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朗誦詩歌,理解詩歌內(nèi)容。
2、發(fā)展幼兒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學會初步的創(chuàng)遍詩歌。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情感,增加親子關(guān)系。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小貓、小狗、熊貓等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三月八日是什么節(jié)日?(婦女節(jié),媽媽的節(jié)日……)
你們愛不愛自己的媽媽?你們都是怎么愛媽媽的?(幼兒討論)
你們都很愛自己的媽媽,那許多小動物也有它們最最喜歡的,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都喜歡什么?”
2、出示課件
1)小鳥最喜歡什么?
2)小蜜蜂最喜歡什么?
3)小魚最喜歡什么?
(幼兒依次討論,豐富幼兒詞匯)
3、教師完整示范詩歌
4、教師邊展示課件,邊朗誦詩歌,幼兒跟讀
5、創(chuàng)遍詩歌:請幼兒根據(jù)教師出示的頭飾說出各個小動物最喜歡的`事物,并引導幼兒根據(jù)詩歌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編。
活動結(jié)束:總結(jié),教育幼兒愛自己的媽媽,聽媽媽的話,做懂事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教師提供給幼兒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和動手動腦的機會,以物品擬人化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動力。在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yǎng)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習慣,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那么,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fā)展。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結(jié)合故事中圖形的角色進行大膽想象與表述。
2、感受故事中家人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大圖書、各色手工紙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出故事
1、師: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它們一樣嗎?哪里不一樣?(顏色不一樣)
2、玩變魔術(shù)的游戲,想想可以變出什么形狀?
3、看看到底變出了什么?
總結(jié):這三個圖形每天生活在一起,它們一家有很多幸福、有趣的事情,小朋友們來看一看,講一講發(fā)生在它們之間的故事。
二、欣賞——講述故事
三、延伸——續(xù)編故事
1、想不想和老師一樣變出一個有趣的.圖形一家人?玩變變變的游戲。
2、看看小朋友是怎么變的,(出示幼兒作品)講解,今天你們把圖形一家人帶回家,和爸爸嗎講一講,圖形一家人還會發(fā)生哪些事情?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jīng)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jīng)驗!毒V要》在語言教育領(lǐng)域中提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guān)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故事《小公雞》這一活動正是體現(xiàn)了這一指導要點。
活動名稱:語言
活動內(nèi)容:故事《小公雞》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喜歡聽、賞故事。
2.嘗試連貫、清楚地講述故事。
2.初步懂得只有美麗的外表的遠遠不夠的,樹立熱愛勞動、做勤勞人的意識。
活動準備:1、多媒體課件故事《小公雞》。
2、認識了解等鳥類的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一、提問引入主題:
1.什么是美?引導幼兒理解勞動是美的,依靠自己的勞動是光榮的。
2.教師介紹故事主角小公雞,請幼兒用不同形容詞描述公雞的羽毛。
二、講述故事,重點提問:
1.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
2.故事里都有誰?
3.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喜歡故事里的小公雞嗎?
二、幼兒完整聽故事。
提問故事內(nèi)容:
1.小公雞有什么樣的羽毛,它想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這樣做好嗎?
2.燕子、鴿子、啄木鳥、貓頭鷹美嗎?美在哪里?
3.大公雞是怎樣回答小公雞的?
4.小公雞最后怎樣了?
5.它為什么要這樣做?
6.教師小結(jié)。
四、幼兒和教師一起復述故事。
活動延伸:幼兒分組進行角色表演。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綱要》指出,在幼兒園的語言教育中,我們要"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端恕肥且皇淄ぐ蝗坏纳⑽脑姡@首散文詩的語言亮點就是描述了各種小動物不同睡姿的動詞,帶給幼兒許多樂趣,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這首散文詩語言清新優(yōu)美,淺顯流暢,緊緊圍繞"睡"展開描述,字里行間流溢出恬靜的意境,特別適合中班幼兒欣賞和學習。通過聽聽、看看、講講、學學等多種形式讓幼兒欣賞和學習,并體驗在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
2、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學習"躺、鉆、睜、站、停"等詞。
活動準備:
1、配樂散文詩《睡了》。
2、課件(夜晚背景圖,小花貓、小白兔、小金魚、小紅鳥、小黃鸝的睡覺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師幼互動;
2、教師出示夜晚背景圖,引出活動。
3、欣賞散文詩
。1)完整欣賞散文詩,感受詩中的意境美;
提問:聽了這首散文詩你有什么感覺?你喜歡這首散文詩嗎?
。2)再次欣賞散文詩,理解詩中的主要內(nèi)容,學習動詞"躺、鉆、睜、站、停";
4、學習散文詩,鞏固幼兒對詩歌的理解和動詞的掌握;
5、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這首散文詩,知道了很多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那么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它們又是怎樣睡覺的呢?
小朋友們知道得真多,讓我們回教室把這些小動物也編到散文詩里好嗎?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積極性很高,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活動中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通過優(yōu)美的配樂散文詩及背景圖,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地感覺,通過各種感官感受到了夜晚的寧靜與恬美,激發(fā)幼兒的審美情趣,得到美的享受。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詞匯:“聚精會神”、“頭破血流”,并初步懂得寓意:做事情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學什么。
2.通過提問和有序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中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
3.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要盲目跟別人學的道理。
活動準備:
1.自制《小貓刮胡子》圖片一套或根據(jù)寓言內(nèi)容制作電腦動畫。
2.小貓(有胡須)手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談話引出活動內(nèi)容。
1.教師出示小貓手偶:我是一只小花貓,我的胡須長又長。
2.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小花貓的胡須有什么用嗎?
3.幼兒自由討論后,教師巧妙地引出寓言故事。
教師:可是有一只小花貓把自己的胡子刮掉了,我們來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二、教師出示教學圖片,有表情地講述寓言。
1.教師出示圖片,生動地講述寓言《小貓刮胡子》。
2.教師:小貓刮胡子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三、教師引導幼兒有序地觀察圖片,分段講述故事。
1.理解第一幅圖片的內(nèi)容:主人正在做什么?〈理解詞匯:“聚精會神”〉小花貓在看什么?
2.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有序地觀察圖片,理解寓言情節(jié)。
3.教師:小花貓刮胡子后,追捕老鼠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會碰得頭破血流?(理解詞匯:“頭破血流”)
四、教師和幼兒再次看圖片,完整欣賞寓言,啟發(fā)幼兒理解寓言。
1.教師指圖與幼兒共同講述寓言。
2.教師:小花貓能刮胡子嗎?
3.教師小結(jié):原來,胡子是貓用來探路的工具,它就像一把尺子,在鉆洞時得用它來測量洞的大小。如果沒有了這把尺子,貓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鉆過去。
五、引導幼兒進行拓展談話,啟發(fā)幼兒懂得做事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學什么。
1.教師:小花貓的'主人刮胡子對不對?
2.教師:為什么主人應該刮,小花貓卻不能刮呢?(每個人是不一樣的,不能看到什么就學什么)
3.教師:如果以后你也遇到了一只刮胡子的小花貓,你會和它說什么?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完整地進行講述,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能大膽地想象和創(chuàng)編故事,體驗故事帶來的樂趣。
3、知道關(guān)心幫助別人,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課件活動過程:
一、依次看圖講述1、出示第一幅圖,幼兒自由講述:你看到了什么?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出示圖二,幼兒想辦法幫助小螞蟻。
你們看,小螞蟻怎么樣啦?(都摔下來了),那怎么辦呢?你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我們聽著音樂把想的辦法表演出來。
3、出示圖三,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充分想象猜測。
那黑黑的東西會是什么呢?請你們猜猜看。
二、兩兩結(jié)對進行講述,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請你們兩個兩個一起看一看、說一說、講一講。
三、揭示結(jié)果,感受故事帶來的'樂趣。
那到底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一只大蜘蛛的屁股)四、演示課件,完整講述故事。讓我們一起看著講一講。
活動延伸:
1、將故事書投放到語言區(qū),幼兒將方法繪畫出來。
2、為故事書設計封面等。
附故事:《三只螞蟻》
有一天,三只螞蟻出來玩,他們來到了一個花園里,玩起了捉謎藏的游戲。忽然,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根線,咦,這是什么呀?一只小螞蟻說:“一定是花的藤。”另一只說:“上面一定有什么東西!庇谑牵麄兙蜎Q定爬上去看一看。爬呀爬呀,可剛爬了一半就掉下來了,他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你拉我、我推你,互相幫助終于爬到了最頂上。呀,這黑黑的是什么呢?他們一起抬頭一看,都驚訝地叫了起來:“一只大蜘蛛的屁股!”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4-19
中班活動教案:語言03-02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2-18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25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實用]07-04
中班語言活動:傘教案01-26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必備)09-15
中班語言活動春雨教案06-03
中班語言活動《樹葉》教案01-04
中班語言活動《禮物》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