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科學活動教案范文集錦6篇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活動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摸、看等多種方式,引導感知冰的涼、易融化等特征。
2.遷移已有經(jīng)驗,探索冰中取寶的方法。
3.增強自信心,體驗成功感。
重點:引導幼兒在多種感官和自主實踐的方式下獲取冰的直觀經(jīng)驗。
難點:在自主探索中,能明確并說出自己所運用的取物方法。
活動準備:
冰、夾心冰塊、水、盆、小石頭、剪刀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冰的特點。
1.老師收到了來自南極好朋友企鵝送來的禮物,猜猜看是什么?
2.引導幼兒通過摸、看等多種方法,感受冰的特征。
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情況小結冰的特點:冰摸一摸是涼的、很光滑;放在手心里會慢慢融化成水,掉到地上很容易摔碎。
二、探索活動“冰中取寶”。
1.打開第二份禮物。小企鵝把禮物放在冰塊里了,有什么辦法能取出禮物?
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說說可以取出冰中小禮物的方法。
2.介紹環(huán)境中的一些輔助工具,請每位幼兒取一塊冰塊,嘗試想辦法取禮物。
3.幼兒自由取寶,教師觀察記錄不同的取寶方法。
4.分享交流。
。ò驯旁谒腥诨,把冰塊敲碎,用小手捂冰,用石頭敲冰……)
三、品嘗自己取出的寶,體驗成功感。
請幼兒介紹自己冰塊里藏了什么?你是怎么取出來的?
四、留疑,激發(fā)再探索的欲望。
小企鵝是怎么把禮物放到冰塊里的?引導幼兒回家試一試。
讓幼兒在各種感官的參與下,獲取對冰的初步認知,這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
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說說如何冰中取物,增加了幼兒探索的'興趣。同時也是為下面的實踐探索作經(jīng)驗鋪墊。
自主探索,檢驗設想,讓幼兒在實踐中獲得科學經(jīng)驗。
提供說說吃吃的平臺,幫助幼兒經(jīng)驗共享,感受成功的喜悅。
保護幼兒探索的積極性,并給予新的探索幫助。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高矮,學習用正確的方法比高矮。
2、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對關系。
3、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感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準備:入場處懸掛的小鈴鐺。
2、幼兒準備:畫有高矮不同的三棵樹的練習紙。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感知高矮,學習比較高矮的方法。
2、活動難點:理解高矮的相對關系。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用觀察、對比的方法比較高矮,初步了解比較高矮是需要參照物的。
活動過程
1、體驗高矮。
。1)帶幼兒入場。(幼兒依次從入場懸掛的小鈴鐺下走過)
。2)提出問題:“為什么有的人走過的時候小鈴鐺響了,有的人走過的時候小鈴鐺沒有響呢?”
。3)教師總結:小朋友有的'高,就碰到了小鈴鐺。有的矮,就沒有碰到小鈴鐺。
2、比高矮——比高矮的正確方法。
。1)教師和幼兒比高矮。
教師站在地上立正,比一比,誰高誰愛?
學說:老師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師矮。
。2)幼兒與幼兒比高矮。
兩個幼兒站在不同的高度比高矮(再對調(diào)位置進行比較)。
引導討論,兩個人比高矮應該怎么比才是正確的?
小結:比高矮的正確方法,是在同一水平線上比。
3、初步理解簡單的高矮的相對關系。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比較,再讓高的小朋友跟老師比較或讓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較。讓幼兒理解比較高矮是需要參照物的。
(2)請三個幼兒排隊(從高到矮),并說出誰高誰矮,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3)請幼兒為高矮不同的三棵樹涂三種不同的顏色。
。4)游戲:找個朋友比一比。
幼兒邊拍手邊念兒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立正,比一比,我是高來還是矮!庇螒蚍磸瓦M行2-3次。
要求幼兒每次找的對象不一樣,游戲后請幼兒說說比的結果。要求用語言正確表達:“我和xx一樣高”“我比xx高,xx比我矮”。
4、延伸活動:
到操場上去找任何一種物體與自己比高矮。并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如:我和大樹比,樹高我矮;我和欄桿比,我高欄桿矮。提醒幼兒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做比較。
活動反思
我覺得這節(jié)科學活動課很有趣,跟我們的生活比較靠近,所以幼兒也很容易理解,這節(jié)活動課我比較關注幼兒的操作,所以在設計幼兒操作環(huán)節(jié)是用了層層遞進。如第一組:兩兩比較,分出高矮。第二組:在一組物體中找出最高和最矮的物體。第三組:按高矮排序。第四組:目測物體高矮。這樣操作的目的性比較明確,層次清晰,由易到難的讓幼兒能根據(jù)自身情況多層次的選擇操作。最后,我通過游戲《找朋友比高矮》讓幼兒理解物體高矮是需要參照物的。
雖然我的設計很好,幼兒也很積極的參與,但是還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幼兒兩兩比較高矮時應該要為幼兒提供一些大型積木、椅子等,讓幼兒有機會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較,能自己尋找出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同時將高矮的相對性引出,使層次與層次之間過渡自然,還有在時間把握上我沒有調(diào)配好,導致最后的找好朋友環(huán)節(jié)有點匆忙的就結束了,而且場面有點亂,原因是自己在游戲之前并沒有給幼兒正確的指令,只是含糊的說了一下,幼兒游戲起來才那么的亂,所以今后我要多加細心,規(guī)范語言,給幼兒最明確的指令,讓他們明白,也把每一節(jié)課都上了很好!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卡通板、廢舊紙盤、色卡紙、雙面膠、彩泥、泡沫板、剪刀、錄音機、小魚的錄音、海洋垃圾的布景等。
有益學習經(jīng)驗:
1、親近大自然,愛護動物,有同情心,有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2、知道大海中常見的幾種魚類的名稱及其生活習性。
3、參與變廢為寶的活動,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海底觀光:觀看錄象片——海底世界的美麗風光
提問:你在海底世界中看到了什么呀?
小結:海底世界可真神奇,許許多多的生物都生活在大海中。
二、觀看資料片:大海中的魚(片中向幼兒介紹了一些常見的海魚及其相關知識)。
提問:生活在海底世界中最龐大的一個家族是什么家族?
你們認識哪些生活在海底的魚呢?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去開開眼界吧!(看影片)
觀后提問:生活在海里的'魚可真多呀,你記住了哪些,說說看吧?
小結:除了這些魚兒外,還有許許多多生物生活在大海里,看來海底世界真是個好大的家呀,可是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近年來由于我們?nèi)祟惒蛔⒁獗Wo這個家,致使海水遭受了嚴重的污染,給生活在海里的小生物帶來了災難呢!你們聽,這是誰在說話?
三、聽錄音:一條可憐的小魚在敘述親人、朋友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由于家園受到嚴重污染,他們已經(jīng)無家可歸了,它在向小朋友請求幫助。
四、向幼兒展示“垃圾密布”的海洋(用萬通板和廢舊物品、果殼、易拉罐等布置而成的展板)。
小魚的家變成如今這個樣子,這是誰造成的呢?
今后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海洋呢?
現(xiàn)在,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小魚呢?
五、清理海洋垃圾,請小朋友用雙手清理垃圾,還魚兒一個美麗的家。
六、美工活動——變廢為寶。幼兒運用多種美工材料動手制作,共同裝飾展板,布置美麗的海底世界。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白開水是兒童最佳的飲品
2、鼓勵幼兒多喝白開水,促進身體健康
3、初步學習設計和制作表格的方法
活動內(nèi)容:
常識活動
活動準備:
電腦、搜集短片(世界各地、生命之源―水)圖片、粘貼版、紙、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短片世界各地
師:你們看到短片中各地區(qū)和各民族的人們都喜歡喝什么飲品
幼:蒙古人―奶茶,藏族―青稞酒、酥油茶,西方人―咖啡、可樂、啤酒,東方人―茶
師:你們最喜歡喝什么?
幼:果汁、可樂、雪碧、杏仁露、椰汁、茶、牛奶、豆?jié){、酸奶......
游戲:陽光飲料站“幼兒自取圖片進行分類擺放,師生共同統(tǒng)計出飲品人數(shù),貼在粘貼板上”
(二)白開水,益處大
師:戶外活動和劇烈活動后會出很多汗,應該喝什么?
幼:喝白開水
師:讓幼兒了解為什么喝白開水?請幼兒再次欣賞短片:“生命之源―水”
教師小結
A:白開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
B:能幫助人身體進行代謝
C:白開水也是一種營養(yǎng)素
兒歌“多喝水好處多”
(三)引導幼兒制作飲水表格
1、游戲“陽光飲料站”第一次游戲統(tǒng)計人數(shù)與第二次游戲統(tǒng)計人數(shù)進行對比
2、對比人數(shù)表貼在粘貼板上(喝白開水人數(shù)居多)
3、幼兒設計并制作飲水記錄表格
4、鼓勵幼兒日常多喝白開水促進身體健康
(四)延伸活動:
利用幼兒自制飲水記錄表,每周五評比喝水標兵
活動自評:
幼兒通過觀看短片直觀的了解白開水對人體的好處,在兩次游戲后通過對比法,由第一次喝水30%人到第二次游戲喝水人數(shù)上升到80%,這樣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到白開水對人的益處多。在引導幼兒自制飲水表中,鼓勵幼兒大膽設計并制作,延伸活動中滿足大班幼兒好競爭的意識,提高了幼兒的自我評價能力,培養(yǎng)幼兒能自覺主動進行飲水,使幼兒逐漸從教師的被動提醒督促轉化為一種自覺地行為。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會計數(shù)兩圈交叉情況下圈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
2、探索按標記圖要求在圈里擺放相應數(shù)量的物體。
3、喜歡參加科學活動,感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和樂趣。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
2、操作卡,貼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通過情景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引出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幅圖片上的小動物都在干什么?小猴子個小熊在參加套圈的比賽,但是他們?nèi)鄙僖粋裁判,你們來給他們當裁判好嗎?
二、學習計數(shù)圈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
1、認識套圈游戲的玩法,并能夠正確的數(shù)出圈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
教師:你們都知道套圈怎么玩吧,如果你們來當裁判,怎么樣來判斷誰輸誰贏?你們能夠正確的數(shù)出每個小動物圈里的數(shù)量嗎?那我們就來試一試吧!
2.學習計數(shù)兩圈交叉情況下圈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
教師:剛剛我們幫助小猴他們評判了幾場比賽,下面這一場有一點不一樣,哪里不一樣?(圈重疊了)那么圈重疊我們怎么來算出來他們分別套中了幾個呢?
3.知道兩圈交叉部分是公共區(qū)域,這里的物體即屬于藍圈,也屬于紅圈。
教師:當兩個圈交叉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這里的物體即屬于小猴的,也屬于小熊的。
三、幼兒動手操作練習
1.幼兒根據(jù)要求上白板課件動手操作練習,運用交集的概念。
2.發(fā)放操作材料,幼兒觀察討論物體的擺放順序。
3.講解幼兒的操作材料。
四、結束活動
總結本節(jié)課的教學知識,結束本次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將常見的昆蟲區(qū)分害蟲和益蟲。
2、認識常見昆蟲的食物,模仿昆蟲的三種基本運動形態(tài):飛、爬、跳。
活動準備
1、昆蟲頭飾、昆蟲拼圖四張,畫架四個。
2、昆蟲圖卡若干,食物圖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昆蟲
1、教師:今天我們小朋友一起來玩拼圖游戲,看看里面躲了一只什么小動物?
2、請小朋友把拼圖背面的雙面膠撕下,并把撕下的膠帶紙放在筐里。
3、幼兒操作,教師將拼好的拼圖放在畫架上展示,每組請一位幼兒回答。
4、提問:蝴蝶屬于什么?螞蟻呢?為什么說它們是昆蟲?幼兒回答昆蟲的基本特征。
5、教師:除了蝴蝶、螞蟻、螢火蟲和七星瓢蟲外,還有什么也是昆蟲?幼兒講述,教師出示圖卡。
二、游戲《昆蟲找食》
1、教師宣布游戲規(guī)則:請小朋友們每人找一個昆蟲頭飾戴上,看看自己扮的是什么昆蟲,想一想它是怎么運動的,它愛吃什么。幼兒尋找并戴上頭飾。
2、教師:請小昆蟲們用自己的.動作隨音樂來尋找食物。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到森林場景中尋找食物圖卡。
3、教師小結:小昆蟲做得真好,請小朋友說一說你是什么昆蟲,你是怎樣行動的,你找到了什么食物?請幼兒回答。
三、益蟲和害蟲
1、教師:蜜蜂采花蜜傳播花粉,對人類有幫助,我們叫它益蟲;蒼蠅呢會傳播細菌,給人類帶來疾病,對人類有害,我們叫它害蟲。小朋友想想自己扮演的昆蟲是益蟲呢還是害蟲。
2、教師宣布游戲規(guī)則:天快黑了,小昆蟲們要回家了,我們來找家,益蟲的家在這邊,害蟲的家在那邊。幼兒找家。
3、教師小結,幫助找不到家或找錯家的幼兒正確認識自己扮演的昆蟲是益蟲還是害蟲。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科學活動教案07-24
【經(jīng)典】科學活動教案07-23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30
科學活動教案[經(jīng)典]07-26
科學的活動教案05-31
科學活動教案02-24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4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