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科學活動教案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的飲料,初步了解溶解的現(xiàn)象。
2、體驗自我服務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味道、顏色不一的飲料粉;水壺(有水)、冰塊
2、已泡好的`顏色、味道不一的2―3種飲料(用布遮住)
3、一次性杯子、吸管、勺子、托盤、桌布、抹布、桌子
4、事先創(chuàng)設好休閑小屋的情境氛圍;師裝扮服務員系好圍裙,帶好帽子
活動過程:
一、嘗嘗飲料
1、提問:客人喜歡喝飲料嗎?想喝什么飲料?(幫助孩子回憶生活經驗)
2、師:我們休閑小屋最近推出一些自制飲料新品,客人想嘗嘗嗎?
出示各種顏色的飲料粉
師引導孩子觀察飲料粉,鼓勵孩子看看、聞聞,猜猜可能是什么飲料粉?
提問:想喝什么飲料?你們會沖嗎?
師根據(jù)孩子的需求邊問孩子沖飲料的方法,邊為孩子沖飲料(也可請個別孩子來嘗試)
重點和孩子討論:為什么這些飲料粉不見了呢?
。ㄈ芙獾剿锪耍顾兊糜蓄伾、香香的、甜甜的,溶解就是化了的意思)
3、為孩子倒上適量的飲料,孩子品嘗
提問:客人,好喝嗎?喝了以后有什么感覺?
。ㄒ龑Ш⒆诱f說飲料的香味、味道)
二、做做飲料
師:為了讓顧客過一個涼快的夏天,我們休閑小屋舉行飲料自助餐,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調制喜歡的飲料,大家可以去試一試。不過,有幾個要求請客人要注意:
1、 客人在做飲料時小心做事,要注意保持小屋的衛(wèi)生。
2、 等會兒我們要開飲料展覽會,你們把做好飲料拿到這里來,讓我們看一看,好嗎?
孩子自由結伴嘗試做飲料
三、互相品嘗飲料
和朋友互相說說自己做的飲料?(飲料的名字、顏色、味道、制作方法等)
師:你們真棒,做了這么多好喝的飲料,打算怎么喝呢?(鼓勵孩子和朋友、周圍老師分享)
討論:怎么給朋友喝你的飲料?(有禮貌、講衛(wèi)生)
鼓勵孩子大膽與人交往,表揚孩子。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在嘗試沖飲料的過程中對溶解現(xiàn)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學會了與人交流,豐富了生活經驗,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在活動中,幼兒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發(fā)展不一,在合作制作的過程中,幼兒可以交流各自的做法,學習同樣的經驗,促進語言交流,合作學習等能力的發(fā)展。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想還可以將延伸活動作一調整,鼓勵幼兒嘗試將飲料制作過程制作成說明書,這樣不僅可及時幫助幼兒梳理沖飲料的經驗,還可引導幼兒將自己在探索過程中獲得的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現(xiàn),表達。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嘗試讓紙站起來,并探索讓紙站得穩(wěn)得多種方法。
2.探索通過改變紙的形狀,增加紙的支撐力。
3.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白紙人手若干張、書若干本、記號筆、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書和紙1、老師:書和紙這對好朋友,今天發(fā)生了爭執(zhí)。
瞧!書神氣地說道:"當我站起來的`時候,能穩(wěn)穩(wěn)地站!"老師操作:書本穩(wěn)穩(wěn)地站著。
可是,紙聽了很不服氣,說:"你能站,我也能穩(wěn)穩(wěn)地站著!"2、猜想:你們覺得紙能站起來嗎?
請幼兒交流介紹自己的猜測,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幼兒第一次實驗。
1、到底你的好辦法能不能幫助紙穩(wěn)穩(wěn)地站起來?
2、老師在后面的每個桌子上都放了許多紙,待會請你去試一試你的辦法,并把你的方法用繪畫的形式記錄在記錄紙上。(出示記錄紙)3、幼兒操作,老師巡回了解幼兒操作情況。
4、集合幼兒,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方法。
小結:紙真神奇,大家通過折、卷等方法,改變它原來的形狀后,使紙站了起來,紙開心極了,它在你們的幫助下終于穩(wěn)穩(wěn)地站起來了。
三、幼兒第二次實驗。
可是,書又說了:"我不僅能站站住,而且還能把你紙穩(wěn)穩(wěn)地托起來呢!"老師演示,書托起一張薄薄的紙。
1、紙也能托起書嗎?幼兒猜測。
2、教師交代操作要求請幼兒再次實驗。
幼兒根據(jù)記錄表講述,教師進行小結。
四、提升難度(幼兒第三次實驗)。
你們聽,書又說了:"你才托起一本書,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紙呢!"老師演示,書托起好多紙。
1.紙也能托起很多書嗎?幼兒猜測。
2.教師交代操作要求,幼兒實驗。
小結:教師統(tǒng)計托書最多的是哪一種形狀的紙?
五、總結。
紙的支撐力跟它接觸的地方、高度都有關,上下接觸的面大,它的支撐力就大,相反,接觸的面小,力就小。在這個活動中,還有好多科學知識呢,我們以后再去慢慢探索。
六、拓展生活經驗。
1、在生活中有好多東西也使用這種方法使它們的力氣大起來的。
2、教師舉例講述。
七、延伸活動。
請幼兒找找幼兒園里有哪些東西也是使用這種方法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敲鼓的過程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2.使用多種材料進行探索活動,感受物體因振動而產生聲音。
3.能大膽地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探索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鼓與鼓槌、紐扣、回形針、小玩具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敲擊鼓面,對聲音產生的原因有探索興趣。
(1)教師:新年快到了,人們敲鑼打鼓,迎接新年的到來。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大鼓,我們一起來敲一敲,聽一聽。
。2)引導幼兒說出小鼓會發(fā)出“咚咚咚”的聲音。提問:敲擊小鼓,你們聽到了什么?
2.通過將多種材料放在鼓面上探索,感受物體因振動而發(fā)出聲音。
。1)提問:聲音能用耳朵聽,能用眼睛看嗎?
。2)觀察敲擊下紐扣在鼓面上跳動的.現(xiàn)象。教師:請你們把一粒紐扣放在鼓面上,然后再敲一敲,看一看。
(3)請幼兒再將回形針、小玩具等放在鼓面上,觀察敲擊使物體上跳動的現(xiàn)象。
(4)請幼兒把自己的小手放在鼓面上,感受敲擊鼓面的振動現(xiàn)象。
3.用語言與同伴交流探索經驗,引導幼兒說出看見了物品在振動,聽見了“咚咚咚”的聲音。提問:
。1)敲擊小鼓,你們的眼睛看見了什么?耳朵聽見了什么?
(2)沒有敲小鼓時,你們的眼睛看見了什么?耳朵聽見了什么?
4.引導幼兒圍繞“鼓面為什么會動”“不敲鼓的時候鼓面會不會動?”進行討論。
。1)提問: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小鼓是怎么發(fā)出聲音的?
。2)總結:原來我們敲小鼓的時候,引起了鼓面的振動,我們的耳朵就聽見了聲音。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30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4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4
科學活動教案07-20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2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科學活動教案02-24
科學的活動教案05-31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