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教案范文匯編九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夠邊看圖邊安靜地聽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2.通過視覺感受顏色的變化。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故事《紅色冠軍》[附],與故事配套的圖畫
2.紅色與其他顏色的玻璃紙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紅色冠軍》,幼兒欣賞。
2.請幼兒想想:
――你最喜歡什么顏色?
――看到過花朵上滾來滾去的露水嗎?
――是否見過紅色的'透明紙和其他顏色的透明紙呢?在哪里看到的?
――Lucky戴上紅色眼鏡,所有的東西都變成紅色的了;如果戴上藍色眼鏡,所有的東西會是什么顏色的呢?
3.幼兒選擇不同顏色的玻璃紙,看一看,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活動延伸:
自制彩色眼鏡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情境引發(fā)快樂想象。
2、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象。
3、鍛煉手部精細動作,提高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故事大書:《誰來陪我洗澡》。
2、動物圖像若干、動物貼紙。
3、一張畫好浴缸的全開海報紙。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引發(fā)快樂的想象:“誰陪小琪洗澡?”
1、出示大書,讓幼兒猜測故事內(nèi)容。
師:“好大一本書啊,里面藏著什么故事呢?誰來猜猜看?”(幼兒猜測故事內(nèi)容)
2、教師翻開故事大書并給幼兒講故事。師:“翻開封面,我們一頁一頁地來看”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重點引導幼兒看圖說一說:泡泡變成了什么東西?
3、引導幼兒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引發(fā)快樂想象。
師:“泡泡變成了什么東西呀?”
師:“小琪還會請什么動物來陪她洗澡呢?”幼兒回答,教師將幼兒的答案畫在黑板上。
二、記錄、分享快樂想象:“誰來陪我洗澡?”
1、分享快樂想象。
師:要是我們小朋友也有魔法泡泡,你希望誰來陪你洗澡呢?
引導幼兒與同伴互相說一說。指名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在幼兒回答出的動物圖像身上標好幼兒名字)
2、總結(jié)交流。
師:“哇,這么多動物都來陪我們小朋友洗澡,看看都有誰。 敝鹨怀鍪緞游飯D像,引導幼兒一起說說這些動物的名稱。
3、進行操作活動,表達快樂的'想象。
展示畫有浴缸的海報,發(fā)給每組適量的動物貼紙,請幼兒找出自己所希望的、陪自己洗澡的動物,并自己動手貼到浴缸四周,一起完成“誰來陪我洗澡”的海報(動物貼紙預先要多準備一點)。
附故事:
有一天,小琪在路上撿到一瓶咕嚕咕嚕冒著泡泡的瓶子,上面寫著“神氣泡泡水”。
小琪心里想:泡泡水有什么神奇的呢?難道會吹出大綿羊嗎?她試著吹了一下,哇!真的吹出了一只大綿羊。洗澡的時候,小琪偷偷地把泡泡水帶進浴室里。她先吹了好多只小鴨鴨陪她洗澡,又吹了兩只小企鵝。真好玩。〕燥埖臅r候,小琪想:明天換誰來陪我洗澡呢?是鱷魚、河馬,還是章魚呢?睡覺的時候她還在想:明天到底要換誰來陪我洗澡呢?
小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感受故事中的不同情感。
2、懂得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3、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準備:
金色的小樹葉、背景舞臺、可操作的'小動物、各類廢舊材料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猜猜教師手中之物,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小小的禮物,就在老師的手中,你們猜猜是什么?金色的小樹葉怎么會是禮物呢?請小朋友聽一聽故事《禮物》。
二、教師邊操作邊分段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1、師講述故事的第一段:小樹丫丫原來長得怎樣?有一天,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丫丫躺在地上感到怎樣?(傷心、難過)
2、師講述故事第二段:誰走過來了?白兔看見小樹丫丫了嗎?它在干什么呢?小狗走過來時是怎么做的?丫丫感到怎樣?(很痛)師出示小象:小象走過來了,它會怎么做呢?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段:丫丫留下了一片金色的葉子,它在等待什么呢?4、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的最后一段
師:小狗、白兔、小黑熊有沒有拿到樹葉?為什么它們摘不到樹葉?丫丫把金色的樹葉送給了誰?為什么要送給小象呢?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師:故事好聽嗎?我們再來聽一遍。(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故事里的誰呢?為什么喜歡它?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去關心、幫助他。
小朋友,你幫助過別人嗎?你幫助過誰?你是怎么幫助他的?(引導幼兒與自己的好朋友講講)師:幫助別人后,你心里覺得怎樣?師小結(jié):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四、活動延伸:做禮物師:小朋友,有沒有人幫助過你呢?你們想不想也送件禮物給幫助過你的人呢?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的材料,等會兒請你們自己動手做一件禮物送給幫助過你的人。
小班教案 篇4
小班健康活動幫老奶奶摘葡萄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發(fā)展向上跳的能力和平衡能力,發(fā)展向上跳的能力和平衡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健康活動課,快來看看幫老奶奶摘葡萄教案吧。
設計意圖:
孩子們平時愛吃葡萄,可是并不知道葡萄是從哪兒來的。這個活動就是通過跳躍摘葡萄讓幼兒知道葡萄是長在高高的藤上的,也讓幼兒在一定的困難下摘,使幼兒懂得葡萄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活動目標:
1. 發(fā)展向上跳的能力和平衡能力。
2. 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3. 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4. 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5. 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掛繩兩根懸掛高低不一的紙葡萄,小動物頭飾,玩具筐三至四個
活動過程:
1. 小動物們做操幼兒戴上頭飾做一套律動,活動身體。
2. 游戲:摘葡萄幫助老奶奶摘葡萄。兩腿用力瞪伸向上跳,把葡萄摘下來。
3.結(jié)束游戲,老奶奶謝謝大家,請大家吃葡萄。
活動延伸:
根據(jù)幼兒游戲興趣,可以設計為小白兔收一次葡萄,為小貓再收一次。
活動反思:
游戲本身能引起幼兒興趣,但教師掛繩稍高,可降低些,要鼓勵幼兒盡可能地多摘一些,個別幼兒的姿勢不正確,教師要立刻糾正。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針對小班幼兒平時在行為習慣上存在較強依賴性的特點,選擇了此故事作為“隱性示范”的方式和手段,將小動物跌倒后自己爬起來的情節(jié)遷移到平時生活,使幼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樂意嘗試“自己來”;顒訄猿种庇^和操作的原則,讓幼兒在直接的觀察、比較中理解故事所表達的內(nèi)容,充分體驗“一二三,自己爬起來”的成功感和樂趣,從而達到情感上的認同和理解。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故事中有趣的情節(jié),并在情緒體驗中知道: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
2。有興趣地學講故事《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套故事背景圖和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和小猴貼紙。
2。自制兩本小圖書《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3。毛絨玩具三套(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和小猴各一個)。
4。教師在區(qū)域中創(chuàng)設具有明顯大小不同的幾組動物,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看一看、比一比、講一講誰大誰小、誰胖誰瘦、誰力氣大誰力氣小等。
5。Flash動畫片,投影機。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引起幼兒回憶并講述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跌倒過,跌倒了你會怎么辦?
引導幼兒各自表達自己的經(jīng)歷和解決方式。
2。邊播放Flash動畫邊講述故事。
師:剛才有些小動物也在這里跌倒了,我們來看看是誰?它們是怎么做的?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幼兒完整地看完動畫。
3。分段傾聽,感受故事情節(jié)。
結(jié)合故事內(nèi)容采用夸張的動作和語氣引導幼兒感受四只動物互相拉對方,可是最后都跌倒在地的有趣情節(jié)。
4。幼兒分小組操作演示,體驗情感。
幼兒自主選擇毛絨玩具,教師引導幼兒相應演示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先后爬起來的情境,充分感受“一二三,自己爬起來’’這句話的.含義。隱性地引導幼兒跌倒了可以自己爬起來,不用別人拉,并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5。個別操作,聽聽講講。
放故事磁帶請幼兒按故事情節(jié)把小動物粘貼在故事背景圖中,讓幼兒再次體驗感受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并學講“一二三,自己爬起來,的故事。
【活動延伸】
1。提供圖書《一二三,自己爬起來》,幼兒可以自由地邊看邊講。
2。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跌倒不哭鬧,自己爬起來。
【設計評析】
在“一二三,自己爬起來”的教學過程中,有全班性的集體討論——關于小動物跌的討論,有幼兒小組的合作與交流——結(jié)伴演繹故事情節(jié),有幼兒的個別思考和操作——用圖片粘貼完整的故事。在集體教學中適當增加小組活動、個別活動的機會,將使每一個幼兒都有機會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方法和速度,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
【資料鏈接】。
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天氣真好!太陽紅彤彤,小草綠油油。一只小熊高高興興地到草地上玩。忽然,。撲嚨嗵!”小熊跌倒了。小羊看見了來拉小熊,‘‘撲嚨嗵!’’小羊也跌倒了。小兔看見了來拉小羊,“撲嚨嗵!”小兔跌倒了。
小老鼠看見了也來拉小兔,“撲嚨嗵!”老鼠也跌倒了。小猴看見了,連忙大聲喊:。一二三,自己爬起來!”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一個接一個都自己爬起來了,小動物們一起高高興興地在草地上玩耍!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鼻子的本領——能聞氣味。
2、能區(qū)分不同氣味的物品,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圖片
2、兩塊毛巾,其中一塊灑有花露水;同樣的小瓶8個,分兩組,里面分別裝有小半瓶自來水、白醋、白酒、酒精;顒舆^程:一、聞一聞,想一想——知道鼻子的本領(能聞氣味)重點提問:1、聞一聞兩塊毛巾有什么不同?2、為什么你能發(fā)現(xiàn)第二塊毛巾很香?
3、除了鼻子,還有其他器官能聞氣味嗎?
小結(jié):鼻子有聞氣味的本領。二、說一說——能感知生活中的氣味重點
提問:
1、你聞到過哪些氣味呢?在哪里聞到的?
2、是什么東西發(fā)出的氣味?聞到這種氣味,你有什么感覺?小結(jié):生活中有許多許多的`氣味。觀看《我的鼻子本領大》PPT,說說這些物品特有的氣味。
3、游戲:聞一聞 猜一猜——能區(qū)分不同氣味的物品重點提問:
4、聞一聞:一樣嗎?教師:這里有八個一模一樣的小瓶,里面裝了四樣東西,每樣有兩瓶,你能找出一樣嗎?讓幼兒想一想,通過哪些辦法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并試一試,從而使幼兒進一步鞏固對鼻子功能的認識。
5、你能說出里面分別裝的是什么嗎?小結(jié):鼻子的本領真大,能聞出各種各樣的氣味;顒咏ㄗh:在區(qū)域活動時,提供有不同氣味的材料,請幼兒聞一聞、分一分、說一說。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雨天情境和講述故事,讓幼兒了解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知道愛幫助人、關心他人才會受到大家的喜歡,并體會幫助他人的快樂。
2、通過愛心小天使版塊,讓幼兒學會堅持做一個愛幫助他人的好孩子,培養(yǎng)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好品質(zhì)。
【活動準備】
1、7塊大地墊。
2、雨聲音樂。
3、音樂:好朋友
4、雨天的背景圖一張。
5、小貓、小兔、小青蛙、熊爺爺、大蘑菇、大荷葉、兩把雨傘(一大一小)圖片
6、“愛心小天使”版塊。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聽著雨聲進教室。
今天王老師帶小朋友出來游玩嘍!(放雨聲)下雨啦,下雨啦!怎么辦?(撐雨傘)我沒有雨傘怎么辦?(用墊子擋雨吧)可是有些小朋友沒有擋雨的墊子怎么辦?(互相幫助)謝謝你幫助了我。ㄎ覀円獙椭愕娜苏f聲謝謝)我們一起到椅子那里休息一下。
雨停了,我們把擋雨的墊子送回家。剛才我們有些小朋友沒有擋雨墊子,是誰幫助了你?你幫助了別人心里感覺怎么樣?(開心)我剛才也幫助了***,他對我說了聲謝謝,我心里真開心,就像冬天的太陽照在身上的感覺,心里暖烘烘的。
二、教師講述故事
1、教師分段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王老師給你們講個關于雨傘的.故事吧。(講述故事第一段至小狗向小貓借雨傘)
師:小貓會借雨傘給小狗嗎?(幼兒進行猜測)
。ɡ^續(xù)講述故事至小青蛙說“我只看看您的雨傘行嗎?”)
師:小貓會給小青蛙看漂亮雨傘嗎?(幼兒進行猜測)
師:小動物向小貓借雨傘,它都說不借,你們喜歡這個小貓嗎?為什么?
幼:不喜歡,因為它都不借雨傘給別人。
。ɡ^續(xù)講述故事至大雨點兒不停地敲打著小青蛙)
師:小青蛙的身體被淋濕了,你說這時候向小貓借雨傘,它會借嗎?(幼兒進行猜測)
。ɡ^續(xù)講述故事至最后)
師:小貓的雨傘有沒有借給小動物們呢?幼:有
師:你們現(xiàn)在喜歡小貓嗎?為什么?
幼:喜歡,因為小貓借雨傘給小動物了,幫助了別人。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次。
師:小貓把雨傘借給了小動物,他的心里感覺怎么樣?幼:開心、高興。
師小結(jié):小貓現(xiàn)在能關心別人、幫助別人了,所以大家都喜歡它。它幫助了別人,心里感覺暖烘烘的。
小班教案 篇8
說課材料
《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兒歌一直是幼兒最喜歡的文學形式。為此,結(ji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征,確定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幼兒在理解兒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習兒歌,感受作品中活潑美好的情感。
2、幼兒初步嘗試仿編兒歌。
第一條目標為知識學習和情感態(tài)度學習目標,第二條目標為能力學習目標,重點為幼兒在理解兒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習兒歌,難點為仿編兒歌。
目標:
1、幼兒在理解兒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習兒歌,感受作品中活潑美好的情感。
2、幼兒初步嘗試仿編兒歌。
內(nèi)容:蹦蹦跳
重點:為幼兒在理解兒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習兒歌,
難點:仿編兒歌。
準備:
1、背景圖三張。
2、小圖片四張。
形式:集體
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發(fā)幼兒興趣。
二、幼兒學習兒歌。
。ㄒ唬┲鸲卫斫鈨焊鑳(nèi)容。
1、這是誰的家?
小白兔怎樣走?(引出蹦蹦跳)
去干什么?
2、這是誰的家?
小青蛙怎樣走?
去干什么?
3、這是誰的家?
大袋鼠怎樣走?
袋袋里邊有什么?
。ǘ┱w學習兒歌。
1、教師師范朗誦。
2、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
3、集體朗誦。
4、分組朗誦。
三、幼兒仿編兒歌。
1、 還有誰是蹦蹦跳?
2、 出示圖片,
集體仿編。
延伸:
幼兒多觀察,自己仿編兒歌。
結(jié)束。
小班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教會幼兒區(qū)別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對關系。
2.教幼兒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重點:區(qū)別高矮和一樣高及學習比較高矮的方法。
難點:理解高矮的相對關系。
準備:課件三副、布一塊、日常生活中能比較高矮的實物若干
過程:
一.教幼兒區(qū)別高矮和一樣高
1.出示課件一,圖為由于生活習慣不同,健康情況不同,長得高矮不同的兩個孌生姐妹,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找出她們的不同點(結(jié)合衛(wèi)生習慣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實物,讓幼兒比一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3.兩個小朋友上來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再請全體幼兒互相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4.幼兒說說自己熟悉的東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較高矮的。
二.教幼兒一些比較高矮的方法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塊布遮住,讓幼兒判斷,誰高誰矮。當幼兒發(fā)生錯覺時,揭開謎底,并告訴幼兒比較高矮時要把物體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課件二,圖上有一棵樹距離近,一棵樹距離遠,讓幼兒判斷樹的高矮,當幼兒發(fā)生爭論時,拉回較遠的那棵樹,讓幼兒再次進行比較,然后告訴幼兒比較高矮時,要把物體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則不確。
3.出示課件三,一只長頸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樹頂,猴子低下頭對長頸鹿說:瞧!我長得比你高。提問:猴子的話對嗎?為什么?
三.告訴幼兒簡單的高矮的相對關系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比較,再讓高的小朋友跟老師比較或讓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較,使幼兒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師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訴幼兒單獨的某樣東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較。
2.請三個小朋友上來,再請一個幼兒為他們從高到矮排隊,并說出誰高誰矮,誰比誰高,誰比誰矮。3、發(fā)給每個幼兒紙和筆,請每個幼兒依次畫高矮不同的三棵樹。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的教案05-1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1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08
小班教案02-01
小班教案02-01
小班教案02-02
小班教案01-31
小班教案01-30