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

      時間:2024-08-09 03:58:50 教案 我要投稿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十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十篇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 篇1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七冊課本P49 一P50

        教學目標

        1 、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

        數(shù)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讓學生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的體會,體驗成功的愉

        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的`重點為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時的進位。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回顧上一節(jié)所學的內容。

        2 、電腦課件出示口算題:23X20 = 42X30 =

        3 、課件接著出示估算題:

        23 X 19 = 42 X 29 =

        23 X 21 = 42 X 31 =

        4 、筆算下面各題。

        1 6 4 3 3 8 65

        X 2 1 X 1 5 X 4 4 X 34

        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請四位學生上臺板演,講評時請同學們說說計算步驟和要點。

        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并思考:用豎式計算乘法你有哪心得可以與大家交流一下?

        5 、總結: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先用第二個乘數(shù)的個位與第一個乘數(shù)相乘,再用第二個乘數(shù)的十位與第一個數(shù)相乘,最后把兩次乘的結果相加。

        (二)、講授新課。

        1 、課件出示:李叔叔從某城市乘火車去北京用了12 小時,火車1 小時約行145 千米。該城市到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

        2 、認真讀題,弄清題意,明確已知條件和問題。提問:李叔叔的城市離北京有多遠?你能解決嗎?

        3 、獨立列式:145 x12 =

        師:觀察這算式,你發(fā)現(xiàn)和我們以前所學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嗎?(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兩個因數(shù)都沒有0 .· · … )提問:你能運用估算知識猜一猜:李叔叔家離北京大約有多遠嗎?說一說你的想法?

        4 、經歷計算過程。

        ( l )請學生估一估145 xlZ 的大致范圍。估算一:把145 看成150

        15Ox1O 得1500

        15Ox2 得300

        1500 + 300 = 1800

        145 < 150 所以結果應比1800 米少一些。估算二:把12 看成10 。

        145XIO = 1450

        12 > 10 ,所以結果應比1450 米大。

        ( 2 )筆算。你們已經學過了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現(xiàn)在請你們嘗試列豎式計算

        145X12 。

        師:你能用豎式計算出準確答案嗎?有困難的,可以參考課本中的算法進行計算。

       、 學生獨立嘗試筆算,教師巡視課堂,特別關注平時計算錯誤率高的同學,看看他們每一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和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 反饋計算結果,要求學生回答:

        先算什么?(先算145 x2 )

        再算什么?(再算145 xlo )

        最后算什么?( 2 個145 與10 個145 的和)

        注意什么?(兩部分的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

        學生交流匯報、歸納解題策略

        ( 1 )、同桌之間交流計算方法

        請同學們與同桌說說你的算法,也聽聽別人的算法。

        ( 2 )、全班交流,匯總方法

        ( 3 )、通過比較,著重指導,從而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應說以下幾點:( 1 )、數(shù)位對齊;( 2 )先算2 火145 ( 3 )再算1 x 145 ( 10 X 145

        ) ; ( 4 )、最后將兩次乘法結果相加。(黑板板書)

        板書:145x12 = _千米

        1 45

        X 12

        2 90

        1 45

        1 7 40

        師:說一說,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與步驟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生:我們發(fā)現(xiàn)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它們都是先用第二個乘數(shù)的個位去乘第一個乘數(shù),積的末尾和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乘數(shù)的十位去乘第一個乘數(shù),積的末尾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 對照自己的估算結果,算一算估算值與準確值的誤差,是否是合乎實際,以提高學生

        估算的真確性。

        (三)、鞏固練習

        l 、課本49 頁“做一做”

        這是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基本練習,要求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以鞏固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

        算方法。每個學生獨立完成后,各自用計算器自行檢驗。2 、練習七第3 題。

        164X32 = 54X145 = 254X36 =

        2 1 7 X 83 = 43 X 139 = 328X25 =

        提示學生:怎樣列豎式可使計算方便些?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對比的基礎上反思,明白在列豎式時,上面一行寫三位數(shù),下面一行寫兩位數(shù),這樣計算比較方便。同時提醒學生書寫要工整,數(shù)位要對齊,計算要仔細。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免責聲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網所有文章及所有評論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好研網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任何觀點,所有文章文責自負,若有任何非法及不當信息,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作出相應的處理。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79、80頁上的例2、例3,議一議及相應的課堂活動,練習十五第3~6題。

        【教學目標】

        1.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自主遷移出因數(shù)中間、末尾有零的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

        2.掌握行程問題中的基本數(shù)量關系,感受數(shù)學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計算下面各題。20×40=18×20=16×50=240×3=105×3=208×2=301×2=209×4=

        學生可能有的用口算,有的用筆算,如果用筆算的可進行板演。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中間、末尾沒有零的筆算,那么中間、末尾有零的又該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

        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2。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情景圖)

       。1)學生獨立思考,解答,抽一個學生板演。

       。2)匯報思考過程及結果,在視頻展臺上展出學生計算的豎式,可能有以下兩種:24024 0×30000×3 072 00720

        7200

       。3)討論:這道題和我們前面研究的'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有什么不同?以上兩種算法哪種更簡便?這道題為什么可以這樣來計算?

        學生討論,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重點圍繞豎式的簡便寫法進行討論。如果學生探討有困難,則可用以下的教學設計。

        教師:第二個豎式把240和30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24乘3,另一部分是兩個0,24×3和240×30的結果一樣嗎?

        學生:不一樣。

        教師:哪一個算式的乘積小?

        學生:24×3

        教師:算一算24×3的結果。

        學生算出24×3=72。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72與7200相比,縮小了100倍,為了保持積的大小不變,我們把積擴大了100倍。

        配合學生的回答,教師作如下板書:教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這個計算過程?

        學生:略

        教師:你認為末尾有0的乘法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引導學生歸納出: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乘完后,看因數(shù)末尾一共有多少個0,就在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4)及時鞏固,算一算課堂活動的第2小題的前兩小題:230×40,380×87。

        2.教學例3。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3題目。

       。1)根據(jù)題意,學生列式:108×18。

       。2)引導學生觀察算式有什么特征?

        學生:因數(shù)中間有0

       。3)學生獨立思考

        計算,抽一學生板演。

        教師巡視,重點圍繞豎式的書寫,從而歸納出中間有0的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的方法、要點。

        3.結合兩個例題,小結行程問題中的基本數(shù)量關系。

        教師:在這兩個題目中,王師傅每分行240m和列車平均每時行108km都叫做什么?

        學生:速度

        教師:30分和8時都叫做什么?

        學生:時間

        教師:要求路程,你發(fā)現(xiàn)了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

        師生共同歸納得出:速度×時間=路程。

        [點評:這個教學片段主要展示學生以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自主遷移出因數(shù)中間、末尾有零的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并歸納出行程問題中的基本數(shù)量關系。這個過程主要由“發(fā)現(xiàn)、探索、小結”三個環(huán)節(jié)構成。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層層相扣,體現(xiàn)了學生探索新算法的全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

        4.課堂活動。

       。1)怎樣用豎式計算34×386?

        學生按書中的程序計算完成后,通過兩個豎式的對比,討論得出:三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相乘的時候,為了計算簡便,我們更習慣于把位數(shù)多的因數(shù)寫在上面。

       。2)完成課堂活動第2題的后面兩個小題:65×408,207×20。

        三、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五第3題,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小結(略)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五第4~6題。

       。ū景咐稍蔷S提供,由彭承志點評)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 篇3

        第1課時

        總課時7

        教 學

        目 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讓學生活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得計算問題得體會,體驗成功得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shù)學得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得筆算方法

        課前準備 小黑板、學具卡片

        教學活動

        教師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chuàng)景引新,促進遷移

        談話:這幾年,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很多小區(qū)最近新建了一些樓房,可漂亮了,我們來看一看我們住的小區(qū)好嗎?

        媒體出示情景圖,并出示文字:彩田村有14棟樓,平均每棟樓住154戶,彩田村一共住了多少戶?

        提問:從題目里你知道哪些信息?求彩田村一共住了多少戶,你會列式計算嗎?這道算式和我們學過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樣的?那前面學過的乘法你還記得怎么算嗎?(筆算:24×13 45×67 15×47)

        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那這道算式你試一下看,會不會算?

        2、集體反饋并指名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3、全班交流并集體反饋,學生說計算過程,教師板書算式。

        1 5 4

        × 1 4

        6 1 6

        1 5 4

        2 1 5 6

        4、讓學生口述答句,教師板書。

        5、總結算法

        三、拓展練習,深化理解

        1、豎式計算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指名板演,完成后及時反饋。

        (2)指名說說中間一題的計算過程,明確乘數(shù)中間有0時應怎樣計算?

        2、找錯改錯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讓學生在書上獨立找錯改錯。

        (2)小組交流,找出錯誤的原因,并認真訂正。

        3、列豎式計算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4、解決實際問題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學生默讀題目,分析題中所給的信息,并獨立在書上填寫結果

        (2)組織交流,你是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計算總價的?

        (3)全班反饋計算有無錯誤,如有錯誤共同訂正。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讓學生對所學的整數(shù)乘法的知識進行全面的回顧并,使學生對整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及計算應注意的.問題系統(tǒng)化,加強知識間的地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回憶呈現(xiàn),查漏補缺

        談話:同學們,這單元我們學習了《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先自己回憶一下,你能想起哪些關于“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知識。

        生可能說:

        1.生1:我會口算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師:你能舉例說說怎樣口算嗎?

        生舉例說明。

        師:看誰口算得又對又快。

        1:口算。

        14×349×2×3030×300

        12×516×4100×7010×600

        2.生2:我會估算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練習:

        151×19713×4979×50260×401

        40×99321×18301×3898×22

        師:你能舉例說說怎樣估算嗎?

        生舉例說明。

        生做綜合練習2:投籃。

        生生交流估算過程。

        3.生3:我會筆算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師:你能舉例說說筆算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嗎?

        生舉例說明。

        生做筆算題。

        208×15=320×70=248×17=408×30=

        師補充:同學們會筆算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那么你會筆算四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或三位數(shù)乘三位數(shù)嗎?試試看。

        出示題目:1208×45=3654×18=623×124=

        生嘗試計算,并交流計算過程。

        二、解決問題,拓展延伸

        1.估算:綜合練習3、4。學生獨立完成,交流訂正。

        2.綜合練習6。

        3.綜合練習7、8、9。

        注意:8、9題中“大約”一詞是因為數(shù)據(jù)不是精確值,并不是要求用估算方法。

        三、課堂

        同學們,你們還有哪些理解困難的問題嗎?可以提出來;蛘吣阌X得有哪些知識需要提醒同學們。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促進學生進一步明確筆算方法,熟練地進行乘法的筆算。

        2、用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解決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計算在日常生活里的應用,發(fā)展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得筆算方法

        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學具卡片

        教學活動

        一、基本訓練

        1、口算練習(想想做做的第5題)

        二、新知熟練

        1、做“想想做做”的第6題學生先獨立計算,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2、做“想想做做”的第4和第7題第4題讓學生先算,再交流都是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計算總價的。要提醒學生用相對規(guī)范的語言表述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第7題要注意通過計算和交流,幫助學生歸納出“速度×時間=路程”。

        3、做“想想做做”的第8題

        要對“人均月收入”和人均年收入“的含義作適當解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jù)要解決的問題,選擇必要的信息獨立進行解答。

        2、做“想想做做“的第9題

        這道題基本要求是用乘法解決問題。如果有學生能用除法解決,也是允許的。

        3、做“想想做做“的第10題

        重點指導學生根據(jù)需要解決的'問題正確選擇信息。特別是,“已賣出的“要按”每個16元“計算,而“剩下的”要按“每個13元”計算。

        4、完成思考題

        在做思考題時,對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適當提示思路,讓他們相對獨立地分析推理,完成填空。對思維水平一般的學生,可以比較具體地逐步引導,讓學生初步了解這類問題的推理過程與方法。

        三、全課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復習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

        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的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

        教學重點:

        因數(shù)末尾有0的和因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

        教學過程:

        1、第55頁第3題

        283×19301×27180×50193×40

        216×32103×18650×12408×30

        讓學生先估一估,在列豎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列豎式計算有困難的'學生,訂正時注意幫助學生查找錯誤原因。

        2、第56頁第5題學生自己做

        3、第6題是一道求比一個數(shù)的幾倍多(少)幾的綜合練習。

        讓學生找準數(shù)量關系自己填寫。

        4、第7題讓學生說說想的過程。

        5、第9題是運用所學的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

        6、第10題、讓學生自主嘗試、對比的基礎上反思,明白在列豎式時,上面一行寫三位數(shù),下面一行寫兩位數(shù),這樣計算比較方便。

        7、第11題、12題學生先自己做,再在小組內交流,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做?做錯的同學改正做法。

        三、自我展示。

        1、火眼金睛辨對錯

        152304360

        ×23×12×50

        356681800

        10434

        1396408

        2、一車間每月加工756個零件,照這樣計算,全年加工多少個零件?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1、要求學生能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本節(jié)內容是在三年級所學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基礎上教學;本節(jié)內容在課本的第三單元第二節(jié)安排的,是在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之后教學。為后面的因數(shù)中間有零和因數(shù)末尾有零教學做好鋪墊。

        3、重視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學情分析

        1.學生對計算題學習興趣不濃,部分學生計算時很粗心,沒有驗算的習慣。

        2.學生認知發(fā)展分析:是以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為基礎,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算理和方法都將直接遷移到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中來。

        3.學生認知障礙點:進位時口算錯誤;書寫不規(guī)范,影響相加時的.結果。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筆算乘法計算的全過程,掌握算理和計算方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師學生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積的書寫。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情境圖,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2、指名說出計算方法。(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3、改動情境圖,引入新課。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讓學生嘗試計算245×12。

        2、交流算法,讓學生自己說說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過程。

        3、教師設疑,讓學生答疑。(引出算理,并同時強調該注意的地方。)

        4、初步檢驗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讓學生同桌合作完成情境圖中剩下的兩個問題)

        三、鞏固強化,內化新知

        1、改錯題。(強調難點)

        2、看誰是我班的神算手。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引導學生談收獲并進行總結。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68、69頁上的例l、例2及相應的課堂活動,練習十四第1~4題。

        【教學目標】

        1.經歷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會進行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

        2.能應用所學知識主動探索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和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合。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口算。12l×2=12l×10=216×1=216×40=304×20=304×1=112×30=112×4=

        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并抽兩道題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學習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

        板書課題。

        [點評:通過相關知識的復習,為新知識的學習做準備。]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1。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情境圖。

        教師:從圖中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學生提問題后,引導學生列出算式:121×12。

        教師: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估算出這道題的結果大約是120×10=1200。

        教師:可是題中不是要求我們算大約有多少千克,而是要算出它的精確值。這就要涉及筆算的問題了。同學們在前面學習過哪些筆算呢?

        學生: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

        教師用紙片蓋住“121”中百位上的“1”,只留下“21×12”。

        教師:現(xiàn)在會算了吧?(學生:會算)請大家用筆算算出結果。

        學生計算后,抽學生的作業(yè)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如下所示:

        教師:也就是說,同學們是把12分成10和2來分別和21相乘,再把它們的積加起來。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是這樣做的,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可不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做呢?

        學生討論后回答:我認為是可以的。

        教師:請同學們用這個方法試一試。學生先獨立完成后,再小組交流,最后抽一個同學的作業(yè)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出來。

        教師:能說說你? 用2乘121得242,再用10乘121得1210,把兩次乘積加起來,就知道121×12的積是1452了。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

        如下所示:

        教師:能說說第二次的乘積“121”中后一個“1”要對著十位寫的理由嗎?

        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21×10=1210,后面這個“1”要對著十位寫,才能表示1210,要不然就成了121了。

        教師:這是筆算乘法中容易出錯的地方,同學們要注意。和剛才估算的結果比,差異大嗎?

        學生:有一定差異。

        教師:所以,有時我們需要精確數(shù)時,還要用到筆算乘法,F(xiàn)在同學們會算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了嗎?

        學生:會算了。

        教師:請同學們完成第68頁中的課堂活動上的題。

        學生完成后相互交流,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然后全班集體訂正答案。

       。埸c評:這個教學片斷一是突出筆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讓學生感受筆算的應用價值;二是讓學生先估算,再筆算,能在探討筆算計算方法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估算意識;三是有效地借助學生原來掌握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探討新知識,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四是關注學生容易出錯的一些地方,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重點研究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

        2。教學例2。

        教師:我們再來研究這樣一個問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情境圖,然后引導學生觀察圖意,指導學生列出算式。

        教師:大家會算 224×52嗎?

        學生:會

        教師:請同學們把這道題的結果算出來。計算時要注意思考這道題和前一道題有哪些不同?計算時你遇到了什么新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學生先獨立計算,再小組交流,然后再抽一個同學的作業(yè)到視頻展示臺上展出,并請這個同學結合自己的計算回答上面三個問題。

        學生:這道題和上一道題比計算上復雜得多,主要是在計算第二步時要連續(xù)向前一位進位。

        教師:這是計算中最容易出錯的地方,你是怎樣解決的呢?引導學生說出可以把進位的數(shù)記在心里,也可以用很小的數(shù)字把它標出來,然后相加時再把這個小數(shù)字去掉。

        教師:通過以上的學習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說出:我發(fā)現(xiàn)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與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是相同的,只是每一步乘的位數(shù)要多一些。

        教師:我們再來研究一個問題。多媒體課件出示第9頁的課堂活動。

        教師:這這群小朋友在爭論什么?你認為他們誰說得對?

        引導學生說出這些同學在爭論34×386的列式問題,這兩種豎式都列得對,因為在乘法中,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結果不變。

        教師:這樣一來,不管在乘法算式中的三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誰在前面誰在后面,我們都能計算了,請同學們算出這道題的答案。學生計算后,集體訂正。

        [點評:這個教學片斷從“做”入手,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完整地呈現(xiàn)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片斷中的連續(xù)進位是計算中的一個難點。用乘法交換律來計算 34×386是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具體體現(xiàn),加強這方面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

        三、課堂小結(略)

        四、課堂作業(yè)

        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1~4題。

       。ㄖ貞c江津市路平)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70頁例3及相應的課堂活動,練習十四第5~8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究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計算方法的過程,會用簡便算法計算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

        2.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法計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水平。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計算下面各題。126×36305×18283×23402×29

        學生計算后,選兩道題的豎式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讓學生對著豎式說一說自己的計算過程。

        教師:這節(jié)課就在我們掌握了這些知識的基礎上繼續(xù)研究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

        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多媒體播放情景圖。

        引導學生說圖意,并按圖意列出算式 470×40。

        教師:同學們會計算470×40嗎?

        如果學生會用兩種方法計算,則鼓勵學生用兩種方法計算的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可以把47與4相乘,再在積的末尾添兩個0;如果學生只用一種方法算,則按以下的方式組織教學。把學生計算的豎式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

        教師:能說說你的計算過程嗎?

        學生:我第一步是用0去乘470,得到的積是000;第二步再用十位上的4去乘470得1880個十;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教師:這道題和我們面前研究的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有哪些不同?學生討論后回答:這道題兩個因數(shù)的末尾都有0。

        教師:這種比較特殊的題,還是用我們前面掌握的一般的計算方法來算,有什么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種比較特殊的題,還是用一般的計算方法來算,第一步計算的結果全是0,由于0乘任何數(shù)都得0,這一步計算沒有意義。

        教師:所以,特殊的題目應該有特殊的算法。這道題可以用什么特殊的方法計算呢?同學們可以用你們掌握的知識來探討一下,看誰能找到簡便的算法。

        學生討論時,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如果學生自己能探討出新的算法,教師則在鼓勵的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可以這樣算;如果學生探討有困難,則可采用以下的教學設計。

        教師:看來同學們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沒關系,我們來看看小明是怎樣算的。

        多媒體課件出示下面的算式。

        教師:這個豎式和我們列的豎式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說出這個豎式多了一條虛線,并且只算了一步。

        教師:先來研究這條虛線,哪個同學能猜出這條虛線表示的意思?

        引導學生說出這條虛線把470和40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47乘4,另一部分是兩個0。教師:47×4和470×40的結果一樣嗎?

        學生:不一樣。

        教師:哪一個算式的乘積?

        學生:47×4

        教師:算一算47×4的結果。

        學生算出47×4=188。

        教師:和你們前面算出的結果比,小多少?

        學生:188比18800縮小了100倍。

        教師:能解釋縮小100倍的原因嗎?引導學生思考出縮小100倍的原因是47比470縮小了10倍,4比40縮小的10倍,一共縮小了100倍。

        教師:為了保持積的大小不變,小明對47×4的積作了什么處理?

        學生:把47×4的積188擴大100倍。

        配合學生的回答,教師作如下的板書:

        教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小明的計算過程?

        學生:小明是把470和40分別縮小100倍,先算47×4,算出結果后,再把乘積擴大100倍。

        教師:這種算法和我們前面的算法比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這種算法要簡便得多。

        教師:如果用另一種算法該怎樣算?

        學生:先算23×4,再在它的乘積后面添兩個0。

        教師:如果算380×87呢?

        學生:先算38×87,再在乘積后面添一個0。

        教師:為什么前一個算式要添兩個0,后一個算式只添一個0呢?

        學生:因為前一個算式是縮小100來算的,后一個算式只縮小了10倍。

        教師:你認為末尾有0的乘法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引導學生歸納出: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乘完以后,看因數(shù)末尾一共有多少個0,就在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教師:用這種方法算一算230×40,380×87,63×250。

        [點評:這個教學片斷主要展示引導學生一步步理解末尾有0乘法的簡便算法的過程,這個過程主要由“發(fā)現(xiàn)、探索、小結”三個環(huán)節(jié)構成。通過學生用原來的計算方法計算末尾有0的乘法,讓學生直觀地發(fā)現(xiàn)有一步計算是無用的,從中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的計算方法的需要;再通過對小明豎式的理解過程,讓學生理解這種算法的算理;再通過學生的小結歸納,掌握這種計算方法。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層層相扣,展現(xiàn)了學生探索新算法的全過程,也體現(xiàn)了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的課程理念。]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8題,要求學生先估算出結果,再進行筆算,看筆算結果。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5題,要求學生先判斷對或錯,然后對錯誤的題說一說錯的原因,并說一說防止的方法.

        四、課堂小結(略)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四第6、7題。

        (重慶江津市路平)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總價=單價×數(shù)量”“路程=速度×時間”等常見數(shù)量關系,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方法的過程,理解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算理,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基本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并能將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一般方法遷移到多位數(shù)的乘法運算中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計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

        教學重點: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

        教學難點: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列豎式計算

        教學準備:小黑板,練習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自學指導

        1.出示情境圖:月星小區(qū),多層樓每幢住48戶,小高層樓每幢住128戶,高層樓每幢住236戶。

        提問:從圖中你能獲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問題?怎么列式?

        出示表格:

        5幢高層樓共可。 )戶

        16幢多層樓共可。 )戶

        16幢小高層樓共可。 )戶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三道算式。

       。1)請學生列出算式,并比較三個算式的相同之處(都要用每幢樓住的戶數(shù)乘幢數(shù),算出一共能住的戶數(shù))

       。2)學生用豎式計算236×5和48×16。

       。3)講評:誰來說一下這個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過程?第2題是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誰來說一下它的計算過程?48乘1,所得的'8為什么寫在十位上?

        2.揭示課題:

        月星小區(qū)有16幢樓,平均每幢住128戶。月星小區(qū)一共住了多少戶?

        提問:從圖中你能獲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問題?怎么列式?

        128×16和剛才的兩道題相比,有什么不一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學例1 學生嘗試。做在練習本上。

        啟發(fā)128×16的得數(shù)是多少呢,你能嘗試用豎式計算出得數(shù)嗎?自己在下面試一試,如果有困難,可以和小組里的同學一起研究。

       。1)指名板演,展示學生做的,讓板演學生說一下這個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過程。提問:你們和他做的一樣嗎?

       。2)你是怎樣一步一步地來算這道題的? 128乘16的積應該從哪位寫起?我們把這兩部分怎樣?得數(shù)的末尾應該和哪一位對齊?(指算式)這個128實際上代表的是多少?求的是多少幢樓的住戶數(shù)?算出的20xx其實是幾幢樓的住戶數(shù)?(根據(jù)學生回答完成黑板豎式板書)

       。3)我們一起來答一下。

       。4)剛才是這么算的請舉手?

       。5)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老師還沒有教,你們是怎么會做的?(引導學生說清計算方法)教師再給你們兩道題,會做嗎?

        三、反饋展示,質疑釋疑

        以豎式呈現(xiàn)的四道題:213×32,375×24,309×26,和248×45

       。1)學生獨立練習,指名四人寫在教者準備的紙上。并注意巡視,以發(fā)現(xiàn)學生解題中的問題,并有意進行收集。

       。2)集體評析。先引導學生看過程,同意嗎?這個結果比較大,怎么讀?再出示一份錯誤作業(yè),他錯在哪兒了?提醒學生計算時要小心。

       。3)總結計算法則。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我們都是分幾步做的?第一步做什么?所得的結果的末位怎樣?接著說下去。

        四、精講提升,拓展延伸

        1.做練習五第1題

        讓學生在書中直接寫出得數(shù),指名核對得數(shù),了解全對人數(shù)。

        2.做練習五第2題

        先判斷每道題的計算過程和結果是否正確,再說說錯在哪里,怎樣改正。提問:計算三位數(shù)乘兩兩位數(shù)要注意什么?

        五、達標檢測,反饋鞏固

        做練習五第4題

        學生獨立填表,并組織反饋,說明數(shù)量關系式,怎樣列豎式。

        指出:兩位數(shù)乘三位數(shù)的試題,在列豎式計算時,交互兩個乘數(shù)的位置后再乘比較簡便。

        布置作業(yè)

        教學反思

        板書設計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

        236 48 128

        × 5 ×16 ×16

        比較前兩個式子和第三個的聯(lián)系:

        區(qū)別: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4-5頁

        教材簡析:

        這部分教材創(chuàng)設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綠色環(huán)保生活情境,提出了需要用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利用已有的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的筆算經驗,嘗試著獨立列豎式計算,并通過交流,幫助學生掌握兩個乘數(shù)末尾都有0的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簡便筆算方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的簡便算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初步感知積的變化規(guī)律,初步體會簡便算法的依據(jù)。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

        理解兩個乘數(shù)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簡便算法的依據(jù)。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yè)

        1、交流口算本上的得數(shù)。

        問:這些口算題有什么特點?(都是末尾有0的乘法)

        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口算?(先不看0,乘完后再數(shù)兩個乘數(shù)的末尾有幾個0,就添上幾個0)

        板書其中一題:20043

        這題的'得數(shù)是多少?怎么算的?

        現(xiàn)在請你用豎式來計算,行么?

       。ò鍟Q式,強調0先不要對齊)

        看板書:20043=8600,問:誰能根據(jù)這個算式很快地編得數(shù)也是8600的乘法題?

       。24300,20430)

        為什么這三個算式的得數(shù)都一樣呢?(先不看0,都是243;再添上0,兩個乘數(shù)末尾合起來都是有2個0,所以都要添上2個0)

        2、哪些同學昨天已經預習了數(shù)學課本?知道今天要學什么嗎?

       。ㄒ獙W習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

        二、學習例題

        1、出示圖,提問:從圖上知道哪幾個信息?要求每天大約能釋放出氧氣多少克哪個條件是多余的?算式怎么列式?

        指名學生回答,板書:85015=

        2、嘗試練習,解決問題

        85015=?,用豎式怎樣算,請同學們在自備本上試一試。

        指名板演,(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1)按照原來的方法筆算

       。2)0先不對齊,但在前面乘的時候,0也參與了

        (3)交換了兩個乘數(shù)的位置

       。4)在第2步乘的時候,沒有把積的末尾和十位對齊

        講評這幾種做法

        第一種方法:是正確的

       。ㄖ攸c講)第二種方法:為什么開始列豎式的時候0沒有對齊某個數(shù)位?(先不考慮,可以使計算更簡便)

        既然是先不考慮,所以在這兩次乘的時候,0也不要考慮。(擦去多余的0)

        指出:最后加完之后,這個0要補上。

        比較第一、二種豎式,指出:末尾有0的乘法豎式我們可以像這樣寫,比較簡便。

        3、完成試一試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板演。講評。

        三、鞏固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說說得數(shù)。

        2、第3題。

        學生獨立分組口算。算完后指名交流每組算的時候有什么特點?

        四、布置作業(yè)

        第2、4題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相關文章: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06-19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02-20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02-25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02-26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教案03-29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八篇05-18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 15篇03-07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13篇03-08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15篇03-07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15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