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合集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故事中毛筆的作用。
2.了解毛筆的由來、種類及用途。
3.注意傾聽同伴講述。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畫一套,各種毛筆。
2.毛筆歷史、種類的錄音一段。
3.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出示毛筆,談話導入
一、看這是什么?你們知道它的名字嗎?(毛筆)今天毛筆想去郊游,它會遇到什么事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講述《毛筆流浪記》的故事,幫助幼兒了解故事情節(jié)
1.出示圖一:老師邊講邊提問:毛筆遇到了誰?想千什么?出現了誰?為什么毛筆想幫忙,而鋼筆叫它走開?毛筆的心情會怎樣?
2.出示圖二:圖上有誰?他在千什么?老師繼續(xù)講述后提問:為什么設計師手里的鉛筆也叫毛筆走開呢?毛筆的心情又會怎樣?
3.討論:我們來幫幫毛筆,想想毛筆有什么用處?
4.出示圖三:繼續(xù)講述故事。提問:最后毛筆開心嗎?為什么?
5.教師小結:其實種筆都有自己的作用,有的筆是專門用來繪圖的,有的筆是畫畫的,有的筆是用來寫字的……他們各有各的作用,這個地方用不著它,那個地方就能用得上它。
三、結合實際討論毛筆的由來、種類及用途
1.你知道毛筆的歷史嗎?你知道毛筆可以分哪幾類嗎?
2.聽錄音了解毛筆的由來種類及用途。
如:毛筆分為狼毫、羊毫…(出示各種毛筆),它們都可以用來寫字、畫畫。四、毛筆游戲
你們喜歡毛筆嗎?你們會使用毛筆嗎?用我們的身體動作模仿毛筆寫寫、畫畫。音樂每句停頓處擺好毛筆的一種造型。
活動延伸
利用時間帶領幼兒在紙上學學怎樣用毛筆寫字、畫畫,體驗毛筆在紙上寫字的感覺。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夏天的季節(jié)特征。
2、萌發(fā)對兒歌的喜愛。
3、嘗試仿編兒歌。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幼兒對夏天有了初步感受。教學掛圖《夏天來了》
活動過程:
1、談論
。1)引導幼兒談論: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從哪些地方看出夏天來了?
(2)啟發(fā)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同伴交流對夏天的感受。
2、欣賞圖片
。1)出示掛圖《夏天來了》,引導幼兒過程、欣賞。
。2)引發(fā)幼兒討論:夏天到了誰在樹上叫?池塘里的什么花開了?人們的頭上都戴上了什么?
3、學習兒歌。
。1)教師朗誦兒歌《《夏天在哪里?》,引導幼兒邊欣賞掛圖邊傾聽。
。2)引導幼兒學說兒歌,提醒幼兒注意語氣和停頓。
(3)啟發(fā)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夏天還在哪里/
。4)鼓勵幼兒模仿《夏天在哪里?》的兒歌。
活動反思:
教育活動《夏天在哪里》課后,我感覺本次教育活動貼近幼兒生活實際,教學效果很好,課堂氣氛非常融洽,孩子們參與意識強,多數的幼兒能主動舉手,踴躍回答老師的.提問,幼兒能積極動腦進行創(chuàng)編兒歌,可以說本次教學行為充分達到了預期的教育目標,整個教育效果良好。一開始兒歌活動教師站在自己的角度,使幼兒感到一片茫然,教師及時調整,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使幼兒理解兒歌,并深層的挖掘教學內容的價值,使語言活動的價值更大。在教師不斷指導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是在不斷的自我成長。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差,教師要創(chuàng)設適合幼兒的方式抓住時機,從幼兒實際出發(fā),以幼兒發(fā)展為本,正真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意學念兒歌,能初步學會跟念兒歌。
2、能用兒歌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3、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樂意學念兒歌,能初步學會跟念兒歌。
活動難點:結合生活中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及兒歌內容來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活動準備:
“春天”掛圖、可移動的花、草、鳥等桌面教具、布袋木偶小猴一只
活動過程:
1、出示春天背景圖,請幼兒說說圖中有什么。
2、出示小猴,小猴念兒歌一遍
3、教師邊念兒歌邊演示教具,請幼兒學說“春天到”、“吱吱叫”、“多美好”。
4、請幼兒跟著老師、小猴一起念兒歌。
5、教師帶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活動反思:
由于托班年齡較小,對于季節(jié)的變化,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對于這個春天,幼兒們都感受不到春天的美,及周圍環(huán)境的一些變化,可能最近天氣變化無常,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并不是那么的明顯,所以幼兒們也就不那么容易發(fā)現了。通過不斷地引導、結合掛圖,幼兒對春天的變化才有了初步的了解。當然活動中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在內容的選擇上不太合理,不夠貼近現實生活,雖然已經是春天了,但是對于春天的自然變化并不是很明顯,讓幼兒們感受不到春天已經到了的感覺。因此在本周主題制定的過程中,這個春天的主題的實施過于早了;活動中仍然存在著老套的教學方式,跟念現象較普遍,幼兒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好的發(fā)展。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愿意用語言、動作表現故事情節(jié)。
2、感受故事的趣味性,豐富詞匯:又輕又巧、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
活動準備:故事ppt、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ㄒ唬┯螒颉安虏滤钦l”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導入:天氣真好!草地上來了一群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猜猜它們是誰呢?你從哪里看出來它是小雞的?(請幼兒觀察,然后說一說)
2、小兔、螳螂、螃蟹(同上)
。ǘ┬蕾p理解故事。
1、提問: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到草地上來干什么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就知道了。(播放故事錄音第一段)
。号,原來它們是來比一比,誰的腳多,誰的腳少,誰的腳用處大。
2、提問:那怎么樣來比誰的腳多,誰的腳少呢?:可以看一看,數一數。
3、那我們一一看、數一數吧。小雞有幾只腳?你們知道小雞是怎么走路的嗎?誰來學一學?(豐富詞匯:又輕又巧)
教師:小雞有兩只腳,兩只腳走路又輕又巧。(一起學學小雞,說一說)
4、小兔、小螳螂、螃蟹他們有幾只腳,他們分別是怎么走路的?分別請幼兒學一學。(豐富詞匯: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
5、小動物們正說著,這時候誰來了?小蜈蚣有幾只腳呢?我們聽聽小蜈蚣自己怎么說的?
提問:小蜈蚣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辦呢?猜猜看,怎么辦?(小動物們可能會它)
提問:小動物們能幫它數清楚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提問:小雞數清楚了嗎?小雞怎么說的.?小兔數清楚了嗎?小兔怎么說的?螳螂數清楚了嗎?螳螂怎么說的?螃蟹數清楚了嗎?螃蟹怎么說的?
哎呀,小動物們都沒能數清楚,怎么辦呢?小朋友愿意幫幫忙嗎?
老師,我把這條蜈蚣放到放大鏡下面來,我們一起幫它數一數吧!
6、:原來,蜈蚣一共有42只腳,還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來表達,就是21對腳,兩只腳稱為一對。
7、完整欣賞故事。這個故事真有趣!讓我們一起完整的來聽一聽這個故事,一邊聽,請小朋友一起跟著講一講。
。ㄈ┕适卤硌荨
1、《數腳》不僅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們還可以把它變成一個好玩的游戲呢?你們想不想玩?
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藏了好多小動物胸飾,我們請小朋友拿出來看一看,然后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這個小動物有幾只腳,它是怎么走路的?
2、一會一起來說故事,輪到哪個小動物,那個小動物就站起來說一說,表演一下。
3、你們還想扮演其他小動物嗎?我們回到教室再一起玩一玩吧!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小動物及小動物最愛吃的食物
2.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性、想象力、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參加活動的樂趣三.重點:動物最喜歡吃什么。
活動難點:
幼兒動手操作
準備活動:
1.《熊媽媽請客》課件
2.《生日快樂歌》歌曲
3.小動物、食物圖片、及盤子若干。
活動過程:
1. 導題:聽生日快樂歌。
問題:
師:我們剛才聽到的是什么歌啊?
幼:生日快樂歌。
小朋友們猜一猜,今天是誰過生日呢?
任意回答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我們一起看看今天到底是誰過生日。
2. 放課件:《熊媽媽過生日》
問題:
師:今天誰過生日。
幼:熊媽媽過生日熊媽媽過生日今天請來了好多客人!我們猜一猜都要哪些小客人?
幼:任意回答小朋友說了這么多,我們一起看看到底都有誰!
3. 放課件:(雞、鵝、狗、羊、貓給熊媽媽過生日)
問題:
師:都有誰來了呀?
幼兒:雞、鵝、狗、羊、貓來了這么多客人,熊媽媽會給它們準備什么好吃的.食物呢?
4. 放課件:(熊媽媽給他們準備了飯菜)
問題:
師:熊媽媽給客人準備了什么好吃的啊?
幼兒:蟲、草、骨頭、魚、青菜師:為什么沒吃?
幼兒:送錯了師:小朋友們想想該怎么辦? 幼兒:換一換師: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辦法,我們看看小熊是怎么辦的?
5. 放課件: (小熊把飯菜換對了)
問題:
師:小熊是怎么做的?
幼兒:換一換師:那你們知道它們各自最愛吃什么菜? 幼兒:知道師:那我們也來換一換吧!
師:小朋友都換完了,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它們最愛吃的!逐一看。
老師這里還有很多飯菜,老師拿出食物讓幼兒認。并說出是誰最愛吃的。
教師留出一份:這是什么?是誰最愛吃的呀?
幼兒:菜,鵝那老師就把它放在鵝的盤子里。
老師這里還有這么多呢!現在請小朋友來幫它們送去。幼兒從老師這兒一人拿一份讓個別小朋友告訴大家拿的是什么,誰這愛吃的,然后再讓小朋友一起送去。
幼兒送完:
師:來,我們看看小朋友都送對了沒有?
逐一看,拿起食物,一手拿一手放。
小朋友們都放對了。熊媽媽也給我們準備了禮物,請小朋友們站好隊給客人老師再見,我們去領禮物嘍!
活動結束。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的語言美、意境美,理解角色的心情,體驗小青蟲遭受冷落和蛻變成功后的情緒變化。
2.簡單了解蝴蝶蛻變的過程,知道美麗可以慢慢創(chuàng)造。
活動準備:
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疑激趣
1.(出示小青蟲哭泣的圖片)瞧,這是誰呀?它怎么啦?
2.引導幼兒猜測小青蟲為什么哭,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理解。
二、分段欣賞故事
●(觀看圖片一)
1.師:夏天可真熱鬧啊,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干什么?
2.重點是觀察小青蟲偷偷欣賞音樂的樣子,說說小青蟲為什么要躲在草底下。
●(觀看圖片二)
1.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你覺得小青蟲會說什么?
2.學學小青蟲陶醉在曲子中的樣子。
●(觀看圖片三)
1.可是蟋蟀發(fā)現了小青蟲,你覺得蟋蟀喜歡小青蟲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引導幼兒猜想蟋蟀會對小青蟲說什么,小青蟲又會怎么說?(表演蟋蟀趕走小青蟲的情節(jié))
3.這時小青蟲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觀看圖片四)
師:小青蟲這么傷心,我們來安慰安慰它吧。你會對小青蟲說什么?
●(觀看圖片五)
聽了小朋友的安慰,小青蟲心里舒服多了,他爬到一棵沒人知道的樹上遠遠的、靜靜的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
●(觀看圖片六)
聽著聽著,小青蟲做了一件事情,它做了什么?
●(觀看圖片七)
它把自己藏在繭里面靜靜的聽著音樂,慢慢地睡著了,它還做了一個夢。它會夢到什么呢?之后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觀看圖片八)
1.幼兒說說小青蟲夢見了什么?
●(觀看圖片九-圖片十一)
引導幼兒觀察小青蟲的變化,并大膽用語言進行表述。
三、完整欣賞故事,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1.播放音樂,教師完整地把故事說一遍,并問:"說說聽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2.說說小青蟲是如何把自己變成漂亮的蝴蝶的?
3.丑丑的小青蟲經過了自己的努力,終于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原來美麗是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了。所以小朋友們,我們都應該尊重別人,不能瞧不起那些不起眼的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使自己變得更棒更美麗。
延伸活動:
讓我們跟著美麗的蝴蝶,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一起到外面去玩玩吧!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根據中班幼兒音樂教育的活動目標,及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個人覺得這是一首很適合培養(yǎng)幼兒感知和大膽表現自己情感和情緒的歌曲。特別是在歌曲創(chuàng)編表演的環(huán)節(jié),不但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已有的經驗,滿足幼兒的需要,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因而,設計了此活動,即以歌唱為主的活動和以歌表演為主的活動,以培養(yǎng)幼兒感知和表現歌曲變化的能力,及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情感。
2、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
3、感受與好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朗誦詩歌,
難點:理解兒歌,表現兒歌
活動準備
1、小狗,小鴨,娃娃的貼絨或磁性教具及相應的頭飾 2、錄音機;磁性黑板一塊 3、 幻燈片、歌曲錄音
活動過程
師:小朋友們好!
幼:老師好!
一、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談話導入主題。
1、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
2、你看到好朋友時會怎么說,怎么做?3.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 么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嗎,讓們一起來看一看 。
二、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教師先朗誦兒歌。 提問:兒歌中誰和誰是好朋友?
1、兒歌中兩只小狗見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鴨見了面是怎么做的'?
3、兩個娃娃見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師:你覺得他們是好朋友嗎?你聽到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樣互相幫忙 ?從哪里看出來他們是好朋友呢?
三、學習兒歌(給幼兒播放歌曲,聽一聽) 師:“這首兒歌好不好聽呀?那么,現在們一起來學一學這首兒歌,好嗎?。”那先跟著讀一遍吧。。。好,都學會了吧 。們現在來加上一些簡單的動作,一起演唱歌曲吧。
請幼兒進行集體郎誦個別朗誦、男女分組朗誦 ,最后老師彈琴,你們按節(jié)奏來演唱好嗎?真好聽,小朋友們唱的很棒。
四、表演
分別請幼兒分別戴上小狗、小鴨、娃娃頭飾個好朋友表演兒歌。
附:兒歌
好朋友
兩只小狗見了面,
互相親親鼻子尖;
兩只小鴨見了面,
尾巴搖搖頭點點;
兩個娃娃見了面,
親親熱熱把手牽
教學反思
這不僅僅是一次音樂活動,通過孩子對歌詞的深入理解,讓孩子意識到: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的快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社會性教育素材,讓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萌發(fā)和同伴積極交往的良好社會性。在教學時還可以配上一定的肢體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如還是沒有掌握,那么在平時的安靜時間,老師帶著多唱幾遍;蛘咴谄綍r吃飯、游戲時打開錄音,讓幼兒多聽聽。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傾聽并理解故事內容,嘗試利用路邊的一些標志性建筑物或設施幫助認路。
2、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經驗準備:初步了解過家里到幼兒園的路線。
2、教師經驗準備:熟悉幼兒園周圍的路線環(huán)境,知道某一幼兒從家到幼兒園的路線。
3、材料準備:故事課件、從家里到幼兒園的簡易路線圖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guī)砹艘晃晃业呐笥眩ǔ鍪纠哮啠┧钦l?(老鴨)我的朋友老鴨開了一家店,生意可好了,可是今天他告訴我,他的店丟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過渡小結: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老鴨的故事,看看他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故事前半段)
二、理解故事(故事前半段)
師:老鴨的店真的丟了嗎?(沒有)他為什么會覺得自己的店丟了呢?(他越走越遠,看不到自己的店了;他迷路了 回應:你們聽得真仔細)
師:老鴨急的滿頭大汗,你們能幫幫迷路的老鴨么?(幼:記住出去時候的路 回應:你的辦法不錯 幼:開一輛小車帶他回家 回應:你想到了用交通工具,也是好辦法 幼:請警察叔叔幫忙 回應:求助別人也是一個好辦法)誰還記得老鴨出發(fā)時到底經過了哪些地方? (銀杏樹、樹林、小山坡)
師:老鴨先經過哪里?再經過哪里?最后到了哪里?(操作課件:箭頭標記)
師:我們知道了老鴨出發(fā)時經過的地方,那怎樣才能幫助老鴨找回自己的'店呢?(記住出發(fā)時經過的每個地方,再按照原路返回)
師:往回跑時,先經過哪里?再經過哪里?最后看見什么就能找到老鴨的店了。(操作課件:老鴨先路過一片樹林,再經過小山坡,最后看見銀杏樹,就找到店了)
師:你們的辦法真不錯。看看這樣到底能不能幫助老鴨找到回家的路呢?
。▋A聽故事后半段)小結:當我們從一個地方出發(fā)去另外一個地方時,一路上總會經過一些容易記住的標志,記住這些標志能幫助我們認路。你們用這樣的辦法幫助老鴨順利找到了回店的路,老鴨很感謝你們。
三、情境經驗
師:你從家里出發(fā)到幼兒園時,會經過哪些容易記住的地方?(銀行、家樂福、車站等)
師:這是琪琪小朋友的家,看看從她的家出發(fā)到幼兒園,會經過哪些地方?(幼兒跟著老師一起看簡易路線圖說一說)
師:如果我從巴黎春天出發(fā),怎樣到達幼兒園?(我先經過xx,再經過xx,最后到達xx)小結:除了記住一些特別的房屋,我們還可以記住看一些路牌、門牌號、交通標志等,幫助我們認路,還能去幫助更多迷路的人呢。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4-19
中班活動教案:語言03-02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2-18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25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實用]07-04
中班語言活動:傘教案01-26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必備)09-15
中班語言活動春雨教案06-03
中班語言活動《樹葉》教案01-04
中班語言活動《禮物》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