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教案3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設計、制作陶藝飛毯。
2、激發(fā)幼兒對陶藝制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紫砂泥、泥工板、陶藝服。
2、輔助工具:印花工具(小雪花積塑、帶有凹凸不平花紋的小玩具、小圖釘)幾何圖形模具(硬幣、撲克牌折成的三角形、)等。
3、成品---神奇的飛毯。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都很喜歡裝飾品,今天劉老師帶來的裝飾品可神奇了,不管是把它懸掛廳堂還是鋪在走廊上,都會使屋子裝扮得熱鬧又漂亮。它是什么呢?
二、欣賞各種陶藝飛毯藝術。
1、出示各種飛毯讓幼兒觀察。
老師:“你們喜歡這些地毯嗎?這些地毯是什么形狀的?上面是什么樣子的花紋?花紋是一樣排列的?”
幼兒回答后教師:地毯有圓形的、方形、橢圓形、正方形、菱形、半圓形等。上面的圖案不同,有動物的、有花卉、有水果的、有花紋。
2、師:“你們知道這些地毯是用什么工具做出來的?
三、介紹陶藝飛毯制作方法。
先選擇一塊紫砂泥,用撮的方法將泥撮成又有粗又長的長條,然后用小雪花片或帶有凹凸不平的小玩具來裝飾四周的花邊,中間可以用小雞的`印畫工具,有的小雞正展開翅膀玩前跑,有的小雞好象正在捉小蟲,有的小雞好象吃飽了,有的累了正在休息……
這樣的圖案喜歡嗎?
四、幼兒制作飛毯。
1、“那你們想做什么樣的地毯?請幼兒說己想法。
2、交待要求,幼兒操作。
“快要過新年了,你們也來做條飛毯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喜氣洋洋呢?”鼓勵幼兒創(chuàng)作,引導幼兒塑造出不同圖案的飛毯。
五、結(jié)束。
完成后放于陶藝角一起展覽。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嘗試將物體按形狀和顏色兩種特征進行分類。
3.會正確使用粘貼的方法嘗試制作夾心餅干。
4.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圖形的不同,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難點:動手做夾心餅干
活動準備
不同色的彩色紙、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若干、漿糊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餅干。
1.出示三盆餅干引導幼兒觀察餅干外形。
師:你們的餅干有這么多形狀,那他們都是什么味的?聞一聞!嘗一嘗!
二、做一做餅干。
1.出示夾心餅干。
師:這塊餅干和我們剛吃的餅干有什么不一樣?這是什么餅干?兩塊餅干的形狀一樣嗎?
2.討論制作方法。
師:它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3.提出要求,示范制作。
師:做夾心餅干有個要求:先看看自己手上的標記,根據(jù)標記找到做
4.幼兒自由制作,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看清標記。
。2)幫助能力弱的孩子一起制作餅干。
三、給小動物送餅干。
1.香香的餅干做好了,看小動物聞到香味都來了,把我們做的餅干送給他們吧!
2.怎么送?(引導幼兒討論:小動物前面是什么標記,就送什么餅干。)
3.師示范送(小白兔我送你吃紅色的圓餅干)
4.幼兒送餅干
5.共同檢查:我們看看餅干都送對了嗎?
教學反思
1、以吃餅干來引出課題,幼兒興趣很濃,在嘗嘗,說說中,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在做餅干游戲中嘗試將物體按形狀和顏色兩種特征進行分類。孩子們學習得很輕松,效果較好。
2、孩子們在合作方面不太理想。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小動物們都有各自的尾巴,可它們長的什么樣?有什么用?卻是幼兒平時非常容易疏忽的。小動物我們都要全力保護它。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在本活動中層層深入地展開,先讓幼兒通過“做朋友”,觀察發(fā)現(xiàn)它們尾巴的不同,在互相講解中激活幼兒興致,在“捉迷藏”中進一步鞏固了解動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則本活動的重點順利通過。再則,活動的難點“尾巴的用途”又在多媒體課件所設置的情境中得到解決。
針對我班幼兒園不同發(fā)展水平,我先讓能力弱的幼兒在來園活動中先接觸了一下內(nèi)容,相信這樣在活動中,幼兒的發(fā)揮會均衡些。
目的要求:
1、認識一些動物的尾巴,初步了解它們的用途。學習詞:平衡、觀賞。
2、加深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3、發(fā)展幼兒良好的觀察力和操作想象力。
重點難點:重點是認識各種動物尾巴不同的樣子;難點是初步了解它們的用途。
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圖片掛件若干。
2、背景圖一幅,動物圖片和象征物若干。
3、多媒設備及課件。
4、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說說講講動物,觀賞動物,了解動物尾巴的.不同。
1、師:“今天,有好多小動物到我班來作客,這些小動物是誰
它們的尾巴是怎樣的?讓我們跟它們做做好朋友吧!”
2、幼兒在音樂中自由地講解各種動物,教師指導幼兒比較它
們尾巴的不同。
3、集中幼兒講解尾巴的不同。
師:“你同誰做好朋友,它的尾巴怎樣的!
二、幼兒獨立操作。
師:“還有一些小動物也想來和你們做朋友,可它們把尾巴忘帶了,我們幫它們裝上尾巴吧!”。幼兒操作,并互相檢查。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獎五角星。
集中講一講幼兒的操作。
三、玩“捉迷藏”游戲,認識一些動物尾巴的外形特征。(目的1)
1、師:“現(xiàn)在還有一些小動物要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來找找它們是誰。”
2、幼兒找出小動物:猴子、牛、燕、袋鼠、松鼠、魚、孔雀。
3、認識這些小動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師:“這些小動物真粗心,身體藏好了,尾巴卻露在外面,我們看它們的尾巴是什么樣的,象什么?”幼兒講解,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四、初步了解尾巴的用途。(目的1)
(一)聽錄音,了解
1、幼兒自由講。
師:“尾巴有粗有細,各不相同,那它們有什么用呢?”幼兒講解。
2、聽錄音。
3、再次講解。學習詞
(1)“平衡”(不摔跤,很平穩(wěn))。教師做不同動作讓幼兒猜,再請幼兒做不同的動作,進一步理解;學習詞
(2)“觀賞”(讓別人觀看,得到他人的贊揚)。
(二)看電腦,了解:設置情境“換尾巴”。
1、看電腦。師:“換尾巴后,發(fā)生了奇怪的事,你們猜是怎么回事!
2、幼兒互相猜測,再講解。
3、聽電腦告訴大家,再講解。
4、集體給小動物換回尾巴。
五、動物舞會。
師:“今天,你們做了這么多好事,高興不高興,我們一起來扮演喜歡的小動物,參加它們的舞會吧!”
幼兒找喜歡的動物掛上,集體跳舞。
在音樂中跳舞,離開活動室。
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選擇的兒歌內(nèi)容與孩子們最喜歡的小動物有關,所以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也因為孩子們已經(jīng)積累一些有關動物知識,又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所以一開課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兒童情趣的動物園比尾巴大賽的情境,讓幼兒調(diào)動各個感官,仔細觀察,細心發(fā)現(xiàn),大膽地說。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讓幼兒充分發(fā)揮學習主人翁的角色,在玩中學、學中玩。課堂氣氛輕松愉悅,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了兒歌的內(nèi)容,也了解了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所以在創(chuàng)編兒歌時,小朋友也能抓住動物尾巴的特點來進行創(chuàng)編。但也由于我是一個剛轉(zhuǎn)崗的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語言不夠兒童化,上課的語言藝術也還有待加強。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精選】09-01
(精選)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精選)08-28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5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16
[精選]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30
大班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