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班音樂教案集錦五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并感受樂曲輕松、愉快的情緒。(重點)
2、嘗試用不同的身體姿態(tài)來表現(xiàn)大樹和小鳥。(難點)
3、體驗“大樹媽媽”和“鳥寶寶”之間相親相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有被關心和關心他人的經(jīng)驗。
2、音樂,與歌曲配套的圖片。
活動過程
1、遷移經(jīng)驗導入:
提問:你愛媽媽嗎?怎樣愛媽媽的?媽媽愛你嗎?怎樣愛的?
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是關于大樹和小鳥之間的'愛,一起聽一聽。
2、理解歌詞內(nèi)容,感受樂曲輕松、愉快的情緒。
(1)范唱歌曲《大樹媽媽》,幼兒初步感知歌詞和旋律。
師:老師將剛剛的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認真聽,看看歌曲里面唱了什么。
師:你都聽到了什么?
鼓勵幼兒將自己聽到的說出來,根據(jù)幼兒的答案出示大樹媽媽唱歌、搖小鳥睡覺、大樹媽媽笑呵呵、為小鳥撐傘等。
(2)集中交流。
師:這首歌聽上去怎么樣呀?
鼓勵幼兒說說聽了樂曲后的感受如:很好聽、很溫柔、很開心等都可以,教師都給予肯定。
(3)學唱歌曲。
師:你們想學嗎?
師幼共同學唱歌曲。
3、結伴表演,體驗“大樹媽媽”和“鳥寶寶”之間相親相愛的情感。
(1)提問:你們喜歡大樹媽媽和小鳥嗎?你們想扮演他們嗎?
(2)提醒大樹媽媽要溫柔的愛護小鳥,小鳥要做出“愛媽媽”的動作,在做做、玩玩中體驗兩者之間相親相愛的情感。
(3)根據(jù)幼兒興趣表演1—2次。
4、結束活動。
師:天黑啦,鳥寶寶要睡覺了,我們抱著大樹媽媽睡覺吧。
(幼兒兩兩擁抱在一起休息,活動在溫馨的氛圍中結束。)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聽覺是幼兒感受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奇妙的聲音”創(chuàng)設了以聲音為主題脈絡的學習情境,在這個特定的情境中,幼兒感知著、理解著、創(chuàng)造著、發(fā)展著。藝術活動《廚房的節(jié)奏》,幼兒通過學唱歌曲,感受廚房里聽到的炒菜聲、瓶罐聲、油鍋聲從而關注某些特定環(huán)境中的特殊聲音,感受聲音的奇特。并通過與同伴的合作表演嘗試制造簡單的聲音效果,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用快樂的情緒演唱。
2、能按樂句敲擊樂器,進行初步的'合作表演。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重難點:
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能夠按樂句敲擊樂器,進行初步的合作。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廚房的聲音》
2、幼兒分成四組,每組“樂器”分別是勺子、果奶瓶、筷子、塑料紙。
3、課前請幼兒熟悉廚房的聲音。
活動過程:
一、廚房里有那些聲音。
1、你聽到過媽媽在廚房里燒菜嗎?
2、想一想,媽媽在廚房勞動時會發(fā)出哪些聲音。你能用自己的聲音來模仿嗎?
二、唱唱廚房的聲音。
1、教師放慢速度,清唱歌曲一遍。
2、你在歌中聽到了什么?主要有哪些聲音?
3、引導幼兒猜想、討論:歌曲中的“乒乒乓乓”、“嘩啦嘩啦”、“嘭恰嘭恰”、“嘶嘶喳喳”分別是做什么事情發(fā)出的聲音。
4、幼兒跟唱2——3遍,熟悉歌詞。
5、你平時在廚房里還聽到過什么聲音?
6、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幾遍。
三、廚房里的大合唱。
1、出示果奶瓶、筷子、勺子和塑料紙,請幼兒聽一聽敲擊它們或揉搓塑料紙發(fā)出的聲音。
2、廚房里的聲音這么多,就像大合唱。讓我們用這些樂器來學學這些廚房里的聲音吧。
3、幼兒分成四組,每組幼兒分別手拿不同的材料,教師彈到象聲詞樂句時由幼兒表演。
如︱3·3 1 1︱可以為瓶罐組敲擊兩個果奶瓶發(fā)出聲音︱2·2 4 4︱為洗菜組用兩根筷子對敲發(fā)出聲音,︱5·5 3 3︱為切菜組用勺子碰觸桌面發(fā)出聲音,︱4·4 2 2︱最后一句為炒菜組揉搓塑料紙發(fā)出聲音。練習多遍。
4、教師做指揮,幼兒合作敲擊樂器演奏歌曲。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能有節(jié)奏地唱出小動物的叫聲。
2、能根據(jù)前半句歌詞、動物圖片的暗示正確唱出小動物的叫聲。在教師的眼神、體態(tài)動作提示下嘗試學習對唱。
3、愿意與人對唱歌曲,在與同伴接唱活動中體驗共同活動的快樂。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貓、小羊、小狗、小雞、小鴨圖片、動物園背景圖 、節(jié)奏圖譜
活動重點:
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能有節(jié)奏地唱出小動物的叫聲
活動難點:
能根據(jù)前半句歌詞、動物圖片的暗示正確唱出小動物的叫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今天,顏老師要帶小朋友們?nèi)游飯@啦。ǔ鍪緞游飯@背景圖)你們想不想去。浚ㄏ耄。﹦游飯@有哪些小動物呢?你們來看一看吧。
二、學習歌曲,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nèi)容。
1、重點學習小動物叫的節(jié)奏
師出示小羊,師:這是誰?(小羊)老師很喜歡小羊,我要對它說一句話:‘我愛我的小羊’你們喜歡小羊嗎?你們也來說這句話給它聽吧。ㄎ覑畚业男⊙颍┠切⊙蚴窃趺唇械哪?(幼:咩咩咩,咩咩咩)
師:小羊會用好聽的、有節(jié)奏的聲音來唱呢!它用一張神奇的節(jié)奏圖譜來幫助它唱歌的,你們看!(出示節(jié)奏型圖譜)怎么唱的呢?你們聽!(師范唱小羊叫聲)
師:一個叉叉就表示小羊叫一聲,我們來試試看,看著圖譜來唱一唱小羊的叫聲。ń處熡皿w態(tài)動作引導幼兒掌握節(jié)奏)
2、師:老師很喜歡小羊,我要為它唱首歌,你們的小耳朵聽一聽,老師唱了什么?(師完整清唱歌曲)
老師很喜歡小羊,我是怎么唱的呢?(我愛我的小羊)
3、師:我們一起來完整的唱一唱這首好聽的歌吧。唱歌的時候,把背挺的直直的,唱的時候嘴巴要張的圓圓的,還要用甜甜的聲音來唱,我們來試一試好嗎?
4、師:小羊聽到了我們小朋友學它唱歌了,它說:你們唱的很好聽,可是啊,要是加上小羊我好看的動作就更好了!
師:小羊的頭上有什么呀?誰會做呢?(引導幼兒做一做)這一次我們不僅要唱的好聽,還要加上小羊的動作了!你們準備好了嗎?開始啦!
三、對唱的游戲形式演唱歌曲
1、小貓聽到小羊在唱歌,它覺得自己比它唱的好聽呢,那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聽聽看。。◣熓痉锻暾某∝埗危
師:你們覺得好聽嗎?小貓怎么叫的?誰能把它的叫聲唱出來呀?我們也來學一學吧。(師引導幼兒看節(jié)奏型學唱)
師:你們喜歡小貓嗎?小貓怎么做的?(引導做一下)那我們連起來唱一唱,告訴小貓我們很喜歡它。準備好了。ㄍ暾
2、師:小貓和小羊想要一起來唱歌了,小朋友們想好小羊和小貓怎么叫的,準備好,不要忘記它們好看的動作哦!開始啦!
3、這一次,老師要和小朋友們用一種不一樣的方法來唱了。小耳朵要聽好了,請小朋友們來唱小貓和小羊的叫聲(示范下)老師來唱前面一句,問到小羊和小貓怎么叫時,你們再唱。(師運用手勢提示幼兒)
4、師:有的小朋友真聰明,他看到老師這個手勢就知道自己要唱了,前面的不唱,聽到老師問道怎么叫時再唱!好,那這一次小朋友們小眼睛要看好老師的手勢了!
四、創(chuàng)編歌詞演唱歌曲
1、師:其他小動物聽到小羊和小貓好聽的歌聲,他們也想來唱歌了。你們還喜歡哪些小動物啊,它們的叫聲是什么樣的呢?(幼:小狗 幼:小雞 幼:小鴨)
2、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相應動物圖片引導幼兒學唱動物的叫聲。
3、師:老師也喜歡小狗,我來唱前面的',你們要接好后面小狗汪汪汪的叫聲哦!
師幼對唱小狗一次。
4、師:誰喜歡小雞的呢?請個小朋友來唱前面的問句,其他小朋友唱小動物的叫聲。(請幼兒試一試)誰喜歡小鴨呢?請他來唱前面的問句了。
五、看圖片完整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師:小動物們要來開音樂會啦!請小朋友們來當小動物唱一唱!但是,小眼睛要看好了,老師來請小動物,我的手指到誰,你們就要唱誰的叫聲哦!唱到叫聲的時候你還可以做一做那個小動物的動作呢!
師邊唱前段,邊指小動物圖片,用動作來提示幼兒。
師:這個音樂會可真棒啊!小動物們也說小朋友們唱的真不錯!我們來表揚表揚自己!下一次,老師再和小朋友們?nèi)フ埜嗟男游飦黹_音樂會,好不好。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對小動物的叫聲很感興趣,通過節(jié)奏圖譜的出示和指揮,幼兒大多一開始就能夠基本會唱小動物的叫聲。在掌握了叫聲的節(jié)奏后自然地引入之后的小動物,學習唱出小動物的叫聲來。在對唱中運用手勢體態(tài)的提示讓幼兒清楚的知道要輪到自己唱了。不足之處在于:唱的形式有些單一,都是教師在領唱前一段,幼兒來唱叫聲;顒又杏變罕憩F(xiàn)的有些不活躍,如果在最后請幼兒分別來扮演幾種小動物唱一唱小動物的叫聲,為他們貼上小動物圖片幫助區(qū)分角色會使幼兒感到更有趣,活動氣氛會更活躍些。動物園的情境創(chuàng)設有些不合適,若換成“老師很喜歡我的小羊”導入會更自然、恰當些。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培養(yǎng)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學唱歌曲的同時,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通過給幼兒撓癢癢為游戲作鋪墊。充分給予幼兒大膽表現(xiàn)的機會,促進同伴間的交流,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讓幼兒真正體驗到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鼓勵幼兒用動作和聲音大膽表現(xiàn)歌曲。
2、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帶來的.愉悅情緒。
3、會用動作和聲音表現(xiàn)撓癢癢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能用優(yōu)美的聲音和有趣的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難點:學看圖譜,感受三拍子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在樂句的最后不漏拍。
【活動準備】
《毛毛蟲撓癢癢》音樂磁帶、毛毛蟲指偶和大樹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放《毛毛蟲撓癢癢》的音樂,讓幼兒隨音樂做撓癢癢的動作。
2、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歌詞。
(1)小朋友,你是怎樣撓癢癢的?別人撓你癢癢時你會怎么樣?
(2)(教師一手食指戴上小毛毛蟲指偶,一手五指張開立起胳膊肘當做白菜爺爺,邊說邊表演。)哇!毛毛蟲跑出來了!白菜爺爺說:“我才不怕呢!泵x使勁喊:“我來了—”白菜爺爺還是一動也不動。忽然,毛毛蟲躲進白菜爺爺?shù)囊父C里撓癢癢。白菜爺爺一下子哈哈的笑出聲來了。教師提問幼兒白菜爺爺為什么笑呢?
3、放錄音,引導幼兒學做“撓癢癢”的動作。
老師扮演毛毛蟲給幼兒撓癢癢(鼓勵小朋友互相撓一撓)
4、教師帶領幼兒愉快的隨錄音邊唱邊做動作。
5、師幼共同玩游戲“毛毛蟲撓癢癢”
(1)老師扮毛毛蟲,請一幼兒扮大樹,表演一遍。
(2)請幾位幼兒扮演毛毛蟲,教師扮演大樹,在音樂聲中表演一遍。
(3)全體幼兒邊唱邊表演兩遍。
6、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教師可隨機用以蔬菜的名稱替換白菜爺爺,如:豆角姐姐、冬瓜爺爺?shù)取?/p>
【活動延伸】
外面的小草也想和毛毛蟲做撓癢癢的游戲,那我們應該怎么唱這首歌呢?教師帶著幼兒邊創(chuàng)編歌曲邊做動作出活動室,去戶外找更多的朋友創(chuàng)編歌曲。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尋找米奇妙妙屋的情景中辨別不同的音樂,并能通過動作來表現(xiàn)。
2、樂意和老師、同伴一起快樂地游戲。
【教學準備】
PPT、音樂、視頻
【設計思路】
我發(fā)現(xiàn)我班幼兒非常喜歡米老鼠這個動畫形象,因此我把動畫片《米奇妙妙屋》中出現(xiàn)的米奇人物形象放進了游戲中,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因此我設計了這節(jié)音樂游戲《米奇妙妙屋》,在這個音樂游戲中,我以去妙妙屋引起幼兒的興趣;然后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讓幼兒傾聽、感受音樂并時刻引導孩子跟著音樂做動作,使幼兒自始至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第一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幼兒興趣,請出幼兒熟悉的動物朋友—米奇并激發(fā)幼兒去妙妙屋。
第二環(huán)節(jié)在去妙妙屋的情景中,引導幼兒辨別不同的音樂并爬過大山、躲過怪獸。本次活動幼兒在聽聽、看看、說說、玩玩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的內(nèi)容。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時刻引導孩子跟著音樂做動作。
第三環(huán)節(jié)分享到達妙妙屋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米奇引出活動,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好朋友,是誰?
你們想不想去妙妙屋?一起出發(fā)吧!
。ㄔO計意圖:出示孩子喜歡的米奇,激發(fā)幼兒去妙妙屋的興趣。)
二、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不同。
1、爬山游戲,感受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
看,前面是什么?
高山擋住了我們?nèi)ッ蠲钗莸腵路,該怎么辦?
米老鼠是怎么樣爬過大山的?(傾聽音樂)
音樂是怎么樣的?為什么音樂比較慢呢?
。w聽音樂嘗試爬山)
米老鼠是怎么樣下山的?
。w聽音樂嘗試下山)
音樂是怎么樣的?為什么音樂很快?
小結:上山時很累,爬不動,所以音樂很慢,下山時速度很快,所以音樂很快。
2、感受音樂,躲怪獸
聽聽看,誰來了?
你為什么覺得是大怪獸來了?
在森林里,有一個大怪獸,怎樣才能不讓怪獸抓住我們?
躲哪里?
有危險的時候要躲起來。怪獸走了,我們繼續(xù)出發(fā)。
集體表現(xiàn)。
。ㄔO計意圖:在聽聽、看看、說說、玩玩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的內(nèi)容。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時刻引導孩子跟著音樂做動作。)
三、分享到達妙妙屋的快樂
我們終于來到了妙妙屋,你們看!
看看妙妙屋的朋友可以教我們什么本領?
。ㄔO計意圖:集體分享快樂,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10
小班音樂教案11-07
小班音樂教案01-29
小班音樂教案09-01
小班兒歌音樂教案11-06
小班音樂敲門教案12-10
小班音樂春天教案12-13
小班音樂教案你好10-24
[精華]小班音樂教案07-06
(實用)小班音樂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