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術教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美術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美術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簡單的圖形,嘗試大膽地表現(xiàn)蘑菇房的基本特征,
2、樂意向同伴介紹蘑菇房,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打開幼兒用書,共同閱讀故事《蘑菇房子》,引出主題。
二、認識蘑菇房子的特征,了解作畫方法。
1、引導幼兒觀察蘑菇房子,說說:蘑菇房子是什么樣子的?房頂是什么形狀的?房子又是什么形狀的?蘑菇房子上還有什么?
蘑菇房子房頂是半圓形的,房子是長方形的。房子上有窗戶門。
談談房子應該畫的如何才能住得下小白兔?(房子應該畫的大,才能住得下小白兔。)
幼兒想象你想畫怎樣的門窗?(可以是正方形、半圓形、圓形等等)
三、幼兒大膽作畫。
師鼓勵幼兒蘑菇房子畫要大的。繪畫大膽,門窗自由發(fā)揮想象、涂色均勻。
四、展覽作品,相互評價。
幼兒相互觀摩蘑菇房子。教師組織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房子,為什么?表揚作畫大膽、涂色均勻的幼兒。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
1、喜歡折紙活動。
2、學習折疊繪畫的方法表現(xiàn)小動物的形象。
準備:
三角形紙、彩筆、圖畫紙,小狗、小貓、小豬的范例。
活動與指導:
1、出示可愛的小動物的范例請幼兒欣賞,可選擇自己喜歡哪個小動物。
2、學習折疊繪畫小動物,會在小動物形象上描畫五官。
3、幼兒自行練習折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4、鼓勵幼兒多折幾個動物,畫小動物不同的動態(tài)。
建議:
教幼兒學習看折紙圖。
日常生活
1、豐富幼兒關于小狗、小貓、小豬的知識。
2、學習“一只哈巴狗”的舞蹈及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家園配合
鼓勵稱贊幼兒動手折疊學畫的積極性。
有關美術教案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認識各種筆和顏料
1、彩色水筆;2、勾線筆;3、彩色鉛筆;4、彩色手工紙;5、油畫棒;6、水粉顏料和工具;7、橡皮泥。
二、畫一畫(綜合練習)師巡視。
請試著用線條和顏色來畫一幅你喜歡的畫。
三、教師小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第二課時
1、明確目標、欣賞導入
對比欣賞小畫冊,并分析其制作的特殊性。師問:被小白兔剪過后的小畫冊有什么變化呢?生:剪過后,小畫冊中的人物頭和身子可以進行變化。
2、了解折法、探究質疑
。1)提出問題:你認為神奇小畫冊是怎樣制作的呢?
。2)請一個學生嘗試折一折。
。3)運用媒體直觀了解折法。
3、解決問題、教師示范
。1)師生互動制作小畫冊。提示:剪的部位與小畫冊變化中的聯(lián)系。
。2)加深學生印象,回顧制作步驟。師:有誰記得我們剛才制作小畫冊的步驟呢?
4、分組比賽、思維發(fā)散
。1)思維發(fā)散。師:小畫冊除了畫人物之外,還能畫什么?生:除了人物,還可以畫動物、植物、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
(2)進行分組添畫游戲。師:下面我們來玩一個輪流添畫的游戲!游戲內容:把四本小畫冊分組完成。游戲規(guī)則: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兩個同學上臺添畫,音樂一停,各組添畫結束。
。3)評析作業(yè),解決銜接問題。板書:巧妙銜接。并通過課件強化。師:現(xiàn)在我們來欣賞一下各組的小畫冊,看看其中有沒有要注意的地方呢?生:畫得不飽滿。生:畫冊上頁和下頁銜接不上。生:同學們的想象力不錯,但你還能把它添畫成什么物體呢?
。4)欣賞畫冊,鞏固知識。師:我今天帶來了幾個小朋友的六本小畫冊,不過他們的小畫冊都有小問題,看睡能最先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
生1:構圖不飽滿。
生2:畫冊是上、下頁銜接不上。
生3:畫冊中內容缺乏變化。
師:對了,我們在制作小畫冊的時候,要注意構圖飽滿,畫冊上下頁銜接好,添畫小畫冊的內容時候,要有豐富的想象力。
5、教師知道、自主表現(xiàn)
。1)作業(yè)要求:運用折、剪、添畫等方法制作一本神奇小畫冊。
。3)同桌互相交換畫冊進行添畫。
6、作業(yè)自評、互評、師評
第3課:涂涂畫畫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受力;
2、培養(yǎng)繪畫的興趣;
3、啟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4、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訓練學生團結合作性。
教學重點:
1、學生了解各種顏色、顏料的性能;
2、畫出新奇的.圖形,涂上鮮艷的顏色。
教學難點:
學生在各種不同的顏色自由大膽的涂畫中,掌握色彩的涂畫方法。教學方法:示范法、練習法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介紹工具:
出示工具“今天,我們要用各種工具作畫,所以先來認識一下有什么工具。”學生觀察!邦伭媳仨氂门殴P調開,可以混合配色。水杯用來洗筆!
二、新授
1、欣賞
圖(1)俄羅斯畫家康定斯基的作品。
提問:畫面上用了哪些顏色?
學生討論。(紅、綠、黃、藍、白等。)
師:畫面上有具體的圖形嗎?
學生思考。
圖(2)學生作業(yè)
師:這幅畫中有什么圖形?主要采用哪種色彩?
學生分析。
2、引導繪畫
。1)出示白紙,剪成各種形狀。
師:請各組同學用不同顏色來給這些形狀添上不同形狀和花紋。學生嘗試畫
(2)老師示范畫
A、用毛筆、排筆蘸上不同顏色。
B、在畫面上任意涂上顏色,注意色彩的變化。
C、添加不同形狀或花紋。
。3)學生動手繪畫
提問:你在繪畫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當你用紅和黃色涂在一起時有什么變化?你還發(fā)現(xiàn)其他變化嗎?
三、學生討論。
展示學生作業(yè),集體評議。
四、小結
涂畫十分有趣,許多畫家用不同的顏色、形狀就能涂畫出美麗的畫面,這是為什么?重在他們的畫有創(chuàng)意,能讓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
有關美術教案3
活動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喜歡小動物,冬天不怕冷的意識。
2. 學習繪畫企鵝的畫法。
3. 掌握用毛筆、控制力度、立手腕勾畫出企鵝。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用毛筆繪畫的經(jīng)驗。
物質準備:地球儀白板 課件 水粉 筆洗 調色盤 毛筆 畫紙 活動重點:能夠準確的畫出企鵝的形象。
活動難點:用毛筆勾畫企鵝輪廓的時候能夠掌握好力度。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過程:
1. 出示地球儀引出南極和北極的名稱,簡單介紹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
2. 南極和北極居住的是誰?他們?yōu)槭裁床慌潞洌?/p>
3. 觀看關于企鵝的視頻。(白板)
4. 看圖片介紹企鵝的.種類以及常識。企鵝有18種,是一種不能飛翔的鳥類。(白板)
5. 觀看范畫說說企鵝,觀察身體的外形的特點,幼兒嘗試說出繪畫的步驟,鼓勵幼兒學企鵝走路。
6. 教師示范繪畫的步驟(白板重現(xiàn)過程)
7. 我們都有爸爸、媽媽。企鵝也是喜歡群居的動物,也喜歡跟在爸爸、媽媽的身邊出去鍛煉身體。
8. 欣賞美術作品。
9. 幼兒繪畫,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添畫冰雪。
活動延伸:
美工區(qū)活動可以嘗試用毛筆繪畫其它形態(tài)的企鵝。
有關美術教案4
第一課 民間玩具世界(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民間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紋、材料。
2.過程與方法:
在比較中體驗民間玩具不同的材料、用途和地方文化藝術特色、審美趣味。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參與民族文化的傳承交流,感受民間玩具濃厚的鄉(xiāng)土味和強烈的裝飾風格,培養(yǎng)健康向上的窩、審美趣味。
教學過程:
一.欣賞課本提供的玩具圖例,找出它們的名字。
1. 打開課件讓學生欣賞各地不同風格的民間玩具,讓學生猜想這些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
“大阿!痹煨蜆阕尽A潤飽滿、色彩鮮明、健康快樂的兒童形象。
“紙扎風箏”古樸對稱的云紋,激發(fā)學生想象放飛的優(yōu)美情境。
“彩燈蟹”形象逼真、生動,紅黑白對比的色彩和對稱式花紋裝飾,鮮艷奪目、古色古香。
“一囗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的皮影藝術,以牛皮等為材料,是可用作表演、娛樂,以可以用于觀賞的精美工藝品。
“面花獅子糕”既可作禮物贈送,又可食用。
“布老虎”是用黃紅兩色布縫制而成的軟雕塑,嬌憨可愛的.形象而感受民間玩具平安、幸福的寓意。
“布袋木偶”不但可以演戲,還可以用作裝飾室內環(huán)境。
2. 感受民間藝人心靈物手巧及民間藝術特色。
二.它們“想說”些什么?
1.民間玩具的產(chǎn)地、寓意及有關的故事。
三.民間玩具美在哪里?為什么?
1.提供描述的感覺詞語(如材料美、裝飾美、對稱美、質樸、飽滿、逼真、色彩華麗、對比強烈),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產(chǎn)生這種感覺?
2.民間玩具造型、色彩特點與審美情趣。
四.通過學習,可以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繪自己感興趣民間玩具。
五.作業(yè)要求:
1.基本要求:
選擇兩件課本上的民間玩具,簡單說出其外形、色彩、材料的特點。
較高的要求:
選擇材料工具,描繪或制作出一件自己喜愛的民間玩具。
課后反思:
活動效果:這一課同學們在欣賞的時候表現(xiàn)了極大的興趣,在講述過程中出現(xiàn)過多冷場的問題。
2.作業(yè)評析:作業(yè)質量不高
3.改進措施:學生動手制作的能力不強,要加強手工制作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有關美術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與感受活動,了解瓶子藝術的造型特點及構造。
2.掌握瓶子對稱特點的折剪方法,能較順利地剪出造型美觀、大小適合的瓶子,并能用繪畫、剪貼及綜合性等方法進行裝飾美化。
3.通過自主觀察與實踐,提高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體驗創(chuàng)造成功的快樂。
二、教材分析
2.重點、難點。
重點:瓶子特點及其藝術魅力和對稱剪法的掌握。
難點:注意畫稿時紙的開合方向,剪出的瓶子左右粘連并且造型別致、色彩漂亮、圖案花紋好看。
三、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各類彩色紙、剪刀、固體膠、等
。ń處煟┒嗝襟w課件、瓶子范作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謎語導入:
長長頭頸小小口,凸起肚皮愛喝水,
四季最愛巧裝扮, 綠葉紅花插滿頭 。
提問:請大家猜一猜,這位愛打扮的朋友會是誰呢?
學生回答,揭示課題《花瓶》
二、學習探究認識花瓶結構
(一) 認識花瓶結構:
1、出示無耳花瓶,請學生說一說花瓶有哪幾個部分組成?
我們先來欣賞一只花瓶,出示圖片。
2、再出示有耳花瓶,請學生說一說這個花瓶和前一個花瓶有什么不同之處?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作小結:一般花瓶由瓶口、瓶頸、瓶肚、瓶底和瓶耳組成。
欣賞經(jīng)典的花瓶(6個左右)。欣賞各個花瓶外形特色,使學生在觀察中了解花瓶的造型特點,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娣治龌ㄆ康耐庑翁攸c:
提問:剛才我們欣賞了這組花瓶,你們發(fā)現(xiàn)它們的左邊和右邊有什么特點嗎?
學生舉手回答
教師總結:左右對稱(并提醒學生之前學過的《彩蝶飛飛》一課中的.折剪方法)
表揚學生并肯定學生的回答。繼續(xù)欣賞:
、 提問:從花瓶的外形設計上,請同學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花瓶,并說明原因。從花瓶的裝飾花紋上,讓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花瓶,從色彩的搭配上,也請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花瓶,說出簡單理由。
、 同學們分析了花瓶的外形、裝飾花紋和色彩的搭配,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怎么剪出一只漂亮的花瓶吧,課件展示花瓶折剪示意圖然后教師示范過程:
、、將彩色紙對折(強調橫豎對折適合的瓶子外形與紙的開
口方向)
、颉嫵鲆话氲幕ㄆ啃螤睿ń栌蒙舷逻吘壸銎靠谂c瓶底)
、、延邊剪下(強調快速及瓶耳對折挖空方法)
三、學習花瓶造型
、、了解花瓶造型變化
① 提問:花瓶的形狀是不是只有老師剛才畫的這一種呢?學生否定。 接著提問:那怎么來設計不同樣子的花瓶呢?
、 簡筆圖畫展示花瓶造型的變化:
瓶肚在下方——瓶肚在中間——瓶肚在上方
瓶肚變胖——瓶肚變瘦——瓶肚線條變化
㈡、欣賞不同造型花瓶的圖片
① 提問:我們還能有哪些變化來改變花瓶的形狀呢?學生回答。
小結:巧妙改變瓶口、瓶頸、瓶底、瓶耳的寬度、長度與形狀等。
、 欣賞圖片加強印象。
看看這些花瓶的哪些地方發(fā)生了變化 ?
四:欣賞同齡人的作品,學習裝飾的方法。
1、添畫法。2、剪貼法。3綜合法。
四:剪花瓶
1、作業(yè)要求:用對稱剪法做一個造型獨特的花瓶(提示與之前學過的剪蝴蝶的方法相同)并且給你的花瓶添加一些花紋(提示之前的幾種方法及美麗的花邊裝飾等),讓它變得更加漂亮。
2、學生制作
3、作業(yè)展評
五:課后拓展
有關美術教案6
今天下午聽了一節(jié)園內的公開課,雖說是公開課但聽起來常態(tài)課的成分比較多。課后,上課老師的自我闡述只在引導孩子方面。那么僅僅就存在引導與回應幼兒一方面嗎?以下是聽課后搭班楊老師以及個人聽后感受。
一、聽課,給自己思考
首先,個人認為整節(jié)課沒有亮點,找不到老師要表達的是什么?到底整節(jié)課的重點在哪里?現(xiàn)在還用臨摹的教學方式,是不是已經(jīng)很老套或是可以根據(jù)《綱要》精神,換種教學模式呢?
二、書籍加經(jīng)驗,學習
關于楊老師的評課,我總覺得聽課沒有評課學的知識多,今天又驗證了這個說法。楊老師的評課我用自己的話可以說是很到位?纯礂罾蠋煂Υ苏n的評論。(加入了一些個人的'理解)
1.重點在哪里
《不怕冷的小企鵝》這節(jié)課中并沒有聽到不怕冷的意思來。講的全是如何關于畫企鵝。
2.偏離主題
《不怕冷的小企鵝》是中班《勇敢的我》這個主題里的一個活動,大主題相當于一顆樹的樹干,而主題里的各個領域里的活動相當于是樹干分出來的樹枝。那么大主題里的目標,而是由滲進每個領域的活動里去的,所以這節(jié)課的教學方式也已經(jīng)脫離了大主題。
3.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回應
。1)當問幼兒,你玩過猜謎語嗎?(幼:沒有)那今天我們來玩玩猜謎語的游戲。接著老師就開始以兒歌的形式說謎面。這里幼兒回答的是沒有玩過猜謎語的游戲,那么要介紹給幼兒,猜謎語是怎么玩的,然后在進行猜謎語游戲。
(2)當幼兒回答謎語是企鵝時,教師回應說:為什么說是企鵝?在這個的回應上應該更有指向性或是針對性,比如,從謎面哪里你猜出來的是企鵝?
三、個人領悟
每次的聽課都是帶著目的去學習的,比如剛開始聽教師的回應、聽教師的環(huán)節(jié)設計的過渡語、聽教師如何完成目標等等,而每次的聽課總是能學到很多,特別是課后的各位經(jīng)驗比較豐富的老教師發(fā)表的評論,總會給自己灌入更多的新力量。
今天從楊老師的評課中學到了,1.選課要清楚課的來源,弄清楚這節(jié)課的想表達的是什么?2.那么這節(jié)課你想帶給孩子些什么?3.確定目標后,如何使孩子們學到點什么?環(huán)節(jié)的設計。4.每個環(huán)節(jié)應環(huán)環(huán)相扣、過渡語要如何設計?5.想象著孩子們可能會給你的回答,做好如何回應,意外的回答又該如何回復?
學以致用,所以鼓勵自己大膽的嘗試把有經(jīng)驗老師的方法用到自己的活動中來。做個有心人,多看(書)、多聽(不一樣的課)、多記、多試。
有關美術教案7
活動目標:
1.嘗試勾畫彈簧線,并在圈內畫出快樂一家在一起的情形。
2.初步掌握向心圖案的畫法,體驗創(chuàng)造美的快樂。
活動準備:
電腦、電視機、課件、KT板一塊、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欣賞音樂引出線條。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一起來聽聽。
師: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干什么?
二、彈簧線添畫。
1.畫彈簧線。
。1)教師示范畫彈簧線——有一段小線條也想來跳舞了,看看它跳的是什么舞(圈圈舞)。
。2)幼兒徒手練習畫有大圈圈的彈簧線。
2.觀察發(fā)現(xiàn)圈圈的`不同,并進行想象。
。1)師:小線條跳的圈圈舞有趣嗎?這些圈圈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2)師:圈圈像什么?
3.在圈圈中添畫。
。1)教師示范添畫小魚一家。讓幼兒初步掌握向心圖案的畫法。
(2)幼兒自由想象并請個別幼兒嘗試添畫。
三、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勾畫彈簧線,并在圈圈中繪畫,并強調同一幅作品中只有同一種形象,畫出快樂一家在一起的情形。
四、展示、交流作品。
五、模仿表演。
根據(jù)幼兒作品內容在圓圈上表演不同的形象動作,感受在一起的快樂。
有關美術教案8
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一年級美術欣賞中的第七講《彩塑》。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和多媒體教學過程演示四個步驟加以論述: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容、地位、作用
本課的內容對同學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且知識內容對同學吸引不是很大,但是本課卻是知識傳授與欣賞融為一體的綜合課,教學內容是按彩塑發(fā)展的歷史順序來編排的,對影響較大的典型作品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主要又是對敦煌藝術中的彩塑作較為系統(tǒng)的介紹。使同學在對敦煌大背景的了解下,重點突出彩塑藝術的知識。本課將以彩塑圖片/錄相和同學的分析回答為主線,教書的引導講解為輔,使同學在感受美的同時了解到敦煌彩塑的發(fā)展和其獨特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美術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本著是提高同學藝術感知能力和審美區(qū)分能力,使同學了解中國優(yōu)秀保守文化的思路,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使同學了解中國古代彩塑藝術在歷史發(fā)展的各個階段的重要成績和藝術特點,從而豐富同學的雕塑藝術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2.了解敦煌彩塑在中國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發(fā)展的歷程
3.了解敦煌是個藝術寶庫和其背景,是各個朝代勞動人民發(fā)明的產(chǎn)物,在歷史上曾經(jīng)被帝國主義瘋狂侵略,發(fā)生了不可彌補的損失,以激發(fā)同學的愛國熱情,懂得珍惜祖國文化遺產(chǎn)。
三.教學方法
1.任務型教學法
這篇文章內容較難理解,我設計了一些有關敦煌生動的故事讓同學對此課內容感興趣。再通過講解與比較大概了解各時期彩塑,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2.多媒體教學法
這一課主要利用多媒體展示影片相關圖片和錄相,讓同學直觀和形象生動地了解有關敦煌彩塑的背景和形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同學學習興趣,加深同學印象。
3. 問答式教學法
提出有關問題,然后通過觀看錄相回答問題。有助于調動同學的積極性,有目的的去觀看,效果更佳。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了解敦煌藝術寶庫和其彩塑的形象特點。
2.彩塑在歷史時期中具有不同的藝術特點。
3.欣賞時最好利用幻燈片/錄像片,著重介紹敦煌、晉祠和“泥人張”的典型作品。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回顧上節(jié)課所講的三大石窟,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我們最耳熟能詳?shù)亩鼗湍呖咧械乃囆g愧寶-----彩塑。(出示課題)
2.背景介紹
向同學介紹敦煌地,和敦煌藝術-----莫高窟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故事講解,開頭就能引起同學的興趣。(或者看錄相帶)
。ǘ鼗,遠在二千一百年前的漢武帝時代,就是我國與西域往來的門戶,也是“絲綢之路”上一顆絢爛奪目的明珠。印度佛教經(jīng)過這里傳入中國,張騫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經(jīng),也經(jīng)過這里。敦煌境內有兩座山,兩山之間有一小片綠州。據(jù)唐代記載,前秦建元二年,有位名叫樂撙的和尚,經(jīng)過長途跋涉看到這一小片綠州,正當他疲乏又無處投宿之時,只見對面的三危山出現(xiàn)了奇景:山峰發(fā)出絢爛金光,如千佛之狀,樂撙和尚立即感到這是塊圣地,便頂禮膜拜,并立誓在此造窟,鑿石供佛,遂成為莫高窟的開創(chuàng)人。
敦煌莫高窟壁畫最多、最長,在492個洞窟中,計有壁畫125000多平方米,假如這些壁畫全部展開延伸,長度可達25公里。另有彩塑2400余身,其藝術板書之多,名列我國石窟首位。敦煌包括莫高窟(千佛洞),西千佛洞和榆林窟。有時也將其中最大的莫高窟稱為敦煌石窟。)
3.回到主題
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局部,它是在我國數(shù)千年雕塑藝術保守的基礎上,吸收和融匯了外來藝術,從而發(fā)展起來的具有中國風格和氣派的彩塑藝術。
1.什么是彩塑
以黏土加上纖維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膠泥為材質,在木制的骨架上進行形體塑造,陰干后填縫、打磨,再著色描繪的作品稱彩塑。
2.彩塑的分類:
由擺放位置與使用范圍可分四類,即:石窟彩塑、廟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
4.內容講解:
。1).講解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各時代的彩塑特點
其中唐代前,和盛唐時的佛像特點采取先提問,帶著問題講同學觀看并找出答案。
1.敦煌莫高窟藝術是集哪些藝術門類于一身的藝術窟,其有擁有彩塑多少身?
2. 早期彩塑具有什么特點?隋代和其唐代彩塑形象各有什么特點?(在錄相中帶領同學形象生動的欣賞每個彩塑的形象)、,〈菩薩、力士像》和《供養(yǎng)薩》,以佛教內容為題材,其嚴謹?shù)娜梭w比例、逼真的神情、動人的體態(tài),無一不說明是盛唐時期彩塑的板書。
2。再列舉其它時代時代彩塑形像圖片,進行比較得出其特點。(以講解為主)
(2)遼代華嚴寺彩塑的主要特點
遼代彩塑的塑造手法明顯繼承了唐代彩塑造型的嚴謹寫實,又在具體、精細、繁密中增添了婉麗的風韻。
。3)宋代彩塑的主要藝術特征
以真人為依據(jù),真實自然,具備凡人氣質,縮短了人與神的距離。
《侍女像》進一步體現(xiàn)了人神統(tǒng)一的風格。這是晉祠圣母殿中十身侍女像之一。殿內共有43尊泥塑彩繪人像,這些塑像造型生動、姿態(tài)自然,尤其是侍女像塑造得更好。這些侍女像的身材比較適度,服飾美觀大方,衣紋明快流暢。一個個性格鮮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與真人相仿,更顯得栩栩如生。在技巧上,工匠們相當準確地掌握了人體的比例和解剖關系,手法熟練,有高度的藝術表示力。這些塑像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珍品,在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明代彩塑
在山西平遙雙林寺千佛殿四周的墻面上,有成百上千的壁塑,是圓雕、高浮雕和淺浮雕結合而成的。課本中的《童子觀賞音》即是其墻壁上的.一組雕像,風格獨特,形象生動,富有濃郁的民族特點,是該寺彩塑的精華。
觀音,是佛教中的菩薩之一,佛經(jīng)中稱其能解救苦 難眾生。這組是明代的作品,塑、繪技藝高超,形象帶有安祥和藹的情味,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達到了“傳神”的意境。
。5)清末“泥人張”的彩塑
“泥人張”的彩塑藝術最突出的貢獻在于,將雕塑藝術功能重新開發(fā),一改古代雕塑服務于陵墓和梵宇廟觀的宗旨,轉向對實際的人世生活的描寫,從而擴大了題材范圍。
“泥人張”的作品,表示出對實際生活的關心和對世俗趣味的認同,開拓了一個平民化和世俗化的于是天地,注入了生機勃勃的生俗人情。“泥人張”的彩塑藝術以民眾喜聞樂見的彩塑為媒體,充沛發(fā)揮物質的媒介功能,色彩豐富,刻畫細膩,集多種風格技法于一身,其審美趣味也由宮廷藝術與文人藝術的“高雅脫俗”,轉化成適應民間喜好的“雅中帶俗”,因而其作品具有實際性、世俗性和藝術性。
《漁樵問答》這組彩塑,是一組典型的帶有民俗、民風氣息的作品,描繪勞動者的平凡生活,表示普通人的內心感情。勞動者的憨厚、樂觀、善良、誠實表示得惟妙惟肖。
最后讓同學觀看敦煌莫高窟所遭受到的侵略事跡錄相,了解我國目前很多文物板書被盜。感受當然社會的落后,人類無知給我們祖先遺留下來財富帶到了多大的損失。引起同學的愛國熱情和讓同學對我們歷史上有名的藝術寶庫有個更全面的了解。學會珍惜祖國文化遺產(chǎn),維護祖國歷史文物是表少年義不容辭的職責。
有關美術教案9
課題:教材分析: 版畫是一種間接型的繪畫形式,是通過制版和印刷來完成,并具有復數(shù)性的平面作品。本課主要學習凸版,用油磙、毛筆、毛刷、涂布在版的相對高、凸面上印刷完成。使學生了解的特點和表現(xiàn)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
教學目的:
①了解版畫的特點和制作過程,初步掌握制版與印刷的技法。
、趪L試自己動手設計制作一幅。
、叟囵B(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對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
重點、難點: 重點是版畫的制版工藝和特點。 難點是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檢查工具
二、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做一個游戲,在我們的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顏色。(注意控制水分)在一張廢紙上印出指印。 這個就是指紋,指紋在人的一生當中基本上不會發(fā)生變化,不同的人他的指紋相同的概率也很小,大概只有萬分之一。所以這在古代也是一個重要的法庭證據(jù)之一,用來辨別一個人的身份,但是現(xiàn)在科學技術發(fā)達了,人們有更先進的方法來辨別。(DNA檢測)它的'準確度可達百億分之一。
三、作品賞析 欣賞一些大師的作品和學生的作品,通過對作品的對比展示,介紹多種風格與特點的版畫作品。 [西班牙]畢加索 槍 [西班牙]畢加索 戴帽子的人 [日本]棟方志功 二弟子
四、制作過程 1、畫稿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題材設計一個畫稿。注意選擇突出凹凸特點的題材。 2、制版 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膠水貼在一底板上。 3、印刷 鋪上紙后均勻的磨平。(中間可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不夠再涂墨印刷,注意紙的位置不能移動) 4、完成
五、布置作業(yè)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題材設計一幅。
六、展示點評
有關美術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啟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2、鼓勵幼兒沿樹葉輪廓線大膽描印并想象添畫。
3、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布置環(huán)境“大森林”、《 小樹葉旅行記》范畫大圖書。
2、幼兒已有一些描印畫的經(jīng)驗。
3、每組一籮筐各種形狀、大小不同的樹葉。
4、勾線筆、小畫本、蠟筆各人一份。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森林情景,引導幼兒自由探索。
1)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有好多葉子的地方、小樹林、大森林)
2)看!誰也來到森林里了?(小螞蟻)
3)哦!小螞蟻到大森林里來旅行了,它會遇到什么事呢?(看范畫大圖書,幼兒分組討論,每組請一名幼兒把討論的結果說說)
、傩∥浵佅扔龅搅诵『,它是怎樣過河的?(用樹葉當小船)
、谛∥浵佔鴺淙~船過了河,它又會遇到什么事呢?看,天下大雨了。(小螞蟻用樹葉當雨傘)
、坌∥浵亾沃鴺淙~傘繼續(xù)旅行了,它走著走著累了,想睡覺了,就用樹葉當作了什么?(用樹葉當小床,用樹葉當被子蓋在身上)
4)呀!小螞蟻真聰明,用樹葉變了這么多有用的東西,我們要不要向它學習呀?那我們也來想一想,小樹葉除了可以變成小船、雨傘、小床、
2、遷移應用,大膽創(chuàng)作。
1)小樹葉真的可以變出這么多東西嗎?
活動過程:
一、 樹葉的想象
(播放歌曲《小樹葉》,帶領幼兒戴著葉寶寶的頭飾隨著《小樹葉》歌曲翩然起舞)
1、出示樹葉拼貼作品,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2、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形狀的樹葉,知道他們的大小、形狀、顏色不一,可以組合成多種圖形。出示一些形狀、顏色特別的樹葉,引導幼兒看看這些樹葉像什么,它們可以變成什么?
3、根據(jù)幼兒的想象,示范拼貼和添畫,使樹葉變成某種東西。以孔雀為例:這片樹葉像孔雀的尾巴,孔雀還少什么?(頭、身體、腳)可以用神秘來代替孔雀的身體、頭部和腳呢?(橢圓形的樹葉可以做身體,圓形的樹葉可以做頭,腳可以用記號筆添畫,也可以用樹葉的柄來制作,還可以把樹葉剪成孔雀的腳的樣子)。
二、 樹葉變變變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樹葉的形狀,色彩,通過拼貼和添畫的方式,創(chuàng)作出形似的一種動物或其他事物。
2、鼓勵幼兒相互學習,大膽地給樹葉變身,并利用樹葉不斷豐富畫面。
3、了解能力較弱幼兒的想法,觀察他們選用的樹葉與表現(xiàn)的事物是否相似,幫助其構圖,表現(xiàn)事物特征。
三、 樹葉樂園
1、請幼兒介紹自身的作品。你把彩色樹葉變成了什么,是怎么變出來的呢? 2、引導幼兒看看自身的`作品中都用到了哪些形狀和哪些顏色的樹葉。
3、請幼兒將自身的作品貼到墻上的:樹葉樂園中。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的興趣非常濃厚,都愿意動手嘗試;顒舆^程中重點是讓幼兒發(fā)揮想象,進行樹葉擺放,樹葉和樹葉之間可以有很多的組合方式,可以變化出很多不同的東西。幼兒的興趣非常濃厚,幼兒拼湊完成后,請大家一起欣賞,如果有很多拼湊的方法,就請幼兒進行展示;顒又形覟橛變簞(chuàng)設寬松自由的探索空間,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孩子們帶著各自的興趣需要和已有經(jīng)驗去探索發(fā)現(xiàn)、開拓視野、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在拼湊過程中以幼兒自選為主,幼兒可以根據(jù)自身的能力強弱來選擇活動,待幼兒完成后,讓大家一起欣賞。
小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葉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葉子的邊緣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鋸齒狀。一片完整的樹葉包含以下三個部分:葉片是平展的,交叉生長,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陽光。葉柄-支持這葉片,并把葉片和莖連接起來、托葉-保護幼葉。有些植物沒有托葉,有些植物的托葉很早就脫落。
有關美術教案11
活動目的:
1、知道水墨畫是我國的國畫,學習使用毛筆、墨汁等畫葡萄,體驗畫水墨畫的樂趣。
2、能大膽地進行繪畫。
活動準備:
欣賞國畫(葡萄)PPT、范例、宣紙、毛 筆、墨汁、國畫顏料、報紙。
活動過程:
一、欣賞水墨畫
1、出示國畫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提問:這幅畫與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同?這些畫是什么材料畫出來的?
2、引導幼兒分析國畫繪畫過程中的運筆和顏料的使用
國畫需要特殊的顏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濃淡變化(水稀釋)。
正確的使用毛筆,知道作畫過程中側鋒、中鋒的運用。
運筆過程中的留白好,那現(xiàn)在介紹一下我們畫國畫的工具:筆墨紙硯(多媒體展示圖片)
a) 毛筆:狼毫、羊毫、兼毫;那么大家知道毛筆是用什么東西做的嗎?(留給小朋友討論) 沒錯,大家都很聰明,毛筆是由動物身上的毛和竹子做成的,狼毫毛筆是用狼身上的毛做的,羊毫毛筆是用羊身上的毛做成的,那么兼毫毛筆就是用兩種不同動物的毛做成的。(多媒體展示圖片) 每種毛筆都有家人,他們分別是大毛筆爸爸,中毛筆媽媽,還有小毛筆寶寶。他們相親相愛互相幫助一起完成國畫作品。大毛筆爸爸是負責畫大竹子還有大荷葉,中毛筆媽媽負責畫樹枝還有葉子,而小毛筆寶寶是畫小果子和寫名字的,他們分工明確。
b) 墨:墨條,墨汁;(多媒體展示圖片)而我們現(xiàn)在一般都使用墨汁,因為他比較方便。
c) 宣紙:生宣、熟宣;(多媒體展示圖片)大家來猜猜為什么這個宣紙會有生和熟?(小朋友討論) 那是因為宣紙就像大家吃的食物,本來食物是生的,但是爸爸媽媽把食物拿去煮之后就變熟了,宣紙也是一樣的,本來宣紙是生宣,但是工人叔叔把宣紙拿去加工之后他就變熟了。 現(xiàn)在讓我來教大家簡單區(qū)分生宣和熟宣的方法吧!手指蘸一點點清水去觸紙面,如果小水珠立即散開變成一個大圓的就是生宣、如果小水珠安安靜靜的沒變化的就是熟宣。大家都學會了嗎?
3、 欣賞圖片,引導幼兒感知國畫的魅力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作畫興趣。
1、春天到了葡萄發(fā)出了嫩嫩的牙,小蝸牛的費了很大的勁爬上葡萄架想要看看美麗葡萄寶寶了,可是葡萄還沒結果,小蝸牛那么慢,爬了很長時間才爬上去的。小朋友能不能幫助小蝸牛,讓它看到可愛的葡萄寶寶呢?今天請大家來用毛筆畫一串串的葡萄,讓我們的葡萄園地變得美麗,幫小蝸牛完成心愿好不好?
2、講解演示,引導幼兒學畫葡萄。
提問:
。1)葡萄是什么形狀? 葡萄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說出葡萄是橢圓形的,葉子有點像手掌。)
。2)畫葡萄時, 應該先畫什么部分?(引導幼兒先畫占紙面積大的地方?辞褰處熓窃鯓舆\用毛筆和墨汁、飲料的?先畫葉子,在畫葡萄,最后畫葡萄的藤子。)
提問:
(1)水多會怎樣?如果水少了會怎樣?(水多顏色淡一點,水少顏色濃一點。)
。2)畫葉子用筆的什么部位畫? 最后畫藤和葉脈的時候,應用筆的什么部位畫?(畫葉子的時候用毛筆的筆腹,畫畫藤和葉脈的時候用毛筆的筆尖畫。)
三、多媒體展示葡萄畫法步驟并講解。
用側鋒左一筆右一筆勾出圓圓的葡萄,中間留一點小小的白,這個是高光。接著重復剛剛的.動作,將葡萄一個接著一個放在一起,形成一個倒掛的大三角形,這樣子葡萄寶寶的樣子就出現(xiàn)了,現(xiàn)在葡萄寶寶還沒畫頭發(fā)呢!我們把中毛筆媽媽筆吸滿水,蘸一點點墨水,調出淡墨,然后筆尖蘸一點點濃墨,側鋒用筆左邊一筆中間一筆右邊一筆,畫出葡萄的葉子,重復剛剛的動作畫多幾片葉子,最后用洗干凈的小毛筆寶寶,擠干水沾上濃墨,勾出葡萄小姐的小尾巴,她的尾巴卷卷地,繞幾個小圈,看!是不是很有趣?蝸牛寶寶終于看到葡萄寶寶了,它高興的大聲對小朋友說,謝謝你們聰明的孩子們。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注意握筆的方法。
2、提醒幼兒用墨汁時要注意墨汁不能從筆尖滴落下來,這樣 作畫時就不會有滴墨現(xiàn)象。
3、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有布局及繪畫的先后順序。
五、讓幼兒相互交流、分享作品。
看我們的小畫家們畫的真棒! (讓小朋友們對大家的作品進行互評,引導他們說出對方的優(yōu)點,進行相互學習)
有關美術教案12
1、教學準備:白卡紙(連卷)、顏料(稀釋過的)、一次性雨衣、吹塑紙、音樂
2、活動目標:激發(fā)孩子充分的想象,讓孩子識別基本色彩并搭配。
3、活動過程:
(1)、夏天,天氣特別炎熱,雨婆婆也被太陽公公烤干了,大地叔叔都干枯了,就連小河姐姐都渴得快不行了。生活在小河里的小魚們到處在找水喝,可每到一處就被魚兒們“咕咚咕咚”喝個精光。
這可怎么辦呢?
帶領幼兒作找水狀一起游,并且把自己當做小魚。
。2)、想到方法來拯救我們的小河姐姐了嗎?
出示蘭色顏料并提問:河水是什么顏色的?想象以下干枯的小河是什么顏色的?那下面就請大家?guī)椭咏憬惆阉{色的河水覆蓋滿整條小河吧
。3)、請小朋友穿好雨衣一人一個藍色顏料杯子,把顏料倒在白紙上,并且用手把它抹勻,把白色都覆蓋掉。
。4)、小河姐姐真高興,因為她又恢復了活力,可是她不由的又傷心起來,因為她雖然恢復了活力,可是她的朋友們都不見了,下面我們就要幫她把朋友們找回來。
請小朋友去已經(jīng)覆蓋滿河水的小河里摸魚,把紙拉起來,然后和媽媽一起去選一條尺寸大小都合適的.魚,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注意要涂在有紋路的那面),再把涂好顏色的那面印到白色的地方。這個環(huán)節(jié)一定要父母一同參加。
。5)、請父母幫助幼兒用手指點上小魚眼睛。
。6)、可先洗手,因具體情況定。
三、欣賞自己的作品《魚趣》并且點評。
四、教育咨詢:如何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有關美術教案13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喜歡運動,熱愛祖國的情感。
2、啟發(fā)幼兒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自己印象中的中國運動員奪獎牌時的'情景。
3、引導幼兒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想,激發(fā)幼兒喜愛運動的情感;顒淤Y源有關奧運會的報紙、圖片家長工作收集有關奧運會的報紙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動機語言激發(fā):“上個月在雅典舉行了一次運動會,你們還記得是什么運動會嗎?”
(二)引導幼兒觀看報紙,組織幼兒討論交流
1、“你們知道奧運會有什么比賽項目嗎?”
2、“我們中國取得了多少面金牌?”
3、“他們拿獎牌時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他們會做些什么動作呢?”
。ㄈ┐竽懕憩F(xiàn)
1.鼓勵幼兒根據(jù)電視和報紙上有關奧運會奪金的情景進行繪畫。
2.啟發(fā)幼兒添加觀看的觀眾和升起來的國旗。
(四)體驗成功
1.與同伴交流作品。
2.請老師參觀作品,向老師介紹作品。
(五)鼓勵幼兒向運動員學習,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
有關美術教案14
一、活動培養(yǎng)方向:
通過欣賞與感受布貼畫藝術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受到藝術美的熏陶。發(fā)揮團隊智慧,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
用廢棄的布料邊角也能創(chuàng)造藝術作品,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了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和愿意,缺少了發(fā)現(xiàn)美的心靈,我們用巧手詮釋美,用心靈創(chuàng)造美!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色彩與搭配,了解布貼畫的概念、特點起源
2、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布貼畫的制作方法
3、通過實際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4、通過欣賞布貼畫,創(chuàng)作布貼畫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
5、通過分組活動,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
三、活動重點、難點:
布貼畫的制作方法(實際操作)
四、活動措施:
1、分組法2、演示法3、講解法 4、指導法
五、活動工具及物品:
1、模版 2、底板 3、復寫紙 4、剪刀 5、鉛筆 6、漿糊和刷子 7、廢舊布料等
六:活動過程
、濉⒉假N畫作品展示。
、笔袌霾假N畫展示。
、矊W生布貼畫作品展示。
㈡、教師講解。
1、布的起源。
2、色彩與搭配。
3、布貼畫的起源。 ※ 資料在線 ※
布貼畫,原名宮廷補繡,俗稱布貼畫,又叫布堆畫、布貼花、布摞花,還叫撥花。底子多用白色,也可用其他顏色,視所要表現(xiàn)的內容而定。布貼畫色彩豐富鮮艷,剪貼的邊線明朗整潔,富有木刻版畫的刀木特點。和絲綢剪貼畫相近似僅原料有別。
它以粗布為原料,用袋裝染料直接高溫染制成各種顏色,由巧手婦女剪貼而成。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現(xiàn)代民間美術畫鄉(xiāng)”的延川縣,地處黃土高原腹地,位于延安以東的黃河岸邊,受鄂爾多斯草原的'影響和蒙漢民間藝術相互滲透,其民間傳統(tǒng)藝術具有獨特魅力。延川人在當?shù)貍鹘y(tǒng)民間剪紙、刺繡、壁畫、布貼工藝的基礎上,從生活出發(fā),就地取材,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質地、不同形狀的布塊,通過布縫和補花布飾手工藝,創(chuàng)造出畫面具有浮雕感的布貼畫。所謂布縫,就是
大面積的拼貼,包括貼塊、縫合、鑲花和拼接;所謂補花,就是小面積的花飾紋樣點綴,即在一塊底布上貼、縫、鑲上有布紋樣的布片。 布貼畫與當?shù)厝罕姷纳铌P系密切,如:農(nóng)家婦女用各種顏色的碎布頭剪貼虎頭、花卉和各種吉祥圖案,綴納在兒童衣帽和鞋子上;有的剪貼成“魚戲蓮”裝飾在新婚男女的枕頭上。
4、布貼畫的概念
布貼畫是一種以剪刀代替筆,以布為色經(jīng)過粘貼而成的工藝品或裝飾品。
5、布貼畫的特點
a以剪刀代替筆,以布為色。b、突出貼子。c、變廢為寶(用布的邊角料、下腳料) d、是我國的民間藝術品
6、布貼畫的分類(按內容分)a、人物類 b、動物類 c、植物花卉類d、山水風景類 e、民間故事傳說類 f、喜慶吉祥類
7、布貼畫的市場
8、布貼畫的制作方法(教師重點講解)
一構圖
方法一、直接在底版上畫出粘貼的內容
方法二、利用模版通過復寫紙將圖案印在底板上
▼注意事項:
a、復寫時,復寫紙、模版、底板三者固定好
b、復寫時用力均勻,不易用力過大
c、利用模版時學生應對圖案加以修飾創(chuàng)作,粘貼出有自己豐富思想的圖案。
二構思
a、圖案顏色的設計與搭配
b、圖案各個部位粘貼的先后順序
c、構思自已的創(chuàng)作思想
三選布
a、大小適宜,便于裁剪,不浪費
b、選布要有序,遵守紀律
c、顏色選擇要靈活
四裁剪
先將圖案復寫到布上,再沿復寫痕跡剪下。
▼注意事項:剪刀的安全使用和正確使用
五粘貼
▼注意事項:a、刷漿糊要均勻全面,漿糊不能過厚.b、布要粘平整
有關美術教案15
吹畫一、激情引入:
1、師:同學們,沈老師在學校的信息網(wǎng)中,看到這樣一條信息“用哪些方法可以創(chuàng)作一幅畫?”于是老師將它發(fā)布到班中的藝友欄上,希望能得到小藝友的幫助。不知你們是否已經(jīng)收集到了相關的資料?讓我們來開個信息交流會吧!美術教案-活動課教案:吹畫
2、學生交流
3、教師從網(wǎng)上收集信息,介紹版畫、水彩畫、油畫等。美術教案-活動課教案:吹畫
4、(出示吹畫作品)有誰知道他的制作方法?
5、出示課題:吹畫
二、形成探究主題
1、 師生合作用鉛畫紙、蠟光紙,宣紙比較吹畫的效果。
2、學生自由說。
3、師小結:要吹好一幅畫,與“材料”“技巧”“色彩”等方面都有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吹好一幅畫。好嗎?
三、材料的`探究:
1、(出示表格)(略)2、學生實驗,依次完成表格,師巡視。
3、師小結:1:8的濃度的顏料和鉛畫紙最適合吹畫。
四、 技巧的探究:
1、教師示范五種不同的方法吹成一棵樹。
2、學生模仿吹一吹,看誰吹的像
3、學生交流吹畫體會
4、根據(jù)發(fā)言出示:口型,顏料,折疊……
5、分組研究感興趣的技巧。
6、學生交流結果。
7、師小結:我們選擇了合適的材料,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但要讓畫面更生動,更豐富,還需要什么呢?(顏色)
五、顏色的探究
1、出示色相環(huán),說說哪兩種顏色搭配比較和諧
2、學生自由答。
3、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用剛才學過的技巧,展開想象,創(chuàng)作一幅更好的吹畫作品。
4、教師指導取景框的使用方法。
5、學生進一步加工,完成作品后,取一個好聽的名字,貼到“創(chuàng)意作品”欄中展示。
6、學生交流
7、師總結:這些作品凝聚了同學們的智慧,學校將舉行一個義賣活動,同學們愿不愿意奉獻自己的愛心呢?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2
美術教案【精選】07-20
美術教案(精選)08-08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31
(精選)美術教案09-29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9-10
[精選]美術教案08-16
美術教案01-27
美術教案01-31
美術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