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中班教案范文匯總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象要為大家做事情,并且使大家生活快樂的愿望。
2.用表情、動作、語言等表現小象給伙伴帶來快樂的故事情節(jié)。
3.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并且能夠給別人帶來快樂。
4.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教師教學資源光盤CD。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過生日的時候都會對著蛋糕許個一個心愿,誰能來告訴老師你許的心愿是什么?
2.今天呀,有一只小象它也有一個很好的心愿,我們一塊來看看,它的.心愿是什么?
奧,原來小象的心愿是想為大家做事情,可是它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么?請小朋友幫助他想一想都可以做些什么呀?
(二)結合PPT,分階段講述故事
1.播放PPT ,講述故事第一段到第五段,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象為大家做事情的方法。
簡單回顧提問:
小象都為大家做了什么?
它成功了沒有?
那小象的心情是怎樣的?
2.繼續(xù)播放PPT,講述故事第六段到第九段,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象讓同伴快樂的方法。
簡單回顧提問:
小象是怎樣讓大家得到快樂的?
小象是怎么想到要種花給大家的?
小象為什么想到要種大大的花?
3.借助教學資源光盤CD,教師與幼兒完整欣賞故事,了解整個故事的發(fā)展過程。
簡單提問:小朋友,你喜不喜歡故事當中的小象,為什么?
4.請幼兒用表情、動作、語言等來表演故事,來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5.教師總結、延伸。
(1)小象雖然沒有了不起的本領,但是它種花送給了森林里的每一個朋友,讓每一個朋友都得到了快樂。
(2)教育幼兒只要有愛心,不管我們能力的大小,都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名稱:跳舞的小人
活動目標:
1、 通過活動,讓幼兒根據現有材料,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2、 幼兒在活動中,通過已有經驗和大膽的想象力,大膽進行跳舞小人的構造。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若干
小樹枝、橡皮泥、果核、果殼、毛線、鋼絲球等
活動過程:
1、 幼兒跳著愉快的舞蹈進場,并討論都有什么好看的動作,引出主題。
2、 請幼兒欣賞各種舞蹈的`圖片,讓幼兒通過討論、觀察,開闊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力。
。1) 舞蹈演員的手臂動作。
(2) 舞蹈演員的腿步動作。
。3) 舞蹈演員的服裝。
。4) 舞蹈演員的表情。
3、 幼兒觀察各種材料的形狀、顏色,討論可以做舞蹈小人的哪些部位。
4、 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啟發(fā)。
5、 開一個舞蹈小人展覽會,請幼兒看看自己的作品。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在圓形的基礎上建構橢圓形,能區(qū)別出圓形和橢圓形的不同。
2、能用一種顏色建構橢圓形。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了橢圓形和圓形、已學過插空心圓。
物質準備:各色雪花片、范例。
活動過程:
1、觀察圓形與橢圓形,區(qū)別其不同之處。
出示空心圓形和空心橢圓形的范例
提問:
這是什么圖形?他們有什么不同?
2、討論建構方法。(愿意用語言表示。)
提問:
怎樣把圓形變成橢圓形?
請個別幼兒上來進行嘗試,將空心圓形變成空心橢圓形。
3、幼兒建構,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用一種顏色建構,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建構出蛋寶寶的手腳。
4、評價。
自由評價:向別人介紹自己將空心圓形變成空心橢圓形的方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從中發(fā)現知識、學習知識、學會技能,以達到獲取經驗、建構概念,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 目標貼近孩子的生活。準備充分、選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中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小花籽找快樂》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散文,整篇散文語言通俗易懂,情節(jié)簡單。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用孩子水晶般的心靈感受生活:在動物王國、雪后白色世界和春天美麗景象所構成的畫面中,活動中太陽、小鳥、蜜蜂、青蛙、風姑娘、小花籽等可愛的小生靈,把“小花籽”尋找快樂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小花籽的愿望,初步感知“快樂”是付出,快樂是給予的哲理。
2、通過欣賞畫面和傾聽配樂散文的形式,感知小花籽找快樂的經歷,并能夠講述散文中的對話,進一步感知理解事物特征。
3、懂得去幫助別人,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一、以音樂形式導入
教師:寶寶們,我們一塊邊聽著音樂邊唱起來,動起來吧!(師幼齊唱《幸福拍手歌》)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以以音樂導入到活動中來,讓孩子們能夠感受到更多的快樂,接下來的你們有什么快樂的事情就比較的順利)
教師:寶寶們,你們快樂嗎?那你們覺得什么才是快樂的事呢?(幼兒自由討論,說說自己對快樂的理解。)
(讓幼兒說說已有的經驗,在平時的生活中幼兒的經驗都是比較的零散的,通過幼兒自己的回答,老師能夠將幼兒自身的經驗提煉出來,一塊總結)
教師:今天老師給寶寶們帶來了一首優(yōu)美的散文,題目是《小花籽找快樂》,題目是什么啊?有顆黑黑的小花籽,悄悄地從媽媽的懷里蹦了出來,它要出去尋找快樂,它找到快樂了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1、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第一、二自然段
(在這里老師的講述比較的比較的快,不利于幼兒聽故事,可以稍微放慢點速度,,讓幼兒在聽講過程中能夠靜下心來聽。)
師:小花籽在找快樂的路上,都碰到了誰?(請幼兒個別回答)這些朋友都快樂嗎?為什么?
2、學說角色的對話
——師:“小朋友講得真好!現在,我們一起跟著小花籽,去尋找快樂吧!
教師手指太陽:“寶寶們,這時誰啊?對了,是太陽。我們一起來問問太陽快不快樂?‘太陽,你快樂嗎?’那寶寶們,太陽會給人們帶來什么呢?我們來聽聽看太陽是怎么回答的,(教師回答:太陽笑著說:‘快樂,快樂,我給大家陽光和溫暖,大家喜歡我!)寶寶們,剛才太陽是怎么說的啊?(請個別幼兒回答,然后請小朋友一起學一學)
師:現在,老師來做小花籽,寶寶們來做太陽。
(這里應該花多一點時間在這里,在學習太陽的對話時,太陽還是比較的`難說的,比較的抽象老師可以先問問:太陽可以給人們帶來什么,這樣可以幫助到孩子更好的學習太陽的對話。在這里分師幼對話有利于幼兒更好的學習鞏固對話。)
——師:小花籽有遇到了誰呢?讓我們把他請出來吧。讓我們一塊來問問小鳥吧!
師:你們猜小鳥會怎么說呢?(男女分角色練習對話)
3、師:小花籽還會遇到誰呢?她會和他們怎么說呢,請寶寶和旁邊的寶寶說一說,等一下說給其他小朋友聽。(一個讓幼兒一問一答另一個是讓幼兒自己講述)
師:寶寶們,誰會來呢,我們一塊來問一問他吧。(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也給了幼兒一些放手學習的空間,讓她們自己猜測,自己想,我們班幼兒的能力還是比較的好的,讓她們自己說的時候,就有幼兒能夠將這個句式完整的進行講述了。在這里將一個讓幼兒一問一答另一個是讓幼兒自己講述,都改為了幼兒的自由講述)
4、師幼共同講述前面半段。師:寶寶們我們一快來講一講小花籽找快樂的事吧!
師小結:太陽、小鳥、小蜜蜂、小青蛙他們?yōu)槿藗冏鍪拢瑤椭藙e人,他們都覺得自己很快樂。
三、幼兒討論,如何幫助小花籽找快樂。
1、師:“小花籽看到大家都找了快樂,它也想知道自己怎么樣才會快樂,我們能幫助小花籽想想辦法嗎?”(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自由地將出自己的想法)
(快樂是幼兒最常感受到的一種情緒體驗,但快樂的涵義是廣泛的。中班的孩子,因為年齡的關系,在很多時候,往往都只想到自己,而忽視了別人,而能夠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這種體驗對于幼兒的成長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這里與前面的一開始的提問相互的呼應,提升了幼兒自身的經驗。)
(六)欣賞故事的后半部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師:真是太謝謝大家了,想出了那么多主意,那現在我們來聽聽小花籽到底是怎么樣讓自己快樂的?(幼兒欣賞故事后半部分)
(欣賞時邊看圖片邊欣賞有利于后面問題的回答,在這里發(fā)現在第三個問題幼兒很難回答,圖片的出示就可以很好的看出來,雪山上一片的白。)
提問:①小花籽最后找到快樂了嗎?
、谛』ㄗ颜埩苏l幫助它?
、坌』ㄗ炎詈笤谀膬毫粝聛砹,為什么?(因為雪山上需要鮮花)
教師小結:小花籽知道只有為大家做好事,大家才會喜歡它,自己才會得到快樂。
(七)結合圖片,完整講述故事
師:“現在我們來完整聽一遍故事,喜歡講的小朋友可以跟著老師一起試著講講看。(教師講述故事)小花籽找到了讓自己的快樂的辦法——去幫助別人。
師:那剛才你們也幫助了小花籽想了很多辦法,幫助了小花籽,你們快樂嗎?
師:“現在,讓我們到外面去,幫助所有的人,感受更多的快樂吧!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與前面的環(huán)節(jié)是相互呼應的,提升幼兒的情感體驗。最終讓幼兒升華到懂得為大家服務,幫助別人才是真正的快樂的境界。)
反思:快樂是幼兒最常感受到的一種情緒體驗,但快樂的涵義是廣泛的。中班的孩子,因為年齡的關系,在很多時候,往往都只想到自己,而忽視了別人,而能夠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這種體驗對于幼兒的成長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于是我選擇了語言活動《小花籽找快樂》,雖然這個教材比較老了,但是這個故事它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花籽”尋找快樂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又通過生動、有趣的角色對話,能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作品的思想感情,最終讓幼兒升華到懂得為大家服務,幫助別人才是真正的快樂的境界。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以以音樂導入到活動中來,讓孩子們能夠感受到更多的快樂,接下來的你們有什么快樂的事情就比較的順利,在接下來的講述中我自己的講述可能太快了,可以稍微放慢點速度,,讓幼兒在聽講過程中能夠靜下心來聽。
在評課時老師們也給我提了不少的意見,題目可以先提出來,在學習太陽的對話時,太陽還是比較的難說的,可以先問問:太陽可以給人們帶來什么,這樣可以幫助到孩子更好的學習太陽的對話。另外我們班的孩子的能力還是比較的好的,可以提升一下情感。老師在配樂欣賞時,語氣不用太激昂,讓孩子能夠靜下心來聽,老師講了什么,在回答時能夠更加的清楚了。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提起撲克牌,大家都不陌生。許多家長告訴我說不敢讓孩子玩,怕孩子玩瘋不知道學習了,我個人以為它在大人手里可能是的工具,可在天真無邪的孩子眼里,它只是“有趣的玩具”?梢宰鳛椤巴婢摺眮硗,正確地引導幼兒玩撲克牌能激發(fā)幼兒對數字、符號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邏輯思維能力和鍛煉幼兒運用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感知10以內數量的多少,對10以內的數字能夠熟練地比出大小。
2、能夠給10以內數字熟練地配對。
【活動準備】
1—10的數字撲克牌,投影儀。
【游戲玩法】
《大吃小》玩法:將一副撲克牌放在桌子中間,參加游戲的幼兒各摸一張牌,然后比一比誰的牌面大,小牌歸大牌所有,遇到大小相同的牌為公有,即不歸個人所有。反復進行,直至撲克牌全部摸完,最后比較誰得到的牌多,多者為勝。
《抽“烏龜”》玩法:先將撲克牌隨意抽取一張蓋住當“烏龜”,并把牌逐一分給參與者;然后各人整理好自己手上的牌,兩張大小相同的對子,抽出放在一邊;再朝順時針方向輪流將鄰座中的牌抽取一張,若這張牌能與自己手中的牌結合對子,就放在一邊,不能成對則插入自己的牌中;直至剩下最后一張牌,將“烏龜”亮出,與“烏龜”成對的,即是輸者。
【活動范例】
一、出示撲克牌,引起幼兒興趣。
1、師:智慧老人又給我們小朋友送禮物來了,看!今天他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什么?(出示撲克牌)
2、撲克牌上有什么?怎么玩?
二、復習10以內數字。出示單張撲克牌,請幼兒說一說是數字幾。
三、《大吃小》游戲,比較10以內的數的多少。
1、出示兩張撲克牌!艾F在老師手上有兩張撲克牌了,我們又可以做游戲了!”請兩名幼兒分別拿好,請幼兒比一比,誰的`牌大?
2、幼兒觀看教師與幼兒合作游戲:《大吃小》。
。1)利用投影儀,引導幼兒觀察誰的牌面大,小的牌歸大的牌所有,遇到大小相同的牌放旁邊。再繼續(xù)。
。2)反復進行游戲,直至撲克牌全部摸完,最后比較誰得到的牌多,多的就為勝利。
3、幼兒兩兩合作,玩“大吃小”游戲。
四、《抽“烏龜”》游戲,能夠給10以內數字熟練地配對。
1、師:這張牌與剛才的牌有什么不一樣?(有圖案)我們把這張牌叫做“烏龜”。
2、介紹《抽“烏龜”》游戲的玩法。
六人為一組,每人抓牌,把兩張相同的對子,抽出放在一邊,輪流抽牌一張,剩下的就是“烏龜”,就是輸者。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經典)中班教案08-02
【精選】中班教案08-26
中班教案01-06
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