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4-10-12 17:53:54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總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總8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初步感知梧桐樹的主要外形特征和作用;學習從整體到局部按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并用看,摸,抱等動作參與觀察。

        活動準備:

        預先選擇好觀察梧桐樹的地點。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梧桐樹的特征。

        1。觀察:觀察梧桐樹的整體形態(tài)。引導幼兒講述從遠處觀察梧桐樹的印象。

        提問:梧桐樹看起來怎么樣?像什么?

        2。帶領幼兒從近處觀察梧桐樹,說出它的主要特征。指導幼兒按樹干。樹皮。樹枝。樹葉的順序進行觀察;鼓勵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抱一抱梧桐樹,用多種動作進行觀察。感知,并說一說自己的體驗。

        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梧桐樹的'用處。

        提問:你喜歡梧桐樹?為什么?當幼兒說到大樹有遮陽作用時,教師可帶幼兒先站在陽光下,后再回到樹蔭下,通過親自體驗,加深印象。

        小結:梧桐樹能遮陽,讓我們感到?jīng)隹;它還能讓我們的環(huán)境更美麗。它的好處真多,小朋友都喜歡它,讓我們共同愛護梧桐樹。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薄⑼ㄟ^觀察、操作,引導幼兒認識時鐘,能區(qū)分時針、分針,學會看整點、半點。

        2、引導幼兒講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并學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3、培養(yǎng)幼兒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字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教具:大的鐘面一個(能撥動時針和分針),時鐘課件。

       。、學具:小時鐘、表現(xiàn)幼兒一日活動的圖片每人一套,每人一套作畫工具、廢舊材料、膠水、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通過聽音樂《謝謝你小鬧鐘》引出課題。

        二、引導幼兒認識鐘面,能區(qū)分時針、分針。

        師:要遵守時間做事,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下鐘表,今天,小朋友都帶來了小鐘表。

        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鐘表上有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引發(fā)幼兒有目的的觀察并產(chǎn)生了幼兒間的互動)

        師:小朋友你們發(fā)現(xiàn)鐘表上有什么?

        幼:(幼兒齊聲回答)有數(shù)字、針。

        師:有哪些數(shù)字?

        幼:(幼兒齊聲回答)1、2、3、4、5、6、7、8、9、10、11、12、

        師:有幾根針?它們的長短一樣嗎?粗細一樣嗎?(幼兒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鐘面上有小朋友說的`12個數(shù)字,有兩根針,它們都有自己的名字,短的叫時針,長的叫分針。請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指一指哪是時針?哪是分針?

        (幼兒操作,并學說)

        三、通過演示課件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并在此基礎上認識整點、半點。

        1、教師通過課件演示讓幼兒發(fā)現(xiàn)時針和分針轉動的規(guī)律。

        師:今天呀,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一次跑步比賽,現(xiàn)在它們都站在數(shù)字12的起跑線上了。請你們猜猜誰會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預備—開始。ń處煵僮髡n件 )

        提問:誰跑的快?(分針)

        議論: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它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教師反復操作。

        (分針跑一圈,時針走一格。)分針時針誰會贏,(分針)

        小結:長針長,短針短;長針走得快,短針走得慢;長針走一圈,短針走一步。

        (評析:大屏幕上的課件把知識準確的傳達到孩子們的眼睛里,通過老師的反復演示課件時針、分針賽跑,讓幼兒明確了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2、認識整點、半點。

        師:那小朋友分針走一圈指到12上,時針指在幾上,就是幾點整。分針指向6,時針指到兩個數(shù)字之間,就是半點。如:分針指向6,時針指向3和4兩個數(shù)字之間,就是3點半。

       。ń處煵僮麋姳---請幼兒說出是幾點。引導幼兒說出分針指向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

        師:今天小鐘表還給我們帶來了幾位小伙伴一天的生活圖片我們來看一看吧!

       。1)、來小朋友看看兩位小伙伴是幾點起床穿衣服,洗臉刷牙的呢?(7:00)你能不能把你的小鐘表撥到7:00呢?來試一下吧。ㄐ∨笥颜姘!及時鼓勵)

       。2)、看小朋友是幾點上學呢?小朋友撥一撥吧!

       。3)、小伙伴是幾點上課的(幼兒操作)

       。4)、小伙伴是幾點做操的(幼兒操作)

       。5)、小伙伴是幾點吃午飯的(幼兒操作)

       。6)、小伙伴是幾點課外活動的呢?(幼兒操作)

       。7)、小伙伴是幾點放學看電視的呢?(幼兒操作)

       。8)、小伙伴是幾點睡覺的呢? (幼兒操作)

        師:這是小伙伴一天的生活也是他一天的作息時間!那你能說一說你在幼兒園的一天。幾點鐘做什么事情嗎?小朋友和你的小伙伴講一講撥一撥你是幾點起床?上學然后正確地撥鐘表,看誰撥得又對又快,并啟發(fā)幼兒要遵守作息時間。

        四、幼兒制作“我的一天”(休息日或幼兒園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請幼兒用文字、圖畫及符號等形式進行表征活動,用畫鐘表表示具體時間。

        師:小朋友都知道你的一天幾點鐘所做的事,我們來做一份作息時間表吧?來小朋友看老師制作的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布置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記錄作息時間表(幼兒制作)

        五、幼兒制作欣賞與介紹。

        幼兒陸續(xù)畫完,相互介紹“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師:小朋友制作的作息時間表真漂亮,小朋友之間相互介紹“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小朋友作息時間表做好了你們可要珍惜時間,遵守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吆。小朋友我們可以把制作好的作息時間表貼在家里或者我們教室的作品區(qū)。我們要按作息時間去做事。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進一步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

        2。初步感知圓形與生活的人密切關系。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輪子工程師的作品

        1。(搜集各種帶輪子的圖片自行車、飛機、摩托車、輪椅、三輪車、小汽車、卡車、火車、旱冰鞋、寶寶車、輪船等)讓幼兒天觀察這些是什么?哪里有輪子,哪里沒有輪子。

        2。討論:這里有很多東西都是輪子工程師的作品,輪子工程師就是造輪子的人,找一找哪是他造的輪子。

        二、觀察并思考圓形輪子的作用

        1。工程師設計的輪子都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是圓形的?

        2。一個輪子的是什么車,兩個輪子的是什么,三個輪子的是什么?四個輪子的是什么?許多輪子的是什么?

        三、比較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1。出示三角形、正方形的輪子圖。有什么地方會用到它們呢?為什么它們不能做輪子?

        2。如果把圓形的`輪子換成三角形或正方形會發(fā)生什么事?

        3。玩一玩試一試看哪些積木能滾動。

        4。有一次,輪子工程師做了一些三角形、正方形的輪子。他想用來干什么呢?原來啊,工程師把壞蛋的自行車和汽車的輪子換成三角形、正方形的,這樣壞蛋騎上自行車就摔跤,想開車,汽車一動也不會動。壞蛋都跑不掉了。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通過想象有趣的故事情景,進一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比較認識圓形圓滾滾、無邊無角的特征,感知圖形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關系。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向日葵的生長過程,對植物生長變化感興趣。

        2、觀察感知向日葵的形狀、色彩、大小等特征,了解向日葵種子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3、對身邊的動植物感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初步的按變化排序經(jīng)驗。了解平時吃的葵花籽是向日葵的種子。

        2、物質準備:有關向日葵的視頻3、教育掛圖《領域活動、科學、向日葵》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謎語:身體長又長,開花黃又黃,臉蛋像太陽,籽香又香。(謎底:向日葵)

        二、引導幼兒觀看多媒體圖片(用葵花籽制作的食品和工藝品等)

        引導語:看看這些是什么?你見過嗎?猜一猜這些食品和工藝品都是用什么做出來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引導幼兒觀看有關向日葵的`視頻,了解向日葵的生長過程。

        1、出示教育掛圖《向日葵》,引導幼兒了解向日葵的形狀、色彩和朝陽的特性。

        2、出示《向日葵的生長過程》,引導幼兒了解向日葵的生長過程。

        A、引導語: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你認為這些圖怎樣排列更合適,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

        B、提問:你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向日葵是怎樣長大的呢?

        四、品嘗用向日葵種子制作的食品,感知向日葵與人們的關系。

        1、引導語:你們嘗過葵花籽嗎?好吃嗎?

        2、幼兒與教師一起品嘗用葵花子制作的食品,邊品嘗邊交流食品的味道。

        3、討論:向日葵種子做得食品可以吃,向日葵的種子還能做什么?

        五、種植與記錄引導語:

        春天到了,我們有這么多向日葵的種子,大家一起來種一種,看看到底是不是按照我們知道的過程長大的。大家要細致地記錄它們的生長變化過程,做一個很棒的小小記錄員。

        六、活動延伸:引導幼兒種植葵花籽。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幾種植物的新芽,了解每種植物的芽都不一樣。

        2、學習用語言完整地表述自己觀察的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征。

        3、愿意積極尋找資料并在集體面前大膽分享。

        活動重點:

        觀察幾種植物的新芽,了解每種植物的芽都不一樣。

        活動難點:

        學習用語言完整地表述自己觀察的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征。

        活動準備:

        收集關于植物新芽的圖片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老師:小朋友們,請你們說說春天到了,植物會怎么樣呢?你們看過植物的新芽嗎?你們看過的植物的新芽是怎么樣的?

        (幼兒回答)

        老師:哦,剛剛有些小朋友跟我們分享了他看過的植物新芽,它們的形狀都不一樣呢,今天我們再一起來看看這些嫩嫩的新芽吧!

        二、看幼兒用書上的圖片,觀察幾種植物的新芽,發(fā)現(xiàn)植物的新芽是各種各樣的。

        1、這里有四張植物的圖片,請你們看看這些植物都是什么樣的?它們的.芽一樣嗎?都是什么樣的呢?

        2、老師逐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的植物新芽。

        老師:這個新芽是什么樣的?它像什么?請你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這個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征。并用動作將它的外形特征表現(xiàn)出來。

        老師小結:小白菜的新芽像一對小翅膀呢,看起來真可愛。蕨類的新芽是綠色的卷卷的,像個小拳頭,真好看。樹枝上也冒出了嫩芽哦。還有最特別的紅楠的新芽是紅色的呢!

        三、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看其他植物的新芽。

        (播放收集的圖片)

        老師:好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植物的新芽,它們又像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豆子發(fā)芽的圖片

        老師小結:綠豆發(fā)芽了會長出兩片尖尖的小葉子、黃豆和花生發(fā)芽了會長出兩片心形的葉子。

        四、結束活動。

        老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很多植物的新芽,它們在春天都會慢慢的發(fā)芽然后長大,小朋友回家之后也可以繼續(xù)跟爸爸媽媽一起收集看看還有哪些植物發(fā)芽的照片哦!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

        2、探索科學有序地合理安排不同物體的空間。

        重點:通過操作,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

        難點:探索科學有序地合理安排不同物體的空間。

        活動準備:

        若干個:(盤子、紙杯、乒乓球、玻璃球、沙子、玻璃瓶子)、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鄭老師,昨天答應你們要給你們帶來好玩的玩具。瞧:看看是什么玩具呢?好,我們現(xiàn)在要上課,我們先把它收起來吧!

        教師:噢,剛剛我們的箱子是蓋得緊緊的,而現(xiàn)在蓋不緊了,為什么呢?(幼兒說一說)

        教師:好,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老師請你們做一個實驗。

        二、觀察實驗用品,說說乒乓球、玻璃球和沙子有什么不同?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這里有什么呀?”“誰愿意來說一說,乒乓球、玻璃球和沙子有什么不一樣呢?”

        2、教師小結:乒乓球大大的`、圓圓的,玻璃球小小的,圓圓的,而沙子又細又小,當我們把沙子抓起來時,沙子會從我們的指縫里流下來。

        三、幼兒探索、嘗試把沙子、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裝到一個瓶子里。

        1、教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們,把這三個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沙子都裝到這一個玻璃瓶里,還要把蓋子蓋緊,小朋友,你會裝嗎?好,那我們現(xiàn)在開始實驗吧,看看哪位小朋友最愛動腦筋,能把它們都裝進去!”

        2、教師說明記錄表的使用,并讓孩子們自己選出記錄人,指導幼兒記錄實驗結果,同時讓孩子注意操作規(guī)則:a、要把一種材料放完,再放第二種材料,而且要把它們都放完哦。b、操作時我們要輕拿輕放,不要把沙子撒到外面。

        四、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教師:“有的小朋友已經(jīng)裝完了,請你拿著記錄表坐到前面來。”“沒有成功也不要緊,把你怎樣裝的記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誰愿意來說一說,你是怎么裝的?你成功了嗎?”(記錄表板書)

        五、引導幼兒把瓶子里的材料放回各自的杯子里,再進一步探索成功的裝瓶方法。

        六、交流和討論實驗結果。

        教師提問:這一次你們都成功了嗎?

        討論:“為什么先裝乒乓球,再裝玻璃球,最后裝沙子的方法比較容易成功呢?”

        七、引導幼兒懂得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要學會合理安排物體的空間。

        教師:“先裝乒乓球,因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這樣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給填上了,最后我們再放上沙子,這樣沙子又把更小的縫隙也給填上了,所以最后它們都被裝了進去!

        八、拓展幼兒對物體間間隙的理解,引導幼兒再次嘗試:裝滿的瓶子里,還能再裝上半杯水嗎?為什么?

        教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見證,成功了嗎?(成功)為什么這么滿滿的一瓶子玻璃球和沙子,還能裝上這一小杯水呢?”(因為水把更小的縫也給填上了)

        教師:好了,今天的實驗做完了,你們還記得老師之前帶來的那箱玩具為什么拿出來后又裝不進去呢?小朋友想到了嗎?(應該是先放大的到中的,最后放小的玩具)

        九、結束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看、摸、嘗知道糖果的外形、味道、顏色等特征。

        2、在操作活動中感知糖的多樣性,并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樂意參加品嘗活動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糖若干。

        2、糖果袋幼兒人手一個,裝4種糖果。

        3、教師裝扮成糖果媽媽,身穿有很多大口袋的圍裙。

        活動過程:

        一、列舉各種糖果

        1、“糖果媽媽”(教師):我是糖果媽媽,我有很多糖。小朋友,你們都吃過糖嗎?把你吃過和見過的'糖告訴我,看誰說的多!

        2、幼兒列舉各種各樣的糖,教師隨即神秘地從身上的口袋中拿出幼兒說出的糖。

        3、引導幼兒說己吃過糖的味道。

        二、糖果找家:出示糖果,讓幼兒認識糖果的顏色或形狀等特征。(不同顏色、形狀、的糖3—4種)

        1、“糖果媽媽”:今天糖果媽媽給每位小朋友帶了一份小禮物,我們一起看看禮物袋中有什么?好多糖,你們喜歡這些糖嗎?我們一起仔細看看這些糖一樣嗎?(大家摸一摸、看看、說說)

        2、糖果媽媽幫助幼兒找找袋子中的糖果。(說出糖果的名字)

        3、糖果媽媽:“糖果都住在一個袋子里太擠,請你們把我的孩子分別送到他們的家里吧。”糖果媽媽示范將每個口袋上夾一個糖果做標志,提醒幼兒按要求送糖果回家。

        4、糖果媽媽檢查糖果送的對不對。

        三、幼兒品嘗,說說品嘗的感受。

        1、糖果媽媽:“謝謝你們把我的孩子都送回家,你們喜歡這些糖果寶寶嗎?你喜歡什么糖就來他的家里取一顆嘗嘗吧”

        2、幼兒跟糖果媽媽說:“我喜歡吃×××糖”然后自己拿一顆。

        3、幼兒品嘗并說說品嘗的味道。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觀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豐富詞匯:毛茸茸、三瓣唇、蹦蹦跳跳。

        3、產(chǎn)生喜歡兔子、關心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兔1只,白菜、胡蘿卜若干,幾種不同顏色的小兔圖片。

        活動過程:

        1、激發(fā)觀察的興趣。以小客人來做客的形式引出小兔。

        師:今天,我們歡迎小兔子到我們這里做客!

        2、觀察兔子。大膽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

       。1)師:你們喜歡兔子嗎?小兔是什么樣子的?

        邊觀察邊引導幼兒:兔子的頭上有什么?耳朵是什么樣的?兔子的嘴巴是什么樣的?(三瓣唇、嘴巴長胡須)兔子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身上的毛是什么顏色的'?摸摸看,感覺怎樣?(毛茸茸)你還見過什么顏色的兔子?(出示圖片)

       。2)師:看看兔子是怎樣行走的?模仿小兔跳。

        (3)師生共同小結兔子的外形特征。

        3、喂小兔。

       。1)幼兒選擇白菜、胡蘿卜等,給兔子喂食。

       。2)師:看看兔子愛吃什么?吃東西時嘴巴是怎樣動的?

        4、以模仿小兔蹦蹦跳跳結束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科學活動教案07-24

      【經(jīng)典】科學活動教案07-23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30

      科學活動教案[經(jīng)典]07-26

      科學的活動教案05-31

      科學活動教案02-24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4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