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8-16 17:23:00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班教案匯總八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小班教案匯總八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在看看講講、嘗試操作中學擦鼻涕,并教育幼兒養(yǎng)成自覺擦拭鼻涕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

        重點與難點:

        使幼兒知道有了鼻涕就要擦,擦拭方法基本正確。

        活動準備:

        “主題:小醫(yī)生”墻飾、看講圖片、娃娃若干、紙巾、手帕等。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流鼻涕了

        1、引出話題:冬天來了,天氣很冷,你看,寶寶出門時媽媽是怎樣做的?我們上幼兒園時爸爸媽媽給我們穿上什么?

        2、馬路邊的汽球很漂亮,你們猜猜寶寶會干什么?他把口罩怎么了?

        3、大風鉆進了寶寶的.身體里,“阿嚏!”寶寶怎么了?寶寶怎么會感冒的?

        二、嘗試操作:擦鼻涕

        1、出示流鼻涕的“寶寶”:哎呀,寶寶真的流鼻涕了?怎么辦?

        2、請個別幼兒為寶寶擦鼻涕,教師注重觀察并正確示范。

        3、幼兒分別為娃娃、動物寶寶擦鼻涕。

        4、為好朋友擦或自己擦鼻涕,并互相檢查和提醒。

        活動結束:

        “小手帕,真漂亮,天天放在口袋里,吃完點心擦擦嘴,還能擦汗擦鼻涕。”手帕是我們的好朋友,有了鼻涕我們就要用手帕擦掉。

        活動后反思:

        生活活動是一種活動形態(tài),既指日常生活起居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也指為進行生活教育專門組織的活動,還指在其他活動形態(tài)中涉及到有關生活教育內(nèi)容時短暫的插入性活動。本次活動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班級實際情況,以游戲化的形式組織開展。在整個活動中,雖然孩子們愛好較高,活動效果也不錯,但存在著一些“傳統(tǒng)”問題:其一重點可以更加突出,例如在學習正確的擦拭鼻涕方法時,教師除了示范兩三次之外可以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再練習幾次,幫助鞏固。其二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中應更注重師生互動,讓孩子多說、多做、多發(fā)表建議,做到真正放手。

      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聽聽、念念、做做的過程中,了解穿衣服的基本方法。

        2、嘗試用正確的方法穿衣服,有一定的自我服務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熟悉兒歌,了解穿衣服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正確的方法穿衣服

        教學準備:

        1、幼兒已掌握領子、袖子、拉鏈等各部分的名稱。

        2、每位幼兒都穿均前襟對開、有拉鏈有領子的衣服,事先請大班的兩個孩子幼兒作好準備

        3、穿衣的步驟圖片4張(分別為兒歌中穿衣服的4個動作)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發(fā)興趣

        1、觀看大班和小班幼兒穿衣比賽

        師:今天請來了大班的小朋友,他要和我們。1)班的弟弟妹妹進行穿衣服的比賽,我們小朋友來當裁判員,看看誰得第一名

        2、討論:為什么他穿衣服的動作這么快?(方法不一樣)

        3、請大班的幼兒再次演示,邊穿衣服邊念兒歌

        師:我們請大班的姐姐再給我們表演一遍(邊穿邊念)原來他是按照兒歌里的順序穿衣服的,所以這么快。

        二、感受交流

        1、集體欣賞兒歌(出示圖片)

        師:剛剛姐姐穿衣服的時候還配上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叫《穿衣服》那我們再來聽聽《穿衣服》的`兒歌是怎么樣的?

        2、變念兒歌變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出現(xiàn)相應的圖片(出示圖片:捉領子、蓋房子、小老鼠鉆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3、討論交流

        師:一共有幾張圖片呢?那我們一張一張看,到底怎么穿呢?謝老師也想學,你們一起幫我看看到底怎樣穿衣服?

        4、重點交流:

       。1)第一張圖片捉領子,師:怎么捉領子,領子朝上,兩只小手抓住領子,我們一起來捉領子

       。2)第二張圖片蓋房子,師:蓋房子,怎么蓋呢?蓋那里?(肩膀上),我來試試翻個跟頭蓋在頭上,就像蓋房子一樣

       。3)第三張圖片小老鼠出洞子,師:小老鼠在哪兒呢?(小朋友的小手就是小老鼠)手伸進袖洞,這個動作象什么呀?(小手象小老鼠,袖洞象老鼠洞)

       。4)第三張圖片吱扭吱扭上房子,師:怎么上呢?(讓小嘴巴閉緊,鼻子往下拉;做朋友,抱一抱,抱得緊緊的,就做了好朋友,這樣就吱扭吱扭上房子)

        5、鼓勵幼兒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一起變做動作邊念兒歌(重復幾次)

        三、游戲體驗

        1、鼓勵幼兒看步驟邊念兒歌邊穿衣服,比比誰穿的又快又好

        重點引導

        2、個別指導 教師及時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孩子

        四、延伸活動

        午睡起床幼兒穿衣服時引導他們要按照兒歌里的穿衣順序進行

        教學評析:

        教學方法使用得當,將枯燥的穿衣方法通過兒歌的形式,借助穿衣的四個步驟圖片,將孩子推在前面,通過圖片引導幼兒自主發(fā)現(xiàn)穿衣的方法,教師形象化地語言激起幼兒主動學習穿衣服的欲望,如“拉拉鏈”這一步的兒歌“吱扭吱扭上房子”拉拉鏈是四個步驟中最難的,幼兒很難掌握這個動作,通過形象化的語言使幼兒積極嘗試拉拉鏈的動作,如“耳朵豎起嘴巴閉緊,聽見了沒有?”幼兒邊說邊積極嘗試拉拉鏈的動作。幼兒在邊念兒歌邊操作,了解了穿衣服的正確方法,每個小朋友都積極嘗試,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穿衣的積極性。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情感態(tài)度目標: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喜歡參加集體的游戲,并體驗愉悅情緒。

        2、能力技能目標:培養(yǎng)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聲說活以及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能力。

        3、認知目標:引導幼兒聽懂游戲規(guī)則,幫助幼兒發(fā)準帶e、g、h音的字。

        【活動準備】

        1、狐貍頭飾一個,鵝的頭飾十個(1個大的,9個小的)。

        2、在教室的中間畫好一條河,作為河界。

        3、白鵝和狐貍的照片。

        【活動重難點】

        重點:聽懂游戲規(guī)則,發(fā)準帶e、g、h音的字。

        難點:培養(yǎng)幼兒參加集體游戲,并敢在集體面前大聲說話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以實物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

        (出示白鵝和狐貍的照片)今天我們班里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看是誰呀?誰來學一學他們?他們想和我們一起做個游戲,你們想不想?yún)⒓?

        二、教師示范朗誦兒歌,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

        1、教師指著照片朗誦兒歌,請幼兒完整聽一遍;

        2、以提問方式引導幼兒學會游戲兒歌。

        (1)東邊有什么?西邊有什么?

        (2)鵝兒在干什么?

        (3)誰跑過來了?鵝是怎樣下河的?

        著重幫助幼兒發(fā)準“鵝、河、歌”等相似的音,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fā)音。

        3、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2—3遍。

        三、向幼兒簡單介紹游戲的玩法和基本規(guī)則。

        1、小白鵝在河邊,邊念兒歌邊做鵝的動作。

        2、當兒歌念到“一只狐貍跑過來”時,狐貍從座位上站起來。

        3、兒歌念完后,小白鵝才能跳下河,同時狐貍才能跑出來抓鵝,若小白鵝被抓住,可停止游戲一次。

        四、兩位教師分別扮演鵝媽媽、狐貍,請部分幼兒開展游戲。

        1、誰想當小白鵝呢?想當小白鵝的小朋友必須告訴鵝媽媽“我是小白鵝,我會水里游”,這樣他才能成為鵝媽媽的小寶寶呢!

        2、游戲開始時,被請到的幼兒分別站起來說:“我是小白鵝,我會水里游。”講對了,教師給他戴上頭飾,說:“對對,你是我的小白鵝!比绻l(fā)音不對,教師及時糾正。

        3、全體幼兒念兒歌,扮小白鵝的小朋友沿著“河”邊,邊做鵝的動作,邊念兒歌。當念到“一只狐貍跑過來時,”狐貍從座位上站起來。兒歌念完后,小白鵝急忙往河里跳,狐貍迅速去抓尚未跳進河里的小白鵝。

        4、此游戲共進行2遍,使幼兒進一步了解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

        五、請幼兒分組自由游戲。

        請每組兩名能干的幼兒扮鵝媽媽和狐貍,游戲前,教師再提醒幼兒念完兒歌后,鵝才能跳下河,狐貍才能抓鵝。

        六、結束部分。

        請小白鵝回家吃飯。

      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因為有太多的零食,大都不愛吃米飯等主食,如果讓幼兒自

        己動手來制作可愛,好玩的飯菜,不單孩子們的`操作興趣高,進餐興趣也會大大

        提高。從而培養(yǎng)了幼兒喜歡吃米飯等主食的良好飲食習慣。這正是我園行為課程

        中的兩大特色——生活化、行為化,將生活與行為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

        重點:

        引導幼兒自己拼擺制作可愛的飯,培養(yǎng)幼兒喜歡吃米飯等主食的良好飲食習慣。

        難點:

        能利用各種食物的形、色創(chuàng)造性的拼擺(五官)飯。

        形成原因:

        小班幼兒知識經(jīng)驗欠缺,以及自身能力水平的局限性。

        解決策略:

        經(jīng)驗再喚、范例演示、投放材料

        目標:

        1、初步運用拼、擺(群體)、切(個體)等技能嘗試制作(五官)飯。

        2、對米飯等主食產(chǎn)生興趣,逐步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工具材料:

        米飯、各種菜、人手一個盤子、保鮮膜、課前到菜場豐富經(jīng)驗、課前洗凈手。

        過程設計:

        一、激趣引題

        合著《廚房歌》做動作進教室。

        二、看看說說

        這些菜象臉上的哪些五官?

        三、觀察欣賞(出示范例)

        幼兒說說這飯和平常的飯有什么不一樣?

        四、演示示范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幼兒感受兒歌的韻律,并學著創(chuàng)編兒歌。

        2、感受音樂節(jié)奏,并能做簡單腳部動作。

        3、進行圖形配對。

        活動準備:

        1、幼兒的`小手印小腳印。

        2、音樂。

        3、小兔、小貓、小鴨、小孩子的腳印及對應的鞋子。

        活動過程:

        1、學兒歌小手和小腳。

        1)教師念兒歌

        2)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朗誦兒歌

        3)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帶領幼兒重復念兒歌并學做動作,方便幼兒記憶。

        4)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兒歌

        幼兒討論小手和小腳還有什么本領,根據(jù)幼兒說的本領改編兒歌的內(nèi)容。

        2、我的小腳。

        幼兒跟著音樂在老師帶領下做踏、跳、走、跑腳部動作

        3、找鞋子。

        1)教師出示小兔、小貓、小鴨、小孩子的腳印,請幼兒猜一猜這是誰的腳印。

        2)教師出示一些小鞋子,請幼兒給這些小腳印穿上合適的鞋子

        3)請幼兒給穿上鞋子的腳印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隊。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中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自理能力本身就很差,為了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也該自己學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在寒冷的冬季里,孩子們來園時都穿來了外套,我借助這些外套鼓勵孩子們學習穿脫衣服,從而提高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我便精心設計了這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學習故事中小老鼠遇到困難自己動腦筋,想辦法,不麻煩別人的自立精神。

        2、學習自己穿脫衣服。

        【活動準備】

        外套每人一件、《小老鼠學穿衣》幻燈片、《貓和老鼠》里老鼠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觀看動畫片《貓和老鼠》中的老鼠幻燈片,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1、小朋友,今天我邀請了一只小動物來我們班做客,想知道它是誰嗎?那你們喜歡它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動畫片中的小老鼠杰瑞,很聰明、機靈,做事情喜歡動腦筋,想辦法,所以,我們大家都喜歡它。

        2、可是,今天我們還請來了一只小老鼠,這只小老鼠最怕冬天了,小朋友猜一猜,它為什么最怕冬天呢?

        小朋友的猜測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只小老鼠到底為什么最害怕冬天。

        二、結合幻燈片讓幼兒理解故事。

        1、出示第一張幻燈片進行提問:

       。1)小朋友,看小老鼠是在哪里呢?

       。2)小老鼠在家里干什么呢?它在那里坐著干什么?發(fā)什么愁?

        (3)那小老鼠為什么不出去玩呢?

        (4)外面下雪了,那外面有沒有小動物呢?

        2、出示第二張故事掛圖。

        (1)小朋友,你們看一下,這張圖上有什么?

        (2)小老鼠在干什么呢?它旁邊是什么?

       。3)它在用袋子干什么呢?

        (4)它套進去了嗎?

        3、出示第三張幻燈片。

        (1)它現(xiàn)在套上了嗎?

       。2)對,小老鼠沒套上還急出了一身汗。這個時候小老鼠會怎么做呢?

        師:小老鼠到底請沒請別人幫忙呢?我們一起來看下一張。

        出示第四張故事掛圖。

        (3)小老鼠找人幫忙了嗎?

       。4)它是怎樣套上的呢?

       。5)對,小老鼠沒有找別人幫忙,自己想了個好辦法把袋子套上了,那小朋友知道小老鼠為什么要給尾巴套上袋子嗎?

       。6)哦。小朋友冷的時候怎么辦呢?

       。7)所以,這個袋子就是小老鼠尾巴的衣服。

       。8)請幼兒為故事想個好聽的名字。

        三、故事好聽嗎?下面老師再把故事完整的的講述一遍。講述完后提問:

        1、故事講完了,小朋友能告訴我小老鼠為什么最害怕冬天?那穿衣服的時候小老鼠請沒請別人幫忙?那它是怎么做的呢?小老鼠想了個什么好辦法?

        2、請幼兒為故事想個好聽的名字吧!

        四、學習穿衣服的方法,鼓勵幼兒自己穿衣服。

        1、對,小老鼠真聰明,自己想了個好辦法給尾巴穿上了衣服。那小朋友害怕冬天嗎?

        2、小朋友為什么不害怕冬天?對,我們不害怕冬天,因為我們有衣服,并且我們自己會穿衣服。我們還喜歡曬太陽,喜歡在戶外玩耍,所以冬天我們不怕冷。

        3、那小朋友,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準備好了衣服,哪位小朋友能上來表演一下穿衣服?請個別幼兒上臺示范穿衣服。

        4、小朋友,下面我們一起來穿衣服,穿好后一起到外面玩吧!

        【活動延伸】

        1、在區(qū)角中,讓那些不會穿衣服的幼兒再進行練習。

        2、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穿衣比賽。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觀察、了解糖果的形狀、知道糖果的種類很豐富。

        2、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覺,知道不亂扔糖紙。

        活動準備:

        1、幼兒選擇2-3種不同的糖帶到幼兒園來、主題墻上布置好。

        2、各種糖果若干(形狀、顏色不同的糖等)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觀察、了解糖果的形狀、知道糖果的種類很豐富。

        活動難點: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覺。

        活動過程:

        一、用談話導入,引起幼兒的回憶體驗

        師:“小朋友,你們好!你們喜歡吃糖嗎?你們吃過什么糖?最喜歡吃什么糖?”(調(diào)動幼兒經(jīng)驗,引起幼兒興趣)

        二、操作,游戲

       。ㄒ唬┎绿枪

        1、出示一糖罐,里面放置各種形狀的糖果。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吃的糖,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糖好不好?”

        2、出示幾種有代表的糖,引導幼兒認識。

        (二)認識各種各樣的糖

        1、教師發(fā)給幼兒每人兩種不同的糖,用你們的小手來摸一摸糖,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聞一聞。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有各種各樣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等,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顏色的,有硬的有軟的等等。

        (三)品嘗糖果

        1、老師請幼兒品嘗糖。師:“這種糖吃在嘴里什么感覺?”(幼兒大膽說出感受)嘗一嘗甜不甜。小朋友,剝下的糖紙怎么辦?(讓幼兒說一說)

        2、幼兒一邊品嘗一邊回答老師的問題:吃到嘴里糖果是什么形狀的,是什么顏色,是硬的還是軟的。在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變化嗎?(引導幼兒回答糖果變小了)

        三、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小朋友,我們把剛才剝下的糖紙扔到垃圾筐里,讓幼兒從小養(yǎng)成不亂扔糖紙的好習慣。糖雖然好吃,但不能多吃,別忘了吃了糖以后要漱口和刷牙,下面我們一起到盥洗室漱口去吧!

        活動延伸:

        1、請幼兒搜集不同種類的糖,放在生活區(qū)內(nèi),供幼兒探索和品嘗

        2、在日常生活,放上各種糖紙和小石子、塑料泡沫,供幼兒進行折折疊疊,練習包糖。

      小班教案 篇8

        教學理論依據(jù):

        平時在與孩子的聊天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孩子們關于夜晚的描述,如:我害怕晚上,晚上黑黑的,晚上有鬼,晚上有壞人,晚上外面有很奇怪的聲音,晚上會做噩夢……加之成人消極的或反面的影響,使得怕黑、不喜歡夜晚普遍成為幼兒期特有的一種典型特質(zhì)。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證實:3—6歲幼兒對夜晚的恐懼心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遞增的。那么,如何在這種恐懼逐步開始遞增的小班進行有效的引導,將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所以,我們設計了這個活動來引導孩子走出害怕黑暗的恐懼,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教學目標:

        感知黑夜和黑影并不可怕,有晚上獨自睡覺的愿望。

        教學重點:

        走出害怕黑暗的恐懼,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教學難點:

        獨自進入“黑屋子”中體驗黑。

        教學準備:

        PPT、用紙板做成的密封大房子、玩具若干、“寶寶不怕黑”的統(tǒng)計表、小貼紙若干

        教學課時:

        約15分鐘左右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教師:今年我們幾歲了?都是大寶寶了,那你們晚上和誰一起睡覺呀?(幼兒自由講述)

        2、小結:有的寶寶和爺爺奶奶一起睡,有的寶寶和爸爸媽媽一起睡,還有的寶寶一個人睡。

        3、教師: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朋友,叫卡卡。(引導幼兒打招呼)

        二、猜影子——讓幼兒感知黑夜和黑影并不可怕

        1、教師:卡卡是小班的寶寶了,有了自己的'小床,他想一個人睡覺,不用和爸爸媽媽擠在一起了?墒,卡卡怕黑,晚上,卡卡一個人睡覺的時候,總感覺有些怕怕的呢!半夜卡卡醒來,看到屋子里有個黑黑的影子,哎呀,會不會是妖怪啊?會不會是怪獸?卡卡心里真害怕!

        2、教師:今天,就請小X班的小朋友來幫助卡卡,幫卡卡看看,這個黑影究竟是什么呀?

       。1)沙發(fā)落地燈

        提問:你們覺得這個黑影是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ㄒ龑в變褐v述:卡卡你不要怕,這是沙發(fā)和落地燈的影子。)

        (2)滑滑梯

        提問:你們覺得這個黑影是什么?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的教案05-1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1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08

      小班教案02-01

      小班教案02-01

      小班教案02-02

      小班教案01-31

      小班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