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匯總九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安全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2、幫助幼兒了解一個人在家時的'安全知識,知道生疏人叫門時不開門,不做危險動作,不亂摸家里的電器開關(guān)等。
二、活動準備:
1、設(shè)情境:爸爸、媽媽不在家。
2、自制圖片4幅、磁帶。
三、活動過程:
1、觀看情境表演,使幼兒知道爸爸、媽媽不在家時,生疏人敲們不能開。
(1)教師向幼兒介紹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為大家表演一個小品,名字叫'爸爸、媽媽不在家'。
(2)教師提問,讓幼兒回答。
師:你們知道為什么小品不演了嗎,因為亮亮碰到難題了,他不知道該不該開門,等大家回?
(3)總結(jié):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碰到生疏人敲們,不要輕易開門,要先問清楚來人是誰、找誰,告訴來人等家長回來后再來,或讓來人在外面留下等,也可讓人到家長單位去找等等。
(4)再次表演,讓幼兒加深印象。
一幼兒扮亮亮,另一幼兒表演生疏人(生疏人可隨便找理由)。
2、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體會,談談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自己做了什么事。
3、聽錄音《晶晶看家》。
4、看黑板上的掛圖,幫助幼兒懂得一些安全常識。
(1)玩小刀等尖銳的東西。
(2)一人在安靜地玩玩具。
(3)在床上翻跟頭。
5、總結(jié):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小朋友們要注重安全。生疏人來時不開門,不做危險的動作,不亂摸家里的電器開關(guān)等,要學會保護自己。
大班安全教案 篇2
設(shè)計背景
針對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認知差,自我防范意識弱的特點,設(shè)計此次活動。因為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平時要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使孩子從小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安全時時刻刻在心中。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不跟陌生人走,不相信陌生人的.話。
2、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重點難點
1、 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辨別陌生人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
2、陌生阿姨。
活動過程
一、課件出示情境表演
1,、小林在路邊等媽媽,突然有一位陌生人對小林說,他要帶小林去找媽媽。
2、小紅自己在家玩,這時突然有人敲門,告訴小紅說,她是媽媽單位里的阿姨。媽媽有事不能回來了,讓小紅去阿姨家玩。
二、組織小朋友們討論
1、看了情境表演你都知道了什么?
2、什么是陌生人?能和陌生人走么?
3、能相信陌生人嗎?為什么?
小結(jié):
遇到陌生人時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不能和陌生人走。
三、情境練習
1、 放學了,這時一個陌生人對一個小朋友說,你媽媽有事讓我來接你?戳诉@個表演讓小朋友們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怎么說?怎么做?
2、 小朋友做游戲時,突然一位小朋友哭了,這時一位陌生人拿一塊糖,對哭的小朋友說,我給你糖吃,不哭好么?
通過第一個情境表演小朋友知道了不能和陌生人走,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所以第二個情境一表演完老師還沒有提示,小朋友馬上就說不能要陌生人的東西吃,陌生人能把人騙走。
教學反思
在此次活動中,我 設(shè)置了兩個與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的情境,激發(fā)兒童的興趣。特別是有些小朋友,在我沒有提示的情況下馬上就能認識到不能和陌生人說話,不能要陌生人的東西吃等。從中可以看出此活動幫助兒童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沖突,通過分析判斷,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跟陌生人走的道理。讓兒童有初步自我保護意識的能力!
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運動前、運動過程中以及運動后的規(guī)則和注意事項。
2.懂得遵守運動注意事項是為了更好、更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
3.知道在運動過程中既要保護自己,也要避免傷害別的小朋友。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培養(yǎng)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教學掛圖上小朋友做準備活動的圖片。
教師出示掛圖進行提問:(1)仔細看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為什么要做準備活動呢?
2.引導幼兒討論運動需要哪些注意事項,重點引導幼兒討論運動后要做放松運動。
3.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重點觀察發(fā)生的事情。
4.引導幼兒討論在各項運動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
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懂得呼吸對人的重要性,知道與人體呼吸有關(guān)的主要器官和他們的名稱。
2、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要保護人體呼吸器官。
3、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3、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張,并設(shè)法解決。
4、了解五官的作用,掌握保護五官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圖書《人的呼吸》(一)、(二)、(三)、(四)、(五)。
2、塑料袋若干。
活動過程:
1、啟發(fā)幼兒用塑料袋做實驗。
。1)幼兒用嘴向塑料袋里吹氣。
"誰知道為什么塑料袋會鼓起來?(袋中有氣)
(2)塑料袋里的氣又是從哪里來的?身體里為什么有氣?
教師指導幼兒吸氣,呼氣,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覺,讓幼兒嘴閉緊,用鼻子深深的呼吸,說出自己的感覺,然后再將氣呼出來,再說說自己的感受。
2、啟發(fā)幼兒說說呼吸對人有什么作用。
。1)請幼兒拿出圖書,翻到圖(一),引導幼兒觀察呼吸器官圖,教師結(jié)合圖向幼兒介紹。
人體需要氧氣,通過吸氣,空氣經(jīng)過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到肺,在這里氧氣被吸收了;身體內(nèi)的廢氣也在這里被替代出來經(jīng)過呼吸器官排出體外,呼出的氣就是人體中的廢氣。
。2)讓幼兒捏緊鼻子,閉上嘴巴,感覺不能呼吸時的難受,再說說自己的感受。
(3)啟發(fā)幼兒討論呼吸器官有病時,人感到怎樣,有什么不舒服。引導幼兒說出:感冒時會鼻塞,會咳嗽,咽喉痛,生肺炎時人會發(fā)燒,呼吸急、喘,人很難受。
3、怎樣保護我們的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我們要好好的'保護它。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圖書內(nèi)容(二)、(三)、(四)、(五),使幼兒知道如何保護呼吸器官。
活動反思:
1.貼近學生生活的課題引入,并以游戲形式進入課堂。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節(jié)課之始的目標環(huán)節(jié)起著吸引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誘發(fā)學習動機、建立新舊知識聯(lián)系等作用,故不可忽視。因此本課之初我引導學生:①先進行正常的呼吸;②再象游泳時憋氣:----吸上一口氣,然后屏住呼吸幾十秒!談談感受。體驗之后,讓學生說出真實感覺,大家自然而然地認識了呼吸的重要性。
游戲(1)自我介紹:從6小組中,每組選一位同學分別扮演將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六個角色,分別以第一人稱的形式介紹各自器官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
。2)對號入座:扮演六個角色的成員,按照呼吸系統(tǒng)從上倒下的順序進行對號入座游戲。
2.挖掘?qū)W生已有的經(jīng)驗,并加以延伸,循序漸進。
七年級的學生已具有許多生活經(jīng)驗,從人的呼吸系統(tǒng)疾。ū茄住⒀屎硌、氣管炎、肺炎等)入手介紹各呼吸器官,學生興致很高。學生有些經(jīng)驗可能是不科學的,所以在學習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之前,我先發(fā)動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將系統(tǒng)的組成說出來,再通過看教學加以糾正“口屬于呼吸器官”的誤識。這種糾錯的方法必將使學生很牢固記住知識點,不會再想當然認為口是呼吸器官。
3.利用實驗探究,用多媒體輔助理解原理。
在研究呼出和吸入氣體變化時,用澄清石灰水來分組探究氣體成分的變化。在研究肺泡的結(jié)構(gòu)特點同氣體交換的功能相適應時,我利用計算機制作肺泡的模型課件:用小氣球代表肺泡,用紅色細毛線纏在氣球上代表毛細血管,既形象又生動。這種體驗使學生形成了生物體結(jié)構(gòu)和功能相適應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達到了情感目標,同時又形象直觀,加深了理解。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讓學生學會知識固然重要,但還有更重要的是形成興趣,學會方法,具備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課堂上利用學生親自體驗的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使學生在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敢于提出問題的同時,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和情感,提高創(chuàng)新的膽魄,從而積極愉悅地投入到體驗研究中來,實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高效率的、有發(fā)展前途的學習。這種學習具有創(chuàng)造性,學生不但能理解和牢記知識,而且能對知識作出自己的解釋,并對知識加以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進而學到新知識。這才是研究體驗式學習的難能可貴之處。學生學會了這種學習方法,就會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chǔ),并將從此擁有一筆豐厚的財富。
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了解基本的防火、救火常識,增強幼兒的防火意識。
2、指導幼兒練習鉆的動作,提高幼兒的平衡能力,并訓練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活動準備:
1、消防員的照片,消防錄像。
2、消防員救火圖片一幅,場景布置“家禽、家畜、野獸”的家(包括字卡),
3、鉆洞四個,平衡木四條,“哭聲、電話鈴聲、消防車聲”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交流收集的照片,
引導幼兒回想消防員了不起的地方,引起興趣。
二、探索消防員的工作與人們的關(guān)系
1、觀看錄像。
2、討論
(1)為什么會起火?
。2)如果你是消防員,你會怎么救火?
。3)消防員是怎么做的.?
3、再次觀看錄像
(1) 說說你們怕不怕火?為什么?
(2) 消防員怕不怕火?你認為他是個怎樣的人?
4、小結(jié)
三、游戲“小小消防員”
1、警報聲響,師:動物王國發(fā)生火災,需要大家去幫忙救火。
引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討論:怎樣將小動物救出來?
2、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基本的救火常識。
教師演示用“水”救“火”(用字卡演示),討論:除了水,還能用什么救火?
3、游戲:小小消防員
。1)交待角色:師“變”成消防隊長,幼兒變成消防隊員?焖俅骱孟罉擞。
(2)隊長交待任務及要求:鉆過山洞,走過獨木橋,到附近的小河找“水”救“火”,每個消防隊員每次救出一個小動物。
(3)消防隊員開始行動,消防隊長指揮消防隊員用最快的速度撲滅大火,救出小動物。
教師注意指導幼兒練習鉆的動作,在反復的來回跑動中訓練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4)將救出的小動物送回家:幼兒認讀動物名稱,并按家禽、家畜、野獸將小動物進行分類,并送回相應家中。
。5)進行第二次游戲,再次復習認讀相應漢字,并練習鉆的動作。
聽到小動物的“哭聲”,消防員再次進入火災點,救出小動物,并送小動物回家。
。6)消防隊長小結(jié)活動,評價消防隊員今天的表現(xiàn)。
推薦閱讀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2、了解簡單的預防和自救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收集皮膚燙傷的各種圖片。
2、收集容易造成燙傷的高溫設(shè)備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皮膚燙傷的各種圖片,了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1)這些圖片上的人怎么啦?他們怎么會這樣的?你被燙傷過嗎?
。2)教師小結(jié):這些人都是因為自己或別人大意把自己燙傷了,燙傷后有時會留下很難看的疤痕,有時會對自己的生活也帶來不利的影響。
2、討論生活中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
(1)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
(2)這些東西會怎么會把我們燙傷的?怎樣做才能避免燙傷?
。3)幼兒園哪些東西可能會燙傷我們?
。4)這些東西會怎么會把我們燙傷的?怎樣做才能避免燙傷?
(5)還有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對這些東西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3、討論一些輕度燙傷的處理方法。
。1)討論:如果我們不小心燙傷了,怎么辦?怎樣處理才是最好。
。2)教師小結(jié):燙傷了先用冷水沖一會兒,然后用干凈的紗布或毛巾蓋在上面不動,再找大人幫忙上藥或去醫(yī)院。千萬不能隨意撥弄燙傷的地方。 如果燙得很厲害,就不能直接脫掉上面的衣服,不然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大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小貓小狗會傷人,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2、通過事例了解同小動物相處的危害性,知道不能隨便逗小動物。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錄像:一些被小動物傷害的事例
2、小貓小狗兇狠的'和可愛的圖片
活動過程:
1 、教師念謎面,幼兒猜謎活動。
組織幼兒討論:你們喜歡小貓小狗嗎?為什么?
2、組織幼兒看錄像,了解小貓小狗的另一面,知道它們會傷害人。
。1)你們知道嗎?小貓小狗也會發(fā)脾氣的。(2)你有沒有聽過或見過小貓小狗發(fā)脾氣?(3)它們發(fā)脾氣的樣子還可愛嗎?(4)它們發(fā)脾氣時,會傷害人嗎?
3、教師結(jié)合有關(guān)事例,讓幼兒了解小貓小狗也會傷害人。
4、教師小結(jié):小貓小狗在不發(fā)脾氣的時候非常可愛,還會幫助我們做事情,是我們的好朋友。但是小朋友會因為好玩常去逗它們,去拉拉它們的尾巴,用棍子去趕它們,這些都會讓它們生氣。有的人還會抱著它們,離它們很近,在它們突然發(fā)脾氣的時候躲不開,人就會受傷,因此我們不應該去逗它們,要離動物遠一點,這樣就比較安全。
5、組織幼兒討論:如果我們被小貓小狗咬傷了,應該怎么辦呢?
讓幼兒了解簡單救治的方法:送醫(yī)院請醫(yī)生治病,還要注射狂犬疫苗等。
大班安全教案 篇7
本次活動的教學目的主要是讓孩子們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標識,學習運用張貼標識的方法來提醒他人的注意。活動的開始部分,孩子們行賞了一個故事《小兔出門》,之后又進行了思考與討論。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孩子們知道標識的重要性。接下來是了解舉例出來的標志的意思,在生活中看到標志應該怎樣做。在之前的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們會看到很多這種標志,但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通過這活動,能更深入體會到標志的意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由于我列舉的圖片較多,讓幼兒討論的`時間過長。在活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小朋友自己尋找班級里哪個位置應該貼上安全標志,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只是讓孩子們說說我們班級里有哪些危險的地方需要張貼的,沒讓孩子們在課上張貼安全小紅點,而是課后去張貼的,這里還是有所失誤的。
大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煤氣的作用和危險性,知道人在煤氣中毒時,會產(chǎn)生的一些生理反應。
2、知道在發(fā)生危險時,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因漏氣而造成的事故事例。
2、煤氣灶一個。
3、關(guān)于一些煤氣發(fā)生的事故錄象。
活動過程:
一、認識煤氣灶、煤氣包,了解煤氣的用處
1. 出示煤氣灶和煤氣包,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家使用煤氣嗎?你們家的煤氣是從哪
里來的?煤氣有什么用?
2. 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jié):我們家用的煤氣有兩種,一種是管道煤氣,一種是煤氣包。
它們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能燒水、燒飯、燒菜┄┄
二、觀看錄象,了解煤氣的危險性。
1. 教師:煤氣的用處很多,可是如果不正確的使用煤氣,煤氣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危
害。
2. 展示有關(guān)圖片或相關(guān)的報道,使幼兒初步了解在哪些情況下,會發(fā)生漏氣或爆炸事
故。
3. 引導幼兒結(jié)合日常生活經(jīng)驗談談煤氣造成的危險性有哪些?
三、組織幼兒討論,知道安全使用煤氣的方法以及發(fā)生以外后的自救方法
1. 怎樣安全使用煤氣。
2. 怎樣知道漏氣了?如何辨別呢?
3. 我們?nèi)梭w吸進了這些有毒的會有哪些反映呢?
四、教師結(jié)合幼兒的具體情況,重點講解幾個問題。
1. 當成人在廚房使用煤氣烹飪時,小朋友盡量不要到廚房。
2. 小朋友在家中,不要自己隨便動煤氣灶的開關(guān)。
3. 如果聞到異味,要及時提醒爸爸媽媽。
大班安全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寄生蟲,知道寄生蟲的名稱,了解寄生蟲病的一些癥狀。
2、通過聽故事、看圖片、討論等形式,了解寄生蟲病產(chǎn)生的原因;通過競賽游戲,知道預防寄生蟲的簡單方法。
3、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有關(guān)寄生蟲病的競賽題目、蛔蟲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蛔蟲的圖片,知道蛔蟲是寄生蟲的一種。
、 師出示圖片: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的?
、 啟發(fā)幼兒討論:你知道生活在什么地方嗎?
2、教師講述故事,使幼兒了解蛔蟲是怎樣產(chǎn)生的,以及蛔蟲的危害。
⑴ 教師講故事,并提問:
、 小胖瘦了,為什么會瘦?他得了什么?
、 醫(yī)生從小胖的大便里查出來什么?
、 蛔蟲是怎么跑到小胖的肚子里去的?
、 蛔蟲在人的`肚子里干什么?
、 肚子里有了蛔蟲怎么辦?
、 教師小結(jié):蛔蟲是一種寄生蟲,它寄生在我們的腸子里,吸收我們吃進去的營養(yǎng),所以有了蛔蟲的小朋友,因為缺乏營養(yǎng),個子長不高,臉色也不好看,還會常常生病。
3、討論:怎樣才能預防蛔蟲病
⑴ 飯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和自來水洗手。
、 不喝生水。
、 吃瓜果一定要削皮或用自來水洗干凈。
、 不把臟手或臟東西放在嘴巴里。
、 勤剪指甲,不留長指甲。
4、了解其他寄生蟲的名稱及危害。
⑴ 你們還知道哪些寄生蟲。克鼈冇惺裁窗Y狀?
⑵ 教師出示一些圖片,讓幼兒觀察,向幼兒介紹一些相應的常識。
5、進行競賽搶答,了解一些預防寄生蟲病的衛(wèi)生知識。
⑴ 蛔蟲、蟯蟲、鉤蟲都屬于寄生在人體的寄生蟲,對嗎?
、 蛔蟲的蟲卵常附在手上和指甲縫里,所以經(jīng)常洗手是預防蛔蟲病的好辦法,對嗎?
、 吃東西時,如果使用筷子等餐具,就可以不用洗手,對嗎?
⑷ 大量的蛔蟲寄生,會引起消化不良、厭食、偏食,對嗎?
、 洗手時,用盆里的水多洗幾次,不要開著水龍頭,這樣洗手能洗干凈嗎?
、 大便之后,要用肥皂把手搓洗干凈,對嗎?
、 蟯蟲的成蟲會在夜間,從肛門跑出來產(chǎn)卵,并通過手、衣物、床具等傳播,對嗎?
【大班安全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常規(guī)安全教案 大班常規(guī)安全教案04-13
大班安全的教案03-23
大班的安全教案03-14
大班安全教案01-07
大班安全教案05-19
大班安全乘車安全教案03-27
安全用藥大班安全教案04-02
大班安全游泳安全教案10-16
大班安全教案文具安全10-12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用電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