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4-11-07 06:15:43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中班教案模板七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中班教案模板七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設(shè)計背景

        對于認識10以內(nèi)的序數(shù),大多數(shù)孩子都對它有著感性的認識。這次活動我結(jié)合幼兒的這種感性認識,整個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設(shè)計了報數(shù)、聽鼓聲拿數(shù)字卡片,按要求放水果,涂色、排隊等活動,讓幼兒在這些環(huán)節(jié),強化這種感性認識,同時,通過比較,老師的引導,把這種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區(qū)別基數(shù)與序數(shù),感知序數(shù)的順序性。

        2、激發(fā)幼兒觀察、比較的興趣,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3、發(fā)展幼兒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否知道并了解序數(shù)的概念,是否能夠掌握10以序數(shù)的正、逆排序。

        難點:是否知道序數(shù)和基數(shù)的差異,因為知道數(shù)字在表示的數(shù)量的同時,數(shù)字還可以表示在一個數(shù)序中的位置。

        活動準備

        數(shù)字卡片、作業(yè)紙、十個不同的水果、彩色鉛筆、一個果籃、手鼓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游戲:報數(shù)(幼兒先從左往右報數(shù),然后從右往左報數(shù))

        2、老師敲鼓,幼兒聽鼓聲拿數(shù)字卡片。

        二、集體活動

        1、教師出示水果,提問:這里一共有多少水果?師生點數(shù)后回答,一共有10個水果。請幼兒依次說,第一個水果是蘋果,第二個水果是桃子……第十個水果是草莓。

        2、請一名幼兒取3個水果放在籃子里,請另一名幼兒取第3個水果放在工作毯上……同樣的方法讓孩子們?nèi)∷瑥亩兄容^3個水果與第3個水果有什么不同,讓幼兒區(qū)分基數(shù)與序數(shù)。

        3、師生討論說出結(jié)論,3個水果表示一共有3個水果,第3個水果指的是排在第三的水果。

        4、調(diào)換水果的位置,請幼兒嘗試從左往右和從右往左看,說說水果的序數(shù)。

        5、送水果游戲:老師發(fā)出指令,幼兒按要求送水果,其余幼兒看他送得對不對。

        三、操作活動

        1、按要求涂色:聽老師的要求將相應(yīng)的`物品涂色

        2、按要求畫圖形:聽老師的要求在相應(yīng)的格子里畫圖形。

        四、交流小結(jié),收拾整理學具,結(jié)束教學活動

        五、活動延伸:利用排隊、整理教玩具是鞏固和復習序數(shù),培養(yǎng)秩序感。在學會從左往右數(shù)、從右往左數(shù)的基礎(chǔ)上嘗試從上往下、從下往上、從前往后、從后往前數(shù),讓幼兒能從多方面感知序數(shù)。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做到了層層遞進,突出重難點。并充分挖掘了教學具的多功能性。在活動中,我除了引領(lǐng)幼兒學得數(shù)學知識的方法以外、更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情感態(tài)度,既讓幼兒學到知識,又促進其整體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整個活動在教學的策略上倡導了以幼兒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解決問題以及交流等多種教育理念。幼兒始終沉浸在游戲情境中,充分體驗了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但也有不足之處,因還有幼兒的左右分不太清楚,在從左往右報數(shù)時效果不錯,單反過來從右往左報數(shù)時有些亂,送水果游戲時只讓一部分孩子參與了,剩下的孩子就有點無所事事了。

        評課的教師也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如果再上這堂課,還可以設(shè)計一些更貼近幼兒生活的游戲活動,比如上車找座位、逛超市等游戲環(huán)節(jié),而且在幼兒參與面上會考慮都有事可做,都在參與中學習。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在樹葉上較均勻地涂色并印畫的技能。

        2.引導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幼兒初步表現(xiàn)美的能力,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充足的樹葉、白色繪畫紙、毛筆、調(diào)色盒、濕毛巾每桌一個。

        活動過程

        (一)出示樹葉,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漂亮的樹葉,我們一起來做樹葉印畫的游戲吧。該怎么印呢?讓我們一起來動手試一試吧。

        (二)引導幼兒探索用樹葉拓印,展示作品并討論

        1.小朋友印得都很漂亮,這兩個小朋友印得也很漂亮,他們兩個印出來的一樣嗎?

        2.請這兩個小朋友講一講他們怎樣印的?(引導幼兒說出是用樹葉的正面和反面印的)。

        3.他們兩個印出來的'樹葉哪個更好看一些呢?

        (三)教師示范樹葉拓印的方法

        1.師:看到小朋友印出來的樹葉這么漂亮,我也想試一試,你們來當老師,教教我好嗎?

        首先在樹葉的反面涂顏色,我剛才看見有的小朋友用拇指扶住葉柄涂顏色,這樣手就不會臟了,這個辦法真好,從上到下均勻地涂上顏色。(在涂時故意留空白)涂完了嗎?(沒有)噢,把樹葉全部涂滿,不要留空白,涂好之后,把樹葉輕輕地放在紙上,能移動嗎?(不能)那就讓我用大拇指扶住葉柄吧!用另一只手按一按小樹葉,也可以動動小手,把整個樹葉都印下來。葉子上還有顏色,要再換個地方印一印!”

        2.老師印出來的小樹葉漂亮嗎?我們把用樹葉印出來的畫叫做樹葉的拓印。

        (四)幼兒再次動手操作,教師指導

        (五)作品展評

        活動延伸

        和幼兒一起探索用樹葉拓印的方法。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lǐng)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中班教案 篇3

        設(shè)計思路:

        天氣越來越冷,孩子們來園的時候都陸續(xù)戴上了各種保暖的手套、圍巾、帽子、耳套等。在自由活動時,他們就會圍在一起觀察、討論,有的幼兒說:“看,我的手套是媽媽給我買的,里面有棉花很暖的。”有的幼兒說:“這是耳套,從我爸爸的店里拿的。”還有的幼兒指著自己的圍巾和同伴的圍巾說:“我們的圍巾都是長長的下面有一根根的線,只是顏色不一樣!边有的幼兒拿來了熱水袋,說這是奶奶讓拿的,可以捂捂手,讓手暖一點。他們的討論反映現(xiàn)在的幼兒接受他人的關(guān)心多,而對于如何去關(guān)愛自己生活周圍的親人的意識不夠強。

        因此結(jié)合當前季節(jié)特征和即將到來的新年設(shè)計了此次活動。通過看看、說說進一步豐富幼兒關(guān)于冬季常見用品的經(jīng)驗,在想想做做中,嘗試用各種方法、材料制作送給家人的禮物,在情感領(lǐng)域內(nèi)體驗關(guān)愛家人的快樂,激發(fā)幼兒關(guān)愛家人的情感;認知領(lǐng)域內(nèi)可以進一步了解冬季里人們可以怎樣保暖的方法,在技能領(lǐng)域內(nèi)嘗試多種方式的'創(chuàng)作,以激發(fā)幼兒對于美工制作活動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創(chuàng)造力。

        內(nèi)容與要求:

        1、在看看、說說、做做的活動中,嘗試用各種方式、材料制作送給家人的禮物,表達對家人的關(guān)心。

        2、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創(chuàng)造力。

        3、體驗關(guān)愛家人的情感。

        重點:

        嘗試用各種方式、材料制作送給家人的禮物,表達對家人的關(guān)心。

        難點:

        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1、彩色圖形紙片、蠟筆、水彩筆、雙面膠、糨糊、皺紙彩帶、手套紙型、幼兒收集的布、大小廢舊盒子等。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暖洋洋商店。

        3、前期經(jīng)驗準備:完成“我的一家調(diào)查表”,主要是讓幼兒了解自己家人需要的冬季用品。

        活動流程:引出主題:看看說說 → 想想做做 → 分享交流

        一、引出主題:看看說說

        1、介紹暖洋洋商店,看看說說物品的名稱以及適用季節(jié)。

        2、為家人準備一份新年禮物,在寒冷的冬天里不再感到冷。幼兒自己介紹想為誰準備什么禮物。

        二、想想做做:

        1、教師介紹為幼兒準備的材料。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重點觀察指導要點:1、用合適的材料做禮物。2、提醒幼兒注意衛(wèi)生,不亂放垃圾。3、注意手套的對稱裝飾。4、鼓勵幼兒大膽設(shè)計、創(chuàng)作。)

        三、分享交流:

        1、師將幼兒的作品掛好、貼好。

        2、幼兒出示自己的禮物,其他幼兒猜猜是送給誰的,為什么。

        3、唱新年歌。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準確感知8、9的數(shù)量。

        2、進一步學習將相等的物體放在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關(guān)系。

        3、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檢查自己的操作活動。

        二、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卡片若干。(六只青蛙、六只白鵝、七只鴨子、七只烏龜、八條小魚、九只蝦子。)

        學具:第一、二、三組:幼兒用書第9頁,筆人手一支。第四、五、六組:實物卡片和點子卡片。

        三、活動準備:

        一、集體活動。

       。1)看數(shù)字拍手

        師:小朋友,今天數(shù)字寶寶要和我們玩一個游戲,看哪個小朋友的'眼睛最亮,小手最能干,能把看到的數(shù)字用拍手來表示出來。小朋友想和數(shù)字寶寶來玩這個游戲嗎?

        幼兒游戲

        師:小朋友真能干!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有一只傻小熊也出來春游,它來到池塘邊,看見池塘里有許多小動物在玩,想數(shù)一數(shù)有哪些小動物?可是怎么也數(shù)不清,現(xiàn)在,它想請小朋友幫幫忙,幫它數(shù)數(shù)池塘里有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有幾只?小朋友愿意幫這個忙嗎?

        (2)目測數(shù)群。

        教師出示實物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師引導:圖上有什么?有多少動物?怎樣數(shù)才能又快又對?先看哪邊?有幾個?接著再數(shù)……

        幼回答

        師和幼兒一起檢驗。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接下來老師想考考你們,把一樣多的小動物排在一起,誰愿意來試一試?

        (3)按序排卡片。

        請幼兒上來給實物卡片排隊,啟發(fā)幼兒想一想,一樣多的應(yīng)該怎樣排?知道將數(shù)量相同的卡片上下擺放。并引導幼兒說說:你是怎樣排卡片的?為什么將青蛙和白鵝放在一起;鴨子和烏龜放在一起?……

        集體進行小結(jié):青蛙和白鵝數(shù)量都是6,鴨子和烏龜數(shù)量都是7……

        二、操作活動。

        給圓點找朋友,并按從小到大的次序排隊

        三、活動評價

        請幼兒上來說說你是怎么做的?為什么?

      中班教案 篇5

        一、單人玩法

        1.拋圈

        幼兒在操場上,用力向上拋圈,然后接圈住。也可讓小朋友互相比比,誰的圈拋得高或誰拋接得多。

        2.轉(zhuǎn)圈

        幼兒將呼啦圈套在手腕上、腰上或脖子上轉(zhuǎn)。熟練后可邊跑邊轉(zhuǎn),也可邊轉(zhuǎn)圈邊轉(zhuǎn)身。

        3.跳圈

        把呼啦圈擺成一排或圓形,幼兒可按順序從第一個圈跳到最后一個圈。

        4.套圈

        (1)把呼啦圈擺成一排,用第一個圈從頭上往腳下套,然后把圈放下,向前走,接著套第二個圈,依次向前?蛇M行套圈接力比賽。

        (2)把椅子或物品放在 一米開外,用呼啦圈去套椅子靠背或物品,比一比誰套得準,套得多。

        5.推圈

        幼兒用單手或雙手推滾圈前進,也可借助鐵鉤推動呼啦圈前進。

        6.投圈

        呼啦圈用繩子吊掛著,用沙包或皮球向圈中投擲。

        二、集體玩法

        1.鉆山洞

        請5~10個小朋友手持呼啦圈蹲下,排成一個山洞,其他幼兒依次從山洞鉆過。

        2.開火車

        請全班幼兒把呼啦圈套在腰上,站成一縱隊,后面的幼兒拉住前面幼兒的呼啦圈成一列長長的火車向前行駛

        3.搭圖形

        10個小朋友為一組,幼兒共同協(xié)作用呼啦圈搭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菱形、梯形等形狀,也可搭花朵、房子、汽車、小動物等。

        4.搶圈

        用5個以上呼啦圈圍成一個圓圈,由比呼啦圈個數(shù)多一的'幼兒參加游戲,放音樂后幼兒繞圈跑,音樂聲一停,馬上跳入圈中搶圈,一人一圈。未搶到的幼兒被淘汰,并撤去一個圈,繼續(xù)游戲,直至留下最后一人。

      中班教案 篇6

        目標: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喜歡吃蔬菜。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從不愛吃蔬菜到樣樣蔬菜都愛吃的轉(zhuǎn)變過程。

        3.領(lǐng)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

        1.蔬菜若干(蘿卜、青菜、蘑菇等)。

        2.小兔一只。

        3.故事磁帶,掛圖第16號。

        4.對露水有一定的認識。

        過程:

        一、導入活動:招待小客人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動物朋友,看,是誰?(小兔)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

        2、小兔來做客了,你們準備怎么樣來招待它呢?(幼兒回答)老師今天帶來了很多蔬菜,我們一起喂給小兔吃好嗎?教師拿出任意一種蔬菜,老師和幼兒一說:我給你吃XX。小兔表演什么菜都不愛吃。

        3、小兔它為什么什么菜都不愛吃呢?你有沒有辦法讓小兔吃蔬菜呢?(幼兒回答)

        二、幼兒欣賞故事第一段

        1、現(xiàn)在我們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叫《露水蘑菇》。

        2、故事里有一只怎樣的小兔?小兔它不愛吃什么?

        三、幼兒欣賞故事第二段

        1、兔爸爸想了一個什么辦法讓小兔吃蔬菜了呢?(幼兒回答)

        2、你們知道什么是露水蘑菇?(幼兒回答)

        四、看掛圖欣賞故事

        1、小兔跟著爸爸勞動,做了哪些事?(松土、拔草)

        2、勞動以后,小兔的肚子為什么會咕咕叫?(原來是因為小兔參加了勞動,一勞動肚子很快就餓了,所以它覺得原來的那些菜味道特別香,所以都喜歡吃了。)

        3、為什么小兔原來不喜歡吃的菜現(xiàn)在變的真香、真好吃了呢?(沾滿露珠的菜很有趣:肚子餓了,什么都好吃了)

        五、談話: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

        我們小朋友有不愛吃的東西嗎?為什么不愛吃?

        教師小結(jié):每一樣蔬菜有不同的營養(yǎng),如:多吃胡蘿卜對我們的眼睛有好處;多吃菠菜、芹菜能補血;多吃大蒜能消滅身體里的細菌;多吃青菜、白菜、包菜能幫助消化。多吃蔬菜有那么多的好處,所以我們小朋友吃東西不能挑食,這樣才會身體棒棒的。

        教學反思:

        幼兒通過本次活動后,懂得了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能夠正確的回答老師的問題。在活動中我問:“露水蘑菇是什么?”有的幼兒說是小兔子勞動后將汗珠滴在蘑菇上就成了露水蘑菇。這是錯誤的說法。正確的'答案是早上的霧凝結(jié)的露水。可然是由于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不足,幼兒對“露水”理解不是很清楚,雖然經(jīng)過我的講解后有些明白,但畢竟沒有自己親自用肉眼去觀察過,所以對露水的形成過程有點難理解。

        在挑食方面,許多幼兒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驗,也都喜歡挑食,大家都知道挑食對身體不好的道理,但壞習慣就是養(yǎng)成了,很難改掉,而經(jīng)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通過對小兔的認識后,他們對挑食這一行為又做了進一步的了解,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勞動過后會有饑餓感,這時吃起東西來會更香,也不會注意到東西是好吃還是不好吃,而會更注意的是先填飽自己的肚子。

        我在課后想,是不是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幼兒討論如何增加自己的食欲的一個好方法,這樣,可能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時候,會更好一點。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活動前的幾天里,教師帶幼兒在戶外活動的時候,可以適當?shù)囊龑в變毫私膺\動、勞動能增加食欲,給教學活動一個充分的準備活動。我想,這樣整個活動會把握更好,教育達成的目標也會更好。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讓孩子練習使用筷子,做到持筷姿勢正確,能挑、撥、夾。

        2、進一步發(fā)展幼兒養(yǎng)成獨立進餐的習慣。

        二、活動準備:

        1、筷子每人一雙。

        2、每組桌上準備玻璃球、小塑料玩具、花生米、細紙條、小紙團、碎泡沫等。

        三、活動過程:

        1、幼兒嘗試用筷子夾、挑、撥桌上的東西到籃子里。

        幼兒相互說說:有沒有成功,是怎樣做的?

        1、師幼共同探討持筷的方法,并做適當?shù)氖痉丁?/p>

        正確的方法:兩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間,大拇指在兩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兩根筷子的中間,無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無名指的.下面。

        2、讓幼兒再次操作,嘗試運用正確的方法。

        3、幼兒游戲夾、挑、撥桌上的東西比比誰夾得多,夾得快。

        四、活動延伸:

        1、繼續(xù)練習用筷子夾、挑、撥桌上的東西,兩人一組可進行比賽。

        2、請家長配合,讓幼兒在家用餐時堅持使用筷子。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2-11

      中班教案02-11

      中班教案02-12

      中班教案02-12

      中班教案02-12

      中班教案02-12

      中班教案02-12

      中班教案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