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小班社會教案模板集錦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設計】
小班幼兒的良好社會性發(fā)展對其身心健康和其他方面都有重要影響。而看似簡單的抱抱是小班幼兒傳遞愛的最直接、最溫暖的方式,對孩子來說抱抱永遠也不嫌多。通過《抱抱》這本帶給人溫暖的繪本來開展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看看、聽聽并結(jié)合自身的已有經(jīng)驗來感受與體驗,感受抱抱帶來的愉悅感受,并且愿意和大家一起來分享自己的感受,這是我設計本節(jié)課的情感路線和初衷。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體驗小猩猩的心情變化,感受愛的抱抱。
2、回憶和自己喜歡的人抱抱的愉悅感受,體驗與老師、同伴擁抱的親切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回憶和自己喜歡的人抱抱的親密感。
難點:體驗、分享并交流與與人擁抱的感受。
【活動準備】
手偶;課件;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導入活動。
1、師:寶寶們,看看誰來了?它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啵啵。你們愿意和啵啵打招呼嗎?(問好交流)
2、可是這只叫啵啵的小猴子有點調(diào)皮,有一次它悄悄地離開了媽媽,一個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
二、播放課件,講述繪本內(nèi)容。
圖一:短短的小尾巴、粗粗的腿,還有長長的鼻子會是誰呢?它們是怎么抱抱的?“頭靠著頭、鼻子鉤鼻子”真是有趣的抱抱,好親熱呀!
圖二:走到前面的時候,啵啵又驚喜的大叫起來:“抱抱!”它看到了誰在抱抱?它們是怎么抱抱的?它們還會說什么呢?真是溫暖的`抱抱呀!還有誰也在說呢?仔細聽!它們是怎么抱抱的?
圖三:啵啵看到了小象、小河馬、小變色龍,這么多小動物都在和自己的媽媽抱抱,可是它卻沒有,你們覺得這時候的啵啵心情怎么樣?
圖四:大象媽媽正好看到了難過的啵啵,就給了它一個大大的擁抱。它們就一起往前走小長頸鹿和他的媽媽是怎么抱抱的?好甜蜜呀,這是一種甜蜜的抱抱!你們想和邊上的好朋友抱一抱嗎?用你們喜歡的方式抱一抱哦!
圖五:啵啵沒有找到媽媽繼續(xù)往前走,這一次它又會看見誰呢?獅子媽媽抱著寶寶,許多小獅子都趴在了媽媽的身上看看小獅子臉上的表情怎么樣?是呀,大家抱在一起真幸福呀,這是幸福的抱抱!我們也一起來一個大大的擁抱吧!
圖六:可是啵啵沒有媽媽的抱抱,啵啵再也忍不住了,它怎么了?我們也來一起幫啵啵找媽媽吧!
圖七:啵啵終于找到了媽媽,和媽媽抱在一起,可開心了。你們看后面那些小動物怎么樣?啵啵趴在媽媽的懷里,媽媽的懷抱真溫暖呀!它還悄悄地對媽媽說了一句話。
圖八:最后呀,啵啵、媽媽還有好多小動物們都抱在了一起,你看到了誰和誰抱在一起了呢?好高興呀,他們都成為了好朋友,這是一種互相關(guān)愛的抱抱。
三、看圖片,分享交流關(guān)于“抱抱”的各種感受。
師:看了小動物們的抱抱,你們想和誰抱一抱?為什么呀?
師:對呀,可以和我們喜歡的、喜歡我們的人抱一抱。瞧,我把你們的抱抱都拍下來了呢!有很多很多的抱抱,不管在開心、難過還是害怕的時候都可以抱一抱,抱抱是我們表達愛的一種方式,抱抱永遠不嫌多!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師:今天我們回到家呀就可以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個大大的擁抱,相信他們收到這個禮物一定很開心!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采用的繪本《抱抱》是以幼兒喜歡的小猩猩波波為主線,跟隨它的腳步見到了幾種動物間溫暖擁抱的畫面,繪本中充滿著暖暖的親情。繪本全篇只有“抱抱”和“媽媽”這幾個詞語,畫面溫馨感人,易于小班幼兒閱讀與欣賞;顒娱_展較為順利,但我發(fā)現(xiàn)了活動中存在著幾個問題。在請孩子們觀察動物之間是怎么擁抱時,孩子們都在說動物的特征,有可能是因為我提問的方式不太合適,沒能提醒孩子注意問題的重點。另外,在請孩子們與我擁抱時,大部分孩子們一哄而上,有幾個坐在椅子上不為所動。如果我在請孩子們模仿時有序地進行組織,那么場面應當會有所改善。同時作為社會課,對于繪本情感的挖掘也要更深一些,通過細化繪本中的情節(jié),從而讓幼兒在繪本中體驗抱抱的一些感受,豐富幼兒對于抱抱的不同感受,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說一說,在下次的活動中我會多加注意,豐富整堂課的教學元素。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活動,體驗參加活動的樂趣。
2、了解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
3、學會用你好,謝謝,不客氣,再見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1、音樂:《找朋友》兒歌
2、教具:不同小朋友的圖片若干張,小孩面具(幼兒人數(shù)),大人面具(老師人數(shù)—主配班,保育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不同小朋友的圖片,提問引起幼兒思考
師:請小朋友們看這幾張圖片,這些圖片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幼答)
2、引導幼兒觀察同伴,找出自己與同伴的不同點
師:請小朋友觀察一位坐在你旁邊的'小伙伴,找找你和他之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提問個別幼兒,讓幼兒描述出自己觀察的結(jié)果
師:哪位小朋友想和大家分享自己和同伴有什么不同的,請舉手站起來回答(幼答)
師:小朋友,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和別人有不同的地方,沒關(guān)系,因為大家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我們要禮貌待人。
二、基本部分
1、示范游戲玩法,讓幼兒了解游戲規(guī)則
師:接下來我們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請小朋友先認真看老師示范怎么玩
游戲示范:主班老師蒙上眼睛,要在人群中找到班上其中一名幼兒,挨個摸摸臉摸摸衣服摸摸頭發(fā),找出要找的那名幼兒,當確定面前的就是要找的幼兒時問:你好請問你是xxx小朋友嗎?“是的,恭喜你找到了”或者(對不起,我不是)
2、將幼兒分成兩組,幼兒自主進行游戲(播放《找朋友》,主配班每人觀察一組維持秩序)
三、小結(jié)
剛剛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同伴和自己的許多特點,大家各有各的不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會完全一樣。多種多樣的人讓世界五彩繽紛,每一個人都為這個世界增添了一份色彩,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尊重,我們應該禮貌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具有同伴有困難要主動想辦法幫助的意識。
2、簡單了解摔傷、高處取物、自己接水喝時怎樣解決問題。
3、粗淺懂得幫助同伴、保護自己。
重點、難點:
簡單了解摔傷、高處取物、自己接水喝時怎樣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情境圖片、根據(jù)情境創(chuàng)編短故事、情境表演用的道具。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三個遇到困難的孩子》,引題。
1、邊看圖邊講述:“藍帽子”喜歡運動,又一次因為鞋帶松了,不小心摔倒了,膝蓋受傷了,他大聲問:誰來幫幫我呀?“綠衣服”喜歡玩玩具,他看見柜子上放著一個地球儀,想要仔細看一看,可是柜子有點高夠不著,他大聲問:誰來幫幫我呀?“小辮子”姑娘第一天上幼兒園,口渴了想喝水,可是飲水機有藍色和紅色兩個接水龍頭,她不知道怎么辦,大聲問:誰來幫幫我呀?
2、引導幼兒回顧:故事里三個小朋友遇到了什么事?他們的困難是什么?(看圖引導,個別講述,大家傾聽)
二、分析、理解故事
1、看圖一:“藍帽子”摔倒受傷。問:這個時候,我們該怎樣幫助他呢?
(1)引導幼兒表達自己想到的辦法。
。2)引導幼兒根據(jù)想到的辦法進行簡單的情景表演。
2、看圖二:“綠衣服“高處取物。問:個子矮取不到想要的東西怎么辦?
。1)引導幼兒說說怎樣變高;知道自己借助凳子變高拿東西時要有大人在旁邊保護才行。
。2)引導進行簡單的情景表演。
3、看圖三:“小辮子”姑娘想接水喝。問:喝熱水應該使用哪個龍頭?萬一水很燙怎么辦?
(1)引導幼兒說出:小班小朋友飲水機上喝水,要主動請老師幫忙,不能自己擰開水龍頭,會燙傷。
。2)引導進行簡單的情景表演。
三、活動小結(jié)
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主動告訴別人;身邊的小伙伴遇到困難了要想辦法幫助他,但是有危險的.事情要請大人幫忙才行,小朋友們要知道保護自己。
四、延伸任務
1、在幼兒園看故事情境圖,講講小朋友想到的解決困難的辦法。
2、回家請父母講講幫助別人的故事。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用手表示的“安靜、真棒、好的”等動作語言。
2、激發(fā)幼兒學習手勢語言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每人一本。
活動過程:
一、能干的.小手。
1、謎語引出小手:十個小兄弟,天天在一起,有高又有矮,干活真賣
力。(手)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手:你們的小手有什么本領(lǐng)?
二、我的小手會說話。
1、我們的小手真能干,會做這么多的事情,那除了會做這些事情,我
們的小手還有一項本領(lǐng),它還會說話呢!
2、你知道小手怎么說話嗎?誰來用手說一說?
3、引導幼兒翻開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7—18頁。
4、看看樹上的叔叔、老師、小朋友在說什么?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5、教幼兒學習“真棒、暫停、安靜、好的、停車”的手勢語。
6、我們的小手除了會說這些話,還會說什么呢?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猜測說出知道的手勢語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知道遇事應想到別人,不能光顧自己。
2、體驗與同伴共同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豬八戒木偶或圖片。
2、幼兒帶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
活動過程:
1、 出示豬八戒木偶或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2、 幼兒聽教師講述故事《豬八戒吃西瓜》,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遇事應想到別人,不能光顧自己。
提問:(1)豬八戒開始是怎樣分西瓜的?最后有沒有這樣做?
。2)豬八戒是怎樣獨自一人吃掉一個大西瓜的?
。3)孫悟空是怎樣教訓他的?
(4)豬八戒做對了嗎?為什么?
3、鼓勵幼兒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
。1)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名稱、玩法、吃法。
。2)啟發(fā)幼兒與別人共同分享,體驗快樂。
教師:你有好看的書、好玩的玩具、好吃的東西,自己一人享用,有意思嗎?怎么辦?(與別人一塊玩、一塊吃)
。3)幼兒共同分享。
教師:你覺得大家一起玩、一起吃開心嗎?為什么?
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正確系紐扣的意識,掌握正確的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2、鍛煉手眼的協(xié)調(diào)能力以及手指小肌肉的訓練。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活動室內(nèi)布置服裝展(懸掛扣子較大(較小)的衣服若干)。
活動過程:
1、欣賞圖片師:你們看,這些衣服都是什么樣的?組織寶寶討論后,引導幼兒答:這些衣服都是扣扣子的.。
師:小朋友們看得真仔細,這些衣服都是扣扣子的。不過,它們的扣子都沒扣,老師想請小寶貝們幫忙扣好。
2、出示衣服,引導寶寶觀察扣子及扣眼,讓寶寶更進一步地了解紐扣。
師:寶貝們,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要穿的衣服,你們看,衣服正面兩側(cè)各有什么?
答:有紐扣和小窟窿。
師:噢,小朋友們真聰明,知道有紐扣和小窟窿。小窟窿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扣眼。
師:紐扣和扣眼本來是一家人,可是,老師不小心把它們分開了,請寶貝們想辦法幫他們重新組合在一起,好嗎?
師:誰愿意來幫幫它?
(指名讓一名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主教師演示扣扣子的方法:一手拿扣子,一手扶扣眼,由里向外掏出扣子。
4、幼兒練習操作。
(1)分給幼兒每人一件衣服,讓他們獨立練習扣紐扣,教師巡視糾正。
(2)練習扣好大扣子后,再扣小扣子,教師巡視糾正。
(3)扣扣子比賽。(可分組進行)師:小寶貝們都學會了扣紐扣,咱們來比賽一下,看誰扣得又快又好。
(完成好的及時表揚,鼓勵操作差的幼兒。)
5、總結(jié)游戲情況。
教學反思:
活動中,幼兒都很樂意自己動手學習扣紐扣,大部分幼兒都能獨立完成任務,基本能達到活動目標。以下是我反思的幾點不足:
1.在活動中,對個別幼兒關(guān)注不夠。
2.提要求的時候,應該重點強調(diào)扣紐扣的時候要先將衣服放整齊,才不會導致個別幼兒扣錯。
總之,在活動中,通過幼兒實踐操作,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體現(xiàn)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的幼兒有必要讓他們了解五官的用途,啟發(fā)他們?nèi)绾伪Wo五官;否則幼兒經(jīng)常用手挖鼻孔, 經(jīng)常把臟東西放到嘴里或把類似珠子的東西放到嘴里,有灰塵。沙子進入眼用手搓,極不安全、衛(wèi)生。因此,我認為組織該活動是很有必要的,能提高幼兒保護五官的意識,對幼兒很有教育意義。這次活動就是根據(jù)本班幼兒的興趣、需要而設計。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游戲活動,正確說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稱和數(shù)量,了解它門在頭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眼、耳、鼻、嘴這些器官。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知道五官的名稱、用途
2、活動難點:能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的`五官
活動準備
1、男孩頭像一幅、
2、鏡子若干、一瓶香水(供幼兒聞氣味)
3、一副沒有五官的頭像圖片,耳朵、眼睛、鼻子、嘴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稱。數(shù)量及位置。
教師: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館照了一張相,他想叫我們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頭像)瞧,大哥哥的樣子多神氣呀,他好像在跟我門說話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題考考你們,你們誰知道我這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么?
1、幼兒看頭像正確說出眼、耳、鼻、嘴的名稱及數(shù)量。
2、告訴幼兒眼、耳、鼻、嘴在頭上的位置。
二、發(fā)給幼兒小鏡子,讓幼兒從鏡子里看清自己臉上的器官。
1、幼兒拿小鏡子自己觀察。
2、教師提出:從鏡子里看看你的臉。 教師引導幼兒小結(jié)::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眼睛,兩只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
三、讓幼兒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
1、通過嘗試,讓幼兒聞香水,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的。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么也看不見;如果沒有嘴巴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沒有鼻子我們就什么氣味也聞不到;沒有耳朵我們就什么聲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2、引導幼兒知道如何保護五官:
。1) 吃完東西要漱口,不亂吃臟東西。
。2) 看電視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塵或沙子進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摳鼻子。
四、出示沒有五官的頭像圖片和耳朵、鼻子等圖片,鼓勵個別幼兒上來給頭像貼上五官,再引導全部幼兒鞏固五官的數(shù)量。
五、競賽游戲: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師依次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兒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誰反應得又快又準。
教學反思
1、幼兒積極參與,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思路明確,師幼互動,能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
3、活動過程整體效果較好,幼兒積極性高,特別是講到五官有何用途的環(huán)節(jié),幼兒很感興趣,回答發(fā)言積極。
4、 在幼兒嘗試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中,供幼兒嘗試的物品和方式太少,不能使幼兒得到鞏固練習,應在課外開展拓展練習
小班社會教案 篇8
一、主題活動設計意圖 隨著立夏的到來,夏天的腳步一步步向我們邁進,忽而雷聲轟鳴,忽而雷雨傾盆。太陽也一下子變的那么的熾熱,孩子們穿上涼爽的`夏裝,身邊的一切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孩子們似乎對此充滿了興趣和好奇,于是我們就開展《夏天來了》讓幼兒過一個快樂的夏天,享受夏天的特別時光。
二、主題目標 1、通過觀察和體驗,使幼兒知道夏天氣溫高,有時會下雷陣雨等主要季節(jié)特征。
2、了解夏季人們的活動;了解夏季安全常識及自我保護的方法。
3、知道夏季蒼蠅、蚊子都出來了,它們會傳播疾病,懂得要注意夏令衛(wèi)生。
4、欣賞有關(guān)夏季的美術(shù)作品,會畫出夏季自然景物的特征、服裝、用品等。
5、正確感知6以內(nèi)的數(shù),比較6以內(nèi)數(shù)的多少一樣多。
三、環(huán)境布置 1.活動室內(nèi)布置夏天的景色。夏季服裝、用品、食物、衛(wèi)生等圖片。
2.師生共同更換墻飾,收集冷飲包裝盒、袋等。
3.增添玩水設備(塑料玩具、可樂瓶等)。
四、家長工作
1、帶幼兒觀察夏季的天氣變化(雷雨)和自然特征。
2、請家長引導幼兒參與"消滅蚊蠅"活動。
3、在家注意防暑降溫,注意幼兒飲食和個人衛(wèi)生。
4、為幼兒在園玩水創(chuàng)造條件,并協(xié)助進行安全教育。
五、主題活動安排: 第一周:夏天的雷雨
第二周:夏日用品
第三周:夏天的冷飲、水果
第四周:夏夜里的動物
第五周:夏日的樂趣
【小班社會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社會的教案03-28
小班教案社會03-16
小班教案社會教案12-11
小班社會教案12-28
小班社會課教案08-26
小班社會谷雨教案01-03
小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03-10
小班社會教案05-10
小班社會主題教案02-24
小班社會春天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