、引導幼兒在實驗操作中學會觀察現(xiàn)象并記錄,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
3、有求知欲望,喜歡探索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難點:幼兒在實驗操作中學會觀察現(xiàn)象并記錄,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活動前孩子們玩過水,有沉浮經(jīng)驗。
2、物質(zhì)準備:玻璃杯兩只(分別裝等量的淡水、鹽水),味精、糖,記錄紙各種實驗材料:雞蛋,鹽,碗,盆,勺子,玻璃杯,人手一塊記錄板、記錄表,水彩筆,抹布等每組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猜猜雞蛋寶寶沉浮的狀態(tài)并記錄。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
師:原來阿,雞蛋寶寶想到水里玩?zhèn)游戲,那老師這邊就有兩杯水,你們猜猜看,雞蛋寶寶到了第一杯水里會怎樣,到了第二杯水里又會怎樣呢?
那老師這邊有張紀錄表,第一行記錄我們的猜想,第二行記錄我們動手的結(jié)果,你們都覺得雞蛋會沉下去,那我在第一杯的下面打上↑的標記,記住噢,↑表示浮起來,↓表示沉下去。
4、師:那我們來試試看,雞蛋寶寶在這兩杯水里到底會怎樣呢?哪位小朋友想上來試一試。
師:小朋友們,雞蛋寶寶在第一杯水里怎么樣了?請你記錄一下。小朋友,雞蛋在第二杯水里又怎么樣了?請你記錄下來。
(分析:通過雞蛋寶寶來做客導入活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拋出問題:為什么雞蛋會浮起來。)
二、引導幼兒對探索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討論,找找雞蛋寶寶懸浮的秘密。
1、師:小朋友們,你們是不是很想知道為什么雞蛋寶寶在第一杯水里沉下去而在第二杯水里浮起來呢?老師也很想知道、猜猜看,你們覺得是什么原因讓雞蛋在第一杯水里沉下去而在第二杯水里浮起來呢?
2、師:其實啊,聰明的小朋友已經(jīng)猜出來了,第二杯水里加了東西,老師跟你們說,第二杯水里加了調(diào)味料,老師今天也準備了三種調(diào)味料,有鹽、糖、味精,你們試試看,哪種調(diào)味料能使雞蛋浮起來。
3、教師總結(jié):原來啊,雞蛋裝在淡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鹽水杯里是浮上來的。
。ǚ治觯涸趯嶒灢僮髦,讓孩子自已做出了猜測并且大膽嘗試--通過嘴自己的探索發(fā)現(xiàn)加鹽能使雞蛋浮起來,更好的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去。)
三、幼兒猜測,填寫記錄表,并進行操作。
師:那是不是雞蛋寶寶只要在鹽水里就會浮上來呢?加多少鹽才能讓雞蛋浮起來呢?你們猜猜看,老師這邊有張記錄表,第一行記錄你的猜想,第二行記錄動手的結(jié)果,如果你覺得加一勺鹽雞蛋能浮起來,那就在一勺鹽的下面畫個√,如果你覺得加入兩勺鹽雞蛋會浮起來,那就在兩勺鹽的.下面畫√,小朋友操作之前,首先要把第一行填好,、記得加鹽要加滿滿的一勺,每加完一勺,就要停下來觀察和記錄。
我們動手試一試,記錄下來好嗎?(幼兒猜測并在記錄表上畫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實驗驗證--觀察結(jié)果--記錄雞蛋在水中的位置)
(分析:這個環(huán)節(jié)滿足了幼兒探索的欲望,在猜猜、想想、動動、玩玩中,充分調(diào)動幼兒運用感官直接認識和感受懸浮帶來的有趣現(xiàn)象,讓幼兒的探索更深入,更貼近幼兒的生活,也將本次活動推向了高潮。)
四、討論與交流實驗情況,說說雞蛋寶寶懸浮的規(guī)律。
1、展示幼兒記錄紙,交流實驗情況。師:為什么雞蛋寶寶在加入1勺、2勺鹽的水中沒有浮起來,在加入第3勺、第4勺鹽后會浮起來呢?(幼兒根據(jù)記錄表二中講述自己的實驗感受,發(fā)現(xiàn)雞蛋的懸浮規(guī)律。)
師:在我們周圍還有好多東西能在鹽水里浮起來,比如土豆、黃瓜、蘋果,番薯等。我們來看一看(播放番薯片斷)。
。ǚ治觯涸诮涣骰顒又薪處熓冀K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想法,貫徹了《綱要》"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的要求。)
五、活動延伸
師:其實阿,在鹽水里,不僅這些東西可以浮起來,人都可以浮起來呢,你們信不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播放課件——死海)
師:今天我們學了這么多有趣的知識,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看
活動反思:
“懸浮的雞蛋”這個活動設計,來源于幼兒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興趣點,并且緊密圍繞著“懸浮”這個有趣現(xiàn)象而展開,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在操作中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就是要解決如何將抽象的懸浮現(xiàn)象傳遞給幼兒,并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感知雞蛋在鹽水中的懸浮現(xiàn)象。通過猜一猜、想一想,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猜想和判斷,讓他們主動建構(gòu)知識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再讓幼兒通過玩一玩、比一比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從而調(diào)整自己的認識,并讓幼兒懂得要得出結(jié)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此外,本次活動還注重活動的拓展和延伸,讓仍有興趣的幼兒可以繼續(xù)在活動區(qū)進行探索,打破以往把一個活動孤立起來的做法,使教育形式能夠多樣化,更符合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但在幼兒操作過程中,個別幼兒不能按照要求做實驗,在說實驗要求時還需要更加細致。
科學教案 篇4
目標:
1.初步感知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陛。
2.嘗試利用磁鐵的特性,通過控制條形磁鐵讓磁鐵小車動起來。
3.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在玩磁鐵小車時的發(fā)現(xiàn)。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jié)果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準備:
1.將兩根短吸管粘貼在一塊條形磁鐵上,分別將兩組車輪其中一邊的輪胎卸下,將連接輪胎的鐵絲穿過吸管后,再將卸下的輪胎重新裝好,制作成磁鐵小車。
2.條形磁鐵若干,裝在筐中。
3.白紙、彩色筆。
玩法說明:
幼兒不用手觸碰磁鐵小車,嘗試用條形磁鐵控制磁鐵小車前行或倒退。
指導要點: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探究興趣:“這里有一種魔法棒(條形磁鐵),不碰到小車就能讓小車動起來,你們想試一試嗎?”
2.觀察幼兒的探索方法。如,幼兒將條形磁鐵與磁鐵小車吸在一起,使小車動起來。,如果幼兒長時間只停留于這種玩法,可引導幼兒再試一試其他方法,嘗試不接觸就驅(qū)動的“魔法”。又如,當幼兒發(fā)現(xiàn)條形磁鐵一靠近小車就動的現(xiàn)象時,可鼓勵幼兒改變磁鐵移動速度,觀察小車行駛速度的變化。再如,一名幼兒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兩輛小車前后排列時,移動其中一輛小車,另一輛小車也會跟著移動。只要是圍繞磁鐵特性的探索,教師不必干預,應允許幼兒有自己獨特的探索方式。
3.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用繪畫的方式進行表征,幫助幼兒用文字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畫紙上。
4.引導幼兒手持記錄單與同伴進行經(jīng)驗交流,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延伸活動:
在大型紙盒內(nèi)用即時貼貼出馬路、停車場的標志線等,鼓勵幼兒用“魔法棒”控制車的行駛方向,將車停進車位。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梢哉f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悉各種顏色,感知野花和野草的色彩。
2、學習從上至下地觀察感知野草和野花的特征,知道有泥土的地方都有小草。
3、有探索自然的興趣,感受體驗大自然中的美麗色彩。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認識常見的顏色。
2、物質(zhì)準備:選擇有野花和野草的地方、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欣賞大自然色彩的美。引導幼兒到草地上,觀察周圍的花和草,感受周圍環(huán)境的美,引起幼兒想坐一坐、躺一躺、看一看的欲望。
教師:這里可真美啊!你們想在這里坐一坐、看一看嗎?
二、認識野花和野草。
1、尋找自己喜歡的野花。
教師:這里的草地又干凈又漂亮,我們?nèi)フ乙徽,再輕輕地摘一朵你喜歡的野花。
2、講一講自己喜歡的野花。
教師:你喜歡的野花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從上至下的觀察。鼓勵個別幼兒在集體中講述,再請幼兒與同伴交流。
3、認識野草。
1)、教師:那一片綠色的是什么?小草長在哪里?
2)、引導幼兒撥開小草,觀察小草,知道草長在泥土地上,小草的根長在泥土的下面。
三、放松活動。
幼兒在草地上自由地玩耍,讓幼兒感知體驗在大自然中的輕松和快樂。
活動延伸
回到教室,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認識其他生活中常見的野花和野草。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記錄和動手操作活動,容幼兒嘗試產(chǎn)生風的各種方法,激發(fā)幼兒探索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2、初步了解風力有大小之分,風力大小與人們的關系。
重點難點:
產(chǎn)生風的各種方法,風力的大小。
活動準備:
幼兒感受過風,并有過觀察記錄,提供產(chǎn)生風的有關操作材料,風與人們關系的圖片。
活動過程:
1、看看說說,風在哪里?
教師:"前幾天,我們到戶外去尋找風娃娃,并畫了觀察記錄。請你輕輕地告訴旁邊的朋友,你在哪里找到風娃娃?"張貼個別幼兒的觀察記錄,請幼兒說出記錄的內(nèi)容。
小結(jié):當我們看到樹葉搖、紅旗飄的時候就知道風吹來了,還可以聽到"呼呼"的聲音,風吹到我們的身上感覺是涼涼的。
2、探索感受風的產(chǎn)生。
(1)出示靜止的紙條和風車,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才能使紙條、風車動起來呢?""你有什么辦法變出風娃娃來呢?"
(2)介紹各種操作材料,提出要求:"小朋友可以用老師給的各種材料和用具去試試,能不能變出風娃娃?看誰想的辦法最多。"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你用什么辦法讓這些紙條、布條、風車動起來呢?""除了老師給的這些用具,你還有什么辦法能使這些東西動起來?"啟發(fā)幼兒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探索的結(jié)果。
(4)比較風的大。
教師用扇子動風車,引導幼兒觀察:"為什么風車有時候轉(zhuǎn)得快有時轉(zhuǎn)得慢呢?"(因為扇子輕輕地扇,產(chǎn)生的風力小,風車轉(zhuǎn)得慢;要是用力地扇扇子,產(chǎn)生的風力大,風車也轉(zhuǎn)得快。)
(5)小結(jié):用扇子、紙板扇的時候,空氣流動了,變出了風娃娃:用口吹的時候,也吹出了空氣,變成了風;跑動的時候,也產(chǎn)生了風。風是有大有小的.,適當?shù)娘L力可以利用來為人們做事,是有益的,風力太大,產(chǎn)生危害,是有害的風。
3、了解風與人們的關系。
(1)玩游戲:有益的風和有害的風。
讓幼兒觀察圖片,說出哪些風是有害的?哪些風是有益的?根據(jù)風的好處和壞處,貼上高興和不高興的娃娃。
(2)請幼兒想想,風還有哪些好處和壞處。
4、總結(jié),結(jié)實活動。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情節(jié),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2、營造環(huán)境,讓幼兒對昆蟲知識產(chǎn)生興趣、敢于探索。
3、幼兒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用繪畫的方式記錄所觀察的昆蟲特征。
重點難點
1、借助故事情節(jié),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2、營造環(huán)境,讓幼兒對昆蟲知識產(chǎn)生興趣、敢于探索。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螞蟻的生日會》。
2、放大鏡
3、文件夾、白紙、筆
4、蝴蝶、蜻蜓、蜈蚣、蜜蜂、瓢蟲、蠶寶寶圖片。
活動過程
。ㄒ唬、開始部分
1.活動引入:故事《小螞蟻的生日會》
2.出示小螞蟻和蛋糕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噓,孩子們,我們一起往這兒看,你們看到了什么。浚ㄐ∥浵伜蜕盏案猓┪覀冊谑裁磿r候才吃生日蛋糕呢?(過生日的時候)
師:老師告訴你們,今天就是小螞蟻的生日了,它想請其它的昆蟲朋友來參加它的生日會,那小朋友來猜一猜,到底誰會來參加呢?(幼兒猜測)到底誰會來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ǘ┲虚g部分
1.幼兒欣賞故事
(1)回顧故事名字
(2)回顧故事內(nèi)容
(3)昆蟲分類
師:來了這么多的朋友,可是呢,有的受到了小螞蟻的熱情招待,有的呀,卻被請了回去。那么,有哪些朋友得到了小螞蟻的熱情招待呢?(幼兒回答,師利用圖片將昆蟲逐一分類)
師:誰又被小螞蟻給請了回去呢?(蜘蛛和蜈蚣)為什么?(因為它們的腿太多了)。
師:蠶寶寶能參加小螞蟻的生日會嗎?為什么?(出示蠶蛾的圖片)
2.組織幼兒討論,豐富幼兒對昆蟲的認識。
師:小朋友仔細看看,小螞蟻請來的這些客人和它自己有哪些地方長的一樣?(出示小螞蟻的'圖片)
。1)都有頭,胸,腹。
(2)都長著六條腿。
師:它們有這么多一樣的地方,那小朋友來找一找,它們和小螞蟻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有的有翅膀,有的沒有翅膀。)
師:對了,它們中間有的有翅膀,有的沒有翅膀。長著翅膀的昆蟲,它們能夠在天空中飛翔,它們大多數(shù)就生活在空中。像蜜蜂、蝴蝶、蜻蜓、瓢蟲。有的沒有翅膀,或者它們的翅膀已經(jīng)退化了,不能夠在天空中飛了,它們就在地上或者是土壤中生活了。比方說螞蟻、螳螂、蟑螂、蟋蟀。不管它們有沒有翅膀,但是,它們都有頭、胸、腹,最主要的是,它們都有六條腿,所以,它們都叫昆蟲。你們都記住了嗎?
4.尋找昆蟲
師:在我們的幼兒園里也有很多很多的昆蟲,現(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去找一找,并觀察看看,它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征,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樣東西,叫放大鏡,它可以把昆蟲的樣子放的大大的,在觀察的時候,要注意了,可不要把放大鏡掉到地上了。在聽到音樂的時候就可以去觀察了,在音樂結(jié)束時,小朋友就要回來找到老師了。
5.音樂響幼兒自由去探索
(三)、結(jié)束部分
1.音樂結(jié)束,幼兒回到原位做好
2.師:小朋友們,你們都觀察到了些什么昆蟲呢?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畫紙,現(xiàn)在請你把畫下來吧!
3.把畫好的昆蟲和客人老師分享一下吧!
活動總結(jié)
幼兒對觀察活動感興趣,樂于探索、積極性高。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由于重心移動而發(fā)生的翻滾現(xiàn)象。
2、鼓勵幼兒大膽實驗,個性記錄,充分表述。
3、培養(yǎng)幼兒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激發(fā)幼兒對重心現(xiàn)象的探究興趣。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空膠囊、小鋼珠、小石子、綠豆、透明管、記錄表、多媒體課件。
2、知識準備:了解圓的物體(如小圓球、小鋼珠)是會滾動的。
活動過程:
一、設疑導入,激情引趣。
1、教師變魔術(shù):小膠囊翻跟頭,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粒小膠囊,這個小膠囊它可不一般,它今天還要給小朋友表演一個節(jié)目,想不想看?
師:小膠囊在干什么?你們想試一試嗎?
2、幼兒動手試一試。
3、幼兒討論:為什么我們的小膠囊不會翻跟頭,而老師的能翻呢?
二、猜想互動,集體統(tǒng)計。
1、幼兒猜想:
師:老師帶來了你們說到的綠豆、小鋼珠、小石子(看實物照片),小朋友們請你們猜一猜:在空膠囊中放哪種物體能使它翻跟頭?(出示綠豆、小鋼珠、小石子)幼兒一:綠豆。幼兒二:小石子。幼兒三:小鋼珠。
2、介紹記錄表,幼兒猜想教師記錄。
師:請小朋友大膽猜想,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你的猜想結(jié)果。
3、教師統(tǒng)計幼兒猜想結(jié)果。
師:你覺得綠豆能讓小膠囊翻跟頭的請舉手;你覺得小石子能讓小膠囊翻跟頭的請舉手;你覺得小鋼珠能讓小膠囊翻跟頭的請舉手。
三、動手操作,個性記錄。
1、交代實驗操作要求。(鼓勵幼兒大膽使用各種材料來實驗。)
師:請小朋友們將這三種材料,每一次選一個放在小膠囊里,試一試,看看有什們發(fā)現(xiàn),然后將實驗結(jié)果記錄在你的實驗表中。(操作時,請注意安全。)
2、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記錄實驗結(jié)果。
3、幼兒實驗,記錄實驗結(jié)果。
四、共同交流,共享經(jīng)驗。
1、生生互動,交流記錄表。
師:請做好實驗的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交流一下你的新的發(fā)現(xiàn)。
2、展示記錄表,請多位幼兒分享各自的發(fā)現(xiàn)。
3、出示大統(tǒng)計表,驗證猜想。
師:猜想只是一種想法,而動手操作才能讓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真正的秘密。
五、觀看課件,了解原理。
1、觀看多媒體課件,了解鋼珠使小膠囊翻跟頭的真正原理。
2、師小結(jié):因為小鋼珠是圓的`,它在小膠囊里會自由滾動,它又比小膠囊重,所以當小鋼珠滾到膠囊的這一頭時,膠囊的另一頭就翹起來了;當滾到另一頭時,這一頭又翹起來了,這樣接連不斷地滾動,小膠囊就像雜技演員一樣連續(xù)不斷地翻起跟頭來了。今天我們終于找到了小膠囊翻跟頭的秘密,開心嗎?(開心!)
六、延伸。
師:除了把小鋼珠放進膠囊里讓它翻跟頭,還有沒有其他的材料會成功呢?
活動反思:
1、操作探索前善“導”。此活動一開始通過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幼兒學習的意向,激起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的沖動,帶著“智力蛋為什么會翻跟頭?”的問題非常投入、專注地進行操作探索活動。
2、操作探索中敢“放”。活動過程中,教師充分相信幼兒的自主探索能力,敢于放手,但卻不放任自流。比如在嘗試讓小膠囊翻跟頭的過程中,幼兒難免會有些困難,會有失敗,但教師不是把現(xiàn)成的結(jié)論、方法提供給他們,而是鼓勵幼兒再嘗試,或請教同伴、或合作商量,自己解決問題,習得經(jīng)驗,真正把探索學習的過程變成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的自主性,積極性得以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3、操作探索后能“啟”。每次操作探索后,教師能夠啟發(fā)幼兒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操作結(jié)果,使知識、經(jīng)驗在幼兒的頭腦中得到內(nèi)化,并在與同伴的相互交流和討論以及記錄活動中不斷豐富。教師還善于設疑,啟發(fā)幼兒思考,進行猜測,進而繼續(xù)探索發(fā)現(xiàn),直至解決問題。比如在幼兒第一次操作發(fā)現(xiàn)小膠囊并不能翻跟頭時,教師馬上提出“為什么你的小膠囊翻不了跟頭?”、“有什么辦法讓它也能和智力蛋一樣翻跟頭呢?”等問題,使幼兒進行了再嘗試、并從中發(fā)現(xiàn)了小膠囊翻跟頭的秘密,自然習得了一些新的經(jīng)驗和知識。
科學教案 篇9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水
[設計意圖]
幼兒對水的喜愛似乎是一種天性,只要有時間、有機會他們總愛在水里玩耍、嘻鬧,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約,無法盡興地去玩水。因此,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在洗手時幼兒們經(jīng)常把衣服袖子弄濕,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長的時間。為了徹底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尊重他們對水的興趣,使他們對水有更多的了解,因此設計了“我們一起來玩水”這一活動。
[活動目的]
1、在游戲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處,知道節(jié)約用水,體驗玩水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薄⑹M水的盆
。、塑料袋、鐵絲
。、透明的瓶子、顏料、圖畫紙等。
。础⒏鞣N會沉和浮的玩具如:紙船、塑料杯、石頭、鐵罐等
[活動過程]
一、水真有用
。、出示裝滿水的盆,讓幼兒說一說水有什么用?
2、請幼兒討論該怎樣節(jié)約用水
3、教師總結(jié):水真有用,沒有水我們?nèi)祟惡蛣游、植物就無法生存,所以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
二、水真好玩
1、幼兒分組游戲探索
第一組:玩水袋:引導幼兒感知水的流動性。
第二組:會變顏色的水:引導幼兒觀察水的顏色變化
第三組:沉浮:引導幼兒討論什么東西會沉下去?什么東西會浮在水面?
2、師小結(jié):剛才每個小朋友都用水玩了各種好玩的'游戲,請小朋友回去想一想還可以用水玩什么好玩的游戲。
三、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今天在幼兒園玩水的感受。
[評析]
利用孩子的天性,在游戲活動中,為幼兒營造輕松、愉快、自主的游戲氛圍,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游戲當中來,敘述自己對水的體驗和享受玩水的樂趣。
從身邊小事啟發(fā)幼兒,讓幼兒認識到水對人類及各種動植物的重要性,讓幼兒從小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并懂得珍惜每一滴水。以分組活動的形式,讓每個幼兒按意愿選擇組別活動,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給以引導啟發(fā),使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主動探索科學現(xiàn)象,從而獲得粗淺的科學知識和科學體驗,并體驗游戲的快樂。
科學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各種各樣的罐子在小區(qū)、家里到處都有。在成人眼里,空的罐子就成了垃圾;但在孩子們眼里卻成了寶貴的玩具,可看可玩可制作……由此可見罐子也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何不充分利用這些唾手可得的廢舊物來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呢?由此,產(chǎn)生了此活動。
目標:
1、知道不同物體碰撞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學習分辨2種聲音。
2、自然地講述探索結(jié)果。
3、對聽辨聲音感興趣。
重點:知道不同物體碰撞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學習分辨2種聲音。
難點:自然講述探索結(jié)果。
經(jīng)驗準備:會開啟八寶粥罐子。
物質(zhì)準備:八寶粥罐子32個,(8個裝米,蓋上有暗標記,9個裝塑料珠子;15個空罐)。米、塑料珠子各2盆?湛2個(貼有米和珠子標記)。
【活動過程】
一、幼兒第一次操作探索: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3分鐘)
、庇變旱谝淮翁剿,聽辨有無聲音。
師:“桌上有許多漂亮的罐子,請你不要打開,搖一搖,聽一聽,再告訴大家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才c同伴分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學習聽辨兩種聲音。(10分鐘)
、庇變旱诙翁剿,猜猜罐子里的聲音可能是什么發(fā)出的?
⒉學習聽辨二種聲音。
。1)為什么會發(fā)出聲音?
。2)猜猜罐子里的聲音可能是什么發(fā)出的?
(3)誰和他的聲音是一樣的?
。4)打開來看看是什么?(進行驗證:米、珠子)
小結(jié):原來罐子里裝了不一樣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就不一樣了。
、硽w類擺放
、怕牽诹顡u動對應的罐子。師:米寶寶一起來唱歌;珠子寶寶一起來唱歌;
、瞥鍪居袠擞浀目,請幼兒按指令歸類擺放。師:米寶寶罐子放在米寶寶標記的家里,珠子寶寶罐子放在珠子寶寶標記的家里。
、从變鹤杂蛇x擇材料,制作會唱歌的'罐子。互相猜猜罐子里的秘密,進一步鞏固對二種聲音的認識。
師:下面請小朋友選擇桌上的珠子或米其中一種裝進空罐子里,然后蓋上蓋子,一起來做會唱歌的罐子。
。1) 要求:把罐子放在臉盆里裝,米和珠子不要灑出來。
(2) 分組演奏。按材料不同分兩組坐,聽指揮演奏。
三、活動延伸:尋找不同聲音。(2分鐘)
再去找找,罐子裝了其他材料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反思:
值得肯定的地方:
1。幼兒對活動關注度高,始終樂于探索,興趣盎然。
2;顒幽繕朔媳景嘤變簩嶋H能力。
3。教師語言兒童化,既不失科學活動的精煉,又符合托班幼兒年齡特征。
4。教師能夠根據(jù)本次活動實際發(fā)展,及時、靈活調(diào)整活動環(huán)節(jié)。
存在不足及調(diào)整措施:
1。幼兒在第一次探索操作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拿著罐子敲桌子現(xiàn)象,雖屬“自由探索”,但是敲擊會損害桌子,教師應該及時制止、教育。
2。第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沒有明確提出要求不要打開罐子,幼兒把罐子打開米撒了一地,個別幼兒注意力轉(zhuǎn)移,去地上撿米,導致一些混亂。
3。幼兒按標記歸類擺放環(huán)節(jié),教師發(fā)現(xiàn)了一名幼兒擺錯位置,提出質(zhì)疑:“我看到咚咚咚的罐子放到小標記的盒子里了,應該放哪里呀?”教師發(fā)現(xiàn)了幼兒的錯誤,應該要求幼兒自己糾正錯誤,教師的指導語明顯指示正確的是放在大標記盒子里,幼兒也就用不著思考了。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4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6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9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8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0
[精選]科學教案08-04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科學教案【精選】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