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戶外活動教案范文匯編七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戶外活動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戶外活動教案 篇1
大班戶外游戲: 過小橋,送月餅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平衡能力和上下肢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2、能持物走高30厘米、寬20厘米的平衡木。
3、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意識。
活動準備:
布置場地,在場地兩端畫起跑線,相距50米,中間擺放平衡木。小型月餅盒兩個。
活動過程
1、談話:中秋節(jié)到了,小朋友們要去慰問解放軍叔叔,大家在路上要走過一座小橋
才能到達目的地。你們敢過小橋嗎?
教師提醒幼兒,人或月餅不能從平衡木上掉下來,違反規(guī)則要重新走。師幼一起練習,教師示范講解平衡木的動作要求,幼兒依次練習,教師指導。
2、游戲:過小橋,送月餅。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隊,每隊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場地兩端的起跑線上,游戲
開始,兩隊第一組的排頭手體月餅盒,跑到小橋前,走過小橋,跑到本隊另一方,將月餅盒交給第二組的排頭,站到隊尾。第二組排頭按上述方法過小橋送月餅,依次進行。先完成任務的隊為勝。
規(guī)則:一是在小橋上只能走,不許跑。如果人或月餅盒從平衡木上掉下來,要從掉下之處重走。二是等待跑的幼兒不能跑出起跑線接月餅盒。
4、游戲結束。
收拾物品,歸放到原來的地方。帶領幼兒一起走出游戲場地。
活動反思:
通過此游戲充分鍛煉了幼兒身體機能,增強了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體驗到集體合作的快樂和滿足,并能自主參與到游戲中,體驗游戲的樂趣,嘗試游戲合作的技巧,感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大班戶外體育游戲:黃酒飄香
設計思路:
《幼兒園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 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游戲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而且能增長幼兒的知識,發(fā)展智力。幼兒園中進行本土游戲教學,可以弘揚家鄉(xiāng)文化,讓幼兒走進家鄉(xiāng)的本土文化,對家鄉(xiāng)的文化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并在學習過程中繼承、發(fā)揚家鄉(xiāng)的本土文化。作為祖國的未來、家鄉(xiāng)的希望,幼兒有責任了解家鄉(xiāng)的人文資源、本土文化,而作為老師更有責任讓家鄉(xiāng)的本土文化走進孩子們幼小的心田里。紹興是素有水鄉(xiāng)、橋鄉(xiāng)、酒鄉(xiāng)、書法之鄉(xiāng)、名士之鄉(xiāng)的美譽,還是全球紡織城,紡織貿(mào)易中心。因此,我設計了本活動,以此來愉悅幼兒身心、弘揚紹興文化。
游戲目標
1、鍛煉手臂力量,提高合作能力。
2、激發(fā)對家鄉(xiāng)文化的熱愛。
游戲準備:圓扁擔2根、自制烏氈帽4頂、酒字圖片張貼在幼兒背上(扮演酒壇子)、老酒謠音樂、喜慶音樂。
游戲過程
1、引出游戲
教師:寶貝們黃酒節(jié)馬上到了,今天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名字叫“黃酒飄香”。
2、引出酒壇子
教師以大酒壇的口吻,邀請幼兒扮演小酒壇參加舞會。
3、酒壇子游戲
伴隨著《老酒謠》音樂,分角色酒壇子媽媽和小酒壇子一起舞蹈。(舞蹈中貫穿活動頭、手、腰、肩、腿等動作,為游戲做準備)
4、游戲:抬酒壇子
教師:今天有兩戶人家辦喜酒,我們要運些酒壇子過去。
。1)、講解抬酒壇子的方法:3名幼兒一組,2名幼兒當運酒師傅同向站立,頭戴烏氈帽,肩扛扁擔,雙手緊握扁擔。1名幼兒當酒壇子,雙手交叉掛在扁擔中間,身體下蹲,雙腳站立準備。聽口令酒壇子雙腳向后勾起,抬酒師傅一步步前進,一手緊握扁擔一頭,一手可垂下前后擺動,也可雙手緊握扁擔一頭。
。2)、伴隨著喜慶的音樂聲,幼兒分成兩組,“酒壇子”要努力掛在扁擔上,雙腳盡量不著地。抬酒師傅盡量把扁擔扛在肩上。抬酒師傅將酒壇子運到目的地后放下酒壇子,回來交換隊友,到隊伍后排好隊。
(3)、運酒壇子比賽。
幼兒組織兩組抬酒師傅,進行抬酒壇子比賽。決出酒壇子運得最快的一組為勝;顒又薪處煿膭钣幸懔Α⒛艹志脠猿值挠變骸
5、討論運酒壇子的`方法并進行演示(抱酒壇子、抬酒壇子、移酒壇子等)
6、結束放松活動
酒壇子給抬酒師傅按摩。
7、離場品嘗黃酒結束
教學反思:
新《綱要》指出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發(fā)展,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幼兒園開展本土游戲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挖掘和開展本土游戲,感受本土文化,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
通過利用本土資源來開展戶外體育游戲活動,這不僅擴大了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空間,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幼兒對家鄉(xiāng)文化、風土人情的了解,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產(chǎn)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在游戲活動中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因此,家鄉(xiāng)本土文化同樣是可以作為區(qū)域活動的活題材,做為老師,我們要善于通過引導幼兒身邊的人、事、物中感受豐富多彩的家鄉(xiāng)文化,要將本土教育與區(qū)域活動相結合,在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和教育活動的組織中做到互相融合、互相補充、互相強化,以取得最大的整體效應。將紹興鄉(xiāng)土游戲作適當?shù)母木,有機地滲透到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將水鄉(xiāng)、橋鄉(xiāng)、酒鄉(xiāng)、書法之鄉(xiāng)、名士之鄉(xiāng)、紡織城等注入游戲活動,不僅能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傳承和弘揚紹興鄉(xiāng)土游戲;還能培養(yǎng)愛家鄉(xiāng)的情感,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
戶外活動教案 篇2
器械:各類車輔助器械:跨欄 紅綠燈 雪碧瓶 梅花樁
前期思考:
車類活動我們每個星期都會有一次要玩到,小朋友對玩車也有很高的興趣,然而車的種類只有這三種,而且還有許多車時壞的。大班孩子他們都已知道交通規(guī)則,都知道要往右邊走,可是還是有個別孩子會違反規(guī)則,我想那么就用跨欄梅花樁等物把馬路隔開,設置一道防護欄。同時在馬路上設置紅綠燈,這樣既可調(diào)節(jié)孩子的活動量,也可培養(yǎng)孩子從小懂得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好習慣。
活動目的:
1、在活動中能遵守交通規(guī)則,與同伴和睦相處分享快樂的心情。
2、鍛煉幼兒腿步肌肉,練習蹬的.動作。
生活用具:毛巾、衣筐
活動流程:共同布置場地--------交待要求-------幼兒活動教師觀察-----接力車賽-------整理場地
活動過程:
一、共同布置場地
1 師:今天老師請你們來當小司機,司機是做什么工作的呢?那開車應該注意什么?應該往哪邊走?當小司機之前我們先來做做運動,熱熱身吧!
2 師:我們看見馬路中間有什么?(路線)今天老師想請你們來建這個防護欄,用跨欄和梅花樁,雪碧瓶你們會建出一個怎樣的防護欄呢?幼兒自行設置。
思考:幼兒已升入大班,已經(jīng)有能力自己設想出自己想要的東西,那么老師只需把要求說清楚,把需要的材料交代好讓幼兒動手做。
二、交待要求:
師:現(xiàn)在我們每個人都拿到了車,而且剛才我們已經(jīng)布置好了路,在開車時我們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發(fā)生撞車事故。在路上開車時注意遵守交通規(guī)則,保證安全。
三、幼兒活動教師觀察
看幼兒參與活動的情況,是否有危險行為及是否有違規(guī)現(xiàn)象。
出示紅綠燈,暗示幼兒遵守交通規(guī)則。
提醒運動量大、出汗多的幼兒注意休息。
思考:停車場是在固定的一個P的地方,開始時要讓幼兒清楚,停車場的地方.
四、接力車賽
今天我們來玩?zhèn)游戲,我們來個接力賽,在玩的過程中,可能有危險,那怎樣來避免呢?
如:在第一個跑的過程中,我們跑步時身體不能前傾,不能去撞別的幼兒,要保持距離.
接力棒要交給對面的幼兒后,那個幼兒才能開始跑.
五、整理玩具
戶外活動教案 篇3
幼兒園大班戶外體育活動《有趣的椅子》
活動目標
1、探索椅子的各種玩法,充分練習平衡、跳等動作。
2、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zhàn)與快樂。
活動準備
椅子若干、運動員進行曲、自制金牌(反面畫有各項運動圖標)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運動員們可棒了,在運動場上獲得了很多金牌,我們也來學學他們。
幼兒與師一起學做運動員的動作(跳水、舉重、游泳等)。
二、探索椅子的玩法(將椅子當作跨欄、跳臺、杠鈴、平衡木)
1、幼兒每人一只小椅子,自主地進行探索,走、跑、跳等動作,可以合作將椅子拼起來成跨欄、平衡木等。
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加以表揚,加強安全保護。
2、集中,說說你是怎么玩的.?
3、練習平衡的能力,在練習時從中抽去小椅子,或把椅子背橫過來,形成障礙,提高游戲的難度。
4、休息,擦汗。
三、游戲:運動員大奪金
幼兒跨過跳欄、走過平衡木(椅子搭成),摘取金牌。(播放運動員進行曲)
四、整理場地、結束。
反思
椅子是孩子們最熟悉,每天他們都與小椅子親密接觸。在平時帶班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喜歡用椅子做玩具,從椅子上跳下來,跨過椅子,當馬騎,但由于考慮到教室內(nèi)活動空間狹小,不安全,不允許幼兒開展,但孩子們玩椅子的興趣始終濃厚。班內(nèi)幼兒的動作發(fā)展都較好,有的幼兒受家長的影響,對體育新聞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很多運動員取得金牌為國爭光。在《綱要》中也指出,要積極開發(fā)運動資源。我就以幼兒開心、開竅、開朗為原則,利用椅子結合本班幼兒的特點開展本次活動。
幼兒園大班戶外活動《揪尾巴》
【活動目標】
1、練習快跑和躲閃的動作,提高幼兒靈敏、協(xié)調(diào)等身體素質(zhì)2、培養(yǎng)幼兒能在游戲中友愛互助的良好品德!净顒訙蕚洹繌U舊報紙條 彩色布條 音樂游戲光盤
【活動流程】
熱身運動--自主探索--運動--分享交流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隊列練習列隊成四路縱隊,聽口立做動作:立正、稍息、向前看齊、齊步走、左右轉(zhuǎn)彎等
2、聽著音樂做熱身運動教師自編,上肢--下蹲--體轉(zhuǎn)-腹背--踢腿--整理運動
二、游戲開始:
1、請幼兒想想兩人怎樣玩布條。請幼兒自由找一朋友,分散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請會玩揪尾巴的幼兒示范玩法,把布條塞進褲腰,讓對方揪出布條。教師講解玩法規(guī)則:兩人面對面站立,數(shù)一二三,同時開始左右挪動,瞅準機會揪對方的`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對方尾巴為勝,幼兒進行游戲。
3、教師提問:怎樣不被對方捉住尾而自己卻能捉住別人的尾巴?鼓勵幼兒躲閃靈活,捉的動作要快。幼兒再次練習揪住尾巴的為勝利三、自由玩布條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布條除了有這些玩法,還有其他什么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嗎?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好不好?
2.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發(fā)現(xiàn)的新玩法。
3探索用報紙條玩揪尾巴的游戲。
【活動反思】
這個游戲小幼兒十分喜歡,只是不知道正確的玩法。今天我們利用戶外游戲活動時間玩這個游戲,這個活動主要是訓練幼兒靈活性和快速躲閃的動作。通過幾次的練習玩耍幼兒在游戲中還是比較靈活的。整個活動中放開地讓孩子們玩,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孩子們在玩中學習,智力得到了提升,身體得到了鍛煉,情感得到了升華。從而培養(yǎng)了幼兒團結友愛的良好品質(zhì)。
戶外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 遵守戶外活動的規(guī)則,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 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準備:一些小游戲、操場空地一塊
過程:
1. 游戲“森林小衛(wèi)士”導入。
2. 休息討論:
(1) 老師帶小朋友到戶外做游戲的時候,你們高興嗎?
(2) 但是,在做游戲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那些安全?
3. 教師做小結:戶外活動時,要聽好老師的指令,排隊時不推不擠,不私自離開一個人玩,要和大家在一起,不再操場上快速跑,容易摔跤,注意不和同伴碰撞,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4. 教師帶領幼兒開展有組織的游戲以及自由活動,并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5. 組織幼兒回活動室,表揚遵守規(guī)則,注意安全的小朋友。
戶外活動教案 篇5
目標
發(fā)展投擲、追逐、躲閃跑、合作等能力。
材料
布、棉花、尼龍粘扣、松緊帶。
做法
1、做肩包:用布縫一個長30厘米、寬20厘米的小棉墊;將粘鏈的一面剪成約20厘米長的4段,平行縫在棉墊上;再剪3根適合幼兒肩背的松緊帶,縫在棉墊的兩邊。
2、做粘包:縫制六面體的.布包若干,里面裝上棉花;將棉包四周縫上粘鏈的兩邊。
玩法
1、一人背肩包在前面跑,另外的小朋友追著打。
2、幼兒將肩包一個背在胸前、一個背在背后,幾個幼兒粘成一隊,一起橫走或豎走。
3、幼兒游戲累了,可以坐在小墊子上休息。
說明
此玩具適合秋冬季玩,游戲性很強,深受孩子們歡迎。
戶外活動教案 篇6
準備
1、幼兒已有經(jīng)驗,能根據(jù)老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2、易拉罐若干(每3個用寬膠帶綁在一起),平衡木,有一定高度的紙箱,青蛙玩偶若干;
3、歡快動感的音樂;
4、中場布置兩組相同的場地:小溪(有高度的紙箱)--獨木橋(平衡木)--沼澤地(間隔擺放的.易拉罐),距離沼澤地3米處放上若干個青蛙玩偶。
目標
1、讓幼兒勇于克服困難,挑戰(zhàn)各種障礙;
2、鍛煉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能保持平衡在間隔的物體上行走,鍛煉跳、躍的能力;
3、熟記游戲規(guī)則,遵守游戲規(guī)則。
過程
1、準備活動: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天氣真好啊,我們一起做運動吧"。
聽老師的口令隨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如大象、小鳥等等,教師不做規(guī)范,幼兒可憑想象自由四散活動,進行熱身,最后要做小青蛙的動作。
2、(導入)師:"小朋友們學得可真像。今天有幾只青蛙寶寶也像小朋友們一樣出來玩了,可惜迷路了回不了家,我們來幫助他們回家吧。你們有信心嗎?"
"先來學一些幫助小青蛙的本領吧,試試看,誰能走得穩(wěn)。"
幼兒練習跨過小溪(有高度的紙箱),走過獨木橋(平衡木),走過沼澤地(間隔擺放的易拉罐)
幼兒自愿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練習,教師巡視指導,讓動作標準的幼兒演示,其他幼兒學習。
3、師:"本領學會了,下面我們要比賽,看誰先幫助小青蛙回家。"
布置兩組相同的場地:起點--小溪(有高度的紙箱)--獨木橋(平衡木)--沼澤地(間隔擺放的易拉罐),距離沼澤地3米處(終點)放上若干個青蛙玩偶。
說游戲規(guī)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站在起點處,游戲開始,幼兒學青蛙跳至小溪處,跨過小溪,跳至平衡木處,走過平衡木,跳至沼澤地處,走過沼澤地,跳至終點拿起一個青蛙玩偶,跑回起點,下一位幼兒依次進行,最先完成的組獲勝。游戲過程中一定要教育幼兒注意安全,觀察幼兒狀態(tài)。進行游戲。
4、游戲結束教師放音樂,讓幼兒隨著音樂隨意的擺動身體進行放松。
5、總結,點評,整理物品。
活動延伸
幼兒可將今天練習的本領教會自己的爸爸媽媽,同爸爸媽媽一起做游戲。兒童
戶外活動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毽子的有關知識,學會制作毽子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鍛煉學生的膽量。
情感目標:學會與人交往、與人合作,在玩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學會制作毽子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如何將塑料繩在鐵圈上打結
四、教學準備:4根塑料繩、一個鐵圈、一把梳子、一把剪刀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教師出示謎語:“一物生來真輕巧,身長羽毛不是鳥,沒有翅膀腳邊飛,落地沒腳難起跳”(學生回答毽子)
上個月咱們學校舉行了運動會,同學們都很開心,那同學們喜不喜歡踢毽子呀?(生答喜歡),那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動畫)看過之后,老師也很想踢毽子了,為此老師特意做了一個毽子(展示做好的毽子),踢一踢,感覺還不錯,那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動手做一個毽子呢?(生答想)那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做毽子。
二、做一做動手實踐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做毽子需要哪些材料(播放PPT,塑料繩、鐵圈)工具有(剪刀、梳子),接下來咱們來看一看它的制作過程(播放視頻第一步:拉、折,把塑料繩拉直,并對折四次,第二步:穿打結,把折好的塑料繩穿入鐵圈后打結,怎么打結呢?把大拇指和食指同時套入塑料繩的.一端,使之成為圈狀,然后塑料繩另一端套入圈中,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它往下來,另一只手抓住鐵圈與它對拉,注意一定要拉緊哦,這樣一個結就打好了)。
好,我們先看到這里,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制作過程(生答第一步…..),那老師有個問題,這么長一根繩讓老師一個人來拉直也拉不成,你們覺得可以怎么做呢?(生答可以兩個人合作一起拉),師:確實,合作在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待會我們可以合作,師:那么這根塑料繩需要對折幾次呢?(生答四次)說明同學們看的很認真。第二步(生答…..)打結對于做毽子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你會打結嗎?那么有誰愿意示范一下嗎?(請兩位同學來示范)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結打的好不好,那么你們會打結了嗎?接下來我們就來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10分鐘左右)
同學們一個結已經(jīng)打好了,接下來該怎么做呢?(播放視頻第三步:重復打結,按剛才方法重復打結做4次,注意4個結要兩兩相對.第四步:剪:用剪刀把塑料繩剪齊第五步:梳:用梳子疏散塑料。第六步:整理這樣你的毽子就做好了)
我們來回顧一下第三步(生答…..)師:做一個毽子要打幾個結?(生答:4個)這四個結有什么要求呢?錄像中提到四個結要兩兩相對,為了使我們的毽子美觀一點,我們可以把紅色和白色塑料繩間隔開來做。
第四步(生答…..)師:剪下的繩子能隨便扔嗎?(生答:不能)師:我們要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第五步:梳
最后一步:整理
接下來,我們大家就一起來做一做吧(播放音樂10-15分鐘)
三、展示作品學玩毽子
1、各組派代表來展示毽子,看看誰做的最美觀
2、大家做的毽子都不錯,那么誰會玩毽子,怎么玩呢?(學生上來示范)教師示范,最后讓我們在歡快的音樂中玩一玩自己做的毽子吧。
四、小結
在這節(jié)課里同學們都學到了些什么呢?(學生積極回答)教師總結,完成評價表。
【戶外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戶外活動教案05-17
戶外活動教案02-07
戶外活動中班教案03-26
小班戶外活動教案02-21
中班戶外活動教案05-17
中班戶外活動教案06-19
戶外活動的安全教案12-16
大班戶外活動教案02-23
安全戶外活動教案03-03
大班戶外活動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