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語言教案范文集錦八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托班語言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托班語言教案 篇1
材料:圖片
過程:
1.聽故事錄音。
2.教師告訴幼兒故事名稱,讓幼兒學說故事的名稱。
3.教師出示掛圖講故事。
4.幼兒閱讀故事,教師在講到動物角色的時候,請幼兒指點出相應的`動物。
5.幼兒一邊聽故事,一邊閱讀。
建議:
1.托班幼兒的故事教學可以重復進行。
2.教師在講故事時,可讓幼兒學習故事里的象聲字的發(fā)音。
附故事:快樂的動物村(楊金光)
滴滴答,小狗吹起小喇叭。咚咚咚,小熊敲起小花鼓。當當當,小豬敲鑼聲聲響。嗦嗦嗦,小兔拉琴真好聽。大家跳舞又唱歌,小動物們真快樂。
托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念兒歌。
2.通過念兒歌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玩具電話機,積木,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具電話引出課題。
教師和幼兒玩游戲:打電話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熟悉并理解兒歌內容。
1.圖片上是誰啊?多可愛的寶寶呀,他們在干什么呢?
2.這個寶寶在用什么當電話呢?(積木)
3.猜猜看,寶寶在給誰打電話?
4.想一想,寶寶跟媽媽說什么?
三、教師示范念兒歌
小寶寶,想媽媽,
抓起積木當電話:
媽媽,媽媽,快點回家。
幼兒跟念兒歌。
四、幼兒邊看圖邊念兒歌。
附:兒歌
想媽媽
小寶寶,想媽媽,
抓起積木當電話;
媽媽,媽媽,
快點回家。
托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有禮貌地打招呼,鼓勵幼兒大膽地開口詢問;
2、體驗游戲的成功與快樂。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小鴨胸飾(教師扮鴨媽媽、托兒扮鴨寶寶);
2、蘋果林(樹上有可采摘的蘋果);
3、雞媽媽、山羊公公、大象姐姐的面具各一;
4、背景音樂:快樂的'小鴨
活動過程:
一、引題,交代任務
“孩子們,今天大象姐姐請我們去她的蘋果園玩,可是蘋果園離我們很遠,你們知道往哪里走嗎?媽媽也不知道,怎么辦呢?沒關系,我們邊走邊問吧。出發(fā)!”
二、基本部分——游戲《小鴨問路》
1、向雞媽媽問路
(1)、情境對話
引導幼兒有禮貌地打招呼,并且大膽地詢問。
(2)、點評整理
簡單小結,肯定有禮貌和大膽詢問地幼兒,大家一起學一學、說一說。
2、向山羊公公問路
鞏固學習有禮貌的打招呼和大膽開口詢問。
3、打電話詢問
進一步鞏固練習。
4、到達蘋果園,一起摘蘋果,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結束:
品嘗蘋果,愉快結束。
托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理解畫面內容,嘗試使用"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
重點難點:
理解畫面內容,嘗試使用"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生活中幼兒會使用基本的.禮貌用語
物質準備: 教學大書生活常規(guī)《講禮貌》,皮球一個
活動過程:
一、根據大書的畫面內容,進行情景表演。
--表演動作時,神態(tài)和語言要夸張。
二、出示教學大書,逐一講述畫面內容,幫助寶寶理解需要使用禮貌語言的情境。
--講述畫面內容,指出畫面不對的地方。
--學說"謝謝你"--學說"對不起"--友好交談。
托班語言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托班孩子的年齡小,缺乏表達能力,哭是他們面對陌生環(huán)境時宣泄的一種不良情緒。語言發(fā)展水平也是有很多層的。有的孩子能用完整的話表達自己的意愿,有的孩子只能說簡單的詞語,有的孩子發(fā)音迷糊不清,有的孩子說的是好聽的普通話,有的孩子說的是地方話。針對這種情況開展了有趣又輕松歡快的《開火車》游戲,對教師點到自己的名字作出積極的回應。幫助孩子主動打開心靈大門,傾訴心聲,讓孩子獲得慰藉,減輕“分離焦慮”。
活動目標:
愿意回應“哎!我來了”,體驗與教師、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開火車》、“火車頭”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開火車》
1.幼兒圍坐成半圓形,教師邊聽音樂邊做“開火車”動作(兩手握拳在胸前繞圈)。
2.師幼一起做“開火車”動作。
二、游戲“開火車”
教師做“火車頭”,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念幼兒的名字,被點到名字的幼兒回應:“哎!我來了。”跟在教師身后做“車廂”,直到所有幼兒都被請到為止。
溫馨提示:
1.請幼兒游戲時用有節(jié)奏的語言,如“×××快快來,我們的火車就要開,嗚”。
2.逐漸增加難度,豐富回應語言。
3.剛開始,“車廂”不易過長(5~6名做“車廂”),熟悉游戲后,可以逐漸加長。
4.會玩“開火車”游戲后,請幾名嬰幼兒做“火車頭”(戴上“火車頭”頭飾),其余嬰幼兒做“車廂”進行游戲。
活動反思:
語言表達能力不夠或是不愿張口講話的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可能受到過別人的嘲笑或是父母的`原因。長此就造成了孩子不愛說話的習慣。日常生活中,我要讓孩子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能是點頭、搖頭。在游戲中盡量安排那些語言發(fā)展較好的孩子和語言發(fā)展較差的孩子在一起玩,這樣不但會培養(yǎng)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在預設教學活動中,盡量給予語言發(fā)展較差孩子發(fā)言的機會,并及時概括和糾正。只要孩子張嘴了,就要給予表揚。孩子在幼兒園受到的集體教育,是家庭無法給予的。在幼兒園里孩子學會了與同齡人交流,學會了與人合作,享受集體活動的喜悅和快樂。
總之,根據幼兒實際情況與身心特點,有的放矢地采取相應措施,才能達到預期的最佳效果。
托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意圖:
2-3周歲的孩子第一次離開自己所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親人,來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集體后,由于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往往會出現(xiàn)煩躁、拒食、拒睡、出逃、呆坐、跟人等負性情緒反應,經過幾個星期,托班孩子逐漸消除了離開親人的焦慮感,開始關注自己、教師與同伴,嘗試著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這時可通過“情境化”“生活化”的方式開展活動“大聲回答‘哎’”,讓孩子從游戲中建立問答模式,知道聽到自己的.名字時要積極應答。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簡單的語言進行交流。
2.知道回答,體驗應答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制作PPT課件。
2.認識PPT課件中的小動物,有日常來園點名的經驗。
三、活動過程
(一)點名游戲,引入主題
教師點名,被點到名字的孩子進行回應。
(二)播放PPT,孩子跟隨情節(jié)進行應答
1.小熊老師要點名了,聽聽會點到誰呢?
2.小熊老師點到了誰?小老鼠是怎樣回答的?(孩子模仿小老鼠進行回應。)
3.小老鼠真棒,聽到老師叫它的名字會大聲地回答老師,點到名字的小老鼠來到了小熊老師的身后,接下來小熊老師會點到誰呢?
4.播放只有局部圖像的PPT。
小熊老師點到了誰?小企鵝是怎么回答的?
5.教師用肢體動作引出小兔子。
小熊老師點到了誰?小兔子會怎么回答呀?
6.用謎語“大耳朵,卷尾巴,就愛偷懶和睡覺,走起路來哼哼叫”,引出小豬。
這次小熊老師點到的是誰?小豬會怎么回答呢?
7.出示最后兩張PPT并提問。
剛才點到名字的小動物們都排好隊了,它們覺得點名游戲真好玩,它們大聲地叫“小熊老師,我們也來試試吧”,小熊老師也和大家一樣,大聲回答。
(三)看小圖書,根據指令翻到相應畫面
1.孩子入手一本小圖書自主翻閱。
看小圖書來玩點名游戲。老師在后面的桌子上幫你們準備了小圖書,每個朋友找到一個小椅子坐下來,輕輕地翻一翻,找找看剛才的動物朋友都在哪里。
2.聽指令翻閱圖書。
教師隨機叫小動物,孩子找相應畫面,并進行應答。
(四)以點名游戲結束活動
1.合上書本,放在桌上。
2.點到名字的孩子大聲地應答,排隊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活動采用“情境化”的方式創(chuàng)設有效的活動情境,調動孩子積極參與的情緒;顒又惺褂玫腜PT課件要生動、形象,使孩子融入到動態(tài)的故事情節(jié)中,既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又讓孩子在與多媒體的互動中模仿、學習。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了解,在生活中哪些情況下需要應答以及怎樣應答。要特別注意適應能力較弱的孩子,慢慢將其引入活動中,使他們能逐漸懂得如何與外界接觸,同時告訴孩子一些問候的方式,如和小朋友之間相互問好,當有小朋友叫你時,要回答“哎”作為回應。多給這些孩子表現(xiàn)的機會,多贊美,多鼓勵,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被接納、被喜愛的,讓其在充滿安全感的環(huán)境下建立自信。
托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能夠大膽講述。
2、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樹枝發(fā)芽才會成為一棵讓人喜歡的樹。
活動準備
PPT(含故事)
活動過程
一、不發(fā)芽的小樹
1、出示PPT: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副圖,請你仔細觀察?,這棵樹怎么沒發(fā)芽啊?(只有一棵小樹沒有發(fā)芽,長葉子)(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話大膽講述)
2、師:你喜歡發(fā)芽、長葉子的樹,還是不發(fā)芽,不長葉子的樹?為什么?(喜歡有嫩芽和綠葉的樹)
二、不高興的樹
1、師:那這棵樹為什么不發(fā)芽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不發(fā)芽的樹》,想一想這棵小樹為什么不發(fā)芽?
2、教師播放PPT及故事1段。
3、提問:⑴去年小鳥為什么在樹上做窩?老奶奶為什么在樹蔭下賣冰棍?風箏的線為什么會纏在樹上?(引導幼兒認識綠樹的可愛:因為小鳥喜歡綠樹,所以在上面做窩安家;樹陰下涼快,所以老奶奶在下面賣冰棍;風箏喜歡綠樹,所以飛過綠樹的上面。)
、七@棵樹為什么不高興發(fā)芽?因為人們沒有感謝它,它覺得沒意思。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如果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就要對別人說聲謝謝。
4、教師播放PPT及故事2段
5、提問:小樹不高興發(fā)芽的時候,小鳥住到哪里去了?老奶奶還到樹下了賣冰棍嗎?風箏還喜歡往這兒飛嗎?(讓幼兒用完整的話來講述)那他們?yōu)槭裁炊家x開這棵不發(fā)芽的樹?(小樹不發(fā)芽、不長葉,大家都不喜歡它,都不來了)
6、師:你喜歡去年的樹還是今年的樹?為什么?(去年的樹。發(fā)芽的樹有綠綠的樹蔭,人們喜歡和它做朋友。)
三、著急的小樹
1、教師播放PPT及故事3段。
2、師:什么是環(huán)衛(wèi)工人?(環(huán)衛(wèi)工人將垃圾全夠清理干凈,是地球的美容師)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要挖掉不高興發(fā)芽的樹?(因為不高興發(fā)芽的樹不發(fā)芽,人們以為它枯死了)
3、師:不高興發(fā)芽的樹聽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話怎么樣了?(嚇傻了,急的渾身發(fā)熱)
它真的`會發(fā)芽嗎?為什么?
4、教師播放PPT及第四段
5、師:不高興發(fā)芽的樹最后發(fā)芽了嗎?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搔搔頭皮走了?(找不到不發(fā)芽的樹,以為自己昨天看錯了)
四、完整欣賞
1、完整欣賞故事。
2、故事的名稱是什么?不高興發(fā)芽的樹后因為聽到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話最后終于又發(fā)芽了。那人們?yōu)槭裁床幌矚g不發(fā)芽的樹?為什么喜歡發(fā)芽的樹?(樹不發(fā)芽就沒有葉子,沒有樹蔭,大家就不喜歡它;樹枝發(fā)芽了,就會長出葉子,變成一棵綠綠的樹,大家都喜歡綠樹)大樹發(fā)芽了,小鳥、風箏飛來了,老奶奶也來了,人們都喜歡發(fā)芽的樹,看來幫助別人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托班語言教案 篇8
故事:雞的一家
活動目標:
1、學習故事《雞的一家》,理解故事內容。
2、愿意模仿模仿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叫聲。
活動準備:
圖片:公雞、母雞、雞寶寶;角色胸飾若干:公雞、母雞、雞蛋、雞寶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邊,幼兒認真傾聽。
二、出示公雞和母雞,幼兒和公雞母雞打招呼。
提問:
1、故事里都有誰?
2、他們是怎么叫的?
三、再次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
1、大公雞、小母雞是怎么說話的?
2、小小雞出來后怎么說?
3、學說“雞的一家”。
幼兒學習說:大公雞,大公雞,喔喔喔,喔喔喔。
小母雞,小母雞,咯咯噠,咯咯噠。
小 雞,小 雞,嘰嘰嘰,嘰嘰嘰。
四、嘗試分角色扮演大公雞、小母雞和小小雞。
在老師叫“大公雞”的時候,會用“喔喔喔”的聲音來應答,
在老師叫“小母雞”的`時候,會用“咯咯噠”的聲音來應答,
在老師叫“小小雞”的時候,會用“嘰嘰嘰”的聲音來應答。本文由為您整理,感謝本文作者。
【托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托班語言講禮貌教案:托班語言教案大全04-14
托班語言活動教案03-14
托班語言教案02-20
幼兒園托班語言教案:你好_托班教案03-08
托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01-28
托班語言教案:大頭01-08
關于托班語言教案06-06
托班語言教案:蘋果娃娃04-24
托班語言教案:小熊拔牙02-08
托班語言教案15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